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2925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2925U
CN212032925U CN202020943251.4U CN202020943251U CN212032925U CN 212032925 U CN212032925 U CN 212032925U CN 202020943251 U CN202020943251 U CN 202020943251U CN 212032925 U CN212032925 U CN 212032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ap
hole
butto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32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恩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32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2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2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292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137 priority patent/WO202123843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按键组件,壳体内设有触发件;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和两个按键柱,按键帽上设有两个按压部,两个按键柱在按键帽的长度方向上排布,两个按压部和两个按键柱一一对应,按键柱穿过壳体与触发件相对,每个按键柱与按键帽之间设有弹性垫,按键帽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且在其中一个按压部被按压时,按键柱随按压部朝向靠近触发件的方向运动以触发触发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保证了按键组件的有效按压性能和按压手感。同时,可以有效地保护触发件,防止触发件受力损坏。此外,实现了不连动的双向按键功能,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上通常设有按键以利用按键对电子设备进行操控。相关技术中的按键,在用户按压按键帽的两端时,按键柱会发生倾斜,使按键柱上的密封圈被单边挤压,导致摩擦力加大,影响按压手感,且容易发生卡死现象,影响按压操控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的按压手感好,且按键组件的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触发件;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和两个按键柱,所述按键帽上设有两个按压部,两个所述按键柱在所述按键帽的长度方向上排布,两个所述按压部和两个所述按键柱一一对应,所述按键柱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触发件相对,每个所述按键柱与所述按键帽之间设有弹性垫,所述按键帽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在其中一个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按键柱随所述按压部朝向靠近所述触发件的方向运动以触发所述触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按键帽与按键柱之间设置弹性垫,利用弹性垫的弹性形变性能,使按键帽和按键柱可相对活动,避免按压按键帽的端部时,按键柱倾斜卡死,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按键组件失效,保证了按键组件的有效按压性能和按压手感。同时,通过在按键帽与按键柱之间增设弹性垫,在电子设备跌落等发生冲击时,弹性垫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触发件,防止触发件受力损坏。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键组件采用一对按键帽对应两个按键柱的结构,实现了不连动的双向按键功能,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提高壳体侧壁的利用率,提升产品整体设计美感,且有利于降低物料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按键组件的整体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按键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帽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定位销位于两个所述按键柱之间,所述按键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按键帽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帽通过球轴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球轴固定在所述按键孔和所述按键帽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按键孔和所述按键帽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球窝,所述球轴适于伸入所述球窝内与所述球窝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帽通过枢转组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枢转组件包括枢转轴和枢转孔,所述枢转轴适于伸入所述枢转孔内与所述枢转孔配合,所述枢转轴设置在所述按键孔和所述按键帽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枢转孔设置在所述按键帽和所述按键孔中的另一个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帽的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垫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所述按键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按键柱与所述导向孔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柱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面止抵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柱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孔的内底壁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环绕在所述按键柱的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后驱动所述按压部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两个弹性复位件,两个所述弹性复位件分别位于所述按键柱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和所述按键帽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固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孔内设有限位台,在所述按键帽受到按压时,所述限位台与所述按键帽的端部止抵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圈示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部圈示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部圈示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D部圈示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
壳体1,收容空间11,第一端面12,按键孔13,限位台133,第一定位孔14,导向孔15,环形凸起16,
触发件2,
按键组件3,按键帽31,按压部311,第二定位孔312,容纳槽313,延伸块314,按键柱32,环形凹槽321,弹性垫33,密封圈34,弹性复位件351,
定位销4,球轴51,球窝52,枢转组件6,枢转轴61,枢转孔62,开口6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和按键组件3。
其中,壳体1可以包括形成为框体结构的中框,中框内部限定出收容空间11,收容空间11可以用于收容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器件,例如主板、摄像头、传感器、存储器、天线等器件。中框具有第一端面12和与第一端面12相对的第二端面(例如图1中z向上的两个端面)。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可以分别与电子设备100的正部结构件和背部结构件配合,可以理解是的,电子设备100在使用状态时,正向面对用户的结构件为正部结构件,背向用户的结构件为背部结构件。例如,正部结构件可以为显示屏,背部结构件可以为后盖。
壳体1内设有触发件2,触发件2可以与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器件电连接,触发件2接收按键组件3的触发信号后,可以将触发信号发送至相应的功能器件,使得功能器件得到响应,实现对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器件的操控。
按键组件3包括按键帽31和两个按键柱32,按键帽31上设有两个按压部311,两个按键柱32在按键帽31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中的x方向)上排布,两个按压部311和两个按键柱32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个按压部311对应一个按键柱32。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2可以为一个,该触发件2可以形成为长条形,两个按键柱32分别与触发件2的两个不同部位相对。可选地,触发件2的上述两个不同部位可以分别对应的不同功能器件,由此,可以通过按键组件3操控不同的功能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件2可以为两个,每个按键柱32对应一个触发件2。两个触发件2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器件。由此,可以通过按键组件3操控不同的功能器件。
按键柱32穿过壳体1与触发件2相对,每个按键柱32与按键帽31之间设有弹性垫33,按键帽31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以在其中一个按压部311被按压时带动按键柱32朝向靠近触发件2的方向运动以通过按键柱32触发触发件2。具体地,按压按压部311时,与按压部311对应的按键柱32可以随按压部311朝向靠近触发件2的方向运动以通过按键柱触发触发件2。
在初始状态下(即触发件2未被触发的状态),按键柱32可以与触发件2相接触,也可以与触发件2间隔设置。当按压按键帽31上的按压部311时,按压力可以通过按压部311与按键柱32之间的弹性垫33传递至按键柱32,使得按键柱32触发触发件2发出电信号,实现对电子设备100的操控。
在研究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按键组件3,由于按键帽31与按键柱32是一体结构,或者按键帽31与按键柱32通过螺纹等结构固定相连,在按压按键帽31时,如果按压按键部的其中一端,会引起另一端起翘,导致按键柱32倾斜,容易出现按键卡死的情况。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在按键柱32与按键帽31之间设置了弹性垫33,将按键帽31与按键柱32设计为非一体结构,并且使按键帽31与按键柱32可活动地连接,在按压按键帽31时(如图5和图6所示),无论是按压按压部311的中间还是侧边,按键柱32与触发件2(例如DOME锅仔)始终保持垂直运动,不会产生按键柱32倾斜的问题,保证了按键手感和按键的功能。同时,通过在按键帽31与按键柱32之间增设弹性垫33,在电子设备100跌落等发生冲击时,弹性垫33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触发件2,防止触发件2受力损坏。
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6所示,当按键帽31中的一个按压部311接收到按压力的方向相对按键柱32的中心轴线偏移时,弹性垫33的一端受压缩变形,而弹性垫33的另一端则可能呈拉伸形变,即弹性垫33吸收了按压部311上的倾斜作用力,并有效地避免了按压部311上的倾斜作用力传递至按键柱32,防止了按键柱32发生倾斜,保证了按键柱32与触发件2始终保持垂直运动,使按键柱32可有效触发触发件2,避免了按键卡死的情况。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个按键帽31对应两个按键柱32的结构,将两个按键合为一体,并将按键帽31设置为类似翘翘板的结构,使按键帽31的两端可以相对转动,以输入各自的按压信号,实现不连动的双向按键功能(即两个按键柱32分别对应不同的触发信号),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提高壳体1侧壁的利用率,提升产品整体设计美感,且有利于降低物料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按键组件3的整体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在按键帽31与按键柱32之间设置弹性垫33,利用弹性垫33的弹性形变性能,使按键帽31和按键柱32可相对活动,避免按压按键帽31的端部时,按键柱32倾斜卡死,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按键组件3失效,保证了按键组件3的有效按压性能和按压手感。同时,通过在按键帽31与按键柱32之间增设弹性垫33,在电子设备100跌落等发生冲击时,弹性垫33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触发件2,防止触发件2受力损坏。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键组件3采用一对按键帽31对应两个按键柱32的结构,实现了不连动的双向按键功能,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提高壳体1侧壁的利用率,提升产品整体设计美感,且有利于降低物料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按键组件3的整体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按键孔13,按键组件3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按键孔13内。具体而言,按键组件3的其中一部分设置在按键孔13内,或者整个按键组件3均设置在按键孔13内。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按键组件3的一部分设置在按键孔13内,按键帽31的一部分设在按键孔13外,且按键帽31的外表面突出于壳体1侧壁的外表面。由此,便于按压按键帽31,从而可以方便地触发触发件2。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键柱32可以直接穿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此时按键帽31设在壳体1外,无需在壳体1上开设容纳按键帽31的按键孔,按键帽31可以通过设在壳体1侧壁外表面上的定位结构(例如定位柱、定位凸起、定位块)等与按键帽31上的配合结构配合实现对按键帽31的定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帽31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向外凸出的凸起部形成两个按压部311,参照图1并结合图3和图4,两个凸起部间隔开设置。由此,便于用户按压按压部311,提高按压手感,且可以提高按键组件3的整体美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6,按键帽31通过定位销4与壳体1可转动地相连,定位销4位于两个按键柱32之间,按键孔13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第一定位孔14,按键帽31上设有第二定位孔312,定位销4穿设在第一定位孔14和第二定位孔312内。第一定位孔14和第二定位孔312的中心轴线沿图2中的z向延伸,第一定位孔14可以仅贯穿壳体1的第一端面12,也可以同时贯穿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
在按压按键帽31上的按压部311时,按键帽31的两端可以以定位销4为支点相对转动,实现了不连动的双向按键功能,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提高壳体1侧壁的利用率,提升产品整体设计美感,且有利于降低物料成本,从而可以降低按键组件3的整体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按键帽31也可以通过球轴51与壳体1可转动地相连。其中,球轴51固定在按键孔13和按键帽31中的其中一个上,按键孔13和按键帽3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球窝52,球轴51伸入球窝52内与球窝52配合。在按压按键帽31上的按压部311时,按键帽31的两端可以以球轴51为支点相对转动。
具体而言,当球轴51设置在按键孔13内时,球窝52设置在按键帽31上。当球轴51设置在按键帽31上时,球窝52设置在按键孔13内。例如,在图7和图8的示例中,球轴51设置在按键孔13的内底壁(即按键孔13与按键帽31相对的内壁)上,按键帽31朝向壳体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延伸块314,延伸块314与按键孔13的内底壁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球窝52,球窝52可以由延伸块314的上述一侧表面朝向按键帽31的方向凹入形成。由此,通过球轴51与球窝52配合,不仅可以将按键帽31装配至壳体1上,还实现了按键帽31与壳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球轴51也可以设置在按键孔13的内侧壁(例如按键孔13在z向上的侧壁)上,球窝52设置在延伸块314与按键孔13的内侧壁相对的一侧表面上,由此,同样可以通过球轴51与球窝52的配合,将按键帽31装配至壳体1上,并实现按键帽31与壳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按键帽31还可以通过枢转组件6与壳体1可转动地相连。其中,枢转组件6包括枢转轴61和枢转孔62,枢转轴61伸入枢转孔62内与枢转孔62配合,枢转轴61设置在按键孔13和按键帽31中的其中一个上,枢转孔62设置在按键帽31和按键孔13中的另一个上。在按压按键帽31上的按压部311时,按键帽31的两端可以以枢转轴61为支点相对转动。
具体而言,当枢转轴61设置在按键孔13内时,枢转孔62设置在按键帽31上。当枢转轴61设置在按键帽31上时,枢转孔62设置在按键孔13内。例如,在图9和图10的示例中,枢转轴61设置在按键孔13内且沿z向延伸,按键帽31朝向壳体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延伸块314,延伸块314与按键孔13的内侧壁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枢转孔62。其中,枢转孔62上可以设有开口621,枢转轴61可以穿过开口621伸入枢转孔62内与枢转孔62配合。由此,通过设置枢转组件6,不仅可以将按键帽31装配至壳体1上,还实现了按键帽31与壳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枢转轴61也可以设置在按键孔13的内侧壁上(例如按键孔13在z向上的侧壁),枢转孔62设置在延伸块314与按键孔13的内侧壁相对的一侧表面上,由此,同样可以通过枢转组件6,将按键帽31装配至壳体1上,并实现按键帽31与壳体1之间的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按键帽31的朝向壳体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容纳槽313,弹性垫33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容纳槽313内。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弹性垫33的一部分容纳在容纳槽313内,即容纳槽313的深度小于弹性垫33的厚度,也可以将整个弹性垫33均容纳在容纳槽313内,即容纳槽313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弹性垫33的厚度。由此,便于将弹性垫33装配至按键帽31上,且可以使得弹性垫33的位置稳定,避免弹性垫33发生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33粘接在按键帽31上。具体地,弹性垫33可以通过双面胶或胶水等粘接在容纳槽313的内壁上。
可选地,弹性垫33可以为硅胶垫、泡棉垫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33可以形成为方形、椭圆形、长圆形等形状。弹性垫33的厚度均匀,弹性垫33的厚度方向大致垂直于壳体1的侧壁。由此,可以增大弹性垫33与按键帽31的接触面积,保证按键帽31与弹性垫33的有效接触,以及按键柱32与弹性垫33的有效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上设有两个导向孔15,两个按键柱32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向孔15内,按键柱32与导向孔15间隙配合。参照图3-图6,导向孔15贯穿按键孔13的底壁,在按压按压部311时,按键柱32的远离按键帽31的一端可以穿过导向孔15与触发件2接触以触发触发件2。由此,可以通过导向孔15对按键柱32的运动进行导向,避免按键柱32在运动过程中跑偏,进一步地保证了按键柱32与触发件2始终保持垂直运动,保证了按键组件3的有效按压性能和按压手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按键柱32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的密封圈34,密封圈34的外周面与导向孔15的内壁面止抵配合。密封圈34可有效防止水、灰尘、杂质从按键柱32的外周壁与导向孔15的内周侧壁之间间隙进入壳体1内侧。由此,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密封性能。例如,电子设备100为智能手表时,密封圈34密封在按键柱32与导向孔15之间,使得电子设备100可达到5ATM防水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34可以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可选地,密封圈34为硅胶件或橡胶件。密封圈34在自然舒展状态的外径大于导向孔15的内径。在装配时,密封圈34随着按键柱32进入导向孔15后,密封圈34受导向孔15的内周侧壁挤压作用而压缩变形,使得密封圈34可以较大程度地与导向孔15的内周侧壁紧密接触,通过密封圈34堵塞导向孔15的内周壁与按键柱32的外周壁的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键柱32始终保持垂直于触发件2的方向运动,避免了按键柱32倾斜时发生单边挤压密封圈34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密封性能,且减小了密封圈34与导向孔15的内周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按压力,提高了按压手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按键柱32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321,密封圈34套设在环形凹槽321内。由此,可以使得密封圈34的位置稳定,避免密封圈34从按键柱32中滑脱,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100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孔13的内底壁上设有环形凸起16,环形凸起16环绕在按键柱32的外周。参照图4,按键柱32的一部分穿设在环形凸起16内。由此,环形凸起16内部可以构造成一部分导向孔15,增大了导向孔15的长度,提高了导向孔15的导向效果,进一步地避免了按键柱32在运动过程中跑偏,进一步地保证了按键柱32与触发件2始终保持垂直运动,保证了按键组件3的有效按压性能和按压手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按压部311与壳体1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复位件351,弹性复位件351被构造成在按压部311被按压后驱动按压部311复位。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体地,弹性复位件351可以被构造成常驱动按压部311朝向远离触发件2的方向移动,在按压部311被按压时,弹性复位件351被压缩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恢复形变的趋势,在释放按压部311时,按压部311在弹性复位件351的弹性作用力的驱动下朝向远离触发件2的方向移动,使按键帽31复位。可选地,弹性复位件351为弹簧、扭簧、弹性硅胶块或弹性橡胶块。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并结合图3-图6,每个按压部311与壳体1之间设有两个弹性复位件351,两个弹性复位件351分别位于按键柱32的两侧。其中,弹性复位件351为弹簧。例如,在按键帽3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两个弹簧可以位于按键柱32的两侧。由此,可以使得按键帽31的受力均匀,有利于提高按键柱32和按键帽31的运动的平稳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按键组件3的按压手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和按键帽31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复位件351的固定槽。由此,可以使得弹性复位件351的位置稳定,提高了弹性复位件351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按键孔13内设有限位台133,在按键帽32受到按压时,限位台133与按键帽31的端部止抵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台133可以形成为环形,例如,限位台133可以环绕在按键孔13的内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台133可以形成为方块状,限位台133可以为两个,两个限位台133在按键孔1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两个限位台133分别与按键帽3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相对。在本申请的再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台133也可以与按键帽31的中部相对。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按键帽31的中部”应作广义理解,即按键帽31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之间的位置均可以理解为按键帽31的中部。
参照图4和图6,在按压部311受到按压时,按键帽31转动一定角度后,按键帽31的端部与限位台133止抵,通过限位台133阻止按键帽31继续转动,从而可以通过限位台133限制按键帽31的转动角度和移动距离,避免按键帽31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过度按压触发件2,使触发件2损坏,有效地保护了触发件2,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装配电子设备100时,可以先将套有密封圈34的按键柱32装入导向孔15,然后将四个弹性复位件351分别装入固定槽中,弹性复位件351起到了为按键帽31提供弹力的作用,接着将弹性垫33固定在按键帽31上的容纳槽313内,再将按键帽31整体装入按键孔13,最后将定位销4插入第一定位孔14和第二定位孔312,将整个按键组件3固定在壳体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触发件;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帽和两个按键柱,所述按键帽上设有两个按压部,两个所述按键柱沿所述按键帽的长度方向上排布,两个所述按压部和两个所述按键柱一一对应,所述按键柱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触发件相对,每个所述按键柱与所述按键帽之间设有弹性垫,所述按键帽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在其中一个所述按压部被按压时,所述按键柱随所述按压部朝向靠近所述触发件的方向运动以触发所述触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按键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定位销位于两个所述按键柱之间,所述按键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按键帽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通过球轴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球轴设置在所述按键孔和所述按键帽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按键孔和所述按键帽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球窝,所述球轴适于伸入所述球窝内与所述球窝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通过枢转组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枢转组件包括枢转轴和枢转孔,所述枢转轴适于伸入所述枢转孔内与所述枢转孔配合,所述枢转轴设置在所述按键孔和所述按键帽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枢转孔设置在所述按键帽和所述按键孔中的另一个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的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弹性垫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导向孔,两个所述按键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按键柱与所述导向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柱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面止抵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柱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孔的内底壁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环绕在所述按键柱的外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按压部被按压后驱动所述按压部复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两个弹性复位件,两个所述弹性复位件分别位于所述按键柱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按键帽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固定槽。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孔内设有限位台,在所述按键帽受到按压时,所述限位台与所述按键帽止抵配合。
CN202020943251.4U 2020-05-28 2020-05-28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032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251.4U CN212032925U (zh) 2020-05-28 2020-05-28 电子设备
PCT/CN2021/086137 WO2021238437A1 (zh) 2020-05-28 2021-04-0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3251.4U CN212032925U (zh) 2020-05-28 2020-05-2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2925U true CN212032925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0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3251.4U Active CN212032925U (zh) 2020-05-28 2020-05-2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29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6686A (zh) * 2021-05-06 2021-07-02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
WO2021238437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8437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66686A (zh) * 2021-05-06 2021-07-02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
CN113066686B (zh) * 2021-05-06 2023-06-20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32925U (zh) 电子设备
US7217898B2 (en) Rocking key and electrical switch assembly employing the same
WO2014175446A1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及び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US201100342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lips
US20100025211A1 (en) Miniature switch
CN211828564U (zh) 电子设备
WO2021238437A1 (zh) 电子设备
US11265640B2 (en) Headphone assembly and headphone controlling method
KR20080109108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스텝 힌지
CN212163894U (zh) 电子设备
CN109192576A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1583135U (zh) 智能穿戴类设备
US10727020B1 (en) Switch module
CN112542339B (zh) 一种滑动按键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1370244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745033A (zh) 电子设备
CN217185069U (zh) 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3422992B (zh) 遥控器和电子系统
CN114764221B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转动装置
CN212032923U (zh)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3660258U (zh)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CN113289329B (zh)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CN213988675U (zh) 按键组件、按键装配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N211604997U (zh) 电子设备
CN111867290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