CN114781934A -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1934A
CN114781934A CN202210683706.7A CN202210683706A CN114781934A CN 114781934 A CN114781934 A CN 114781934A CN 202210683706 A CN202210683706 A CN 202210683706A CN 114781934 A CN114781934 A CN 114781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target
historical
personne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3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81934B (zh
Inventor
郭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083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39198A/zh
Priority to CN202210683706.7A priority patent/CN114781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1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1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81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1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生产任务,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实施本申请,可以在满足生产任务的需求的情况下将合适的生产人员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以实现合理的工作安排,有利于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Description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般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来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而为了保证生产能力,企业可以通过排产来完成生产的计划。排产是指考虑能力和设备的限制后,在物料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安排各生产任务的生产顺序,平衡机器和生产人员的生产负荷,从而优化产能。由于物料、机器设备、人员、供应、客户需求、运输等因素均会影响计划,如何合理地分配生产任务(即排产)非常重要。
实际生产中在向生产人员分配任务时,是由人工进行分配的,因此需要分配人员对每个生产人员的生产情况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任务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可能造成工作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无法实现对生产的合理计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在满足生产任务的需求的情况下将合适的生产人员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以实现合理的工作安排,有利于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单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生产任务,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所述生产任务包括多道生产工序,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所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
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
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其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且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关联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
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所述目标工单用于指示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完成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以及填写上报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完成情况;
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历史生产记录包括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包括:
根据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获得产品参数预测模型,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描述产品参数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确定对所述产品参数综合影响最大的目标工艺参数,并将所述目标工艺参数对应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一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生产效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历史生产记录包括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的平均生产时间,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包括:
将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平均生产时间最长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二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三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同等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并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从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确定备选生产人员,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满足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历史生产绩效数据包括历史生产良率和历史生产效率,所述根据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一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一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二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人员包括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一工单、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二工单,所述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不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二生产人员;
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相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各自的人员独占信息,所述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生产工序是否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均为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且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生产工序不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或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不为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确定第三生产人员,所述第三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次大;
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三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或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不为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确定第四生产人员,所述第四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次大;
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四生产人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单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生产任务,所述生产任务包括多道生产工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所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其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且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关联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所述目标工单用于指示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完成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以及填写上报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完成情况;
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被相互可通信地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生产任务对应的生产绩效优先级,根据生产绩效优先级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并根据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和目标生产工序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将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分配给目标生产人员,可以实现根据生产任务的生产绩效优先级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以及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来将合适的生产人员通过工单分配到合适的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岗位上,从而在满足生产任务的具体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对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保证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标准,有利于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单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单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单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等,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等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上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单分配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工单分配系统10包括服务器101和多个电子设备102,该服务器101分别和多个电子设备102通信连接。该服务器101用于根据分别来自电子设备102中的历史工单的相关信息,对生产人员的生产情况和产品的生产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实现对未来的生产任务进行合理的工单分配。该多个电子设备102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地方,为服务器101提供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人员的生产情况、生产任务的需求情况以及产品的生产结果等相关信息。可理解的,该服务器101可以是服务器集群,也可以是分布式部署的服务器,而该电子设备102可以为移动电子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等,本申请不作限制。本申请提供的工单分配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服务器101。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单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工单分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201-步骤205:
步骤201,获取生产任务,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
其中,所述生产任务包括多道生产工序,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所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生产任务可以指进行排产,以生产连续生产批次的特定产品的工作任务,因此,在一个生产任务下,生产所需的物料、生产获得的产品以及生产所利用的产线都是相同的。而每个生产任务可以包括多道生产工序,每道生产工序均可以采用一定的生产工艺对原料、材料、半成品等进行加工处理,例如蒸馏、过滤、加入材料完成化学反应等。而为了满足客户的订单需要,如按期交付、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等,不同的生产任务可能对应不同的生产绩效优先级,该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其中,生产绩效衡量指标可以包括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因此上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生产任务对生产效率、生产良率的偏好程度,示例性的,生产绩效优先级可以包括第一优先级(生产良率优先,表示生产良率更重要)、第二优先级(生产效率优先,表示生产效率更重要)、第三优先级(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同等优先,表示需要均衡考虑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性),本申请不作限制。因此,获取生产任务后,根据该生产任务确定该生产任务对应的生产绩效优先级,从而可以获知该生产任务的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实际偏好和生产需求情况,并根据该实际情况来进行后续的工单分配过程,达到灵活根据生产要求安排生产任务的目的。
步骤202,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
其中,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可理解的,上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包括多个不同的优先级,不同的优先级对应关注的指标(即生产良率或生产效率)不同,而多道生产工序中的每道生产工序采用的生产工艺存在区别,因而不同生产工序可能对整个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或生产效率造成的影响不同,所以,需要根据生产任务的生产绩效优先级,从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该目标生产工序是与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且对该生产绩效优先级关注的指标产生影响较大的生产工序。示例性的,生产工序A对整个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大,而生产工序B对生产良率影响较大,若该生产任务的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即更关注生产良率),那么目标生产工序为生产工序A。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也就是说,当生产任务关注生产良率时,需要优先找出对整个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较大的生产工序,以便后续能选择合适的生产人员来完成该生产工序,通过工作安排来保证整个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满足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历史生产记录可以包括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因此,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获得产品参数预测模型,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描述产品参数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确定对所述产品参数综合影响最大的目标工艺参数,并将所述目标工艺参数对应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一生产工序。
其中,上述产品参数是指衡量产品质量的各种参数,如最终产品中各物质的含量、产品产率、产品色度、硬度等。上述工艺参数是指各道生产工序所采用的生产工艺的基础数据,如生产温度、生产湿度、气压值、反应时间、反应条件等。上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是通过机器学习获得的,该模型可以是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此实施例中,根据上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可以获得满足模型训练标准(如对机器学习的结果进行打分,当打分结果大于预设值则说明达到模型训练标准)的多组工艺参数,根据该多组工艺参数,进一步可以确定对上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综合影响最大的目标工艺参数,此时该目标工艺参数对应的生产工序,可作为第一生产工序。具体的,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标杆工况数据库,获得机器学习得到的产品参数预测模型,根据该产品参数预测模型(该模型表示产品参数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可获得多组多元线性方程或非线性方程,而该多组多元线性方程或非线性方程中相关系数最大的工艺参数即为目标工艺参数,该目标工艺参数对应的生产工序可确定为第一生产工序。可理解的,第一生产工序对整个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因此在所有生产工序中对产品质量的综合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如果生产任务为化工产品生产任务,则该第一生产工序可以是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生产工序。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根据历史生产记录确定对生产任务的良率影响最大的生产工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此实施例中,在生产任务的生产绩效优先级表示更关注生产良率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对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作为目标生产工序,这样便于后续通过工单分配来选择最合适的生产人员完成该目标生产工序,从而保证生产任务的工作安排能满足生产对生产良率的关注需求,可以提高人员工作分配的合理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生产效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历史生产记录可以包括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的平均生产时间,因此,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平均生产时间最长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可理解的,在制造业中,某个生产任务包括的多道生产工序基本是顺序进行的,即前面的生产工序完成后得到的物料,将作为后面的生产工序的原料,因而平均生产时间越长的生产工序,越可能对整个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成为瓶颈工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历史记录获得每道生产工序的平均生产时间,并将其中平均生产时间最长的生产工序确定为第二生产工序,若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则该第二生产工序也将作为目标生产工序。
在此实施例中,在生产任务的生产绩效优先级表示更关注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对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作为目标生产工序,这样便于后续通过工单分配来选择最合适的生产人员完成该目标生产工序,从而保证生产任务的工作安排能满足生产任务对生产效率的关注需求,尽量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三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同等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并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此实施例中,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则说明该生产任务既关注生产良率,又同等关注生产效率,因此需要找到对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和对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生产工序,作为目标生产工序。可理解的,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生产工序和第二生产工序作为目标生产工序,其中,第一生产工序和第二生产工序可以是不同的生产工序,具体根据生产任务的历史生产记录确定。而确定第一生产工序和第二生产工序的具体方法也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
在此实施例中,在生产任务的生产绩效优先级表示既关注生产良率又均衡考虑生产效率的情况下,选择出对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对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其均作为目标工序,以便于后续通过工单分配选择最合适的人员来完成目标生产工序,从而满足生产任务对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两种指标的关注需求,达到在保证生产良率较优的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效率较优的效果,完成合理排产。
步骤203,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其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且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关联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而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可以是预先确定的,这些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处于空闲状态,该空闲状态可以指生产人员未休假、未分配其他工单、未在进行其他生产任务等;(2)具备一定的生产技能,该生产技能可以满足上述生产任务包括的任一道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这样,可以实施本申请提供的工单分配方法,为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分配工单,完成排产,实现合理的工作安排。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从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确定备选生产人员,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满足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在此实施例中,根据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与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是否匹配,从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初步选出满足条件的备选生产人员,以便于继续选出目标生产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历史生产绩效数据包括历史生产良率和历史生产效率,所述根据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可以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一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一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二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可理解的,由于当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时,目标生产工序包括第一生产工序和第二生产工序,因此上述第一生产人员是备选生产人员中针对第一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最大的生产人员,而上述第二生产人员是备选生产人员中针对第二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的生产人员。
在此实施例中,根据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中包括的针对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和历史生产效率的数据,并基于生产绩效优先级的具体情况,相应从备选生产人员中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可理解的,当生产绩效优先级分别关注生产良率或生产效率时(即为第一优先级或第二优先级),应该相应选择针对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或生产效率最大的生产人员(即第一生产人员或第二生产人员),将其作为目标生产人员,以便后续将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分配给该目标生产人员,实现最符合该生产任务的需求的生产任务安排。而当生产绩效优先级既关注生产良率又关注生产效率时(即为第三优先级),那么可以将选择上述第一生产人员和第二生产人员,作为目标生产人员,以便后续完成工单分配。
在此实施例中,根据生产绩效优先级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具体偏好程度,结合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和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等历史生产数据,能选择出完成目标生产工序的最合适的目标生产人员,并后续通过工单分配使得目标生产人员来完成目标生产工序,从而实现将合适的生产人员安排到合适的生产岗位上,在保证生产结果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能最大化的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完成合理的工作安排。
步骤204,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
其中,所述目标工单用于指示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完成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以及填写上报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完成情况。可理解的,目标工单与目标生产工序关联,通过将目标工单分配给相应的生产人员,可以让生产人员获知自己在目标时间段的工作安排,将目标时间段内的工作完成情况填写在工单中以进行上报,使得服务器101根据目标工单中的内容获得生产人员的生产数据,完成工作统计。可理解的,本申请中的生产任务包括的除目标生产工序之外的其他生产工序,也各自关联其他工单,这些工单的作用与目标工单的作用类似,可以用于分配工作和收集数据,服务器101通过这些工单也可以获取其他生产人员的生产数据,从而保证收集到的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真实有效,有利于为未来的生产安排提供数据支持,完成合理排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由于生产任务还可以包括除目标生产工序之外的其他生产工序,这些生产工序也需要相应的生产人员来完成,因此还可以确定目标生产工序之外的其他生产工序关联的其他工单,将这些其他工单分配给相应的生产人员,这些生产人员也属于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这样,可以在为目标生产工序安排目标生产人员的情况下,也为其他生产工序安排相应的生产人员,完成排产,实现整个生产任务的合理工作安排,保证满足生产需求。具体的,可以获取其他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根据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从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确定可选的生产人员,其中,可选的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满足其他生产工序中任一道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然后将其他生产工序关联的其他工单分配给上述可选的生产人员,实际在工单分配的过程中,可以在某些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满足某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的情况下,通过随机分配、根据生产绩效优先级按照这些生产人员针对该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的排序结果择优分配等方式进行分配。可选的,还可以考虑其他生产工序中每种生产工序对整个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并结合生产绩效优先级,对生产工序进行排序或划分等级,按照区分的结果来确定合适的生产人员,实现合理的工作安排。
步骤205,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本申请中,在生产绩效优先级不同的情况下,目标工单的分配方式也不同。可理解的,若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则目标生产工序为第一生产工序,目标生产人员为第一生产人员,那么可以直接将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分配给第一生产人员;相应的,若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则目标生产工序为第二生产工序,目标生产人员为第二生产人员,那么可以直接将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分配给第二生产人员。
而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那么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人员包括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一工单、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二工单,因此,所述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不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二生产人员;
而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相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各自的人员独占信息,所述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生产工序是否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均为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且将所述第二工单也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生产工序不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也就是说,若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当第一生产人员和第二生产人员不是同一个人时,可以将第一工单、第二工单分别分配给第一生产人员、第二生产人员;而当第一生产人员和第二生产人员是同一个人时,需要进一步确定第一生产工序和第二生产工序是否需要独占生产人员,若均不需要独占生产人员,则可以让第一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既完成第一生产工序,又完成第二生产工序,从而保证目标生产工序的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能达到最优,以满足生产任务对于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需求。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或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不为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确定第三生产人员,所述第三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次大;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三生产人员。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或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不为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确定第四生产人员,所述第四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次大;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四生产人员。
也就是说,当第一生产人员和第二生产人员是同一个人时,若进一步确定第一生产工序或第二生产工序需要独占生产人员,那么可以将第一工单分配给第一生产人员,将第二工单分配给备选生产人员中针对第二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排序第二大的生产人员(即第三生产人员);或者,将第二工单分配给第一生产人员,将第一工单分配给备选生产人员中针对第一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排序第二大的生产人员(即第四生产人员)。这样,可以尽量保证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较大的同时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也较高,从而满足既关注生产效率又关注生产良率的生产需求,实现合理的工作安排。
可理解的,上述将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分配给目标生产人员的过程中,所提到的第一生产工序、第二生产工序、第一生产人员、第二生产人员、第三生产人员和第四生产人员均可为单数,因此,生产工序关联的工单和被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之间满足一对一的匹配关系。
而若上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或第二生产工序为复数(指第一生产工序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工序,或第二生产工序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工序),则相应的,可以将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符合条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人员确定为第一生产人员和/或第二生产人员,也即对应的第一生产人员和/或第二生产人员也可为复数。
示例性的,若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指生产效率优先),假如进一步确定,第二生产工序包括2道生产工序(即有2道生产工序的平均生产时间均最长),那么,还需要确定第二生产工序中的每道工序是否需要独占生产人员;在每道工序均需要独占生产人员的情况下,将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满足第二生产工序所需要的技能,且针对2道生产工序中的第1道、第2道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的生产人员确定为第二生产人员。此时,该第二生产人员可以包括2个生产人员,因此,可以将第二生产工序包括的2道生产工序各自关联的工单,对应分配给这2个生产人员。这样,在进行工单分配时也能满足工单和被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之间的一一匹配关系,不会出现分配混乱、超出生产人员负荷的情况,保证任务的合理分配。
当然,若针对上述第二生产工序中的2道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的生产人员为同一个生产人员,那么,还可以将针对此2道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第二大的任一个生产人员也确定为第二生产人员,此时第二生产人员还是包括2个生产人员,因此分配工单时也可以满足工单和生产人员的匹配关系。也就是说,第二生产人员针对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在上述示例中,不限制为狭义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的1个人,而可以包括历史生产效率最大的前N个人,N与第二生产工序包括的具体生产工序的数量相关。
示例性的,若第二生产工序只包括1道生产工序,而针对第二生产工序的历史效率最大的生产人员包括2个生产人员,则将其中的任一个生产人员确定为上述第二生产人员,并将第二生产工序关联的工单分配给该第二生产人员。
因此,可理解的,上述工单分配的具体过程与目标生产工序、目标生产人员的单复数相关,不限于上述示例,目标工单分配的其他情况可参考上述描述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生产任务对应的生产绩效优先级,根据生产绩效优先级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并根据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和目标生产工序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将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分配给目标生产人员,可以实现根据生产任务的生产绩效优先级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以及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来将合适的生产人员通过工单分配到合适的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岗位上,从而在满足生产任务的具体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对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保证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标准,有利于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述步骤202的描述部分提到的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步骤203中提到的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等过程,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 technology, BT)来实现。其中,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的特点,也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历史生产记录包括的生产任务中每道生产工序的平均生产时间、进行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以及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等数据的获取可以在同一区块链中,而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包括的生产技能数据和针对不同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的获取也可以在同一区块链中。在每次通过工单收集到生产人员的生产情况等数据后,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类,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类别,分别将相应数据记录在相应的区块链中,保证数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单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工单分配装置3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301、第一确定单元302、第二确定单元303、第二获取单元304、第三确定单元305、第四确定单元306、分配单元307,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生产任务,所述生产任务包括多道生产工序;
第一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所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
第二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
第二获取单元304,用于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其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且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关联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305,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第四确定单元306,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所述目标工单用于指示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完成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以及填写上报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完成情况;
分配单元307,用于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历史生产记录包括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获得产品参数预测模型,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描述产品参数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确定对所述产品参数综合影响最大的目标工艺参数,并将所述目标工艺参数对应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一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生产效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历史生产记录包括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的平均生产时间,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
将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平均生产时间最长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二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三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同等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并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所述第三确定单元305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从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确定备选生产人员,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满足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历史生产绩效数据包括历史生产良率和历史生产效率,所述第三确定单元305具体用于: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一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一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二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人员包括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一工单、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二工单,所述分配单元307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不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二生产人员;
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相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各自的人员独占信息,所述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生产工序是否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均为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且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生产工序不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或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不为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确定第三生产人员,所述第三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次大;
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三生产人员。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电子设备40包括存储器401、处理器402和通信接口403。其中,该存储器401、处理器402和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电子设备40可以为上述图1中的服务器101。
其中,存储器401用于提供存储空间,存储空间中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等数据。存储器401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401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及数据。
处理器402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模块,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显卡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等处理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存储器4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02调用存储器4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40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各实施例所示的工单分配方法,具体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生产任务,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所述生产任务包括多道生产工序,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所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
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
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其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且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关联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
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所述目标工单用于指示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完成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以及填写上报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完成情况;
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上述电子设备40。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该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该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3)

1.一种工单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生产任务,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所述生产任务包括多道生产工序,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所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
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
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其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且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关联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
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所述目标工单用于指示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完成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以及填写上报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完成情况;
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一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生产记录包括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包括:
根据所述生产任务获得的产品的产品参数的历史数据、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包括的工艺参数的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获得产品参数预测模型,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描述产品参数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产品参数预测模型,确定对所述产品参数综合影响最大的目标工艺参数,并将所述目标工艺参数对应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一生产工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二优先级表示生产效率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生产记录包括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每道生产工序的平均生产时间,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包括:
将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平均生产时间最长的生产工序,确定为所述第二生产工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获取历史生产记录,所述第三优先级表示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同等优先;
根据所述历史生产记录,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良率影响最大的第一生产工序,并确定对所述生产任务的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第二生产工序,将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作为所述目标生产工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从所述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确定备选生产人员,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生产技能数据满足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对应的生产技能需求;
根据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生产绩效数据包括历史生产良率和历史生产效率,所述根据所述备选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包括: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一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一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良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的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所述第二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最大;
在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为第三优先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确定为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人员包括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包括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一工单、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关联的第二工单,所述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不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二生产人员;
在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和所述第二生产人员相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生产工序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各自的人员独占信息,所述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生产工序是否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和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均为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且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生产工序不需要独占生产人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或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人员独占信息不为所述目标人员独占信息的情况下,从所述备选生产人员中确定第三生产人员,所述第三生产人员针对所述第二生产工序的历史生产效率次大;
将所述第一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一生产人员,将所述第二工单分配给所述第三生产人员。
11.一种工单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生产任务,所述生产任务包括多道生产工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产任务确定生产绩效优先级,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用于描述所述生产任务对生产绩效衡量指标的偏好程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从所述多道生产工序中确定目标生产工序,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相关;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分配工单的生产人员中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其中,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针对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且与所述生产绩效优先级关联的历史生产绩效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和所述每个生产人员的历史生产数据,确定目标生产人员;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生产工序关联的目标工单,所述目标工单用于指示生产人员在目标时间段内完成所述目标生产工序,以及填写上报所述目标生产工序的完成情况;
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工单分配给所述目标生产人员。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被相互可通信地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83706.7A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4781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8378.7A CN115239198A (zh)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202210683706.7A CN114781934B (zh)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3706.7A CN114781934B (zh)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8378.7A Division CN115239198A (zh)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1934A true CN114781934A (zh) 2022-07-22
CN114781934B CN114781934B (zh) 2022-09-20

Family

ID=824217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8378.7A Pending CN115239198A (zh)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202210683706.7A Active CN114781934B (zh)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8378.7A Pending CN115239198A (zh) 2022-06-17 2022-06-17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23919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6814A (zh) * 2022-07-26 2022-08-23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员工等级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081942A (zh) * 2022-07-22 2022-09-20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142A (ja) * 1998-02-27 1999-09-1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生産計画作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140343711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order prioritization
CN108960759A (zh) * 2018-04-25 2018-12-07 广州恩锐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批次配方管理系统
CN110032200A (zh) * 2019-04-19 2019-07-1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试飞成熟度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10378528A (zh) * 2019-07-17 2019-10-25 南京大学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间排产方法及系统
CN110580026A (zh) * 2019-09-18 2019-12-17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mes系统
CN110675163A (zh) * 2019-09-19 2020-01-1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实现生产流程追溯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38413A (zh) * 2019-10-15 2020-01-31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航空零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约束排产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0781562A (zh) * 2020-01-02 2020-02-11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面向飞机脉动总装作业过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626532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规则自学习的炼钢生产计划智能排程方法
JP2020166314A (ja) * 2019-03-28 2020-10-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作業者配置装置および作業者配置方法
CN112001619A (zh) * 2020-08-20 2020-11-27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排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2020194336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不良品の発生に寄与する装置特定のための製造条件計算装置、製造条件計算方法及び製造条件計算プログラム
WO2021056590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西门子股份公司 用于校准生产线的仿真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66780A (zh) * 2021-01-27 2021-05-07 像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及方法
WO2021120186A1 (zh) * 2019-12-20 2021-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产品缺陷分析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05319A (zh) * 2021-05-28 2021-08-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469241A (zh) * 2021-06-29 2021-10-01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于工艺网络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CN113570225A (zh) * 2021-07-19 2021-10-29 博睿智能制造系统(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s的员工岗位自动分配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92203A (zh) * 2021-09-28 2021-11-02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传感器生产作业调度的智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WO2021221372A1 (ko) * 2020-04-28 2021-11-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제품의 불량과 연관된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3837611A (zh) * 2021-09-24 2021-12-24 苏州迈艾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人员派工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4140034A (zh) * 2022-01-30 2022-03-04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工况的质量监控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444986A (zh) * 2022-04-11 2022-05-06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分析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4511251A (zh) * 2022-04-18 2022-05-17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5142A (ja) * 1998-02-27 1999-09-1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生産計画作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140343711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order prioritization
CN108960759A (zh) * 2018-04-25 2018-12-07 广州恩锐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批次配方管理系统
CN111626532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规则自学习的炼钢生产计划智能排程方法
JP2020166314A (ja) * 2019-03-28 2020-10-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作業者配置装置および作業者配置方法
CN110032200A (zh) * 2019-04-19 2019-07-1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试飞成熟度模型的建模方法
JP2020194336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不良品の発生に寄与する装置特定のための製造条件計算装置、製造条件計算方法及び製造条件計算プログラム
CN110378528A (zh) * 2019-07-17 2019-10-25 南京大学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间排产方法及系统
CN110580026A (zh) * 2019-09-18 2019-12-17 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mes系统
CN110675163A (zh) * 2019-09-19 2020-01-1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实现生产流程追溯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056590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西门子股份公司 用于校准生产线的仿真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38413A (zh) * 2019-10-15 2020-01-31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航空零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多约束排产计算方法及装置
WO2021120186A1 (zh) * 2019-12-20 2021-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产品缺陷分析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81562A (zh) * 2020-01-02 2020-02-11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面向飞机脉动总装作业过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21221372A1 (ko) * 2020-04-28 2021-11-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제품의 불량과 연관된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2001619A (zh) * 2020-08-20 2020-11-27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排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766780A (zh) * 2021-01-27 2021-05-07 像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及方法
CN113205319A (zh) * 2021-05-28 2021-08-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3469241A (zh) * 2021-06-29 2021-10-01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于工艺网络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CN113570225A (zh) * 2021-07-19 2021-10-29 博睿智能制造系统(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s的员工岗位自动分配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37611A (zh) * 2021-09-24 2021-12-24 苏州迈艾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人员派工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3592203A (zh) * 2021-09-28 2021-11-02 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传感器生产作业调度的智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140034A (zh) * 2022-01-30 2022-03-04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工况的质量监控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444986A (zh) * 2022-04-11 2022-05-06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分析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4511251A (zh) * 2022-04-18 2022-05-17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 Q. LV 等: "Priority-Based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 Modeling via Hierarchical Timed Color Petri Net",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
付桂翠 等: "基于产品可靠性的工艺系统可靠性模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应晨 等: "一种基于加工优先级的在制品控制方法",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
李俚 等: "瓶颈工序影响下汽车电子生产车间排程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1942A (zh) * 2022-07-22 2022-09-20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936814A (zh) * 2022-07-26 2022-08-23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员工等级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1934B (zh) 2022-09-20
CN115239198A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81934B (zh)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hu et al. Simulation studies in JIT production
US20190377334A1 (en) Operational plan optimization device and operational plan optimization method
CN114169766A (zh) 一种工业产能分配的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070078692A1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outcome of a business decision
CN106772205A (zh) 一种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异常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2200489B (zh) 有色金属冶炼产供销一体优化系统、方法、装置
US1152123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ntory display management tool
Sahin et al. A metaheuristic approach for a cubic cell formation problem
CN115700639B (zh) 智能生产排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54086A (zh) 一种订单排产的方法
Cunha et al. Dual resource constrained scheduling for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CN110910065A (zh) 基于大数据和知识图谱的仓库空间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3673842A (zh) 基于大数据的生产效率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57550A (zh) 一种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介质
CN108205709A (zh) 维保任务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15759565A (zh) 工单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332652B1 (ko) 타이어공장 내 일별 작업계획 수립 시스템
CN115063046A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网物资供应商数智驾驶舱系统
Aguirre et al. Applying a simulation-based tool to productivity management in an automotive-parts industry
US20150081375A1 (en) Visual scheduling tool for optimizing capacity utilization
Hou et al. A job assignment model for conveyor-aided picking system
JP2006244470A (ja) 納期回答システム、納期回答方法、及び納期回答プログラム
Chang et al. Solving the economic lot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multiple facilities in parallel using the time-varying lot sizes approach
CN117057452B (zh) 一种局限条件下的工单调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