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2469A -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2469A
CN107862469A CN201711184812.6A CN201711184812A CN107862469A CN 107862469 A CN107862469 A CN 107862469A CN 201711184812 A CN201711184812 A CN 201711184812A CN 107862469 A CN107862469 A CN 107862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ed
list
process equipment
processing
work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848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2469B (zh
Inventor
刘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Wen Z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Wen Z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Wen Z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Wen Z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848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2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2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2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2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2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录入多个待排单工单;根据待排单工单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根据加工时长进行排序以得到待加工列表;发送待加工列表至加工设备执行;实时监控所述加工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克服了传统需要人工对工单进行手动排单,实现了各个工单加工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成本。该方法还可以实时监控企业中所有加工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运行状况实时改进加工设备的生产流程,实现对精密加工企业进行自动管理的功能。

Description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操作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背景技术
精密加工属于机械加工、模具加工、五金加工等精工制造行业里的精加工,按被加工的工件处于的温度状态﹐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一般在常温下加工,并且不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冷加工。一般在高于或低于常温状态的加工﹐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称热加工。冷加工按加工方式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热加工常见有热处理﹐煅造﹐铸造和焊接。
精米加工技术要求更精密化、更高效化、自动化、更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和柔性化。但是现有的能够进行精密加工的企业在加工管理上,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人工管理。通过人工对工厂的设备进行排单、监督和管理,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能够实现对精密加工企业进行管理,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包括:
录入多个待排单工单,所述待排单工单包括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
根据待排单工单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
根据所述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进行排序以得到待加工列表,所述待加工列表包括多个待加工工单;
将待加工列表存入数据库中;
发送所述待加工列表至加工设备执行;
实时监控所述加工设备执行所述待加工工单时的运行状况;
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
优选地,所述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具体为:
根据所述待排单工单获取企业中加工工序中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如果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有多台,选择预排日期当天空闲时间最长的加工设备;
按照下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PT:
PT=(QTY÷UQTY)×UEH;
其中,QTY为待排单工单中加工数量,UQTY为加工工序单次加工数量上限,UEH为加工工序预计加工时间;
按照下式更新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PA=PB+PT÷MaxH;
LA=LB-PT%MaxH;
其中,P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预排日期,L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空闲时间,MaxH为加工设备每天工作时长上限。
优选地,还包括
当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时,对加工设备进行校准:
当加工设备完成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计算该待加工工单的实际加工时间PC与所述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之间的差值,以得到加工误差,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当加工设备取消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优选地,所述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C-PT)÷MaxH;
LA0=LA+(PC-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
优选地,所述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T÷MaxH;
LA0=LA+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
优选地,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扫描操作以获取电子标签信息;
调用数据库以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得到目标工单;
显示所述目标工单。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目标工单还包括2D图档和3D图档;
接收用户的触屏操作以实现对2D图档和3D图档进行放大缩小。
优选地,还包括
根据企业中所有加工工序的工作情况生成排程图;所述排程图包括各个加工工序的工作数据:最大加工稼动率、预计的加工时间和已完成的加工时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能够自动计算得到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并按照加工时长对多个待排单工单进行排序,得到待加工列表,使得企业能够按照待加工列表进行加工,克服了传统需要人工对工单进行手动排单,实现了各个工单加工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成本。该方法还可以实时监控企业中所有加工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运行状况实时改进加工设备的生产流程,实现对精密加工企业进行自动管理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流程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一的流程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一中举例的排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描述了包括显示器和触摸敏感表面的终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物理键盘、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
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
可以在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了基于精密加工行业的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录入多个待排单工单,所述待排单工单包括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
具体地,可以通过键盘输入、触摸屏输入、语音输入或接收云端发送的待排单工单。待排单工单还包括有加工数量、加工工序、加工要求、加工轨迹、加工时长、加工进度等等。
S2:根据待排单工单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
S3:根据所述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进行排序以得到待加工列表,所述待加工列表包括多个待加工工单;
具体地,该方法能够自动计算得到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并按照加工时长对多个待排单工单进行排序,得到待加工列表,使得用户能够实时查询各个加工设备的加工情况,能够监控各个工单的完成时间。
S4:将待加工列表存入数据库中;
具体地,待加工列表存入数据库中,方便后期用户查询调用。本发明中,待排单工单是指等待排单的工单,待加工工单是指已排单、当未加工的工单,已完成工单是指已经加工完成的工单。所有的工单信息均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用户调用查询。
S5:发送所述待加工列表至加工设备执行;
具体地,企业能够按照待加工列表进行加工,克服了传统需要人工对工单进行手动排单,实现了各个工单加工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S6:实时监控所述加工设备执行所述待加工工单时的运行状况;
S7: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
具体地,改进生产流程的目的是设置加工设备的刀路或者是轨迹来满足加工进度,例如CNC工序加工的时候就需要将程序传输给加工设备来加工。改进生产流程可以是软件程序,用于控制加工设备的工作状态,例如针对不同的工单,改进生产流程会稍有区别。控制器会根据正在加工的工单、加工工序的拥堵情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上传给相应的加工设备,控制加工设备工作。加工设备执行加工任务时,按照待加工列表中待加工工单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加工工序拥堵、故障或出现急单,则生成生产流程及时调整加工工序的运作。
该方法还可以实时监控企业中所有加工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运行状况实时改进加工设备的生产流程,实现对精密加工企业进行自动管理的功能。该方法还可以提供日期查询功能,获取用户输入的查询时间段,搜索完成时间处于查询时间段内的工单,方便用户进行监控。
如图2所示,所述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具体为:
S201:根据所述待排单工单获取企业中加工工序中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如果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有多台,选择预排日期当天空闲时间最长的加工设备;
具体地,该方法选择加工设备时,选择预排时间最近、最空闲的加工设备,一方面能够最快完成工单的加工,另一方面也能最好地避免塞车。预排日期是指该加工工序最快排单的日期。
S202:按照下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PT:
PT=(QTY÷UQTY)×UEH;
其中,QTY为待排单工单中加工数量,UQTY为加工工序单次加工数量上限,UEH为加工工序预计加工时间;
具体地,加工工序单次加工数量上限是指加工工序预计加工时间内的加工数量,例如:该工序预计加工时间为12个小时,该工序内一共有10台加工设备同时加工,每台加工设备每小时加工数量为2,则当前工序单次加工数量上限UQTY=12×10×2=240。
S203:按照下式更新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PA=PB+PT÷MaxH;
LA=LB-PT%MaxH;
其中,P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预排日期,L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空闲时间,MaxH为加工设备每天工作时长上限。
具体地,例如:某待排单工单在加工工序A的加工时长为36小时,则排单时,选择加工工序A中预排日期最近、空闲时间最长的加工设备B加工,则排完单后,加工设备B的预排时间先后拖延36小时,空闲时间减少36小时。
一般精密加工企业会有很多工序,如图3所示,慢走丝、研磨、普通放电等。该方法按加工工序进行排单实现了工单分段管理的功能,提高了加工效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在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之后还包括:
S8:当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时,对加工设备进行校准,校准包括以下两方面:
S801:当加工设备完成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计算该待加工工单的实际加工时间PC与所述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之间的差值,以得到加工误差,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即如果完成加工后,实际加工时间比预计的加工时长长(或短),则相应延长(或缩短)预排时间,减少(或增加)空闲时间。
S802:当加工设备取消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如果工单取消了,则也需要根据预计的加工时长校正所述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通过该校正方法校正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提高了后续排单的准确性,使得企业能够加工能够进行无缝连接,提高效率。
步骤S801中,所述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C-PT)÷MaxH;
LA0=LA+(PC-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例如:加工设备B加工完待加工工单C后,发现实际加工时间比预计的加工时长少1小时,则需要校正加工设备B,在加工设备B的预排日期提前1小时,空闲时间增加1小时。
步骤S802中,所述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T÷MaxH;
LA0=LA+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例如:加工设备B取消待加工工单C后,则需要校正加工设备B,在加工设备B的预排日期提前待加工工单C的加工时长,空闲时间增加待加工工单C的加工时长。
本实施例二的步骤S8还可以放在步骤S1或S6之前。本实施例二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一步骤S1~S7类似,在此不在重复。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在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之后还包括:
S9:接收用户的扫描操作以获取;
S10:调用数据库以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得到目标工单;
S11:显示所述目标工单。
具体实施时,电子标签信息可以是二维码、条形码或RFID标签,该方法可以通过扫码枪或RFID读写器获取电子标签信息。当用户输入电子标签信息时,调取数据库中与电子标签信息相匹配的目标工单,并显示,实现工单查询的功能。
该方法还包括:
S12:所述目标工单还包括2D图档和3D图档;
S13:接收用户的触屏操作以实现对2D图档和3D图档进行放大缩小。通过触屏操作直接实现放大缩小操作,方便用户查询。
本实施例三的步骤S9至S11还可以放在步骤S1或S6之前,或者是S8之后。步骤S12至S13还可以放在步骤S1或S6之前,或者是S8或S11之后.本实施例三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一步骤S1~S7、实施例二步骤S8类似,在此不在重复。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其他实施例区别在于,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在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之后还包括:
S14:根据企业中所有加工工序的工作情况生成排程图;所述排程图包括各个加工工序的工作数据:最大加工稼动率、预计的加工时间和已完成的加工时间。
具体实施时,所述排程图以条形图的方式显示,表现更加直观。最大加工稼动率为该加工工序内所以机器工作时间的总和,例如:某加工工序有10台机器,每台机器都是每台24小时工作,那该加工工序的最大加工稼动率为240小时。加工工序的预计的加工时间是指所有已排单、未完成的工单的加工时间总和。工序的已完成的加工时间是指所有已完成的工单的加工时间总和。该方法能够直观地了解该工序是否出现塞车情况。如果工序的预计的加工时间大于工序的最大加工稼动率,说明已经出现塞车情况,企业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如果工序的预计的加工时间接近工序的最大加工稼动率,说明该工序即将饱和,不能排单。如果工序的最大加工稼动率远大于工序的预计的加工时间,说明工序还比较空闲,可以多排单。通过统计工序的已完成的加工时间,可以得到企业的加工情况,来综合调节各个工序的加工能力。
本实施例四的步骤S4还可以放在步骤S1或S6之前,或者是S8或S11之后。本实施例四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一步骤S1~S7、实施例二步骤S8、实施例三S9~S13类似,在此不在重复。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录入多个待排单工单,所述待排单工单包括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
根据待排单工单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
根据所述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进行排序以得到待加工列表,所述待加工列表包括多个待加工工单;
将待加工列表存入数据库中;
发送所述待加工列表至加工设备执行;
实时监控所述加工设备执行所述待加工工单时的运行状况;
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
该方法在云端提供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用户接入后,该触屏终端连接云端。当云端接收到订单时,根据工单生成电子标签,并生成相应的待排单工单传输给移动终端。触屏终端根据不同工单的加工工艺导入或读入加工程式。该触屏终端与加工设备可以通过网线连接。触屏终端与通过WIFI或网卡连接云端。
所述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具体为:
根据所述待排单工单获取企业中加工工序中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如果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有多台,选择预排日期当天空闲时间最长的加工设备;
按照下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PT:
PT=(QTY÷UQTY)×UEH;
其中,QTY为待排单工单中加工数量,UQTY为加工工序单次加工数量上限,UEH为加工工序预计加工时间;
按照下式更新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PA=PB+PT÷MaxH;
LA=LB-PT%MaxH;
其中,P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预排日期,L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空闲时间,MaxH为加工设备每天工作时长上限。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还执行以下步骤:
当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时,对加工设备进行校准:
当加工设备完成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计算该待加工工单的实际加工时间PC与所述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之间的差值,以得到加工误差,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当加工设备取消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所述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C-PT)÷MaxH;
LA0=LA+(PC-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
所述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T÷MaxH;
LA0=LA+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还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扫描操作以获取电子标签信息;
调用数据库以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得到目标工单;
显示所述目标工单。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还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目标工单还包括2D图档和3D图档;
接收用户的触屏操作以实现对2D图档和3D图档进行放大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还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企业中所有加工工序的工作情况生成排程图;所述排程图包括各个加工工序的工作数据:最大加工稼动率、预计的加工时间和已完成的加工时间。
该终端可以通过网络接口与加工设备通信。网络接口可以是网口、USB口等。该终端也可以通过WIFI、蓝牙、红外等无线网络与加工设备进行通信。该终端上还可以设有扫描枪或RFID模块,通过扫描枪识别二维码或条形码,或者是通过RFID模块读RFID标签。
所述输入设备还包括触摸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触摸显示屏实现2D图档和3D图档的放大缩小操作。2D图档为加工零件的2D图纸,3D图档为加工零件的3D图纸。用户可以在触摸显示屏上操作,实现现场放大缩小查看图档内容的功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可以包括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扬声器等。
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描述的方法。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录入多个待排单工单,所述待排单工单包括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
根据待排单工单的加工工序和加工数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
根据所述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进行排序以得到待加工列表,所述待加工列表包括多个待加工工单;
将待加工列表存入数据库中;
发送所述待加工列表至加工设备执行;
实时监控所述加工设备执行所述待加工工单时的运行状况;
根据所述运行状况生成改进生产流程,并发送所述改进生成流程至所述加工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具体为:
根据所述待排单工单获取企业中加工工序中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如果预排日期最近的加工设备有多台,选择预排日期当天空闲时间最长的加工设备;
按照下式计算待排单工单的加工时长PT:
PT=(QTY÷UQTY)×UEH;
其中,QTY为待排单工单中加工数量,UQTY为加工工序单次加工数量上限,UEH为加工工序预计加工时间;
按照下式更新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PA=PB+PT÷MaxH;
LA=LB-PT%MaxH;
其中,P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预排日期,LB为加工设备更新前的空闲时间,MaxH为加工设备每天工作时长上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时,对加工设备进行校准:
当加工设备完成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计算该待加工工单的实际加工时间PC与所述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之间的差值,以得到加工误差,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当加工设备取消待加工工单时,判定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过程结束,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加工误差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C-PT)÷MaxH;
LA0=LA+(PC-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该待加工工单的加工时长PT校正该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PA和空闲时间LA具体为:
PA0=PA-PT÷MaxH;
LA0=LA+PT%MaxH;
其中,P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预排日期,LA0为校正后加工设备的空闲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扫描操作以获取电子标签信息;
调用数据库以对所述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得到目标工单;
显示所述目标工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目标工单还包括2D图档和3D图档;
接收用户的触屏操作以实现对2D图档和3D图档进行放大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企业中所有加工工序的工作情况生成排程图;所述排程图包括各个加工工序的工作数据:最大加工稼动率、预计的加工时间和已完成的加工时间。
9.一种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184812.6A 2017-11-23 2017-11-23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Active CN107862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4812.6A CN107862469B (zh) 2017-11-23 2017-11-23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4812.6A CN107862469B (zh) 2017-11-23 2017-11-23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2469A true CN107862469A (zh) 2018-03-30
CN107862469B CN107862469B (zh) 2021-07-23

Family

ID=6170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84812.6A Active CN107862469B (zh) 2017-11-23 2017-11-23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246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946A (zh) * 2019-06-10 2019-09-06 网易无尾熊(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1160736A (zh) * 2019-12-17 2020-05-15 深圳学泰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生产车间的设备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61540A (zh) * 2020-03-31 2020-07-28 绍兴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染色排程辅助管理系统
CN114021953A (zh) * 2021-11-02 2022-02-0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机台生产效率的改善方法、装置和加工系统
CN114511251A (zh) * 2022-04-18 2022-05-17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055A (zh) * 2013-12-24 2014-04-02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飞机结构件智能数控加工编程系统及方法
CN104049612A (zh) * 2014-06-19 2014-09-17 清华大学 基于分布估计的加工车间调度方法
CN104392311A (zh) * 2014-11-14 2015-03-04 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状态驱动的智能排产方法
CN105354762A (zh) * 2015-11-11 2016-02-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客服业务工单识别与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5894250A (zh) * 2016-03-31 2016-08-2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55016A (zh) * 2016-07-05 2016-11-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项目型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系统
CN106327058A (zh) * 2016-08-10 2017-01-11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便捷式产线排产方法
CN106372777A (zh) * 2016-08-23 2017-02-01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生产信息与过程管控方法
CN106779308A (zh) * 2016-11-23 2017-05-31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离散制造的车间生产计划排产的系统与方法
CN107016527A (zh) * 2017-04-10 2017-08-04 深圳第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支持客户服务的工单管理方法
CN107094208A (zh) * 2016-09-28 2017-08-25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055A (zh) * 2013-12-24 2014-04-02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飞机结构件智能数控加工编程系统及方法
CN104049612A (zh) * 2014-06-19 2014-09-17 清华大学 基于分布估计的加工车间调度方法
CN104392311A (zh) * 2014-11-14 2015-03-04 浙江力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状态驱动的智能排产方法
CN105354762A (zh) * 2015-11-11 2016-02-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客服业务工单识别与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5894250A (zh) * 2016-03-31 2016-08-2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155016A (zh) * 2016-07-05 2016-11-23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项目型产品装配过程管控系统
CN106327058A (zh) * 2016-08-10 2017-01-11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便捷式产线排产方法
CN106372777A (zh) * 2016-08-23 2017-02-01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生产信息与过程管控方法
CN107094208A (zh) * 2016-09-28 2017-08-25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79308A (zh) * 2016-11-23 2017-05-31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离散制造的车间生产计划排产的系统与方法
CN107016527A (zh) * 2017-04-10 2017-08-04 深圳第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支持客户服务的工单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乃功等: "《离散制造业生产排产算法研究及应用》", 《甘肃科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0946A (zh) * 2019-06-10 2019-09-06 网易无尾熊(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1160736A (zh) * 2019-12-17 2020-05-15 深圳学泰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生产车间的设备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61540A (zh) * 2020-03-31 2020-07-28 绍兴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染色排程辅助管理系统
CN114021953A (zh) * 2021-11-02 2022-02-08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机台生产效率的改善方法、装置和加工系统
CN114511251A (zh) * 2022-04-18 2022-05-17 希望知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排单方法、工艺参数请求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2469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2469A (zh) 精密加工触屏可视化操作管理方法、移动终端和介质
US10740715B1 (en) Adaptive combined order management
Lei et al. Variable neighbourhood search for dual-resource constrained flexible job shop scheduling
Zhang et al.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for surgery appointment scheduling of multiple operating rooms
Ying et al. Bi-objective reentrant hybrid flowshop scheduling: an iterated Pareto greedy algorithm
EP36224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workflow
CN108153463B (zh) 应用界面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5980987A (zh) 任务调度方法和设备
JP6550980B2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プログラム
TW200825704A (en) Dynamic voltage scheduling method, system thereof and record medium
CN102223363A (zh) 在管理通信会话的图形界面中生成持续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CN105320568A (zh) 用于任务组迁移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8038112A (zh) 文件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8171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capacity for new facilities
WO2014028303A1 (en) Contextual task management and notifications
CN107506244A (zh) 一种cpu调度方法、移动终端及cpu调度系统
US106450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mporarily postponing messages
Khodke et al. Real-time scheduling in manufacturing system with machining and assembly operations: a state of art
US2012022136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uggesting imperfect times for cyclical appointments
CN108040175A (zh) 闹钟设置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04620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mputer implemented management of business tasks
CN107678839B (zh) 基于优先级的客户跟进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469B (zh) 节日主题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1183180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ed customer service menu
Mahnam et al. A branch-and-bound algorithm for minimizing the sum of maximum earliness and tardiness with unequal release ti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