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8110U -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8110U
CN218968110U CN202223264215.3U CN202223264215U CN218968110U CN 218968110 U CN218968110 U CN 218968110U CN 202223264215 U CN202223264215 U CN 202223264215U CN 218968110 U CN218968110 U CN 218968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late body
conveying
plat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642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策
来毅军
张江涛
徐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642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8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8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8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电池;卡座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卡座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卡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卡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调整相邻所述卡座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在实现电池间距的调整时通过所述卡座的卡槽来容纳电池,无需夹持电池和释放电池,即,无需设置驱动源实现夹持和释放动作,使得所述电池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烘烤工序,以使电池内部的水含量达标;烘烤时,前一工序来料,由机械手抓取来料电池并将电池放入托盘的放置槽中,电池组盘后再将托盘放入到烘烤设备内,由烘烤设备烘烤托盘上的电池;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机械手通常配置为单次可抓取多个电池的结构,使得机械手单次可抓取多个电池并将其放置在托盘中;但是,在自动化的生产线中,不同的工序,其对电池之间间距的要求不同,所以,在烘烤工序中,单次来料的多个电池,其之间的间距与托盘中放置槽之间的间距会存在差异;因此,单次来料的多个电池,其需要先进行变距操作,然后再放入到托盘的放置槽内。
基于此可知,在变距时,现有电芯变距装置除了需要驱动夹持组件移动的驱动源之外,还需要驱动夹持组件做夹持电芯和释放电芯动作的驱动源,多个夹持组件就需要多个驱动源,这将会导致电芯变距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能耗增加以及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整电池间距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能耗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电池;
卡座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卡座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卡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卡座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调整相邻所述卡座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座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安装体,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安装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对且间隔布置,以形成所述卡槽;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安装体中之一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用于在所述卡座靠拢后避让相邻所述卡座的所述第二板体。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座组为偶数个且关于第一轴线对称布置;所述卡座的第二板体位于其第一板体的靠近所述第一轴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导向板,设有呈放射状的的至少两个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导向柱,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安装体中之一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第一驱动源,与所述导向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板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座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卡座、导向柱、导向槽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相对两端上的侧板;
输送辊,其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所述输送辊为多个,多个所述输送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用于承载所述电池;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均背向所述基板延伸,所述输送辊穿设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之间;
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多个所述输送辊转动,以使所述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
本实用新型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朝向所述输送辊的一侧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卡座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背离所述输送辊的一侧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柱穿过的第二避让孔;
固定座,其设置在基板的背离所述输送辊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驱动源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输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在实际生产中,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电池为一组;卡座的个数与单组电池中的电池个数相同,一个所述卡座用于容纳一个所述电池;所述电池输送装置在实现电池间距调整工作时,由所述输送机构沿着第一方向逐组输送所述电池,当单组电池输送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输送机构停止输送工作,通过所述卡座的卡槽容纳所述电池;此后,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卡座沿第二方向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卡座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所述电池移动,以此来完成电池间距的调整;最后输送机构继续输送工作,将调整间距后的单组电池继续输送,以供下一工序完成相应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在实现电池间距调整时通过卡槽来容纳电池,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夹持电池和释放电池,即,无需设置驱动源实现夹持和释放动作,使得所述电池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输送装置的卡座分开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输送装置的卡座靠拢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输送装置的卡座靠拢时的另一个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输送装置的卡座靠拢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4中E的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输送装置的卡座靠拢时的左视图。
图中,100、电池;1、输送机构;11、基板;12、侧板;13、输送辊;2、卡座;21、第一板体;22、第二板体;23、安装体;3、驱动组件;31、导向板;32、导向柱;33、第一驱动源;4、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固定座;A、卡槽;B、第一避让孔;C、导向槽;D、第二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电池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卡座组和驱动组件3;其中,所述输送机构1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电池100;所述卡座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1上,所述卡座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卡座2;所述卡座2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100的卡槽A,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卡座2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调整相邻所述卡座2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电池100为一组;卡座2的个数与单组电池100中的电池100个数相同,一个所述卡座2用于容纳一个所述电池100;所述电池输送装置在实现电池100间距调整工作时,由所述输送机构1沿着第一方向逐组输送所述电池100,当单组电池100输送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输送机构1停止输送工作,通过所述卡座2的卡槽A容纳所述电池100;此后,通过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卡座2沿第二方向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卡座2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所述电池100移动,以此来完成电池100间距的调整;最后输送机构1继续输送工作,将调整间距后的单组电池100继续输送,以供下一工序完成相应的工作;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在实现电池100间距调整时通过卡槽A来容纳电池100,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夹持电池100和释放电池100,即,无需设置驱动源实现夹持和释放动作,使得所述电池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
具体来说,所述输送机构1可通过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的判定,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机座、输送辊13和第二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机座包括基板11和设置在所述基板11相对两端上的侧板12;所述输送辊13位于两个所述侧板1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12;所述输送辊13为多个,多个所述输送辊13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用于承载所述电池100;所述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多个所述输送辊13转动,以使所述电池100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
在实际应用时,所述电池100为长方体的结构,所述第二驱动源为电机;多个所述输送辊13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形成用于输送电池100的输送面;单组电池100放置在所述输送面上,所述输送辊13在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下自转,从而实现电池100的输送工作;所述输送辊13在输送所述电池100时,所述电池100的长度方向向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防止所述电池100从相邻两个所述输送辊13之间的间隙掉落。
由于所述电池100为长方体;所以,所述卡槽A的形状也为对应的矩形槽;具体来说,参考图1、图2、图4和图5,所述卡座2包括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以及安装体23,所述第二板体22通过所述安装体23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21上,所述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相对且间隔布置,以形成矩形的所述卡槽A;此时,所述卡槽A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即,所述卡槽A的延伸方向与电池100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保证所述卡槽A能容纳所述电池100;
此时,所述卡槽A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为开放端,所述第一板体21和所述第二板体22布置在所述输送辊13的上方,用于供所述电池100直接输送到卡槽A内;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均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体23连接,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是通过焊接、固定销等方式实现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A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为封闭端,即,所述卡座2还包括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为间隔且相对布置的两个,单个所述第三板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21和第二板体22的同一端,所述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和第三板体连接围成所述卡槽A,此时,所述卡座2布置在所述输送机构1的上方且与所述输送辊1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电池100的高度,所述卡槽A的槽口朝向所述输送机构1;同时,所述卡座2和驱动组件3通过一驱动装置驱动可升降;当实现电池100间距的调整时,输送机构1将电池100输送到对应卡座2的位置,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卡座2和驱动组件3下降,以将所述电池100容纳进对应的卡槽A内,然后再由驱动组件3驱动卡座2向着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电池100间距的调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1可以为皮带输送机、网带输送机或者链板输送机;由于此种输送机构1的输送面不是由输送辊13组成,所以其输送面上不会有间隙,此时,所述电池100的长度方向可以向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也可以向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当所述电池100的长度方向向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时候,所述卡槽A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此时,所述卡座2的结构和布置方式和所述输送机构1以输送辊13为传输部件时的卡座2的结构和布置方式相同。
而当所述电池100的长度方向向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时候,对应地,所述卡槽A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此时,所述卡槽A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为封闭端,此时的所述卡槽A的结构由上述的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和第三板体组成,避免在所述卡座2带动所述电池100移动时,所述电池100从所述卡槽A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脱出;此时,所述卡座2布置在所述输送机构1的上方且与所述输送机构1的距离大于电池100的高度,所述电池输送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驱动所述卡座2和所述驱动组件3升降的驱动装置;当实现电池100间距的调整时,输送机构1将电池100输送到对应卡座2的位置,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卡座2和驱动组件3下降,以将所述电池100容纳进对应的卡槽A内,然后再由驱动组件3驱动卡座2向着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电池100间距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图4和图5,所述驱动组件3设置在所述输送辊13的下方,所述第一板体21与所述驱动组件3连接;所述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均背向所述基板11延伸,所述输送辊13穿设所述第一板体21,所述第二板体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13之间,以使所述卡座2不会与所述输送辊13产生干涉,保证所述卡座2可以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一个所述卡座2由一个所述第一板体21和两个所述第二板体22组成,此种结构的卡座2,既可容纳所述电池100且可带动所述电池100移动,也可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来说,所述卡座2的第二板体22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板体22的总长小于所述第一板体21的长度,也可以起到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的作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座2主要由一个所述第一板体21和一个所述第二板体22组成,所述输送辊13也穿设所述第二板体22,避免所述卡座2与所述输送辊13产生干涉,此种结构也可以容纳所述电池100且和带动所述电池100移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22与所述驱动组件3连接;或,所述安装体23与所述驱动组件3连接。
进一步地,参考图5,所述输送辊13穿设所述第一板体21,所述第二板体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13之间,所述第一板体21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板体22的第一避让孔B;所述第一避让孔B用于在所述卡座2靠拢后避让相邻所述卡座2的所述第二板体22;
具体来说,所述卡座2在驱动组件3的作用下可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靠拢和分开,无论是卡座2靠拢还是卡座2分开,其均可以调整所述电池100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第一板体21上开设所述第一避让孔B,当通过驱动所述卡座2靠拢以实现电池100间距调整时,相邻所述卡座2的第二板体22可进入到所述第一避让孔B内,以此可使得靠拢后的所述卡座组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由于所述卡座2的第一板体21会与相邻卡座2的第二板体22重合,所以,相对于不能重合结构,此结构可以增大电池100间距的调整范围。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板体2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板体21的厚度,避免与所述第一板体21重合的所述第二板体22延伸至所述第一避让孔B之外,以防止第二板体22与所述电池100产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座组包括两个卡座2;与之对应的是,单组电池100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电池100,此时,一个所述卡座2可固定布置,驱动组件3包括一个驱动源,且通过驱动另一个所述卡座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电池100之间的间距调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座组包括三个所述卡座2,与之对应的是,单组电池100包括三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电池100,此时,中间的所述卡座2可固定布置,驱动组件3包括两个驱动源,且通过分别驱动另外两个所述卡座2沿着第所述二方向移动靠近中间的所述卡座2或远离中间的所述卡座2,从而实现所述电池100之间的间距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座组为偶数个且关于第一轴线对称布置;所述卡座2的第二板体22位于其第一板体21的靠近所述第一轴线的一侧;
参考图1、图2和图4,所述卡座组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座组关于第一轴线对称布置;单组所述卡座组包括四个所述卡座2,即所述卡座2为八个。
参考图3和图6,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导向板31、导向柱32和第一驱动源33;其中,所述导向板31设有呈放射状的的至少两个导向槽C,且所述导向槽C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导向柱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21连接,所述导向柱32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导向槽C内;所述第一驱动源33与所述导向板3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板3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座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卡座2、导向柱32、导向槽C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参考图3,所述导向柱32、所述导向槽C均为与八个所述卡座2配合的八个。
在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驱动源33可以为电缸、气缸、电机配合丝杆驱动伸缩的组件或电机配合齿轮齿条驱动伸缩的组件;
所述导向槽C发散布置,所述导向槽C的背离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多个所述导向槽C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较小,第二端之间的间距较大;所述第一驱动源33驱动所述导向板31向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或背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导向柱32延伸至所述导向槽C内,所以当所述导向板31向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向槽C也向着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在所述导向槽C的作用下,所述导向柱32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从而使得所述卡座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相互靠拢,所述卡座2带动所述电池100靠拢,从而缩小了所述电池100之间的间距;当所述导向板31背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向槽C也背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导向槽C的作用下,所述导向柱3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所述卡座2相互远离,所述卡座2带动所述电池100分开,从而增大了所述电池100之间的间距;
所述驱动组件3只需要一个驱动源即可实现多个所述卡座2相互靠拢或相互分开,可使得所述电池输送装置的结构更为简单,也可以降低能耗以及制造成本。
具体来说,所述导向板31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即所述导向板31平行于所述输送面,便于所述导向板3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也便于布置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板3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所述第一驱动源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3、图4和图6,所述电池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4、第二滑轨5和固定座6,其中,所述第一滑轨4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朝向所述输送辊13的一侧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卡座2与所述第一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4的设置起到导向所述卡座2向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作用;
所述第二滑轨5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背离所述输送辊13的一侧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板31与所述第二滑轨5滑动连接,所述基板1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柱32穿过的第二避让孔D;所述第二滑轨5的设置起到导向所述导向板31向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作用;
所述固定座6设置在基板11的背离所述输送辊13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驱动源33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6上。
所述导向板31、第一驱动源33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背向所述输送辊13的一侧,以基板11作为安装面,无需另外设置安装结构,便于所述导向板31和第一驱动源33的安装,同时可以使得所述电池输送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安装结构将所述导向板31和第一驱动源33布置在所述输送辊13的上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1),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电池(100);
卡座组,设于所述输送机构(1)上,所述卡座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卡座(2);所述卡座(2)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100)的卡槽(A),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卡座(2)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调整相邻所述卡座(2)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2)包括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以及安装体(23),所述第二板体(22)通过所述安装体(23)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21)上,所述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相对且间隔布置,以形成所述卡槽(A);所述第一板体(21)、所述第二板体(22)以及所述安装体(23)中之一与所述驱动组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二板体(22)的第一避让孔(B);所述第一避让孔(B)用于在所述卡座(2)靠拢后避让相邻所述卡座(2)的所述第二板体(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板体(2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板体(21)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组为偶数个且关于第一轴线对称布置;所述卡座(2)的第二板体(22)位于其第一板体(21)的靠近所述第一轴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A)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
导向板(31),设有呈放射状的至少两个导向槽(C),且所述导向槽(C)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导向柱(32),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21)、所述第二板体(22)以及所述安装体(23)中之一连接,所述导向柱(32)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导向槽(C)内;
第一驱动源(33),与所述导向板(3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板(3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卡座(2)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卡座(2)、导向柱(32)、导向槽(C)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1)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
机座,所述机座包括基板(11)和设置在所述基板(11)相对两端上的侧板(12);
输送辊(13),其位于两个所述侧板(1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12);所述输送辊(13)为多个,多个所述输送辊(13)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用于承载所述电池(100);所述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均背向所述基板(11)延伸,所述输送辊(13)穿设所述第一板体(21),所述第二板体(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13)之间;
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多个所述输送辊(13)转动,以使所述电池(100)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滑轨(4),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朝向所述输送辊(13)的一侧上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卡座(2)与所述第一滑轨(4)滑动连接;
第二滑轨(5),设置在所述基板(11)的背离所述输送辊(13)的一侧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板(31)与所述第二滑轨(5)滑动连接,所述基板(11)上设有用于供所述导向柱(32)穿过的第二避让孔(D);
固定座(6),其设置在基板(11)的背离所述输送辊(13)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驱动源(33)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6)上。
CN202223264215.3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Active CN218968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4215.3U CN218968110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64215.3U CN218968110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8110U true CN218968110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64215.3U Active CN218968110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8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11915B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05182242B (zh) 电池检测设备及电池检测工艺
CN108767150B (zh) 动力锂电池模组pack线圆柱形电芯全自动装配线
KR20210009779A (ko) 2차 전지 셀 스택 제조용 전극 이송장치
CN219017724U (zh) 一种堆叠装置
CN111063927A (zh) 一种可变距电池模组自动装配系统
CN111301938A (zh) 电芯输送装置
CN218968110U (zh) 一种电池输送装置
CN113798804B (zh) 一种小件弹片精密组装焊接测试生产设备
CN215557099U (zh) 电芯变距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112615034B (zh)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插入式巡检结构的组装设备
CN209905932U (zh) 堆叠设备
CN211225322U (zh) 锂电池连续翻转送料机构
CN110439894B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用全自动供给装置
CN109560334B (zh) 一种极群整理及入槽装置
CN114243080B (zh) 电池上料涂胶设备
CN210376436U (zh) 夹具及具有该夹具的电芯容量测试系统
CN110814694A (zh) 实训用锂电池组件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6989936U (zh) 板料加工装置
CN218016921U (zh) 电池端板上料装置以及取料设备
CN116238860A (zh) 一种便于锂电池自动生产的自动移送系统及自动移送方法
CN216334733U (zh) 一种锂电池上料输送架
CN110976668B (zh) 一种导线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底夹片上料装置
CN112777309A (zh) 一种扣式电池多层梯度放电系统
CN212100559U (zh) 电芯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32 1-2/F,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