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7665A -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7665A
CN114717665A CN202210478554.7A CN202210478554A CN114717665A CN 114717665 A CN114717665 A CN 114717665A CN 202210478554 A CN202210478554 A CN 202210478554A CN 114717665 A CN114717665 A CN 114717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
spinning device
transmission band
transmission belt
coc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85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7665B (zh
Inventor
杨伟克
刘增虎
杨海
胡昌雄
董占鹏
李涛
李琼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LKWORMS MULBERRIES AND BE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LKWORMS MULBERRIES AND BE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LKWORMS MULBERRIES AND BE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LKWORMS MULBERRIES AND BE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4785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7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7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7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7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7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BMECHANICAL TREATMENT OF NATURAL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TO OBTAIN FIBRES OF FILAMENTS, e.g. FOR SPINNING
    • D01B7/00Obtaining silk fibres or filaments
    • D01B7/06Obtaining silk from cocoons or portions thereof not suitable for ree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用于收集蚕丝的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蚕丝缠绕在传输带的外表面,所述从动辊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从动辊位置的固定机构,作用所述固定机构驱使从动辊朝向主动辊的方向移动以使传输带松弛进而使蚕丝与传输带的外表面脱离。本发明,通过使用传输带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收线轮对蚕丝进行收集,利用传输带自身的软质特性,可在传输带松弛时将蚕丝轻松取下,并且不会造成蚕丝断裂。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背景技术
蚕茧是桑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茧层可以缫丝,茧衣及缫制后的废丝可作丝棉和绢纺原料。蚕茧抽丝时,需要把蚕茧全部放入开水中,并不断搅拌,直到将蚕丝的线头分离出来,找出蚕丝的线头后,缠在缠线板上即可实现抽丝。
如申请号为CN201820907912.0,公开号为CN208949449U,名称为“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蚕茧脱丝箱,蚕茧脱丝箱的外壁均匀包裹有加热空腔,加热空腔腔内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加热器,第一加热器与蚕茧脱丝箱外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加热空腔腔内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的上端与蚕茧脱丝箱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蚕茧脱丝箱外壁的左侧设置有放置盒,放置盒的腔内设置有挑丝毛刷,蚕茧脱丝箱外壁右侧的底端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间贯穿支撑杆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腔,支撑杆的右侧设置有收线轮,收线轮通过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蚕茧抽丝装置将蚕茧和淡碱水倒入蚕茧脱丝箱内,通过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使蚕茧的受热均匀,提高脱丝效率,蚕茧脱丝箱的腔内填装有淡碱水,淡碱水可以降低蚕丝间相互的粘连度,避免抽丝时蚕丝粘结在一起,通过手持挑丝毛刷将蚕丝挑起,沥干水后与收线轮接触,收线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毛刺,可以粘取挑丝毛刷上的蚕丝,然后打开电机,电机带动第一转轮转动,第一转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第二转轮通过转轴带动收线轮转动,即可开始收集蚕丝。
上述发明专利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蚕茧抽丝装置虽然可以提高蚕茧加热的均匀性,并实现蚕茧抽丝,但是其弊端在于:在对蚕丝进行缠绕收集时,该实用新型提供的蚕茧抽丝装置是通过收线轮的转动进行收集,并利用收线轮外表面均匀分布的毛刺,将蚕丝固定牢固地粘附在收线轮上,而当蚕丝的收集结束需要将蚕丝取下时,由于蚕丝被紧紧地缠绕在收线轮上,而收线轮的直径大小固定,且蚕丝与收线轮之间因为毛刺的存在又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导致蚕丝从收线轮上取下的难度非常大,容易造成蚕丝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用于收集蚕丝的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蚕丝缠绕在传输带的外表面,所述从动辊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从动辊位置的固定机构,作用所述固定机构驱使从动辊朝向主动辊的方向移动以使传输带松弛进而使蚕丝与传输带的外表面脱离。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板包括拼接设置的固定板和拆板,所述拆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位于第一支板和拆板之间。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所述拆板和第一支板上均开设有开口,所述从动辊的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转动插接在两个开口中,两个所述开口中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筒、螺杆、抵接块,所述螺纹筒与开口转动插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螺纹筒螺接,另一端与抵接块固接,所述抵接块与开口滑动连接,所述轴承被抵接块挤压定位在开口内。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还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吸水棉,所述管体上开设有使吸水棉的相对两侧露出的镂空孔,所述蚕丝穿过吸水棉后缠绕在传输带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滑动连接的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蚕丝依次穿过吸水棉和导向孔后缠绕在传输带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设置有与传输带的顶部抵接的弹性浮动件,所述传输带的转动驱使弹性浮动件上下浮动以使活动架和导向孔在传输带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所述活动架上设置有与管体插接的插杆,所述活动架带动插杆同步往复移动以使插杆将吸水棉中的水分挤出。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所述活动架上设置有垂杆,所述导向孔设置在垂杆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盛放蚕茧的热水箱,所述垂杆的底部插入热水箱内,所述活动架带动垂杆同步往复移动以使垂杆在热水箱内搅拌。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所述弹性浮动件包括通过横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并与传输带相抵接的偏心轮,所述横轴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连接有压簧,所述横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所述活动架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与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一一对应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传输带驱使偏心轮转动以通过横轴带动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上下浮动以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往复滑动。
上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所述第一推块和第一滑块滑动贴合且贴合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推块和第二滑块滑动贴合且贴合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通过转动设置的主动辊和从动辊,并通过用于收集蚕丝的传输带将主动辊和从动辊传动连接,因为主动辊的位置可通过固定机构调整,使得主动辊和和从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以此可使传输带张紧和松弛,由于蚕丝缠绕在传输带的外表面,当传输带松弛时,蚕丝将具有与传输带的外表面脱离的空间,从而使蚕丝轻松的实现与传输带的脱离,以此可将蚕丝从传输带上取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使用传输带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收线轮对蚕丝进行收集,利用传输带自身的软质特性,可在传输带松弛时将蚕丝轻松取下,并且不会造成蚕丝断裂,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水棉和插杆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辊、从动辊、传输带以及固定机构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位于最下方时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第一支板;201、开口;3、第二支板;301、固定板;302、拆板;4、活动架;5、插杆;6、管体;601、镂空孔;602、卡口;7、吸水棉;701、凸起卡块;8、热水箱;9、垂杆;901、导向孔;10、传输带;11、控制开关;12、固定机构;1201、螺纹筒;1202、螺杆;1203、抵接块;13、驱动电机;14、转轮;15、偏心轮;1501、横轴;1502、方形滑块;16、压簧;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块;19、复位弹簧;20、滑杆;21、主动辊;22、从动辊;23、轴承;24、第一推块;25、第二推块;26、蚕丝;27、蚕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通过用于收集蚕丝26的传输带10传动连接,蚕丝26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从动辊22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从动辊22位置的固定机构12,作用固定机构12驱使从动辊22朝向主动辊21的方向移动以使传输带10松弛进而使蚕丝26与传输带10的外表面脱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用于对蚕茧进行抽丝,并将蚕丝进行收集。本实施例涉及的“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的词,是相对于附图而言的。具体的,支撑板用于对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进行支撑,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相对设置,主动辊21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接,驱动电机13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3的控制开关11。传输带10套设在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上,传输带10的作用是用于收集蚕丝26,并将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进行传动连接,当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21转动时,可带动传输带10和从动辊22转动(此处为现有技术,不赘述)。固定机构12用于对从动辊22进行定位,使从动辊22的位置可调,进而可改变从动辊22与主动辊21之间的距离,当从动辊22与主动辊21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时,可使传输带10张紧,进而实现对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的传动;当从动辊22与主动辊21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时,可使传输带10不断松弛直至与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之间没有挤压力,以此使得传输带10可向内侧变形,进而使缠绕在传输带10外表面上的蚕丝26可与传输带10轻松脱离并将蚕丝26轻松取下。本发明提供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作用固定机构12使从动辊22与主动辊21之间的距离拉到最大,此时传输带10张紧可对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进行传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3控制主动辊21转动,主动辊21带动传输带10和从动辊22转动,接着将蚕丝26粘附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上(为提高粘附力可适当提高传输带10外表面的粗糙度),利用传输带10的转动,可将蚕丝26不断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对蚕丝26进行收集,收集结束后,再次作用固定机构12使从动辊22朝向主动辊21的方向移动以缩小从动辊22和主动辊21之间的距离,进而使传输带10松弛,松弛的传输带10可向内侧变形,进而使得传输带10的外表面与蚕丝26脱离,最后将蚕丝26直接取下即可。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收线轮的转动对蚕丝26进行收集,并利用收线轮外表面均匀分布的毛刺,将蚕丝固定牢固地粘附在收线轮上,而当蚕丝的收集结束需要将蚕丝取下时,由于蚕丝被紧紧地缠绕在收线轮上,而收线轮的直径大小固定,且蚕丝与收线轮之间因为毛刺的存在又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导致蚕丝从收线轮上取下的难度非常大,容易造成蚕丝断裂。本发明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使用传输带10代替收线轮对蚕丝26进行收集,并利用传输带10自身的软质特性,可在传输带10松弛的状态下,使传输带10向内侧变形,从而将蚕丝26与传输带10的外表面轻松脱离,进而可非常简单且完整的将蚕丝26取下。
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设置的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并通过用于收集蚕丝26的传输带10将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传动连接,因为主动辊21的位置可通过固定机构12调整,使得主动辊21和和从动辊22之间的距离可调,以此可使传输带10张紧和松弛,由于蚕丝26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当传输带10松弛时,蚕丝26将具有与传输带10的外表面脱离的空间,从而使蚕丝26轻松的实现与传输带10的脱离,以此可将蚕丝26从传输带10上取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使用传输带10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收线轮对蚕丝26进行收集,利用传输带10自身的软质特性,可在传输带10松弛时将蚕丝26轻松取下,并且不会造成蚕丝断裂,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支板3包括拼接设置的固定板301和拆板302,拆板302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位于第一支板2和拆板302之间。第一支板2以及固定板301与底座1固定连接,拆板302和底座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驱动电机1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板2上,主动辊21的转轴的两端以及从动辊22的转轴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支板2和拆板302转动连接,且主动辊21的转轴以及从动辊22的转轴与拆板302均为直接插接的方式连接,使得拆板302拆除时可以与主动辊21的转轴以及从动辊22的转轴直接分离。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位于第一支板2和拆板302之间的作用为:第一,使得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的两端均具有支撑点,以此可提高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的转动稳定性;第二,因为拆板302可进行拆除,当需要将蚕丝26取下时,可将拆板302拆除使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的同一端成为自由端没有遮挡,以使传输带10以及蚕丝26可以从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之间顺利取出。
进一步的,拆板302和第一支板2上均开设有开口201,从动辊22的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23分别转动插接在两个开口201中,两个开口201中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2。从动辊22的转轴转动插接在轴承23内,轴承23插入开口201中并被固定机构12定位(轴承23被定位,使得从动辊22的转轴也被定位),利用两个固定机构12可分别对从动辊22的转轴的两端进行定位,以此可提高对从动辊22进行定位的稳定性,从动辊22被稳定定位时,传输带10处于张紧可传动的状态。
再进一步的,固定机构12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筒1201、螺杆1202、抵接块1203,螺纹筒1201与开口201转动插接,螺杆1202的一端与螺纹筒1201螺接,另一端与抵接块1203固接,抵接块1203与开口201滑动连接,轴承23被抵接块1203挤压定位在开口201内。开口201的纵截面成矩形,利用抵接块1203与开口201的滑动连接,可使抵接块1203以及螺杆1202只能沿着开口201的内壁滑动而无法转动,再通过螺纹筒1201与开口201转动插接,以及螺纹筒1201与螺杆1202的螺接,使得正转和反转螺纹筒1201时,可使螺杆1202伸出螺纹筒1201的长度增加和缩短,当螺杆1202伸出螺纹筒1201的长度增加时,可使抵接块1203对轴承23进行挤压以使轴承23被定位在接块1203和开口201之间,从而实现从动辊22的稳定定位;当螺杆1202伸出螺纹筒1201的长度缩短时,可使抵接块1203对轴承23的挤压力撤销,失去抵接块1203的挤压后,从动辊22可朝向主动辊21的方向移动,从而缩小从动辊22和主动辊21之间的距离,使传输带10松弛,再将拆板302拆卸后,即可将蚕丝26较完整的取下。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管体6,管体6也可与底座1固定连接,管体6内设置有吸水棉7,吸水棉7上设置有供蚕丝26穿过的穿缝,管体6上开设有使吸水棉7的相对两侧露出的镂空孔601,穿缝与镂空孔601的位置相对应,以使镂空孔601将穿缝露出,蚕丝26穿过吸水棉7后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上。因为蚕茧27在热水中泡着,蚕丝26上会粘附较多的水分,水分的存在不但会减少蚕丝26与传输带10之间的摩擦力使蚕丝26在缠绕时易与传输带10脱离,而且会增加蚕丝26后续的晾晒时间。
为此,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收集蚕丝26时,利用吸水棉7的吸水特性,可将蚕丝26上的水分去除,去除水分后的蚕丝26可更好的与传输带10之间形成粘附力,并减少蚕丝26后续的晾晒时间,因此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滑动连接的活动架4,活动架4上设置有导向孔901,蚕丝26依次穿过吸水棉7和导向孔901后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上,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之间设置有与传输带10的顶部抵接的弹性浮动件,传输带10的转动驱使弹性浮动件上下浮动以使活动架4和导向孔901在传输带10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因为蚕丝26在收集缠绕时,若蚕丝26的行进路线始终一致,会导致蚕丝26总是缠绕在同一位置,使收集的蚕丝26宽度较窄而高度较高,容易出现松散且无序的情况。
为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传输带10转动的过程中,利用导向孔901在传输带10的宽度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可使蚕丝26在传输带10上缠绕时,往复有序地改变蚕丝26的行进路线,使蚕丝26在一定宽度范围内来回有序地缠绕在传输带10上,可避免蚕丝26总是缠绕在同一位置,增加蚕丝26缠绕的宽度而降低缠绕的高度,使蚕丝26收集的更加有序和紧致,不易出现松散,可有效解决上述的不足之处。
进一步的,活动架4上设置有与管体6插接的插杆5,活动架4带动插杆5同步往复移动以使插杆5将吸水棉7中的水分挤出。在传输带10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活动架4的往复移动,可使插杆5跟随往复移动,插杆5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会反复挤压吸水棉7,当吸水棉7中的水分过多时,利用插杆5的挤压可使吸水棉7中的水分挤出,以此使吸水棉7对蚕丝26始终具有去除水分的作用。且挤出吸水棉7中的水分的操作无需额外的驱动,只需要活动架4的往复移动即可。
再进一步的,吸水棉7上的穿缝为上下方向设置,蚕丝26从下向上穿过,以此使得吸水棉7中被挤出的水分可以从吸水棉7的底部向下流出,使得蚕丝26不会被挤出的水分打湿,以保证穿过吸水棉7的蚕丝26始终为去除过水分的。
再进一步的,插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杆5分别从管体6的两端插入管体6内,两个插杆5可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交替挤压吸水棉7的两端,从而提高去除吸水棉7中水分的效率。
在吸水棉7被插杆5挤压时,若吸水棉7出现滑动会降低插杆5对吸水棉7的挤压力,进而降低去除吸水棉7中水分的效率,为此,再进一步的,吸水棉7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凸起卡块701,管体6上开设有与凸起卡块701卡接配合的卡口602,利用凸起卡块701与卡口602的卡接,可实现对吸水棉7的限位,进而保证吸水棉7被插杆5挤压时,不会出现滑动,以提高去除吸水棉7中水分的效率。
再进一步的,活动架4上设置有垂杆9,导向孔901设置在垂杆9上,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盛放蚕茧27的热水箱8,垂杆9的底部插入热水箱8内,活动架4带动垂杆9同步往复移动以使垂杆9在热水箱8内搅拌。热水箱8中设置有加热器(图中未给出)和水,利用加热器将水烧热至设定温度后,可使蚕茧27上的蚕丝26泡开以方便找出蚕丝26的端头,由于蚕茧27在热水中没有动力驱动,使得蚕茧27与热水的接触不充分,导致蚕茧27加热的时间较长。
为此,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同样利用活动架4的往复移动,无需额外的驱动,即可使垂杆9的底部在热水箱8内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热水箱8内的蚕茧27的搅拌,以使蚕茧27更加充分地与热水接触,以减少蚕茧27的加热时间。
本实施例中,弹性浮动件包括通过横轴1501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之间并与传输带10相抵接的偏心轮15,偏心轮15位于从动辊22的正上方,横轴1501与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之间连接有压簧16,在压簧16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偏心轮15始终挤压传输带10和从动辊22,利用偏心轮15与传输带10之间的摩擦力,在传输带10转动的过程中,可使偏心轮15转动,横轴15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块24和第二推块25,偏心轮15转动时将带动横轴1501以及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上下往复移动,活动架4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与第一推块24和第二推块25一一对应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传输带10驱使偏心轮15转动以通过横轴1501带动第一推块24和第二推块25上下浮动以使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往复滑动。利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的往复滑动实现了活动架4和导向孔901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推块24和第一滑块17滑动贴合且贴合面为第一倾斜面,第二推块25和第二滑块18滑动贴合且贴合面为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滑块17与第一支板2之间以及和第二滑块18与第二支板3之间均通过多个滑杆20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参考附图8和9,在偏心轮15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向上移动时,第一推块24将推动第一滑块17向右侧滑动,第一滑块17通过活动架4将带动第二滑块18同步向右侧滑动,此过程中,第二滑块18与第二推块25始终贴合;当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向下移动时,第二推块25将推动第二滑块18向左侧移动,第二滑块18通过活动架4将带动第一滑块17同步向左侧滑动,此过程中,第一滑块17与第一推块24始终贴合,基于此,偏心轮15的不断转动将反复重复上述动作,以此实现利用第一推块24和第二推块25的上下浮动带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的往复滑动,也即实现了随着传输带10的转动,使活动架4和导向孔901在传输带10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上均设置有长滑孔,压簧16设置在长滑孔内,横轴1501穿过长滑孔,横轴1501上固定设置有与长滑孔滑动连接的方形滑块1502,压簧16的一端与方形滑块1502连接,另一端与长滑孔的顶面连接,横轴150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长滑孔,横轴1501和偏心轮15转动插接,利用上述结构,当偏心轮15转动时,在方形滑块1502的作用下使得横轴1501不会转动,只会上下滑动,进而使得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只能上下移动而不会转动,以提高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9所示,偏心轮15从中心位置一分为二以使偏心轮15和横轴1501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的偏心轮15之间转动设置有直径小于偏心轮15的转轮14,转轮14的轴向长度大于蚕丝26缠绕在传输带10上的最大宽度,使得蚕丝26可从转轮14的底部穿过而不与偏心轮15接触,转轮14和偏心轮15的中心轴向重合。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其作用为:第一,因为蚕丝26在缠绕的过程中其高度(即厚度)会不断增大,若蚕丝26与偏心轮15的底部抵接,会导致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上下移动的幅度出现变化,进而导致缠绕在传输带10上的蚕丝26的宽度不断出现增大的变化,而且会导致缠绕的蚕丝26各处的厚度不同,影响蚕丝26缠绕的紧致感。而上述结构中,由于转轮14的存在,使得偏心轮15至于传输带10接触而不与蚕丝26接触,蚕丝26厚度的增大不会影响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上下移动的幅度,从而可保证缠绕的传输带10的宽度不会出现变化,使缠绕的蚕丝26各处的厚度相同,以保持缠绕的紧致感;第二,因为偏心轮15始终与传输带10抵接,且转轮14和偏心轮15的中心轴向重合,使得在缠绕的过程中,转轮14与传输带10之间的最小距离始终不变,而随着蚕丝26厚度的不断增加,会使蚕丝26不断靠近转轮14,直至蚕丝26与转轮14抵接,此时偏心轮15与传输带10之间的摩擦力消失,偏心轮15不再随着传输带10的转动而转动,只有转轮14随着传输带10的转动而转动,此后活动架4不再往复移动,通过活动架4停止往复移动,即可得知缠绕的蚕丝26达到了特定的厚度(厚度的大小由转轮14与传输带10之间的最小距离决定),此时即可停止对蚕丝26的收集,因为蚕丝26的宽度一定,厚度也一定,进而使得每次停止收集时,蚕丝26的收集量基本相同,即,能够实现对蚕丝26的定量收集;第三,达到收集量后可将蚕丝26切断,同时由于此时转轮14与缠绕好的蚕丝26抵接,因此,在传输带10后续的转动过程中,转轮14可对蚕丝26挤压,以将蚕丝26上残留的水分挤出,实现对蚕丝26的二次除水,以提高除水效率。
本实施例中,垂杆9与活动架4滑动插接,垂杆9与活动架4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9,导向孔901的顶部安装有切割刀(图中未给出),在对蚕丝26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蚕丝26不与切割刀接触,当向下作用垂杆9时,切割刀跟随垂杆9同步下移,以使切割刀将蚕丝26切断,切断后撤去对垂杆9的作用力,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可使垂杆9和切割刀自动复位。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包括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所述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通过用于收集蚕丝(26)的传输带(10)传动连接,所述蚕丝(26)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所述从动辊(22)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从动辊(22)位置的固定机构(12),作用所述固定机构(12)驱使从动辊(22)朝向主动辊(21)的方向移动以使传输带(10)松弛进而使蚕丝(26)与传输带(10)的外表面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所述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支板(3)包括拼接设置的固定板(301)和拆板(302),所述拆板(302)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位于第一支板(2)和拆板(3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板(302)和第一支板(2)上均开设有开口(201),所述从动辊(22)的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23)分别转动插接在两个开口(201)中,两个所述开口(201)中均设置有固定机构(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依次布置的螺纹筒(1201)、螺杆(1202)、抵接块(1203),所述螺纹筒(1201)与开口(201)转动插接,所述螺杆(1202)的一端与螺纹筒(1201)螺接,另一端与抵接块(1203)固接,所述抵接块(1203)与开口(201)滑动连接,所述轴承(23)被抵接块(1203)挤压定位在开口(2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管体(6),所述管体(6)内设置有吸水棉(7),所述管体(6)上开设有使吸水棉(7)的相对两侧露出的镂空孔(601),所述蚕丝(26)穿过吸水棉(7)后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滑动连接的活动架(4),所述活动架(4)上设置有导向孔(901),所述蚕丝(26)依次穿过吸水棉(7)和导向孔(901)后缠绕在传输带(10)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之间设置有与传输带(10)的顶部抵接的弹性浮动件,所述传输带(10)的转动驱使弹性浮动件上下浮动以使活动架(4)和导向孔(901)在传输带(10)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4)上设置有与管体(6)插接的插杆(5),所述活动架(4)带动插杆(5)同步往复移动以使插杆(5)将吸水棉(7)中的水分挤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4)上设置有垂杆(9),所述导向孔(901)设置在垂杆(9)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盛放蚕茧(27)的热水箱(8),所述垂杆(9)的底部插入热水箱(8)内,所述活动架(4)带动垂杆(9)同步往复移动以使垂杆(9)在热水箱(8)内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浮动件包括通过横轴(1501)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之间并与传输带(10)相抵接的偏心轮(15),所述横轴(1501)与第一支板(2)和第二支板(3)之间连接有压簧(16),所述横轴(15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块(24)和第二推块(25),所述活动架(4)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与第一推块(24)和第二推块(25)一一对应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所述传输带(10)驱使偏心轮(15)转动以通过横轴(1501)带动第一推块(24)和第二推块(25)上下浮动以使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往复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24)和第一滑块(17)滑动贴合且贴合面为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推块(25)和第二滑块(18)滑动贴合且贴合面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CN202210478554.7A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Active CN114717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554.7A CN114717665B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554.7A CN114717665B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7665A true CN114717665A (zh) 2022-07-08
CN114717665B CN114717665B (zh) 2023-03-14

Family

ID=82230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8554.7A Active CN114717665B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766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23703U (zh) * 2011-01-27 2011-08-10 吕金光 连续油管用的滚轮装置
CN102336348A (zh) * 2010-07-20 2012-02-01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存线装置
CN205295543U (zh) * 2016-01-27 2016-06-08 王晓晓 一种全自动杀菌蚕茧抽丝机
CN207844192U (zh) * 2018-01-23 2018-09-11 青岛博瑞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式带式输送机
CN109667014A (zh) * 2019-01-16 2019-04-23 青岛新维纺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小批量打样的经轴制作装置
CN113106556A (zh) * 2021-04-28 2021-07-13 江西金铭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抽丝的缫丝机
CN213949671U (zh) * 2020-10-27 2021-08-13 山西鑫炳记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松紧度和倾斜角度可调的不锈钢输送网链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6348A (zh) * 2010-07-20 2012-02-01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存线装置
CN201923703U (zh) * 2011-01-27 2011-08-10 吕金光 连续油管用的滚轮装置
CN205295543U (zh) * 2016-01-27 2016-06-08 王晓晓 一种全自动杀菌蚕茧抽丝机
CN207844192U (zh) * 2018-01-23 2018-09-11 青岛博瑞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式带式输送机
CN109667014A (zh) * 2019-01-16 2019-04-23 青岛新维纺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中小批量打样的经轴制作装置
CN213949671U (zh) * 2020-10-27 2021-08-13 山西鑫炳记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松紧度和倾斜角度可调的不锈钢输送网链条
CN113106556A (zh) * 2021-04-28 2021-07-13 江西金铭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抽丝的缫丝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7665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6887B (zh) 棉线用润线设备
CN112875363A (zh) 一种基于纺织生产用具有高精准裁剪功能的自动收卷装置
CN114717665B (zh) 一种纺织用蚕茧抽丝装置
CN111908274B (zh) 一种纺织机储纱装置
CN113074522A (zh) 一种纺织用高效烘干装置
CN218261054U (zh) 一种全自动匀光膜裁切装置
CN209989624U (zh) 一种便捷的无纺布切割装置
CN211254743U (zh) 一种便于收取产品的保温隔热化学纤维生产装置
CN110485087B (zh) 一种纺织线材用压簧式浸油设备
CN110482325B (zh) 一种纱线上蜡装置
CN211285057U (zh) 清洁造纸用造纸机换网装置
CN209923583U (zh) 一种腹部垫快速叠合拷边机
CN113684580A (zh) 一种用于纤维线织布的生产线
CN212608437U (zh) 一种新型无纺布缠绕机
CN211311844U (zh) 一种白厂丝加工用预处理装置
CN218370982U (zh) 一种高速络筒机的输送装置
CN217149671U (zh) 一种纱布生产用分段切割装置
CN213737995U (zh) 一种网布收线装置
CN217324421U (zh) 一种隔热抗菌防透聚酯短纤的集束自动切断装置
CN220007934U (zh) 一种浆纸生产用分切整理装置
CN219950036U (zh) 一种细纱管退绕循环连接装置
CN219788462U (zh) 一种细旦异形抗皱化纤纸管定段切割机
CN114701898A (zh) 应用于纺织机布料卷收的伸展时压平装置
JP3874968B2 (ja) 緯条連続送出装置
CN218026861U (zh) 一种纺织布定量裁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