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7321U - 集装箱装箱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装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7321U
CN209957321U CN201920182618.2U CN201920182618U CN209957321U CN 209957321 U CN209957321 U CN 209957321U CN 201920182618 U CN201920182618 U CN 201920182618U CN 209957321 U CN209957321 U CN 209957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ush
platform
pull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26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Aodu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Aodu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Aodu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Aodu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26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7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7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73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装箱系统,包括设有载货台的载车,放置于载货台上并且与载货台可拆卸连接的货架,以及安装于载车上并且位于载货台上方的推拉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装箱系统,首先将货物装入货架中,再通过载车运送至集装箱等目的地,接着利用推拉器将货物推动至目的地,因此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集装箱装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集装箱装箱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等装货安全且便于堆放,但是货物装入集装箱等过程中,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集装箱装箱系统,用以解决货物装入集装箱等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装箱系统,包括设有载货台的载车,放置于载货台上并且与载货台可拆卸连接的货架,以及安装于载车上并且位于载货台上方的推拉器。
优选的,推拉器包括安装于载车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自由端连接并且由驱动装置带动而沿载货台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拉板。
优选的,所述货架底部设置有插槽,载货台插入所述插槽中设置;所述货架的底面上以及内壁上设置若干个第一辊筒,第一辊筒的转动方向与推拉板的运动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载车为叉车,所述载货台为货叉。
优选的,所述货架包括底板和档杆,底板的四角均垂直固定设置有所述档杆,底板的横向和纵向设置有交错的插槽,叉车的货叉插入插槽中。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设置若干组第一辊筒,挡杆朝向第一辊筒的侧面以及底板顶面上均设置若干第二辊筒,第二辊筒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辊筒的转动方向相同;每个挡杆远离第二辊筒的侧面均设置第三辊筒,第三辊筒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辊筒的转动方向相同。
优选的,底板底面、顶面和侧面均设置若干组第一辊筒,档杆侧面均设置第二辊筒,底板顶面和侧面的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的转动方向相同。
优选的,推拉器包括辅助固定板、固定座、导向杆、液压推拉杆,固定座分别对称地固定设置在叉车头端的两侧,推拉板位于固定座前方,辅助固定板位于固定座后方,辅助固定板与叉车之间可移动设置,每个固定座沿载车长度方向均设置两个导向杆,导向杆穿过固定座,导向杆的其中一端与辅助固定板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板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座上均固定设置液压推拉杆,液压推拉杆的伸缩端与推拉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推拉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观察孔。
优选的,货叉设置为两个,两个货叉的前端部均平行设置有钩板,两个钩板位于两个货叉之间,两个钩板相对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可移动装箱平台,可移动装箱平台侧面设置一组插入口,载车的载物台插入插入口中;可移动装箱平台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斜坡。
优选的,在可移动装箱平台处安装有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固定栓和校准板,可移动装箱平台两边侧壁上均间隔安装有两个固定栓,两个固定栓之间连接有校准板,校准板为弧形板,且其中心部延伸至可移动装箱平台上。
优选的,可移动装箱平台靠近集装箱的一端设置调整架,调整架靠近可移动装箱平台的一端固定设置球头轴承,球头轴承与可移动装箱平台通过销轴铰接,调整架上端面的四角均沿边缘设置角形限位板,集装箱设置在调整架上,集装箱位于四个角形限位板内;调整架底面靠近可移动装箱平台一端的四个角均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万向轮。
优选的,调整架下方远离可移动装箱平台的一端设置弧形齿条,弧形齿条的弧心为调整架与可移动装箱平台的铰接点;调整架下端远离可移动装箱平台的一端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第一斜齿轮,调整架下端固定设置方管,方管沿驱动电机输出轴方向设置,方管底部设置第一电推杆,第一电推杆的伸缩杆位于方管内部,第一电推杆的伸缩杆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第二斜齿轮和第三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和第三斜齿轮的斜齿均朝向第一斜齿轮的斜齿,同一状态下,第二斜齿轮和第三斜齿轮只能有一个与第一斜齿轮啮合,方管下端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异形齿轮,异形齿轮下半部分为直齿轮,异形齿轮上半部分垂直设置弧形斜齿条,异形齿轮下半部分的直齿轮与弧形斜齿条啮合;第二斜齿轮远离第一斜齿轮的一侧设置第四斜齿轮,第四斜齿轮的斜齿与第一斜齿轮的斜齿位于同一平面上,调整架下端对应第四斜齿轮的位置垂直固定设置丝杠,丝杠与第四斜齿轮轴心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丝杠下端固定设置稳定板,丝杠位于稳定板中间位置,远离可移动装箱平台的两个支架固定设置在稳定板下端两侧,调整架下端对应稳定板位置固定设置定位杆,定位杆分别穿过稳定板的两端,且定位杆可在稳定板中滑动;调整架侧面固定设置控制器,驱动电机和第一电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每个角形限位板上均固定设置第二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的伸缩杆朝向调整架内部,每个第二电推杆的伸缩杆端部均固定设置第一推板,调整架前后对应角形限位板横向分别设置滑槽,每个第一推板底端均垂直设置第二推板,每个第二推板下端均固定设置滑块,滑块设置在滑槽中,滑块能够在滑槽中滑动,每个第二推板顶端均固定设置第三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第三电推杆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箱系统,首先将货物装入货架中,再通过载车运送至集装箱等目的地,接着利用推拉器将货物推动至目的地,因此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货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货架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移动装箱平台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叉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角形限位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校准装置与可移动装箱平台配合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校准装置与可移动装箱平台配合的侧视图。
其中,10-叉车;11-货叉;12-推拉板;13-辅助固定板;14-固定座;15- 导向杆;16-液压推拉杆;17-观察孔;18-钩板;20-货架;21-底板;22-档杆; 23-插槽;26-第一辊筒;24-第二辊筒;30-可移动装箱平台;31-插入口;32- 斜坡;40-调整架;41-球头轴承;42-角形限位板;43-支架;44-万向轮;45- 弧形齿条;46-驱动电机;47-第一斜齿轮;48-方管;49-第一电推杆;50-第二斜齿轮;51-第三斜齿轮;52-异形齿轮;53-直齿轮;54-弧形斜齿条;55- 第四斜齿轮;56-丝杠;57-稳定板;58-定位杆;59-控制器;60-第一推板; 61-滑槽;62-第二推板;63-滑块;64-第三电推杆;65-第二电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集装箱装箱系统,包括设有载货台的载车,放置于载货台上并且与载货台可拆卸连接的货架,以及安装于载车上并且位于载货台上方的推拉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货物装入货架中,再通过载车运送至集装箱等目的地,接着利用推拉器将货物推动至目的地,因此提高了效率。
优选的,推拉器包括安装于载车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自由端连接并且由驱动装置带动而沿载货台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拉板。所述货架底部设置有插槽23,载货台插入所述插槽23中设置;所述货架的底面上以及内壁上设置若干个第一辊筒24,第一辊筒24的转动方向与推拉板12的运动方向一致
推拉板用于将货物推动出去,而第一辊筒24使货架20与集装箱内壁的摩擦力减小,从而货架20更容易进入集装箱内部。
如图1-4所示,所述载车为叉车10,所述载货台为货叉11;所述货架包括底板21和档杆22,底板21的四角均垂直固定设置有所述档杆22,底板21 的横向和纵向设置有交错的插槽23,叉车10的货叉11插入插槽23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将不规则物品装入货架20中,通过货架20的挡杆对不规则物品进行限位,防止不规则物品整体宽度和高度超出集装箱的宽度和高度,使不规则物品能够更顺利地装入集装箱中,同时防止不规则物品与集装箱侧壁发生磕碰而造成物品损坏。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档杆22侧面均设置第二辊筒25,底板21顶面和侧面的第一辊筒24与第二辊筒25的转动方向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叉车10的货叉11插入插槽23中,插入将货架20运输到集装箱内部,通过第一辊筒24和第二辊筒25在集装箱内壁上滚动,使货架20与集装箱内壁的摩擦力减小,从而货架20更容易进入集装箱内部。
由于底板21的底面有第一辊筒24的存在,使得摩檫力非常小,所以使用小吨位叉车可以轻易推动货架20入柜,无需使用大型或重型机械来推动货物入柜。事实上,大型和重型机械体积庞大,是无法实现进入集装箱的。
如图3所示,为了使叉车10运输货架20过程中,货架20与集装箱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可移动装箱平台30,可移动装箱平台30侧面设置一组插入口31,叉车10的货叉11能够插入插入口31中;可移动装箱平台30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斜坡3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叉车10货叉11插入插入口31中,对可移动装箱平台30进行移动,通过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与集装箱对齐,使叉车10在可移动装箱平台30行走,保持货架20与集装箱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方便货架20进入集装箱。
如图3所示,优选的,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与集装箱箱扣设置有嵌入式连接设计,平台与集装箱箱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无缝对接。具体为:可移动装箱平台30远离斜坡32一端具有向外延伸且与上端面齐平的延伸板。使用时,延伸板嵌入在集装箱箱扣上,以实现平台与集装箱箱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无缝对接。
如图4所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载车上设置推拉器,推拉器包括推拉板 12、辅助固定板13和固定座14,固定座14分别对称地固定设置在叉车10头端,推拉板12位于固定座14前方,辅助固定板13位于固定座14后方,每个固定座14沿叉车10长度方向均设置两个导向杆15,导向杆15穿过固定座14,导向杆15的其中一端与辅助固定板13固定连接,导向杆15的另一端与推拉板12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座14上均固定设置液压推拉杆16,液压推拉杆16的伸缩端与推拉板12固定连接。
液压推拉杆16的伸缩端发生伸长或者缩短,带动推拉板12、导向杆15、辅助固定板13一起移动,导向杆15起到限位作用。
叉车10将货架20装入集装箱不需要很大的推力,推拉板12的作用是在货架20进入集装箱之后达到需要的位置时,伸出去抵住货物,配合叉车10叉齿拉回货架20的动作,从而阻止货物随着货架20回收的动作移动,以便货物留在箱内,叉车10将货架20拉回后再进行下一轮的装货。
为了方便叉车10观察集装箱位置,方便调整方向,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推拉板1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观察孔17。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叉车10两个货叉11的端部均平行设置有钩板18,两个钩板18位于两个前叉之间,两个钩板18相对设置。
勾板10的作用是实现将货架20拉回。货架20底板21内部也有对应的勾板设计,和叉车10叉齿勾板18呈反向对应,不妨碍叉齿进入,在叉齿回拉时可以挂住叉齿勾板,实现将货架20回收的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货叉11将货架20推入集装箱,液压推拉杆16推动推拉板12,通过推拉板12将货架20推入集装箱中,通过观察孔17能够观察货架20和集装箱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货叉11将货架20推入集装箱,液压推拉杆16推动推拉板12,通过推拉板12将货架20推入集装箱中,通过观察孔17能够观察货架20和集装箱角度,使叉车10将货架20装入集装箱能够有更大推力,货架20进入集装箱更加容易,减少大型机械的使用,减少油耗,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为了使集装箱能够摆动角度,方便调节位置,使货架20 更容易进入集装箱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可移动装箱平台30靠近集装箱的一端设置调整架40,调整架40靠近可移动装箱平台30的一端固定设置球头轴承41,球头轴承41与可移动装箱平台30通过销轴铰接,调整架40上端面的四角均沿边缘设置角形限位板42,集装箱设置在调整架40上,集装箱位于四个角形限位板42内;调整架40底面靠近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一端的四个角均通过支架43固定设置万向轮44。
为了使集装箱能够摆动角度,方便调节位置,使货架20更容易进入集装箱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调整架40下方远离可移动装箱平台30的一端设置弧形齿条45,弧形齿条45的弧心为调整架40与可移动装箱平台30的铰接点;调整架40下端远离可移动装箱平台30的一端设置驱动电机46,驱动电机46的输出轴固定设置第一斜齿轮47,调整架40下端固定设置方管48,方管48沿驱动电机46输出轴方向设置,方管48底部设置第一电推杆49,第一电推杆49的伸缩杆位于方管48内部,第一电推杆49的伸缩杆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第二斜齿轮50和第三斜齿轮51,第二斜齿轮50和第三斜齿轮51 的斜齿均朝向第一斜齿轮47的斜齿,同一状态下,第二斜齿轮50和第三斜齿轮51只能有一个与第一斜齿轮47啮合,方管48下端远离驱动电机46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异形齿轮52,异形齿轮52下半部分为直齿轮53,异形齿轮52 上半部分垂直设置弧形斜齿条54,异形齿轮52下半部分的直齿轮53与弧形斜齿条54啮合;第二斜齿轮50远离第一斜齿轮47的一侧设置第四斜齿轮55,第四斜齿轮55的斜齿与第一斜齿轮47的斜齿位于同一平面上,调整架40下端对应第四斜齿轮55的位置垂直固定设置丝杠56,丝杠56与第四斜齿轮55 轴心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丝杠56下端固定设置稳定板57,丝杠56位于稳定板 57中间位置,远离可移动装箱平台30的两个支架43固定设置在稳定板57下端两侧,调整架40下端对应稳定板57位置固定设置定位杆58,定位杆58分别穿过稳定板57的两端,且定位杆58可在稳定板57中滑动;调整架40侧面固定设置控制器59,驱动电机46和第一电推杆49分别与控制器59电连接。
如图7所示,为了使集装箱能够摆动角度,方便调节位置,使货架20更容易进入集装箱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每个角形限位板42上均固定设置第二电推杆65,第二电推杆65的伸缩杆朝向调整架40内部,每个第二电推杆65的伸缩杆端部均固定设置第一推板60,调整架40前后对应角形限位板 42横向分别设置滑槽61,每个第一推板60底端均垂直设置第二推板62,每个第二推板62下端均固定设置滑块63,滑块63设置在滑槽61中,滑块63能够在滑槽61中滑动,每个第二推板62顶端均固定设置第三电推杆64,第二电推杆65、第三电推杆64分别与控制器59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控制器59控制第一电推杆49上下移动,使第二斜齿轮50和第三斜齿轮 51分别与第一斜齿轮47啮合,当第二斜齿轮50与第一斜齿轮47啮合,控制器59控制驱动电机46正转或者翻转,控制第四斜齿轮55转动,由于第四斜齿轮55与丝杠56螺纹配合,丝杠56固定在调整架40上,第四斜齿轮55与第二斜齿轮50之间具有压力,使第二斜齿轮50能够带动第四斜齿轮55转动,所以无论第二斜齿轮50正转或者反转,都能使第四斜齿轮55一直与第二斜齿轮50啮合,进而控制第四斜齿轮55相对丝杠56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最终实现集装箱上下角度的倾斜,防止货架20与集装箱上下角度不匹配而影响货架20进入集装箱;当第三斜齿轮51与第一斜齿轮47啮合,控制器59控制驱动电机46正转或者翻转,由于初始状态下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与调整架40 角度能够大致对准,在货架20进入集装箱过程中,货架20与集装箱只会出现较小角度的偏差,从而只需控制调整架40进行小角度的偏移,所以第三斜齿轮51与弧形齿条45之间的转动角度能够满足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与调整架40 之间角度的调正,通过第三斜齿轮51带动弧形斜齿条54转动,最终使直齿轮 53在弧形齿条45上滚动,从而控制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与调整架40水平方向的角度;通过控制器59控制第二电推杆65的伸缩,控制集装箱在水平面上小角度的偏转,第二推板62通过滑块63在滑槽61中移动,控制第三电推杆64 的伸缩,控制集装箱其中一个边角的升起或降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控制器59控制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与调整架40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角度,使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与调整架40能够对准,通过控制第二电推杆65 和第三电推杆64的伸缩,能够使集装箱在水平面上小角度偏转,以及集装箱其中一个边角的升起或降落,最终使叉车10带动货架20能够对准集装箱,能够提高货架20装入集装箱的效率。
实施例3
如图8、9所示,在可移动装箱平台处安装有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固定栓71和校准板72,可移动装箱平台两边侧壁上均间隔安装有两个固定栓71,两个固定栓71之间连接有校准板,校准板为弧形板,且其中心部延伸至可移动装箱平台上。校准板的材质优选为弹性材质。该校准板用于防止货架入柜时方向偏离箱口或者滑出平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集装箱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载货台的载车,放置于载货台上并且与载货台可拆卸连接的货架,以及安装于载车上并且位于载货台上方的推拉器,
推拉器包括安装于载车的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自由端连接并且由驱动装置带动而沿载货台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拉板,
所述货架底部设置有插槽(23),载货台插入所述插槽(23)中设置;所述货架的底面上设置若干个第一辊筒(26),第一辊筒(26)的转动方向与推拉板(12)的运动方向一致,
所述载车为叉车(10),所述载货台为货叉(11),
货架包括底板(21)和挡杆(22),底板(21)的四角均垂直固定设置有所述挡杆(22),底板(21)的横向和纵向设置有交错的插槽(23),叉车(10)的货叉(11)插入插槽(2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底面设置若干组第一辊筒(26),挡杆(22)朝向第一辊筒(26)的侧面以及底板(21)顶面上均设置若干第二辊筒(24),第二辊筒(24)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辊筒(26)的转动方向相同;每个挡杆(22)远离第二辊筒(24)的侧面均设置第三辊筒(25),第三辊筒(25)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辊筒(26)的转动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推拉器包括辅助固定板(13)、固定座(14)、导向杆(15)、液压推拉杆(16),固定座(14)分别对称地固定设置在叉车(10)头端的两侧,推拉板(12)位于固定座(14)前方,辅助固定板(13)位于固定座(14)后方,辅助固定板(13)与叉车(10)之间可移动设置,每个固定座(14)沿载车长度方向均设置两个导向杆(15),导向杆(15)穿过固定座(14),导向杆(15)的其中一端与辅助固定板(13) 固定连接,导向杆(15)的另一端与推拉板(12)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座(14)上均固定设置液压推拉杆(16),液压推拉杆(16)的伸缩端与推拉板(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板(1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观察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11)设置为两个,两个货叉(11)的前端部均平行设置有钩板(18),两个钩板(18)位于两个货叉(11)之间,两个钩板(18)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装箱平台(30),可移动装箱平台(30)侧面设置一组插入口(31),载车的载物台插入插入口(31)中;可移动装箱平台(30)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斜坡(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移动装箱平台(30)处安装有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固定栓(71)和校准板(72),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两边侧壁上均间隔安装有两个固定栓(71),两个固定栓(71)之间连接有校准板(72),校准板(72)为弧形板,且其中心部延伸至可移动装箱平台(30)上。
CN201920182618.2U 2019-02-01 2019-02-01 集装箱装箱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7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2618.2U CN209957321U (zh) 2019-02-01 2019-02-01 集装箱装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2618.2U CN209957321U (zh) 2019-02-01 2019-02-01 集装箱装箱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7321U true CN209957321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7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261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7321U (zh) 2019-02-01 2019-02-01 集装箱装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7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8087B (zh) 集装箱装箱系统
EP3048067B1 (en) Rack for freight
US9249001B2 (en) Universal load-lifting means for the palletless handling of goods to be loaded onto pallets
KR20200090199A (ko) 팰릿 셸핑 장치
WO2018224185A1 (de) Logistikfahrzeug sowie basis eines logistikfahrzeugs
US11958397B2 (en) Container transfer system
KR102271365B1 (ko) 화물차량에서의 적재물 앞쏠림방지 작동장치
CN113830583B (zh) 一种用于装车卸车的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A270020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cking loads in vehicles
CN209957321U (zh) 集装箱装箱系统
US5391046A (en) Automate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motor vehicles
US5782317A (en) Transport apparatus for vertically moving objects and method
CN109720895A (zh) 一种新型货车车厢货物装卸装置
CN214494979U (zh) 裸包玻璃装卸货柜液压传动装置
CN214875051U (zh) 一种整体推送式集装箱装货机的推送装置
CN212374457U (zh) 一种方便装卸货物的成品布装卸机
CN209853662U (zh) 叉车
CN109879212A (zh) 叉车
CN114761335A (zh) 提高容量的储存支架
CN116101942B (zh) 一种港口货物装卸运输设备及控制方法
JP2780532B2 (ja) 長尺物保管設備
CN221070886U (zh) 一种货物仓储装卸设备
CN219792352U (zh) 一种升降平台
CN219822722U (zh) 一种移动装卸车
JPH0524046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