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1171B -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1171B
CN114751171B CN202210383570.8A CN202210383570A CN114751171B CN 114751171 B CN114751171 B CN 114751171B CN 202210383570 A CN202210383570 A CN 202210383570A CN 114751171 B CN114751171 B CN 114751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ray
bearing
battery
produ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35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51171A (zh
Inventor
欧阳春平
杨福云
欧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835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1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1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1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51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1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其中,上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承托机构,设置在支撑架上,承托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承托托盘和电芯的承托组件,承托组件的承托面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逐层分布,相邻承托组件之间能够相对位移;驱动机构,用于驱使相邻承托组件相对位移。如此设置,电芯和托盘一同在热压设备内部参与热压,可以同时将多个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上下料效率以及电芯热压效率均得到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将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时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芯进行热压处理,以对电芯进行热压整形,控制电池厚度,防止正、负极片相对位移。
电芯在热压设备内一般需要多层层叠放置。在将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时,一般需要逐个移送电芯,并在相邻电芯之间设置隔板和加热板等,操作繁琐,效率低。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时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时存在的效率低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包括:
支撑架;
承托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承托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承托托盘和电芯的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的承托面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逐层分布,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能够相对位移、以调节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
驱动机构,用于驱使相邻所述承托组件相对位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承托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为能够限制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的最大极限距离和最小极限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和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承托组件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或相邻的所述承托组件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承托机构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支撑架相对固定,其余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驱使所述承托机构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承托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分别驱使所述承托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架和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往复滑动的移动支架,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驱使所述移动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
所述限位槽倾斜设置所述移动支架上,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承托组件一一对应,且相邻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沿所述限位槽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承托组件连接,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为驱使所述支撑架沿水平方向位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承托所述电芯的托盘,所述托盘与所述承托组件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叉取孔,所述叉取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托盘的承托面平行;
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叉臂组件,所述叉臂组件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叉臂组件与所述叉取孔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位于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上的所述托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设置为对相邻所述托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导向。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承托机构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为能够将位于所述承托机构最上方的所述电芯压紧于所述承托组件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部和驱动组件,所述压紧部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的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承托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为驱使所述压紧部相对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承托组件往复滑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承托组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为能够限制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托盘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所述托盘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电芯的极耳与热压设备上的极耳测试装置的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为对所述承托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滑动导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包括热压设备和用于将电芯移送至所述热压设备内部的上下料装置,所述上下料装置为上述的上下料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上下料装置中,承托机构能够同时承托多对托盘和电芯,且各对托盘和电芯在承托机构上间隔分布。利用驱动机构能够调整相邻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相邻两对托盘和电芯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上下料装置将电芯移送至热压设备时,通过驱动机构使相邻承托组件相互靠近,至电芯与相邻承托组件上的托盘相接触,再将层叠放置的托盘和电芯整体送入热压设备内,使托盘和电芯同时参与热压。热压完成后,将托盘和电芯整体取出,通过驱动机构使相邻承托组件相互远离,至电芯与相邻承托组件上的托盘之间产生一定间距,便于将电芯从托盘上取出。如此设置,可以同时将多个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上下料效率以及电芯热压效率均得到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将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时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
进一步,在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生产系统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上下料装置,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上下料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上下料装置的侧视图二;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上下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I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托盘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托盘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托盘的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导向柱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架;2:托盘;3:电芯;4:承托组件;5:驱动机构;6:限位槽;7:限位块;8:叉取孔;9:导向柱;10:压紧部;11:驱动组件;12:第三导向结构;13:连接件;14:第二导向结构;15:导向孔;16:横向移动机构;17:纵向移动机构;18:安装座;19:固定支架;20:移动支架;21:第四导向结构;22:叉臂组件;23: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用于对电芯进行热压处理的热压设备一般通过隔板和加热板对电芯进行加热处理,在将电芯放置在热压设备内部时,需要逐个放置隔板、电芯和加热板等,操作繁琐,效率较低。
为提高热压效率,发明人设计烘箱式热压设备,在热压时,将多个电芯和托盘间隔层叠放置在烘箱式热压设备内进行烘烤。本发明提供的上下料装置则用于将电芯和托盘移进、移出上述烘箱式热压设备。
下面结合图1至图11描述本发明的上下料装置。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承托机构和驱动机构5,具体来说,支撑架1用于对承托机构和驱动机构5进行支撑。
上述承托机构设置在支撑架1上,承托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承托组件4,承托组件4用于承托托盘2和电芯3。上述承托组件4的承托面相互平行,且承托组件4沿竖直方向逐层分布,从而托盘2和电芯3在承托机构上水平放置,且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
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能够相对位移,上述驱动机构5则用于驱使承托组件4相对位移,以调整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承托机构上相邻的两对托盘2和电芯3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装置将电芯3移送至热压设备时,通过驱动机构5使相邻承托组件4相互靠近,至电芯3与相邻承托组件4上的托盘2相接触,参照图3。再将层叠放置的托盘2和电芯3整体送入热压设备内,使托盘2和电芯3同时参与热压。
热压完成后,将托盘2和电芯3整体取出,通过驱动机构5使相邻承托组件4相互远离,至电芯3与相邻承托组件4上的托盘2之间产生一定间距,参照图2,便于将托盘2和电芯3一同取出或者将电芯3从托盘2上取出。
如此设置,可以同时将多个电芯3移进、移出热压设备,上下料效率以及电芯热压效率均得到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将电芯移进移出热压设备时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
在承托组件4与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14,用于对承托组件4相对于支撑架1的滑动导向。具体地,可以将第二导向结构14设置为导轨滑块的形式,包括导轨和多个滑块。若需要驱动机构5驱使相邻承托组件4沿竖直方向相对位移,则使上述导轨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撑架1上,多个滑块分别与承托组件4连接,各个滑块均与导轨滑动配合,滑块沿导轨滑动,可以为承托组件4相对于支撑架1的滑动导向。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承托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用于限制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最大极限距离和最小极限距离。
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极限距离时,位于上方的承托组件4上的托盘2与位于下方的承托组件4上的电芯3相接触。故,上述限位组件的设置可以在调整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时,避免因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的对电芯3产生压伤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电芯3和托盘2放置在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料装置上时,可以逐个对托盘2和电芯3进行搬运,也可以与中转架等工装相配合工作。托盘2和电芯3在中转架等工装上也为水平放置、沿竖直方向层叠、间隔分布,相邻托盘2之间的距离与本实施例中各个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一致。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料装置的各个承托组件4伸至中转架等工装的各个托盘2下方,承托组件4支撑托盘2并向中转架外部移动即可。
故,上述限位组件可以设置为使最大极限距离与中转架上相邻托盘2之间的距离一致,使承托机构与中转架相适配,便于对承托组件4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例中,上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6和限位块7,限位块7与限位槽6滑动配合,如图4和图5所示。限位槽6和限位块7中的一者设置在承托组件4上,另一者设置在支撑架1或相邻的承托组件4上。限位块7在限位槽6内滑动,通过限位块7与限位槽6两端侧壁的相互作用,可以限制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
如图5所示,将限位槽6和限位块7均设置在承托组件4上,相邻的两个承托组件4中位于上方的承托组件4上设置限位槽6,位于下方的承托组件4上设置限位块7,两个承托组件4相对位移过程中,当限位块7位于限位槽6的下端时,两个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极限距离,当限位块7位于限位槽6的上端时,两个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极限距离。
具体可以在承托组件4上设置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板,将限位槽6设置在连接板上。上述限位块7可以设置为滚轮的形式,滚轮在与限位槽6相配合时,与限位槽6之间为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承托机构中的各个承托组件4均可以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既可以调节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调节承托机构整体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使承托机构中位于最下方的承托组件4与支撑架1相对固定,其余承托组件4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
上述驱动机构5设置在支撑架1与承托机构中位于最上方的承托组件4之间,用于驱使承托机构中位于最上方的承托组件4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位于最上方的承托组件4在滑动过程中,通过上述限位组件可以带动相邻的承托组件4滑动。
具体地,为便于阐述,以承托机构仅设置四个承托组件4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过程中,承托机构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四个承托组件4,承托机构可以包括十个承托组件4甚至更多。
承托机构中的承托组件4自上至下依次是第一承托组件、第二承托组件、第三承托组件和第四承托组件。
驱动机构5驱使第一承托组件向上滑动,当第一承托组件向上滑动至与第二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极限距离时,在限位块7与限位槽6的相互作用下会带动第二承托组件与第一承托组件同步向上滑动。当第一承托组件和第二承托组件向上滑动至第二承托组件与第三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极限距离时,在限位块7与限位槽6的相互作用下会带动第三承托组件同步向上滑动,直至第三承托组件与第四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极限距离。
驱动机构5驱使第一承托组件向下滑动时,第一承托组件、第二承托组件和第三承托组件同步向下滑动,至第三承托组件与第四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极限距离时,第三承托组件与第四承托组件相对固定。第一承托组件和第二承托组件继续同步向下滑动,至第二承托组件与第三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极限距离时,第二承托组件与第三承托组件相对固定。第一承托组件继续向下滑动,直至第一承托组件与第二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极限距离。
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每相邻的两个承托组件4之间设置上述驱动机构5,分别单独驱使承托组件4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
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将上述支撑架1设置为可以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两部分,具体包括固定支架19和移动支架20,移动支架20与固定支架19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上述驱动机构5设置在固定支架19与移动支架20之间,用于驱使移动支架20沿水平方向移动。
参照图10和图11,上述限位槽6倾斜地设置在移动支架20上,限位槽6和限位块7均设置多个,与承托组件4一一对应。多个限位槽6沿竖直方向分布,相邻限位槽6之间的距离沿限位槽6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加。上述限位块7与承托组件4连接,且限位块7与固定支架19滑动连接,限位块7相对于固定支架19的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机构5驱使移动支架20相对于固定支架19沿水平方向位移。移动支架20水平位移过程中,限位槽6与限位块7之间相互作用,可以驱使限位块7相对于固定支架19沿竖直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承托组件4升降。
由于相邻限位槽6之间的距离沿限位槽6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加,参照图11。移动支架20水平位移过程中,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当移动支架20移动至限位槽6的第一端与限位块7配合时,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最小;当移动支架20移动至限位槽6的第二端与限位块7配合时,相邻承托组件4之间的距离最大。
在固定支架19与移动支架20之间设置第四导向结构21,用于对移动支架20相对于固定支架19的移动导向。第四导向结构21也设置为导轨滑块的形式,具体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移动支架20在相对于固定支架19移动时的稳定性、顺畅性,可以设置两个驱动机构5,两个驱动机构5分别设置在移动支架20和固定支架19的上下两端,两个驱动机构5同步运转,同步驱使移动支架20移动。
上述驱动机构5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气缸、液压油缸等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下料装置还包括托盘2,托盘2设置在承托组件4上,用于承托电芯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逐个将电芯3放置在承托组件4的托盘2上。
上述托盘2与承托组件4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例中,在托盘2上设置有叉取孔8,叉取孔8的轴线方向与托盘2的承托面平行。上述承托组件4包括叉臂组件22,叉臂组件22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叉臂组件22能够伸入叉取孔8内,与叉取孔8相配合。
通过使叉臂组件22沿叉取孔8的轴线方向相对于托盘2移动,可以使叉臂组件22移动至叉取孔8的外部,使托盘2与叉臂组件22脱离连接。
承托组件4上设置有限位结构23,用于限制承托组件4与托盘2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地,限位结构23可以为设置在叉臂组件22上的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叉臂组件22靠近支撑架1的一端,通过限位件与托盘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限制托盘2在叉臂组件22上的位置,可以避免托盘2过度靠近支撑架1。
本实施例中,在相邻承托组件4相互靠近时,为保证相邻托盘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度,在位于相邻承托组件4上的托盘2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
具体地,上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如图9所示的导向柱9,导向柱9设置在每个托盘2上,导向柱9的第一端延伸至托盘2的上方,第二端延伸至托盘2的下方。在导向柱9的第二端设置有导向孔15,能够供另一导向柱9的第一端伸入,且两者滑动配合,从而为相邻托盘2的相对位移导向。
在对电芯热压处理时,需要对电芯3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一般在热压设备上设置有用于对电芯3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的极耳测试装置,在热压时,需要将电芯3的极耳与极耳测试装置相连接。
具体可以在托盘2上设置连接件13,用于连接电芯3的极耳与极耳测试装置,保证在热压时可以完成对电芯3的绝缘性能的测试。
在热压设备的内部设置有与极耳测试装置连接的接触点,上述连接件13可以为导电片,电芯3放置在托盘2上时,电芯3的极耳恰巧与导电片接触。将托盘2放置在热压设备内部后,导电片恰巧与接触点接触,从而实现电芯3的极耳与极耳测试装置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料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设置在承托机构的上方,用于将位于承托机构最上方的电芯3压紧于承托组件4上,在将托盘2和电芯3移送至热压设备内或从热压设备内取出时,可以确保位于最上方的电芯3的稳定性,避免电芯3滑落等问题。
上述压紧部10可以设置在支撑架1上,也可以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承托组件4上。
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部10和驱动组件11,压紧部10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的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承托组件4上。压紧部10向下滑动至与电芯3接触时,可以对电芯3产生向下的压紧力。在需要将电芯3和托盘2从承托机构上取下时,可以使压紧部10向上滑动至压紧部10与电芯3脱离接触。
驱动组件11设置为驱使压紧部10相对于位于最上方的承托组件4往复滑动。
上述驱动组件11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气缸、液压油缸等形式。
本实施例中,将上述驱动机构5和驱动组件11均设置为气缸的形式。具体实施例中,在气压回路中设置有调压阀,调压阀与驱动组件11相关,以防止压紧部10对电芯3产生过大的压力,避免电芯3被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下料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执行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用于驱使支撑架1沿水平方向位移,可以驱使托盘2和电芯3进出热压设备。
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结构至少包括横向移动机构16和纵向移动机构17,横向移动机构16设置在纵向移动机构17的移动部上,支撑架1设置在横向移动机构16的移动部上。在纵向移动机构17的移动部设置安装座18,用于连接横向移动机构16,在安装座18与横向移动机构16的移动部之间设置第三导向结构12,为支撑架1的横向移动导向。
具体地,上述纵向移动机构17可以为直线模组,上述横向移动机构16可以为气缸,直线模组和气缸的轴线方向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相互垂直。
上述第三导向结构12也设置为导轨滑块的形式,具体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包括热压设备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装置,上下料装置用于将电芯3移进移出热压设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上下料装置提高了上下料的效率,有利于提高热压效率,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生产系统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池生产系统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上下料装置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压设备和上下料装置,所述热压设备为烘箱式热压设备,所述上下料装置适于将间隔、层叠放置的电芯和托盘移进、移出所述烘箱式热压设备,所述烘箱式热压设备能够对所述电芯和所述托盘进行烘烤,所述烘箱式热压设备的内部设置有与极耳测试装置连接的接触点;
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
支撑架;
托盘,用于承托电芯,所述托盘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电芯的极耳与热压设备上的极耳测试装置的连接件,所述托盘和所述电芯放置在所述烘箱式热压设备时,所述连接件恰巧与所述接触点接触;
承托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承托机构包括限位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用于承托所述托盘和所述电芯的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的承托面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逐层分布,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能够相对位移、以调节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承托组件相靠近时,相邻的两个所述托盘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托盘的下表面能够与位于下方的所述托盘上的所述电芯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为能够限制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的最大极限距离和最小极限距离,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和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承托组件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或相邻的所述承托组件上;
驱动机构,用于驱使相邻所述承托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其中,在热压之前,所述驱动机构使相邻所述承托组件相互靠近,至所述电芯与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上的所述托盘相接触,再将层叠放置的所述托盘和所述电芯整体送入所述热压设备内,使所述托盘和所述电芯同时参与热压;
热压完成后,将所述托盘和所述电芯整体取出,所述驱动机构使相邻所述承托组件相互远离,至所述电芯与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上的所述托盘之间产生一定间距,以便于将所述电芯从所述托盘上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机构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支撑架相对固定,其余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驱使所述承托机构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承托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分别驱使所述承托组件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支架和能够沿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往复滑动的移动支架,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驱使所述移动支架沿水平方向滑动;
所述限位槽倾斜设置所述移动支架上,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承托组件一一对应,且相邻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距离沿所述限位槽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承托组件连接,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为驱使所述支撑架沿水平方向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叉取孔,所述叉取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托盘的承托面平行;
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叉臂组件,所述叉臂组件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叉臂组件与所述叉取孔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所述承托组件上的所述托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设置为对相邻所述托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承托机构的上方,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为能够将位于所述承托机构最上方的所述电芯压紧于所述承托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部和驱动组件,所述压紧部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的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承托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为驱使所述压紧部相对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承托组件往复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为能够限制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托盘之间的相对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承托组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置为对所述承托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的滑动导向。
CN202210383570.8A 2022-04-12 2022-04-12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Active CN114751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3570.8A CN114751171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3570.8A CN114751171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1171A CN114751171A (zh) 2022-07-15
CN114751171B true CN114751171B (zh) 2024-05-17

Family

ID=8233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3570.8A Active CN114751171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117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796071U (zh) * 2017-06-06 2017-12-26 卢军营 推拉式精准对花纹热压系统
CN207199788U (zh) * 2017-08-02 2018-04-06 深圳亿昇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压夹具化成设备托盘夹
WO2018076334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封边设备
CN109823814A (zh) * 2019-03-13 2019-05-31 苏州博古特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分距装置
CN109962280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整形装置
CN111015701A (zh) * 2019-12-13 2020-04-17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手
CN210489760U (zh) * 2019-11-20 2020-05-08 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电芯整形装置
CN211594214U (zh) * 2019-08-28 2020-09-2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压合成型生产线
CN212245212U (zh) * 2020-05-26 2020-12-29 广东亿昇达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芯自动下料的进料机构
CN214056815U (zh) * 2020-07-31 2021-08-27 武汉瑶琦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料功能的层压机
CN215557152U (zh) * 2021-09-13 2022-01-1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极组搬运设备
CN114156524A (zh) * 2021-12-08 2022-03-08 中山市宏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热压机及电芯热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6334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封边设备
CN206796071U (zh) * 2017-06-06 2017-12-26 卢军营 推拉式精准对花纹热压系统
CN207199788U (zh) * 2017-08-02 2018-04-06 深圳亿昇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压夹具化成设备托盘夹
CN109962280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整形装置
CN109823814A (zh) * 2019-03-13 2019-05-31 苏州博古特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分距装置
CN211594214U (zh) * 2019-08-28 2020-09-2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压合成型生产线
CN210489760U (zh) * 2019-11-20 2020-05-08 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电芯整形装置
CN111015701A (zh) * 2019-12-13 2020-04-17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手
CN212245212U (zh) * 2020-05-26 2020-12-29 广东亿昇达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芯自动下料的进料机构
CN214056815U (zh) * 2020-07-31 2021-08-27 武汉瑶琦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料功能的层压机
CN215557152U (zh) * 2021-09-13 2022-01-1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极组搬运设备
CN114156524A (zh) * 2021-12-08 2022-03-08 中山市宏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热压机及电芯热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1171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5318U (zh) 凸轮叠片装置
CN114194809B (zh) 电芯测试加工设备
KR102043902B1 (ko) 이차전지용 전극적층장치
JP7222247B2 (ja) ワークの移載装置
CN110217589B (zh) 电极上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CN219017724U (zh) 一种堆叠装置
CN210150261U (zh) 一种双工位循环高效分模装置
CN114751171B (zh) 上下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CN116238860B (zh) 一种便于锂电池自动生产的自动移送系统及自动移送方法
KR102358127B1 (ko) 이차전지 셀 이송캐리어 고정장치
CN102992042A (zh) 分料机构
CN219340699U (zh) 托盘转运装置
CN109396598B (zh) 焊带定位装置及焊带移放设备
CN215557152U (zh) 电池极组搬运设备
CN213079804U (zh) 一种电梯固定板组件用铆压装置
KR102361748B1 (ko) 이차전지 셀 이송 캐리어
CN115118108A (zh) 插线机及其插线方法
CN211282541U (zh) 一种双轴连续不间断供料机构
CN111842030A (zh) 作业台和具有其的点胶机
CN219009130U (zh)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料盘顶升定位机构
CN111430284A (zh) Led支架上料装置及led固晶设备
KR20210037327A (ko) 전지셀 인덱스 장치
CN221099356U (zh) 一种贯通式加热炉自动布料装置
CN220200935U (zh) 贴胶装置
CN218968110U (zh)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