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1251A -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1251A
CN114511251A CN202210401492.XA CN202210401492A CN114511251A CN 114511251 A CN114511251 A CN 114511251A CN 202210401492 A CN202210401492 A CN 202210401492A CN 114511251 A CN114511251 A CN 114511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production batch
batch
time
distrib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14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1251B (zh
Inventor
郭传亮
童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pe Zhizho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14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1251B/zh
Priority to CN202210695647.5A priority patent/CN115130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1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1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1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1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产排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排单方法应用于,排单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排单装置、排产装置、用户装置和生产装置,排单方法包括:排单装置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排单装置分别获取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排单装置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排单装置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排单装置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

Description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排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个工单仅可能仅对应一个生产批次的一部分流程,因此生产人员在根据工单进行生产时,也仅能根据与该工单对应的流程的工艺参数进行生产。而若某一个生产批次出现异常工况,导致生产时间推迟,则之前为每个工单对应好的工艺参数就会混乱,为实际生产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时刻的工况,自动预测时间来推算之后批次的工单对应的生产批次时间,使得生产人员在根据工单进行生产时,可以及时获取到正确的工艺参数,保证生产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排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排单系统,系统包括排单装置、排产装置、用户装置和生产装置,该方法包括:
排单装置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
排单装置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
排单装置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排单装置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
排单装置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工艺参数请求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排单系统,系统包括排单装置、排产装置、用户装置和生产装置,该方法包括:
用户装置接收排单装置发送的生产工单;
用户装置根据生产工单和当前时刻,确定目标生产批次;
用户装置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生成查看请求,并将查看请求发送至排单装置,其中,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用户装置接收排单装置返回的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向用户展示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排单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并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
排单模块,用于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并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
下发模块,用于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排单装置发送的生产工单;
请求模块,用于根据生产工单和当前时刻,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并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生成查看请求,并将查看请求发送至排单装置,其中,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排单装置返回的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向用户展示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排单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排单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用户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首先,排单装置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并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继而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然后,排单装置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继而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最后排单装置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由此,排单装置可以根据当前时刻的工况,自动预测时间来推算之后批次的工单对应的生产批次时刻,实现对工单的实时调整。同时,通过生产批次号和训练样本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生产人员在根据工单进行生产时,可以根据生产批号查询相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继而及时获取到正确的工艺参数,保证生产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系统框架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在异常工况为设备异常时,根据异常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确定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处理顺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工艺参数请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装置的功能模块组成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户装置的功能模块组成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果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方式,也不是与其它实施方式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相结合。
首先,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通信线路102,存储器1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4。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102,可以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104,可以是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如天线等),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例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1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102与处理器101相连接。存储器103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103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1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中的CPU0和CPU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中的处理器101和处理器1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为服务器,例如,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则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05和输入设备106。输出设备105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1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106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1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方式不限定排单装置或用户装置的类型。
其次,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系统的框架图,具体而言,该排单系统可以包括:排单装置201、排产装置202、用户装置203和生产装置204。其中,排单装置201、排产装置202和用户装置203均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Devices,简称:MID)等。具体而言,排单装置201通过与排产装置202通讯,获取生产装置204的实时工况,继而根据实时工况进行后续的生产批次排产。排产装置202用于获取生产装置204的实时工况,以及控制生产装置的生产参数。用户装置203与生产装置204相关联,用于接收排单装置201发送的生产工单,并向排单装置201递交工艺参数查看请求,以请求查看工艺参数。生产装置204用于根据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203可以是集成于生产装置204上的,以保证用户装置203与生产装置204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进一步保证下发的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同时,和生产装置204集成的用户装置203,无法被轻易带出生产场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生产数据被带出,提升生产数据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产人员可以通过其自身对应的用户装置203,获取其当天的生产工单,并根据该生产工单请求对应生产时刻的工艺参数进行生产。其中,生产工单是排单装置201根据生产装置204的生产状态和排产信息进行实时更新的。具体而言,排产信息可以预先存储于排产装置202中,且排产装置202可以监控生产装置204的生产工况,继而将生产工况发送至排单装置201。由此,排单装置201可以通过排产装置202,获取的生产装置204的工况信息,以及通过排产装置202中存储的排产信息,确定分配给生产装置204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然后,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继而根据生产装置204的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然后,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最后,排单装置201将生成的生产工单发送至生产装置204对应的用户装置203。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单装置201可以根据当前时刻的工况,自动预测时间来推算之后批次的工单对应的生产批次时刻,实现对工单的实时调整。同时,通过生产批次号和训练样本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生产人员在根据工单进行生产时,可以根据生产批号查询相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继而及时获取到正确的工艺参数,保证生产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以下,将对本申请所公开的排单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排单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排单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排单装置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产装置202可以预先存储有计划好的排产信息,并对生产装置204的实时工况进行监测。由此,排单装置201可以通过与排产装置202的通信,获取生产装置204当前时刻的工况信息,以及分配给该生产装置204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单装置201和排产装置202之间,以及排产装置202和生产装置204之间的通讯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实现。具体而言,以排单装置201和排产装置202之间的工况信息的传输为例,排产装置202可以通过工况信息对应的生产装置204的装置号,例如:设备编号,对工况信息进行加密,同时基于工况信息的数据特征和生产装置204的装置号,生成该工况信息的专属哈希。然后,将该哈希添加至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并同步至所有节点。排单装置201在接收到加密后的工况信息后,通过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账本,确定该加密后的工况信息的专属哈希,对加密后的工况信息进行解密还原,得到该工况信息。
302:排单装置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可以在生产前决定并存储,由此,在运用时,可以直接查询其相应的生产批次号。同样的,生产批次号和训练样本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在生产前决定并存储的。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训练样本可以是在实验生产时由工程师根据历史生产经验得出的实验性参数,或依据研发阶段的设计参数计分卡,通过训练样本参数的随机生成算法产生的实验性参数。由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排单方法,将这些实验性参数进行排单,实现实验性生产、训练和学习,从而找寻最佳的实验性参数作为工艺参数。此外,该训练样本也可以是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后,得到的最优生产参数,由此,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排单方法,将这些最优生产参数进行排单,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
303:排单装置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单装置201可以根据生产装置204工况信息,确定生产装置204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继而,根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具体而言,该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可以指生产装置204在当前时刻正在生产的生产批次完成剩余的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长。可以通过查询当前时刻正在生产的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确定其整个任务的任务总时长和开始时刻,继而根据开始时刻和当前时刻确定该正在生产的生产批次已经运行的时长,最后将该正在生产的生产批次的任务总时长和已经运行的时长的差值作为该生产装置204的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
基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根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的方法,具体如下:
在第i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中,排单装置201根据本次处理对应的第一开始时刻Ai和第一工作时长Bi,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Ci。具体而言,该第i个生产批次可以为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排在第i位的生产批次,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在第2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中,确定的是在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排在第2位的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当i=1,即在第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时,第一开始时刻Ai为当前时刻,第一工作时长Bi为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
然后,排单装置201可以根据生产装置204的工况状态确定该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该工作时长Di用于标识第i个生产批次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完成所需的时间,换而言之,即该生产批次生产时所需的总时长。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生产装置204的工况状态可以分为标准工况和异常工况。在标准工况下,排单装置201可以通过确定该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继而根据产品类型确定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从而将该平均工作时长作为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预先统计生产装置204在标准工况下处理各个产品类型的平均工作时长作为标准工时,并将统计到的标准工时存储于标杆数据库中。由此,在需要时,排单装置201可以直接访问该标杆数据库获得相应的标准工时。
在异常工况下,排单装置201可以通过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以及异常工况的异常信息,继而根据产品类型确定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以及根据异常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最后,将平均工作时长和平均处理时长的和,作为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在实际生产中,同样可以预先统计生产装置204在异常工况下处理各个异常的平均处理时长作为异常处理工时,并将统计到的异常处理工时存储于异常数据库中。由此,在需要时,排单装置201可以直接访问该异常数据库获得相应的异常处理工时。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异常工况可以根据原因分为设备异常和参数异常,其中,设备异常是由于生产设备发生了损坏所导致的异常情况,例如:物料泵装置停止工作。参数异常则是由工艺参数异常导致的异常情况,例如:基础设施的蒸气压力和氢气压力的参数异常,导致蒸气压力和氢气压力不足,生产反应时间变慢。
基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异常工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平均处理时长。具体而言,以下提供了一种在异常工况为设备异常时,根据异常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401:根据异常信息将异常工况拆分为至少一个子异常。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子异常中的每个子异常用于标识不可拆分的最小异常情况。例如:泵的叶轮卡住异物导致叶轮损坏,或者泵的电机高负荷运转导致短路烧毁。
402:获取生产装置处理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对分割出的子异常进行关键词提取,得到可以表征该子异常的关键词。继而根据该关键词进行数据库检索,找寻该生产装置204,或者与生产装置204相同的其他生产装置处理相同的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
403:对生产装置处理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处理和数据补全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和至少一个子异常一一对应。具体而言,补全方法可以包括邻值补充、中值补充和均值补充。
404:根据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中的每个标准历史数据,确定对应的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
405:根据预设的失效模式库,确定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处理顺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失效模式库可以是一个维护了故障树模型的数据库。具体而言,该故障树模型的根节点为整个生产设备,该根节点的子节点可以是该生产设备包括的各个组件,而各个组件对应的节点的子节点则可以是该组件可能产生的各类故障,同时,各类故障也可以根据其是否可以继续拆分,以及处理顺序,进一步向下衍生出新的节点,直至衍生的子节点无法继续拆分或处理完成(即处理该异常的最后一步)。由此,在获取到异常信息后,即可根据该异常信息查询该失效模式库,从而在故障树模型中找到与异常信息对应的节点,继而以该节点作为根节点获取其所有子节点,确定该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处理顺序。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顺序中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和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中的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用于标识可以并联处理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至少一个子异常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具体而言,处理顺序用于标识本次异常工况中各个子异常之间的关联关系,换而言之,即排在后面的子异常需要等待前面的子异常修复完成才能开始进行修复。例如:一个物料泵装置不工作了导致设备无法进物料,分析发现有两个关联的子异常,一个是泵的叶轮卡住异物导致叶轮损坏,另一个是泵的电机高负荷运转导致短路烧毁,则在修复时,必须先修好电机才能更换维修叶轮。由此,在处理顺序中“泵的电机高负荷运转导致短路烧毁”便排在“泵的叶轮卡住异物导致叶轮损坏”之前。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串联处理标识所标记的子异常属于无法与其他子异常同时进行修复的子异常,换而言之,在修复该子异常时,会对其他子异常的修复产生影响,继而无法与其他子异常同时修复,例如上述的“泵的电机高负荷运转导致短路烧毁”和“泵的叶轮卡住异物导致叶轮损坏”。而被并联处理标识所标记的多个子异常则属于可以同步修复的子异常,例如:反应釜和物料的泵坏在空间上就没有关联互不影响是独立的两个子异常,可以同时进行修复。
406:根据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分别确定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中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以及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即为该串联处理标识所标记的子异常的异常处理时长。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则为该并联处理标识所标记的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异常处理时长中,最长的一个异常处理时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能存在同时被串联处理标识和并联处理标识标记的子异常,可称之为混合处理标识。此时,可以将被串联处理标识所标识的各个子异常合并为一个总异常,再和被并联处理标识所标记的子异常进行比较,取总异常和并联处理标识所标记的各个子异常的异常处理时长中最长的一个异常处理时长,作为该混合处理标识对应的异常处理时长。
基于此,图5示出了一种确定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处理顺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沿用上述物料泵停止工作以及反应釜损坏导致的生产停止异常,经过拆解可以得到:
子异常1:泵的叶轮卡住异物导致叶轮损坏;
子异常2:泵的电机高负荷运转导致短路烧毁;
子异常3:反应釜填料箱腐蚀损坏;
子异常4:反应釜密封泄露。
其中,子异常1和子异常2同属于物料泵的异常,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无法同步处理。简而言之,即必须先修好电机才能更换维修叶轮。因此,子异常1和子异常2会被标识上相互关联的串联处理标识,并将子异常2排列于子异常1之前,得到串联处理顺序[子异常2,子异常1]。
而子异常3和子异常4则属于反应釜的异常,同样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子异常4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子异常3导致的。因此,需要先处理子异常3,才能确定造成子异常4的真实原因,继而对子异常4进行处理。因此,子异常3和子异常4会被标识上相互关联的串联处理标识,并将子异常3排列于子异常4之前,得到串联处理顺序[子异常3,子异常4]。
同时,反应釜和物料泵相互之间并没有关联,对其中任意一个的维修不会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同样也不会对另一个造成影响。因此,子异常1和子异常2形成的总异常1又与子异常3和子异常4形成的总异常2同步处理。因此,子异常1、子异常2、子异常3和子异常4又会被标识上相互关联的并联处理标识,继而结合上述确定的串联处理顺序,得到最终的处理顺序:
Figure 555809DEST_PATH_IMAGE001
407:将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和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的和,作为平均处理时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异常按严重等级分为:A高、B中、C低,三类异常,每个等级的故障再按不同的异常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对应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例如:A类异常,再按发生异常的设备类型分为:物料管道的泵,反应釜,蒸发器,真空泵等。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异常时长的数据库,并对异常类型的处理时长进行排序。具体而言,异常处理时长的关系为A>B>C,即故障等级越严重处理时长越长。
在可选的实时方式中,还可以将各个异常的异常处理时长和各个产品类型的标准工时进行组合、叠加,得到在各个异常工况下,处理各个产品类型的生产批次的异常工时。继而直接将各个异常工时存储于异常工况数据库中,以便在需要时直接根据异常类型和产品类型记性查找,进一步提升排单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异常工况为参数异常时,可以通过异常信息确定出异常的参数,继而通过异常数据库确定上述确定出的异常参数所影响的生产环节,以及在该参数影响下,该环节所需要的异常生产时长。从而将该环节的标准生产时长替换为该异常生产时长,计算出该异常工况下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具体而言,沿用上述基础设施的蒸气压力和氢气压力的参数异常,导致蒸气压力和氢气压力不足,生产反应时间变慢的异常工况。上述两个参数的异常影响的生产环节仅为生产反应环节,则假定该生产的所有环节为:投料环节、生产反应环节、出料环节和封装环节,对应的标准生产时长分别为T1、T2、T3和T4。则在标准工况下,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T1+T2+T3+T4,现在,由于蒸气压力和氢气压力的参数异常,导致生产反应时间变慢,经过异常数据库查询,在这两个参数的异常情况下,生产反应环节的异常生产时长为T5,则可以将生产反应环节原本的标准生产时长T2替换为该异常生产时长为T5,计算异常工况下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T1+T5+T3+T4。
最后,排单装置201将本次处理中得到的生产时刻Ci作为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开始时刻Ai+1,以及将本次处理中得到的工作时长Di作为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工作时长Bi+1,进行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直至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后,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304:排单装置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按照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的先后顺序,将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进行排序,并将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对应的训练样本号进行关联,得到该生产工单。
具体而言,在确定了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后,生成时刻队列,该时刻队列可以反映每个生产批次的生产开始时刻;将时刻队列放入到连续工单区间,工单区间为班次信息,例如早中晚(0-8小时、8-16小时、16-24小时)。
305:排单装置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单装置201可以通过确定用户装置与不同生产装置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该生产工单对应的用户装置203。然后排单装置201再与排产装置202进行通讯,获取用户装置203当前生产时间和生产的批次号,从而预测并确定用户装置203当前工单时间段,例如:早中晚班中的任一班次。继而将对应班次的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203。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单装置201和用户装置203之间的通讯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实现。具体而言,该通讯方式与步骤301中排单装置201和排产装置202之间的工况信息的传输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203在接收到排单装置201发送的生产工单后,用户装置203可以通过自身的显示设备将该生产工单展示给生产人员。从而通过生产人员对用户装置203的操作,确定生产人员想要查看的工艺参数的目标生产批次。继而,根据该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生成查看请求并返回值排单装置201。
基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单装置201在接收到用户装置203返回的查看请求后,首先可以确认该查看请求中的目标生产批次,是否存在于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当目标生产批次存在于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即目标生产批次为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的任意一个时,排单装置201获取该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并与当前时刻进行比对。当生产时刻小于或等于当前时刻时,说明已经达到或超过该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则排单装置201获取该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继而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最终,根据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将工艺参数发送至用户装置。
具体而言,排单装置201在接收到查看请求后,需要确定查看请求中请求查看的目标生产批次是否是当前时刻对应的工单时段中包括的生产批次。同时,通过确定该目标生产批次的开始时刻,确定当前时刻是否到达了该目标生产批次的开始时刻。继而在上述两点均满足后,查询工单关联的生产流程,将该生产流程对应的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发送给对应用户设备。例如:当前时刻是早上8点,则对应的工单区间就为早班,然后确定早班对应的工单中包括的生产批次,例如包括生产批次1,则此时确定每个工单的时间是早班的工单中,用户需要管理的生产流程,例如生产流程1,而生产批次1的生产开始时刻为8点,则此时就可以将生成批次1的生产流程1的工艺参数发送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就可以根据工艺参数进行生产。即本方案仅在生产人员处于上班时间内才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到其具有的工单对应的实际生产参数,可以提高保密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排单方法中,首先,排单装置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并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继而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然后,排单装置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继而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最后排单装置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由此,排单装置可以根据当前时刻的工况,自动预测时间来推算之后批次的工单对应的生产批次时刻,实现对工单的实时调整。同时,通过生产批次号和训练样本编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生产人员在根据工单进行生产时,可以根据生产批号查询相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继而及时获取到正确的工艺参数,保证生产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此外,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工艺参数请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排单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01:用户装置接收排单装置发送的生产工单。
602:用户装置根据生产工单和当前时刻,确定目标生产批次。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装置可以将当前时刻与生产工单中各个生产批次的开始时刻进行比对,继而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生产批次作为目标生产批次。示例性的,假定生产工单中包括:生产批次1、生产批次2和生产批次3,其中,生产批次1的开始时刻为8点,生产批次2的开始时刻为9点半,生产批次3的开始时刻为11点。若当前时刻为8点半,则当前时刻时落与生产批次1的生产时刻和第二批次的生产时刻之间,属于生产批次1对应的生产时段,则将生产批次1作为目标生产批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生产批次也可以由生产人员进行选择来确定。示例性的,用户装置203在接收到生产工单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显示装置将生产工单展示给生产人员,从而接受生产人员的操作指令,根据其操作指令确定目标生产批次。
603:用户装置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生成查看请求,并将查看请求发送至排单装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604:用户装置接收排单装置返回的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向用户展示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
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装置的功能模块组成框图。如图7所示,该排单装置700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并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
排单模块702,用于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并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
下发模块703,用于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方面,排单模块702,具体用于:
根据工况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
根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方面,排单模块702,具体用于:
在第i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中,根据第一开始时刻Ai和第一工作时长Bi,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开始时刻Ci,其中,第i个生产批次为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排在第i位的生产批次,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当i=1时,第一开始时刻Ai为当前时刻,第一工作时长Bi为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
根据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其中,工作时长Di用于标识第i个生产批次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完成所需的时间;
将开始时刻Ci作为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开始时刻Ai+1,以及将工作时长Di作为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工作时长Bi+1,进行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直至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后,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工况状态为标准工况时,在根据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方面,排单模块702,具体用于:
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
根据产品类型确定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
将平均工作时长作为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工况状态为异常工况时,在根据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方面,排单模块702,具体用于:
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以及异常工况的异常信息;
根据产品类型确定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以及根据异常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
将平均工作时长和平均处理时长的和,作为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异常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方面,排单模块702,具体用于:
根据异常信息将异常工况拆分为至少一个子异常,其中,至少一个子异常中的每个子异常用于标识不可拆分的最小异常情况;
获取生产装置处理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
对生产装置处理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处理和数据补全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和至少一个子异常一一对应;
根据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中的每个标准历史数据,确定对应的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
根据预设的失效模式库,确定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处理顺序,其中,处理顺序中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和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中的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用于标识可以同步处理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至少一个子异常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
根据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分别确定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中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以及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
将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和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的和,作为平均处理时长。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之后,排单模块702,还用于:
接收用户装置返回的查看请求,其中,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当目标生产批次为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的任意一个时,获取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当生产时刻小于或等于当前时刻,获取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
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
根据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将工艺参数发送至用户装置。
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户装置的功能模块组成框图。如图8所示,该用户装置800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排单装置发送的生产工单;
请求模块802,用于根据生产工单和当前时刻,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并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生成查看请求,并将查看请求发送至排单装置,其中,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显示模块803,用于接收排单装置返回的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向用户展示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
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排单设备900包括收发器901、处理器902和存储器903。它们之间通过总线904连接。存储器9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并可以将存储器903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902。
处理器902用于读取存储器903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
分别获取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
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根据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
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工况信息,确定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方面,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工况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
根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方面,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在第i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中,根据第一开始时刻Ai和第一工作时长Bi,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开始时刻Ci,其中,第i个生产批次为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排在第i位的生产批次,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当i=1时,第一开始时刻Ai为当前时刻,第一工作时长Bi为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
根据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其中,工作时长Di用于标识第i个生产批次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完成所需的时间;
将开始时刻Ci作为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开始时刻Ai+1,以及将工作时长Di作为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工作时长Bi+1,进行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直至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后,得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工况状态为标准工况时,在根据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方面,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
根据产品类型确定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
将平均工作时长作为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工况状态为异常工况时,在根据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方面,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以及异常工况的异常信息;
根据产品类型确定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以及根据异常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
将平均工作时长和平均处理时长的和,作为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异常信息确定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方面,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异常信息将异常工况拆分为至少一个子异常,其中,至少一个子异常中的每个子异常用于标识不可拆分的最小异常情况;
获取生产装置处理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
对生产装置处理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处理和数据补全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和至少一个子异常一一对应;
根据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中的每个标准历史数据,确定对应的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
根据预设的失效模式库,确定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处理顺序,其中,处理顺序中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和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中的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用于标识可以同步处理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至少一个子异常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
根据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分别确定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中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以及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
将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和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的和,作为平均处理时长。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将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之后,处理器902,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用户装置返回的查看请求,其中,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当目标生产批次为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的任意一个时,获取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当生产时刻小于或等于当前时刻,获取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
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
根据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将工艺参数发送至用户装置。
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用户设备1000包括收发器1001、处理器1002和存储器1003。它们之间通过总线1004连接。存储器10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并可以将存储器1003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1002。
处理器1002用于读取存储器1003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排单装置发送的生产工单;
根据生产工单和当前时刻,确定目标生产批次;
根据目标生产批次,生成查看请求,并将查看请求发送至排单装置,其中,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接收排单装置返回的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向用户展示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用户装置或排单装置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简称:MID)、机器人或穿戴式设备等。上述用户装置或排单装置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用户装置或排单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用户装置或排单装置还可以包括:智能车载终端、计算机设备等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结合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或者实施方式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排单方法或工艺参数请求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磁盘、优盘、闪存等。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排单方法或工艺参数请求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方式,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各个实施方式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方式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 ,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排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排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排单装置、排产装置、用户装置和生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排单装置通过所述排产装置获取所述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所述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
所述排单装置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工况信息,确定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
所述排单装置将所述生产工单发送至所述用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工况信息,确定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包括: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工况信息,确定所述生产装置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工况状态;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所述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和所述工况状态,进行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得到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包括:
在第i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中,所述排单装置根据第一开始时刻Ai和第一工作时长Bi,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Ci,其中,所述第i个生产批次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排在第i位的生产批次,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当i=1时,所述第一开始时刻Ai为当前时刻,所述第一工作时长Bi为所述当前生产批次剩余时长;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其中,所述工作时长Di用于标识所述第i个生产批次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完成所需的时间;
所述排单装置将所述生产时刻Ci作为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开始时刻Ai+1,以及将所述工作时长Di作为所述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的第一工作时长Bi+1,进行所述第i+1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直至进行所述多次开始时刻确定处理后,得到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况状态为标准工况时,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包括:
所述排单装置确定所述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所述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
所述排单装置将所述平均工作时长作为所述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况状态为异常工况时,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工况状态确定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包括:
所述排单装置确定所述第i个生产批次的产品类型,以及所述异常工况的异常信息;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产品类型确定所述生产装置完成相同类型的批次生产的平均工作时长,以及根据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
所述排单装置将所述平均工作时长和所述平均处理时长的和,作为所述第i个生产批次的工作时长D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异常信息确定所述生产装置处理相同异常信息的异常工况的平均处理时长,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信息将所述异常工况拆分为至少一个子异常,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异常中的每个子异常用于标识不可拆分的最小异常情况;
获取所述生产装置处理所述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
对所述生产装置处理所述每个子异常的历史处理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处理和数据补全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所述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子异常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标准历史数据中的每个标准历史数据,确定对应的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
根据预设的失效模式库,确定至少一个子异常的处理顺序,其中,所述处理顺序中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和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所述至少一个并联处理标识中的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用于标识可以同步处理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所述至少一个子异常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异常;
根据所述每个子异常的平均异常处理时长,分别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串联处理标识中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以及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
将所述每个串联处理标识的串联处理时长和所述每个并联处理标识的并联处理时长的和,作为所述平均处理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单装置将所述生产工单发送至所述用户装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排单装置接收所述用户装置返回的查看请求,其中,所述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当所述目标生产批次为所述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的任意一个时,所述排单装置获取所述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
当所述生产时刻小于或等于当前时刻时,所述排单装置获取所述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确定所述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
所述排单装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目标训练样本编号,确定所述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将所述工艺参数发送至所述用户装置。
8.一种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排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排单装置、排产装置、用户装置和生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装置接收所述排单装置发送的生产工单;
所述用户装置根据所述生产工单和当前时刻,确定目标生产批次;
所述用户装置根据所述目标生产批次,生成查看请求,并将所述查看请求发送至所述排单装置,其中,所述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所述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所述用户装置接收所述排单装置返回的所述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向用户展示所述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
9.一种排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排产装置获取生产装置的工况信息,和分配给所述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并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待分配生产批次中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并根据预设的排产信息确定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
排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况信息,确定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并根据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时刻,和所述每个待分配生产批次的生产批次号对应的训练样本编号,生成生产工单;
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生产工单发送至用户装置。
10.一种用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排单装置发送的生产工单;
请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产工单和当前时刻,确定目标生产批次,并根据所述目标生产批次,生成查看请求,并将所述查看请求发送至所述排单装置,其中,所述查看请求用于请求查看所述目标生产批次的工艺参数;
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排单装置返回的所述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向用户展示所述目标生产批次对应的工艺参数。
11.一种排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
CN202210401492.XA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4511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1492.XA CN114511251B (zh)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210695647.5A CN115130843A (zh)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介质和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1492.XA CN114511251B (zh)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5647.5A Division CN115130843A (zh)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介质和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1251A true CN114511251A (zh) 2022-05-17
CN114511251B CN114511251B (zh) 2022-07-12

Family

ID=815548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5647.5A Pending CN115130843A (zh)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介质和程序
CN202210401492.XA Active CN114511251B (zh)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5647.5A Pending CN115130843A (zh) 2022-04-18 2022-04-18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介质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1308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6595A (zh) * 2022-06-14 2022-07-15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81934A (zh) * 2022-06-17 2022-07-22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81948A (zh) * 2022-06-21 2022-07-22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员工工作质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2469A (zh) * 2017-11-23 2018-03-30 深圳市前海文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CN110472829A (zh) * 2019-07-11 2019-11-19 天津大学 一种自动排产的方法
US10846096B1 (en) * 2018-09-17 2020-11-24 A9.Com, Inc. Batch processing of requests for train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CN112215548A (zh) * 2020-09-30 2021-01-12 合肥志诚邦远家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台面生产排单及管控方法
CN114358966A (zh) * 2022-03-16 2022-04-15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生产排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2469A (zh) * 2017-11-23 2018-03-30 深圳市前海文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US10846096B1 (en) * 2018-09-17 2020-11-24 A9.Com, Inc. Batch processing of requests for train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CN110472829A (zh) * 2019-07-11 2019-11-19 天津大学 一种自动排产的方法
CN112215548A (zh) * 2020-09-30 2021-01-12 合肥志诚邦远家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台面生产排单及管控方法
CN114358966A (zh) * 2022-03-16 2022-04-15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生产排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6595A (zh) * 2022-06-14 2022-07-15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81934A (zh) * 2022-06-17 2022-07-22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81934B (zh) * 2022-06-17 2022-09-20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工单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81948A (zh) * 2022-06-21 2022-07-22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员工工作质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1251B (zh) 2022-07-12
CN115130843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11251B (zh)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88804A1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74558B (zh) 分布式事务的消息订阅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02105A (zh) 用于微服务架构的数据查询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6343A (zh) 智能派工方法及装置、系统
EP3321877A1 (en) Automated process control hardware engineering using schema-represented requirements
CN110705036B (zh) 一种核电设计任务管理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066522B (zh) 数据库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3076186B (zh) 任务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20427A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67126A (zh) 分布式批量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2948131A (zh)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设备
CN111324310A (zh) 一种数据的读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15033647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14366B (zh) 中间件接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138807B (zh) 一种多节点业务任务的执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71790A (zh) 送核参数比对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08257B (zh) 线缆排产方案的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6577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edge device, clou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6909926B2 (en)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JP6682050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TW202401344A (zh) 配對分割字詞以檢測裝置內元件正確性之系統及方法
US20170242450A1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113449035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40268A (zh) 服务代码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