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3717B -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3717B
CN114713717B CN202210367322.4A CN202210367322A CN114713717B CN 114713717 B CN114713717 B CN 114713717B CN 202210367322 A CN202210367322 A CN 202210367322A CN 114713717 B CN114713717 B CN 114713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die
channel
stamping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73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3717A (zh
Inventor
冯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cheng Go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cheng Go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cheng Go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ngcheng Go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73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3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3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3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3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21D22/06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having relatively-movable di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10Stamping using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该冲压模具包括上压模和下压模,上压模设有下压件;下压模能够靠近或远离上压模移动,下压模靠近上压模的一端设有冲压通道和活动设于冲压通道内的托持件;其中,冲压模具具有上压模与下压模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冲压状态;在冲压状态时,下压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冲压通道内,并驱使待加工工件对应冲压通道的部分结构以及托持件背离上压模移动。本发明提出的冲压模具能够在待加工工件上加工成型表面平整度更高的凸起结构。

Description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铜铝材等可塑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内,为满足产品设计需求和在产品内的装配需求,可塑性材料上往往需要加工成型出凸起结构,且该凸起结构的表面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平整度。
在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热压工艺在可塑性材料上成型凸起结构,热压工艺流程的能耗大,材料的成型周期长,加工成本较高,同时在可塑性材料上凸台结构的表面容易形成不平整的凹凸纹路,难以满足高平整度要求的凸起结构的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冲压模具,旨在提升工件上加工成型的凸起结构的表面平整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
上压模,所述上压模设有下压件;和
下压模,所述上压模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压模移动,所述下压模靠近所述上压模的一端设有冲压通道和活动限位于所述冲压通道内的托持件;
其中,所述冲压模具具有所述上压模与所述下压模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冲压状态;
在所述冲压状态时,所述下压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冲压通道内,并驱使所述待加工工件对应所述冲压通道的部分结构以及所述托持件背离所述上压模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模包括设于所述冲压通道内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托持件连接,在所述冲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对所述托持件施加与所述托持件移动方向反向的作用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冲压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所述托持件包括托持部和限位部,所述托持部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限位部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处的周缘抵接;
所述第二通道具有远离所述第一通道设置的底壁,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底壁和所述限位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滑动抵接的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
所述托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端和所述第二延伸端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壁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部分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延伸端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延伸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模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下压件设于所述第一压板面向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下压件设有过孔,在所述冲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第一压板施加与所述第一压板移动方向反向的作用力,所述下压件的部分结构穿过所述过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多个第二弹簧,各所述第二弹簧环绕所述下压件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下压件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模面向所述上压模的一侧设有压块,所述压块环绕所述冲压通道靠近所述上压模的开口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块具有多个压接部,各所述压接部环绕所述冲压通道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块还包括多个连接部,任意相邻两个压接部之间设有一所述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与两个所述压接部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加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冲压模具,所述工件加工方法包括:
将待加工工件置于所述下压模的表面,使所述待加工工件遮盖所述下压模的冲压通道,并与所述托持件抵接;
控制所述上压模的第二压板下压,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下压模配合夹持固定所述待加工工件;
控制所述上压模的第一压板下压,使所述第一压板的下压件穿过所述第二压板的过孔将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部分结构压入所述冲压通道内,形成凸起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上压模上设置下压件,在下压模上对应下压件设置冲压通道和托持件,使托持件限位于冲压通道内并可在冲压通道内活动,当上压模靠近下压模移动,且上压模和下压模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时,下压件冲压位于上压模和下压模之间的待加工工件,并将待加工工件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内,使待加工工件上形成凸起结构。在该待加工工件的冲压成型过程中,下压件和托持件分别与待加工工件的上下表面抵接,下压件和托持件配合夹持限位待加工工件,凸起结构加工成型时,凸起结构面向下压件的表面与下压件压合,凸起结构面向托持件的表面被托持件承托,因此凸起结构的该两侧表面不容易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形变,有利于提升凸起结构表面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冲压模具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图1中冲压模具的截面结构图;
图4为图1中压块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图1中冲压模具的工件加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上压模 2122 第二延伸端
11 第一压板 22 第一弹性件
111 下压件 221 第一弹簧
12 第二压板 23 压块
12a 过孔 231 压接部
13 第二弹性件 232 连接部
131 第二弹簧 2a 冲压通道
2 下压模 2a1 第一通道
21 托持件 2a2 第二通道
211 托持部 2a21 底壁
212 限位部 3 待加工工件
2121 第一延伸端 31 凸起结构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压模具,用于在由塑料、金属等可塑性材料制成的工件上加工成型凸起结构3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冲压模具包括上压模1和下压模2,上压模1设有下压件111;上压模1能够靠近或远离下压模2移动,下压模2靠近上压模1的一端设有冲压通道2a和活动限位于冲压通道2a内的托持件21;其中,冲压模具具有上压模1与下压模2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3的冲压状态;在冲压状态时,下压件111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冲压通道2a内,并驱使待加工工件3对应冲压通道2a的部分结构以及托持件21背离上压模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压模1和下压模2用于加工待加工工件3,上压模1和下压模2相对立设置,上压模1可靠近或远离下压模2移动,上压模1和下压模2可通过轨槽配合等方式活动设于支架等支撑件上。在实际应用中,上压模1和下压模2之间相对移动的实现有多种可能方式:比如,上压模1和下压模2通过两个驱动机构驱动同时靠近或远离;再比如,上压模1和下压模2中的二者之一与驱动机构连接,二者之另一固定于机台、地面等载体或上述支撑件上,驱动机构驱动上压模1和下压模2中的二者之一靠近上压模1和下压模2中的二者之另一移动。其中,上述驱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位于为电机或气缸,驱动机构与上压模1和下压模2的连接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接连接或通过齿轮和齿条、丝杆和丝杆螺母等传动件传动连接。
下压件111用于冲压待加工工件3,下压件111可与上压模1一体成型设置,在冲压程序中,待加工工件3上形成的凸起结构31的形状与下压件111的形状相匹配,因此可以按照凸起结构31的目标形状对下压件111的形状进行设计,示例性地,当需要在待加工工件3上形成方形的凸起结构31时,则可相应地将下压件111的形状设计为方体。
冲压通道2a与下压件111在形状和尺寸上相匹配,下压件111在将待加工工件3压入冲压通道2a内时,下压件111的外壁与冲压通道2a的内壁配合冲压待加工工件3,使待加工工件3能够稳定形变并形成目标形状的凸起结构31,避免下压件111外壁与冲压通道2a内壁配合不紧密时,待加工工件3的凸起结构31的侧面出现不可控的变形。冲压通道2a包括但不限于为凹槽结构和腔体结构,冲压通道2a可不贯穿下压模2设置而具有底壁2a21和侧壁,也可贯穿下压模2设置而不具有底壁2a21,冲压通道2a靠近上压模1的一端的开口可供下压件111通过。
托持件21用于承托待加工工件3上的凸起结构31,托持件21位于冲压通道2a内,当冲压通道2a非贯穿下压模2设置而具有底壁2a21时,托持件21的底面可通过弹簧、弹性套筒等弹性结构与冲压通道2a的底壁2a21连接。当冲压通道2a贯穿下压模2设置而不具有底壁2a21时,托持件21的顶面可通过弹簧、弹性套筒等弹性结构与冲压通道2a的侧壁连接;或者托持件21的外侧壁通过轨槽配合与冲压通道2a的侧壁滑动连接,且该轨槽配合为阻尼配合,即滑轨与滑槽之间的接触配合足够紧密,滑轨和滑槽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托持件21只有在受到沿滑轨或滑槽延伸方向上足够大的作用力作用才会在冲压通道2a内移动。总之,在冲压程序中,下压件111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2a内时,下压件111始终与待加工工件3的该部分结构的顶面贴紧,托持件21会对下压件111的移动施加阻力作用,使托持件21的顶面始终与待加工工件3的该部分结构的底面贴紧。也就是说,于冲压通道2a内在待加工工件3上形成凸起结构31的过程中,该凸起结构31始终被下压件111和托持件21夹持限位,凸起结构31的顶面和底面均不易变形。
本实施例方案通过在上压模1上设置下压件111,在下压模2上对应下压件111设置冲压通道2a和托持件21,使托持件21限位于冲压通道2a内并可在冲压通道2a内活动,当上压模1靠近下压模2移动,且上压模1和下压模2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3时,下压件111冲压位于上压模1和下压模2之间的待加工工件3,并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2a内,使待加工工件3上形成凸起结构31。在该待加工工件3的冲压成型过程中,下压件111和托持件21分别与待加工工件3的上下表面抵接,下压件111和托持件21配合夹持限位待加工工件3,凸起结构31加工成型时,凸起结构31面向下压件111的表面与下压件111压合,凸起结构31面向托持件21的表面被托持件21承托,因此凸起结构31的该两侧表面不容易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形变,有利于提升凸起结构31表面的平整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下压模2包括设于冲压通道2a内的第一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2与托持件21连接,在冲压状态时,第一弹性件22对托持件21施加与托持件21移动方向反向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冲压通道2a可贯穿下压模2设置而不具有底壁2a21,冲压通道2a的侧壁可形成有限位凸起,第一弹性件22位于该限位凸起和托持件21之间,并与限位凸起和/或托持件21抵接或连接。冲压通道2a也可非贯穿下压模2设置而具有底壁2a21,第一弹性件22限位于冲压通道2a的底壁2a21和托持件21之间。以此,当下压件111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2a内,在待加工工件3上成型凸起结构31时,在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作用下,托持件21始终承托住待加工工件3的该凸起结构31,使下压件111和托持件21分别与该凸起结构31的顶面和底面紧密抵接,保证该凸起结构31的底面不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出现不可控变形,以此提升待加工工件3上加工成型的凸起结构31的表面平整度。当上述凸起结构31成型后,下压件111移出冲压通道2a,第一弹性件22弹性恢复并推动托持件21恢复初始位置,以使本冲压模具自动进入下一冲压程序的准备状态。其中,第一弹性件22可为弹簧、弹性套筒等,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冲压通道2a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第一通道2a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通道2a2的横截面面积;托持件21包括托持部211和限位部212,托持部211活动限位于第一通道2a1内,限位部212活动限位于第二通道2a2内,并与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连通处的周缘抵接;第二通道2a2具有远离第一通道2a1设置的底壁2a21,第一弹性件22位于底壁2a21和限位部2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的横截面为,沿图3由左至右方向对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进行裁截得到。将第一通道2a1的横截面面积设置为小于第二通道2a2的横截面面积,能够使第二通道2a2相对于第一通道2a1在空间上形成扩张,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的连通处的周缘可对限位部212进行止挡限位,而阻止限位部212进入第一通道2a1内。限位部212的外周壁与第二通道2a2的内周壁滑动抵接,托持件21的外周壁与第一通道2a1的内周壁滑动抵接。如此,能够避免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的截面面积相同时,托持件21在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作用下通过冲压通道2a的开口滑出冲压通道2a,也使第一弹性件22能够顶推限位部212带动托持部211,使托持部211背向限位部212的表面能够与冲压通道2a的开口齐平,从而在下压件111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2a的一始,托持件21就能够承托待加工工件3该部分结构的底面,保证待加工工件3上成型的凸起结构31的表面的平整度。此外,通过第一通道2a1的内周壁与托持部211的外周壁的抵接限位,以及第二通道2a2的内周壁与限位部212的外周壁的抵接限位,能够避免托持件21在冲压通道2a内晃动而引起凸起结构31变形的问题。其中,为实现第一弹性件22的可靠固定,第一延伸端2121、第二延伸端2122以及冲压通道2a的底壁2a21可开设有限位第一弹性件22端部的槽孔,第一弹性件22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第一延伸端2121和冲压通道2a的底壁2a21上的槽孔,以及第二延伸端2122和冲压通道2a的底壁2a21上的槽孔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限位部212具有与第二通道2a2的侧壁滑动抵接的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托持部211位于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之间,第一弹性件22包括设于底壁2a21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221,部分第一弹簧221与第一延伸端2121连接,另一部分第一弹簧221与第二延伸端21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12的两端侧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可对立设置,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均与第一通道2a1和第二通道2a2的连通处的周缘抵接限位。至少两个第一弹簧221分别连接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并均限位于限位部212和冲压通道2a的底壁2a21之间,以此能够通过各第一弹簧221,第一延伸端2121以及第二延伸端2122的配合平衡限位部212两端所受到的弹性作用力,保证限位部212能够在冲压程序中平稳升降,而不会出现晃动,从而避免限位部212晃动时引起的凸起结构31变形和表面平整度下降的问题。其中,当第一弹簧221的数量为偶数时,与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连接的第一弹簧221的数量可设置为相同,以更好地平衡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上受到的弹性作用力。当第一弹簧221的数量为奇数时,与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连接的第一弹簧221的数量也可以相等,剩余的第一弹簧221可与限位部212位于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之间的部位连接,如此能够平衡第一延伸端2121、第二延伸端2122以及限位部212位于第一延伸端2121和第二延伸端2122之间的部位所受到的弹性作用力,保证限位部212的平稳升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上压模1包括第一压板11、第二压板12以及连接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的第二弹性件13;下压件111设于第一压板11面向第二压板12的一侧,第二压板12对应下压件111设有过孔12a,在冲压状态时,第二弹性件13对第一压板11施加与第一压板11移动方向反向的作用力,下压件111的部分结构穿过过孔12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通过第二弹性件13弹性连接,在冲压程序中,第二压板12下压并带动第一压板11下降,第二压板12与下压模2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3时,第一压板11再度下降并驱使第二弹性件13产生弹性形变,使下压件111穿过过孔12a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2a内,形成凸起结构31。当凸起结构31成型后,第二弹性件13弹性恢复并推动第一压板11复位,此时下压件111与冲压通道2a脱离,使本冲压模具自动进入下一冲压程序的准备状态。其中,过孔12a能够对下压件111的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防止下压件111下压时出现侧向晃动,保证下压件111能够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平稳地压入冲压通道2a内,提升待加工工件3上成型的凸起结构31的表面平整度。第二弹性件13可为弹簧、弹性套筒等,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第二弹性件13包括多个第二弹簧131,各第二弹簧131环绕下压件111设置,每一第二弹簧131与下压件111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弹簧131位于下压件111的外周,每一第二弹簧131与下压件111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此,当第一压板11下压并驱使各第二弹簧131弹性形变时,第一压板11上与下压件111间距相等的部位上受到的弹性作用力相当,下压件111能够平稳下降而不会侧向晃动,有利于提升下压件111在待加工工件3上成型的凸起结构31的表面平整度。其中,为实现第二弹簧131的可靠固定,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上可开设有孔槽,每一第二弹簧131的两端分别限位于第一压板11的一孔槽和第二压板12上的一孔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上述的下压模2面向上压模1的一侧设有压块23,压块23环绕冲压通道2a靠近上压模1的开口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冲压程序中,下压件111将夹持固定于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之间的待加工工件3压入冲压通道2a内,待加工工件3未被压入冲压通道2a内的部位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导致这些部位出现不可控变形,影响工件加工成型后的成品的质量。本实施例通过在冲压通道2a的开口周缘环设压块23,使第二压板12下压固定待加工工件3时,待加工工件3位于冲压通道2a周缘的部分被压块23和第二压板12夹持,待加工工件3非成型凸起结构31的部位被第二压板12和压块23预先压接固定,如此能够避免冲压程序中待加工工件3上位于凸起结构31外周的部位出现变形,从而改善工件加工成型后的成品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上述的压块23具有多个压接部231,各压接部231环绕冲压通道2a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冲压程序中,待加工工件3非成型凸起结构31的部位的局部区域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以方形的待加工工件3为例,应力集中现象将主要出现在方形的待加工工件3的四个顶角与中心连线的中部区域。因此,本实施例针对待加工工件3非成型凸起结构31的部位上应力集中的局部区域,相应地设置压接部231,通过各压接部231与第二压块23的配合降低应力集中对待加工工件3的成型形状的影响,避免待加工工件3上的应力集中区域出现变形,改善工件加工成型后的成品的质量。其中压接部23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为矩形、圆形、腰形,压接部231的尺寸大小以能够遮盖待加工工件3上的应力集中区域为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上述的压块23还包括多个连接部232,任意相邻两个压接部231之间设有一连接部232,每一连接部232与两个压接部23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块23的压接部231和连接部232交替设置,相邻两个压接部231通过一连接部232进行连接,各个压接部231和各连接部232一体成型,以节省各压接部231分别加工成型的工序和成本。各连接部232邻近冲压通道2a的开口设置,各连接部232在冲压通道2a的开口周缘定位固定后,各连接部232环绕冲压通道2a的开口,此时压接部231也定位在与待加工工件3应力集中部位相应的位置处,连接部232的设置方便了压接部231在冲压通道2a的周缘进行准确定位,避免了各压接部231独立设置时每一压接部231都需要在冲压通道2a的开口周缘进行一道定位固定程序,提升了压块23在下压模2上定位安装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工件加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冲压模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5所示,上述工件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待加工工件3置于下压模2的表面,使待加工工件3遮盖下压模2的冲压通道2a,并与托持件21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待加工工件3可为片状或块状可塑性材料,本工件加工方法旨在于待加工工件3上加工成型凸起结构31,比如在待加工工件3上加工成型方形凸台。待加工工件3通过机械或者人工操作放置于下压模2面向上压模1的表面,并使待加工工件3遮盖上压模1上的冲压通道2a的开口,以在后续冲压程序中,通过下压件111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2a内,形成凸起结构31。在待加工工件3放置并固定时,待加工工件3的底面与冲压通道2a内的托持件21的顶面抵接,以使托持件21在后续冲压程序中始终与待加工工件3的凸起结构31贴紧,避免凸起结构31出现变形,保证工件的成型质量。其中,可通过将托持件21的托持部211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与冲压通道2a的第一通道2a1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来使托持部211的表面与冲压通道2a的开口齐平,实现待加工工件3置于下压模2表面时与托持件21的抵接配合。
步骤S200:控制上压模1的第二压板12下压,使第二压板12与下压模2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3。
在本实施例中,在冲压程序中,先控制第二压板12靠近下压模2下降移动,使第二压板12带动第一压板11下降,直到第二压板12与下压模2配合夹持固定置于下压模2上的待加工工件3,使待加工工件3在凸起结构31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避免待加工工件3在冲压程序中出现不可控变形,保证待加工工件3上凸起结构31的加工精度和加工可靠性。
步骤S300:控制上压模1的第一压板11下压,使第一压板11的下压件111穿过第二压板12的过孔12a将待加工工件3的部分结构压入冲压通道2a内,形成凸起结构31。
在本实施例中,待第二压板12与下压模2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3时,控制第一压板11下降,第一压板11驱使第一压板11和第二压板12之间的第二弹性件13弹性形变,使下压件111穿过第二压板12上的过孔12a与待加工工件3接触。在第一压板11继续下压时,下压件111将待加工工件3位于冲压通道2a正上方的部位压入冲压通道2a内,待加工工件3被压入冲压通道2a内的部位与托持件21抵接。第一压板11再继续下压时,待加工工件3被压入冲压通道2a内的部位挤压托持件21,托持件21驱使第一弹性件22弹性形变,第一弹性件22对托持件21施加抵紧待加工工件3的作用力,在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作用下,托持件21始终承托住待加工工件3被压入冲压通道2a内的部位,最终在待加工工件3上形成表面平整的凸起结构31。在凸起结构31加工成型完毕,冲压程序结束时,第二弹性件13弹性恢复,第一压板11复位,下压件111随之撤出冲压通道2a,托持件21在第一弹性件22的弹性作用下复位,冲压模具自动进入下一冲压程序的准备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包括:
上压模,所述上压模设有下压件;和
下压模,所述上压模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压模移动,所述下压模靠近所述上压模的一端设有冲压通道和活动设于所述冲压通道内的托持件;所述下压模面向所述上压模的一侧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具有多个压接部,各所述压接部环绕所述冲压通道间隔设置;所述压块还包括多个连接部,各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冲压通道的开口,任意相邻两个压接部之间设有一所述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与两个所述压接部连接,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冲压模具具有所述上压模与所述下压模配合夹持固定待加工工件的冲压状态;
在所述冲压状态时,所述下压件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冲压通道内,并驱使所述待加工工件对应所述冲压通道的部分结构以及所述托持件背离所述上压模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模包括设于所述冲压通道内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托持件连接,在所述冲压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对所述托持件施加与所述托持件移动方向反向的作用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通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所述托持件包括托持部和限位部,所述托持部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限位部活动限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处的周缘抵接;
所述第二通道具有远离所述第一通道设置的底壁,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底壁和所述限位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滑动抵接的第一延伸端和第二延伸端;
所述托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端和所述第二延伸端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壁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部分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延伸端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延伸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下压件设于所述第一压板面向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下压件设有过孔,在所述冲压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对所述第一压板施加与所述第一压板移动方向反向的作用力,所述下压件的部分结构穿过所述过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多个第二弹簧,各所述第二弹簧环绕所述下压件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下压件之间的间距相等。
7.一种工件加工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加工方法包括:
将待加工工件置于所述下压模的表面,使所述待加工工件遮盖所述下压模的冲压通道,并与所述托持件抵接;
控制所述上压模的第二压板下压,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下压模上的所述压块配合夹持固定所述待加工工件;
控制所述上压模的第一压板下压,使所述第一压板的下压件穿过所述第二压板的过孔将所述待加工工件的部分结构压入所述冲压通道内,形成凸起结构。
CN202210367322.4A 2022-04-08 2022-04-08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Active CN114713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7322.4A CN114713717B (zh) 2022-04-08 2022-04-08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7322.4A CN114713717B (zh) 2022-04-08 2022-04-08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3717A CN114713717A (zh) 2022-07-08
CN114713717B true CN114713717B (zh) 2023-12-29

Family

ID=82241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7322.4A Active CN114713717B (zh) 2022-04-08 2022-04-08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371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1933A (ja) * 1990-08-30 1992-04-13 Aida Eng Ltd プレス機械の金型位置決め取付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WO2018143302A1 (ja) * 2017-01-31 2018-08-09 日軽金アクト株式会社 金型および該金型を用いた加工方法
JP2019072758A (ja) * 2017-10-19 2019-05-16 阪和興業株式会社 板状部品の製造方法
CN212121415U (zh) * 2020-04-10 2020-12-11 深圳市优瑞康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一次成形模具
CN113877997A (zh) * 2021-09-26 2022-01-04 珠海富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折弯方法
CN114179277A (zh) * 2021-12-09 2022-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冲压成型模具
CN114273505A (zh) * 2022-01-10 2022-04-05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1933A (ja) * 1990-08-30 1992-04-13 Aida Eng Ltd プレス機械の金型位置決め取付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WO2018143302A1 (ja) * 2017-01-31 2018-08-09 日軽金アクト株式会社 金型および該金型を用いた加工方法
JP2019072758A (ja) * 2017-10-19 2019-05-16 阪和興業株式会社 板状部品の製造方法
CN212121415U (zh) * 2020-04-10 2020-12-11 深圳市优瑞康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一次成形模具
CN113877997A (zh) * 2021-09-26 2022-01-04 珠海富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折弯方法
CN114179277A (zh) * 2021-12-09 2022-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冲压成型模具
CN114273505A (zh) * 2022-01-10 2022-04-05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3717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02429A1 (en) Compound die assembly
US4501179A (en) Compound die assembly
CN114653830B (zh) 一种具有负角翻边冲压件的冲压模具及工艺
CN114713717B (zh) 冲压模具和工件加工方法
JPH0375247B2 (zh)
KR100345202B1 (ko) 캠형 피어싱 프레스 장치
KR100517370B1 (ko) 스프링백 방지를 위한 벤딩 금형 장치
CN112705626B (zh) 一种汽车零件的加工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CN210098864U (zh) 铆压机
CN213256539U (zh) 具有水平快速定位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0547360U (zh) Led灯支架三面冲孔模具
CN212917209U (zh) 一种自动冲孔装置
CN111408680A (zh) 铆压机
CN219503512U (zh) 冲压工装
CN219401847U (zh) 一种翻边装置
CN215845144U (zh) 一种用于工件的侧冲槽装置
CN109570330A (zh) 连续自动落料冲孔复合模及冲压工艺
CN219900021U (zh) 电子元件引脚折弯装置和加工设备
CN211135187U (zh)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
CN212944976U (zh) 一种零件整形装置
CN216679778U (zh) 一种汽车金属板冲压分离模具
CN218224320U (zh) 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
CN211515794U (zh) 一种秤盘冲压模具
CN219211226U (zh) 一种防止翼子板零件整形带料上移的压料结构
JP3773691B2 (ja) ワークの打ち抜き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