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1335A - 提高容量的储存支架 - Google Patents

提高容量的储存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1335A
CN114761335A CN202080081695.4A CN202080081695A CN114761335A CN 114761335 A CN114761335 A CN 114761335A CN 202080081695 A CN202080081695 A CN 202080081695A CN 114761335 A CN114761335 A CN 114761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upright
storage
bracket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16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宝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sotec
Original Assignee
Ecosot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sotec filed Critical Ecosotec
Publication of CN114761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1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0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stacker cranes
    • B65G1/0435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stacker cranes with pulling or pushing means on either stacking crane or stacking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92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cars adapted to travel in storage ais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6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means for presenting articles for removal at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r level
    • B65G1/065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means for presenting articles for removal at predetermined position or level with self propelled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0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stacker cranes
    • B65G1/0428Transfer means for the stacker crane between the all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30Modular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Cabinets, Racks, Or The Like Of Rigid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储存组件(1),该储存组件包括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第一储存支架(100)和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第二储存支架(200),第一储存支架(100)的前部横向面(105)和第二储存支架(200)的第二后部横向面(206)通过至少一个水平支撑结构(500)彼此连接。

Description

提高容量的储存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储存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与自动产品储存和回收系统集成的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储存组件包括几个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支架。这种支架包括四个垂直的立柱,该垂直的立柱由支承搁架的水平横梁构件连接在一起。搁架限定了储存隔室的下部部分。通常,储存隔室是与标准托盘相对应的平行六面体体积,当需要移除储存在其上的产品之一以准备订单时,叉车可以经由主面进入储存隔室以放置托盘。
该支架通常布置成使储存隔室的主面彼此面对。这样布置的支架界定了叉车的主循环跨度,该主循环跨度在分配其他跨度的两个循环通道之间延伸。
当期望为给定的地板表面面积增加储存体积时,为了添加搁板而增加支架的高度需要加强立柱与横梁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以便承受施加到支架上的水平力。通常有必要对立柱进行完全修改,这除了成本高昂之外,还需要完全拆卸、重新安装,且随后固定储存组件,这意味着严重的操作损失。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占据了限定地板表面面积的储存组件的储存和/或包装容量。
发明内容
为此,提供了一种储存组件,其包括第一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和第二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下部面,其承载在支撑表面上;第一上部面,其平行于第一下部面;第一右部纵向面和第一左部纵向面,其连接第一前部横向面和第一后部横向面。第一支架限定了多个第一储存隔室,该第一储存隔室沿着在第一下部面与第一上部面之间延伸的第一堆叠方向叠放,该多个第一储存隔室可从第一左部纵向面和第一右部纵向面进入。第一隔室沿着第一堆叠方向彼此隔开第一最小距离。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下部面,其承载在支撑表面上;第二上部面,其平行于第二下部面;第二右部纵向面和第二左部纵向面,其连接第二前部横向面和第二后部横向面。第二支架限定了多个第二储存隔室,该第二储存隔室沿着在第二下部面与第二上部面之间延伸的第二堆叠方向叠放。第二储存隔室可从第二左部纵向面和第二右部纵向面进入。第二隔室在第一堆叠方向上彼此隔开第二最小距离。第一前部横向面和第二后部横向面彼此对准,并以非零距离隔开。第一前部横向面和第二后部横向面通过至少一个水平支撑结构彼此连接。水平支撑结构包括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的第一支撑元件,该第一平面包括第一右部纵向面或第一左部纵向面、和/或第二右部纵向面或第二左部纵向面。第一支撑元件从第一上部面和/或第二上部面延伸至离第一下部面和/或第二下部面的第一预定距离。第一预定距离是第一最小距离或第二最小距离的1至2倍。
这样就获得了储存组件,其中水平支撑件不需要干预支架元件的结构,例如,通过添加粘合同一储存支架的相对顶点的加强件来完成。然后,当期望增加支架元件的储存高度时,可以借助于本发明的支撑件保持先前的支架元件结构并将其从外部支撑。通过将支撑件放置在包括纵向面的平面中,支撑件特别容易放置到位。可以生产大的支撑件和/或使用重量轻且便宜的元件,因为支撑件几乎延伸到支架元件的整个高度。最后,因为预定距离在第一最小距离或第二最小距离的一倍到两倍之间,所以可以开发一种包括许多结构元件的支撑件,而不会损害搬运机器在携带来自第一隔室或第二隔室的包裹时的循环。
本发明的支撑件允许支架元件的经济构造,其中多个第一储存隔室的每个第一隔室包括在第一右部纵向面与第一左部纵向面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平行滑动件,第一对滑动件沿着第一堆叠方向隔开第一最小距离。当多个第二储存隔室中的每个第二隔室包括在第二右部纵向面与第二左部纵向面之间延伸的成对的平行滑动件时,经济性是显着的。
当第一预定距离显着大于第一最小距离和/或第二最小距离时,可以维持携带包裹的搬运托架的循环。
当第一支撑元件包括第一网格时,可获得易于安装的有效支撑件。
当水平支撑结构还包括在第二平面中延伸的第二支撑元件时,支撑件的效率得到提高,该第二平面包括第一上部面和/或第二上部面。有利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二网格。
有利地,储存组件还包括第三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和第四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第三支架包括:第三下部面,其承载在支承表面上;第三上部面,其平行于第三下部面;第三右部纵向面和第三左部纵向面,其连接第三前部横向面和第三后部横向面,该第三右部纵向面或第三左部纵向面之一面对第一右部纵向面或第一左部纵向面中之一。第四支架包括:第四下部面,其承载在支承表面上;第四上部面,其平行于第四下部面;第四右部纵向面和第四左部纵向面,其连接第四前部横向面和第四后部横向面,该第四右部纵向面或第四左部纵向面之一面对第二右部纵向面或第二左部纵向面中之一。水平支撑结构包括在第三平面中延伸的第三支撑元件,该第三平面包括第一上部面和/或第二上部面和/或第三上部面和/或第四上部面。第三支撑元件连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
当第三支撑元件包括第三网格时,可实现简单且经济的支撑。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储存组件的订单准备系统,该订单准备系统还包括设有用于搬运包裹的托盘的自动引导托架。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阅读以下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特定实施例的描述时显现。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在附图中: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储存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图2是图1的支架元件的示意性详细立体图;
[图3]图3是图1的储存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图4是图1的储存组件的托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图5是图1的储存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6]图6是图1的储存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7]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一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二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三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0]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四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1]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五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2]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六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3]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七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4]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八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5]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九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6]图16是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第二立柱的示意图;
[图17]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固定链条的方法的第十步骤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8]图18是图1的储存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根据本发明的通常用1表示的储存组件包括第一储存支架100、第二储存支架200、第三储存支架300和第四储存支架400。
第一储存支架100基本上是平行六面体的,并且包括承载在支承表面上的第一下部面101,该支承表面在此是仓库的混凝土地板2,未示出。第一支架100还包括:第一上部面102,其平行于以第一高度h100隔开的第一下部面101;在此处基本上垂直的第一右部纵向面104和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以在此等于905毫米的第一深度p100隔开。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和第一右部纵向面104连接以第一宽度l100隔开的第一前部横向面105和第一后部横向面106。
第一支架100包括彼此平行并限定了第一支架100的垂直边缘的第一右后部立柱110、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右前部立柱112和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支架100还包括与第一右后部立柱110和第一右前部立柱112等距离的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支架100还包括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其与第一左后部立柱111和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等距离。第一右后部立柱110、第一右前部立柱112和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在第一右部纵向面104的平面中延伸,并使用锚固板107附接到地板2,该锚固板107与密封到地板2的螺纹杆(未示出)接合。第一左后部主立柱111、第一左前部立柱113和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在第一左部纵向面103的平面中延伸,并使用锚固板107附接到地板2,该锚固板107与密封到地板2的螺纹杆(未示出)接合。
第一支架100还包括在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包括在此为金属角材形式的第一前部下部滑动件121.1和第一前中部下部滑动件121.2。第一前部下部滑动件121.1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前部下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前部立柱112,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前中部下部滑动件121.2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前中部下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从第一下部面101以此处等于495毫米的第一基本距离130延伸。
第一支架100还包括在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前部中间滑动件122。第一对前部中间滑动件122包括在此为金属角材形式的第一前部中间滑动件122.1和第一前中部中间滑动件122.2。第一前部中间滑动件122.1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前部中间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前部立柱112,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前中部中间滑动件122.2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前中部中间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第一对前部中间滑动件122从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以在此等于225毫米的第一下部距离131延伸。
第一支架100还包括在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前部上部滑动件123。第一对前部上部滑动件123包括在此为金属角材形式的第一前部上部滑动件123.1和第一前中部上部滑动件123.2。第一前部上部滑动件123.1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前部上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前部立柱112,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前中部上部滑动件123.2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前中部上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
第一对前部上部滑动件123从第一对前部中间滑动件122以在此等于325毫米的第一中间距离132延伸,并且从第一上部面102延伸到在此等于225毫米的第一上部距离133。
同理,第一支架100还包括在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后部下部滑动件124。第一对后部下部滑动件124包括在此为金属角材形式的第一后部下部滑动件124.1和第一后中部下部滑动件124.2。第一后部下部滑动件124.1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后部下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后部立柱110,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后中部下部滑动件124.2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后中部下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第一对后部下部滑动件124从第一下部面101以第一基本距离130延伸。
第一支架100还包括在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后部中间滑动件125。第一对后部中间滑动件125包括在此为金属角材形式的第一后部中间滑动件125.1和第一后中部中间滑动件125.2。第一后部上部滑动件126.1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后部上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后部立柱110,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后中部中间滑动件125.2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后中部中间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第一对后部中间滑动件125从第一对下部面124以第一下部距离131延伸。
第一支架100还包括在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后部上部滑动件126。第一对后部上部滑动件126包括在此为金属角材形式的第一后部上部滑动件126.1和第一后中部上部滑动件126.2。第一后部上部滑动件126.1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后部上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后部立柱110,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后中部顶部滑动件126.2平行于第一下部面101延伸,且该第一后中部顶部滑动件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另一方面用螺栓连接到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
第一对后部上部滑动件126在离第一对后部中间滑动件125第一中间距离132处以及在离第一上部面102第一上部距离133处延伸。
第一右前部立柱112、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以及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第一对前部中间滑动件122和第一对前部上部滑动件123构成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前部元件100.1。
第一右后部立柱110、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以及第一对后部下部滑动件124、第一对后部中间滑动件125和第一对后部上部滑动件126构成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后部元件100.2。
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在其下部部分中由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界定,在其侧面上由第一右前部立柱112、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中间立柱115界定,且在其上部部分中由与第一前部下部储存隔室140相对应的第一对前部中间滑动件122构成。
第一前部中间储存隔室141在其下部部分中由第一对中间滑动件122界定,在其侧面上由第一右前部立柱112、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中间立柱115界定,且在其上部中由第一对前部上部滑动件123界定。
第一前部上部储存隔室142在其下部部分中由第一对前部上部滑动件123界定,在其侧面上由第一右前部立柱112、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中间立柱115界定,且在其上部部分中由第一上部面102界定。
第一前部中间隔室141和第一前部上部隔室142在第一垂直堆叠方向143上叠放在第一前部下部隔室140上。在第一堆叠方向143上考虑的第一前部下部隔室140的高度等于第一下部距离131。
在第一堆叠方向143上考虑的第一前部中间隔室141的高度等于第一中间距离132。
在第一堆叠方向143上考虑的第一前部上部隔室142的高度等于第一上部距离133。
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在其下部部分中由第一对后部下部滑动件124界定,在其侧面上由第一右后部立柱110、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中间立柱115界定,且在其上部部分中由与第一后部下部储存隔室144相对应的第一对后部中间滑动件125构成。
第一后部中间储存隔室14在其下部部分中由第一对后部中间滑动件125界定,在其侧面上由第一右后部立柱110、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中间立柱115界定,且在其上部部分中由第一对后部上部滑动件126界定。
第一后部上部储存隔室146在其下部部分中由第一对后部上部滑动件126界定,在其侧面上由第一右后部立柱110、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第一中间立柱115界定,且在其上部部分中由第一上部面102界定。
第一后部中间隔室145和第一后部上部隔室146在第一垂直堆叠方向143上叠放在第一后部下部隔室144上。在第一堆叠方向143上考虑的第一后部下部隔室144的高度等于第一下部距离131。
在第一堆叠方向143上考虑的第一后部中间隔室145的高度等于第一中间距离132。
在第一堆叠方向143上考虑的第一后部上部隔室146的高度等于第一上部距离133。
如图1所示,第一中间距离132大于第一下部距离131和第一上部距离133。
第一前部下部隔室140接纳第一右前部下部容器150和第一左前部下部容器151,该两者都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上。第一右前部下部容器150和第一左前部下部容器151在此处是相同的并且是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如图2所示,第一右前部下部容器150具有基本上小于第一下部距离131的高度h150。第一右前部下部容器150的宽度l150基本上等于第一宽度l100的一半。第一右前部下部容器150的深度p150是第一深度p100的一半。因此,第一前部下部隔室140是打开的,且因此可以从第一右部纵向面104和第一左部纵向面103进入,在无需搬运第一左前部容器151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第一右前部容器150,反之亦然。
同理,第一前部中间隔室141接纳第一右前部中间容器152和第一左前部中间容器153。
第一前部上部隔室142接纳第一右前部上部容器154和第一左前部上部容器155。第一后部下部隔室144接纳第一右后部容器156和第一左后部下部容器157。第一后部中间隔室145接纳第一右后部中间容器158和第一左后部中间容器159。
第一后部上部隔室146接纳第一右后部上部容器160和第一左后部上部容器161。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前部自由通路体积190由第一下部面101和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界定。第一右前部立柱112、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和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限定第一前部体积190的垂直边缘。
第一前部体积190具有第一前部通路部段S190,该第一前部通路部段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一尺寸等于第一基本距离130,即495毫米。在横向方向上连接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和第一右部纵向面104的截面S190的第二尺寸基本上等于第一深度p100,即950毫米。
第一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后部自由通路体积191由第一下部面101和第一对后部下部滑动件124界定。第一右后部立柱110、第一左后部立柱111、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和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限定第一后部体积191的垂直边缘。
第一前部体积191具有与第一前部通路部段S190相同的第一后部部段S191
第一右后部立柱110设有第一右后部攀爬链条170,该第一右后部攀爬链条170具有沿第一右后部立柱110垂直延伸的300个链节。第一左后部立柱111设有第一左后部攀爬链条170.1,该第一左后部攀爬链条170.1具有沿第一左后部立柱111垂直延伸的300个链节。第一右前部立柱112设有第一右前部攀爬链条170.2,该第一右前部攀爬链条170.2具有沿第一右前部立柱112垂直延伸的300个链节。第一左前部立柱113设有第一左前部攀爬链条170.3,该第一左前部攀爬链条170.3具有沿第一左前部立柱113垂直延伸的300个链节。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设有第一右部中间攀爬链条170.4,该第一右部中间攀爬链条170.4具有沿第一右部中间立柱114垂直延伸的300个链节。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设有第一左部中间攀爬链条170.5,该第一左部中间攀爬链条170.5具有沿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垂直延伸的300个链节。
参考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和第一左部中间链条170.5分别在第一左前部立柱113和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上的安装和固定来描述攀爬链条170至170.5的安装和固定。
参照图14至图17描述的用于固定第一左前部立柱113和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的方法。
根据图7所示的第一步骤,第一左前部立柱113(此处为穿孔的U形型材)处于基本上水平的安装位置,此处为第一左前部下部引导装置20的第一左前部下部连接器用螺栓连接在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的第一左前部下部部分113.1上。
根据图8所示的第二步骤,第一跨接件40以规则的间隔用螺栓连接在立柱113上。根据图9所示的第三步骤,第一型材41,此处截面为U形的型材,用螺栓连接在跨接件40和第一左前部下部引导装置20上。第一型材41包括第一腹板41.1,该第一腹板41.1连接分别由第一右平板41.4和第一左平板41.5终止的第一右翼缘41.2和第一左翼缘41.3,该第一右平板41.4和第一左平板41.5基本上正交于第一右翼缘41.2和第一左翼缘41.3延伸。
根据图10所示的第四步骤,第一左前部上部连接器42用螺栓连接在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的第一上部部分113.2上。第一左前部上部连接器42包括框架42.1,该框架42.1设有支承第一孔42.3的横向壁42.2。框架42.1包括分别用螺栓连接在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的右翼缘和左翼缘上的右面板42.4和左面板42.5。
第一左前部上部连接器42安装在距第一左前部下部引导装置20第一预定距离L42的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的第一上部部分113.2上。在此,预定距离L42在第一左前部下部引导装置20的第一对凸缘22的孔21的轴线O21与横向壁42.2的上部表面42.6之间延伸。
根据图11所示的第五步骤,第一丁腈平台43放置在型材41的腹板41.1上,使得其下部端43.1基本上直接位于第一左前部下部引导装置20的轴线O21下方。根据图12所示的第六步骤,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的第一下部端170.31使用第一销44附接到第一对凸缘22。根据图13所示的第七步骤,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的第一上部端170.32通过快速链条紧固件45连接到第一链条张紧器46。
第一链条张紧器46包括螺纹杆46.1,该螺纹杆46.1一方面设有用于接纳第二快速链条紧固件45的孔46.2,另一方面设有用于接纳轴承垫圈46.4和螺母46.5的自由螺纹端46.3。螺纹杆46.5延伸穿过横向壁的第一孔42.3并穿过轴承垫圈46.4。根据图14中所示的第八步骤,螺母46.5用于调节隔开横向壁42.2的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的第一上部端170.32的距离L46,并使其达到此处等于22毫米的预定值d46。锁定螺母46.8锁定螺纹杆46.1相对于第一左前部上部连接器42的位置,并因此固定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的第一上部端170.32相对于第一立柱113的位置。通过调节距离L46,作用于将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的第一下部端170.31与第一上部端170.32隔开的距离L170.3,使得距离L170.3等于2500毫米。
根据图15所示的第九步骤,第一左前部加强网183安装在第一左前部立柱113上。
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被相同地处理,并在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的第二下部部分115.1上接纳第二下部引导装置50。如图16所示,用螺栓连接在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上的第二跨接件51支承着与第一型材41相同的型材52,该型材52接纳第二丁腈平台53。第二左部中间连接器54安装在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的第二上部端115.2上,位于第二左部中下部引导装置50的第二预定距离L54处。
第一左部中间链条170.5的第一下部端170.51连接到第二下部引导装置50,而第一左部中间链条170.5的第一上部端170.52连接到第二左部中上部连接器54。将第一左部中间链条170.5的第一下部端170.51与第一上部端170.32隔开的距离L170.5通过作用于与第一链条张紧器46相同的第二链条张紧器55来调节,使得距离L170.5等于9000毫米。第一左部中间加强网185安装在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上。
根据图17所示的第十步骤,将分别设有第一左前部网格183和第一左部中间网格185的第一左前部立柱113和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垂直地定位,板107搁置在地板2上。
根据最终的设置步骤,设置第一左前部立柱113和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的位置,使得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的第一下部端170.31和第一左部中间链条170.5的第一下部端170.51位于水平平面Ph中。一旦设置了这些位置,如有必要,就在板107与地板2之间进行适当的固定。
对第一右后部链条170、第一左后部链条170.1、第一右前部链条170.2和第一右部中间链条170.4进行相同的安装,以便将这些链条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放置在同一水平平面Ph中。
在上述方法的第一步骤期间,引导装置20在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的第一左前部下部部分113.1上的附接是通过螺栓连接完成的。
根据上述方法的第二步骤,第一型材41与引导装置20的结合有利地通过将第一型材41用螺栓连接到框架42.1的凸耳31上来完成。
最后,如图22所示,在将第一左前部链条170.3的第一下部端170.31附接到止动件21的第六步骤期间,将第一下部端170.31引入到成对的凸耳22之间,并将第一销44通过孔21引入以在第一下部端170.31的孔中延伸。
第二支架200、第三支架300和第四支架400与第一支架100在此是相同的。与参考第一支架100描述的那些元件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将具有同一个附图标记,当它们涉及第二支架200时加上一百,当它们涉及第三支架300时加上两百,并且当它们涉及第四支架400时加上三百。
因此,如图1所示,第二支架200的第二后部横向面206面对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前部横向面105。第三支架300的第三右部纵向面304面对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并限定了后部中心循环跨度3。第四支架400定位成使得第四支架400的第四后部横向面406面对第三支架300的第三前部横向面305。第四支架400的第四右部纵向面404面对第二支架200的第二左部纵向面203,并限定了前部中心循环跨度4。左后部循环跨度5沿第三左部纵向面303延伸。左前部循环跨度6沿第四左部纵向面403延伸。类似地,右后部循环跨度7沿着第一右部纵向面104延伸,并且右前部循环跨度8沿着第四右部纵向面404延伸。
如图2所示,后部中心跨度3、前部中心跨度4、左后部跨度5、左前部跨度6、右后部跨度7和右前部后部跨度8通向以第一前部横向面105、第二后部横向面206、第三前部横向面305和第四后部横向面406为边界的中心循环通道9。后部中心跨度3、左后部跨度5和右后部跨度7通向以第一后部横向面106和第三后部横向面306为边界的后部循环通道10。前部中心跨度4、左前部跨度6和右前部后部跨度8通向以第二前部横向面205和第四前部横向面405为边界的前部循环通道11。
储存组件1与订单准备系统90集成在一起,该订单准备系统90包括连接到控制和命令单元91的第一自动引导托架70和第二自动引导托架80,该控制和命令单元91设有具有第一托架70和第二托架80的无线通信装置92。订单准备系统90还包括设有卸载斜面94的移除区域93。参照图4,第一托架70具有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主体71,并包括四个机动驱动轮72.1至72.4,以及第一齿轮73.1、第二齿轮73.2、第三齿轮73.3和第四齿轮73.4。驱动轮72.1至72.4允许第一托架70在地板2上沿主方向75来回移动并转动。齿轮73.1至73.4分别安装在第一可缩回臂74.1、第二可缩回臂74.2、第三可缩回臂74.3和第四可缩回臂74.4的端部上,这些可缩回臂从主体71展开,平行于与主方向75正交的横向方向76,并基本上平行于地板2。齿轮73.1至73.4绕基本上平行于主方向75的轴线旋转地安装。
移动驱动轮72.1至72.4、齿轮73.1至73.4的托架的所有致动器,以及用于缩回可缩回臂74.1至74.4的致动器都连接到驱动单元77,该驱动单元77设有用于与控制和命令单元91无线通信的装置。
第一照相机78.10附接到第一臂74.1,以捕获第一齿轮73.1及其周围的图像。同理,第二照相机78.20、第三照相机78.30和第四照相机78.40分别附接到第二臂74.22、第三臂74.3和第四臂74.4,以分别捕获第二齿轮73.2及其周围的图像、第三齿轮73.3及其周围的图像和第四齿轮73.4及其周围的图像。照相机78.10至78.40连接到驱动单元77。
第一托架70接纳上部板78,该上部板78安装到在横向方向76上从主体71突出的滑动件。板78包括凸耳79,该凸耳79在与板78的平面正交的平面中延伸突出部。当第一托架70的轮子72.1至72.4搁置在地板2上时,板78的上部表面从地板2延伸在此等于260毫米的距离h78
第二托架80的结构与第一托架70的结构相同。
如在图1和图5中可以更具体地看出,第一网格501在第一垂直平面502中延伸。第一右部纵向面104和第二右部纵向面204也位于第一平面502中。第一网格501由钢制角材503组成,用螺栓连接形成三角系统504,该三角系统504连接第一右前部立柱112和第二右后部立柱210。第一网格501从第一上部面102延伸,并且具有从地板2延伸的等于485毫米的通路高度Hpas的第一下部端501.1。
因此,第一网格501确保通过第二支架200传递第一支架100的水平力,反之亦然,从而增加了第一支架100对水平力的阻力。
如图6所示,第二网格511在第二水平面512中延伸。第一上部面102和第二上部面202也位于第二平面512中。第二网格511由钢制角材513组成,用螺栓连接形成三角系统514,该三角系统514连接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的上部边缘。
第三网格521在第二水平面512中延伸,该第二水平面512在此还包括第三上部面302和第四上部面402。第三网格521由钢制角材523组成,用螺栓连接形成三角系统524,该三角系统524连接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二左后部立柱211、第三右前部立柱312和第四右后部立柱410。
第一网格501、第二网格511和第三网格521属于水平支撑结构500。
水平支撑结构500还可以包括在第四垂直平面532中延伸的第四网格531,该第四垂直平面532在此还包括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和第二左部纵向面203。第四网格531可以与第一网格501相同。
水平支撑结构500还可以包括在第五垂直平面542中延伸的第五网格541,该第五垂直平面542在此还包括第三右部纵向面304和第四右部纵向面404。第四网格531可以与第一网格501相同。
水平支撑结构500还可以包括在第六垂直平面552中延伸的第六网格551,该第六垂直平面552在此还包括第三左部纵向面303和第四左部纵向面403。第六网格551可以与第一网格501相同。
水平支撑结构500还可以包括在第六水平平面552中延伸的第七网格561,该第六水平平面552在此还包括第三上部面302和第四上部面402。第七网格561连接第三支架300和第四支架400的上部边缘。同理,与第二网格511、第三网格521或第四网格531类似的其他水平网格可以在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第三支架300和/或第四支架400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支架之间延伸。
水平支撑结构500通过在距楼层2距离Hpas处停止,使得当第一托架70和第二托架80不支承容器、或不支承下部容器或上部容器之一时,它们能够在中心通道9中循环。当第一托架和/或第二托架支承中间容器时,单元91驱动它们,使得它们不在中心通道9中循环。
在操作中,当寻求移除储存在订单准备系统90的储存隔室之一中的物品、例如储存在第一左前部下部容器151中的物品时,该移除请求由单元91处理。单元91驱动第一托架70以将其带入后部中心循环跨度3,使得第一齿轮73.1、第二齿轮73.2、第三齿轮73.3和第四齿轮73.4分别面对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第一左部中间立柱115、第三右前部立柱312和第三右部中间立柱314。
因此,驱动单元77驱动第一臂74.1的展开。如图24所示,第一齿轮73.1基本上面对着第一前部链条170.3。在第一臂74.1的展开期间,第一照相机78.10向驱动单元77传输第一齿轮73.1和第一链条170.3的相对位置的第一图像。基于对该图像的分析,驱动单元77可以通过控制车轮72.1至72.4,来调节机器人70和第一左前部立柱113的相对定位。一旦完成了第一链条170.3和第一齿轮73.1的相对定位,驱动单元77控制第一臂74.1的展开,直到第一齿轮73.1与第一链条170.3啮合。同理,驱动单元77展开第二臂74.2,然后展开第三臂74.3和第四臂74.4,同时调节第一托架70的位置,以使第二齿轮73.2、第三齿轮73.3和第四齿轮73.4分别与第一左部中间链条170.5、第三右部中间链条370.4和第三右前部链条370.2啮合。用于调节齿轮73.1至73.4与链条170.3、170.5、370.2和370.4的相对位置的第一托架70的移动是特别通过臂74.1至74.4在主方向75上的柔性以及臂同时或连续的展开来促进的。
齿轮73.1至73.4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允许第一托架7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和第三支架300在垂直方向上攀爬,直到其位于基本上低于第一对前部下部滑动件121的水平。板78展开以在第一左前部容器151的底部下方延伸。齿轮73.1至73.4的附加旋转允许凸耳78与容器151底部的同源孔口151.1接合。然后,单元91控制板78的缩回,然后控制齿轮73.1至73.4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的旋转,以使第一托架70与地板2接触。
一旦第一托架70的车轮72.1至72.4与地板2接触,驱动单元77控制缩回臂74.1至74.4的缩回,并驱动第一托架70,直到移除区域93和斜面94。在操作者移除第一左前部容器151中的物品并确认该移除之后,单元91控制第一托架70,使得其在第一前部下部储存隔室140中替换第一左前部容器151。
当第一托架70和第二托架80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第一托架70和第二托架80必须在此处诸如为后部中心跨度3的同一个跨度中循环的情况,以进入容器或结合可移除区域93。第一前部自由通路体积190和第一后部自由通路体积191的对齐允许产生第一附加后部中心循环跨度3’,其因此在第一前部下部隔室140和第一后部下部隔室144下方延伸。第一附加后部中心跨度3’使得第一托架70和/或第二托架80能够从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前部横向面105循环到第一支架100的第一后部横向面106。可以进行第一托架70和/或第二托架80的循环,包括当它们运输类似于第一右下部前部容器150或第一右前部上部容器154的容器时。在运输类似于较高高度的第一右前部中间容器152的容器期间,单元91控制由此装载的第一托架70或第二托架80,以使其不使用第一附加后部跨度3’(图18)。
当然,第二支架200、第三支架300和第四支架400本身也包括前部和后部自由通路体积,以产生其他附加循环跨度。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涵盖落入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内的任何变型。
具体地:
-尽管此处第一支架的深度等于950毫米,对应于以5毫米的间隙隔开的两个450毫米深度的容器,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深度值为950毫米的上部支架或下部支架,以接纳一个单一深度的容器或两个间隙减小或较小的独立容器;
-尽管此处第一和第二基本距离等于495毫米,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基本距离值,这些基本距离值大于对应于储存隔室最低高度的最小距离,优选地在储存隔室的最低高度上添加运输高度,当托架板搁置在地板上时该运输高度将地板与托架板隔开;
-尽管此处将下部滑动件与中间滑动件隔开的第一下部距离等于225毫米,以便为容器保留5毫米的间隙,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第一下部距离值,其可包括大于或小于5毫米的间隙。这同样适用于第一中间距离和第一上部距离;
-尽管此处将中间滑动件与上部滑动件隔开的第一上部距离等于325毫米,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第一上部距离值,以例如获得其中所有储存隔室具有相同尺寸的支架;
-尽管此处第一支架包括将两个支架元件隔开的第一中间立柱,这两个支架元件中的每一个包括成列的储存隔室,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支架构造,例如,支架包括不同数量的中间立柱,例如没有中间立柱、两个或更多中间立柱;
-尽管此处第一最小距离等于下部距离,此处为225毫米,但本发明还适用于第一最小距离的其他值,其对应于储存隔室的最低高度,例如,另一个隔室的高度;
-尽管此处同一纵向面的立柱是等距离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以不同距离隔开的立柱;
-尽管此处支架元件的立柱使用锚固板附接到地板,该锚固板用螺栓连接在锚固杆上,但本发明还适用于将支架元件固定到承载表面的其他装置,例如,锚固棒、焊接到锚固板的连接件、在一个单一立柱上的一个单一锚固件;
-尽管此处滑动件是以金属角材的形式制成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滑动件,例如,由PTFE或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的方形或圆柱形型材;
-尽管此处的滑动件用螺栓连接在立柱上,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将滑动件连接到立柱的其他方式,例如,螺钉固定、焊接或卡扣配合;
-尽管此处第一支架包括两个支架元件,以限定三个储存隔室的两列,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他支架构造,例如,支架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的支架元件,以限定不同数量的列,该列可以包含不同数量的储存隔室;
-尽管此处的堆叠方向是垂直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堆叠方向的其他定向,例如,相对于垂直方向成45度的方向或任何其他方向。
-尽管此处的储存隔室包含两种不同尺寸的容器,但本发明也适用于接纳诸如板、托盘或原料产品的其他储存元件的隔室;
-尽管此处的第一前部通路部段在连接第一纵向面的横向方向上具有基本上等于第一深度p100的第二尺寸,本发明还适用于在横向方向上的第二尺寸的其他值,优选地,在横向方向上的第二尺寸基本上等于成对的滑动件的长度的一半;
-尽管此处的立柱设有具有300个链节的攀爬链条,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攀爬元件,例如,带齿皮带、带齿杆、双链节链条或加勒型(Galle-type)链条、螺纹线缆或绞合线缆。攀爬元件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例如,具有300个链节的第一链条和具有150个链节的第二链条;
-尽管此处的第一左前部立柱是穿孔的U形,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立柱,例如方形管、具有IBE、IPN或HEA型材的圆柱形管,无论是否穿孔;
-尽管此处的下部引导装置借助于接合在附接凸片上的螺栓而螺栓连接在立柱上,但本发明也适用于设有用于附接到立柱上的其他方式的引导装置,例如,螺钉、焊接、胶合或卡扣配合;
-尽管此处的下部引导装置包括用于接纳链条的下部端的孔口以及连接销,本发明还适用于没有用于连接到链条端的装置的下部引导装置、没有引导装置的下部链条连接器,以及设有用于连接诸如钩子或接合在链节中的螺钉的链条端的其他类型的装置的引导装置;
-尽管此处的上部连接器用螺栓连接在立柱上,但本发明也适用于设有用于附接到立柱上的其他方式的上部连接器,诸如螺钉、焊接、胶合或卡扣配合;
-尽管已经相继描述了用于将立柱彼此固定的方法的步骤,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中某些步骤同时执行或以不同顺序执行的方法;
-尽管此处的跨接件连结到立柱上以接纳支承型材,但本发明也适用于链条支承型材的其他类型的支承,例如,管状支承、振动吸收支承或任何支承;
-尽管此处的第一型材是U形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链条支承型材,例如C形型材;
-尽管此处在链条和支承型材之间放置了丁腈平台,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阻尼元件,例如氯丁橡胶、泡沫EPDM平台或多个弹性体衬垫。以同样的方式,对于阻尼元件,其他截面也是可能的,例如U形或其他截面;
-尽管此处距离L46被调节为等于22毫米的值,本发明还适用于将第二攀爬元件的第二上部端与第二上部连接器隔开的第四距离的其他第三预定值,例如大于或小于22毫米;
-尽管此处距离L170.3被调节为等于2500毫米的值,本发明还适用于将第一链条的第一下部端与第一上部端隔开的第一预定距离的其他值;
-尽管此处的立柱是垂直定位的,平行于垂直攀爬方向,本发明还适用于攀爬方向的其他定向,例如相对于垂直方向成45度的攀爬方向d或任何其他方向,因此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调节平面需要正交于攀爬方向;
-尽管此处的下部引导装置包括凸耳,本发明还适用于不具有用于连接支承攀爬元件的型材的装置或另一类型的型材连接件的下部引导装置,例如,平台或接头;
-尽管此处的第一托架包括驱动轮,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在地板上移动托架的其他装置,例如轨道、空气垫、用于在牵道中接合的钩子;
-尽管此处的第一托架包括齿轮,但本发明还适用于可以与立柱接合以允许托架沿着这些立柱升高的任何其他机动攀爬装置,例如磁性轨道或蜗杆;
-尽管此处的第一网格在包括第一右部纵向面和第二右部纵向面的第一平面中延伸,本发明还适用于第一水平支撑结构元件的其他安装部,例如,在仅包括第一或第二纵向面中的一个或两者都不包括的平面中延伸的第一网格,该网格可以在相对于垂直平面具有任何定向的平面中延伸;
-尽管此处的第二网格在包括第一上部面和第二上部面的第二平面中延伸,但本发明还适用于第二水平支撑结构元件的其他安装部,例如,在仅包括第一或第二上部面中的一个或两者都不包括的平面中延伸的第二网格,该网格可以在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任何定向的平面中延伸;
-尽管此处的第三网格在第二水平平面中延伸,但本发明也适用于第三水平支撑结构元件的其他安装部,例如,在不包含任何支架上部面的平面中延伸的第三网格,该网格可以在相对于水平平面具有任何定向的平面中延伸;
-尽管此处的网格是由用螺栓连接的钢制角材组成的,形成三角形系统,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支撑件,例如,用螺栓连接的或焊接的管状网格,组成网格的元件可以由其他黑色金属材料或者甚至不是合成材料的材料制成。该网格还可以包括刚性壁、线缆等;
-尽管此处的板包括用于连接到容器的凸耳,但本发明也适用于连接到容器的其他装置,例如,几个凸耳、钩子或磁体;
-尽管此处的第一网格是在第一链条张紧之后安装的,但是第一网格的实施方式优选地在第一链条张紧之前完成;
-尽管此处机器人相对于链条的定位是使用照相机完成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可以辅助定位操作的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超声波、红外线、激光雷达或雷达传感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储存组件(1),所述储存组件包括第一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100)和第二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200),
所述第一支架(100)包括:第一下部面(101),其旨在承载在支撑表面上;第一上部面(102),其平行于所述第一下部面(101);第一右部纵向面(104)和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其连接第一前部横向面(105)和第一后部横向面(106),所述第一支架限定了多个第一储存隔室(140-146),所述第一储存隔室(140-146)沿着在所述第一下部面(101)与所述第一上部面(102)之间延伸的第一堆叠方向叠放,所述多个第一储存隔室(140-146)能从所述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和所述第一右部纵向面(104)进入,所述第一储存隔室(140-146)沿着所述第一堆叠方向彼此隔开第一最小距离;
所述第二支架(200)包括:第二下部面(201),其旨在承载在支撑表面上;第二上部面(202),其平行于所述第二下部面(201);第二右部纵向面(204)和第二左部纵向面(203),其连接第二前部横向面(205)和第二后部横向面(206),所述第二支架(200)限定了多个第二储存隔室(240-246),所述多个第二储存隔室沿着在所述第二下部面(201)与所述第二上部面(202)之间延伸的第二堆叠方向叠放,所述第二储存隔室能从所述第二左部纵向面(203)和所述第二右部纵向面(204)进入,所述第二储存隔室(240-246)沿着所述第一堆叠方向彼此隔开第二最小距离;
所述第一前部横向面(106)与所述第二后部横向面(205)彼此面对,同时隔开非零距离,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水平支撑结构(500)彼此连接,
所述水平支撑结构(500)包括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的第一支撑元件(501),所述第一平面包括第一右部纵向面(104)或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和/或第二右部纵向面(204)或第二左部纵向面(203),
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01)从所述第一上部面(102)和/或所述第二上部面(202)延伸至距所述第一下部面和/或所述第二下部面第一预定距离,
所述第一预定距离是所述第一最小距离或所述第二最小距离的1至2倍,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01)包括第一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储存隔室中的每个第一隔室(140-146)包括在所述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所述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平行滑动件(121-126),所述第一对滑动件(121-126)沿着所述第一堆叠方向隔开所述第一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储存隔室中的每个第二隔室(240-246)包括在所述第二右部纵向面(204)与所述第二左部纵向面(203)之间延伸的成对的平行滑动件(221-226)。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结构(500)还包括在第二平面(512)中延伸的第二支撑元件(511),所述第二平面包括所述第一上部面(102)和/或所述第二上部面(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11)包括第二网格。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组件(1),还包括第三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300)和第四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400),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下部面(301),其旨在承载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第三上部面(302),其平行于所述第三下部面(301);第三右部纵向面(304)和第三左部纵向面(303),其连接第三前部横向面(305)和第三后部横向面(306),所述第三右部纵向面(304)或所述第三左部纵向面(303)之一面向所述第一右部纵向面(104)或所述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一;
所述第四支架(400)包括:第四下部面(401),其旨在承载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第四上部面(402),其平行于所述第四下部面(401);第四右部纵向面(404)和第四左部纵向面(403),其连接第四前部横向面(405)和第四后部横向面(406),所述第四右部纵向面(404)或所述第四左部纵向面(403)之一面对所述第二右部纵向面(204)或所述第二左部纵向面(203)之一;
所述水平支撑结构(500)包括在第三平面中延伸的第三支撑元件(521),所述第三平面包括所述第一上部面(102)和/或所述第二上部面(202)和/或所述第三上部面(302)和/或所述第四上部面(402),
所述第三支撑元件(52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0)、所述第二支架(200)、所述第三支架(300)和所述第四支架(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元件(521)包括第三网格。
8.订单准备系统,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组件(1),所述订单准备系统包括自动引导托架(70、80),所述自动引导托架设有用于搬运包裹的托盘(78)。

Claims (9)

1.储存组件(1),所述储存组件包括第一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100)和第二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200),
所述第一支架(100)包括:第一下部面(101),其旨在承载在支撑表面上;第一上部面(102),其平行于所述第一下部面(101);第一右部纵向面(104)和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其连接第一前部横向面(105)和第一后部横向面(106),所述第一支架限定了多个第一储存隔室(140-146),所述第一储存隔室(140-146)沿着在所述第一下部面(101)与所述第一上部面(102)之间延伸的第一堆叠方向叠放,所述多个第一储存隔室(140-146)能从所述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和所述第一右部纵向面(104)进入,所述第一储存隔室(140-146)沿着所述第一堆叠方向彼此隔开第一最小距离;
所述第二支架(200)包括:第二下部面(201),其旨在承载在支撑表面上;第二上部面(202),其平行于所述第二下部面(201);第二右部纵向面(204)和第二左部纵向面(203),其连接第二前部横向面(205)和第二后部横向面(206),所述第二支架(200)限定了多个第二储存隔室(240-246),所述多个第二储存隔室沿着在所述第二下部面(201)与所述第二上部面(202)之间延伸的第二堆叠方向叠放,所述第二储存隔室能从所述第二左部纵向面(203)和所述第二右部纵向面(204)进入,所述第二储存隔室(240-246)沿着所述第一堆叠方向彼此隔开第二最小距离;
所述第一前部横向面(106)与所述第二后部横向面(205)彼此面对,同时隔开非零距离,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水平支撑结构(500)彼此连接,
所述水平支撑结构(500)包括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的第一支撑元件(501),所述第一平面包括第一右部纵向面(104)或第一左部纵向面(103)、和/或第二右部纵向面(204)或第二左部纵向面(203),
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01)从所述第一上部面(102)和/或所述第二上部面(202)延伸至距所述第一下部面和/或所述第二下部面第一预定距离,
所述第一预定距离是所述第一最小距离或所述第二最小距离的1至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储存隔室中的每个第一隔室(140-146)包括在所述第一右部纵向面(104)与所述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间延伸的第一对平行滑动件(121-126),所述第一对滑动件(121-126)沿着所述第一堆叠方向隔开所述第一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储存隔室中的每个第二隔室(240-246)包括在所述第二右部纵向面(204)与所述第二左部纵向面(203)之间延伸的成对的平行滑动件(221-226)。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501)包括第一网格。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结构(500)还包括在第二平面(512)中延伸的第二支撑元件(511),所述第二平面包括所述第一上部面(102)和/或所述第二上部面(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元件(511)包括第二网格。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组件(1),还包括第三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300)和第四基本上为平行六面体的储存支架(400),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下部面(301),其旨在承载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第三上部面(302),其平行于所述第三下部面(301);第三右部纵向面(304)和第三左部纵向面(303),其连接第三前部横向面(305)和第三后部横向面(306),所述第三右部纵向面(304)或所述第三左部纵向面(303)之一面向所述第一右部纵向面(104)或所述第一左部纵向面(103)之一;
所述第四支架(400)包括:第四下部面(401),其旨在承载在所述支撑表面上;第四上部面(402),其平行于所述第四下部面(401);第四右部纵向面(404)和第四左部纵向面(403),其连接第四前部横向面(405)和第四后部横向面(406),所述第四右部纵向面(404)或所述第四左部纵向面(403)之一面对所述第二右部纵向面(204)或所述第二左部纵向面(203)之一;
所述水平支撑结构(500)包括在第三平面中延伸的第三支撑元件(521),所述第三平面包括所述第一上部面(102)和/或所述第二上部面(202)和/或所述第三上部面(302)和/或所述第四上部面(402),
所述第三支撑元件(52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00)、所述第二支架(200)、所述第三支架(300)和所述第四支架(4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存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元件(521)包括第三网格。
9.订单准备系统,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存组件(1),所述订单准备系统包括自动引导托架(70、80),所述自动引导托架设有用于搬运包裹的托盘(78)。
CN202080081695.4A 2019-11-26 2020-11-16 提高容量的储存支架 Pending CN1147613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13251A FR3103367B1 (fr) 2019-11-26 2019-11-26 Rack de stockage à capacité améliorée
FRFR1913251 2019-11-26
PCT/EP2020/082293 WO2021104921A1 (fr) 2019-11-26 2020-11-16 Rack de stockage a capacite ameliore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1335A true CN114761335A (zh) 2022-07-15

Family

ID=69743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1695.4A Pending CN114761335A (zh) 2019-11-26 2020-11-16 提高容量的储存支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8775A1 (zh)
EP (1) EP4065493A1 (zh)
JP (1) JP7446470B2 (zh)
KR (1) KR20220103793A (zh)
CN (1) CN114761335A (zh)
CA (1) CA3160957A1 (zh)
FR (1) FR3103367B1 (zh)
WO (1) WO2021104921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0189A1 (en) * 2002-09-20 2004-03-24 BERTELLO S.p.A. Guiding mechanism for a drawer
US20090010741A1 (en) * 2006-02-16 2009-01-08 Albert Burgstaller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order-picking or consolidating articles
CN106687394A (zh) * 2014-07-16 2017-05-17 万德兰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储存产品容器的系统
CN107933279A (zh) * 2017-12-18 2018-04-2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
CN207604706U (zh) * 2017-07-07 2018-07-13 成都百胜家具材料有限公司 货物托架及组合式货架
CN109573427A (zh) * 2018-11-12 2019-04-05 合肥徽策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化保管设备
CN209009377U (zh) * 2018-10-23 2019-06-21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搬运设备
CN209038359U (zh) * 2018-10-19 2019-06-28 鑫兰食品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储货架
CN209064808U (zh) * 2018-09-30 2019-07-05 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控制系统
CN110114901A (zh) * 2016-10-14 2019-08-09 伊奈维特有限责任公司 能量存储系统的电池模块隔室和电池模块安装区域及其方法
CN110143393A (zh) * 2019-06-17 2019-08-20 隆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四向穿梭车的立体仓库拣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506754U (zh) * 2018-12-24 2019-10-18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环形智能仓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01718A1 (de) * 1995-01-20 1996-07-25 Haenel & Co Regal
US20020146305A1 (en) * 2001-03-27 2002-10-10 Gerhard Haag Automated parking tower
US6923612B2 (en) * 2002-03-29 2005-08-02 TGW Transportgeräte GmbH & Co. KG Load-handling system and telescopic arm therefor
US20160016731A1 (en) * 2014-07-16 2016-01-21 Sergey N. Razumov Loading desired container sequence onto board of container carriage in storage system
MX2019010117A (es) 2017-02-24 2019-12-19 Opex Corp Sistemas y metodos automatizados de almacenamiento y recuperacion.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0189A1 (en) * 2002-09-20 2004-03-24 BERTELLO S.p.A. Guiding mechanism for a drawer
US20090010741A1 (en) * 2006-02-16 2009-01-08 Albert Burgstaller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order-picking or consolidating articles
CN106687394A (zh) * 2014-07-16 2017-05-17 万德兰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储存产品容器的系统
CN110114901A (zh) * 2016-10-14 2019-08-09 伊奈维特有限责任公司 能量存储系统的电池模块隔室和电池模块安装区域及其方法
CN207604706U (zh) * 2017-07-07 2018-07-13 成都百胜家具材料有限公司 货物托架及组合式货架
CN107933279A (zh) * 2017-12-18 2018-04-2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卡车动力电池框架
CN209064808U (zh) * 2018-09-30 2019-07-05 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控制系统
CN209038359U (zh) * 2018-10-19 2019-06-28 鑫兰食品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储货架
CN209009377U (zh) * 2018-10-23 2019-06-21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仓储搬运设备
CN109573427A (zh) * 2018-11-12 2019-04-05 合肥徽策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化保管设备
CN209506754U (zh) * 2018-12-24 2019-10-18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环形智能仓库
CN110143393A (zh) * 2019-06-17 2019-08-20 隆链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四向穿梭车的立体仓库拣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46470B2 (ja) 2024-03-08
CA3160957A1 (fr) 2021-06-03
WO2021104921A1 (fr) 2021-06-03
EP4065493A1 (fr) 2022-10-05
FR3103367A1 (fr) 2021-05-28
US20220388775A1 (en) 2022-12-08
KR20220103793A (ko) 2022-07-22
JP2023504586A (ja) 2023-02-03
FR3103367B1 (fr)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5909B2 (e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objects
KR102422231B1 (ko) 모듈형 보관 시스템 및 방법
US5180069A (en) Four-deep push-back warehouse storage rack system
CN112407718B (zh)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存储的电子货柜
AU20083302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cking loads in vehicles
CN114746348A (zh) 固定攀爬路径的方法
GB1602738A (en) Load-carrying vehicles
CN114761335A (zh) 提高容量的储存支架
US11999564B2 (en) Method for securing a climbing route
RU185327U1 (ru) Складской модульный блок
RU238442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колес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212047461U (zh) 一种中转货架
CN1270949C (zh) 用于形成集装箱支架的方法
CN219688237U (zh) 存放铝棒捆的立体库
CN209957321U (zh) 集装箱装箱系统
RU7817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колес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JP3216358U (ja) 工事規制標識収納運搬架台
US20230339651A1 (en) Improved modular transport system with subdivision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odular subdivision of transport container or frame
JP6751315B2 (ja) 足場付き輸送用架台
CN117585346A (zh) 一种协同工作的货架机器人及方法
FR3103369A1 (fr) Rack de stockage à accessibilité améliorée/
JPS6382203A (ja) 棚積設備
JPH0753016A (ja) 棚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