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9329B -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9329B
CN113289329B CN202110509824.1A CN202110509824A CN113289329B CN 113289329 B CN113289329 B CN 113289329B CN 202110509824 A CN202110509824 A CN 202110509824A CN 113289329 B CN113289329 B CN 113289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witch
state
connecting piec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98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9329A (zh
Inventor
陈远强
谢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98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9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9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3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1264 priority patent/WO202223765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9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所述按键设备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按键、开关、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端包括导电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按键和所述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开关和所述导电件电连接;其中,在所述按键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与所述开关抵接,所述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按键获取的信号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开关和第二连接件传输至所述导电件;在所述按键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与所述开关分离,所述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Description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的工具,这些电子设备在使用时,通常有人机交互的需求。在一些电子设备上,由于尺寸、功能等原因的限制,常常需要配备按键设备以提升交互体验。例如,在使用手机进行游戏操作时,单靠屏幕操控界面已经远远跟不上操控需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相应的按键设备来协助提升用户的游戏体验。
目前市面上的按键设备都是通过电源提供的电信号来传递人机交互信息,其内部需要设置的元器件较多,结构复杂,不利于按键设备的轻、小简便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至少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按键设备,包括:
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端包括导电件;
按键;
开关;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按键和所述开关电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开关和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按键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与所述开关抵接,所述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按键获取的信号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开关和第二连接件传输至所述导电件;在所述按键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与所述开关分离,所述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按键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接触;
在所述按键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获取的信号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开关、第二连接件和导电件传输至所述触控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按键与开关相互抵接和分离的两种状态实现了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在开关导通时,所述按键获取的信号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开关和第二连接件传输至导电件,形成通路;而在开关断开时,整个通路也断开。整个按键设备内部结构简单,可以直接从按键获取信息并通过开关导通时的通路传输信号,触发灵敏度高,还可以防止误触。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生物电的传导路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按压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按压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按键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的后视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端;11-导电件;12-按压部;13-转轴;2-第二端;21-内腔;22-支撑垫;23-弹性结构;24-开口;3-开关;4-按键;41-第一按键;42-第二按键;43-凸起部;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弹性件;8-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按键设备。
按键设备作为一种辅助装备,可以实现更方便地操控电子设备。例如,在使用手机打游戏时,屏幕尺寸较小,并且操作的同时手指会遮挡屏幕,影响游戏体验,降低游戏操控感。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可以配套手机使用的一些按键设备,通过按压按键设备,代替直接触控屏幕的方式,方便操控游戏。但目前的按键设备只有一个按键,长时间游戏会令单手手指疲劳,操控效率降低,如果游戏过程中换用另外一只手,也会影响操控效率,使得游戏体验并不是特别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按键设备。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设备,包括:第一端1、第二端2、按键4、开关3、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一端1和第二端2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端1包括导电件11;所述第一连接件5分别与所述按键4和所述开关3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6分别与所述开关3和所述导电件11电连接;其中,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4与所述开关3抵接,所述开关3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按键4获取的信号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开关3和第二连接件6传输至所述导电件11;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4与所述开关3分离,所述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按键设备中,参考图3,按键4通过第一连接件5和开关3电连接,开关3通过第二连接件6和导电件11电连接,在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关3可以通过与按键4的抵接实现导通,使得按键4、第一连接件5、开关3、第二连接件6和导电件11导通,形成一个导电通路,以实现将按键4获取的信号传输出去的目的。在按键4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按键4与开关3分离,此时开关3的内部为断开状态,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之间会形成断路,按键4获取的信号便不会传输至导电件11。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按键4的第一状态是指按键4被按压的状态,而按键4的第二状态指的是按键4未被按压的状态,按键4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在按键4被用户触碰时,便可获取到人体的生物电信号。当按键4被按压时,按键4获取到的生物电瞬间通过按键4、第一连接件5、开关3和第二连接件6传输至导电件11,导电件11可以贴合在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上,以实现利用按键设备进行人机交互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无需配备专门的电源设备进行电信号传输,操作方便、反应灵敏,体积小,易携带。当按键4未被按压时,或者误触到按键4上,由于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其内部电路并未导通,可以防止对触控屏的误操作,提高操控的精准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开关3可以采用微动开关3,微动开关3又叫灵敏开关3,是一种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以及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3动作的接点机构,并且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3,因为其开关3的触点间距比较小,因此只需要很小的触碰力度即可打开微动开关3。采用微动开关3作为通路开关3,可以保证按键4与导电件11导通的高灵敏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端2具有内腔21和开口24,所述开口24和所述内腔21连通,所述开关3设置于所述内腔21中,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至少部分所述按键4通过所述开口24进入所述内腔21中与所述开关3抵接。
具体地,用户对按键4进行频繁操作,使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以实现传输信号的目的。另外,按键4又需要与信号传输的电路元件(开关3等)进行电连接,以形成通路。在本实施例中,将开关3设置在内腔21中,可防止开关3被误触,而将按键4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24伸入内腔21与开关3抵接,既能方便用户操作按键4,又能将按键4与开关3电连接或抵接的的地方通过内腔21隐藏,在实现美观性的同时,保证用户进行按键4操作的精准度。
可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按键4包括第一按键41和第二按键42,所述第一按键41和所述第二按键42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的两侧。
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的按键设备往往只有一个按键4来实现与电子设备的交互,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设备,通过采用第一按键41和第二按键42配合,可以实现左、右手同时操作,提高了操控电子设备的效率,也避免了单手操作易疲劳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按键4还包括凸起部43,所述第一按键41与所述第二按键42通过所述凸起部43连接;在所述第一按键41或所述第二按键42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部43与所述开关3抵接;在所述第一按键41与所述第二按键42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部43与所述开关3分离。
具体地,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按键41与第二按键42通过凸起部43连接成一体,形成类似于“跷跷板”的结构,第一按键41与第二按键42可以通过凸起部43互相导通,只需要将第一按键41和第二按键42任意一个与开关3电连接即可。此时,第一按键41和第二按键42任意一个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都可以带动凸起部43与开关3抵接,使开关3导通,实现传递按键4获取的信号的目的。另外,凸起部43还可以保证使用很小的力按动第一按键41或第二按键42,都能抵接并导通开关3,使得按键设备的操控性更加灵敏。
可选地,所述按键4还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按键41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所述第二按键42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按键41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开关3抵接,在所述第一按键41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开关3分离;在所述第二按键42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开关3抵接,在所述第一按键41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开关3分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键41和第二按键42相互独立,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互不干扰。当第一按键41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凸起与开关3抵接,而第二按键42处于第二状态,第二凸起不与开关3抵接,此时,第一按键41与开关3同时导通,其获取的信号便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5、开关3和第二连接件6传输至导电件11,使信号传输出去,并且第二按键42获取的信号不被传输。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设备使左、右手的操作相互独立,增加了操控的便捷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按键设备还包括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所述弹性件7与所述按键4抵接,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7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7处于原始状态。
具体地,在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即按键4被外力按压时,所述弹性件7发生弹性形变,外力撤去以后,弹性件7会恢复原始状态,而按键4与弹性件7抵接,弹性件7便会使按键4更快速地恢复至初始位置,方便下一次的按压操作。其中,弹性件7可以采用弹性材料或弹性结构23制成,例如弹簧等,另外,弹性件7的数量可以与按键4的数量相对应,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布置,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7的一端与所述按键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连接。
具体地,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按键4可以通过弹性件7与第一连接件5连接,在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按键4获取的信号则可以通过弹性件7、第一连接件5、开关3和第二连接件6传输至导电件11,再传输出去。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按键设备的信号传输电路的连接关系更加简单,可以防止连接线路过多而导致短路等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1和所述导电件11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按键设备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时,其与电子设备屏幕相接触的一端会遮挡屏幕显示,影响人机交互体验。本实施例的第一端1和导电件11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有很好的透视性,使得第一端1接触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时,既能很好地传递按键4获取的信号,又不会遮挡屏幕显示,提升了用户体验。其中,第一端1可以采用透明PC材料材料制成,而导电件11可以采用透明导电膜制成,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按键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端1,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第二端2,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按压部12,在所述按压部12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按压部12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端1与所述第二端2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不相等
具体地,参考图8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按键设备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为可活动连接(例如采用转轴13等方式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用户可以通过改变按压部的状态,来调节第一端1和第二端2之间的间隙大小。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按压部12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可以是按压部12被按压时的状态,此时,按压部12通过外力的按压作用可以带动第一端1相对于第二端2移动,使得第一端1与第二端2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而形成第一间隙,方便将电子设备放入所述第一间隙中。按压部12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可以是按压部12未被按压时的状态,此时,第一端1与第二端2之间的第二间隙小于第一间隙,方便所述电子设备被夹紧。本实施例的这种按键设备,可以兼容夹持更多种类的电子设备,使兼容的电子设备的厚度范围更广,并且,在将电子设备放入间隙中时,也不容易磨损到导电件11(例如导电薄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8,所述按键设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可以进行固定连接,其第一端1和第二端2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根据其需要适配的电子设备的尺寸大小进行设计。例如,将间隙大小与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设计为过盈配合,在使用时,直接将电子设备塞入第一端1和第二端2之间的间隙中即可。这种夹持方式结构简单,易操作。优选地,如图6至图9所示,在这种夹持方式中,所述第二端上位于所述间隙处可以设置支撑垫22,所述支撑垫22与所述第二端2可以通过弹性结构23连接,所述弹性结构23将所述电子设备8抵紧在所述支撑垫22与所述第一端1之间。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支撑垫22的设置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在第一端1与第二端2之间的间隙中放置的更加平稳。另外,支撑垫22通过弹性结构23固定在第二端2上,使得支撑垫22在弹力作用下,第一端1与支撑垫22对电子设备有一个夹紧力,可以保证电子设备滑落或导电件11相对于电子设备的屏幕发生滑动,保证人机交互的精准度。其中,弹性结构23可以采用弹性硅胶等材料制成;如果不采用弹性结构23,支撑垫22与第二端2也可以通过转轴13等连接件进行活动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8至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8和本申请中的按键设备;所述电子设备8设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导电件11与所述电子设备8的触控屏接触;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4获取的信号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5、开关3、第二连接件6和导电件11传输至所述触控屏。
采用本申请中的按键设备,将其应用在电子设备8上,使用时,将电子设备8放置在第一端1和第二端2之间的间隙中,使第一端1的导电件11与电子设备8的触控屏接触。其中,第一端1与第二端2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设置与电子设备8相匹配,也可以采用第一端1上包括有按压部12的方式夹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当用户按动按键4时,按键4与开关3抵接使所述开关3导通,从而使得人体的生物电从按键4传输至开关3,再从开关3传输至导电件11上,导电件11与屏幕接触,生物电信号便可传输至触控屏并对屏幕显示的内容进行控制,实现人机交互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整个按压和电传递的过程几乎同时完成,操控效率高。另外,本申请中一些实施例中的的按键设备还可以实现左、右手同时操控的效果,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进一步提高了操控效率。其中,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8可以是手机、平板、游戏机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按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1)和第二端(2),所述第一端(1)和第二端(2)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端(1)包括导电件(11);
按键(4);
开关(3);
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分别与所述按键(4)和所述开关(3)电连接;
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二连接件(6)分别与所述开关(3)和所述导电件(11)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4)与所述开关(3)抵接,所述开关(3)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按键(4)获取的信号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开关(3)和第二连接件(6)传输至所述导电件(11);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4)与所述开关(3)分离,所述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按键(4)包括第一按键(41)和第二按键(42),所述第一按键(41)和所述第二按键(42)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的两侧;
所述按键(4)还包括凸起部(43),所述第一按键(41)与所述第二按键(42)通过所述凸起部(43)连接成一体;
在所述第一按键(41)或所述第二按键(42)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部(43)与所述开关(3)抵接;
在所述第一按键(41)与所述第二按键(42)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部(43)与所述开关(3)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2)具有内腔(21)和开口(24),所述开口(24)和所述内腔(21)连通,所述开关(3)设置于所述内腔(21)中,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至少部分所述按键(4)通过所述开口(24)进入所述内腔(21)中与所述开关(3)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4)还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按键(41)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所述第二按键(42)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按键(41)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开关(3)抵接,在所述第一按键(41)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开关(3)分离;
在所述第二按键(42)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开关(3)抵接,在所述第一按键(41)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开关(3)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所述弹性件(7)与所述按键(4)抵接,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7)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7)处于原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的一端与所述按键(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和所述导电件(11)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端(1),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第二端(2),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按压部(12),在所述按压部(12)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端(1)与所述第二端(2)具有第一间隙;在所述按压部(12)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端(1)与所述第二端(2)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不相等。
8.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8)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设备,所述电子设备(8)设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导电件(11)与所述电子设备(8)的触控屏接触;
在所述按键(4)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按键(4)获取的信号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5)、开关(3)、第二连接件(6)和导电件(11)传输至所述触控屏。
CN202110509824.1A 2021-05-10 2021-05-10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Active CN113289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824.1A CN113289329B (zh) 2021-05-10 2021-05-10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PCT/CN2022/091264 WO2022237653A1 (zh) 2021-05-10 2022-05-06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824.1A CN113289329B (zh) 2021-05-10 2021-05-10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9329A CN113289329A (zh) 2021-08-24
CN113289329B true CN113289329B (zh) 2024-02-02

Family

ID=7732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9824.1A Active CN113289329B (zh) 2021-05-10 2021-05-10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9329B (zh)
WO (1) WO2022237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9329B (zh) * 2021-05-10 2024-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37338U (zh) * 2017-04-17 2018-03-27 温骊 一种游戏摇杆
CN210170824U (zh) * 2019-04-28 2020-03-24 深圳市开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CN211752422U (zh) * 2019-12-18 2020-10-27 深圳市恒晋升科技有限公司 游戏辅助设备
CN212694397U (zh) * 2020-08-07 2021-03-12 深圳市蓝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CN212731023U (zh) * 2020-07-24 2021-03-19 东莞市千幻世恒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屏辅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852391U (zh) * 2018-08-02 2019-05-14 深圳市时商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及电子设备组件
US10661159B2 (en) * 2018-09-11 2020-05-26 SANE Products, Inc. Mobile game control system
CN210629609U (zh) * 2020-03-20 2020-05-26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CN212593930U (zh) * 2020-06-11 2021-02-26 深圳市优因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手柄
CN212491502U (zh) * 2020-06-12 2021-02-09 智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左右分体游戏按键结构及游戏装置
CN113289329B (zh) * 2021-05-10 2024-0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37338U (zh) * 2017-04-17 2018-03-27 温骊 一种游戏摇杆
CN210170824U (zh) * 2019-04-28 2020-03-24 深圳市开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CN211752422U (zh) * 2019-12-18 2020-10-27 深圳市恒晋升科技有限公司 游戏辅助设备
CN212731023U (zh) * 2020-07-24 2021-03-19 东莞市千幻世恒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触屏辅助装置
CN212694397U (zh) * 2020-08-07 2021-03-12 深圳市蓝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7653A1 (zh) 2022-11-17
CN113289329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04780A (en) Virtual touch screen switch
JP2615607B2 (ja) 入力操作装置
US200200428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n input means
JP2010534899A (ja) 指先触覚入力装置
KR20160131489A (ko) 회전 인식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80126923A (ko) 스마트 컨트롤러
US6690352B2 (en) Multi-mode input control device
CN113289329B (zh)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CN107197066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水推钮开关和移动终端
TWI514430B (zh) 按鍵總成以及手持電子裝置
CN102298451A (zh) 可改变按键触压力的鼠标装置
JP2003167662A (ja) コンピュータ
CN100446604C (zh) 具备键功能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12497800U (zh) 一种组合式示教器装置
WO2013182158A1 (zh) 一种移动终端按键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12593930U (zh) 一种游戏手柄
JP3776655B2 (ja) 入力装置
CN220528026U (zh) 一种内置电子芯片的智能开关
CN111045478B (zh) 电子装置
KR20150031968A (ko) 단말기
CN219418118U (zh) 一种手持交互控制器
CN215275721U (zh) 一种按键式游戏操作盘
CN211124004U (zh) 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CN220474520U (zh) 按键装置以及游戏掌机
CN215576372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