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4221B - 可穿戴设备及其转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及其转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64221B CN114764221B CN202110713598.9A CN202110713598A CN114764221B CN 114764221 B CN114764221 B CN 114764221B CN 202110713598 A CN202110713598 A CN 202110713598A CN 114764221 B CN114764221 B CN 1147642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shaft
- rotating
- sleeve
- limiting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88 Nemat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83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86 athl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04G17/045—Mounting of the disp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结构、第一转轴和两个第二转轴;转动结构与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转动结构能绕第一转轴转动;两个第二转轴分别位于转动结构的相对两端,两个第二转轴的中心线共线,且第二转轴的中心线与第一转轴的中心线正交;两个第二转轴能绕自身的中心线转动,并能够随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转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该转动装置和底托,主体与底托通过该转动装置连接,主体能相对底托转动,还可以与底托分离。本申请的方案拓展了可穿戴设备的适用场景,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腕戴式可穿戴设备,因其便携性和丰富的功能(如运动监测、智能定位、视频拍照、语音通话等)而受到用户的青睐。常规的腕戴式可穿戴设备,通常只能固定在手腕上,使得用户只能以固定的姿势进行操作,无法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转动装置及可穿戴设备,能够使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相较底托转动,使用户能以更多更灵活的姿势进行操作,拓展了可穿戴设备适用场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转动装置,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和用于承载主体的底托。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结构、第一转轴和两个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能固定于底托;转动结构与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转动结构能绕第一转轴转动;两个第二转轴分别位于转动结构的相对两端,两个第二转轴的中心线共线,且第二转轴的中心线与第一转轴的中心线正交;两个第二转轴能绕自身的中心线转动,并能够随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转动;两个第二转轴用于固定连接主体。
本申请中,第一转轴可以直接与底托固定连接,或者通过中间部件与底托固定连接,总之第一转轴相对底托静止。转动结构可以是单个部件,或者是由若干部件装配而成的组件。转动结构可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并可绕第一转轴转动。两个第二转轴与转动结构可以存在连接关系,或者无连接关系。两个第二转轴均可与主体直接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由于固定至主体的两个第二转轴能绕自身的中心线转动,因此当用户相对底托翻转主体时,在主体的带动下第二转轴将绕自身中心线转动,使主体能绕第二转轴的中心线转动。由于两个第二转轴能跟随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转动,因此当用户相对底托扭转主体时,主体能绕第一转轴转动。所以,主体能相对底托绕两个轴线转动。此种设计能够扩展可穿戴设备的适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例如,用户可以相对底托转动主体,方便地实现多角度拍摄或观看屏幕。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结构与第一转轴可拆卸连接,两个第二转轴能与转动结构一起与第一转轴分离。
当第二转轴与转动结构一起与第一转轴分离后,第一转轴可连接在底托上,第二转轴及转动结构可连接在主体上。此种设计使得主体可与底托分离,能够扩展可穿戴设备的适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当用户将主体与底托分离后,可以将主体靠近耳朵进行通话,避免主体的外放音量过小导致无法听清的缺陷。或者,可以将主体与其他设备(如智能音箱、无线充电底座、外接键盘等)连接,实现相应的功能(如播放音频、无线充电或作为小型平板电脑)。或者,可以将主体放置在保护套中,并将其作为挂机佩戴在身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结构包括罩体、两个限位件和两个转动件;罩体具有收容腔,罩体的外壁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转轴通孔;第一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另一部分位于收容腔外以固定至底托;每个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另一部分穿过第二转轴通孔并外露于罩体,以固定连接主体;两个限位件收容于收容腔,两个限位件位于两个第二转轴之间,并分别位于第一转轴的相对两侧;两个转动件均收容于收容腔,其中一个转动件限位在一个限位件与第一转轴之间,另一个转动件限位在另一个限位件与第一转轴之间;每个转动件均与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以使罩体与限位件能绕第一转轴转动。
本实现方式中,罩体可以是具有内腔(即该收容腔)并一端开口的罩状结构。罩体的外壁指围成该收容腔的壁,外壁作为罩体的外观结构。穿在第二转轴通孔内的第二转轴可在第二转轴通孔内转动。由于罩体与第二转轴的连接关系,两个第二转轴跟随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转动时可以使得罩体转动。限位件可以被收容腔的内壁限位,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转动件位于限位件与第一转轴之间,由于限位件与第一转轴对转动件的限位作用,转动件可以与限位件及第一转轴均配合。转动件可沿第一转轴的表面转动。罩体转动时,可带动限位件和转动件绕第一转轴转动。此种设计使得主体能相对底托绕第一转轴连续转过任意角度。通过对转动件与第一转轴之间的转动阻尼进行设计,使得主体相对底托转动任意角度时可以悬停,或者转过设定角度时可以悬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容腔内设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隔相对,并将收容腔分隔成第一子腔、第一转轴收容腔和第二子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限位通孔;第一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第一转轴收容腔;一个限位件与一个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第一子腔,另一个限位件与另一个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第二子腔;一个转动件穿过第一隔板上的限位通孔与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另一个转动件穿过第二隔板上的限位通孔与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
本实现方式中,通过将罩体设计成如上构造,能够对第二转轴、限位件、转动件和第一转轴进行良好的收容与限位,确保机构能可靠运动,结构也比较紧凑,容易装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件为球体,限位件朝向第一转轴的表面设有限位凹槽,球体位于限位凹槽与限位通孔内。
本实现方式中,限位凹槽的内表面也为球面,以与球体的表面匹配。球体状的转动件可以仅在第一转轴的表面滑动,或者可以既滑动又自转。此种设计能可靠地实现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的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限位凹槽的口径小于球体的直径;限位件朝向第一转轴的表面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围在球体的外周。
本实现方式中,限位凹槽的开口为圆形,限位凹槽的口径指的是该开口的直径。通过使限位凹槽的口径小于球体的直径,能使球体的小部分接触限位凹槽的内表面,从而减小球体与限位凹槽内表面的摩擦。而通过设计限位部又能够对球体进行限位,避免球体从限位凹槽中脱落。通过此种设计,能够将限位件做的较薄以使限位凹槽的口径较小,进而减小与球体的摩擦,又能确保球体与限位凹槽的配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转轴的外周面设有环绕一周的配合凹槽;转动件与配合凹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本实现方式中,配合凹槽可以环形槽,其内表面可与转动件适配,转动件能绕第一转轴的转动,并相对配合凹槽的内表面移动。设计配合凹槽能对转动件进行良好的限位,确保转动件与第一转轴的配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限位件均能靠近或远离第一转轴;每个转动件均与第一转轴可拆卸连接,转动件能够与第一转轴分离,以使转动结构与两个第二转轴一起与第一转轴分离;转动装置包括两个挡板与两个第一弹性件;两个挡板均收容于收容腔内,两个限位件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一个第二转轴对应穿过一个挡板并与挡板转动连接;一个第一弹性件对应连接一个挡板与一个限位件;转动件与第一转轴配合时,第一弹性件用于向限位件施压,以使转动件与第一转轴接触;转动件与第一转轴分离的过程中,第一转轴能挤压转动件,以使限位件远离第一转轴。
本实现方式中,挡板可以在收容腔内移动或固定不动。当转动件与第一转轴配合时,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以将转动件压紧在第一转轴上,保证转动件与第一转轴的配合。在转动件与第一转轴分离的过程中,转动件后退并推动限位件,使第一弹性件继续压缩。当转动件与第一转轴分离后,第一弹性件反弹,并推动限位件及转动件移动。通过使用第一弹性件,能够实现主体与底托的可靠连接以及拆卸之后的在此连接。通过使用挡板,能对第一弹性件进行限位以使其发挥弹性作用,也避免第一弹性件直接接触第二转轴,提升结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转轴及与第二转轴连接的挡板能够同步靠近或远离第一转轴。
本实现方式中,同步是指第二转轴与挡板在朝向或远离第一转轴移动的过程中,二者基本上可以相对静止,基本上没有相对运动。可以通过第二转轴与挡板之间的连接实现此种运动设计,例如可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轴与挡板。使二者同步移动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二者相对运动导致的磨损、失效等。例如二者之间可能填充有润滑油,若二者有较大的相对运动,会导致润滑油流出,造成二者的磨损增大,连接容易失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装置包括承载板,承载板具有第一转轴通孔;第一转轴穿过第一转轴通孔;罩体扣合在承载板上并与承载板固定连接。
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计承载板,使得承载板与罩体配合,能够将除第一转轴外的其他部件均收容在承载板与罩体之间,使机构较为紧凑,提升了结构可靠性,也便于组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转轴固定于底板,并与底板垂直设置。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转轴可与底板连为一体,或者组装在底板上。底板可固定至底托。此种设计便于实现第一转轴与底托的连接,增强了产品的可制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结构包括承载板及固设于承载板上的套筒;承载板具有第一转轴通孔;套筒环绕第一转轴通孔设置,套筒背离承载板的一端围成开口;套筒的内表面设有套筒凸块,套筒凸块包括第一套筒凸块与第二套筒凸块,第一套筒凸块与第二套筒凸块之间具有间隔,第一套筒凸块朝向开口的侧面是朝开口拱起的曲面,第二套筒凸块朝向开口的侧面是朝开口拱起的曲面;转动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转轴固定于底板,并与底板垂直设置;第一转轴的外周面凸设有转轴凸块,转轴凸块朝向底板的侧面为朝底板拱起的曲面;第一转轴从承载板背离套筒的一侧穿入第一转轴通孔与套筒;第一转轴能相对套筒转动,以使第一转轴与套筒在限位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限位状态时,转轴凸块位于第一套筒凸块与第二套筒凸块之间,并与第一套筒凸块及第二套筒凸块均接触;在分离状态时,转轴凸块与第一套筒凸块及第二套筒凸块均分离,使得第一转轴能与套筒分离;在限位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时,转轴凸块的侧面能沿第一套筒凸块朝向开口的侧面相对套筒移动;两个第二转轴分别位于套筒外周的相对两侧。
本实现方式中,套筒上的套筒凸块与第一转轴上的转轴凸块可近似构成凸轮机构,其中套筒凸块的该侧面与转轴凸块的该侧面均可以是凸轮配合面。通过该凸轮机构的机构运动,能够准确可靠地实现套筒与第一转轴的装配和分离。当套筒与第一转轴不再配合时,套筒可绕第一转轴转动,以实现主体与底托的相对转动。当套筒与第一转轴分离时,主体能与底托分离。因此,本实现方式能够同时实现主体相较底托的转动,以及主体与底托的可分离。这能极大扩展可穿戴设备的适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包括至少两个套筒凸块,至少两个套筒凸块在套筒的内表面等间隔分布;在限位状态时,转轴凸块位于一个套筒凸块中的第一套筒凸块与第二套筒凸块之间;在分离状态时,转轴凸块位于相邻两个套筒凸块之间。
本实现方式中,当设计多个套筒凸块时,转轴凸块的数量不限,例如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与套筒凸块数量适应的多个。本实现方式能保证套筒与第一转轴的配合平稳、可靠。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装置包括罩体,罩体扣合在承载板上并与承载板固定连接;罩体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子腔、第一转轴收容腔和第二子腔,第一转轴收容腔位于第一子腔与第二子腔之间;第一子腔背离第一转轴收容腔的腔壁,以及第二子腔背离第一转轴收容腔的腔壁均设有第二转轴通孔;第一转轴收容腔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承载板上的套筒位于第一转轴收容腔内,套筒上设有第一缺口,第一限位部插入第一缺口;在限位状态时,第一限位部位于转轴凸块与底板之间,且第一限位部与转轴凸块接触;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转轴收容腔外的部分能够固定于底托;一个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并限位于第一子腔内,另一部分穿过第二转轴通孔并外露于罩体;另一个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并限位于第二子腔内,另一部分穿过第二转轴通孔并外露于罩体;每个第二转轴外露于罩体的部分能固定连接主体。
本实现方式中,罩体可以是具有内腔并一端开口的罩状结构。穿在第二转轴通孔内的第二转轴可在第二转轴通孔内转动。由于罩体与第二转轴的连接关系,两个第二转轴跟随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转动时可以使得罩体转动。通过设计罩体,使得罩体与承载板配合,能够将除第一转轴外的其他部件均收容在罩体与承载板之间,使机构较为紧凑,提升了结构可靠性,也便于组装。并且在限位状态下,罩体内的第一限位部与套筒凸块,能够分别从两个方向对第一转轴进行限位,确保第一转轴能够可靠地与套筒配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装置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垫片,第二弹性件与垫片均位于第一转轴收容腔内,第二弹性件连接第一转轴收容腔的内壁与垫片,垫片位于第二弹性件与第一转轴之间;在限位状态下,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垫片抵持第一转轴。
本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将垫片压在第一转轴的端部,能够避免第一转轴在套筒内晃动,提升装配可靠性。另外,在分离状态下,将第一转轴伸入第一转轴收容腔的过程中,垫片也能对第一转轴起到一定限位作用,避免第一转轴伸入过量。在用户将第一转轴与套筒分离的过程中,第一转轴将远离垫片,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垫片将向第一转轴的端部施加助力。此种助力能提供一定拆卸手感,增强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垫片的边缘设有第二缺口;第一转轴收容腔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具有间隔,第二限位部插入第二缺口;在限位状态下,第二限位部与第一转轴保持间隔。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转轴可能会插入第一转轴收容腔过深,第一转轴将推动垫片移动,导致第二弹性件的压缩量增大。若第二弹性件长期处于较大压缩状态,性能容易老化,影响产品可靠性。有鉴于此,本实现方式通过设计第二限位部,当第一转轴插入到一定位置时就会被第二限位部阻挡而无法继续插入,避免对第二弹性件造成过大压缩。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转动装置包括两个挡板、两个第一弹性件及两个限位件;一个挡板、一个第一弹性件及一个限位件位于第一子腔内,另一个挡板、另一个第一弹性件及另一个限位件位于第二子腔内;两个限位件分别固定在第一子腔内与第二子腔内,第一弹性件连接限位件与挡板;第二转轴穿过挡板,第二转轴与挡板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能与挡板一起沿第二转轴的中心线移动。
本实现方式中,第二转轴能与挡板一起沿第二转轴的中心线移动时,第二转轴与挡板之间基本没有相对运动,二者可以基本保持相对静止。通过使第二转轴具有此种可伸缩设计,便于将第二转轴装配至主体,避免由于结构干涉导致第二转轴无法与主体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底托以及上述任一项中的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中的两个第二转轴与主体固定连接,转动装置中的转动结构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主体上,第一转轴固定于底托。
本申请的可穿戴设备不限于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主体可以是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主体,其可以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上/内的器件、模组、部件、组件等。底托可作为主体的承载体。当可穿戴设备佩戴于人体时,底托可与皮肤接触。该可穿戴设备的主体可相对底托转动,主体还可以与底托分离,使得该可穿戴设备的适用场景更为丰富,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主体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位于主体的背侧。
本实现方式中,主体的背侧指当主体平放在底托上时,主体朝向底托的一侧。当主体相对底托翻起时,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辐射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转换的电能可作为备用,以供可穿戴设备在紧急状态下使用,例如当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电量不足时,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转换的电能实现紧急求救、刷门禁卡等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主体包括透明显示屏,透明显示屏覆盖太阳能电池板的至少一部分;透明显示屏不显示图像时,透明显示屏的所有区域均透光;透明显示屏显示图像时,显示图像的区域不透光,不显示图像的区域透光。
本实现方式中,该透明显示屏不显示图像时(指所有区域均不显示图像),所有区域均可以透光。该透明显示屏显示图像时(指至少部分区域显示图像),显示图像的区域不透光,不显示图像的区域透光。其中,若该透明显示屏的所有区域均显示图像,则所有区域均不透光;若部分区域显示图像,部分区域不显示图像,则显示图像的区域不透光,不显示图像的区域透光。透明显示屏为可穿戴设备的外侧,太阳能电池板的至少部分被透明显示屏遮盖。
本实现方式中,该透明显示屏可以显示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电量,还可以显示其他提示信息,如短信、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的剩余电量、天气预报、日期、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信息(如步数)等信息,以增强用户体验。本实现方式的设计,能够使可穿戴设备具备副屏以显示更多信息,又能使得太阳光穿透副屏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实现能量转换。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透明显示屏包括聚合物网状液晶显示屏、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屏、聚合物分散液晶显示屏、平面转换液晶显示屏。上述透明显示屏工艺成熟、性能可靠,量产性高。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透明显示屏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正投影,落入太阳能电池板的边界以内。该设计能够使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尽量大,有利于增加能量转换效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透明显示屏的透光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60%。该设计能够保证更多光能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保障光能的利用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透明显示屏为段码显示屏或者点阵显示屏。该设计能够减小功耗,满足产品需求。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包括安装于底托的磁体;主体包括控制器和霍尔传感器,控制器与霍尔传感器及透明显示屏均电连接;霍尔传感器用于根据霍尔传感器与磁体的距离变化,输出检测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检测信号,控制透明显示屏工作。该设计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能够智能地控制显示屏进行工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主体包括显示屏和/或摄像头模组。设计显示屏和/或摄像头模组能丰富可穿戴设备的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按键帽、按键、弹簧和固定扣;按键帽固定于主体,按键帽具有配合孔;按键可活动地装于按键帽内并从配合孔露出,按键边缘的锁扣部位于按键帽之外;弹簧位于按键帽内,并连接按键与主体;固定扣固定于底托,固定扣能与锁扣部可拆卸地扣合;当按键位于配合孔中的部分向靠近主体的方向移动时,锁扣部能与固定扣分离。本实现方式中,按键帽、按键、弹簧和固定扣可以构成锁扣机构。通过设计该锁扣机构,能够使主体便捷地与底托锁定或解锁。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穿戴设备包括腕带,腕带与底托连接。腕带可连接在底托的相对两侧。腕带可绑定在用户的手腕上,以使可穿戴设备被用户佩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可穿戴设备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可穿戴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可穿戴设备中的主体相对底托翻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可穿戴设备中的主体相对底托扭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可穿戴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可穿戴设备的锁扣机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锁扣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的可穿戴设备的锁扣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的可穿戴设备的转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转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转动装置的罩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的罩体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的转动装置的第二转轴、挡板、第一弹簧、限位件、转动件和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表示图13中的转动件的另一替代结构;
图15是表示图10中的转动装置的罩体、第二转轴、挡板、第一弹簧、限位件、转动件、承载板、第一转轴及底板的装配关系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一的可穿戴设备中的主体通过转动装置与底托连接的剖视图;
图17实施例二中的转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罩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套筒在一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套筒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罩体、第二转轴、挡板、第一弹簧、限位件、第二弹簧、垫片、套筒及承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第一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第一转轴与套筒在分离状态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第一转轴与套筒在限位状态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17中的转动装置的罩体、第二转轴、挡板、第一弹簧、限位件、第二弹簧、垫片、套筒、承载板、第一转轴及底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以下将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主体11、锁扣组件14、转动装置12、底托13和固定扣15。主体1能相对底托13转动(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其中图1与图2表示主体11平放在底托13上的状态,图3表示主体1相对底托13翻起的状态。
如图1至图3所示,底托13可作为主体11的承载体。底托13的结构可根据需要设计,例如大致为方形板状结构。底托13的相对两端可用于连接腕带,当腕带绑定在手腕时,底托13可与皮肤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11可以是可穿戴设备10的功能主体,其可以包括外壳113和安装在外壳113上的显示屏111(可称为主屏)。主体11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如安装在外壳113内的主板、电池、摄像头模组、受话器、扬声器等。其中,摄像头模组可以有至少一个。例如,图1与图2中外壳113的正侧(安装显示屏111的一侧)可具有摄像头模组112。图3中外壳113的背侧(背离显示屏111的一侧或者与底托13配合的一侧)可具有摄像头模组114。以上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的数量及位置仅仅是一种举例,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摄像头模组也可以是位于外壳113的侧面(环绕显示屏111方向的表面);或者,也可以不设摄像头模组。
如图3所示,外壳113的背侧还可以有太阳能电池板116与显示屏115(可称为副屏)。外壳113的背侧部分可由透光材料(例如玻璃)制造,太阳能电池板116设在外壳113的背侧部分之内。太阳能电池板116用于接收透过外壳113的背侧部分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辐射能转换为电能。为尽量增加太阳能电池板116的面积以保证能量转换效能,太阳能电池板116的边界可尽量靠近外壳113的背侧部分的边界。太阳能电池板116转换的电能可作为备用,以供可穿戴设备10在紧急状态下使用,例如当可穿戴设备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116转换的电能实现紧急求救、刷门禁卡等功能。
显示屏115可以覆盖太阳能电池板116的至少一部分。也即,显示屏115在外侧,太阳能电池板116在内侧,显示屏115与太阳能电池板116存在重叠部分。例如图3所示,显示屏115的面积可以较小,太阳能电池板116的面积可以较大,显示屏115在太阳能电池板116上的正投影可以落入太阳能电池板116的边界以内。可以理解的是,图3所示的显示屏115与太阳能电池板116的大小比例仅仅是一种示意,并非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例如根据产品需要,显示屏115的面积可以接近太阳能电池板116的面积。
或者,显示屏115的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太阳能电池板116的面积,但显示屏115仅有一部分与太阳能电池板116重叠。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令显示屏115的面积大于太阳能电池板116的面积,显示屏115与太阳能电池板116存在重叠部分。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5可以是透明显示屏。该透明显示屏具有如下特性:该透明显示屏不显示图像时(指所有区域均不显示图像,即所述像素点均未显示),所有区域均可以透光。该透明显示屏显示图像时(指至少部分区域显示图像,即有至少一个部分像素点显示),显示图像的区域不透光,不显示图像的区域透光。其中,若该透明显示屏的所有区域均显示图像,则所有区域均不透光;若部分区域显示图像,部分区域不显示图像,则显示图像的区域不透光,不显示图像的区域透光。
该透明显示屏的透光区域能够使得太阳光穿透,以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116上,实现能量转换。其中,该透光区域指未显示图形的区域。例如当该透明显示屏所有区域都未显示图形时,该透光区域即是所有区域;当该透明显示屏的部分区域未显示图形时,该透光区域即是该部分区域。
本实施例中,该透明显示屏的透光区域的透光率可大于或等于60%,具体例如可以是60%、70%、85%。这能保证更多光能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板116,保障光能的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产品需要,可以调整透光率的设计值。
本实施例中,该透明显示屏可以是聚合物网状液晶显示屏(polymer networkliquid crystal display,PNLCD)、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屏(super twistednematicliquid crystal display,STNLCD)、聚合物分散液晶显示屏(polymer dispersedliquid crystaldisplay,PDLCD)或平面转换液晶显示屏(in-plane switching liquidcrystal display,IPSLCD)。通过改变内部液晶的排列,上述透明显示屏的各区域能够在透光状态与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该透明显示屏可以为段码显示屏。段码显示屏内的固定位置具有像素点,只能在固定位置显示较为简单的图像,如数字、文字、符号。或者,该透明显示屏可以为点阵屏,点阵屏内具有阵列排列的像素点,可以在任意位置显示较为丰富的图像。该点阵屏的像素点可以较少,例如可以小于或等于200个。使用上述两种透明显示屏能够减小功耗,满足产品需求(下文将继续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对点阵屏的像素数不做限定。或者,该透明显示屏不限于为段码屏或点阵屏。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5可用于显示太阳能电池板116收集的电量,还可以显示其他提示信息,如短信、可穿戴设备10的电池的剩余电量、天气预报、日期、可穿戴设备10的传感器信息(如步数)等信息,以增强用户体验。显示屏115作为副屏,其可以具有较低功耗,其所显示的图像也作为主屏图像的补充。因此,可以使用段码显示屏或像素点数较少的点阵屏,以减小功耗,满足副屏的显示需求。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控制显示屏115进行工作。例如,底托13上可以安装磁体。外壳113内可以设有控制器和霍尔传感器。其中,控制器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其他具有信号处理功能的器件/组件。控制器与霍尔传感器电连接,与显示屏115也电连接。霍尔传感器与磁体配合使用。本实施例中,主体11相对底托13运动到某位置时(下文将会描述),外壳113内的霍尔传感器与底托13上的磁体的距离产生变化,霍尔传感器将会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可用于供控制器检测显示屏115的当前位置。控制器根据霍尔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确定显示屏115的当前位置,并控制显示屏115工作。
参考图3所示,当检测到显示屏115相对底托13翻起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屏115显示上述信息。例如,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屏115在设定时长内显示信息,超过该设定时长后控制显示屏115待机不显示图像,这样能够使太阳光透过显示屏115,被太阳能电池板116接收。当检测到显示屏115朝向底托13放置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屏115待机不显示图像。
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115与太阳能电池板116的相对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太阳能电池板116可以围绕在显示屏115的外周。此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15无需为透明显示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太阳能电池板116和/或显示屏115。
参考图2和图3所示,锁扣组件14可固定在主体11上,固定扣15可固定在底托13上。图中所示的锁扣组件14、固定扣15相较底托13的位置仅仅是一种举例,实际上锁扣组件14、固定扣15可以位于底托13的任一侧。当主体11平放在底托13上时,通过锁扣组件14与固定扣15的扣合,可以将主体11锁定在底托13上。用户可以按压锁扣组件使其与固定扣15分离,以解除主体11与底托13之间的锁定。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主体11通过转动装置12与底托13转动相连。图中示出的转动装置12相较底托13的位置仅仅是一种举例,实际上转动装置12可以位于底托13的任一侧。当主体11与底托13解除锁定后,用户能够翻转主体11,使主体11绕H轴和V轴相对底托13转动。其中,H轴与V轴正交。当可穿戴设备10放置在水平面上且显示屏111平行于水平面时,H轴可基本平行于水平面,V轴可基本垂直于水平面,因而可以将H轴称为水平轴,将V轴称为竖直轴。以上设计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锁扣组件14与固定扣15可属于锁扣机构16中的部件。其中,锁扣组件14可以固定在主体11的侧面(侧面指环绕太阳能电池板116的表面),这样便于用户按压。根据实际需要,锁扣组件14也可以设在其他合适的位置。固定扣15可以有两个,两个固定扣15分别固定在底托13的端部。当主体11平放在底托13上时,两个固定扣15均能与锁扣组件14可拆卸地扣合。
图6以一个视角表示了锁扣机构16的组装结构,图7表示图6中的锁扣机构16的分解结构,图8以另一视角表示了锁扣机构16的组装结构。如图6-图8所示,锁扣机构16中的锁扣组件14可以包括按键帽142、按键141和弹簧143。
结合图6与图5所示,按键帽142可具有罩状结构,罩状的按键帽142扣在主体11的侧面,并与主体11固定连接。按键帽142上可以设有配合孔142a。
如图7所示,按键141可以包括承载部1412、按压部1413和锁扣部1411,三者可以连为一体。承载部1412可近似为平板状。按压部1413可类似凸设在承载部1412表面的凸台。结合图7与图6所示,按压部1413可穿过配合孔142a,按压部1413能够在用户按压时相对配合孔142a的内壁移动。锁扣部1411可设在承载部1412的边缘,锁扣部1411例如可以具有卡勾状构造,以便与固定扣15可拆卸地扣合。锁扣部1411可以有两个,两个锁扣部1411间隔设于承载部1412的两侧,一个锁扣部1411与一个固定扣15对应配合。按压部1413移动时,锁扣部1411也随之移动。当按键帽142固定在主体11上时,按压部1413朝主体11的外侧,承载部1412收容在按键帽142与主体11之间,两个锁扣部1411则外露于按键帽142。
如图7和图8所示,弹簧143可以有两个,两个弹簧143间隔分布。结合图8与图5所示,当锁扣组件14固定在主体11上时,两个弹簧143位于主体11与承载部1412之间。弹簧143的一端可以固定在主体11上,另一端与承载部1412不固定仅抵接;或者,弹簧143的一端可以固定在承载部1412上,另一端与主体11不固定仅抵接。弹簧143用于提供反弹力,当用户按压按压部1413时弹簧143被压缩,从而向用户提供弹性手感。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可弹性伸缩的部件或组件替代弹簧143。
如图6和图7所示,固定扣15可以具有卡勾状构造,以与锁扣部1411可拆卸地扣合。当用户按压按压部1413时,锁扣部1411会后退并与固定扣15分离,此时锁扣组件14与固定扣15解除锁定。当用户将主体11与底托13闭合时,锁扣部1411会再次与固定扣15形成扣合连接,此时锁扣组件14与固定扣15锁定。
实施例一的锁扣机构16连接可靠,能提供弹性手感,容易设计与制造。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产品需要,使用其他可拆卸结构来替换该锁扣机构16。例如,可以主体11与底托13可以通过磁吸方式实现锁定和解锁。
图9示出了实施例一的转动装置12的组装结构,图10为图9中的转动装置12的分解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转动装置12可以包括外壳121、罩体122、第二转轴123、挡板124、第一弹簧127、限位件125、转动件128、承载板126、第一转轴129和底板130。下面将逐一说明。
如图9与图10所述,外壳121可以近似呈拱形弯板状。外壳121可安装在主体11上,当主体11绕H轴相对底托13转动时,外壳121与主体11相对转动,外壳121的上述外形能与可转动的主体11适配,避免干涉。外壳121扣合在罩体122的外侧,起到装饰和防护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21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或者可以不设外壳121。
如图10与图11所述,罩体122可以是由若干壁围成的空心结构,罩体122的外形可近似为拱形柱状,此种外形能与外壳121的内腔适配。结合图10-图12所示,罩体122可以具有开放的收容腔122r。收容腔122r内设有间隔相对的第一隔板1221与第二隔板1222,第一隔板1221与第二隔板1222可以将收容腔122r分隔为三个子腔,分别是第一子腔122b、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和第二子腔122d。其中,第一子腔122b与第二子腔122d的形状与尺寸可以基本一致,二者可以基本对称分布在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的两侧。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位于第一隔板1221与第二隔板1222之间,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可以近似为圆柱形腔,以便收容第一转轴129(下文将会描述)。
如图12所示,第一隔板1221与第二隔板1222上均可以开设限位孔h。限位孔h为通孔。第一隔板1221上的限位孔h连通第一子腔122b与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第二隔板1222上的限位孔h连通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与第二子腔122d。限位孔h的内表面可以近似为球面的一部分,以便与球体状的转动件128接触和配合(下文将会描述),也即限位孔h可以是锥形孔。限位孔h的最大直径可小于转动件128的直径。第一隔板1221上的限位孔h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可以朝向第二隔板1222上的限位孔h的直径较小的一端,也即两个限位孔h可以对称分布。两个限位孔h的轴线可以基本共线。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孔h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限于上文所述。
如图11和图12所示,罩体122的外壁(相应的,第一隔板1221与第二隔板1222可以是内壁)可以开设两个第二转轴通孔122a,两个第二转轴通孔122a分别位于罩体122的相对两端,两个限位孔h位于两个第二转轴通孔122a之间。两个第二转轴通孔122a的轴线可以基本共线,两个第二转轴通孔122a的轴线可与两个限位孔h的轴线基本平行。第二转轴通孔122a用于供第二转轴123穿过(下文将会描述)。
以上所述的罩体122的结构仅仅是一种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罩体12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或者可以不设罩体122。
如图13所示,承载板126可近似为中心对称的平台结构。承载板126上可开设第一转轴通孔126a,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中心线可经过承载板126的对称中心。第一转轴通孔126a用于供第一转轴129穿过(下文将会描述)。承载板126用于承载第二转轴123、挡板124、第一弹簧127、限位件125和转动件128,并能与罩体122固定连接,以将第二转轴123、挡板124、第一弹簧127、限位件125和转动件128收容在罩体122的收容腔122r内。下面将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挡板124可以有两个,两个挡板124可以置于承载板126之上。两个挡板124基本对称分布在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两侧,并可以靠近承载板126的两侧边缘。挡板124可以沿承载板126的表面移动,例如承载板126的表面可开设限位槽126b,挡板124的移动可被限位在限位槽126b内。挡板124的外形可以近似为拱形平板,以与罩体122的收容腔122r适配。
如图13所示,第二转轴123可以有两个,两个第二转轴123可以基本对称分布在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两侧。第二转轴123可以包括轴肩1231与轴身1232,轴肩1231与轴身1232的一端固定连接(例如二者可以连为一体)。轴肩1231可以近似为矩形块状,以便与主体11固定连接(下文将会描述)。轴身1232可穿过挡板124,轴身1232的两端均可以外露于挡板124。两个第二转轴123的轴身1232可以相向,两个第二转轴123的轴肩1231则相背。两个第二转轴123的轴身1232的中心线可以共线。本实施例中,轴身1232的中心线也即整个第二转轴123的中心线(也即H轴)。第二转轴123的中心线可与承载板126上的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中心线基本垂直。
如图13所示,第二转轴123轴身1232穿过挡板124并与挡板124转动连接,轴身1232能绕自身中心线在挡板124上转动。并且,轴身1232与挡板124可沿轴身1232的中心线同步移动。同步移动的含义是:在移动时,轴身1232与挡板124没有相对位移,二者可视为连为一体。例如,可以通过轴承连接轴身1232与挡板124,使二者实现上述相对转动及同步移动。当然,使用轴承的设计仅仅是一种举例,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转轴123的结构不限于上文所述,只要能实现与挡板124和主体11的上述配合即可。
如图13所示,限位件125可以有两个,两个限位件125可以位于承载板126之上,两个限位件125可以与承载板126接触或不接触,每个限位件125均可相对承载板126移动。两个限位件125可以基本对称分布在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两侧,并位于两个挡板124之间。限位件125的外形可以近似为拱形平板,以与罩体122的收容腔122r适配。限位件125朝向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表面可以开设限位凹槽125a(图13中限位凹槽125a被转动件128遮挡故而未显示),限位凹槽125a可与承载板126保持一定间隔。限位凹槽125a的内表面例如可以是球面的一部分,以便与球体状的转动件128接触和配合(下文将会描述)。限位凹槽125a的口径(即开口的直径)可小于转动件128的直径。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凹槽125a的结构可以根据转动件128的形状进行设计,以能与转动件128适配为准。
如图13所示,每个限位件125朝向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表面还可以设置限位部1251(图13由于视角关系,仅示意出了其中限位件125上的限位部1251)。限位部1251位于限位凹槽125a的外周。限位部1251例如可以是弯板状或柱状,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例如,限位部1251可以是环绕一周的环形弯板,该环形弯板的板面可以是球面的一部分,此时限位部1251可以为单个。或者,限位部1251可以是一段弯板,该弯板的板面可以是球面的一部分,此时限位部1251可以有至少两个。或者,限位部1251可以是圆柱状,此时限位部1251可以有至少两个。限位部1251用于对球体状的转动件128进行限位(下文将继续描述),以免转动件128从限位凹槽125a内脱离。限位部1251可与转动件128接触或保持较小的间隙,上文列举的限位部1251的结构便于限位部1251与转动件128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设计需要,限位部1251可以具有其他结构;或者,在保证转动件128能够与限位凹槽125a可靠地配合时,可以不设限位部1251。
如图13所示,第一弹簧127可以有两个,位于第一转轴通孔126a同侧的限位件125与挡板124通过一个第一弹簧127连接。第一弹簧127的一端可以与限位件125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27的另一端可以与挡板124固定连接或仅接触而无连接。第一弹簧127用于向限位件125与挡板124提供推力,以使二者具有背向移动的趋势。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可弹性伸缩的部件或组件替代第一弹簧127,或者可以不设第一弹簧127。
如图13所示,转动件128可以有两个,两个转动件128分别位于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两侧。转动件128可以与限位件125上的限位凹槽125a配合,转动件128的表面可以接触限位凹槽125a的内表面。转动件128可以是球体,转动件128位于限位凹槽125a内的部分可以小于球体体积的1/2。转动件128可以在限位凹槽125a内转动,或者固定于限位凹槽125内。两个转动件128均可与承载板126保持一定间隔,二者的中心到承载板126的间距可以基本一致。两个转动件128之间为第一转轴129,两个转动件128均与第一转轴129转动连接,还可以拆卸(下文将会描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件128不限于为球体,在至少保证与第一转轴129转动连接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转动件128的结构。
例如,转动件128可以近似为球体的一部分(类似图13中位于限位件125的表面以上的球体部分),转动件128的表面包括部分球面与平整面。此种转动件128可固定于限位凹槽125a内,其中转动件128的平整面位于限位凹槽125a内,球面从限位凹槽125a中露出;或者限位件125上可以不设限位凹槽125a,转动件128的平整面直接固定于限位件125的平整表面。此种转动件128既与第一转轴129转动连接,又与第一转轴129形成可拆卸连接。
或者如图14所示,转动件128可以近似为弓形平板,即转动件128的板面1281(该板面的法向为该弓形平板的厚度方向)可以近似呈弓形。结合图14与图13所示,转动件128可固定于限位凹槽125a内,其中转动件128的平整面1282位于限位凹槽125a内,弓形的板面1281从限位凹槽125a中露出;或者限位件125上可以不设限位凹槽125a,转动件128的平整面1282直接固定于限位件125的平整表面。并且,转动件128的厚度方向基本平行于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轴线。此种转动件128既与第一转轴129转动连接,又与第一转轴129形成可拆卸连接。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转动连接,但二者不可拆卸。
图15表示罩体122可扣合在承载板126上并与承载板126固定,以将第二转轴123的轴身1232的部分、挡板124、第一弹簧127、限位件125及转动件128均封装在罩体122的收容腔122r内。为了清晰显示,只对罩体122与承载板126做了剖视表示,其他部件并未做剖视。
如图15所示,位于第一转轴通孔126a一侧的轴身1232、挡板124、第一弹簧127及限位件125可位于第一子腔122b,第一子腔122b的内壁能对挡板124与限位件125进行限位,使二者可沿轴身1232的中心线方向移动,而在其他方向上基本无法移动。位于第一转轴通孔126a另一侧的轴身1232、挡板124、第一弹簧127及限位件125可位于第二子腔122d。第二子腔122d的内壁能对挡板124与限位件125进行限位,使二者可沿轴身1232的中心线方向移动,而在其他方向上基本无法移动。轴身1232可从罩体122上的第二转轴通孔122a穿出,第二转轴123的轴肩1231可以位于罩体122之外。结合图15、图13及图12所示,一个转动件128可与限位件125上的限位凹槽125a以及第一隔板1221上的限位孔h配合,以被限位件125与第一隔板1221限位。另一个转动件128可与限位件125上的限位凹槽125a以及第二隔板1222上的限位孔h配合,以被限位件125与第二隔板1222限位。两个转动件128均能穿过限位孔h,并伸入到罩体122的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内,以便与第一转轴129配合(下文将继续描述)。
由罩体122、承载板126,以及上述的罩体122与承载板126之间的各部件构成的组件,将固定在可穿戴设备10的主体11上(下文将会描述)。通过罩体122与承载板126的配合,能够使该组件的结构较为紧凑,整体性好,便于安装至主体11。
如图10所示,第一转轴129可以固定在底板130上,二者例如可以连为一体。第一转轴129可以是回转体,第一转轴129的中心线(也即V轴)与第二转轴123的中心线基本垂直。第一转轴129的外周面可以形成环绕一周的配合凹槽129a,配合凹槽129a的环绕中心线可与第一转轴129的中心线基本重合。配合凹槽129a的内表面可与第一转轴129的外周面的其他区域平滑过渡。
如图15所示,第一转轴129可穿过承载板126上的第一转轴通孔126a,并伸到罩体122的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内。并且,第一转轴129上的配合凹槽129a可与两个转动件128配合,两个转动件128可在配合凹槽129a内绕第一转轴129的中心线转动(转动件128可以自转或者不自转),由此两个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均形成转动副。底板130与承载板126远离罩体122的一侧配合,底板130与承载板126可以相互接触或保持较小的间隙。
对于实施例一的转动装置12,可以将罩体122、限位件125及转动件128构成的组件称为转动结构,该转动结构通过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形成转动副,实现绕第一转轴129转动。由于第二转轴123和第一弹簧127均限位在罩体122内,因此当该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129转动时,第二转轴123和第一弹簧127也将跟随该转动结构绕第一转轴129转动。另外,第二转轴123又能绕自身中心线转动。由此,转动装置12能够实现在两个正交平面内的转动。
以上详细描述了转动装置12的结构及机构运动原理。转动装置12能使可穿戴设备10的主体11相对底托13转动,还能使主体11与底托13可拆卸,下面将进行说明。
图16表示图3中的可穿戴设备10的A-A局部剖视图。如图16所示,转动装置12中的底板130可固定在底托130上,除底板130和第一转轴129外的其余部件均可固定在主体11上。其中,第二转轴123的轴肩1231可与主体11固定连接,壳体121及罩体122可与主体11保持一定间隙。
由此,当用户相对底托13翻转主体11时,在主体11的带动下,第二转轴123将绕第二转轴123的中心线转动,使主体11能绕H轴转动(如图3所示)。应理解,主体11可以绕H轴双向转动,以相对底托13打开或扣合在底托13上。例如图2到图3可表示主体11绕H轴转动以相对底托13打开的过程。另外,可以对第二转轴123与挡板124之间的转动阻尼进行设计,使得主体11在绕H轴转动时能实现悬停,例如使主体11转过任意角度时均可以悬停,或者转过设定角度时可以悬停。
当主体11相对底托13打开一定角度(例如基本90度)后,用户可以扭动主体11,使第二转轴123向罩体122传递运动,罩体122又向限位件125传递运动,进而使得转动件128能绕第一转轴129转动,从而使主体11能绕V轴转动(如图4所示)。应理解,主体11可以绕V轴双向转动,例如图3到图4可表示主体11沿顺时针方向绕V轴转动的过程。另外,可以对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之间的转动阻尼进行设计,使得主体11在绕V轴转动时能实现悬停,例如使主体11转过任意角度时均可以悬停,或者转过设定角度时可以悬停。
本实施例中,经过相应的设计后,当主体11扣合在底托13上时,用户也能扭动主体11,使其绕V轴转动。
结合图16与图15所示,由于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是可拆卸连接,用户可以相对底托13拉拔主体11,使主体11能通过第二转轴123带动罩体122以及位于罩体122内的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分离,进而使得主体11与底托13分离。在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分离的过程中,受第一转轴129的挤压,转动件128将会朝远离第一转轴129的方向逐渐后退,第一弹簧127会逐渐压缩。当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完全分离后,第一弹簧127将伸长并推动转动件128恢复位置。
反之,还可以将主体11重新安装到底托13上。具体的,可以使底托13上的第一转轴129穿过承载板126上的第一转轴通孔129a,并伸入到罩体122的第一转轴收容腔122c内,且与转动件128重新配合。在此过程中,受第一转轴129的挤压,转动件128开始会朝远离第一转轴129的方向逐渐后退,第一弹簧127会逐渐压缩;当第一转轴129插入到位后,第一弹簧127将伸长并推动转动件128恢复与第一转轴129的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可穿戴设备10的主体11能相对底托13转动,以及与底托13可拆卸,能够扩展可穿戴设备10的适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用户可以相对底托13转动主体11,方便地实现多角度拍摄或观看屏幕。特别是当主体11转动以使背侧的太阳能电池板116外露时,还能实现电能储蓄。
例如,当用户将主体11与底托13分离后,可以将主体11靠近耳朵进行通话,避免主体11的外放音量过小导致无法听清的缺陷。或者,可以将主体11与其他设备(如智能音箱、无线充电底座、外接键盘等)连接,实现相应的功能(如播放音频、无线充电或作为小型平板电脑)。或者,可以将主体11放置在保护套中,以将其作为挂机佩戴在身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转动件128与第一转轴129不可拆卸,则主体11仅可相对底托13转动,但二者不可分离。
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转动装置,同样可以实现主体11相对底托13转动,以及主体11与底托13的可拆卸。但是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的转动装置使用凸轮机构实现了主体11绕V轴转动。下面将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实施例二的转动装置20可以包括外壳121、罩体222、第二弹簧223、垫片224、第二转轴123、挡板124、第一弹簧127、限位件125、承载板126、套筒225、第一转轴229和底板130。下面将逐一说明。其中,与实施例一结构相同的部件及其连接、装配关系不再重复描述。
如图18所示,罩体222可以是由若干壁围成的空心结构,罩体222的外形可近似为拱形柱状,此种外形能与外壳121的内腔适配。罩体222可以具有开放的收容腔222r。收容腔222r内设有间隔相对的第一隔板2221与第二隔板2224,第一隔板2221与第二隔板2224可以将收容腔222r分隔为三个子腔,分别是第一子腔222b、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和第二子腔222d。其中,第一子腔222b与第二子腔222d的形状与尺寸可以基本一致,二者可以基本对称分布在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两侧。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位于第一隔板2221与第二隔板2224之间,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可以近似为圆柱形腔,以便收容第二弹簧223、垫片224和套筒225(下文将会描述)。
如图18所示,第一隔板2221朝向第二隔板2224的表面可以凸设第一限位部2222与第二限位部2223。第一限位部2222可以靠近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开口,第二限位部2223可以远离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开口。沿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中心线方向,第一限位部2222与第二限位部2223可以对准,例如二者可以基本重合。第一限位部2222与第二限位部2223均可以近似为对称的块状结构,例如弧形块状结构。
参考图18所示,第二隔板2224朝向第一隔板2221的表面同样可以凸设第一限位部2222与第二限位部2223(由于是视角关系,图18中未能显示出第二限位部2223),也即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内壁两侧均可以设计第一限位部2222和第二限位部2223。两个第一限位部2222可以关于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中心线对称,两个第二限位部2223也可以关于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中心线对称。
实施例二中,第一限位部2222与第二限位部2223可用于对第一转轴229的不同部位进行限位(下文将会描述)。设计对称的两个第一限位部2222与两个第二限位部2223,能确保对第一转轴229的可靠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没有第一限位部2222与第二限位部2223。
如图18所示,罩体222的外壁(相应的,第一隔板2221与第二隔板2222可以是内壁)可以开设两个第二转轴通孔222a,两个第二转轴通孔222a分别位于罩体222的相对两端,两个第二转轴通孔222a的轴线可以基本共线。两个第二转轴通孔222a的轴线方向,与两个第一限位部2222的连线的方向可以大致相同。第二转轴通孔222a用于供第二转轴123穿过(下文将会描述)。
以上所述的罩体222的结构仅仅是一种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罩体22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或者可以不设罩体222。
如图19所示,垫片224可以大致为圆柱片状。其边缘可以开设两个缺口224a,两个缺口224a可沿垫片224的中心线方向贯通垫片224,两个缺口224a可基本对称分布在垫片224的相对两侧。结合图19与图18所示,垫片224可安装在罩体222的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其中垫片224的中心线可与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中心线近似重合。垫片224可在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移动,缺口224a的形状可与第一限位部2222或第二限位部2223的形状适配,因而缺口224a可避让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的第一限位部2222与第二限位部2223(下文将继续描述)。
结合图17与图18所示,第二弹簧223可安装在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结合图17-图19所示,第二弹簧223的一端可以固定在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的底端,另一端可固定在垫片224的表面。当垫片224移动时,第二弹簧223产生弹性形变。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能够弹性伸缩的部件或组件替代第二弹簧223。
图20与图21表示承载板126及其上的套筒225在两个视角下的立体结构。如图20和图21所示,承载板126可近似为中心对称的平台结构。承载板126上可开设第一转轴通孔126a,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中心线可经过承载板126的对称中心。第一转轴通孔126a用于供第一转轴129穿过(下文将会描述)。承载板126还用于承载第二转轴123、挡板124、第一弹簧127和限位件125(下文将会描述)。
如图20和图21所示,承载板126的表面可以设有套筒225,套筒225例如可与承载板126连为一体。套筒225也可认为是凸设于承载板126表面的环形墙,套筒225背离承载板126的一端形成开口。套筒225可以环绕第一转轴通孔126a,套筒225的中心线可与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中心线基本重合。套筒225上可以形成两个缺口225a(可将缺口225a称为第一缺口,将上文中垫片224上的缺口224a称为第二缺口),两个缺口225a可以近似对称分布在套筒225的两侧。两个缺口225a可以将套筒225分隔为两部分,两部分间隔设置。结合图20、图17和图18所示,缺口225a的形状可与罩体222的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的第一限位部2222的形状适配。套筒225可以插入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第一限位部2222可以穿入缺口225a内(下文将继续描述)。
如图20和图21所示,承载板126位于缺口225a处的表面可以内凹形成沉槽225b,沉槽225b用于与第一限位部2222配合(下文将继续描述)。
如图20和图21所示,套筒225的内壁可以凸设两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两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其中一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一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可以位于一个缺口225a的两侧,另一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另一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可以位于另一个缺口225a的两侧。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的结构可以基本一致。两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可以隔开,两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也可以隔开。
如图20和图21所示,位于同一个缺口225a两侧的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还可以覆盖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内壁,且该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覆盖第一转轴通孔126a的内壁的部分可以相连。此种设计可以便于加工出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也能增强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的结构强度。但是这并非是必需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可以仅仅分布在套筒225的内壁。
如图20所示,第一套筒凸块2251朝向套筒225的开口的侧面2251a可以是曲面,侧面2251a朝套筒225的开口拱起,侧面2251a的轮廓可近似为朝套筒225的开口拱起的弧线。同样,第二套筒凸块2252朝向套筒225的开口的侧面2252a可以是曲面,侧面2252a朝套筒225的开口拱起,侧面2252a的轮廓可近似为朝套筒225的开口拱起的弧线。
侧面2251a和侧面2252a用于与第一转轴229配合。实施例二中,可将承载板126及其上的套筒225称为转动结构,该转动结构通过侧面2251a和侧面2252a与第一转轴229形成凸轮机构,实现绕第一转轴229转动,具体将在下文描述。
图22表示罩体222可扣合在承载板126上并与承载板126固定,以将第二转轴123的轴身1232的部分、挡板124、第一弹簧127、限位件125、第二弹簧223、垫片224以及套筒225均封装在罩体122的收容腔122r内,其中,图22采用了剖视图画法,图22中的剖面同图17中的剖面C-C。对第一弹簧127与第二弹簧223采用了简化表示。
如图2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实施例二的第二转轴123、挡板124及限位件125均可限位在收容腔222r的第一子腔222b和第二子腔222d中。不同的是,实施例二的限位件125不能沿第二转轴123的中心线移动。限位件125的作用等同于弹簧垫片,能避免第一弹簧127直接作用于罩体222的第一隔板2221与第二隔板2224,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
结合图22与图21所示,套筒225可装入收容腔222r的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结合图22与图19所示,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的第二限位部2223可位于垫片224上的缺口224a中。结合图22与21所示,第一限位部2222可位于套筒225上的缺口225a中,并装入沉槽225b中。套筒225内壁的第一套筒凸块2251(在图22中被剖切掉未显示)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均用于与第一转轴229配合(下文将会描述)。
实施例二中,图22所示的组件连同图17中的壳体121可固定在可穿戴设备10的主体11上,固定方式同实施例一,此处不再重复。其中,通过罩体222与承载板126的配合,能够使该组件的结构较为紧凑,整体性好,便于安装至主体11。
如图23所示,第一转轴229可以固定在底板130上,二者例如可以连为一体。第一转轴229可以包括轴身2291和凸设在轴身2291的外周面的两个转轴凸块2292(由于视角关系,图23仅显示了一个转轴凸块2292)。轴身2291可以近似为圆柱体,轴身2291的中心线(即V轴)与第二转轴123的中心线基本垂直。两个转轴凸块2292可对称分布在轴身2291的两侧,并靠近轴身2291背离底板130的端部。两个转轴凸块2292的结构基本一致。转轴凸块2292朝向底板130的侧面2291a可以是曲面,侧面2291a朝底板130拱起,侧面2291a的轮廓可近似为朝底板130拱起的弧线。转轴凸块2292的侧面2291a用于与套筒225内壁的第一套筒凸块2251及第二套筒凸块2252配合,具体将在下文描述。
实施例二中,底板130可与可穿戴设备10的底托13固定连接,因此第一转轴229也固定于底托13。
图24到图25可示意将第一转轴229与套筒225进行组装的过程。其中,为了重点说明第一转轴229与套筒225的配合关系,仅示意出了底板130、第一转轴229、承载板126及套筒225。
如图24所示,在进行组装时,可以先将承载板126与底板130基本垂直放置(指二者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再将承载板126与底板130配合,使第一转轴229穿过承载板126上的第一转轴通孔126a。此时,第一转轴229中的一个转轴凸块2292,可对准套筒225内壁上的两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之间的间隔(如图24所示)。结合图20、图21和图23所示,第一转轴229中的另一个转轴凸块2292,可对准套筒225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之间的间隔。由此,第一转轴229能够顺利插入套筒225内。
如图24所示,第一转轴229插入到套筒225中的设定位置后,当套筒225绕第一转轴229转动时,例如沿图2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一个转轴凸块2292的侧面2292a将会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的侧面2252a接触,并相对侧面2252a移动。该侧面2292a与侧面2252a的此种运动配合,可以认为是凸轮机构的机构运动,其中转轴凸块2292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可以构成该凸轮机构。
可以理解的是,另一个转轴凸块2292的侧面2292a将会与第一套筒凸块2251的侧面2251a接触,并相对侧面2251a移动。该侧面2292a与侧面2251a的此种运动配合,同样可以认为是凸轮机构的机构运动,其中该转轴凸块2292与第一套筒凸块2251可以构成该凸轮机构。
如图25所示,当承载板126转动到与底板130基本平行时(指二者的长度方向基本一致)后,一个转轴凸块2292将位于一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一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之间,且该转轴凸块2292的侧面2292a会同时接触该第一套筒凸块2251的侧面2251a以及该第二套筒凸块2252的侧面2252a。此时该侧面2292a将会被该侧面2251a与该侧面2252a限位,无法继续顺利地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另一个转轴凸块2292将位于另一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另一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之间,且该转轴凸块2292的侧面2292a会同时接触该第一套筒凸块2251的侧面2251a以及该第二套筒凸块2252的侧面2252a。此时该侧面2292a将会被该侧面2251a与该侧面2252a限位,无法继续顺利地移动。
因此,在图25所示的状态中,由于两个转轴凸块2292均被限位,因此套筒225无法继续绕第一转轴229转动,此时承载板126可相对底板130悬停。此时,第一转轴229的端部会超出套筒225。
根据上文描述容易理解,从图24到图25可以反映套筒225与第一转轴229由分离状态转换为限位状态的过程。那么,反过来从图25到图24,则可以反映套筒225与第一转轴229由限位状态转换为分离状态的过程,其中转轴凸块2292的侧面2292a与第一套筒凸块2251的侧面2251a及第二套筒凸块2252的侧面2252a的运动配合,可以通过同样的运动分析分析出来,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中,可以将一个缺口225a两侧的一个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一个第二套筒凸块2252合称为一组套筒凸块。根据上文描述容易理解,由于设置了对称分布的两个转轴凸块2292和对称分布的两组套筒凸块,套筒225绕第一转轴229每近似转过90度,就会在分离状态与限位状态之间切换一次。据此可知,当套筒凸块的组数为i(i≥2)个且i组套筒凸块沿套筒225的内壁均匀间隔分布时,套筒225每绕第一转轴229转过(360/2i)度,就会在分离状态与限位状态之间切换一次。当然,在套筒凸块的组数变化时,需要对第一套筒凸块2251、第二套筒凸块2252及转轴凸块2292的尺寸进行设计,以保证能实现运动配合。
以上重点描述了第一转轴229与套筒225的组装配合。当第一转轴229装入套筒225后,第一转轴229还可与罩体222的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的第一限位部2222、第二限位部2223,以及垫片224产生配合。具体将在下文说明。
图26可表示第一转轴229、套筒225及罩体222三者的装配关系,其中第一转轴229与套筒225已经处于上文所述的限位状态。如图26所示,当处于限位状态时,第一转轴229上的转轴凸块2292,可位于罩体222的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的第二限位部2223与第一限位部2222之间。其中,转轴凸块2292的一侧可与第二限位部2223具有一定间隔,转轴凸块2292的另一侧可与第一限位部2222接触。结合图26与图25所示,当处于限位状态时,在第二弹簧223的弹压下,垫片224可以接触第一转轴229的端部。
如图26所示,由于第一限位部2222的限位作用,转轴凸块2292将无法从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中脱离,例如在图26视角中转轴凸块2292将无法向下移动。如上所述,转轴凸块2292也会被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限位,使得转轴凸块2292不易从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中脱离。但是,由于第一套筒凸块2251、第二套筒凸块2252与转轴凸块2292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且第一套筒凸块2251与第二套筒凸块2252在运动配合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若仅仅通过第一套筒凸块2251、第二套筒凸块2252对转轴凸块2292进行限位,装配可靠性较低,影响机械性能。而通过额外设计第一限位部2222,主要由第一限位部2222对第一转轴229进行限位,能够增强装配可靠性,保证机械性能。
当然也可以理解,根据具体的产品设计需求,也可以不设第一限位部2222,仅通过第一套筒凸块2251、第二套筒凸块2252对转轴凸块2292进行限位。
如图26所示,由于垫片224可以压住第一转轴229的端部,因而垫片224可对第一转轴229进行限位,使其不易继续向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移动,例如在图26视角中第一转轴229将不易向上移动。另外,垫片224能将第一转轴229压紧,避免第一转轴229在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晃动。
可见,由于第一转轴229在两个方向上被限位,使第一转轴229能够可靠地与第一套筒凸块2251及第二套筒凸块2252配合而不松脱,从而使得第一转轴229能可靠地固定在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内。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转轴229可能会插入第一转轴收容腔222c过深,第一转轴229将推动垫片224移动,导致第二弹簧223的压缩量增大。若第二弹簧223长期处于较大压缩状态,性能容易老化,影响产品可靠性。有鉴于此,实施例二还设计了第二限位部2223,当第一转轴229插入到一定位置时就会被第二限位部2223阻挡而无法继续插入,避免对第二弹簧223造成过大压缩。
当然也可以理解,根据产品设计需要,可以不设第二限位部2223,仅仅依靠第二弹簧223及垫片224对第一转轴229进行弹性限位;或者,可以设计第二限位部2223,但不设第二弹簧223及垫片224,依靠第二限位部2223对第一转轴229进行刚性限位;或者,第二限位部2223、第二弹簧223及垫片224三者均可以不设。
另外参考图26与图25所示,在用户将第一转轴229与套筒225分离的过程中,第一转轴229将远离垫片224,在第二弹簧223的弹力作用下,垫片224将向第一转轴229的端部施加助力。此种助力能提供一定拆卸手感,增强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实施例二的转动装置22中,第一转轴229中的转轴凸块2292与套筒225中的第一套筒凸块2251、第二套筒凸块2252构成凸轮机构。通过转动装置22,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10的主体11绕V轴相对底托13转动,并且使主体11与底托13可拆卸。转动装置22也能实现主体11绕H轴相对底托13转动,具体原理同实施例一,此处不再重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转动装置,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和用于承载所述主体的底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结构、第一转轴、两个第二转轴、两个挡板和两个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转轴能固定于所述底托;
所述转动结构与所述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所述转动结构能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位于所述转动结构的相对两端且不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线共线,且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正交;两个所述第二转轴能绕自身的中心线转动,并能够随所述转动结构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均对应穿过一个所述挡板并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挡板一起沿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线移动;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主体;
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对应位于一个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挡板,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用于向所连接的所述挡板提供沿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线的弹力,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所提供的弹力用于驱使两个所述挡板背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结构与所述第一转轴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能与所述转动结构一起与所述第一转轴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罩体、两个限位件和两个转动件;
所述罩体具有收容腔,所述罩体的外壁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转轴通孔;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外以固定至所述底托;
每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转轴通孔并外露于所述罩体,以固定连接所述主体;
两个所述挡板、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两个所述限位件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两个所述限位件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相对两侧;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挡板与一个所述限位件;两个所述转动件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其中一个所述转动件位于一个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另一个所述转动件位于另一个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每个所述转动件均与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以使所述罩体与所述限位件能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每个所述转动件均与所述第一转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转动件均能够与所述第一转轴分离,以使所述转动结构及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一起与所述第一转轴分离;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限位件施压,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接触;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分离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轴能挤压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容腔内设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间隔相对,并将所述收容腔分隔成第一子腔、第一转轴收容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限位通孔;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
一个所述限位件、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一个所述挡板与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子腔,另一个所述限位件、另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个所述挡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子腔;
一个所述转动件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上的限位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另一个所述转动件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上的限位通孔与所述第一转轴形成转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为球体,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球体位于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凹槽的口径小于所述球体的直径;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围在所述球体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面设有环绕一周的配合凹槽;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配合凹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具有第一转轴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通孔;所述罩体扣合在所述承载板上并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承载板及固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套筒;
所述承载板具有第一转轴通孔;所述套筒环绕所述第一转轴通孔设置,所述套筒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端围成开口;所述套筒的内表面设有套筒凸块,所述套筒凸块包括第一套筒凸块与第二套筒凸块,所述第一套筒凸块与所述第二套筒凸块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套筒凸块朝向所述开口的侧面是朝所述开口拱起的曲面,所述第二套筒凸块朝向所述开口的侧面是朝所述开口拱起的曲面;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面凸设有转轴凸块,所述转轴凸块朝向所述底板的侧面为朝所述底板拱起的曲面;
所述第一转轴从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套筒的一侧穿入所述第一转轴通孔与所述套筒;所述第一转轴能相对所述套筒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套筒在限位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转轴凸块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凸块与所述第二套筒凸块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套筒凸块及所述第二套筒凸块均接触;在所述分离状态时,所述转轴凸块与所述第一套筒凸块及所述第二套筒凸块均分离,使得所述第一转轴能与所述套筒分离;在所述限位状态与所述分离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转轴凸块的侧面能沿所述第一套筒凸块朝向所述开口的侧面相对所述套筒移动;
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位于所述套筒外周的相对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套筒凸块,所述至少两个套筒凸块在所述套筒的内表面等间隔分布;
在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转轴凸块位于一个所述套筒凸块中的所述第一套筒凸块与所述第二套筒凸块之间;在所述分离状态时,所述转轴凸块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套筒凸块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扣合在所述承载板上并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罩体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子腔、第一转轴收容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位于所述第一子腔与所述第二子腔之间;所述第一子腔背离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的腔壁,以及所述第二子腔背离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的腔壁均设有第二转轴通孔;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的内表面设有第一限位部;
所述承载板上的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内,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限位部插入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转轴凸块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转轴凸块接触;
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外的部分能够固定于所述底托;
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并限位于所述第一子腔内,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转轴通孔并外露于所述罩体;另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部分收容并限位于所述第二子腔内,另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二转轴通孔并外露于所述罩体;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外露于所述罩体的部分能固定连接所述主体;
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与一个所述挡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子腔内,另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与另一个所述挡板收容于所述第二子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垫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垫片均位于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的内壁与所述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垫片抵持所述第一转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的边缘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转轴收容腔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间隔,所述第二限位部插入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限位状态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转轴保持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个限位件;
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子腔内与所述第二子腔内,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连接一个所述限位件与一个所述挡板。
1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底托以及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中的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中的所述转动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底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所述主体的背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位于所述主体背侧的透明显示屏,所述透明显示屏覆盖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透明显示屏不显示图像时,所述透明显示屏的所有区域均透光;当所述透明显示屏显示图像时,显示图像的区域不透光,不显示图像的区域透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显示屏包括聚合物网状液晶显示屏、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屏、聚合物分散液晶显示屏或平面转换液晶显示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显示屏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边界以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显示屏的透光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60%。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显示屏为段码显示屏或者点阵显示屏。
23.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托的磁体;
所述主体包括控制器和霍尔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霍尔传感器及所述透明显示屏均电连接;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磁体的距离变化,输出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透明显示屏工作。
24.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显示屏和/或摄像头模组。
25.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按键帽、按键、弹簧和固定扣;
所述按键帽固定于所述主体,所述按键帽具有配合孔;
所述按键可活动地装于所述按键帽内并从所述配合孔露出,所述按键边缘的锁扣部位于所述按键帽之外;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按键帽内,并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主体;
所述固定扣固定于所述底托,所述固定扣能与所述锁扣部可拆卸地扣合;当所述按键位于所述配合孔中的部分向靠近所述主体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锁扣部能与所述固定扣分离。
26.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腕带,所述腕带与所述底托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411443 | 2020-12-31 | ||
CN202023341144 | 2020-12-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64221A CN114764221A (zh) | 2022-07-19 |
CN114764221B true CN114764221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2365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13598.9A Active CN114764221B (zh) | 2020-12-31 | 2021-06-25 | 可穿戴设备及其转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642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18413A (zh) * | 2021-08-25 | 2023-0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可穿戴设备功耗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CN115474747A (zh) * | 2021-10-22 | 2022-1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12779U1 (de) * | 2002-08-21 | 2003-01-02 | Dellen, Frank, 46049 Oberhausen | Armbanduhr mit wendbarem Gehäuse |
JP2007303843A (ja) * | 2006-05-08 | 2007-11-22 |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 リバーシブル表示装置 |
CN204241854U (zh) * | 2014-11-28 | 2015-04-01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具有双面屏幕的手表 |
CN105278326A (zh) * | 2014-05-28 | 2016-01-27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穿戴式装置 |
CN110133988A (zh) * | 2018-09-29 | 2019-08-1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可翻转且可自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
CN210466040U (zh) * | 2019-11-07 | 2020-05-05 | 深圳市英利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旋转手表 |
CN211180559U (zh) * | 2019-12-17 | 2020-08-04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 |
CN211349013U (zh) * | 2019-12-09 | 2020-08-25 | 广州誉鑫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可旋转的智能手表翻转机构 |
CN111694265A (zh) * | 2019-03-13 | 2020-09-22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手表 |
CN211698626U (zh) * | 2020-04-20 | 2020-10-1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 |
-
2021
- 2021-06-25 CN CN202110713598.9A patent/CN1147642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12779U1 (de) * | 2002-08-21 | 2003-01-02 | Dellen, Frank, 46049 Oberhausen | Armbanduhr mit wendbarem Gehäuse |
JP2007303843A (ja) * | 2006-05-08 | 2007-11-22 |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 リバーシブル表示装置 |
CN105278326A (zh) * | 2014-05-28 | 2016-01-27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穿戴式装置 |
CN204241854U (zh) * | 2014-11-28 | 2015-04-01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具有双面屏幕的手表 |
CN110133988A (zh) * | 2018-09-29 | 2019-08-1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可翻转且可自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
CN111694265A (zh) * | 2019-03-13 | 2020-09-22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手表 |
CN210466040U (zh) * | 2019-11-07 | 2020-05-05 | 深圳市英利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旋转手表 |
CN211349013U (zh) * | 2019-12-09 | 2020-08-25 | 广州誉鑫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可旋转的智能手表翻转机构 |
CN211180559U (zh) * | 2019-12-17 | 2020-08-04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 |
CN211698626U (zh) * | 2020-04-20 | 2020-10-16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64221A (zh) | 2022-07-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764221B (zh) | 可穿戴设备及其转动装置 | |
KR100909713B1 (ko) | 휴대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 |
US6094341A (en) | Notebook computer | |
WO2021213515A1 (zh) | 电池模组、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9076276A (zh) |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 |
EP4060397A1 (en) | Head-mounted device | |
CN212032925U (zh) | 电子设备 | |
EP4063936A1 (en) | Head-mounted device | |
US20160377893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933210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752138A (zh) | 具有多功能表冠的智能主机、智能手表及控制方法 | |
CN118524166A (zh) | 可取卸式智能主机结构及其智能手表 | |
WO2021238437A1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090232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133996B (zh) |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 |
CN107749447B (zh) | 智能穿戴设备 | |
CN212574375U (zh) | 一种新型智能手表 | |
CN213908833U (zh) | 一种腕戴设备 | |
WO2021169652A1 (zh) | 连接机构和可穿戴设备 | |
CN214151402U (zh) |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2737625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099008A (zh) | 电子设备 | |
CN207460347U (zh) | 一种具有防水摄像头的智能穿戴设备 | |
CN216561423U (zh) | 智能手表 | |
CN220065502U (zh) | 一种按键模组和智能眼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