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3996B -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3996B
CN110133996B CN201811152730.8A CN201811152730A CN110133996B CN 110133996 B CN110133996 B CN 110133996B CN 201811152730 A CN201811152730 A CN 201811152730A CN 110133996 B CN110133996 B CN 110133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host
smar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27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3996A (zh
Inventor
陈超候
吴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27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3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3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3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3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3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47/00Time-piec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which do not interfere with the running or the time-keeping of the time-piec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包括支架、智能主机、保持结构及表带,智能主机与支架可滑动且可转动连接,以使智能主机可相对支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且在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智能主机可相对支架翻转,以使智能主机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保持结构用于连接智能主机与支架,以保持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表带连接于支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利用保持结构连接智能手表和支架,使得在用户无需智能主机转动时,智能主机能够在保持结构的保持作用下保持其原始的状态而不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智能主机不论使用多少次翻转后都可回复至其原始的状态,有效确保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手表为了实现拍摄功能,通常设置单一摄像头,用户在将智能手表佩戴在手上时,若想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则通常只能通过旋转手臂来实现,使用非常不方便。有基于此,市面上也涌现了一些手表表盘能够相对表带转动的手表。但是,这种手表通常是在手表表盘增加转轴实现转动,在多次转动后,容易出现手表表盘与表带无法正常叠合的情况,不利于手表表盘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手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能够实现智能手表的智能主机的相对转动且在多次转动后仍不影响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包括
支架;
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且在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翻转,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
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智能主机与所述支架,以保持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以及
表带,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且叠设于所述支架的状态,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成一定角度的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两第一相对侧和两相对端,两所述第一相对侧上设有主体连接部;
所述智能主机的两第二相对侧分设有滑轨,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在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的所述主体连接部翻转,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由所述第一姿态翻转为所述第二姿态;
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所述相对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持结构为按键结构或磁吸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按压组件以及用于扣合于所述支架的扣合元件,所述按压组件用于施加按压作用力以使所述扣合元件扣合于所述支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扣槽,所述智能主机上对应所述第一扣槽的位置设有第二扣槽,且所述第二扣槽与所述第一扣槽连通,所述按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扣槽,所述扣合元件设于所述第二扣槽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扣槽扣合或分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扣合于所述第二扣槽,且所述按压元件抵接于所述扣合元件;以及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智能主机,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扣合元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保持所述扣合元件扣合于所述第一扣槽内的作用力,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设于所述第二扣槽,且所述按压元件抵接于所述扣合元件;以及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设置成与所述扣合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保持所述扣合元件扣合于所述第一扣槽内的作用力,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设置成与所述按压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提供所述按压元件回复至其未按压状态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按压组件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按压组件的按压行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于或形成于所述智能主机,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于或形成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吸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的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或第二拍摄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所述智能主机设有所述显示屏的一面为正面,与该正面相对的另一面为背面,所述第一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正面,所述第二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背面;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三拍摄方向;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四拍摄方向;
所述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三拍摄方向、所述第四拍摄方向为不同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主机的端部设有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设有连通于所述智能主机内部的承载凹槽,所述承载凹槽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智能主机的正面,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智能主机的背面,所述第一拍摄装置及所述第二拍摄装置均设于所述承载凹槽内,且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实现取景,所述第二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实现取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相对侧上;以及
轴接部,所述轴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且所述轴接部卡设并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智能主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可由所述第一姿态翻转为所述第二姿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轨上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主体连接部连接,使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提供保持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轴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成所述一定角度并保持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一定角度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轴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成所述一定角度并保持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一定角度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底板,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且所述支架本体设有所述主体连接部,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空部内,且所述底板自所述支架本体的其中一相对端延伸至另一相对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所述两相对端分设有表带连接部,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两相对端的所述表带连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通过增加支架的设计,并使得智能主机可相对支架滑动且在滑动至一定位置时,智能主机可自动相对支架发生翻转,这样,无需用户手动掰动智能主机,智能主机也能自动发生翻转,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交互体验。
此外,本发明采用增加保持结构的设计,利用保持结构连接智能手表和支架,使得在用户无需智能主机转动时,智能主机能够在保持结构的保持作用下保持其原始的状态而不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智能主机不论使用多少次翻转后都可回复至其原始的状态,有效确保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智能主机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省略表带和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的说明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智能主机相对支架成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智能主机(省略表带及主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保持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智能主机(省略表带及主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保持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保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保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保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及图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100,包括支架10、智能主机20、表带30以及保持结构40。智能主机20与支架10可滑动且可转动连接,以使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在滑动至第二位置时,该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发生翻转,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表带30连接于支架10的两端。该保持结构40用于连接智能主机20与支架10,以保持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手表100,主要是通过智能主机2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自动发生翻转而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转动,因此,本发明的智能主机20的翻转为自动翻转,这打破了传统的手表在采用表盘相对表带转动只能采用用户手动转动的方式,操作更加简单且整个翻转过程无需用户过分参与,给予用户自动控制的交互感,用户使用体验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可作用该智能手表100的主机使用,其不仅包括设于内部的主板、用于实现触控、显示功能的触控屏/或显示屏、对主板、触控屏/显示屏进行供电的电池、实现智能主机20的通信功能的通信器件(例如无线通信器件、蓝牙通信器件、红外通信器件等)、实现智能主机20的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紫外线检测器、玩水检测识别模块)、实现对用户的心率进行检测的心率检测器、实现智能主机20的定时功能的定时器、实现智能主机20的拍照功能的摄像模组、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的元件,例如指纹模组、面部识别模组,以及实现音频输入和/或输出的麦克风、扬声器等。应该得知的是,上述各器件、功能模组均设于智能主机20内部,且与主板电连接,通过主板实现对这些器件、功能模组的控制,进而控制其实现对应的功能。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主机20是有别于传统的手表的仅能实现时间显示、定时等功能的表盘的。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架10包括两个第一相对侧11和两个相对端12,该两个第一相对侧11上均设有主体连接部11a,该智能主机20的两个第二相对侧21分设有滑轨21a,该主体连接部11a与滑轨21a配合连接,以使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其中,相对侧的意思是指相对设置的两侧,同理,相对端12的意思是指相对设置的两端。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是指: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10上方,且近似覆盖支架10的上表面的位置。而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是指: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滑动一定距离,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其中一相对端12之间具有间距的位置(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滑动且确保其滑动方向能够沿着设定的方向,该智能主机20的两第二相对侧21上的滑轨21a可由设于第二相对侧21上设置的条形滑槽形成,且同时,若智能主机20的整体形状为近似长方体的话,则该滑轨21a是沿着智能主机2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
更进一步地,由于主体连接部11a与滑轨21a配合连接,因此,为了实现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滑动,主体连接部11a可实现在滑轨21a内并沿着滑轨21a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的位置相对支架10发生变化,得到该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相对支架10的主体连接部11a发生翻转(即发生转动),以使该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具体地,该第一姿态为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10的状态,而第二姿态为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成一定角度的状态(如图6所示)。
由此可知,在智能主机20处于第一位置时,智能主机20具有该第一姿态,而当智能主机20处于第二位置时,智能主机20具有该第二姿态。由此,可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位于智能主机20上的屏幕相对支架10的角度也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的屏幕可更加对准用户。
此外,由于智能主机20上设有滑轨21a,为了便于控制智能主机20的滑动,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位置应为主体连接部11a相对应位于第一滑轨21a的中心位置的位置,而第二位置应为智能主机20滑动使得主体连接部11a对应位于第一滑轨21a的端部的位置,且主体连接部11a所在的位置为支架10的中部位置,因此,自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相对主体连接部11a发生翻转时,智能主机20是位于支架10的中部位置的。这样,不仅可合理设计智能主机20滑动的行程,还可便于用户对智能主机20的屏幕进行操作。
应该得知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滑动时,其滑动的方向为朝向支架10用于连接表带30的相对端12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说,智能主机20上的滑轨21a的延伸方向应朝向表带30的佩戴方向设置。
此外,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滑动时,只要智能主机20未滑动至第二位置所在的位置,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始终处于第一姿态,只有当智能主机20已经滑动至第二位置了,智能主机20才可由第一姿态自动翻转为第二姿态。
优选地,该一定角度可为0~180°例如,该第一角度可为30°、45°、60°、75°、90°、120°、135°、150°、165°,最优选地,该第一角度为90°,则此时,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直立设置,即,智能主机20上的屏幕也相对支架10直立设置,可便于用户对屏幕进行操作或观看屏幕。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在用户无需智能主机20翻转时,智能主机20能够保持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不变,以与普通传统的智能手表的使用无异,该保持结构40可为按键结构或者是磁吸结构。
结合图1、图8至图10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保持结构40可为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可包括设于智能主机20的按压组件以及用于扣合于支架的扣合元件42,该按压组件用于施加按压作用力使得扣合元件42能够牢牢地扣合于20,从而不至于与支架10分离,这样,即可使得智能主机20始终与支架10连接而保持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不变。
进一步地,在支架10上可设有第一扣槽102,该智能主机20上对应第一扣槽102的位置设有第二扣槽201,且该第二扣槽201与第一扣槽102连通,该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元件41a以及第一弹性件41b,该按压元件41a扣合于该第二扣槽201,且该按压元件41a抵接于该扣合元件42,该第一弹性件41b的一端连接于该智能主机20,该第一弹性件41b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扣合元件42。该第一弹性件41b用于提供保持该扣合元件42扣合于该第一扣槽102内的作用力,以使该智能主机20相对该支架10保持位于该第一位置的状态。具体地,该第二扣槽201为开设于智能主机20的一端端部的开口槽,且第二扣槽201并未与智能主机20的内部连通,以避免影响智能主机20内部的元器件的布局和设置。此外,为了实现与第一弹性件41b的连接,在第二扣槽201内设置可设置第一固定板201a,该第一固定板201a为L字形板,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其中竖直部分用于将第二扣槽201与智能主机的内部空间分隔开来,而该水平部分则可与第一弹性件41b连接,也就是说,该第一弹性件41b的一端应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板201a的水平部分,该第一弹性件41b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扣合元件42。这样,在第一弹性件41b受力时,其可挤压于第一固定板201a的水平部分与扣合元件42之间。
进一步地,该扣合元件42可包括抵接部42a和连接于该抵接部42a并用于扣合于该第一扣槽102的扣合部42b,该第一弹性件41b连接于该抵接部42a和第一固定板201a的水平部分之间。当该智能主机相对支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弹性件41b呈自然状态(即未受挤压或拉长的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限定按压元件41a的按压行程,该按键结构可包括限位件,该限位件与按压元件41a之间具有间距,用于限定按压元件41a的按压行程。具体地,该限位件可为开设于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上的第一凹槽,当该按压元件41a受到按压力作用时,该按压元件41a可沿朝向该第一凹槽421的方向运动直至卡合于该第一凹槽,此时,按压元件41a不可继续运动,用户可停止按压。
采用限位件的设计,可使得用户的按压更加省力及按压更加准确。
请详细参见图8至图9,以下对按键结构如何保持智能主机位于第一状态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在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时,按压元件41a未受按压,则此时第一弹性件41b呈自然状态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01a的水平部分和抵接部42a之间,而该扣合部42b牢牢地扣合于位于支架的第一扣槽102内。
当用户需使得智能主机相对支架滑动时,此时可通过按压该按压元件41a,则该按压元件41a受按压力作用沿朝向抵接部42a运动直至卡合于该抵接部42a上的第一凹槽421内,在该按压元件41a的作用力作用下,该抵接部42a受力挤压该第一弹性件41b,则该第一弹性件41b受力被压缩,则此时,抵接部42a可沿朝向第一固定板201a的水平部分的方向上升,从而该扣合部42b在抵接部42a的带动下,也沿朝向第一固定板201a的水平部分的方向上升,直至该扣合部42b从第一扣槽102内脱离(如图9所示)。此时,智能主机因不受保持结构的保持作用,从而可相对支架滑动。
也就是说,一旦扣合部42b从第一扣槽102内脱离,则此时可通过滑动智能主机,可使得智能主机相对支架滑动而不再位于第一位置。
应该得知的是,为了便于用户按压以及用户按压更加省力,在该抵接部42a上可设置一倾斜面422,该倾斜面422可自抵接部42a的顶面向该第一凹槽421的位置倾斜,从而使得抵接部42a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这样,当按压该按压元件41a时,该按压元件41a可在该倾斜面422的引导作用下沿着该倾斜面422下滑运动直至卡合于该第一凹槽421内,则此时,用户即可停止对按压元件41a的按压。
此外,为了提升用户按压的舒适感,该按压元件41a可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且在该按压元件41a的按压面上可设置若干凸点,以提升用户的按压手感。
另外,为了使得该保持结构的使用更加可靠以及可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该第一弹性件41b可为弹簧,且同时该第一弹性件41b可为两个,这样,不仅保持该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更加可靠,同时当其中一个第一弹性件41b出现问题或者是损坏时,另一个弹性件还可继续使用,使用可靠性高。
采用按键结构的设计来保持该智能主机相对支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方式,不仅保持效果可靠,同时还可便于用户随时可操作打破保持该第一位置的状态,用户使用体验性较高。
结合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该智能主机20可包括正面20a和与正面20a相对设置的背面20b,其中,正面20a为智能主机20设置显示屏的一面,而背面20b则为智能主机20背离正面20a的一面。该智能主机20的第一姿态为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10的状态,该第二姿态为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形成一定角度的状态。该叠设于支架10的状态是指:智能主机20的背面20b近似与底板的上表面贴合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该拍摄装置可设于智能主机20内部,且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拍摄需求,拍摄装置可包括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即,本发明的智能手表为具有双摄像头的智能手表,且由于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转动,因此,在智能主机20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拍摄装置23的拍摄方向和第二拍摄装置24的拍摄方向也会随之对应改变,这样,无需用户自行转动手臂,只需通过调整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转动角度,即可获得不同的拍摄方向,操作更加便捷。
也就是说,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翻转时后,对于智能手表100而言,其可实现调整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这样,不论用户是想用智能手表的拍摄装置实现扫码、自拍、视频通话抑或是拍摄周边环境,都变得更加容易,不再需要用户手动旋转自己的手臂,用户使用体验性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智能手表为具有双摄像头的智能手表,因此需合理设置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的所在位置,以符合用户的拍照习惯。在智能主机20的端部可设有承载凸台25,该承载凸台25设有连通于该智能主机内部的承载凹槽,该承载凹槽同时具有第一开口(未标示)和第二开口(未标示),且第一开口是朝向智能主机20的正面20a设置,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智能主机的背面20b,该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均设于该承载凹槽内,且第一拍摄装置23通过第一开口实现取景,第二拍摄装置24通过第二开口实现取景。具体地,该承载凸台25可一体成型于智能主机的端部,且该承载凸台25可自智能主机的正面20a延伸至智能主机的背面20b,以实现设置该第一拍摄装置23以及第二拍摄装置24。
采用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设置在智能主机的端部位置,可以不影响智能主机内部的其他电子元器件的布局,从而不至于增大智能主机的体积,使得智能主机还可满足小型化的要求。此外,设置在端部位置,可以避免手臂遮挡摄像头的拍摄视野,确保拍摄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外部灰尘、杂物或者水进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可在第一开口处设置第一镜片(未标示),在第二开口处设置第二镜片(未标示),这样,不仅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可分别通过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实现取景,同时还可利用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保护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依然朝向上表面设置,但该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则为朝向智能主机的侧面设置,且该侧面与上表面之间是形成角度的,这样,即可实现第一拍摄装置朝向上表面取景,而第二拍摄装置是朝向侧面取景的。优选地,当智能主机20的外壳为方形壳体时,则第一侧面与正面20a之间的角度则为9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在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的主体连接部翻转,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因此,对于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而言,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主机处于第一姿态时,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一拍摄方向X1,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三拍摄方向X3;当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二拍摄方向X2,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四拍摄方向X4;第一拍摄方向X1、第二拍摄方向X2、第三拍摄方向X3、第四拍摄方向X4为不同方向。即,在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转动并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转换时,第一拍摄装置22可在第一拍摄方向X1和第二拍摄方向X2之间转换,第二拍摄装置24可在第三拍摄方向X3和第四拍摄方向X4之间转换。其中,第一拍摄方向X1和第二拍摄方向X2的方向不同,第三拍摄方向X3与第四拍摄方向X4的方向不同。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拍摄装置23朝向智能主机20的正面20a设置,第二拍摄装置24朝向智能主机20的背面20b设置,则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姿态时,第一拍摄装置23的第一拍摄方向X1则为朝向智能主机20的正面20a的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纸面方向向上的方向),第二拍摄装置24的第三拍摄方向X3则为朝向智能主机20的背面20b的方向,因此,此时用户无法观看到第二拍摄装置24,因第二拍摄装置24受支架10遮挡。由此可知,智能主机20在位于第一姿态时,第一拍摄方向X1与第三拍摄方向X3反向,且第一拍摄方向X1作为主拍摄摄像头。
而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姿态时,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的主体连接部翻转90°为例,第一拍摄装置23由第一拍摄方向X1转换至第二拍摄方向X2,第二拍摄装置24由第三拍摄方向X3转换至第四拍摄方向X4,此时,第二拍摄方向X2与第一拍摄方向X1的角度为90°(如图6所示),第四拍摄方向X4与第三拍摄方向X3的角度为90°,此时,第二拍摄装置24远离支架10设置,不再受到支架10的遮挡(如图7所示)。
可以得知的是,在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至第二姿态时,第二拍摄装置24由受到支架10遮挡转换到与支架10远离并与支架10形成一定角度,则此时,不论是第一拍摄装置23还是第二拍摄装置24,都可作为主拍摄摄像头,视乎用户的拍摄需求而定。例如,当用户想实现自拍时,可对准第一拍摄装置23,而当用户想实现拍摄周边环境或执行其他拍摄操作时,则可对准第二拍摄装置24。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不仅可作为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起到承载智能主机20的作用,而且还可在用户佩戴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100时,对智能主机20与用户的手腕进行隔离,从而当智能主机20的外壳为金属外壳时,支架10可有效隔离位于智能主机20内部的器件、功能模组运行时散发至外壳的热量,从而避免烫伤用户。由此可知,优选地,该支架10可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架10可包括支架本体10a及底板10b,支架本体10a为中空的框架结构,且支架本体10a设有该主体连接部11a,该底板10b设于支架本体10a的中空部内,且底板10b自支架本体10a的其中一个相对端12延伸至另一个相对端12。具体地,支架本体10a为与智能主机20的外形相匹配的方形支架10,这样可有效确保支架本体10a能够承载智能主机20。而采用支架本体10a为中空的框架结构设计的方式,可有效减轻支架本体10a的重量,从而降低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100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地,底板10b为与智能主机20的外形相匹配的方形板,且底板10b包括两个第三相对侧101,该两个第三相对侧101至支架本体10a的两个第一相对侧11之间具有间距101a。即,底板10b并未完全封盖支架本体10a的中空部,而是在支架本体10a临近其两个第一相对侧11的位置具有间距101a,这同样是为了减轻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100的整体重量。具体地,该底板10b的两个第三相对侧101与支架本体10a的两个第一相对侧11对应设置,且优选地,为了使得支架10具有整体一致性,该底板10b可与支架本体10a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地,为了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架10能够对智能主机20起到保持当前位置的作用,该支架本体10a的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11上设置有第一挡板11b,且该第一挡板11b自该支架本体10a的该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11向上倾斜延伸,用于在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位于第一位置时遮挡该智能主机20,以使该智能主机20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具体地,为了避免影响支架本体10a上的主体连接部11a与智能主机20上滑轨21a的连接,该第一挡板11b在遮挡该智能主机20时,该第一挡板11b的最高位置应位于临近智能主机20的底部的位置。优选地,该支架本体10a的两个第一相对侧11均设有该第一挡板11b,且该第一挡板11b应与支架本体10a一体成型,从而使得第一挡板11b与支架本体10a形成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保持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该支架本体10a的其中一个相对端12上设置有第二挡板12a,该第二挡板12a同样自支架本体10a的底部向上倾斜延伸,且第二挡板12a在遮挡该智能主机20时,该第二挡板12a的最高位置应位于临近智能主机20的底部的位置,从而避免遮挡智能主机20的屏幕。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智能主机20在第一位置相对支架本体10a滑动至第二位置,该支架本体10a的另一相对端12应不设置任何遮挡的挡板,以确保智能主机20能够相对支架本体10a滑动而不受到遮挡。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支架也可包括底板和第一挡板,该底板可包括该两个第一相对侧和该两个相对端,该第一挡板设于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且该第一挡板自该至少一个第一相对侧向上倾斜延伸,用于在智能主机相对该底板位于该第一位置时遮挡该智能主机,以使智能主机保持在该第一位置。具体地,该底板为一块完整的板,即,底板并未做镂空处理。当智能主机位于第一位置时,智能主机是完全覆盖该底板的。此时,可通过底板有效隔离智能主机与用户的手腕皮肤接触,从而避免智能主机内部器件运行时发热烫伤用户。可以理解的是,该两个第一相对侧均可设置该第一挡板,则该第一挡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该智能主机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体连接部11a包括支撑部111和轴接部112,该支撑部111设于支架10的第一相对侧11上,该轴接部112连接于支撑部111的端部,且该轴接部112与对应的滑轨21a配合连接,即,轴接部112卡设于并轴接于对应的滑轨21a中。具体地,支撑部111一体成型于支架本体10a,且自支架本体10a向第一挡板11b延伸并最终延伸至智能主机20的滑轨21a的所在位置,该支撑部111的端部设有第一轴接孔111a,该轴接部112为连接于支撑部111的第一轴接孔111a的转轴,且轴接部112卡设于并轴接于滑轨21a中,从而实现相对滑轨21a滑动,以使智能主机20发生位置变化。
进一步地,为了更有利于轴接部112与滑轨21a的配合连接,在该滑轨21a内可设置连接轴212,该连接轴212滑动连接于滑轨21a,且连接轴212上设置有第二轴接孔(未标示),该轴接部112卡设并轴接于该连接轴212的第二轴接孔,以实现轴接部与连接轴212的配合连接,进而实现轴接部112与滑轨21a的配合连接。具体地,在轴接部112在滑轨21a内滑动的过程中,由于轴接部112与连接轴212配合连接,因此,连接轴212也会在轴接部112的带动下在滑轨21a内滑动。
结合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该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支架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L1,该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智能主机2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L2,其中,在第一位置时,该第二距离L2大于第一距离L1,此时,智能主机20处于第一姿态(如图5的(a)所示);而在第二位置时,该第二距离L2小于、等于该第一距离L1,则此时,智能主机20可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如图5的(b)所示)。具体地,该第一距离L1为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支架本体10a的底部的距离,该第二距离L2为轴接部112的轴心至智能主机20的边缘(该边缘为智能主机20发生翻转一端的边缘)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保持智能主机20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避免出现位置变化,该滑轨21a上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设置成与主体连接部11a连接,使第一弹性复位件211提供保持智能主机20位于该第一位置的作用力。优选地,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为设于该滑轨21a上的弹簧。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一端连接于滑轨21a的一端,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另一端连接于该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位于其自然状态(即未拉长或未压缩的状态)。此时,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智能主机20大致保持于第一位置而不相对第二位置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还可为气弹簧。
应该得知的是,当该第一弹性复位件采用气弹簧时,若该气弹簧的行程不足以使得智能主机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则该智能手表100还可包括设于滑轨21a的辅助滑片,该辅助滑片设置成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连接,且该辅助滑片设有沿该滑轨21a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滑槽,该轴接部与辅助滑片卡设且轴接于该辅助滑片的滑槽51内。具体地,该辅助滑片是用于对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拉伸行程做补充的,这是由于:由上述可知,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轴接部112大致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且本发明的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为气弹簧,该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轨21a,气弹簧另一端与轴接部112连接,在轴接部112滑动的过程中,气弹簧受轴接部112的拉力作用被拉长,而在此滑动过程中,由于轴接部112滑动的行程超过该气弹簧的自身的拉伸行程,此时,则可能由于气弹簧的反作用的作用,导致轴接部112无法顺利滑动至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并抵接于该端部位置,即,智能主机20可能无法滑动至该第二位置。因此,为了确保轴接部112能够顺利滑动至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并抵接于该端部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辅助滑片的设计,该辅助滑片包括起始端52和末端53,该辅助滑片的起始端52与气弹簧的与另一端连接,该辅助滑片的末端53近似靠近滑轨21a的端部位置,且辅助滑片的滑槽51应与滑轨21a相互连通,从而使得轴接部112可在辅助滑片的滑槽51内滑动,进而在辅助滑片的辅助作用下,使得轴接部112可顺利滑动至滑轨21a的端部位置。
应该得知的是,上述辅助滑片的作用是为了弥补气弹簧的行程不足而设置的,因此,若选用更大行程的气弹簧,则该辅助滑片可不设置。同理,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选用拉伸弹簧,且该拉伸弹簧具有足够的拉伸长度,则此时也可不设置辅助滑片。
此外,还可通过调整轴接部112的位置来代替辅助滑片的使用,例如,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可设置轴接部112更靠近滑轨21a的端部位置设置,此时,若采用气弹簧,因轴接部112的滑动行程变短,因此,气弹簧的行程也可满足其要求,此时可不设置该辅助滑片。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在位于其自然状态时,其与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连接的一端大致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或者靠近该滑轨21a的中部位置。由此可知,在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大致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或靠近该滑轨21a的中部位置。同理,在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相对滑轨21a滑动至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大致抵接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该端部位置为远离滑轨21a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连接的一端)。
应该得知的是,上述保持该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是指:使得智能主机20大致固定于第一位置,而不向第二位置滑动。
进一步地,当轴接部112相对滑轨21a运动时,该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由于轴接部112的拉力作用,从而沿滑轨21a的方向运动直至运动至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此时,由于轴接部112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接触而无法继续滑动,则轴接部112停止滑动,智能主机20到达第二位置并发生翻转,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即,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成一定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智能主机20在第二位置时也能保持当前位置不变,该智能手表100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50,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设置成与主体连接部11a的轴接部112连接,用于提供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转动成该一定角度并保持该智能主机20处于该一定角度的作用力。具体地,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可设置在连接轴212上,然后通过连接轴212与轴接部实现第二弹性复位件50与轴接部的连接。当轴接部112在滑轨21a内滑动至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可提供该弹性作用力使得智能主机20能够相对支架本体10a发生翻转,并在智能主机20发生翻转后,提供该智能主机20保持其处于该一定角度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可为C型弹片,该C型弹片套设在连接轴212上,在轴接部112带动智能主机20滑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C型弹片可以提供弹性力迫使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发生翻转,同时,在智能主机20发生翻转后,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还可继续提供作用力保持该智能主机20大致保持当前的翻转状态(即智能主机20相对于支架本体10a处于该一定角度)。由此可知,不论是位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智能主机20可分别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211和第二弹性复位件50提供其位于当前位置的作用力。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也可为扭簧。当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为扭簧时,则第二弹性复位件50的一端可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连接,第二弹性复位件50的另一端可与该连接轴212连接。当轴接部11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弹性复位件50提供拉力使得第一弹性复位件211被拉伸,从而辅助轴接部112的滑动。此外,选用扭簧的设计,可使得当轴接部112滑动至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时,即,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翻转成一定角度时,该扭簧可提供扭转作用力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的翻转更加可靠,同时,利用扭簧还可保持该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的翻转状态。
结合图1、图3和图6所示,该智能主机20的滑动翻转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智能主机20叠设于支架本体10a上且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智能主机20处于第一姿态,智能主机20的第一拍摄装置23的第一拍摄方向朝向支架本体10a的正上方,轴接部112位于滑轨21a的中部位置。按压该按压元件41a,使得扣合元件42与支架的第一扣槽102分离,此时,可推动智能主机20使得轴接部112沿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滑动。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与轴接部112连接,因此,在轴接部112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211也在轴接部112的带动下沿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滑动,直至轴接部112抵接于滑轨21a的端部位置,此时,智能主机20位于第二位置。由于轴接部112还与滑轨21a轴接,因此,在此位置时,智能主机20在第二弹性复位件50的弹性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支架本体10a发生翻转,此时,智能主机20处于第二姿态,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形成近似90°的角度,则智能主机20的第一拍摄装置23的由第一拍摄方向转换至第二拍摄方向,且智能主机20的第二拍摄装置24的也由第三拍摄方向转换至第四拍摄方向,与此同时,第二弹性复位件50在轴接部112上提供保持智能主机20位于当前位置(即第二位置)的作用力,此时,用户可使用第一拍摄装置23和第二拍摄装置24实现不同拍摄方向的拍摄功能。
而当用户想智能主机20回复至第一位置时,则可推动智能主机20,使得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本体10a转动,此时,由于第一弹性复位件211的弹性作用力,智能主机20能够快速回复至第一位置,从而再次叠设于支架本体10a上,此时,该扣合元件42再次扣合于支架的第一扣槽102内,第二拍摄装置24由第四拍摄方向转换至第三拍摄方向,第一拍摄装置23由第二拍摄方向转换至第一拍摄方向,此时,用户可使用第一拍摄装置23实现拍摄功能。
再次结合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架本体10a的两相对端12分设有表带连接部12b,该表带30连接于该两相对端12的表带连接部12b。具体地,该表带连接部12b为设于支架本体10a的端部上圆柱形凸台,且该圆柱形凸台为中空设置,该表带30可通过转轴31穿设于该圆柱形凸台的中空部,从而实现表带30与表带连接部12b的轴接。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通过增加支架的设计,并使得智能主机可相对支架滑动且在滑动至一定位置时,智能主机可自动相对支架发生翻转,这样,无需用户手动掰动智能主机,智能主机也能自动发生翻转,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交互体验。此外,本发明采用增加保持结构的设计,利用保持结构连接智能手表和支架,使得在用户无需智能主机转动时,智能主机能够在保持结构的保持作用下保持其原始的状态而不发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智能主机不论使用多少次翻转后都可回复至其原始的状态,有效确保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在滑轨与轴接部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保持智能主机在第二位置时可自动相对支架发生翻转并保持位于翻转后的第二姿态不变的作用力,从而使得智能主机在位于第二姿态时,可稳固地保持当前位置不变。
实施例二
结合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滑动翻转智能手表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可滑动翻转智能手表的区别之处在于:
该第一弹性件41b被设置成与扣合元件42连接,即,第一弹性件41b不再与按压元件41a连接,而是直接与扣合元件42连接。
具体地,该智能主机20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该按压元件41a及扣合元件42,与此同时,用于与扣合元件42扣合的第一扣槽102设于底部支架10的底部。
进一步地,该定位结构为一体成型于智能主机20的第二扣槽内的定位凸台202。该按压元件41a设于该定位凸台202并抵接于该扣合元件42。优选地,该按压元件41a可近似为带有螺帽的螺杆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按压且按压更加省力,该定位凸台202内形成按压凹槽202a,该按压凹槽202a可与第二扣槽连通,该按压部件可设于该按压凹槽202a。
更进一步地,该按压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1c,该第二弹性件41c设于按压凹槽202a内,该第二弹性件41c的一端与按压元件41a连接,该第二弹性件41c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按压凹槽202a的底部,该第二弹性件41c用于提供该按压元件41a回复至其未按压状态(即按压元件未受到按压力作用的状态)的作用力。这样,当用户按压该按压元件41a时,该按压元件41a受按压力作用沿朝向按压凹槽202a的底部方向运动,直至该按压元件41a抵接于按压凹槽202a的底部,此时,用户可获知该按压元件41a已到达按压极限,从而可及时停止按压。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该按压凹槽202a的底部即为限制该按压元件41a的按压行程的限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扣合元件42也可为螺杆结构。该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刚好抵接于该按压元件41a,该扣合元件42的扣合部42b自第二扣槽内伸出并用于与支架的第一扣槽扣合。即,该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为螺帽,该扣合元件42的扣合部42b为螺杆。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扣合元件42在第二扣槽内的定位,该第二扣槽201的内部还设有固定部件203,该固定部件203临近该定位凸台202设置,该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设于该固定部件203。具体地,该固定部件203上开设有连通至支架10的第一扣槽的固定槽,该第一弹性件41b的一端连接于固定槽的内壁,该第一弹性件41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该扣合元件42的扣合部42b。当用户需转动智能主机20时,可通过按压该按压元件41a,按压元件41a受压挤压该第二弹性件41c及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此时,该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受压挤压该第一弹性件41b,以使第一弹性件41b受压挤压于固定槽的内壁和扣合元件42的扣合部42b,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41b的长度变短,进而带动扣合元件42的扣合部42b自支架10的第一扣槽伸出。
可以得知的是,为了确保按压元件41a的抵接部与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时刻处于抵接状态,该按压元件41a的抵接部设有第一倾斜面(未标示),该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设有第二倾斜面422,该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422相互贴合。这样,在按压元件41a的抵接部受力抵接扣合元件42的抵接部42a的过程中,由于该第二倾斜面422与第一倾斜面的作用,能够保持该抵接部与抵接部42a始终处于抵接状态而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确保该保持结构的使用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滑动翻转智能手表,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在按压部件按压后可提供该按压部件回复至其未按压状态的作用力,从而便于用户的下一次按压。
实施例三
结合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手表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智能手表的区别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该保持结构可包括磁吸结构,该智能主机20通过磁吸结构实现与支架10吸合,进而实现保持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位于第一状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磁吸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磁性元件204和第二磁性元件(未标示),该第一磁性元件204设于该智能主机20,该第二磁性元件可形成于该支架10,该第二磁性元件用于与第一磁性元件204吸合。具体地,第一磁性元件204可为设于智能主机20底部的磁铁,该第二磁性元件可为形成于支架10的金属元件。应该得知的是,若支架10本身的材质为金属,则第二磁性元件则可与支架10一体成型,无需额外再设置。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磁性元件204可形成于该智能主机20,第二磁性元件可设于该支架10。具体地,第二磁性元件可为设于支架10上的磁铁,第一磁性元件204可为形成智能主机20的金属件。且应该得知的是,若智能主机20的外壳为金属材质,则第一磁性元件204无需额外设置。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磁性元件204为设于智能主机20的磁铁,第二磁性元件为设于支架10的磁铁,且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应与第一磁性元件204的磁性相反,这样,当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时,可由于磁性元件的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得智能主机20保持叠设于支架10上的状态不变,即,智能主机20位于第一位置不变。优选地,在智能主机20的主机壳体底部可设有第一磁性元件204,与此同时,在支架10对应主机壳体底部的位置可设置第二磁性元件,且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与第一磁性元件204的磁性相反。当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磁性元件204可与第二磁性元件吸合,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保持其位于第一位置不变。
应该得知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204、第二磁性元件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例如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等。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而言,该智能手表的保持结构也可同时包括该按键结构和磁吸结构,即,在智能主机20与支架10之间同时设置该按键结构和磁吸结构,这样,可使得该保持结构对于智能主机20相对支架10位于第一位置的作用更优更可靠。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具有保持结构的可翻转智能手表,通过设置该保持结构包括磁吸结构,从而使得智能主机20与支架10可在磁吸结构的作用下,吸合在一起,进而使得智能主机20可相对支架10保持位于第一状态。此外,采用磁吸结构的方式,整体结构简单,可有效简化该保持结构的结构设计,有利于节约设计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智能手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智能手表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两第一相对侧和两相对端,两所述第一相对侧上设有主体连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相对侧上;以及
轴接部,所述轴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
智能主机,所述智能主机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所述轴接部可滑动且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且在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翻转,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由第一姿态翻转为第二姿态;所述智能主机的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或第二拍摄装置,所述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智能主机的两相对面;
保持结构,所述保持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智能主机与所述支架,以保持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以及
表带,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所述相对端;
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且叠设于所述支架的状态,所述第二姿态为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成一定角度的状态,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滑动的方向为朝向所述支架的两所述相对端的方向;
所述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轴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成一定角度并保持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一定角度的作用力;
其中,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所述智能主机未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在的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始终处于所述第一姿态,当所述智能主机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可由所述第一姿态自动翻转为所述第二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机的两第二相对侧分设有滑轨,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滑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并在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智能主机可相对所述支架的所述主体连接部翻转,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由所述第一姿态翻转为所述第二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包括按键结构和/或磁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按压组件以及用于扣合于所述支架的扣合元件,所述按压组件用于提供保持所述扣合元件扣合于所述支架的作用力或者是提供所述扣合元件与所述支架分离的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扣槽,所述智能主机上对应所述第一扣槽的位置设有第二扣槽,且所述第二扣槽与所述第一扣槽连通,所述按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扣槽,所述扣合元件设于所述第二扣槽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扣槽扣合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扣合于所述第二扣槽,且所述按压元件抵接于所述扣合元件;以及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智能主机,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扣合元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保持所述扣合元件扣合于所述第一扣槽内的作用力,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
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设于所述第二扣槽,且所述按压元件抵接于所述扣合元件;以及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设置成与所述扣合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保持所述扣合元件扣合于所述第一扣槽内的作用力,以使所述智能主机相对所述支架保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设置成与所述按压元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提供所述按压元件回复至其未按压状态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按压组件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按压组件的按压行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于或形成于所述智能主机,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于或形成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吸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装置包括第一拍摄装置和第二拍摄装置,所述智能主机设有显示屏的一面为正面,与该正面相对的另一面为背面,所述第一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正面,所述第二拍摄装置设于所述智能主机的背面;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三拍摄方向;
当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为第四拍摄方向;
所述第一拍摄方向、所述第二拍摄方向、所述第三拍摄方向、所述第四拍摄方向为不同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主机的端部设有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设有连通于所述智能主机内部的承载凹槽,所述承载凹槽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智能主机的正面,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智能主机的背面,所述第一拍摄装置及所述第二拍摄装置均设于所述承载凹槽内,且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实现取景,所述第二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实现取景。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所述轴接部卡设并轴接于对应的所述滑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轴接部的轴心至所述智能主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处于所述第一姿态;
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智能主机可由所述第一姿态翻转为所述第二姿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成与所述主体连接部连接,使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提供保持所述智能主机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作用力。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底板,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的框架结构,且所述支架本体设有所述主体连接部,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空部内,且所述底板自所述支架本体的其中一相对端延伸至另一相对端。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所述两相对端分设有表带连接部,所述表带连接于所述两相对端的所述表带连接部。
CN201811152730.8A 2018-09-29 2018-09-29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Active CN110133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2730.8A CN110133996B (zh) 2018-09-29 2018-09-29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2730.8A CN110133996B (zh) 2018-09-29 2018-09-29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3996A CN110133996A (zh) 2019-08-16
CN110133996B true CN110133996B (zh) 2023-11-24

Family

ID=6756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2730.8A Active CN110133996B (zh) 2018-09-29 2018-09-29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39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4665B (zh) * 2019-11-18 2021-07-30 惠州市惠泽电器有限公司 可翻转的手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683673A (fr) * 1929-01-16 1930-06-16 Piéce d'horlogerie
CN1768309A (zh) * 2003-03-31 2006-05-03 塔格霍尹尔有限公司 可翻转式表
KR20120058389A (ko) * 2010-11-29 2012-06-07 (주) 세이텍 슬라이딩 힌지용 탄성구동체
CN105335397A (zh) * 2014-07-18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5485314U (zh) * 2016-01-28 2016-08-17 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式两用智能手表
CN107077100A (zh) * 2015-09-15 2017-08-18 宰煐斯路泰科株式会社 可转换智能手表
WO2017141220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Amardeep Singh A wrist and head mounted camera
CN206470539U (zh) * 2016-12-23 2017-09-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06627775U (zh) * 2017-04-11 2017-11-10 台州蜂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表盘及智能手表
CN206930912U (zh) * 2017-07-21 2018-01-26 台州蜂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表盘及其智能手表
CN209086696U (zh) * 2018-09-29 2019-07-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683673A (fr) * 1929-01-16 1930-06-16 Piéce d'horlogerie
CN1768309A (zh) * 2003-03-31 2006-05-03 塔格霍尹尔有限公司 可翻转式表
KR20120058389A (ko) * 2010-11-29 2012-06-07 (주) 세이텍 슬라이딩 힌지용 탄성구동체
CN105335397A (zh) * 2014-07-18 2016-0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7077100A (zh) * 2015-09-15 2017-08-18 宰煐斯路泰科株式会社 可转换智能手表
CN205485314U (zh) * 2016-01-28 2016-08-17 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式两用智能手表
WO2017141220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Amardeep Singh A wrist and head mounted camera
CN206470539U (zh) * 2016-12-23 2017-09-05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
CN206627775U (zh) * 2017-04-11 2017-11-10 台州蜂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表盘及智能手表
CN206930912U (zh) * 2017-07-21 2018-01-26 台州蜂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表盘及其智能手表
CN209086696U (zh) * 2018-09-29 2019-07-0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3996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9321B (zh) 具有翻转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JP5496111B2 (ja) カスタマイズ可能なモジュール式多機能通信装置
EP2778829B1 (en) Docking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92161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upporter
US20170000222A1 (en) Watch type terminal
KR20190049855A (ko) 시계줄의 부착 시스템
WO2016073188A1 (en) Swivel wrist mount
KR20090038300A (ko) 조그 입력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WO2017211049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8937928U (zh) 一种翻转智能手表
WO2020063026A1 (zh) 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11685455A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
CN211180559U (zh) 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
WO2018058568A1 (zh) 电子装置
CN110133996B (zh) 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CN111752138A (zh) 具有多功能表冠的智能主机、智能手表及控制方法
CN110133992B (zh) 拍摄方向可调的智能手表
CN209086696U (zh) 一种可滑动翻转的智能手表
WO2020063025A1 (zh) 一种共轴转动的智能手表
CN209086690U (zh) 一种实现状态保持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10133989B (zh) 实现侧向滑移翻转的智能主机及智能手表
CN108073228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撷取模块
WO2007077284A1 (en) A buckle of an electric wrist device
CN212574375U (zh) 一种新型智能手表
CN211018968U (zh) 一种翻盖式摄像装置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