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9975A -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9975A
CN114769975A CN202210683962.6A CN202210683962A CN114769975A CN 114769975 A CN114769975 A CN 114769975A CN 202210683962 A CN202210683962 A CN 202210683962A CN 114769975 A CN114769975 A CN 114769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bolt
welding
positioning
vacuum chamber
nuclear 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39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国
刘志宏
吉海标
王锐
范小松
张勇
陶嘉
吴杰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6839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99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9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99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聚变装置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该装置包括装配平台、龙门架、焊接马板和定位架,龙门架安装在装配平台上,龙门架内部设有调整螺栓和定位装置,焊接马板将两段真空室扇区弧段连接起来,定位架连接于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内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核聚变真空室焊接前,利用龙门架调整真空室扇区弧段的装配定位位置,使各扇区弧段准确对接,然后利用焊接马板和定位架将准确对接的各扇区弧段固定连接起来,再进行焊接操作,从而实现核聚变真空室的精密装配和精密焊接,满足核聚变真空室严苛的装配和焊接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聚变装置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能源问题,科学家们正大力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是国际上首个面向氚自持燃烧的大型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反应堆,旨在解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向未来聚变示范电站发展的技术壁垒,其中,真空室是CFETR的核心安全部件,为核聚变反应提供燃烧和维持环境。真空室具有大尺寸、高参数、重载荷和强辐照等特点,其建造质量将直接影响核聚变的安全性。
CFETR真空室为双层D型截面环形结构,其由若干个扇区组焊而成,每个扇形段又由四个弧段组焊而成,四个真空室扇区弧段之间要求装配间隙≤0.5mm,错边≤0.5mm,并达到ISO 5817:2014 B级即最高级焊缝质量要求。然而,在真空室扇区弧段装配时,所有真空室扇区弧段均无装配基准,并且各弧段的内外壳体侧面均有大小不等的加工余量,该余量将在11.25°扇区成环焊接完成后整体加工。
基于上述技术要求,实现四个真空室扇区弧段之间的精密装配、焊接非常困难,需要设计专用装配、定位、焊接工装及工艺方案,目前国内外尚无类似应用案例。因此,亟需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该装置定位准确,能够实现核聚变真空室扇区弧段之间的精密装配和焊接。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包括:
装配平台;
多个龙门架,多个所述龙门架均可拆卸的周向间隔安装于所述装配平台上,多个所述龙门架围合形成定位空间,所述龙门架开设有横向贯通所述龙门架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周壁设有定位装置、第一调整螺栓、第二调整螺栓和第三调整螺栓,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通槽的一侧,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通槽的底部,所述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装置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三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通槽的顶部,所述定位装置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调整螺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三调整螺栓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形成供真空室扇区弧段穿过的安装空间;
多个焊接马板,所述焊接马板具有第一焊接面、缺口和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焊接面、所述缺口和所述第二焊接面均设于所述焊接马板靠近所述通槽的侧壁上,且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之间;
定位架,所述定位架设于所述定位空间中,所述定位架具有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板,多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连接于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内侧壁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包括底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横梁,所述底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装配平台上,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横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横梁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横梁共同限定形成所述通槽,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三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横梁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板本体和第一安装螺母,所述第一安装螺母可拆卸安装于板本体上,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螺母;
所述第二立柱包括柱本体和第二安装螺母,所述第二安装螺母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本体上,所述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螺母;
所述横梁包括梁本体和第三安装螺母,所述第三安装螺母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梁本体上,所述第三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螺母。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整螺栓包括第一内侧调整螺栓和第一外侧调整螺栓,所述第一内侧调整螺栓靠近所述定位空间设置;
所述第三调整螺栓包括第二内侧调整螺栓和第二外侧调整螺栓,所述第二内侧调整螺栓靠近所述定位空间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靠近所述通槽的侧壁为定位特征面,所述定位特征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与所述定位特征面交汇形成定位特征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架还包括多个横筋和多个纵筋,多个所述横筋与多个所述纵筋交叉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纵筋上的外侧端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筋包括主筋和多个辅筋,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筋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主筋,且所述辅筋与所述主筋呈角度布置,所述辅筋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筋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斜筋,所述斜筋位于两个所述横筋之间。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并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除顶部梁的所述龙门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平台上;
将真空室扇区弧段从顶部装入所述通槽中,转动所述第一调整螺栓,使各真空室扇区弧段的中线高度与各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位置平齐;
转动所述第二调整螺栓,使各真空室扇区弧段贴合于各所述定位装置;
安装所述龙门架的顶部梁,转动所述第三调整螺栓,将各真空室扇区弧段压紧;
将各所述焊接马板与真空室扇区弧段焊接,所述第一焊接面与所述第二焊接面分别焊接在不同的真空室扇区弧段上;
将所述定位架置入所述定位空间中,并将各所述定位板的第二端焊接在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内侧壁上;
利用所述缺口将不同的真空室扇区弧段焊接在一起。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激光跟踪仪定位所述装配平台上的所述龙门架的安装位置;
通过激光跟踪仪定位真空室扇区弧段的高度。
本申请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将各核聚变真空室扇区弧段置于通槽内,并通过第一调整螺栓和定位装置将各扇区弧段调整到合适高度,通过第二调整螺栓将各扇区弧段压紧在定位装置上,通过第三调整螺栓将各扇区弧段压紧在第一调整螺栓上,从而将各扇区弧段定位后固定,然后再利用焊接马板以及定位架将各扇区弧段的位置再次固定,最后再将各扇区弧段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核聚变真空室的精密装配和精密焊接,满足核聚变真空室严苛的装配和焊接要求,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真空室建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案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方案的核聚变真空室的扇区弧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方案的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方案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方案的焊接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方案的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方案的龙门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方案的核聚变真空室的扇区弧段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方案的龙门架顶部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方案的焊接马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方案的定位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配平台;2、龙门架;201、定位空间;202、通槽;203、定位装置;2031、定位特征面;2032、定位槽;2033、定位特征线;204、第一调整螺栓;2041、第一内侧调整螺栓;2042、第一外侧调整螺栓;205、第二调整螺栓;206、第三调整螺栓;2061、第二内侧调整螺栓;2062、第二外侧调整螺栓;207、安装空间;208、底板;2081、板本体;2082、第一安装螺母;209、第一立柱;210、第二立柱;2101、柱本体;2102、第二安装螺母;211、横梁;2111、梁本体;2112、第三安装螺母;3、焊接马板;301、第一焊接面;302、缺口;303、第二焊接面;4、定位架;401、定位板;402、横筋;403、纵筋;4031、主筋;4032、辅筋;404、斜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术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所称的“前”是指牵引卡车的车头方向,本方案所称的“后”是指牵引卡车的车尾方向。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6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包括:
装配平台1;
多个龙门架2,多个所述龙门架2均可拆卸的周向间隔安装于所述装配平台1上,多个所述龙门架2围合形成定位空间201,所述龙门架2开设有横向贯通所述龙门架2的通槽202,所述通槽202的内周壁设有定位装置203、第一调整螺栓204、第二调整螺栓205和第三调整螺栓206,所述定位装置203设于所述通槽202的一侧,所述第一调整螺栓204螺纹连接于所述通槽202的底部,所述第二调整螺栓205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装置203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三调整螺栓206螺纹连接于所述通槽202的顶部,所述定位装置203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调整螺栓204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调整螺栓205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三调整螺栓206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形成供真空室扇区弧段穿过的安装空间207;
多个焊接马板3,所述焊接马板3具有第一焊接面301、缺口302和第二焊接面303,所述第一焊接面301、所述缺口302和所述第二焊接面303均设于所述焊接马板3靠近所述通槽202的侧壁上,且所述缺口302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面301和所述第二焊接面303之间;
定位架4,所述定位架4设于所述定位空间201中,所述定位架4具有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板401,多个所述定位板4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定位板401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连接于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内侧壁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将各核聚变真空室扇区弧段置于通槽202内,并通过第一调整螺栓204和定位装置203将各扇区弧段调整到合适高度,通过第二调整螺栓205将各扇区弧段压紧在定位装置203上,通过第三调整螺栓206将各扇区弧段压紧在第一调整螺栓204上,从而将各扇区弧段定位后固定,然后再利用焊接马板3以及定位架4将各扇区弧段的位置再次固定,最后再将各扇区弧段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核聚变真空室的精密装配和精密焊接,满足核聚变真空室严苛的装配和焊接要求,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真空室建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其中,龙门架2分为单龙门结构和双龙门结构,以常规的分为四个扇区弧段的真空室为例,单龙门结构有四个,双龙门结构有四个,四个单龙门结构设置在四个扇区弧段的中间位置,用于所在的扇区弧段的局部位置调整;四个双龙门结构设置在四个扇区弧段两两相连的位置,用于两个相连的扇区弧段的装配定位。双龙门结构由两个单龙门结构组成,并且两个单龙门分别支撑两个相邻的扇区弧段,从而调整相邻的两个扇区弧段的对接情况,使两个扇区弧段精准对接。通槽202中的第一调整螺栓204用于抵接在扇区弧段的底部,从而支撑各扇区弧段,转动第一调整螺栓204使第一调整螺栓204的高度变化,配合定位装置203将各扇区弧段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例如,将扇区弧段的高度的中线位置与定位装置203的定位位置对齐;在各扇区弧段的高度确定后,利用第二调整螺栓205将扇区弧段压紧在定位装置203上,从而实现扇区弧段水平方向的压紧固定;最后转动第三调整螺栓206使其压紧在扇区弧段的顶部,进一步实现各扇区弧段的装配定位。完成定位的扇区弧段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均被压紧固定,装配定位效果好。优选的,定位装置203和三个调整螺栓的内侧壁均与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形状相适配,能够更好地带动扇区弧段移动,同时更好地实现压紧固定的效果。更优选的,三个调整螺栓的端部均设有顶块,通过旋转调整螺栓带动顶块运动,顶块的内侧壁可以更容易地加工成与扇区弧段相适配的形状,无需在调整螺栓上进行加工。
焊接马板3设置在两个相邻的不同扇区弧段上,在各扇区弧段通过龙门架2实现装配定位后,利用焊接马板3将各扇区弧段进行进一步的连接固定,具体方式为将焊接马板3的第一焊接面301与一个扇区弧段焊接,并将焊接马板3的第二焊接面303与另一个扇区弧段焊接,这样就将两个相邻的不同扇区弧段进一步固定连接,达到防止两个相邻的扇区弧段之间发生微量错位的问题。同时第一焊接面301和第二焊接面303之间的缺口302能够为两个相邻的扇区弧段预留出焊接空间,便于后续的焊接加工操作。
定位架4设置在各扇区弧段围合形成的定位空间201中,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板401形成一个整体焊接在各扇区弧段的内侧壁,从而实现在焊接前的进一步加强固定定位,使焊接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优选的,定位板401为不锈钢材料。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龙门架2包括底板208、第一立柱209、第二立柱210以及横梁211,所述底板208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装配平台1上,所述第一立柱209和所述第二立柱210横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底板208上,所述横梁211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209和所述第二立柱210上,所述底板208、所述第一立柱209、所述第二立柱210以及所述横梁211共同限定形成所述通槽202,所述定位装置203设于所述第一立柱209上,所述第一调整螺栓204螺纹连接于所述底板208,所述第二调整螺栓205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210上,所述第三调整螺栓206螺纹连接于所述横梁211上。龙门架2呈矩形结构,定位装置203、第一调整螺栓204、第二调整螺栓205和第三调整螺栓206能够更好的安装在通槽202内。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208包括板本体2081和第一安装螺母2082,所述第一安装螺母2082可拆卸安装于板本体2081上,所述第一调整螺栓204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螺母2082;所述第二立柱210包括柱本体2101和第二安装螺母2102,所述第二安装螺母210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本体2101上,所述第二调整螺栓205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螺母2102;所述横梁211包括梁本体2111和第三安装螺母2112,所述第三安装螺母211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梁本体2111上,所述第三调整螺栓206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螺母2112。通过安装螺母安装调整螺栓,避免调整螺栓直接安装在龙门架2的四周壁上,整体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调整螺栓204包括第一内侧调整螺栓2041和第一外侧调整螺栓2042,所述第一内侧调整螺栓2041靠近所述定位空间201设置;所述第三调整螺栓206包括第二内侧调整螺栓2061和第二外侧调整螺栓2062,所述第二内侧调整螺栓2061靠近所述定位空间201设置。第一调整螺栓204和第三调整螺栓206分为内侧调整螺栓和外侧调整螺栓,能够更精确的调整扇区弧段的高度,改变扇区弧段与装配平台1之间的角度。优选的,第一内侧调整螺栓2041与第二内侧调整螺栓2061上下对应设置,第一外侧调整螺栓2042与第二外侧调整螺栓2062上下对应设置,固定夹紧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定位装置203靠近所述通槽202的侧壁为定位特征面2031,所述定位特征面2031上开设有定位槽2032,所述定位槽2032的底部与所述定位特征面2031交汇形成定位特征线2033。扇区弧段的高度通过定位特征线2033确定,将扇区弧段的高度中线标识出来,调整第一调整螺栓204将高度中线与定位特征线2033对齐即可,然后转动第二调整螺栓205将扇区弧段压紧在定位特征面2031上,定位特征面2031的形状与扇区弧段的对应位置相适配,且具有不连续结构,使得扇区弧段上的弧面和弧线能够与定位特征面2031上的其他特征弧面和特征弧线重合,定位效果更佳。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定位架4还包括多个横筋402和多个纵筋403,多个所述横筋402与多个所述纵筋403交叉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定位板401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纵筋403上的外侧端部。横筋402和纵筋403交叉固定连接,使定位架4结构稳定,定位板401周向间隔设于纵筋403的外侧端部,使各扇区弧段进一步加强定位。优选的,纵筋40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纵筋403平行设置,其中两个纵筋403上下间隔设置,另外一个纵筋403设于该两个纵筋403的一侧,这样设置的原因是由于真空室扇区弧段的高度不同,且扇区弧段的高度是渐变的,将两个纵筋403上下间隔设置在靠近高度较高的扇区弧段位置,并通过定位板401焊接定位,使焊缝较长的两个扇区弧段能得到更好的定位效果。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纵筋403包括主筋4031和多个辅筋4032,所述主筋40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板4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筋4032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主筋4031,且所述辅筋4032与所述主筋4031呈角度布置,所述辅筋4032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板4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主筋4031能够与各扇区弧段通过定位板401焊接配合,辅以多个辅筋4032与各扇区弧段的焊接配合,能够满足不同长度、不同分段的扇区弧段的定位要求,实现焊接前的进一步加强。
更具体的,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筋403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斜筋404,所述斜筋404位于两个所述横筋402之间。斜筋404能够起到加强作用,使得定位架4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
如图7-1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使用上述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除顶部梁的所述龙门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平台1上;
将真空室扇区弧段从顶部装入所述通槽202中,转动所述第一调整螺栓204,使各真空室扇区弧段的中线高度与各所述定位装置203的定位位置平齐;
转动所述第二调整螺栓205,使各真空室扇区弧段贴合于各所述定位装置203;
安装所述龙门架2的顶部梁,转动所述第三调整螺栓206,将各真空室扇区弧段压紧;
将各所述焊接马板3与真空室扇区弧段焊接,所述第一焊接面301与所述第二焊接面303分别焊接在不同的真空室扇区弧段上;
将所述定位架4置入所述定位空间201中,并将各所述定位板401的第二端焊接在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内侧壁上;
利用所述缺口302将不同的真空室扇区弧段焊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步骤焊接形成的真空室,能够满足真空室扇区弧段之间的装配间隙不大于0.5mm,错边不大于0.5mm的要求,并能够达到ISO5817:2014 B级,即最高级焊缝质量的要求。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激光跟踪仪定位所述装配平台1上的所述龙门架2的安装位置;
通过激光跟踪仪定位真空室扇区弧段的高度。
激光跟踪仪辅助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安装定位,保证真空室扇区弧段的焊接质量。
综上,本申请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将各核聚变真空室扇区弧段置于通槽202内,并通过第一调整螺栓204和定位装置203将各扇区弧段调整到合适高度,通过第二调整螺栓205将各扇区弧段压紧在定位装置203上,通过第三调整螺栓206将各扇区弧段压紧在第一调整螺栓204上,从而将各扇区弧段定位后固定,然后再利用焊接马板3以及定位架4将各扇区弧段的位置再次固定,最后再将各扇区弧段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核聚变真空室的精密装配和精密焊接,满足核聚变真空室严苛的装配和焊接要求,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真空室建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配平台;
多个龙门架,多个所述龙门架均可拆卸的周向间隔安装于所述装配平台上,多个所述龙门架围合形成定位空间,所述龙门架开设有横向贯通所述龙门架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周壁设有定位装置、第一调整螺栓、第二调整螺栓和第三调整螺栓,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通槽的一侧,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通槽的底部,所述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装置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三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通槽的顶部,所述定位装置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调整螺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调整螺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三调整螺栓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形成供真空室扇区弧段穿过的安装空间;
多个焊接马板,所述焊接马板具有第一焊接面、缺口和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焊接面、所述缺口和所述第二焊接面均设于所述焊接马板靠近所述通槽的侧壁上,且所述缺口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面和所述第二焊接面之间;
定位架,所述定位架设于所述定位空间中,所述定位架具有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板,多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连接于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包括底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横梁,所述底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装配平台上,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横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横梁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以及所述横梁共同限定形成所述通槽,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三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板本体和第一安装螺母,所述第一安装螺母可拆卸安装于板本体上,所述第一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螺母;
所述第二立柱包括柱本体和第二安装螺母,所述第二安装螺母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柱本体上,所述第二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螺母;
所述横梁包括梁本体和第三安装螺母,所述第三安装螺母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梁本体上,所述第三调整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螺栓包括第一内侧调整螺栓和第一外侧调整螺栓,所述第一内侧调整螺栓靠近所述定位空间设置;
所述第三调整螺栓包括第二内侧调整螺栓和第二外侧调整螺栓,所述第二内侧调整螺栓靠近所述定位空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靠近所述通槽的侧壁为定位特征面,所述定位特征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与所述定位特征面交汇形成定位特征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还包括多个横筋和多个纵筋,多个所述横筋与多个所述纵筋交叉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纵筋上的外侧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包括主筋和多个辅筋,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筋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主筋,且所述辅筋与所述主筋呈角度布置,所述辅筋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筋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斜筋,所述斜筋位于两个所述横筋之间。
9.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除顶部梁的所述龙门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平台上;
将真空室扇区弧段从顶部装入所述通槽中,转动所述第一调整螺栓,使各真空室扇区弧段的中线高度与各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位置平齐;
转动所述第二调整螺栓,使各真空室扇区弧段贴合于各所述定位装置;
安装所述龙门架的顶部梁,转动所述第三调整螺栓,将各真空室扇区弧段压紧;
将各所述焊接马板与真空室扇区弧段焊接,所述第一焊接面与所述第二焊接面分别焊接在不同的真空室扇区弧段上;
将所述定位架置入所述定位空间中,并将各所述定位板的第二端焊接在真空室扇区弧段的内侧壁上;
利用所述缺口将不同的真空室扇区弧段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激光跟踪仪定位所述装配平台上的所述龙门架的安装位置;
通过激光跟踪仪定位真空室扇区弧段的高度。
CN202210683962.6A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Pending CN1147699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3962.6A CN114769975A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3962.6A CN114769975A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9975A true CN114769975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2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3962.6A Pending CN114769975A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997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0874A (ja) * 1997-04-24 1998-11-13 Toshiba Corp 核融合炉用真空容器の製作装置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JPH11352268A (ja) * 1998-06-08 1999-12-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核融合炉用真空容器
JP2002139589A (ja) * 2000-10-31 2002-05-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核融合装置の真空容器
CN10692563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扇形段内外壳成形工艺方法
CN107020474A (zh) * 2016-02-01 2017-08-08 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整体成环工装及工艺方法
CN110142536A (zh) * 2019-05-29 2019-08-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1/8核聚变真空室对准焊接加工的调节装置
CN114334288A (zh) * 2021-12-27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核聚变堆环向场大型铠装Nb3Sn超导线圈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0874A (ja) * 1997-04-24 1998-11-13 Toshiba Corp 核融合炉用真空容器の製作装置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JPH11352268A (ja) * 1998-06-08 1999-12-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核融合炉用真空容器
JP2002139589A (ja) * 2000-10-31 2002-05-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核融合装置の真空容器
CN10692563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扇形段内外壳成形工艺方法
CN107020474A (zh) * 2016-02-01 2017-08-08 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整体成环工装及工艺方法
CN110142536A (zh) * 2019-05-29 2019-08-2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1/8核聚变真空室对准焊接加工的调节装置
CN114334288A (zh) * 2021-12-27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核聚变堆环向场大型铠装Nb3Sn超导线圈匝间绝缘自动包绕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U ZHIHONG ETAL: "A study on assembly technology of the CFETR 1/32 Vacuum Vessel",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
吉海标: "未来聚变堆双层真空室扇区组焊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工程科技II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9736B (zh) 核岛钢制安全壳顶封头的专用支撑装置及运输方法
CN201693310U (zh) 组合工字梁预制成型装置
CN114769975A (zh) 一种核聚变真空室的焊接装置和焊接方法
CN102489913A (zh) 带附着装置的活动组合式起重机塔节焊接工装及产品
CN206396896U (zh) 一种六杆四面体模块单元装配式盖板连接螺栓球节点
CN213509755U (zh) 利用工字钢标准结构实现标准规范搭建的展台二层结构
CN213572011U (zh) 一种沉箱组合模板
CN213329466U (zh) 一种矩形钢柱的刚性连接节点
CN213410854U (zh) 三维五轴数控激光切割机的机架
CN212250037U (zh) 一种用于盾构始发的反力装置
CN219100305U (zh)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钢框架模块间对拉螺栓连接装置
CN214144865U (zh) 一种装配式临时支架
CN218990189U (zh) 一种传力梁结构
CN217630641U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的墙体连接结构
CN217782797U (zh) 适用于格构柱的高空施工作业平台
CN105252191B (zh) 一种钢结构模块房屋立柱的焊接工装及焊接方法
CN220167144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
CN220636729U (zh) 一种装配式管桁架拼装调节装置
CN219005127U (zh) 一种立柱支耳定位焊接工装
CN21994500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钢材组对机
CN211277185U (zh) 一种钛合金炮塔壳体装配夹具
CN21640571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框架的矩形钢管柱座式节点
CN215146306U (zh) 一种多地形挖掘机履带梁自动化焊接工装
CN211939657U (zh) 一种平衡梁机器人焊接装夹工装
CN216075815U (zh) 楼承板与模板连接的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