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2923U -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2923U
CN212032923U CN202021041496.4U CN202021041496U CN212032923U CN 212032923 U CN212032923 U CN 212032923U CN 202021041496 U CN202021041496 U CN 202021041496U CN 212032923 U CN212032923 U CN 212032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buffer
key cap
micro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14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14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2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2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2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所述按键结构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上设有键孔,所述按键结构包括:键帽、微动开关和缓冲件,所述键帽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键孔,所述键帽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所述微动开关适于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键帽下方,所述缓冲件设在所述键帽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其中,所述键帽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键帽驱动所述缓冲件抵压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在外力冲击时,该按键结构可以减小作用于微动开关上的压强,从而保护微动开关,提高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利用微动开关的触发行程短、手感反馈清晰等特点,将其应用至游戏手柄内,以提升游戏手柄的体验感。但微动开关的壳体比较脆弱,当游戏手柄或装配有微动开关的结构跌落或者受到外力冲击的时,易使微动开关的外壳破坏,从而使微动开关损坏,不能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键结构,在外力冲击时,该按键结构可以减小作用于微动开关上的压强,从而保护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上设有键孔,所述按键结构包括:键帽、微动开关和缓冲件,所述键帽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键孔,所述键帽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所述微动开关适于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键帽下方,所述缓冲件设在所述键帽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其中,所述键帽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键帽驱动所述缓冲件抵压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通过将缓冲件设在键帽与微动开关之间,且缓冲件的硬度小于键帽的硬度,当按键结构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时,缓冲件可以减少传递至触发部和微动开关的冲击力,以保护触发部和微动开关。进一步地,增加缓冲件的横截面积,以使缓冲件在冲击力作用下按压触发部使其活动至极限时,缓冲件与微动开关之间接触的面积可以增加,从而降低作用在微动开关上的压强,以进一步保护微动开关,防止微动开关损坏,进而延长按键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的下表面形成为基本平缓的凸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微动开关的抵压接触面积基本等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上表面面积。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的下表面面积大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上表面面积。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为柔性材质,硬度为50-70H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键帽的下方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缓冲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缓冲件的周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的下表面突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下端面,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缓冲件的支撑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内腔壁上,所述缓冲件活动配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键帽包括:键帽本体和弹臂,所述键帽本体用于被按压,所述弹臂一端连接所述键帽本体且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键帽适于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机壳机壳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键帽还包括止动筋,所述止动筋和所述弹臂配置于所述键帽本体的相对两侧,当所述键帽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止动筋用于抵接所述键孔的位于所述机壳内的端面,当所述键帽处于所述触发位置时,所述弹臂蓄力,以驱动所述键帽复位到所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机壳和按键结构。
由此,通过将按键结构设于电子设备上后,按键结构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操控,而通过按键结构操控电子设备,可以使操控更加方便,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游戏手柄,所述按键结构应用于所述游戏手柄的至少一个肩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键帽和缓冲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按键结构100;键帽2;键帽本体21;弹臂22;安装孔221;支撑筋23;安装槽24;止动筋25;微动开关3;触发部31;缓冲件4;电子设备1000;机壳200;子部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文的申请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按键结构10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1000,电子设备1000的机壳200上设有键孔,其中按键结构100包括:键帽2、微动开关3和缓冲件4。
具体地,键帽2可活动地穿设于键孔处,键帽2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微动开关3适于固定安装在机壳200内并位于键帽2的下方,缓冲件4设在键帽2与微动开关3之间,其中,当键帽2由初始位置移动至触发位置的过程中,键帽驱动缓冲件4抵压并触发微动开关3。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将键帽2配合在键孔内后,键帽2可以朝向靠近和远离微动开关3的方向活动,在微动开关3的朝向键帽2的一侧上可以形成有触发部31,通过将缓冲件4与键帽2配合连接在一起,并使缓冲件4位于键帽2与微动开关3的触发部31之间,使得可以驱动键帽2活动,以使其可以带动缓冲件4活动,从而使得缓冲件4可以与触发部31接触,并触发微动开关3。
当键帽2在初始位置时,即玩家未触发键帽2,缓冲件4不与触发部31接触,微动开关3未收到触发信号,不发生动作。当键帽2在触发位置时,即玩家按压键帽2活动,键帽2驱动缓冲件4朝向触发部31活动,缓冲件4并挤压触发部31,微动开关3收到触发信号后进行相应的动作。
其中,可以将缓冲件4的硬度设为小于键帽2的硬度,使得当有外力冲击(例如跌落)并作用在键帽2上时,键帽2将冲击力传递至缓冲件4时,缓冲件4可以减少传递至触发部31和微动开关3的冲击力,以保护触发部31和微动开关3。
通常情况下,触发部31凸出于微动开关3,但触发部31的行程较短,缓冲件4按压触发部31使其活动至极限时,缓冲件4会与微动开关3接触,通过增大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之间接触的面积,以降低作用在微动开关3上的压强,从而可以进一步保护微动开关3,防止微动开关3损坏。
另外,通过增加缓冲件4的横截面积,不仅使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接触时增加接触面积,以减小压强,还可以使得键帽2对缓冲件4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缓冲件4均可以按压触发部31,并使微动开关3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可以提高按键结构100的灵敏性,进而可以提高按键结构100的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是,当缓冲件4按压触发部31后,与微动开关3接触时,键帽2不与微动开关3接触,以防止键帽2将微动开关3压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的游戏手柄中,通常在手柄的硬塑胶按键上形成有十字骨位,并使十字骨位与微动开关相对。当按压硬塑胶按键时,十字骨位与微动开关的触点接触,以触发微动开关。若手柄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微动开关的触点行程较短,十字骨位会与微动开关的外壳接触挤压,但硬塑胶十字骨位的硬度大,从而使得硬塑胶十字骨位可以将冲击力传递至微动开关的外壳上,同时,由于十字骨位与微动开关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二者接触时的压强较大,由于微动开关的壳体比较脆弱,易使微动开关的外壳破碎,则微动开关损坏不能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通过将缓冲件4设在活动2的朝向微动开关3的一侧,且缓冲件4的硬度小于键帽2,当按键结构100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时,缓冲件4可以减少传递至触发部31和微动开关3的冲击力,以保护触发部31和微动开关3。进一步地,增加缓冲件4的横截面积,以使缓冲件4在冲击力作用下按压触发部31使其活动至极限时,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之间接触的面积可以增加,从而降低作用在微动开关3上的压强,以进一步保护微动开关3,防止微动开关3损坏,进而延长按键结构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4的下表面形成为基本平缓的凸面,换言之,缓冲件4的下表面为凸面,但是凸面平缓近似为平面,具体参照图4所示,由此,缓冲件4向下活动并按压微动开关3时,凸面与微动开关3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可以防止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的接触面积小,而使作用在微动开关3上的压强大,导致微动开关3损坏。
可选地,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的抵压接触面积基本等于微动开关3的上表面面积,由此,当冲击力作用在缓冲件4上时,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的接触面积为微动开关3的上表面面积,从而使得压强可以均匀地作用在微动开关3上,进而可以降低微动开关3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强大小,从而可以防止微动开关3由于局部所受压强较大而导致其外壳损坏,而使微动开关3报废。
参照图3和图4所示,键帽2的下方形成有安装槽24,缓冲件4安装在安装槽24内,缓冲件4的周侧壁与安装槽24的槽壁固定连接,由此,安装槽24可以对缓冲件4限位,使得缓冲件4与触发部31相对,从而使缓冲件4可以按压触发部31以触发微动开关3,防止多次从不同方向力按压键帽2时,缓冲件4发生位移,并不与触发部31相对,不能触发微动开关3,而使按键结构100失灵。
其中,缓冲件4可以粘贴在安装槽24内,缓冲件4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槽24内,缓冲件4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配合连接在安装槽24内,不作具体限制。通过将缓冲件4固定在安装槽24内,使得缓冲件4经过多次按压后不会从安装槽24内脱落,而一直按压触发部31,从而导致按键结构100失灵。
在上述实施例中,缓冲件4的下表面突出于安装槽24的下端面,由此,当缓冲件4按压触发部31,并使触发部31活动至其极限时,缓冲件4会与微动开关3的外壳接触,具体而言是缓冲件4的凸出部分与微动开关3的外壳接触,而安装槽24不与微动开关3接触,从而防止安装槽24与微动开关3接触时损坏微动开关3,进而保护微动开关3。
当按键结构100跌落时,作用在按键结构100上的冲击力,会使得缓冲件4的凸出部分与微动开关3接触,而其他结构不与微动开关3接触。通过降低缓冲件4的硬度,使得缓冲件4可以降低冲击力,起缓冲作用,再通过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接触面积较大,以减小作用在微动开关3上的压强,从而可以保护微动开关3。
参照图4所示,安装槽24的底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缓冲件4的支撑筋23,具体而言,支撑筋23与缓冲件4抵接,而且支撑筋23可以与键帽2一体成型,即支撑筋23与键帽2的硬度相对,当按压键帽2时,键帽2可以将作用力传递至支撑筋23上,由于支撑筋23与键帽2一体成型,作用力传至支撑筋23上时,几乎不会损耗作用力,且接近于瞬时传递作用力,支撑筋23与缓冲件4的接触面积较小,从而使得作用在缓冲件4的压强较大,进而使缓冲件4可以按压触发部31以触发微动开关3,从而可以保证按键结构100的灵敏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还包括限位槽,限位槽适于形成于机壳200的内腔壁上,缓冲件4活动配置于限位槽内,由此,通过驱动按键结构100活动,使得限位槽内的缓冲件4活动,同时限位槽可以对配合在其内的缓冲件4进行限位,使得缓冲件4经过多次按压活动后,缓冲件4不会相对于限位槽活动,从而使缓冲件4可以较好地按压触发部31。其中,限位槽可以与键帽2一体成型,以降低按键结构100的组装步骤。通过将限位槽朝向微动开关3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进行确定,这里不作限制。
参照图4所示,缓冲件4的下表面面积大于触发部31的上表面面积,由此,缓冲件4朝向靠近触发部31活动时,缓冲件4可以按压触发部31并触发微动开关3。当多方向的力作用于缓冲件4上时,缓冲件4可以挤压触发部31并触发微动开关3。通过增大缓冲件4的下表面面积,使得冲击力传递至缓冲件4上后,由于其下表面的面积较大,从而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压强,进而减小作用在微动开关3上的力,以使缓冲件4起缓冲作用,保护微动开关3。
在上述实施例中,缓冲件4为柔性材质,硬度范围为50-70Hb,也就是说,缓冲件4的硬度可以限定在50-70Hb之间,例如,缓冲件4的硬度可以为50Hb、55Hb、60Hb等,这里不作限制。通过将缓冲件4的硬度可以限定在50-70Hb之间,使得当有外力冲击(例如跌落)并作用在键帽2上时,键帽2将冲击力传递至缓冲件4时,缓冲件4可以减少传递至触发部31和微动开关3的冲击力,以保护触发部31和微动开关3。
具体地,缓冲件4为硅胶件,由于硅胶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其硬度可以调节,从而方便厂家根据需要定制硅胶件。例如,当硅胶件的硬度为60时,不仅使得缓冲件4可以按压触发部31而不影响按键结构100的灵敏性,还使得缓冲件4与微动开关3接触时,不损坏微动开关3。另外,硅胶具有弹性,冲击力作用硅胶件上时,硅胶件可以减低冲击力,从而降低冲击对微动开关3的伤害。
参照图5所示,键帽2包括:键帽本体21和弹臂22,键帽本体21用于被按压,弹臂22一端连接键帽本体21且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221,键帽2适于通过安装孔221与机壳200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缓冲件4可以配合在键帽本体21下方,通过按压键帽本体21,从而可以使缓冲件4朝微动开关3方向活动,并触发微动开关3。另外,弹臂22的一端与键帽本体21相连,弹臂22的另一端可以形成有安装孔221,通过将安装孔221与机壳200配合,使得键帽2可以配合安装在机壳200内。另外,安装孔221与机壳200配合后,弹臂22在机壳200内可以转动一定角度,当玩家按压键帽2时,键帽2在机壳200内可以转动活动,并使键帽2可以带动缓冲件4,使得缓冲件4可以挤压触发部31,以触发微动开关3。
进一步地,键帽2还包括止动筋25,止动筋25和弹臂22配置于键帽本体21的相对两侧,当键帽2处于初始位置时,止动筋25抵接键孔的位于机壳200内的端面,当键帽2处于触发位置时,弹臂22蓄力,以驱动键帽2复位到初始位置。
参照图5所示,止动筋25凸出于键帽本体21,并与键孔的内侧抵接,当键帽2处于初始位置时,止动筋25抵接在键孔的内侧,以使键帽2不会从键孔处脱离出去,从而使得键帽2位于机壳200的内腔中。当按压键帽2使其向下活动,并活动至触发位置触发微动开关3,此时弹臂22可以储蓄能量,撤去外力后,弹臂22可以将储蓄的能量释放,弹臂22转动移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弹臂22带动键帽2回至初始位置处,方便下次按压键帽2。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安孔221处套设有弹性件,键帽2活动至触发位置时,弹性件可以储蓄能量,当撤去外力后,弹性件释放能量,使得键帽2可以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得缓冲件4可以与触发部31分离。
参照图1所示,机壳200包括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子部201,两个子部201之间限定出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夹持区,键帽2设在至少一个子部201上,也就是说,机壳200的两个子部201可以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活动,也可以朝远离彼此的方向活动。当两个子部201可以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活动时,两个子部201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使得按键结构100的整体尺寸较小,此时可以方便携带。当两个子部201朝远离彼此的方向活动时,在两个子部201之间可以限定出夹持区,移动终端(如手机)可以放置在夹持区内,移动终端放置在夹持区内后,两个子部201可以活动并夹紧移动终端,防止其掉落,从而方便玩家进行操作控制。
其中,两个子部201中的一个可以设有滑槽,两个子部201中的另一个设有导轨,通过滑槽与导轨的配合,使得两个子部201在进行相对活动时可以限位,即按照既定的方向活动,从而可以使玩家更容易将两个子部201拉开,然后将移动终端放至夹持区。
在上述实施例中,子部201为矩形,两个子部201的远离彼此的侧边的拐角形成为圆角,由此,当两个子部201朝远离彼此的方向活动后,矩形的子部201可以支撑移动终端,使得移动终端夹持后不会发生晃动。进一步地,通过将子部201的拐角处形成为圆角,可以防止划伤玩家,同时,也使得按键结构100放在口袋或其他容器内后,子部201的拐角处不会划破口袋或装有按键结构100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按键结构100的电子设备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包括:机壳200和按键结构100,其中,按键结构100设于机壳200内,按键结构100设于电子设备1000上后,按键结构100可以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控,而通过按键结构100操控电子设备1000,可以使操控更加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为游戏手柄,按键结构100应用于游戏手柄的至少一个肩键,也就是说,按键结构100可以设于游戏手柄的拐弯处,从而可以使得玩家不需要用眼看,便可找到键帽2的位置,从而使得玩家可以更好地进行操控游戏。
其中,游戏手柄的肩键处可以形成为圆角,按键结构100设于圆角处,且键帽2为弧形,由此,玩家在按压键帽2时,手感舒适,若将键帽2设为矩形或有端角的结构时,其端角处容易划伤玩家,提高按键结构100的体验感。
另外,在电子设备1000上的其中一件肩键上配合有按键结构100,也可以在两个件肩键上配合有按键结构100,还可以在更多的肩键处配合按键结构100,这里不作具体限制,满足需要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按键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壳上设有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
键帽,所述键帽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键孔,所述键帽具有初始位置和触发位置;
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适于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键帽下方;以及,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在所述键帽与所述微动开关之间;
其中,所述键帽由所述初始位置移动至所述触发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键帽驱动所述缓冲件抵压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下表面形成为基本平缓的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微动开关的抵压接触面积基本等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上表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下表面面积大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上表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柔性材质,硬度为50-70H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下方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缓冲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缓冲件的周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下表面突出于所述安装槽的下端面,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缓冲件的支撑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形成于所述机壳的内腔壁上,所述缓冲件活动配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包括:键帽本体和弹臂,所述键帽本体用于被按压,所述弹臂一端连接所述键帽本体且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键帽适于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还包括止动筋,所述止动筋和所述弹臂配置于所述键帽本体的相对两侧;
当所述键帽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止动筋抵接所述键孔的位于所述机壳内的端面,当所述键帽处于所述触发位置时,所述弹臂蓄力,以驱动所述键帽复位到所述初始位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游戏手柄,所述按键结构应用于所述游戏手柄的至少一个肩键。
CN202021041496.4U 2020-06-08 2020-06-08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032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496.4U CN212032923U (zh) 2020-06-08 2020-06-08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1496.4U CN212032923U (zh) 2020-06-08 2020-06-08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2923U true CN21203292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1496.4U Active CN212032923U (zh) 2020-06-08 2020-06-08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29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5025A (zh) * 2021-07-0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5025A (zh) * 2021-07-0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3565B2 (ja) キーキャップ、キー構造及びキー構造を有するキーボード
EP3335234B1 (en) Key assemblies, keyboard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key assembly
US5990435A (en) Push button switch
US8284568B2 (en) Key button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111146033A (zh) 按键结构及键盘模块
CN212032923U (zh)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US7250579B2 (en) Large actuation area switching device
US20230207233A1 (en) Combined mute switch
TW202147367A (zh) 按鍵開關
CN109192582B (zh) 按键开关及具有该按键开关的键盘
CN110033975B (zh) 按键
CN212032925U (zh) 电子设备
US6672781B1 (en) Reduced noise key unit
CN110504114B (zh) 按键结构
CN215527558U (zh) 翘板和开关结构
CN112185741B (zh) 开关
CN210167291U (zh) 超薄自发电无线开关
CN210120069U (zh) 开关结构和方向盘
CN111081489B (zh) 按键、键盘及电子装置
CN208478204U (zh) 一种具有机械按键手感的薄膜键盘
CN215770955U (zh) 一种键盘轴及包括其的键盘
CN220796528U (zh) 一种具有触发行程的按键开关及用于马桶的踢脚开关
CN210956518U (zh) 一种具有发声功能的开关
CN216119991U (zh) 一种防尘防摔按键结构
CN217061830U (zh) 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