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7443A -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7443A
CN114747443A CN202210458939.7A CN202210458939A CN114747443A CN 114747443 A CN114747443 A CN 114747443A CN 202210458939 A CN202210458939 A CN 202210458939A CN 114747443 A CN114747443 A CN 114747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ganoderma lucidum
rice
ganoderma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89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诗君
金树权
杨猷建
罗幼君
周金波
王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Ningbo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4589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7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7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7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将水旱轮作模式应用到灵芝的栽培中。在灵芝与水稻的轮作模式下,使土壤环境在好氧与厌氧下切换,有利于降低有害真菌群落丰度,提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态健康,对于降低灵芝覆土栽培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显著的效用,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世界闻名的木腐性药用真菌,我国传统珍贵药材,拥有2000多年药用历史。经过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证实,灵芝在免疫调节,降低血糖,降低血脂,保护肝功能,抗凝血以及辅助肿瘤治疗等多方面具有显著效用。由于灵芝的上述重要作用,使灵芝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得到了广泛种植。
现有的灵芝栽培方法中,培养料、土地以及水质等均是影响灵芝种植的重要环节,尤其土地更是决定灵芝的产量和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如,将灵芝长期连作或是不合理地轮作,往往导致真菌污染、虫害泛滥,灵芝产量及品质严重下滑,显著制约着灵芝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灵芝连作障碍问题,提高灵芝的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水稻栽培、水稻秸秆还田和灵芝栽培,在水稻栽培后进行灵芝栽培;
所述秸秆还田包括:收获水稻后留茬,施用秸秆腐熟剂、翻耕土地、浇水和覆膜。
优选的,所述留茬高度为5~10cm;所述秸秆腐熟剂的用量为3~5kg/亩;所述翻耕土地的深度为10~15cm;所述覆膜时间为15~25天。
优选的,所述水稻栽培还包括:种植准备、播种和收获。
优选的,所述种植准备包括除草、施肥、翻耕、泡田和耙田;所述除草包括非化学方式除草;所述施肥包括施用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所述三元复合肥中的氮、磷和钾的质量比为15:15:15,所述有机肥的用量为100~150kg/亩,所述三元复合肥的亩用量为40~50kg/亩;所述泡田的水层深度为15~20cm,浸泡时间为4~6天。
优选的,所述灵芝栽培包括:准备栽培大棚、种植灵芝、出芝管理和采收。
优选的,所述栽培大棚包括单体棚体和遮阳设施。
优选的,用于所述灵芝栽培的菌种包括赤灵芝和/或紫灵芝;
用于所述灵芝栽培的培养料包括单段木培养料、多段木培养料或粉碎培养料;
所述单段木培养料的直径为18~20cm,所述多段木培养料包括大段木料、中段木料和小段木料中的两种或多种;
所述大段木料的直径为13~18cm,中段木料直径为8~13cm,小段木料的直径为3~8cm;
所述粉碎培养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杂木屑45%、棉籽壳45%、麦麸8%、生石灰1%和石膏粉1%。
优选的,所述灵芝种植包括:菌种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处理、后熟处理和覆土培养。
优选的,所述采收包括孢子粉采收和子实体采收;所述孢子粉采收包括:使用带顶盖收集盒包裹产孢期灵芝子实体至散孢子结束,拆去所述顶盖,收集孢子粉,拆除收集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所述的栽培方法在减轻灵芝连作障碍、提高灵芝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或多项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将水旱轮作模式应用到灵芝的栽培中。在灵芝与水稻的轮作模式下,使土壤环境在好氧与厌氧下切换,有利于降低有害真菌群落丰度,提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态健康,对于降低灵芝覆土栽培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显著的效用,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将灵芝与水稻轮作种植。
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水稻栽培、水稻秸秆还田和灵芝栽培,所述水稻栽培优选包括种植准备、播种和收获。本发明所述水稻栽培的时间优选为5月1日~10月30日。
本发明所述种植准备优选包括除草、施肥、翻耕、泡田和耙田。本发明在进行所述除草前,优选还包括选择设施大棚,所述设施大棚的选择标准优选为“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NY/T 847-2004。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上述标准可选择得到土壤条件适宜、排灌方便的设施大棚。
选择设施大棚后,本发明优选进行除草。本发明所述除草优选包括清除大棚内及周围杂草,所述除草的方式优选为非化学方式除草,更优选为非除草剂除草,以保证灵芝以及孢子粉产品的食品安全性。
本发明在进行所述施肥前,优选还包括整平地块,本发明整平后的地块高度优选≤3cm。本发明对所述整平地块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整平地块的方式即可。
本发明在进行所述整平地块后,优选对所述整平地块进行施肥,所述施肥优选包括施用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本发明所述有机肥的质量优选符合“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T 525-2021”的要求。本发明所述有机肥的施用量优选为100~150kg/亩。本发明对所述有机肥的来源和种类没有特殊要求,符合本发明的上述标准即可。本发明所述三元复合肥中氮、磷和钾的质量比优选为15:15:15,所述三元复合肥的亩用量优选为40~50kg/亩。本发明所述施肥具有提高地力水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作用。
本发明在所述施肥后,优选进行翻耕,得到翻耕的土地。本发明所述翻耕的方式优选为机械翻耕,更优选为旋耕机翻耕。本发明所述翻耕可以使表层土与肥料均匀混合。本发明对所述翻耕的深度和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翻耕方式即可。
本发明在所述翻耕后,优选对所述翻耕的土地进行泡田和耙田,即完成水稻种植准备,得到可用于种植水稻的田地。本发明所述泡田的水层深度优选为15~20cm,所述泡田的时间优选为4~6天,更优选为6天,经过本发明所述泡田后的土壤表层呈现泥浆状。本发明优选对泡田后的田地进行耙田,本发明所述耙田优选为将所述泡田后的田地耙平,使得所有土层浸没在水中,并保持浅水层。
本发明完成所述种植准备后,优选进行播种。本发明进行所述播种前,优选还包括选种,本发明所述选种的标准优选为“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NY/T 5117-2002”,依据所述标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得到抗病性能优良、抗倒伏、分蘖能力中等的水稻品种。本发明所述播种的用量优选为3~4kg/亩。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在所述播种后,进行疏密补空。本发明对所述疏密补空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即可。本发明所述播种的方式优选为直播,更优选为撒播,可使成本最小化。
本发明在进行所述播种后,优选还包括水稻管理,本发明所述的水稻管理依照常规水稻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但应尽量避免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
本发明在水稻成熟后进行收获,所述收获优选包括收割稻穗,所述收获的时间优选为当年的10月20~10月30日,所述收获方式优选为人工收割。
本发明在完成所述收获后,优选进行水稻秸秆还田。本发明所述水稻秸秆还田优选包括:收获水稻后留茬,施用秸秆腐熟剂、翻耕土地、浇水和覆膜。本发明所述留茬高度优选为10~15cm。本发明在留茬的水稻田中施用秸秆腐熟剂,本发明所述秸秆腐熟剂的用量优选为3~5kg/亩,更优选为5kg/亩。本发明对所述秸秆腐熟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秸秆腐熟剂即可。本发明在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同时优选还包括施用尿素,所述尿素的施用量优选为3~8kg/亩,更优选为5kg/亩,本发明所施用的尿素在于调节秸秆的C/N,以促进秸秆腐熟剂对秸秆的降解。
本发明在施用秸秆腐熟剂后,优选翻耕土地。本发明所述翻耕土地优选为深翻,所述翻耕土地的深度优选为10~15cm;所述翻耕土地的方式优选为机械翻耕,更优选为旋耕机翻耕。本发明所述翻耕土地可以使稻茬与腐熟剂深埋进土壤中,平整土地。本发明对所述旋耕机的来源和型号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旋耕机即可。
本发明在完成所述翻耕土地后,优选进行浇水。本发明对所述浇水的量没有特殊限定,浇透即可。本发明对所述浇水后的土地进行覆膜。本发明所述覆膜用地膜优选为黑色地膜,所述黑色地膜具有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本发明所述覆膜的时长优选为15~25天,更优选为20天。
本发明在完成所述覆膜后,优选还包括揭膜和第二次翻耕。本发明所述第二次翻耕与上述翻耕土地的方式相同,不再进行赘述。本发明对所述揭膜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揭膜方式即可。本发明所述水稻秸秆还田有利于防止土壤养分的流失,同时促进土壤中纤维素降解等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富集,有利于促进后续灵芝对段木及其他培养料的利用效率,促进灵芝的生长;同时可以减少水稻秸秆不当处理导致的环境污染。
本发明在完成所述二次翻耕后,优选进行灵芝栽培。本发明所述灵芝栽培优选包括:准备栽培大棚、种植灵芝、出芝管理和采收。本发明所述灵芝栽培的时期优选为11月20日~次年10月下旬。
本发明所述栽培大棚优选包括单体大棚和遮阳设施,所述单体大棚优选为水稻栽培使用的所述设施大棚,所述遮阳设施优选包括遮阳棚或遮阳网,即本发明优选在所述单体大棚外搭建遮阳棚或在所述单体大棚外覆盖遮阳网,使遮光率优选达到80~85%,更优选为85%。本发明所述遮阳设施优选覆盖所述单体大棚四周和顶部,所述单体大棚四周的遮阳设施优选为1层,所述顶部的遮阳设施优选为2层。本发明对所述遮阳棚的搭建方式或遮阳网的覆盖方式均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遮阳棚搭建方式或遮阳网覆盖方式即可,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遮阳棚的搭建方式为:遮阳棚使用空心不锈钢管搭建,接头处使用塑料或锈钢转接头连接,底部埋入土中固定,搭建成梯形的立方体结构。用塑料薄膜制作立面,固定在框架上。随后用遮光率85%的遮阳网固定于塑料薄膜外,其中四周1层,顶部2层。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对所述栽培大棚的内部进行消毒处理、清理杂草和预防害虫,本发明对所述消毒处理、清理杂草和预防害虫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即可。
完成所述准备栽培大棚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选择菌种和培养料。本发明所述菌种优选产子实体的赤灵芝、产孢子粉的赤灵芝和产子实体的紫灵芝。
本发明所述培养料优选包括单段木培养料、多段木培养料或粉碎培养料,更优选为单段木培养料。本发明所述段木培养料中的段木来源优选为槭树科或壳斗科,更优选为质地密实的槭树科或壳斗科。本发明所述单段木培养料的直径优选为18~20cm。本发明所述多段木培养料优选包括大段木料、中段木料和小段木料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更优选为大段木料和小段木料组合,或中段木料和小段木料组合。本发明所述大段木料和小段木料组合中大段木料的数量优选为1个,小段木料的数量优选为2个;所述中段木料和小段木料组合中中段木料的数量优选为1,小段木料的数量优选4个。本发明所述大段木料的直径优选为13~18cm;所述中段木料直径优选为8~13cm;所述小段木料的直径优选为3~8cm。本发明所述粉碎培养料优选为杂木屑45wt.%、棉籽壳45wt.%、麦麸8wt.%、生石灰1wt.%和石膏粉1wt.%。本发明以所述多段木培养料或粉碎培养料为灵芝培养料的方式可以减少因段木原料需求而导致林业资源过度开采而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同时可以使废枝条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
完成所述选择菌种和培养料,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制备灵芝培养袋与灭菌。本发明所述制备灵芝培养袋优选包括将所述培养料填充至培养袋中,并于袋口处设接种穴。本发明所述灭菌优选为高温加压灭菌法,本发明所述灭菌优选为121℃灭菌1~2h。本发明优选待灭菌的培养袋温度下降到室温后取出,放置于无菌室中。本发明所述培养袋优选为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培养袋即可。
本发明在完成所述制备灵芝培养袋后,优选进行灵芝种植。本发明所述灵芝种植优选包括:菌种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处理、后熟处理和覆土培养。
本发明优选将所述菌种接种到所述灵芝培养袋中。本发明所述接种优选为无菌接种。本发明所述无菌接种优选在消毒的接种室中进行。本发明优选使用无菌接种环将所述菌种接种到培养袋的接种穴中,并快速密封培养袋以防治杂菌污染。
完成所述菌种接种后,本发明优选进行菌丝培养,直至菌丝长满所述培养料。本发明所述菌丝培养优选在消毒的发菌室中进行。本发明所述菌丝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0~22℃。本发明在进行所述菌丝培养的过程中,优选还进行定时通风,定时检查杂菌污染和清理污染源。本发明所述定时通风的时间优选为1~2h,所述定时通风可保持所述发菌室干燥。本发明对所述定时通风的具体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即可。本发明所述定时检查杂菌污染的时间间隔优选为1次/天。若发现轻度杂菌污染,本发明所述清理污染源优选为迅速将污染的菌袋移除到发菌室外,并用生石灰撒在杂菌污染处,防治杂菌扩散;若发现重度杂菌污染,本发明优选将污染的菌袋及周围的菌袋移除到发菌室外,用生石灰撒在杂菌污染处;若杂菌污染过度严重,本发明优选将完好菌袋移到另一个消毒的发菌室。
完成所述菌丝培养后,本发明优选将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进行催蕾处理。本发明所述催蕾处理优选在催蕾室中进行。本发明所述催蕾处理的温度优选为25~28℃;所述催蕾湿度优选为90~95%;所述催蕾时间优选为10~15天。本发明所述催蕾过程中优选保持通风。
完成所述催蕾处理后,本发明优选对所述现蕾灵芝进行后熟处理。本发明所述后熟处理优选在荫棚中进行。本发明在进行所述后熟处理前,优选包括安装荫棚和对所述荫棚进行消毒处理。本发明进行所述安装荫棚的同时,优选还包括揭开地膜和清除杂草。本发明对所述安装荫棚和消毒处理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即可。本发明所述后熟处理的时间优选为5~7天,更优选为7天。
完成所述后熟处理后,本发明优选对所述后熟处理后的菌种进行覆土培养。本发明在进行所述覆土培养前优选还包括制备菌槽和菌槽消毒。本发明所述菌槽的长优选为25~30cm,更优选为30cm;所述宽优选为20~30cm,更优选为25cm;所述深优选为15~25cm,更优选为20cm。本发明优选包括多个菌槽,所述多个菌槽的间距优选为3~5cm,更优选为5cm。本发明所述菌槽消毒优选为石灰粉消毒,本发明对所述石灰粉消毒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石灰粉消毒即可。本发明所述菌槽消毒的时期优选为所述覆土培养前10~20天,更优选为10天。
完成所述菌槽消毒后,本发明优选进行所述覆土培养,所述覆土培养优选包括:将后熟处理后的菌种与所述培养料分离,于菌槽中埋菌。本发明在进行所述埋菌时,优选将长满菌丝的菌袋脱去培养袋后,整块放置于菌槽中,并覆盖细土。本发明所述细土的覆盖厚度优选为3~5cm。
完成所述埋菌处理后,本发明优选包括在埋菌后定期浇水,所述浇水可保持土壤湿度。本发明所述定期浇水的开始时间优选为埋菌7天后,使土壤湿度保持为40~60%,更优选为50%。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在所述埋菌后定期通风,所述定期通分可调节空气湿度。本发明所述埋菌后5~7天空气湿度优选为90~95%,更优选为90%。于所述埋菌操作后7天之后定期通风,所述通风的时长优选为1~2小时/天,更优选为2小时/天;所述通风的时段优选为晴朗的早晨或晚上。
完成所述覆土培养后,本发明优选进行出芝管理。本发明所述出芝管理优选包括:于每个培养装置中保留一朵健康子实体,切除多余芝蕾,后用土壤涂抹子实体切面。本发明所述土壤优选为所述培养装置周围的土壤。本发明所述用土壤涂抹子实体切面的操作可防止切面处重新生长新的芝蕾。本发明所述切除工具优选为消毒的刀具。本发明进行所述出芝管理的同时优选停止灌溉,防止杂菌污染。
完成所述出芝管理后,本发明优选进行采收管理。本发明所述采收管理优选包括孢子粉采收和子实体采收。
当进行所述孢子粉采收时,本发明所述采收管理优选包括:使用带顶盖收集盒包裹产孢期灵芝子实体至散孢子结束,拆去所述顶盖,收集孢子粉,拆除收集盒,得到孢子粉。本发明所述收集盒优选为纸盒,所述纸盒具有收集孢子粉的作用。本发明所述收集盒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本发明对所述收集盒的尺寸和大小没有特殊限定,可包裹灵芝子实体即可。本发明所述孢子粉的采收方式,可减少孢子粉的逸散。本发明在收集得到所述孢子粉后,优选还包括对所述孢子粉进行干燥和破壁处理,本发明对所述干燥和破壁处理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即可。
当进行所述子实体采收时,本发明所述采收管理优选包括:切断子实体,得到灵芝子实体。本发明所述切断子实体的位置优选为距离基部2~3cm处,更优选为2cm。本发明所述子实体采收的时期优选为灵芝子实体菌盖停止增大,子实体白边消失,菌盖边缘多层增厚时。本发明优选采用消毒后的道具切断子实体。本发明进行所述子实体采收前优选停止浇灌;在所述子实体采收前,所述停止浇灌的时间优选为采收前3~5天,更优选为5天。本发明优选还包括使用软刷将所述得到的灵芝子实体上的杂质清除,干燥后保存。本发明对所述干燥和保存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栽培方法在减轻灵芝连作障碍、提高灵芝产量和品质的中的应用。本发明在灵芝与水稻的轮作模式下,使土壤环境在好氧与厌氧下切换,有利于降低有害真菌群落丰度,提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态健康,对于降低灵芝覆土栽培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显著的效用,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将灵芝与水稻轮作种植,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先种植水稻,水稻收获后再种植灵芝。本发明在水稻栽培时为水作方式,可以使土壤处于厌氧环境中,而灵芝栽培的旱作环境使土壤处于好氧条件下,进而使使土壤环境在厌氧与好氧中切换,降低有害真菌群落丰度,提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态健康,对于降低灵芝覆土栽培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显著的效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选择灵芝连作年限5年以上的设施大棚实施。
栽培季安排:大田水稻种植5月上旬至10月下旬,10月中下旬,准备灵芝的栽培材料,11月上旬水稻收割并秸秆还田,11月下旬~12月上旬,制备灵芝栽培种,培养菌丝,次年2月中旬安装荫棚,并进行棚内消毒,3月上旬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将其转移到催蕾室,3月下旬转移到荫棚内,经过5~7天后熟,脱袋培养,5月下旬~6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下旬为出芝期。
水稻种植管理:
选择设施大棚,整地后全面撒施100kg/亩的有机肥和50kg/亩的三元复合肥(15-15-15),随后翻耕土壤10~15cm,充分混合土壤与肥料。随后灌水泡田,水层达20cm,时长6天,将水田耙平。采用直播田的方式进行水稻种植,选择抗性好的常规稻种子,经过选种、包衣、催芽后,按照3kg/亩的量均匀撒在水田上,出苗过程疏密补空,待10月下旬水稻成熟后以人工方式收割水稻,留15cm稻茬,全面撒施3kg/亩秸秆腐熟剂和5kg/亩尿素,翻耕土壤,10~15cm,使秸秆、腐熟剂与肥料充分混合埋入土中,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后覆膜。
灵芝栽培管理:
选择产孢子粉的赤灵芝,10月中旬准备多段木培养料,制成灵芝培养袋,11月下旬以无菌操作接种灵芝,置于22℃左右的培养室中培养,定时通风1~2小时,注意杂菌污染并及时清除。次年2月中旬安装荫棚,揭开地膜,清楚杂草,并进行消毒处理,制宽25cm,长30cm,深20cm,间距3~5cm的菌槽,覆土前10天进行石灰消毒。
3月上旬待菌丝长满培养袋后,将室内温度上升至25℃,湿度控制在90%,催蕾10天。随后转移到荫棚中,后熟7天后,横放放置于菌槽中,表面覆盖3~5cm富含腐殖质的园土。覆土后5~7天保持保持空气湿度为90%左右,7~10天,每天早晚通风1h,此后保持50%的土壤湿度,定期通风控制空气湿度,防止杂菌污染。出芝后,每个培养袋保留1个健康的子实体,多余的芝蕾用消毒后的刀片切除,并用周围的覆土涂抹切口表面,防治子实体于切口处再生,之后5日内停止浇灌,防止杂菌污染。
在灵芝进入产孢期后,使用圆柱形白色纸盒分别包裹每个灵芝子实体,待散孢子结束后,用软刷子收集菌盖上以及盒中的孢子粉,干燥后破壁处理。
对比例1
采用实施例1中的种植方式,区别在于不进行水稻-灵芝轮作,直接种植灵芝。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土壤微生物菌落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如下:采用M5超土壤基因组DNA试剂盒(北京聚禾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国)提取土壤DNA。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后,使用引物343F(SEQ ID No.1-343F:5'-TACGGRAGGCAGCAG-3')和SEQ ID No.2-798R(5'-AGGGTATCTAATCCT-3')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V4区片段,使用引物SEQ ID No.3-ITS1F(5'-CTTGGTCATTTAGAGGAAGTAA-3')和SEQ ID No.4-ITS2(5'-GCTGCGTTCTTCATCGATGC-3)扩增ITS区片段。纯化后,PCR产物使用Illumina MiSeqPE300进行焦磷酸测序。使用Trimmomatic和Flash软件处理RAW测序数据。16S rRNA基因和ITS片段的操作分类单位(OTU)使用Vsearch软件处理,相似性高于97%的则被归位一个OTU。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土壤细菌与真菌的α多样性指数
Figure BDA0003619809740000101
表1显示:实施例1中的土壤细菌及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比例1,尤其是土壤真菌,其丰富度和均匀度皆高于对比例1,表明实施例1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稳定,土壤微生态更健康。此外,对比例1中灵芝在覆土培养过程发现轻微的真菌污染,而实施例中未发现任何杂菌污染情况。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得到的孢子粉的产量,粗多糖、总三萜、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灵芝孢子粉的产量和品质相关含量对比
Figure BDA0003619809740000102
Figure BDA0003619809740000111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得到的灵芝孢子粉的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灵芝与水稻的轮作模式下,使土壤环境在好氧与厌氧下切换,有利于降低有害真菌群落丰度,提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态健康,对于降低灵芝覆土栽培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显著的效用,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序列表
<110>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20>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160> 4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tacggraggc agcag 15
<210> 2
<211> 1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agggtatcta atcct 15
<210> 3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
cttggtcatt tagaggaagt aa 22
<210> 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
gctgcgttct tcatcgatgc 20

Claims (10)

1.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方法包括水稻栽培、水稻秸秆还田、灵芝栽培,在水稻栽培后进行灵芝栽培;
所述秸秆还田包括:收获水稻后留茬,施用秸秆腐熟剂、翻耕土地、浇水和覆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留茬高度为5~10cm;
所述秸秆腐熟剂的用量为3~5kg/亩;
所述翻耕土地的深度为10~15cm;
所述覆膜时间为15~2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栽培还包括:种植准备、播种和收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准备包括除草、施肥、翻耕、泡田和耙田;
所述除草包括非化学方式除草;
所述施肥包括施用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所述三元复合肥中的氮、磷和钾的质量比为15:15:15,所述有机肥的用量为100~150kg/亩,所述三元复合肥的亩用量为40~50kg/亩;
所述泡田的水层深度为15~20cm,浸泡时间为4~6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栽培包括:准备栽培大棚、种植灵芝、出芝管理和采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大棚包括单体棚体和遮阳设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灵芝栽培的菌种包括赤灵芝和/或紫灵芝;
用于所述灵芝栽培的培养料包括单段木培养料、多段木培养料或粉碎培养料;
所述单段木培养料的直径为18~20cm,所述多段木培养料包括大段木料、中段木料和小段木料中的两种或多种;
所述大段木料的直径为13~18cm,中段木料直径为8~13cm,小段木料的直径为3~8cm;
所述粉碎培养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杂木屑45%、棉籽壳45%、麦麸8%、生石灰1%和石膏粉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灵芝种植包括:菌种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处理、后熟处理和覆土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包括孢子粉采收和子实体采收;所述孢子粉采收包括:使用带顶盖收集盒包裹产孢期灵芝子实体至散孢子结束,拆去所述顶盖,收集孢子粉,拆除收集盒。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栽培方法在减轻灵芝连作障碍、提高灵芝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或多项中的应用。
CN202210458939.7A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4747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8939.7A CN114747443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8939.7A CN114747443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7443A true CN114747443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8939.7A Pending CN114747443A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744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9330A (zh) * 2013-11-11 2014-03-05 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田设施化灵芝栽培及灵芝孢子粉获取方法
CN105265178A (zh) * 2015-11-20 2016-01-2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灵芝室内连作段木栽培方法
CN107996282A (zh) * 2017-12-07 2018-05-08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设施化种植的方法
CN108990701A (zh) * 2018-08-13 2018-12-14 湖北省曙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羊肚菌和水稻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08990697A (zh) * 2018-08-13 2018-12-14 湖北省曙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09006282A (zh) * 2018-08-14 2018-12-18 邵武市南武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灵芝与水稻轮作休耕用养结合方法
CN110972807A (zh) * 2019-12-02 2020-04-10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的轮作方法
CN111328629A (zh) * 2020-04-01 2020-06-26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
CN112772320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嘉善县农星植保专业合作社 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的水稻混合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9330A (zh) * 2013-11-11 2014-03-05 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田设施化灵芝栽培及灵芝孢子粉获取方法
CN105265178A (zh) * 2015-11-20 2016-01-2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灵芝室内连作段木栽培方法
CN107996282A (zh) * 2017-12-07 2018-05-08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设施化种植的方法
CN108990701A (zh) * 2018-08-13 2018-12-14 湖北省曙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羊肚菌和水稻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08990697A (zh) * 2018-08-13 2018-12-14 湖北省曙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09006282A (zh) * 2018-08-14 2018-12-18 邵武市南武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灵芝与水稻轮作休耕用养结合方法
CN110972807A (zh) * 2019-12-02 2020-04-10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的轮作方法
CN111328629A (zh) * 2020-04-01 2020-06-26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
CN112772320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嘉善县农星植保专业合作社 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的水稻混合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建平,谢立勋,汤晓红,宋天佑,龚益: "大田灵芝定穴栽培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2596B (zh) 一种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抗病虫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3271095B (zh) 防治果树再植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防病方法
CN1843073A (zh) 设施蔬菜菌根苗的生产方法
CN103190292A (zh) 粗腿羊肚菌的林下栽培方法
CN107396751B (zh) 草原黑蘑人工栽培方法
CN108781968A (zh) 一种套种茶树和黑木耳的方法
CN111788989A (zh) 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CN104541969A (zh) 一种双孢蘑菇生长菌剂及利用该菌剂的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11527985A (zh) 一种筐式移土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13207550A (zh) 一种富硒平菇栽培方法
CN110972807A (zh) 一种灵芝的轮作方法
CN107306662B (zh) 羊肚菌连作栽培方法
CN1080463A (zh) 麦秸、稻草生料袋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CN113179854B (zh)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13303286B (zh) 土壤-蚯蚓-覆盖植物综合绿色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CN114175996A (zh)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扩繁方法
CN109006282B (zh) 灵芝与水稻轮作休耕用养结合方法
KR100989552B1 (ko) 식물 재배용 포트
CN107926481B (zh) 一种草菇的纯稻草栽培方法
CN113207548B (zh) 一种低海拔大田生料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8990699A (zh) 一种大球盖菇与辣椒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CN108684460A (zh) 红芽大戟栽培方法
CN114747443A (zh) 一种灵芝与水稻轮作的栽培方法
CN113796273A (zh) 一种降低红薯连作障碍的种植方法
CN113229039B (zh) 一种基于真菌菌丝的成型育苗基质、构建方法及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