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机构及合流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烟分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流机构及合流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烟草自动分拣中,合流输送设备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分拣输送设备,在自动分拣系统中,每个客户的订单中需求的品规不同,然而各品规分布在各分拣子线上,因此,传输过程中需要将同订单中各分拣子线的品规合流后进入同一工程的打码系统。
现有的合流结构分为无动力传输合流和动力传输合流两种:
无动力传输合流方式:通过光滑表面的板材或其他光滑结构做成下滑机构,通过一定倾斜角度,将上层输送线体的物资自由下滑至下层输送线上,完成合流动作。
无动力传输合流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采用光滑表面的材质做成的自滑结构,通过一定角度的自由下滑,自由下滑速度不可控,这对于逻辑控制程序不便于编写,因为速度不可控造成时间不可控,从而引发逻辑上的控制程序编写难度。其次无动力的传输合流,下滑机构是按一定倾斜角度的下滑,因此下滑机构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实现上下摆动,从而使得合流板的高度距离下层比较高,以保证下层物质能胜利通过,但是容易使上层物质在合流板出口处翻滚,从而引发物质的顺序错乱或损伤物质,此外也可以通过调整下滑的出口距下层比较近,但下层物质每次经过此处都会与此处发生干摩擦的情况,容易损伤物质。且通过自由下滑机构,因为物质是通过干摩擦自由下滑,若不及时处理静电问题,容易出现下滑机构吸附下滑物质的情况,从而造成下滑不顺畅情形。
或者采用动力合流传输方式:采用气缸顶升下层输送线,气缸顶升过程中无法形成连续输送,且该段传送带通过摩擦动力实现传输,导致工序衔接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合流机构,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无动力合流下滑不可控,采用气缸顶升下层输送线无法连续输送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合流机构,用于机架上的上层输送线和下层输送线的条烟合流,包括用于条烟输送的辊筒输送机构、及设置于辊筒输送机构上方用于带动辊筒输送机构后端上下摆动的抬升机构,所述辊筒输送机构的前端与上层输送线连接,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及带动辊筒输送机构后端摆动的摆动组件;辊筒输送机构摆动至最高点时下层输送线的条烟通过,辊筒输送机构摆动至最低点时与下层输送线抵靠,用于上层输送线的条烟合流。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辊筒输送机构包括电动辊筒、从动辊筒及连接电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输送带,所述电动辊筒内设置有辊筒驱动组件,所述电动辊筒通过驱动辊筒支架及传输驱动支座固定于上层输送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输送带下方设置有支撑托板及设置于支撑托板两侧的传输侧板,所述传输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动辊筒及从动辊筒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固定于传输侧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电动辊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外圈,所述输送带为弹性输送带,所述弹性输送带套设于环形外圈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及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的驱动轴,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支座固定于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贯穿支撑托板及传输侧板的铰链轴,以及连接在铰链轴上的长铰链总成,所述长铰链总成通过短铰链与驱动轴连接,电机将动力传动至驱动轴,通过短铰链及长铰链总成带动辊筒输送机构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抬升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辊筒输送机构状态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支架设置于驱动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抬升机构通过支架设置于辊筒输送机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合流输送设备,包括上层输送线及下层输送线,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合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合流机构,通过辊筒输送机构及抬升机构的作用连接上层输送线及下层输送线,当辊筒输送机构的后端摆动至最高点时下层输送线通过,辊筒输送机构摆动至最低点时上层输送线与下层输送线合流,保证输送机构的连续性,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合流机构无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流输送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辊筒结构示意图;
上层输送线1;下层输送线2;条烟3;合流机构4;辊筒输送机构10;传输驱动支座11;驱动辊筒支架12;电动辊筒13;传输侧板14;支撑托板15;输送带16;从动辊筒17;环形外圈18;限位挡板19;铰链轴20;长铰链总成21;短铰链22;驱动轴23;支架24;检测支架25;检测传感器26;轴支座27;电机28;电机安装板29。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合流机构4,用于机架上的上层输送线1和下层输送线2的条烟3合流,在分拣不同品规的条烟3后,方便同订单的不同输送线的条烟3合流后进入打码系统进行打码。所述合流机构4包括用于条烟3输送的辊筒输送机构、及设置于辊筒输送机构上方用于带动辊筒输送机构后端上下摆动的抬升机构,所述辊筒输送机构的前端与上层输送线1连接,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及带动辊筒输送机构后端摆动的摆动组件;辊筒输送机构摆动至最高点时下层输送线2的条烟3通过,辊筒输送机构摆动至最低点时与下层输送线2抵靠,用于上层输送线1的条烟3合流。
具体的,所述辊筒输送机构包括电动辊筒13、从动辊筒17及连接电动辊筒13和从动辊筒17的输送带16,所述电动辊筒13内设置有辊筒驱动组件,所述电动辊筒13通过驱动辊筒支架12及传输驱动支座11固定于上层输送线1上。所述的电动辊筒13内置有辊筒驱动组件,传输的动力来源于通过内置的辊筒驱动组件完成,所述的辊筒驱动组件可设置成多个阶段的速度档位,以便满足传输过程所需的速度,且档位调节简单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输送带16下方设置有支撑托板15及设置于支撑托板15两侧的传输侧板14,传输侧板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动辊筒13及从动辊筒17上;其中在电动辊筒13一端,传输侧板14 设置在电动辊筒13与驱动辊筒支架12的连接位置上。利用支撑托板15及传输侧板14形成对输送带16的支撑。
结合图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动辊筒13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多个环形外圈18,形成分节式的球状结构,所述的输送带16为多条弹性输送带,所述弹性输送带对应套设在电动辊筒13 的环形外圈18中,以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出现产品跑偏情况。同时,采用弹性传送带,不会因为摩擦力对产品损伤,采用弹性输送带与电动辊筒13配合方式使传输部分无需专门的张紧机构,从而使得机构结构简单可靠、空间尺寸小巧,加工及组装简便快捷。
更进一步的,为防止在输送过程中产品从输送带16中掉落,在输送带16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挡板19,限位挡板19固定于传输侧板14的外侧。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抬升机构,其通过支架24设置于辊筒输送机构上方。所述支架24包括上支架及侧面支架,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及摆动组件,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电机28及通过皮带与电机 28连接的驱动轴23,电机28通过电机安装板29固定于上支架上,所述驱动轴23通过轴支座27固定于上支架上。摆动组件包括铰链轴 20、长铰链总成21及短铰链22,其中铰链轴20贯穿支撑托板15及传输侧板14,设置在支撑托板15及传输侧板14靠近从动辊筒17一端。铰链轴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长铰链总成21,长铰链总成21通过短铰链22连接在驱动轴23的两端,电机28将动力传动至驱动轴 23,通过短铰链22及长铰链总成21的传动带动辊筒输送机构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抬升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辊筒输送机构状态的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支架24设置于驱动轴23的两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合流输送设备,包括上层输送线1及下层输送线2,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合流机构4。采用上述合流机构4的合流输送设备,通过辊筒输送机构及抬升机构的作用连接上层输送线1及下层输送线2,当辊筒输送机构的后端摆动至最高点时下层输送线2通过,辊筒输送机构摆动至最低点时上层输送线1与下层输送线2合流,保证输送机构的连续性,稳定可靠。且设备零部件精简,质量轻巧,稳定可靠。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