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3131A -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3131A
CN114753131A CN202210466224.6A CN202210466224A CN114753131A CN 114753131 A CN114753131 A CN 114753131A CN 202210466224 A CN202210466224 A CN 202210466224A CN 114753131 A CN114753131 A CN 114753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ing
valve
drying
condensation
cond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62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53131B (zh
Inventor
陈宗鹏
王书斌
陈紫健
梁振
惠光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4662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3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3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3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53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3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4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4Conden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其中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干衣设备的运行,包括:获取步骤,当干衣设备运行烘干模式时,获取烘干模式具体的烘干运行阶段;判断执行步骤,根据烘干运行阶段,获取烘干风道的出风温度Ta和/或后冷凝风道、后筒冷凝风道中的一个的进风温度Tb,根据Ta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或者Tb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的大小关系,控制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的通断。根据本发明,提升冷凝烘干效率、缩短干衣时间的同时,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衣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洗干一体机一般采用冷凝式干衣,而冷凝式烘干又分为空气冷凝烘干、水冷凝烘干以及热泵烘干。现阶段大部分洗干一体机采用水冷凝干衣为主,即利用经过电加热器吹出的高温干燥空气,与滚筒中衣物进行热交换,并带走衣物中的水分,通过水冷凝装置将热交换后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析出,通过排水泵排出;其中该干衣过程时间比较长,一般冷凝阀都是常开或者以某种单一的水路、单一的进水控制方式开闭,所需的冷凝水比较多,造成浪费,而且烘干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的干衣设备中冷凝水的引入缺少更加适合的控制策略,导致干衣设备单次烘干衣物所需的冷凝水较多,水资源浪费较严重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衣设备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干衣设备的运行,所述干衣设备具有后冷凝风道、后筒冷凝风道、烘干风道,其中所述后冷凝风道内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所述后筒上还具有后筒冷凝结构,所述后风道冷凝结构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一冷凝阀,所述后筒冷凝结构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二冷凝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当所述干衣设备运行烘干模式时,获取所述烘干模式具体的烘干运行阶段;
判断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烘干运行阶段,获取所述烘干风道的出风温度Ta和/或后冷凝风道、后筒冷凝风道中的一个的进风温度Tb,
根据所述Ta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或者所述Tb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升温加热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a及Tb,
当Ta≥Ts1或者Tb≥Ts2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中的一个流通,其中,Ts1为第一加热目标温度值,Ts2为第二加热目标温度值,Ts1≥Ts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b,
当Ts4≥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4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开启流通;或者,
当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截断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高温除湿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b,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开启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降温除皱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a,
当Ta<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开启流通、控制所述第二冷凝阀截断流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衣设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干衣设备的运行,所述干衣设备具有后冷凝风道、后筒冷凝风道、烘干风道,其中所述后冷凝风道内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所述后筒上还具有后筒冷凝结构,所述后风道冷凝结构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一冷凝阀,所述后筒冷凝结构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二冷凝阀,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干衣设备运行烘干模式时,获取所述烘干模式具体的烘干运行阶段;
判断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烘干运行阶段,获取所述烘干风道的出风温度Ta和/或后冷凝风道、后筒冷凝风道中的一个的进风温度Tb,
根据所述Ta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或者所述Tb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和第二冷凝阀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升温加热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a及Tb,
当Ta≥Ts1或者Tb≥Ts2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中的一个流通,其中,Ts1为第一加热目标温度值,Ts2为第二加热目标温度值,Ts1≥Ts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b,
当Ts4≥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4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开启流通;或者,
当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截断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高温除湿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b,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开启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降温除皱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a,
当Ta<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第二冷凝阀同时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开启流通、控制所述第二冷凝阀截断流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一方面,所述干衣设备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及后筒冷凝结构,从而能够对干衣设备内的湿热空气实现双重冷凝,有效提高干衣设备的烘干效率及烘干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中通过对烘干模式的不同烘干运行阶段对两个冷凝结构中的冷凝水的喷淋进行控制,能够使冷凝水的喷淋量与不同烘干阶段中换热量的大小更加匹配,提升冷凝烘干效率、缩短干衣时间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冷凝水浪费,也即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所控制的干衣设备的内部原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箭头示出了烘干气流的流向;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中在升温加热阶段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中在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中在高温除湿阶段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中在降温除皱阶段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后筒;11、后筒冷凝结构;12、第二冷凝阀;13、导流筋;14、第一水泵;2、后冷凝风道;21、后风道冷凝结构;22、第一冷凝阀;3、后筒冷凝风道;4、烘干风道;41、风机;42、加热部件;5、排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衣设备控制方法,所述干衣设备例如具体为一种洗干一体机,用于控制干衣设备的运行,所述干衣设备参见图1所示,其包括后筒1,所述后筒1上具有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烘干风道4,其中所述后冷凝风道2内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21,所述后筒1上还具有后筒冷凝结构11,所述后风道冷凝结构2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一冷凝阀22,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二冷凝阀12,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当所述干衣设备运行烘干模式时,获取所述烘干模式具体的烘干运行阶段;
判断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烘干运行阶段,获取所述烘干风道4的出风温度Ta和/或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中的一个的进风温度Tb,
根据所述Ta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或者所述Tb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的通断。
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干衣设备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21及后筒冷凝结构11,从而能够对干衣设备内的湿热空气实现双重冷凝,有效提高干衣设备的烘干效率及烘干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中通过对烘干模式的不同烘干运行阶段对两个冷凝结构中的冷凝水的喷淋进行控制,能够使冷凝水的喷淋量与不同烘干阶段中换热量的大小更加匹配,提升冷凝烘干效率、缩短干衣时间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冷凝水浪费,也即节约水资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筒1的筒底壁内表面上还设有多个导流筋13,以能够将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喷淋处的冷凝水实现左右分流导流,从而增加冷凝水的流程,提升其与湿热气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烘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后筒冷凝风道3的进风口设于所述后筒1的筒底壁内表面的上部区域,所述后冷凝风道2的进风口则设于所述后筒1的筒底壁内表面的下部区域,同时,所述烘干风道4的出风口则设置于所述后筒1的前部靠上的位置,如此,能够保证所述后筒冷凝风道3的进风口的进风气流与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的冷凝水的下落形成逆流,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凝烘干效率。具体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升温加热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a及Tb,当Ta≥Ts1或者Tb≥Ts2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流通,其中,Ts1为第一加热目标温度值,Ts2为第二加热目标温度值,Ts1≥Ts2。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凝阀22及第二冷凝阀12的开启与否依据于Ta及Tb中的任一个达到要求的温度即可,而在达到温度要求后,则仅开启两个冷凝阀中的一个即可,能够防止同时开启冷凝换热量过大,导致筒内温度不稳定,有利于筒内的快速升温。具体的,在升温加热阶段,电加热管(也即加热部件42)一直加热,在达到预设值之前,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都处于关闭状态,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设值(Ts1或者Ts2)之后,例如Ta达到95℃以上或者Tb达到55℃以上,则立刻开启第二冷凝阀12,开启第一预设时间(合理选择即可),此时冷凝水通过后筒冷凝结构11,再经过导流筋13,而带有一定热量的循环水和经过风机41与电加热作用的热气体,使筒内的湿冷衣物可以快速升温,从而缩短升温时间。
具体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b,当Ts4≥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具体例如第一冷凝阀22开启、第二冷凝阀12关闭);或者,当Tb>Ts4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以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冷凝能力,进而保证烘干效率;或者,当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保证筒内的温度较高进而满足烘干需求。具体的,恒温加热阶段是筒内温度维持某一区间的干衣阶段,当Tb低于50℃则关闭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当Tb处于50℃~60℃之间时,则开启第一冷凝阀22,开启预设时间;当Tb高于60℃时,则同时开启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开启预设时间,以此来确保筒内处于均恒温度状态更有利于下一阶段的除湿。
具体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高温除湿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b,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以保证温度的降低;或者,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以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冷凝能力,进而保证烘干效率。具体的,在升温除湿阶段由于筒内温度比较高,而且处于除湿阶段,当Tb≥50℃,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开启预设时间;当Tb<50℃,则只开启第一冷凝阀22,这样既可以确保筒内湿衣物加大蒸发,同时提高冷凝效果。
具体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降温除皱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a,当Ta<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或者,当Tb≥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开启流通、控制所述第二冷凝阀12截断流通,此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开启而所述第二冷凝阀12截断,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冷凝阀12开启时可能对已经基本干燥状态的衣物被再次浸湿的现象发生。具体的在降温除皱阶段,由于里面的衣物已经处于干燥状态,而筒内温度比较高,不能即时打开机门取出衣物,当温度传感器检测Ta≥开门温度预设值55℃(也即Ts6)时(或55℃以上),则保持第一冷凝阀22按照预设时间运行;若Ta<55℃,则关闭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这样既可以快速降温达到开门温度,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降温而溅湿衣物的风险,这样并没有增加过多的水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冷凝效率,缩短了干衣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干衣设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干衣设备的运行,所述干衣设备参见图1所示,其包括后筒1,所述后筒1上具有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烘干风道4,其中所述后冷凝风道2内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21,所述后筒1上还具有后筒冷凝结构11,所述后风道冷凝结构2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一冷凝阀22,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二冷凝阀12,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干衣设备运行烘干模式时,获取所述烘干模式具体的烘干运行阶段;
判断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烘干运行阶段,获取所述烘干风道4的出风温度Ta和/或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中的一个的进风温度Tb,
根据所述Ta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或者所述Tb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的通断。
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干衣设备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21及后筒冷凝结构11,从而能够对干衣设备内的湿热空气实现双重冷凝,有效提高干衣设备的烘干效率及烘干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中通过对烘干模式的不同烘干运行阶段对两个冷凝结构中的冷凝水的喷淋进行控制,能够使冷凝水的喷淋量与不同烘干阶段中换热量的大小更加匹配,提升冷凝烘干效率、缩短干衣时间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冷凝水浪费,也即节约水资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筒1的筒底壁内表面上还设有多个导流筋13,以能够将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喷淋处的冷凝水实现左右分流导流,从而增加冷凝水的流程,提升其与湿热气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烘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后筒冷凝风道3的进风口设于所述后筒1的筒底壁内表面的上部区域,所述后冷凝风道2的进风口则设于所述后筒1的筒底壁内表面的下部区域,同时,所述烘干风道4的出风口则设置于所述后筒1的前部靠上的位置,如此,能够保证所述后筒冷凝风道3的进风口的进风气流与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的冷凝水的下落形成逆流,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凝烘干效率。
具体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升温加热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Ta及Tb,当Ta≥Ts1或者Tb≥Ts2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流通,其中,Ts1为第一加热目标温度值,Ts2为第二加热目标温度值,Ts1≥Ts2。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凝阀22及第二冷凝阀12的开启与否依据于Ta及Tb中的任一个达到要求的温度即可,而在达到温度要求后,则仅开启两个冷凝阀中的一个即可,能够防止同时开启冷凝换热量过大,导致筒内温度不稳定,有利于筒内的快速升温。具体的,在升温加热阶段,电加热管(也即加热部件42)一直加热,在达到预设值之前,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都处于关闭状态,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设值(Ts1或者Ts2)之后,例如Ta达到95℃以上或者Tb达到55℃以上,则立刻开启第二冷凝阀12,开启第一预设时间(合理选择即可),此时冷凝水通过后筒冷凝结构11,再经过导流筋13,而带有一定热量的循环水和经过风机41与电加热作用的热气体,使筒内的湿冷衣物可以快速升温,从而缩短升温时间。
具体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Tb,当Ts4≥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具体例如第一冷凝阀22开启、第二冷凝阀12关闭);或者,当Tb>Ts4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以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冷凝能力,进而保证烘干效率;或者,当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保证筒内的温度较高进而满足烘干需求。具体的,恒温加热阶段是筒内温度维持某一区间的干衣阶段,当Tb低于50℃则关闭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当Tb处于50℃~60℃之间时,则开启第一冷凝阀22,开启预设时间;当Tb高于60℃时,则同时开启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开启预设时间,以此来确保筒内处于均恒温度状态更有利于下一阶段的除湿。
具体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高温除湿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Tb,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以保证温度的降低;或者,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以能够具有更大的换热冷凝能力,进而保证烘干效率。具体的,在升温除湿阶段由于筒内温度比较高,而且处于除湿阶段,当Tb≥50℃,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开启预设时间;当Tb<50℃,则只开启第一冷凝阀22,这样既可以确保筒内湿衣物加大蒸发,同时提高冷凝效果。
具体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降温除皱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Ta,当Ta<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或者,当Tb≥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开启流通、控制所述第二冷凝阀12截断流通,此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开启而所述第二冷凝阀12截断,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冷凝阀12开启时可能对已经基本干燥状态的衣物被再次浸湿的现象发生。具体的在降温除皱阶段,由于里面的衣物已经处于干燥状态,而筒内温度比较高,不能即时打开机门取出衣物,当温度传感器检测Ta≥开门温度预设值55℃(也即Ts6)时(或55℃以上),则保持第一冷凝阀22按照预设时间运行;若Ta<55℃,则关闭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这样既可以快速降温达到开门温度,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降温而溅湿衣物的风险,这样并没有增加过多的水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冷凝效率,缩短了干衣时间。
前述的第一冷凝阀22及第二冷凝阀12的运行(开启)时间为10s或10s以上,断电(关闭)的时间为0s或0s以上,合理选择即可。
所述升温加热阶段、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高温除湿阶段及降温除皱阶段可以同时先后处于一个烘干程序内,也可以仅有部分的阶段处于同一个烘干程序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干衣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干衣设备的运行,所述干衣设备具有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烘干风道(4),其中所述后冷凝风道(2)内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21),所述后筒(1)上还具有后筒冷凝结构(11),所述后风道冷凝结构(2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一冷凝阀(22),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二冷凝阀(12),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当所述干衣设备运行烘干模式时,获取所述烘干模式具体的烘干运行阶段;
判断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烘干运行阶段,获取所述烘干风道(4)的出风温度Ta和/或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中的一个的进风温度Tb,
根据所述Ta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或者所述Tb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升温加热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a及Tb,
当Ta≥Ts1或者Tb≥Ts2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流通,其中,Ts1为第一加热目标温度值,Ts2为第二加热目标温度值,Ts1≥Ts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b,
当Ts4≥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4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或者,
当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高温除湿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b,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降温除皱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步骤包括:获取所述Ta,
当Ta<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开启流通、控制所述第二冷凝阀(12)截断流通。
6.一种干衣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干衣设备的运行,所述干衣设备具有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烘干风道(4),其中所述后冷凝风道(2)内具有后风道冷凝结构(21),所述后筒(1)上还具有后筒冷凝结构(11),所述后风道冷凝结构(2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一冷凝阀(22),所述后筒冷凝结构(11)包括能够控制其冷凝水进入与否的第二冷凝阀(12),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干衣设备运行烘干模式时,获取所述烘干模式具体的烘干运行阶段;
判断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烘干运行阶段,获取所述烘干风道(4)的出风温度Ta和/或后冷凝风道(2)、后筒冷凝风道(3)中的一个的进风温度Tb,
根据所述Ta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或者所述Tb与与之对应的预设值的大小关系,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和第二冷凝阀(12)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升温加热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a及Tb,
当Ta≥Ts1或者Tb≥Ts2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流通,其中,Ts1为第一加热目标温度值,Ts2为第二加热目标温度值,Ts1≥Ts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恒温恒湿加热干衣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b,
当Ts4≥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4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或者,
当Tb<Ts3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高温除湿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b,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中的一个开启流通,另一个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5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开启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衣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烘干运行阶段为降温除皱阶段时,所述判断执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Ta,
当Ta<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第二冷凝阀(12)同时截断流通;或者,
当Tb≥Ts6时,控制所述第一冷凝阀(22)开启流通、控制所述第二冷凝阀(12)截断流通。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66224.6A 2022-04-29 2022-04-29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53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6224.6A CN114753131B (zh) 2022-04-29 2022-04-29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6224.6A CN114753131B (zh) 2022-04-29 2022-04-29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3131A true CN114753131A (zh) 2022-07-15
CN114753131B CN114753131B (zh) 2022-12-09

Family

ID=8233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6224.6A Active CN114753131B (zh) 2022-04-29 2022-04-29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31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9029A1 (de) * 1991-02-15 1992-08-19 Bosch-Siemens HausgerÀ¤te GmbH Zum Trocknen eingerichtete Haushalt-Waschmaschine
EP1852534A1 (en) * 2006-05-03 2007-11-07 Bonferraro S.p.A. Washer/dryer with additional condensing circuit
CN114045650A (zh) * 2021-11-16 2022-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流结构、冷凝装置及洗干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9029A1 (de) * 1991-02-15 1992-08-19 Bosch-Siemens HausgerÀ¤te GmbH Zum Trocknen eingerichtete Haushalt-Waschmaschine
EP1852534A1 (en) * 2006-05-03 2007-11-07 Bonferraro S.p.A. Washer/dryer with additional condensing circuit
CN114045650A (zh) * 2021-11-16 2022-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流结构、冷凝装置及洗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3131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6916B (zh) 一种用于滚筒干衣的热泵烘干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517859B (zh) 滚筒式洗干一体机及烘干控制方法
CN105714539B (zh) 一种干衣机的衣物除皱方法及干衣机
EP3064629B1 (en) Pulsator-type heat pump combined washer-dryer and drying method
CN104233735B (zh) 一种热泵干衣机及干衣方法
JP5824639B2 (ja) 衣類乾燥機および洗濯乾燥機
CN102767071B (zh) 一种热泵干衣机散热风机的控制方法及热泵干衣机
CN108070995A (zh) 热泵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热泵洗衣机
CN105624968A (zh) 具有干衣功能的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WO2011069870A1 (en) Laundry processing appliance having drying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H01212599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3240497A (ja) 衣類乾燥機
JP2011087623A (ja) 衣類乾燥機
CN110195341A (zh) 一种冷凝式烘干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4753131B (zh) 干衣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JP2001218994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14753127B (zh) 洗干机衣物护理方法和洗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32283B (zh) 一种蒸汽护理烘干方法、存储介质及其洗干机
CN113756039A (zh) 一种洗干一体机及其干衣控制方法
CN106400432A (zh) 具有冷凝装置的干衣机及其冷凝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4775251B (zh) 衣物护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4753125B (zh) 衣物护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060058496A (ko) 세탁건조기의 건조 제어 방법
CN114753090B (zh) 一种后筒冷凝蓄水结构、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4194942A (ja) ドラム式衣類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