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7947A -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7947A
CN114717947A CN202210249944.7A CN202210249944A CN114717947A CN 114717947 A CN114717947 A CN 114717947A CN 202210249944 A CN202210249944 A CN 202210249944A CN 114717947 A CN114717947 A CN 114717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eam section
movable support
box gird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99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红伟
陈彬
张军
张龙彪
阳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Beij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99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7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7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7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节段预制构件场进行梁段预制;S2:预制梁段达到龄期后,将预制梁段运送至移动支架上,按顺序摆放拼装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形状;其中,梁段拼装顺序为先吊装首段和末段至设计位置,然后再依次吊装前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最后吊装后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S3:梁段拼装线形调整、穿钢绞线、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S4:待湿接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弹模后进行张拉压浆,完成一孔箱梁的架设;S5:移动支架通过过孔程序移至下一孔进行下一孔箱梁的架设。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精准、便捷、高效地解决梁段多、线型控制难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段拼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 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法是近几十年内逐渐发展起来的施工方法,其原理 是借助预应力束施加于混凝土节段上的压力,使得节段间接触面紧密贴 合,形成整体结构,共同承担荷载。预制节段拼装施工一般可采用悬臂拼 装和逐跨拼装,作为一种可靠、经济和实用的施工方法,目前已得到世界 各国的普遍认可,而且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茨达河双线特大桥是成昆复线冕宁至米易段的重点工程,跨径64米, 为目前国内外节段拼装简支梁的最大跨径,节段多,重量大,且桥墩高度 达68m,架设高度高,采用造桥机整体组拼架设,操作环节多,节段的增 多对于湿接缝质量和线形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的控制难度大,技 术及安全风险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 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能够精准、便捷、高效地解决梁段多、线型控制难 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S1:在节段预制构件场进行梁段预制;
S2:预制梁段达到龄期后,将预制梁段运送至移动支架上,按顺序摆 放拼装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形状;其中,梁段拼装顺序为先吊装首段和 末段至设计位置,然后再依次吊装前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最后吊装后一 半梁段至设计位置;
S3:梁段拼装线形调整、穿钢绞线、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缝混 凝土;
S4:待湿接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弹模后进行张拉压浆,完成一孔 箱梁的架设;
S5:移动支架通过过孔程序移至下一孔进行下一孔箱梁的架设。
进一步的,步骤S1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101:梁段模板拼装;
S102:梁段钢筋绑扎及安装;
S103:梁段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S104:预应力孔道成型;
S105:梁段移存。
进一步的,步骤S101中所述的梁段模板包括底模、两个外侧模和内 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端模;所述底模固设在条形台座上,两个所 述外侧模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模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外侧模均与所述条形台 座滑动连接;
所述内模位于所述底模和两个外侧模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内模通过 支撑架与所述条形台座连接,所述底模、两个外侧模和内模之间形成箱梁 浇筑空间,所述箱梁浇筑空间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所述端模,两个所 述端模上均开设有预应力孔;所述内模内设有内模支撑体系。
进一步的,步骤S101的具体操作包括,
S1011:浇注条形台座,将底模固定在条形台座;
S1012:安装端模;普通梁段钢筋在钢筋绑扎胎具上直接和端模一起绑扎, 在前后两个端模对应的预应力孔中穿上橡胶棒,利用大龙门吊和专用吊具将其吊 放入底模上;
S1013:安装内模,通过安装架将内模固定在两个端模之间,且中心 与两个端模的中心对中;
S1014:安装侧模;将侧模滑动安装在条形台座上。
进一步的,步骤S102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1021:在钢筋绑扎胎具上将普通梁段钢筋与端模一起绑扎,预应力 孔道采用抽拔橡胶棒成形,所述橡胶棒内部穿设有钢绞线;
S1022:在梁体内采用钢筋定位网的方法固定橡胶棒。
进一步的,步骤S2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移动支架的主梁桁架顶部跨中位置设置活门;
S202:支撑好移动支架的后支腿、中支腿和前支腿,做好架梁前准备 工作;
S203:使用运梁车将首段和末段梁段分别运输至移动支架的尾部,用 移动支架内回转天车将首段和末段梁段吊放至设计位置,并进行固定;
S204:以首段和末段梁段串中线,确定其余梁段的摆放位置;
S205:依次吊装前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利用扁担梁和吊杆悬吊于桁 内纵梁上后,关闭跨中活门;
S206:依次吊装后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的梁段拼装线形调整按照纵向调整→横向 调整→竖向调整→纵向调整→横向调整→竖向调整的顺序反复循环调整, 纵向利用天车进行调整,横向利用天车顶推油缸调整,竖向利用穿心顶进 行调整。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的穿钢绞线、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 缝混凝土的具体操作包括,
S301:在拼装好的箱梁梁体腹内及梁顶面穿钢绞线进行指向,反复检 查并确保两钢绞线与桥墩轴线相重合;
S302:钢铰线穿好后,将插在孔道内的波纹管拉出,连通孔道,两头 用砂浆密封;检查所有波纹管有无损坏,如有应马上更换;
S303:绑扎钢筋、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
S304:养生、拆模。
进一步的,步骤S4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401、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分两阶段进行,一期张 拉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95%的设计强度及100%弹性模量后要求时进 行,第一期张拉完毕后,梁体即可承受施工荷载,二期张拉待湿接缝混凝 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100%设计强度及弹模后进行且龄期大于15天;
S402、横向预应力张拉:梁体横向预应力张拉,在湿接缝混凝土达到 100%设计强度及弹模,且龄期大于15天后进行;在张拉过程中及时调整 悬吊钢棒长度,以减少移动支架的上托力;
S403:压浆、封端、防水涂料涂刷。
进一步的,步骤S5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501:用千斤顶将移动支架的后端顶起,并在移动支架的后尾梁处安 装后支点小车,使后支腿脱空,中支腿顶起移动支架;
S502:用回转天车将后支腿倒换到下一孔指定位置进行锚固,前支腿 顶起移动支架;
S503:用滑车将中支腿倒运至下一桥墩大里程垫石上,支架落于中、 后支腿的滚轮箱和后支点小车上;
S504:通过两台卷扬机将移动支架纵移到位后,顶起移动支架,拆除 后支点小车,此时移动支架支撑在后支腿、中支腿上的垫块上,进入造桥 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具体公开了基于移动直接的 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架设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 了参考依据。
2、本发明中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中梁体预制线形满足要求的 前提下,在施工中按照纵向调整→横向调整→竖向调整的次序反复循环调 整,采用钢丝线与桥墩轴线相重合作为梁体中线参考准线进行梁段粗调, 采用激光指向仪检查梁段的中线偏差,并通过梁腹内悬挂的钢丝绳进行校 核进行精调的方法,能够解决梁段多线型控制难度大的问题,该方法精准、 便捷、高效具备推广应用前景。
3、本发明的预制梁段模板中外侧模与条形台座之间采用滑动滑动, 便于对外侧模进行拆卸,在外侧模的外部设置侧模花架,侧模花架的底部 设有第二伸缩柱和第一千斤顶,通过第一千斤顶可将整个侧模花架顶起, 对外侧模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提高整个梁段模板的强度。
4、本发明的预制梁段模板中内模内设有内模支撑体系,内模支撑体 系能够将两个内模侧模、内模顶模和内模底模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结构, 便于浇筑混凝土箱梁。内模支撑体系中纵向采用可伸缩的内模纵支撑,横 向采用多个第二千斤顶和内模横支撑相互配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起到支承 的作用,还便于脱模。
5、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段模板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精度高,有 效保证了箱梁预制的质量及线形,从而保证拼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制梁段模板外部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预制梁段模板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端模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外侧模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侧模花架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内模结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梁段混凝土浇筑顺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步骤S202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步骤S203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步骤S204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步骤S205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步骤S206中安装9#、14#、13#段至设计位置,悬吊于 纵梁上,下放10#段和12#段,10#段向9#段移动720mm,12#段向13#段 移动690mm,吊装11#段至设计位置悬吊于纵梁上的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步骤S206中将10#和12#分别提至设计位置悬吊于纵 梁上的操作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移动支架通过过孔程序移至下一孔进行下一孔箱梁的 架设具体操作示意图。
其中:100-箱梁浇筑空间,1-底模,2-外侧模,201-工作平台,202- 人行通道,203-防护围栏,204-爬行梯,3-内模,301-内模侧模,302-内模 顶模,303-内模底模,4-端模,401-预应力孔,5-条形台座,6-支撑架,7- 滑道,8-第一支撑柱,9-滑轮,10-侧模花架,101-横支撑,102-纵支撑, 103-斜支撑,11-第二伸缩柱,12-第一千斤顶,13-内模横支撑,14-内模纵 支撑,15-第二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茨达河双线特大桥起讫里程D2K488+601.35~D2K489+439.7,全桥总 长为838.35m,位于直线上,跨径布置为1-32m+12-64m简支双线特大桥。 茨达河特大桥12孔64m节段拼装箱梁采用上行式SX64/2200型移动支架 造桥机进行拼装架设。
1跨64m梁全长为65.5m,计算跨度为64m,梁高5.5m,梁宽9.1m, 分为15个节段,1#段长2.75m,2#段长3.8m,3-8#段均长4m,湿接缝均 为60cm长,最重节段为2#段,重159.2t。从两头往中间共有8种节段为 预制梁段,全桥共计180个节段。
茨达河双线特大桥的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具体操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节段预制构件场进行梁段预制;
具体的,梁段预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01:梁段模板拼装;
所述梁段模板具体结构如附图1-6所示,包括底模1、两个外侧模2 和内模3,还包括两个端模4;所述底模1固设在条形台座5上,两个所 述外侧模2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模1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外侧模2均与所述 条形台座5滑动连接;
所述内模3位于所述底模1和两个外侧模2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内 模3通过支撑架6与所述条形台座5连接,所述底模1、两个外侧模2和 内模3之间形成箱梁浇筑空间100,所述箱梁浇筑空间100的前端面和后 端面均设有所述端模4,两个所述端模4上均开设有预应力孔401,前后 两个端模4上的预应力孔401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内模3内设有内模支撑体系。
具体的,所述条形台座5上固设有两个滑道7,两个所述滑道7对称 分布在所述底模1的两侧;每个所述外侧模2的底部均设有垂直方向的第 一支撑柱8,所述第一支撑柱8的底部安装有与对应滑道7相匹配的滑轮 9,外侧模2在底部滑轮9与滑道7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前后移动,从 而便于拆模。
所述外侧模2的外侧固设有侧模花架10,所述侧模花架10可对外侧 模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侧模花架10的底部固设有倾斜方向的第二伸缩 柱11,所述第二伸缩柱11的底部也安装有与对应滑道7相匹配的滑轮9。 侧模花架10与对应的外侧模2焊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在底部两 个滑轮9的作用下可使该整体结构沿着滑道7前后移动。
所述侧模花架10包括横支撑101、纵支撑102和斜支撑103,所述横 支撑101和所述斜支撑103的其中一端均与所述纵支撑102固定连接,所 述横支撑101和所述斜支撑103的另一端均与相互对应的外侧模2固定连 接,所述纵支撑10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伸缩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伸缩柱11上安装有第一千斤顶12,所述第一千斤顶12的端部与所述 第二伸缩柱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柱11与所述第一千斤顶 12相互配合可以将外侧模2和侧模花架10形成的整体结构顶起,起到支 撑作用,在外侧模脱模时,通过第一千斤顶12可将外侧模2和侧模花架 向下拉动,从而便于脱模。
所述外侧模2的顶部设有工作平台201,所述工作平台201与所述侧 模花架10的顶部之间设有人行通道202,所述工作平台201的外侧设有防 护围栏203;其中一个侧模花架10上还设有爬行梯204,便于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3包括两个内模侧模301,一个内模顶模302和 一个内模底模303,两个所述内模侧模301的顶部均与所述内模顶模302 贴合,两个所述内模侧模301的底部均与所述内模底模303贴合;两个内 模侧模301、内模顶模302和内模底模303形成一个闭合结构,与箱梁的 内侧壁相吻合,内模支撑体系分别对内模侧模301、内模顶模302和内模底模303起到支撑作用,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且在脱模的时候内模侧模 301可向内发生轻微移动,便于脱模。
所述内模支撑体系包括多个内模横支撑13,多个所述内模横支撑13 的两端均设有可伸缩的内模纵支撑14(具体可采用伸缩杆结构内设千斤顶 的结构),两个所述内模纵支撑14的顶部均与所述内模顶模302连接,两 个所述内模纵支撑14的底部均与所述内模底模303连接;两个所述内模 纵支撑14的外侧与相互对应的内模侧模301之间设有第二千斤顶15,所 述第二千斤顶15包括横向设置和倾斜设置的千斤顶,提高支撑强度。
所述预制梁段模板拼装方法具体为:
1、浇注条形台座5,将底模1固定在条形台座5上;
2、安装端模4;普通梁段钢筋在钢筋绑扎胎具上直接和端模4一起绑 扎,在前后两个端模4对应的预应力孔401中穿上橡胶棒,利用大龙门吊 和专用吊具将其吊放入底模1上;安装就位前在底模1上标出中线或梁端 线,据此控制梁体钢筋骨架的纵向安装位置,待梁体钢筋骨架在底模就位 后,检查钢筋骨架的纵向中心线是否与底模纵向中心线重合,否则应局部 调整,使两中心线重合。在调整过程中,采用得力保证措施保证梁体钢筋 不受破坏。
3、安装内模3,通过安装架6将内模3固定在两个端模4之间,且中 心与两个端模4的中心对中;
4、安装侧模2,将侧模2和侧模花架10形成的整体结构通过底部的 两个滑轮9安装在对应的滑道7上。
梁段模板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表1所示。
表1梁段模板拼装精度要求
Figure BDA0003546291110000091
模板接缝处理及隔离剂涂刷要点:为确保模板接缝严密,模板接缝处 设置止漏胶条,锚垫板与模板锚穴相接处设置止漏胶条,且模板内侧无水 泥结皮和残渣。脱模剂采用喷雾器喷涂,确保均匀。
此外,还需注意:①翼板下设置止水槽施工,防止雨水喷淋腹板混凝 土,采用3cm角钢(推荐)或半圆形圆钢;②预应力锚穴位置与锚垫板连 接处应定制专用橡胶圈,防止漏浆;③传统脱模剂遇水融化,暴雨天慎用, 可用专用液压油替代。
S102:梁段钢筋绑扎及安装;
具体的,在钢筋绑扎胎具上将普通梁段钢筋与端模一起绑扎,预应力 孔道采用抽拔橡胶棒成形,所述橡胶棒内部穿设有钢绞线;然后在梁体内 采用钢筋定位网的方法固定橡胶棒。
S103:梁段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具体的,梁段混凝土浇筑的总原则包括:“水平分层”,“先底板、再 腹板对称、最后顶板,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如附图7 所示。
(1)当浇筑至另一端时,则从另一端向反方向浇筑重合,避免浆体集 中在预应力张拉段。
(2)横向浇筑总的原则为“先拐角、再部分底板、再腹板、补平底板、 最后顶板、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3)滞留时限:不超过1h;间断时限:不超过2h。(当超过2h时, 间断时限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浇筑腹板时,注意保持两侧基本同步,防止两侧混凝土面高低 悬殊,造成内模偏移,由于腹板高度较高,浇筑时尽量使料斗高度放低, 采用导管输送,以免造成拌合物离析。混凝土振捣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 钢筋密集部位宜加强侧振或采用小直径插入式振捣棒加强振捣。操作插入 式振捣棒时应快插慢拔,侧振应短振、勤振。
根据梁段预制工期及现场施工要求,梁体养护采用撒水养护,沿着排 水沟从水井蓄水池接水管,预制与存梁台座分设闸阀以便随时养护。夏季 采用自然养护时,为防止混凝土在初凝覆盖前暴晒导致表面过快失水产生 裂纹,宜设置遮阳棚遮盖。混凝土初凝后,箱梁表面应采用保湿效果好的 材料(如土工布等)加以覆盖,洒水间隔时间为每1~2小时/次,当环境 相对湿度小于60%时应洒水养护7d,拆模后,混凝土应加强保湿养护。
S104:预应力孔道成型;
具体的,预应力孔道采用抽拔橡胶棒成形,为增加其刚度在其中间穿 入棒芯。在梁体内采用钢筋定位网的方法固定橡胶棒,定位网孔径须大于 管道孔径3mm,定位网孔眼尺寸允许差±2mm。通过增加橡胶棒定位卡 具间距的方法,确保橡胶棒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不偏离,预应力孔道位置满 足设计要求。
S105:梁段移存。
具体的,当梁段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可起吊移存,梁段顶板设 有4个吊装孔,采用4根Φ40精轧螺纹钢配合现场200吨吊龙门吊吊装存 梁。
进一步的,将步骤S1中预制的梁段进行拼装的具体操作步骤如附图8 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预制梁段达到龄期后,将预制梁段运送至移动支架上,按顺序摆 放拼装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形状;其中,梁段拼装顺序为先吊装1#和 15#梁段至设计位置,然后依次吊装2#、3#、4#、5#、6#、7#、8#段至设 计位置,关闭活门后再吊装9#至14#梁段;
梁段拼装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201:为减少桥机挠度,确保桥机整体稳定性更好,在移动支架的主 梁桁架顶部跨中位置设置活门;
S202:支撑好移动支架的后支腿、中支腿和前支腿,做好架梁前准备 工作;
首孔梁架设时先在茨达河特大桥1#墩小里程侧的异形墩位置浇筑钢筋 混凝土支墩承载后支腿,中支腿立于2#墩大里程侧垫石上,前支腿位于 3#墩上方悬臂拼装,如附图8所示。
正常孔架设时,后支腿支于已成梁1#段对着支座位置梁面上,中支腿 立于前方桥墩小里程侧垫石上,前支腿悬臂进行节段拼装。
末孔架设时,后支腿支于已成梁1#段对着支座位置梁面上,中支腿立 于13#台搭建的钢筋混凝土支墩上,前支腿需拆除。
S203:将支座垫石凿毛,超标高,安放支座,摆放好沙箱通过测量调 整沙箱顶部标高至梁底设计位置标高。使用运梁车将1#和15#梁段分别运 输至移动支架的尾部,用移动支架内回转天车将首段和末段梁段吊放至设 计位置,将支座螺栓与梁底预埋件上紧,如附图9所示。
S204:以1#和15#梁段串中线,确定其余梁段的摆放位置;
S205:依次吊装2#、3#、4#、5#、6#、7#、8#段至设计位置至设计位 置,利用扁担梁和吊杆悬吊于桁内纵梁上后,关闭跨中活门,如附图10 所示;
S206:安装9#、14#、13#段至设计位置,悬吊于纵梁上,下放10#段 和12#段,10#段向9#段移动720mm,12#段向13#段移动690mm,利用 长吊杆悬吊于纵梁上,吊装11#段至设计位置悬吊于纵梁上之后,如附图 11所示,再将10#和12#分别提至设计位置悬吊于纵梁上,如附图12所示。
进一步的,S3:梁段拼装线形调整、穿钢绞线、安装湿接缝模板、浇 筑湿接缝混凝土;
具体的,梁段拼装线形调整的具体操作包括:
梁段就位是指梁段纵向、横向和竖向三个方向的调位。纵向利用天车、 横向利用天车顶推油缸来调节、竖向用穿心顶进行调整,以线路的中心线 为基准,即要求线路中心线和梁体中心线重合;纵向两端的一号梁段预埋 螺栓对正支座预留孔,考虑预应力张拉后及后期徐变引起梁跨收缩,梁段 在摆放时,纵向收缩量通过设计梁图提供值计算求得。梁段线型按设计间 距布置。
在施工中按先纵向调整→横向调整→竖向调整→纵向调整→横向调 整→竖向调整的次序反复循环调整,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1)拼装节段梁中线
以本跨两桥墩上的架梁十字线为中轴线,首先将两桥墩中心线用穿线 法将中心点放样到移动支架的中支腿及后支腿上,梁段全部下完后,在梁 体腹内及梁顶面穿钢丝线进行指向,反复检查并确保两钢丝线与桥墩轴线 相重合,钢丝线一端挂重锤,确保有足够的张力。然后将本跨所有的预制 梁段的中心与钢丝线调整重合,并在纵向上考虑预留压缩量。预留压缩量 设置于活动支座端,预先让活动支座上板往梁长正误差方向预偏压缩量值。
(2)预拼节段预拱度的设置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预拱度,二次抛物线方程公式为y=ax2+b,抛物线 的开口向上。测量点为梁底板的拼缝位置,以跨中为中心,首先计算出每 个节段底板湿接缝位置的挠度,预拱度的设置分两步进行,在湿接缝浇筑 前的预拱度是精调梁段的依据,实测值与理论推算值误差控制在2mm内。 另一部分拱度是浇筑湿接缝的过程中,由于荷载的增加,移动支架的下挠 度继续增加,以达到设计预拱度的要求。同时要求同一梁段的同一端保持水平,不发生平面扭转。预设挠度观测点必须根据在预制场标识的高程测 量点进行观测及预设。
(3)建立调梁理论数据表
根据桥梁设计线型,综合考虑纵坡、预设反拱、支座预偏量、湿接缝 浇筑前后支架挠度变化及梁高偏差等因素,并注意高程测量点和调整点 (千斤顶调整钢棒位置)位置偏差带来的数据变化,完善调梁数据表。
(4)端头节段吊装及定位
根据垫石中心线和桥墩中心线调整端头段纵向和横向位置。纵向位置 采用垫石横向中线控制,并复核梁缝大小;节段横向依据支座中线预放, 并以桥墩中线为准在梁底板悬挂锤球做为控制指标。梁段高程以支座和钢 棒确定。以控制梁底为准,按调梁数据表的数据控制端头节梁底标高,梁 顶高程做复核但不控制。
(5)其余梁段摆放
1)梁段纵向:以支架架梁状态找出钢棒的悬挂位置,在移动支架纵 梁上用红油漆画出钢棒悬挂位置,注意移动支架纵移的偏位情况,悬挂位 置进行适当调整。
2)梁段横向:在扁担梁上画出吊杆的悬吊位置,注意移动支架的横向 偏位误差的影响。
3)梁段高程:根据移动支架挠度情况和梁跨的线型确定各梁段钢棒外 露尺寸的初步数据,并以实际调整完的梁跨钢棒外露尺寸做为后续梁跨的 相关数据。认真记录每个钢棒吊杆外露长度的数据表,指导每个梁段的悬 挂工作。
4)节段精调
在本跨梁段全部梁段吊运至移动支架上后,开始进行定位精调工作, 此时移动支架的荷载(除了湿接缝)已全部到位,移动支架的挠度稳定。 此时移动支架上回转天车位于尾梁处,并确保处于静止状态,在已放置好 的1#段或15#段上架设水准仪,测量各节段腹板顶位置1、2、3、4各点 位的高程,并根据数据表计算得各梁段高程调整值交给技术员带领工人进 行调节。与此同时,复核湿接缝宽度。梁段的调整采用回转天车配合。
梁段调整采用纵向→横向(检查湿接缝宽度)→竖向(利用吊杆外露 长度控制)的顺序依此进行;
①纵向:调整湿接缝的宽度用尺量两侧腹板、两侧翼缘、梁中线五个 截面,如发现较大偏差,需核对移动支架上钢棒悬挂位置是否准确。
②横向:通过梁激光指向仪检查梁段的中线进行控制,并通过梁腹内 悬挂的钢丝绳进行校核;顶板校核时需注意梁段两端因扁担梁阻碍视线, 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对两端侧中线均进行校核,以确定梁段是否存在梁段中 线与梁跨中线存在夹角的情况。
③竖向:利用计算好的数据表,对悬挂梁的钢棒外露丝的长度进行调 整。梁段线型调整是个反复的过程,所有梁段调整完毕后必须进行复核测 量,直至合格后方可停止调梁工作。另外,在梁段调整完毕后,需检查底 板、腹板、翼缘板的外缘是否平顺,如果存在明显错台,需找出原因,并 进行局部梁段的调整。
(6)湿接缝浇筑后检查
在完成湿接缝钢筋、模板的安装后,再次检查整孔梁线形情况,有无 错台及扭转情况,确保整孔梁的翼缘板是一条线。然后开始按设计顺序进 行湿接缝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能漏振和出现过振现象;更不 能出现胀模现象,在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时一定要认真的收面刮平。拆模 后认真检查有无外观缺陷,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工作。
(7)梁体线形观测
调整梁段结束,实测每个梁段顶面的4个观测点,并查检活动支座端 预留压缩量,做好观测记录。浇筑完湿接缝后再观测第二次,一期张拉结 束后观测第三次,二期张拉结束观测第四次,1个月后观测第五次。
进一步的,穿钢绞线、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的具体 操作包括,在拼装好的箱梁梁体腹内及梁顶面穿钢绞线进行指向,反复检 查并确保两钢绞线与桥墩轴线相重合;钢铰线穿好后,将插在孔道内的波 纹管拉出,连通孔道,两头用砂浆密封;检查所有波纹管有无损坏,如有 应马上更换;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养生、拆模。
进一步的,S4:待湿接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弹模后进行张拉压浆, 完成一孔箱梁的架设;
具体的,S401、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分两阶段进行, 一期张拉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95%的设计强度及100%弹性模量后要 求时进行,第一期张拉完毕后,梁体即可承受施工荷载,二期张拉待湿接 缝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100%设计强度及弹模后进行且龄期大于15 天;
S402、横向预应力张拉:梁体横向预应力张拉,在湿接缝混凝土达到 100%设计强度及弹模,且龄期大于15天后进行;在张拉过程中及时调整 悬吊钢棒长度,以减少移动支架的上托力;
S403:压浆、封端、防水涂料涂刷。
进一步的,S5:移动支架通过过孔程序移至下一孔进行下一孔箱梁的 架设。
具体的,如附图13所示,
S501:安装后支点小车,千斤顶顶起后支点小车和中支腿,脱空后支 腿,利用回转天车将后支腿提至15#段(靠近中支腿的位置)进行锚固。
S502:顶起前支腿,脱空中支腿,利用中支腿滑道将中支腿运至桥墩 大里程侧垫石并锚固,穿拖拉钢丝绳。
S503:收起前支腿,将桥机落在中支腿,后支腿和后支点小车上,利 用2台8T卷扬机滑动过孔。移动支架前移,拆除后支点小车及钢轨即可 进入下孔架梁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 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 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 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 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

Claims (10)

1.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节段预制构件场进行梁段预制;
S2:预制梁段达到龄期后,将预制梁段运送至移动支架上,按顺序摆放拼装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形状;其中,梁段拼装顺序为先吊装首段和末段至设计位置,然后再依次吊装前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最后吊装后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
S3:梁段拼装线形调整、穿钢绞线、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
S4:待湿接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弹模后进行张拉压浆,完成一孔箱梁的架设;
S5:移动支架通过过孔程序移至下一孔进行下一孔箱梁的架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101:梁段模板拼装;
S102:梁段钢筋绑扎及安装;
S103:梁段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S104:预应力孔道成型;
S105:梁段移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所述的梁段模板包括底模(1)、两个外侧模(2)和内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端模(4);所述底模(1)固设在条形台座(5)上,两个所述外侧模(2)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模(1)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外侧模(2)均与所述条形台座(5)滑动连接;
所述内模(3)位于所述底模(1)和两个外侧模(2)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内模(3)通过支撑架(6)与所述条形台座(5)连接,所述底模(1)、两个外侧模(2)和内模(3)之间形成箱梁浇筑空间(100),所述箱梁浇筑空间(100)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设有所述端模(4),两个所述端模(4)上均开设有预应力孔(401);所述内模(3)内设有内模支撑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的具体操作包括,
S1011:浇注条形台座(5),将底模(1)固定在条形台座(5);
S1012:安装端模(4);普通梁段钢筋在钢筋绑扎胎具上直接和端模(4)一起绑扎,在前后两个端模(4)对应的预应力孔(401)中穿上橡胶棒,利用大龙门吊和专用吊具将其吊放入底模(1)上;
S1013:安装内模(3),通过安装架(6)将内模(3)固定在两个端模(4)之间,且中心与两个端模(4)的中心对中;
S1014:安装侧模(2);将侧模(2)滑动安装在条形台座(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1021:在钢筋绑扎胎具上将普通梁段钢筋与端模一起绑扎,预应力孔道采用抽拔橡胶棒成形,所述橡胶棒内部穿设有钢绞线;
S1022:在梁体内采用钢筋定位网的方法固定橡胶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移动支架的主梁桁架顶部跨中位置设置活门;
S202:支撑好移动支架的后支腿、中支腿和前支腿,做好架梁前准备工作;
S203:使用运梁车将首段和末段梁段分别运输至移动支架的尾部,用移动支架内回转天车将首段和末段梁段吊放至设计位置,并进行固定;
S204:以首段和末段梁段串中线,确定其余梁段的摆放位置;
S205:依次吊装前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利用扁担梁和吊杆悬吊于桁内纵梁上后,关闭跨中活门;
S206:依次吊装后一半梁段至设计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梁段拼装线形调整按照纵向调整→横向调整→竖向调整→纵向调整→横向调整→竖向调整的顺序反复循环调整,纵向利用天车进行调整,横向利用天车顶推油缸调整,竖向利用穿心顶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穿钢绞线、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的具体操作包括,
S301:在拼装好的箱梁梁体腹内及梁顶面穿钢绞线进行指向,反复检查并确保两钢绞线与桥墩轴线相重合;
S302:钢铰线穿好后,将插在孔道内的波纹管拉出,连通孔道,两头用砂浆密封;检查所有波纹管有无损坏,如有应马上更换;
S303:绑扎钢筋、安装湿接缝模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
S304:养生、拆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401、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分两阶段进行,一期张拉在湿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95%的设计强度及100%弹性模量后要求时进行,第一期张拉完毕后,梁体即可承受施工荷载,二期张拉待湿接缝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100%设计强度及弹模后进行且龄期大于15天;
S402、横向预应力张拉:梁体横向预应力张拉,在湿接缝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及弹模,且龄期大于15天后进行;在张拉过程中及时调整悬吊钢棒长度,以减少移动支架的上托力;
S403:压浆、封端、防水涂料涂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S501:用千斤顶将移动支架的后端顶起,并在移动支架的后尾梁处安装后支点小车,使后支腿脱空,中支腿顶起移动支架;
S502:用回转天车将后支腿倒换到下一孔指定位置进行锚固,前支腿顶起移动支架;
S503:用滑车将中支腿倒运至下一桥墩大里程垫石上,支架落于中、后支腿的滚轮箱和后支点小车上;
S504:通过两台卷扬机将移动支架纵移到位后,顶起移动支架,拆除后支点小车,此时移动支架支撑在后支腿、中支腿上的垫块上,进入造桥状态。
CN202210249944.7A 2022-03-14 2022-03-14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4717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9944.7A CN114717947A (zh) 2022-03-14 2022-03-14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9944.7A CN114717947A (zh) 2022-03-14 2022-03-14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7947A true CN114717947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38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9944.7A Pending CN114717947A (zh) 2022-03-14 2022-03-14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794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200A (zh) * 2014-12-15 2015-05-06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高寒地区桥梁简支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CN109629437A (zh) * 2019-01-11 2019-04-16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箱梁移动式整孔现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24564A (zh) * 2020-05-19 2020-07-17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架设方法和实现该桥梁架设方法的架桥机
CN111794109A (zh) * 2020-07-16 2020-10-20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造桥机及大跨度组合梁连续过孔的工艺方法
CN112265114A (zh) * 2020-10-23 2021-01-26 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预制箱梁模板及应用该模板的施工方法
CN113756197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复杂变化断面的uhpc节段箱梁模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200A (zh) * 2014-12-15 2015-05-06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原高寒地区桥梁简支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CN109629437A (zh) * 2019-01-11 2019-04-16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箱梁移动式整孔现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24564A (zh) * 2020-05-19 2020-07-17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架设方法和实现该桥梁架设方法的架桥机
CN111794109A (zh) * 2020-07-16 2020-10-20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跨度造桥机及大跨度组合梁连续过孔的工艺方法
CN112265114A (zh) * 2020-10-23 2021-01-26 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预制箱梁模板及应用该模板的施工方法
CN113756197A (zh) * 2021-09-14 2021-12-07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复杂变化断面的uhpc节段箱梁模板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铁路局: "《标准化作业》", vol. 1, 中国铁道出版社, pages: 198 - 199 *
于术;: "沁河特大桥移动支架制架64m简支箱梁监理控制要点", 甘肃科技纵横, no. 09, pages 68 - 70 *
王君楼: "海控湾特大桥64 m箱梁节段预制拼装关键施工技术及分析", 甘肃科技纵横, no. 9, pages 38 - 42 *
王福海: "铁路客货共线64 m 双线节段拼装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低碳世界, no. 4, pages 123 - 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5855B (zh) 一种双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主桥的施工工艺
CN111622116B (zh) 一种跨座式轻轨专用钢箱矮塔斜拉桥不对称安装施工方法
CN110331668B (zh) 一种无背索斜拉桥双向倾斜v型桥塔施工方法
CN111287095A (zh) 下拖特大桥主梁专项施工工法
CN103967050A (zh) 一种地铁车站的施工体系
CN11285474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CN110453613B (zh) 一种大跨径梁桥箱梁全断面一次悬浇施工方法
CN109747037A (zh) 一种先后张预应力结合施工的大跨度u型梁预制施工工艺
CN108004925B (zh)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形拱塔施工方法
CN112060307A (zh) 一种节段箱梁短线匹配控制及预制施工方法
CN111074795A (zh) 跨越既有铁路的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方法
CN113216010A (zh) 波形钢腹板桥梁合龙段施工方法
CN110939052B (zh) 一种地铁盖梁施工方法
CN113152262A (zh) 一种桥梁独柱墩加固施工方法
CN106042173A (zh) 桥梁生产系统
CN109162204B (zh) 一种桥梁下部结构横向分块快速组拼的施工方法
CN109457814B (zh) 基于贝雷架结构的高耸及大直径建筑物顶盖施工方法
CN114438896A (zh) 100t跨墩龙门吊装配式节段梁拼装施工工法
CN103422443B (zh) 框架涵节段长线法多向匹配预制工艺以及框架涵节段模板系统
CN112609584A (zh) 一种用于智慧快速路的预制小箱梁安装施工方法
CN109610354B (zh) 现浇盖板涵模板体系及应用现浇盖板涵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CN116770710A (zh) 一种拱桥外包混凝土底板模板安装方法及其底板模板
CN114717947A (zh) 基于移动支架法的简支箱梁节段拼装施工方法
CN115256615A (zh) 一种高速公路预制箱梁智能沐淋养护标准施工系统
CN113152978A (zh) 一种基于倒锥壳水箱的液压自提升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