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5287B -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5287B
CN114735287B CN202210264841.8A CN202210264841A CN114735287B CN 114735287 B CN114735287 B CN 114735287B CN 202210264841 A CN202210264841 A CN 202210264841A CN 114735287 B CN114735287 B CN 114735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cigarette
limiting
cigarettes
convey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48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5287A (zh
Inventor
曾国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Keshe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Keshe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Keshe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Keshe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48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5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5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5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5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5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56Orientating, i.e. changing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e.g. of non-uniform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4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1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65B57/14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and operating to control, or stop, the feed of articles or material to be pack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681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from distinct, separate conveyor l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Cigar And Cigarette Tobacco (AREA)
  • Wrapping Of Specific Fragile Article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条烟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利用条烟自动投放装置将短条烟输出至斜辊筒输送带,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实现短条烟在输出斜辊筒输送带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输送;第二步,短条烟由斜辊筒输送带输入至旋转机构;第三步,短条烟由旋转机构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短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第四步,短条烟定向、定位输出。其解决了短条烟在输出时无法有效控制其位置,使其在于常规烟汇合时无法实现高速、稳定的输送状态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烟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IPC分类号应为B65B35/56或B65B35/30,应属于B65B35/00大组(要包装物件的供给、送进、排列或定向)。
背景技术
目前,条烟的包装领域中,在依订单包装的流程中,需要将多种条烟进行集合包装,这些条烟中包括不同品牌,还包括不同规格。我们一般将条烟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如图1所示,包括常规烟91、细支烟92、异形烟93,以异形烟为例,其相较于常规烟通常呈现长度较短、高度较高、宽度一致的状态,这种条烟也会称之为短条烟,如图1所示,现有的短条烟包括长边A、短边B、高C、对角线D,其中长边A与高C构成了短条烟的侧面,短边B与高C构成了短条烟的端面,长边A与短边B构成L短条烟的顶面与底面,常规烟包括长边J、短边K、高L、对角线M。在现有的条烟包装时,由于短条烟的长度较短,其在于常规烟汇合时,由于输送或挤压的问题,往往容易导致整个输送流程的散乱,如图2所示,当不同规格条烟处于一定排序时,如图中所示的双点划线部位的条烟,由于短条烟位置的原因,可能就会倾斜等不可控因素,从而为后续的集合输出造成问题,甚至导致停机。
现有的订单包装流程中,第一道工序都是采用条烟投放装置进行投放,其结构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709590U公开的一种烟草立式机条烟自动投放装置。这种装置投放之后,是很难控制条烟于输送带上的位置的,特别是由于条烟的订单包装流程是一个速度较快的包装流程,如果利用某些限制结构进行限制,是可以实现的条烟在输送带上的位置的,但是前提必然是降低速度,这并不符合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于是,本申请人针对这一技术缺陷进行了有效的改进,设计了一套有效解决条烟位置稳定且基本不会降低工作效率的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解决了短条烟在输出时无法有效控制其位置,使其在于常规烟汇合时无法实现高速、稳定的输送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条烟自动投放装置将短条烟输出至斜辊筒输送带,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实现短条烟在输出斜辊筒输送带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输送;
第二步,短条烟由斜辊筒输送带输入至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使得短条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旋转机构宽度方向的两端;
第三步,短条烟由旋转机构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短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所述第一限位挡边高于宽度限位输送带;
第四步,短条烟定向、定位输出。
进一步的,第三步中,旋转后的短条烟的长边A垂直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或者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具有85-95度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过度转动的第二挡边。
进一步的,第三步中,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短条烟的两个端面与常规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输出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常规烟的长边J的长度大于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S,常规烟架设于两第一限位挡边上。
进一步的,上述第四步中,短条烟由宽度限位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短条烟的两个端面与常规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输出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输送带上设置有两条第二限位挡边,各第二限位挡边分别沿第一限位挡边的输送方向后端延伸,短条烟于两条第二限位挡边之间输送,常规烟架设于两第二限位挡边上输送。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挡边粘附于输出输送带上。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挡边的上表面为便于输送的粗糙面。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并行的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短条烟进入旋转机构时,分别接触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不同,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输送带的宽度,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为短条烟的短边B的40%-60%。
进一步的,所述斜辊筒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短条烟输出姿态的高速摄像机。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采用了斜辊筒输送带,其可以实现条烟在输送时实现旋转、靠边,从而使得条烟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抵靠在第一挡边输送,这样就可以确定条烟的输送姿态并实现定位。但是这个方向并不是所要的输送方向,需要对其进行90度的旋转,在现有技术中有许多旋转机构可以实现对输送中的物品进行90度的旋转,如利用两个倾斜的挡边实现物品的转向、利用转盘机构实现物品的转向等。转向90度之后,短条烟接近于旋转机构的出口端,或者旋转机构处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再次旋转的机构,而后利用宽度限位输送带实现对输送条烟的有效限制,也即是利用限位挡边实现对条烟的限制,确保条烟可以在两限位挡边之间进行输送,这里限定了两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短条烟的转动。
而后,短条烟在输出时就可以位于所需要的位置了,可以有效实现输出汇合的目的。在这一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条烟基本没有停滞的过程,只在旋转机构处,会有些许的停滞,但是仍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对旋转机构进行有效设置,使其也不会产生停滞,采用并行的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构成旋转机构,利用速度差来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就基本上不会发生停滞,也即可以设定第一旋转输送带速度较高、第二旋转输送带速度较低,从而使得短条烟的不同区域的输送不均匀,实现短条烟产生旋转,从而实现短条烟的转动,只要控制好速度差,与进入的姿态、角度,这种旋转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短条烟进入时,必须同时接触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而且接触的面积不能相差太大,这样可以有利于旋转的进行。这里设定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为短条烟的短边B的40%-60%,可以确保这种旋转的较佳实施。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过度转动的第二挡边,第二挡边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精度的调节,也即是只要保证条烟转动一定角度后,如转动85度后,进入两个第二挡边的范围内,就可以确保条烟不会过度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斜辊筒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短条烟输出姿态的高速摄像机。为了确保进入旋转机构的短条烟能够进行有效旋转,可以辅助设置高速摄像机,其可以获得短条烟的位置、姿态等数据,从而反馈给控制系统,从而调节第一旋转输送带、第二旋转输送带的速度,来配合实现有效的转动,实现短条烟实现90度转动的最终目的。
进一步的,第二挡边设定为低摩擦系数材料或者跟随第一旋转输送带的转动而转动,其目的在于避免与条烟产生较大摩擦,而破坏条烟姿态的稳定。可以有效确保条烟在实现90度转动后的有效、稳定输送。同样的,第一挡边也可以如此设置,从而实现在斜辊筒输送带输出端实现条烟姿态的稳定。
进一步的,输出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挡边,其作用在于配合第一限位挡边进行有效的限位输送。如此设置,在常规烟与短条烟汇合时,短条烟被限制在两条第二限位挡边之间,而常规烟则架设在第二限位挡边上进行输送,从而可以实现有效的输送的目的。第二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的凸起高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如5-10mm之间的数值。第二限位挡边粘附在输出输送带上是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这种粘附可以设置为可拆卸的,可移动的,从而可以实现相邻两限位挡边之间的间距。第二限位挡边的上表面为便于输送的粗糙面,这样的粗糙面可以有效避免条烟的跑动,实现有效的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条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条烟汇合输送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省略常规烟输送带的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条烟自动投放装置;2、斜辊筒输送带;21、第一挡边;3、旋转机构;31、第一旋转输送带;32、第二旋转输送带;33、第二挡边;331、弯曲结构;34、阻挡帘;4、宽度限位输送带;41、第一限位挡边;5、输出输送带;51、第二限位挡边;6、高速摄像机;7、常规烟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装置,包括机架及依流水线设于机架上的条烟自动投放装置1、斜辊筒输送带2、旋转机构3、宽度限位输送带4、输出输送带5、常规烟输送带7;
所述斜辊筒输送带2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21,所述斜辊筒输送带2实现短条烟在输出斜辊筒输送带2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21输送。所述斜辊筒输送带2的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短条烟输出姿态的高速摄像机6。所述第一挡边21为低摩擦系数材料,如光滑的塑料,或者所述第一挡边为一环绕斜辊筒输送带2的环状体,所述第一挡边随斜辊筒输送带2的输送而转动,所述第一挡边的线速度等于斜辊筒输送带2的线速度。当第一挡边21为环状体时,其可以为高摩擦系数材料,如橡胶。
所述旋转机构3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使得短条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旋转机构3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并行的第一旋转输送带31与第二旋转输送带32,短条烟进入旋转机构3时,分别接触第一旋转输送带31与第二旋转输送带32,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31与第二旋转输送带32的输送速度不同,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31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输送带32的宽度,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31的宽度为短条烟的短边B的40%-60%。所述旋转机构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过度转动的第二挡边33。所述第二挡边33为低摩擦系数材料,如光滑的塑料,如图4所示,第二旋转输送带的一侧上的第二挡边可以形成一具有导向功能的弯曲结构,该结构可以给予短条烟一定程度的导向,使其更精准地定位,当然其并不是必备的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挡边为一环绕旋转机构3的环状体,所述第二挡边随第一旋转输送带31的输送而转动,所述第二挡边的线速度等于第一旋转输送带31的线速度。当第二挡边为环状体时,其可以为高摩擦系数材料,如橡胶。
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4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段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41,第一限位挡边41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两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所述第一限位挡边41高于宽度限位输送带4。
所述机架上位于旋转机构3靠近宽度限位输送带的一侧的上方处设置有阻挡帘34,所述阻挡帘34的下端接触短条烟的长度不会使得短条烟发生翻转,阻挡帘可以为长条状,也可以为U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其材料可以为柔性塑料等常规材料。所述阻挡帘34的数量为两条,分别设于短条烟长度方向的两侧,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输出输送带5上设置有两条第二限位挡边51,各第二限位挡边51分别沿限位挡边的输送方向后端延伸,短条烟于两条第二限位挡边51之间输送,常规烟架设于两第二限位挡边51上输送。第二限位挡边51粘附于输出输送带5上。第二限位挡边51的上表面为便于输送的粗糙面。第一限位挡边可以参照第二限位挡边进行相应的设置。
常规烟输送带7输入常规烟,实现与短条烟在输出输送带5上的汇合。
上述的方案中,输出输送带与第二限位挡边实际上是可以省略的,常规烟可以在宽度限位输送带4处输入,也即常规烟输送带7在宽度限位输送带4处实现汇合,此时,第一限位挡边承担了对短条烟的限制,也承担了对常规烟的承托,也即常规烟架设在两第一限位挡边上进行输送。
上述条烟自动投放装置、斜辊筒输送带、宽度限位输送带、输出输送带、常规烟输送带均为本领域的常规产品,上述旋转机构可以采用上述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实现物品旋转的常规结构,如CN202011452251.5公开的一种旋转输送机,配合上限制结构即可。上述阻挡帘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其与短条烟的接触可以限定在3mm以内,目的只是提供一点点摩擦力,使得输送不平衡的部位实现一个平衡调节。上述斜辊筒输送带的倾斜方向如图4所示,应是由左向右且由下至上倾斜。上述阻挡帘的结构可以采用条状、U形状、丝状等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有类似的结构存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371919.1中公开的毛刷结构。
本方案可以实现短条烟的定位输送,其可以配合常规烟和/或细支烟实现有效的汇合输送,从而实现后续包装流程中的分拨、堆叠等工序。
基于上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装置,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条烟自动投放装置将短条烟输出至斜辊筒输送带,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实现短条烟在输出斜辊筒输送带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输送;
第二步,短条烟由斜辊筒输送带输入至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使得短条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旋转机构宽度方向的两端;
第三步,短条烟由旋转机构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短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所述第一限位挡边高于宽度限位输送带;
第四步,短条烟定向、定位输出。
第四步中,至少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1、短条烟由宽度限位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由于常规烟的输入是可以确定其位置的,短条烟只要配合常规烟的位置就可以实现有效的汇合输送了,正常状态下常规烟长度方向的中线与短条烟长度方向的中线位于同一直线时为最佳的状态。
2、短条烟由宽度限位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输出输送带上设置有两条第二限位挡边,通过两条第二限位挡边限制短条烟的位置,而后常规烟架设于两条第二限位挡边进行输送,可以实现较佳的回合输送。
而且,常规烟还可以在宽度限位输送带处实现输入,与输出输送带处汇合的方式相同,参照上述第四步的两种方式。
上述第二步中,可以利用第二挡边实现有效的姿态限制。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条烟自动投放装置将短条烟输出至斜辊筒输送带,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挡边,所述斜辊筒输送带实现短条烟在输出斜辊筒输送带时其中一个侧面抵靠第一挡边输送;
第二步,短条烟由斜辊筒输送带输入至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实现对短条烟的旋转,使得短条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旋转机构宽度方向的两端;
第三步,短条烟由旋转机构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所述宽度限位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短条烟转动的第一限位挡边,第一限位挡边平行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为S,S大于短条烟的长边A且小于短条烟的对角线D,所述第一限位挡边高于宽度限位输送带;
第四步,短条烟定向、定位输出,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宽度限位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短条烟的两个端面与常规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输出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常规烟的长边J的长度大于两第一限位挡边的间距S,常规烟架设于两第一限位挡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旋转后的短条烟的长边A垂直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或者与宽度限位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具有85-95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条烟过度转动的第二挡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四步中,短条烟由宽度限位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常规烟由输入输送带输入至输出输送带,实现与短条烟的汇合,短条烟的两个端面与常规烟的两个端面分别指向输出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输出输送带上设置有两条第二限位挡边,各第二限位挡边分别沿第一限位挡边的输送方向后端延伸,短条烟于两条第二限位挡边之间输送,常规烟架设于两第二限位挡边上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挡边粘附于输出输送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挡边的上表面为便于输送的粗糙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并行的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短条烟进入旋转机构时,分别接触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与第二旋转输送带的输送速度不同,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大于第二旋转输送带的宽度,所述第一旋转输送带的宽度为短条烟的短边B的4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辊筒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识别短条烟输出姿态的高速摄像机。
CN202210264841.8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Active CN114735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4841.8A CN114735287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4841.8A CN114735287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5287A CN114735287A (zh) 2022-07-12
CN114735287B true CN114735287B (zh) 2024-04-23

Family

ID=8227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4841.8A Active CN114735287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528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1723A (en) * 1999-01-21 2000-10-17 Sandvik Sorting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packages in manner minimizing jams
CN106043834A (zh) * 2016-07-18 2016-10-26 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北省公司 一种异型烟分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29423A (zh) * 2017-02-28 2017-06-13 泉州市科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组合输出装置
CN211945266U (zh) * 2019-12-23 2020-11-17 江苏德邦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分离系统
CN212197425U (zh) * 2020-04-09 2020-12-22 英诺(深圳)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合流机构及合流输送设备
CN212424340U (zh) * 2020-05-26 2021-01-29 上海星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转包输送机
CN112278966A (zh) * 2020-10-20 2021-01-29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输送分离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0451A1 (de) * 2003-03-07 2004-09-16 Focke & Co.(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Verpackungen aus wenigstens zwei Teilpackunge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1723A (en) * 1999-01-21 2000-10-17 Sandvik Sorting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packages in manner minimizing jams
CN106043834A (zh) * 2016-07-18 2016-10-26 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北省公司 一种异型烟分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29423A (zh) * 2017-02-28 2017-06-13 泉州市科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组合输出装置
CN211945266U (zh) * 2019-12-23 2020-11-17 江苏德邦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分离系统
CN212197425U (zh) * 2020-04-09 2020-12-22 英诺(深圳)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合流机构及合流输送设备
CN212424340U (zh) * 2020-05-26 2021-01-29 上海星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转包输送机
CN112278966A (zh) * 2020-10-20 2021-01-29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输送分离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5287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45574A (en) Unscrambler for randomly arranged packages
JP5943400B2 (ja) 二本ベルト式の受動ローラの箱回転装置
US4682684A (en) Method and an arrangement for the feeding of objects
AU2005322875A1 (en) Conveyor having a roller-conveyor belt with flights
CN205471781U (zh) 一种能提高连线凹印机收纸单元纸张整齐度的收纸装置
CN114735287B (zh)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方法
US20090223180A1 (en) Transporting system for packaging machine
US4311230A (en) Article feeding mechanism
JP4835819B2 (ja) 断面非円形容器の方向規制装置
JP2018127365A (ja) 物品供給装置
CN205634092U (zh) 一种高速网带供料结构
CN217477656U (zh) 一种短条烟输出汇合装置
JP3160362B2 (ja) 搬送装置
JPWO2016035548A1 (ja) 方向規制装置および方向規制方法
CN213386748U (zh) 智能码垛箱体整形输送机
JPS6236932B2 (zh)
CN206813813U (zh) 提升机以及食品加工生产线
CN208264649U (zh) 一种用于条烟套袋包装的辊子输送装置
US7137501B2 (en) Feeding apparatus for products such as fruits
JP4880558B2 (ja) 物品供給装置
CN206050865U (zh) 罐装食品理料用机构
CN217171089U (zh) 一种烟垛卧式仓道输送自动矫正结构
JP3398792B2 (ja) 搬送物の姿勢変更装置
CN214778802U (zh) 一种环形分拣机的物料转向机构
CN219560546U (zh) 一种分拣机中的分拣滑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