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9532B -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9532B
CN114699532B CN202210340888.8A CN202210340888A CN114699532B CN 114699532 B CN114699532 B CN 114699532B CN 202210340888 A CN202210340888 A CN 202210340888A CN 114699532 B CN114699532 B CN 114699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sodium alginate
polysaccharide
zinc finger
prote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08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9532A (zh
Inventor
范海
张淑新
成子强
高现强
刘殊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408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9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9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9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9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9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15Polysaccharides, i.e. having more than five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each other by glycosidic linkag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ethers, 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将海藻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海藻酸钠溶液;将中药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中药多糖溶液;将含Ca2+化合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Ca2+溶液;将海藻酸钠溶液与中药多糖溶液混合并搅拌得到共混液,向共混液中加入锌指抗病毒蛋白得到蛋白液,将蛋白液滴加至Ca2+溶液中,静置后离心收集固体,得到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本发明利用海藻酸钠在Ca2+溶液中的交联性,通过中药多糖的广谱抗菌、抗病毒活性,改善动物体内的免疫环境,结合锌指抗病毒蛋白对禽白血病病毒的特异性抑制,最终可显著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Description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载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锌指抗病毒蛋白(zinc 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是一种天然宿主内源性免疫因子。ZAP能通过介导病毒mRNA的降解以及抑制翻译,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其中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CCCH-ZAP)表现出对病毒的特异性抑制活性。已有研究发现,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作为鸡体内的天然防御因子能够有效抑制白血病J亚群病毒(ALV-J)的复制。但是目前的锌指抗病毒蛋白使用方式主要采用注射用药方式,容易使畜禽产生应激作用。
为了改善锌指抗病毒蛋白药物用药时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制备一种温和有效的锌指抗病毒蛋白药物。药物负载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制备方法,但是针对于锌指抗病毒蛋白这种药物的载体及负载情况,目前研究较少。
中药多糖是存在于天然植物、微生物和海藻类生物体内的一类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如白术多糖、桔梗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可以增强或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增强免疫、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等生物活性。但中药多糖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药剂,无法实现特异性的抗病毒活性。申请号为202011590331.7的专利公开了天然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具有特异性抗病毒活性的锌指抗病毒蛋白负载到天然中药多糖的纳米自组装体中,通过中药多糖的广谱抗菌、抗病毒活性起到增效作用。但中药多糖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这导致锌指抗病毒蛋白负载和释放效率难以有效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锌指抗病毒蛋白药物的负载和缓控释效率,有必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的锌指抗病毒蛋白负载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具有特异性抗病毒活性的锌指抗病毒蛋白负载到海藻酸钠/中药多糖的纳米自组装体中,利用海藻酸钠在Ca2+溶液中的交联特性,将锌指抗病毒蛋白交联到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形成的难溶性固体体系中,通过中药多糖的广谱抗菌、抗病毒活性起到的增效作用,改善动物体内的免疫环境,利用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特异性,实现对禽白血病病毒的特异性抑制,最终可达到显著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藻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海藻酸钠溶液,将中药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中药多糖溶液;将含Ca2+化合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Ca2+溶液;
(2)将海藻酸钠溶液与中药多糖溶液混合并搅拌得到共混液,向共混液中加入锌指抗病毒蛋白得到蛋白液,将蛋白液滴加至Ca2+溶液中,静置后离心收集固体,得到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20mg/mL。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中药多糖溶液的浓度为5-15mg/mL;所述中药多糖为白术多糖或桔梗多糖。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Ca2+溶液的浓度为0.1-1M;所述含Ca2+化合物为硝酸钙。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300-600rpm/min,搅拌的时间为1-3h。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共混液中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的质量比为(0.5~2):1;所述锌指抗病毒蛋白与共混液的加入量之比为100μL:500μL。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共混液中海藻酸钠溶液与含Ca2+化合物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4。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2h;所述离心的速度为12000rpm/min,离心的时间为15min。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锌指抗病毒蛋白为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在制备治疗禽白血病的产品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海藻酸钠、中药多糖和锌指抗病毒蛋白特殊的官能团结构,在混合溶剂体系中,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力实现了其有效共组装;充分利用了中药多糖的广谱抗菌免疫活性和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特异性抗病毒性能,实现对动物疾病的选择性治疗和全面免疫,在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3海藻酸钠/白术多糖-ZAP混合溶剂体系中,当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质量比为2:1时的组装体形貌;图1a是自组装结构的低倍扫描电镜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得海藻酸钠/白术多糖-ZAP自组装结构基本都为纳米球结构,尺寸分布较为均一;图1b是自组装结构的高倍放大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每一个纳米球结构直径约100nm左右。这种特殊的自组装结构,不仅对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且更容易在动物体内进行药物负载输送。
图2:本发明实施例6海藻酸钠/桔梗多糖-ZAP混合溶剂体系中,当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质量比为2:1时的组装体形貌;图2a是自组装结构的低倍扫描电镜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得海藻酸钠/白术多糖-ZAP自组装结构基本都为圆形鼓包状;图2b是自组装结构的高倍放大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每一个鼓包结构表面都有孔状分布,且分布均匀,有自聚成球的趋势。这种特殊的自组装结构,将更有利于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
图3:为测试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载体对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封装能力,我们分别探究了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载体和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载体分别在质量比为0.5、1、2时,对锌指蛋白的封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白术多糖还是桔梗多糖,蛋白的封装效率均表现为随着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在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质量比为2时,蛋白封装效率均达到最大值为80%左右。
图4:为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载体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释放性能,其中,a为实施例3中所得到的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释放曲线;b为实施例6中所得到的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介绍的,锌指抗病毒蛋白能够表现出对病毒的特异性抑制活性,但目前锌指抗病毒蛋白的使用主要是采用注射用药方式,容易使畜禽产生应激作用;中药多糖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活性,但无法实现对病毒的特异性抑制。
基于此,为解决锌指抗病毒蛋白和中药多糖在单独使用时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混合溶剂共组装技术,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是从褐藻类的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碘和甘露醇之后的副产物,其分子由β-D-甘露糖醛酸(β-D-mannuronic,M)和α-L-古洛糖醛酸(α-L-guluronic,G)按(1→4)键连接而成。海藻酸钠含有大量的—COO-,在水溶液中可表现出聚阴离子行为,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可用作治疗黏膜组织的药物载体。海藻酸钠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可以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快速形成凝胶,当有Ca2+、Sr2+等阳离子存在时,G单元上的Na+与二价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G单元堆积形成交联网络结构,从而形成水凝胶。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的条件温和,这可以避免敏感性药物、蛋白质、细胞和酶等活性物质的失活。本发明利用海藻酸钠在Ca2+溶液中的交联性,中药多糖在混合溶剂中的沉淀自组装和中药多糖与锌指抗病毒蛋白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力,将锌指抗病毒蛋白负载到具多种生物活性的海藻酸钠/天然中药多糖的纳米组装体中,通过海藻酸钠与天然中药多糖质量比等条件的调节从而对中药多糖自组装体的尺寸、形貌进行调控,以提高锌指抗病毒蛋白分子在海藻酸钠/中药多糖中的负载效率。本发明将海藻酸钠/中药多糖和锌指抗病毒蛋白通过共组装相结合获得的缓控释技术,充分利用了中药多糖的广谱抗菌免疫活性和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特异性抗病毒性能,在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中,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自组装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为:
将5-20mg海藻酸钠溶解于1mL去离子水中,浓度范围为5-20mg/mL。将5-15mg中药多糖(白术多糖、桔梗多糖等)溶解于1mL去离子水中,浓度范围为5-15mg/mL。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溶液混合,再将上述溶液中以300-600rpm/min的转速搅拌1-3h。随后用注射器将该混合液逐滴加入0.1-1M的硝酸钙溶液中,静置1-2h后离心收集固体。随着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混合液的逐滴缓慢加入,Ca2+溶液中有固体析出,海藻酸钠、中药多糖分子与锌指蛋白进行自组装,形成特定纳米结构的纳米组装体。
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自组装形成纳米组装体的同时,中药多糖中的-OH与海藻酸钠中大量的-COOH通过氢键、π-π堆积等非共价作用力发生共组装,同时中药多糖中-OH亦可以与锌指抗病毒蛋白分子中Zn2+、半胱氨酸(Cys)与组氨酸(His)中的-NH2、-COOH、-SH、咪唑环产生非共价作用力,实现海藻酸钠/中药多糖对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本发明中的锌指抗病毒蛋白为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根据与Zn2+结合的保守性氨基酸残基半胱氨酸(Cys)和组氨酸(His)的不同组合,将其分为9大类:C2H2,C8,C6,C3HC4,C2HC,C2HC5,C4,C4HC3和CCCH)。
本发明还通过调整负载体系的尺寸、形貌以提高负载效率。通过改变中药多糖的种类、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的质量比、浓度等调整负载体系的尺寸、形貌,提高对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效率。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的质量比为0.5-2;负载方式为共组装。
基于中药多糖的广谱抗菌特性和海藻酸钠的生物相容性及交联特性,本发明利用锌指抗病毒蛋白与中药多糖和海藻酸钠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及配位作用,通过共组装技术,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在中药多糖和海藻酸钠组装体中的高负载效率共组装。
相比于现有的中药多糖载体,本发明的海藻酸钠和中药多糖复合载体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结合使得载体的稳定性更好,而且海藻酸钠与钙离子结合能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本发明的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载体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更好。负载锌指蛋白的过程中,除了中药多糖与锌指蛋白结合外,海藻酸钠也可与锌指蛋白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因此,可显著提高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效率。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载体材料良好的稳定性能,也使得该载体在锌指抗病毒蛋白释放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缓控释性能。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未注明详细条件的实验方法是按照常规试验方法或按照供应商所建议的操作说明书进行的。
其中,白术多糖是按照《白术多糖的提取、纯化和活性研究》(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2,40(24):12011-12013)中的方法提取得到的。
桔梗多糖是按照《桔梗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y,2011,28(2):21-24)中的方法提取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蛋白负载率是根据BCA法测定。首先利用牛血清蛋白(BSA)作为模式蛋白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根据负载前后溶液中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吸光度值求得负载前后的溶液中蛋白的浓度,根据负载前后的蛋白质体积,进而求得负载前后的蛋白质质量,然后根据负载的蛋白质质量与蛋白质总质量之比,进而可求得负载率。
实施例1:
将5mg海藻酸钠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5mg/mL的溶液。将10mg白术多糖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上述两溶液混合,以500rpm/min的转速搅拌1h。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00μL的CCCH-ZAP,混合均匀后加入,用0.45×15mm的注射器注入4mL0.1MCa(NO3)2溶液中。随着海藻酸钠/白术多糖-ZAP混合溶液的逐滴缓慢加入,在Ca2+的交联作用下,混合液迅速进行共组装,凝胶化一小时后,即制备得到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最大蛋白负载率可达到46%。
实施例2:
将10mg海藻酸钠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10mg白术多糖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上述两溶液混合,以500rpm/min的转速搅拌1h。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00μL的CCCH-ZAP,混合均匀后加入,用0.45×15mm的注射器注入4mL0.1MCa(NO3)2溶液中。随着海藻酸钠/白术多糖-ZAP混合溶液的逐滴缓慢加入,在Ca2+的交联作用下,混合液迅速进行共组装,凝胶化一小时后,即制备得到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最大蛋白负载率可达到67%。
实施例3:
将20mg海藻酸钠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20mg/mL的溶液。将10mg白术多糖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上述两溶液混合,以500rpm/min的转速搅拌1h。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00μL的CCCH-ZAP,混合均匀后加入,用0.45×15mm的注射器注入4mL0.1MCa(NO3)2溶液中。随着海藻酸钠/白术多糖-ZAP混合溶液的逐滴缓慢加入,在Ca2+的交联作用下,混合液迅速进行共组装,凝胶化一小时后,即制备得到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自组装药物载体,(如图1所示),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最大蛋白负载率可达到80%。
实施例4:
将5mg海藻酸钠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5mg/mL的溶液。将10mg桔梗多糖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上述两溶液混合,以500rpm/min的转速搅拌1h。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00μL的CCCH-ZAP,混合均匀后加入,用0.45×15mm的注射器注入4mL0.1MCa(NO3)2溶液中。随着海藻酸钠/桔梗多糖-ZAP混合溶液的逐滴缓慢加入,在Ca2+的交联作用下,混合液迅速进行共组装,凝胶化一小时后,即制备得到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最大蛋白负载率可达到36%。
实施例5:
将10mg海藻酸钠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10mg桔梗多糖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上述两溶液混合,以500rpm/min的转速搅拌1h。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00μL的CCCH-ZAP,混合均匀后加入,用0.45×15mm的注射器注入4mL0.1MCa(NO3)2溶液中。随着海藻酸钠/桔梗多糖-ZAP混合溶液的逐滴缓慢加入,在Ca2+的交联作用下,混合液迅速进行共组装,凝胶化一小时后,即制备得到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最大蛋白负载率可达到64%。
实施例6:
将20mg海藻酸钠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20mg/mL的溶液。将10mg桔梗多糖溶于1mL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将上述两溶液混合,以500rpm/min的转速搅拌1h。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00μL的CCCH-ZAP,混合均匀后加入,用0.45×15mm的注射器注入4mL0.1MCa(NO3)2溶液中。随着海藻酸钠/桔梗多糖-ZAP混合溶液的逐滴缓慢加入,在Ca2+的交联作用下,混合液迅速进行共组装,凝胶化一小时后,即制备得到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最大蛋白负载率可达到81%。
对比例1
按照申请号为:202011590331.7天然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白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
将500μg白术多糖溶解于50μL去离子水中,150W功率超声30分钟,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然后在上述溶液中滴加50μL无水乙醇,使无水乙醇在溶液中的含量为50%。随着无水乙醇的逐滴缓慢加入,中药多糖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逐渐降低,中药多糖分子在超声处理条件下(超声功率150W)逐渐进行自组装,自组装6h后形成特定纳米结构的纳米组装体(如图1所示)。继续在上述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锌指抗病毒蛋白50μL,冰水浴中震荡处理6h,即制备得到白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按照实施例1~6中的蛋白负载率计算方法,最大蛋白负载率为47%。
对比例2
按照申请号为:202011590331.7天然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实施例5的方法制备桔梗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
将500μg桔梗多糖溶解于50μL去离子水中,150W功率超声30分钟,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然后在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无水乙醇,使无水乙醇在溶液中的体积含量为50%。随着无水乙醇的逐滴缓慢加入,中药多糖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逐渐降低,中药多糖分子在超声处理条件下(超声功率150W)逐渐进行自组装,自组装6h后形成特定纳米结构的纳米组装体。继续在上述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加入锌指抗病毒蛋白50μL,冰水浴中震荡处理6h,实现了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负载。按照实施例1~6中的蛋白负载率计算方法,最大蛋白负载率为48%。
通过与对比例1~2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负载方法,最大蛋白负载率显著提高约70%。蛋白负载率的提高,可减少锌指抗病毒蛋白的浪费,显著提升其利用效率。
试验例:
为测试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载体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释放性能,以实施例3制备的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载体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实施例6制备的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载体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为例,探究了其在pH=2的磷酸/磷酸氢盐缓冲液中的释放性能。
释放性能测试方法:首先分别将实施例3和6制备的载体加入到4mL缓冲液中,然后将上述溶液置于42℃的恒温水浴锅中,在磁力搅拌的情况下进行释放实验,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取出40μL溶液,利用BCA法进行蛋白浓度测定,获得蛋白体外释放曲线(图4)。
从释放曲线(图4)可以看出,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载体(图4a)比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载体(图4b)更容易释放蛋白,且两者的最终释放率相近,约33%。由于海藻酸钙是难溶于水的,有些蛋白结合比较牢固或者被包覆到固体中,短时间内难于释放出来,海藻酸钠/白术多糖载体和海藻酸钠/桔梗多糖载体的在短时间内的释放率较低。本发明中前期蛋白的释放主要是由于制备的载体中的多糖在磷酸/磷酸氢盐缓冲液中溶解,使得蛋白被释放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藻酸钙中的蛋白开始逐步释放。所以本发明制备的载体可以缓慢释放,相比快速释放,是有利的。本发明制备的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载体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释放药物,具有较好的药物缓控释性能,能够显著提升锌指抗病毒蛋白的药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藻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海藻酸钠溶液,将中药多糖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中药多糖溶液;将含Ca2+化合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Ca2+溶液;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5-20mg/mL;所述中药多糖溶液的浓度为5-15mg/mL;所述中药多糖为白术多糖或桔梗多糖;所述Ca2+溶液的浓度为0.1-1M;
(2)将海藻酸钠溶液与中药多糖溶液混合并搅拌得到共混液,向共混液中加入锌指抗病毒蛋白得到蛋白液,将蛋白液滴加至Ca2+溶液中,静置后离心收集固体,得到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所述共混液中海藻酸钠与中药多糖的质量比为(0.5~2):1;所述锌指抗病毒蛋白为CCCH型锌指抗病毒蛋白;所述锌指抗病毒蛋白与共混液的加入量之比为100μL:500μL;所述共混液中海藻酸钠溶液与含Ca2+化合物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Ca2+化合物为硝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速度为300-600rpm/min,搅拌的时间为1-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2h;所述离心的速度为12000rpm/min,离心的时间为15min。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共组装药物载体在制备治疗禽白血病的产品中的用途。
CN202210340888.8A 2022-04-02 2022-04-02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699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0888.8A CN114699532B (zh) 2022-04-02 2022-04-02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0888.8A CN114699532B (zh) 2022-04-02 2022-04-02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9532A CN114699532A (zh) 2022-07-05
CN114699532B true CN114699532B (zh) 2024-02-02

Family

ID=8217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0888.8A Active CN114699532B (zh) 2022-04-02 2022-04-02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953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0662A (zh) * 2013-11-30 2014-04-16 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藻酸钠胰蛋白酶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262477A (zh) * 2014-09-25 2015-01-07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禽CCCH型锌指蛋白chZAP及其应用
CN112675147A (zh) * 2020-12-29 2021-04-20 山东农业大学 天然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1526B (zh) * 2017-04-07 2019-08-16 西北师范大学 多重敏感的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珠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0662A (zh) * 2013-11-30 2014-04-16 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海藻酸钠胰蛋白酶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262477A (zh) * 2014-09-25 2015-01-07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禽CCCH型锌指蛋白chZAP及其应用
CN112675147A (zh) * 2020-12-29 2021-04-20 山东农业大学 天然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海藻酸钠-胰蛋白酶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崔园园等;《复合材料学报》;第28卷(第02期);117-122 *
周长忍主编.《生物材料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80-381. *
海藻酸盐水凝胶研究进展;李其祥等;《科技资讯》(第14期);3-4 *
海藻酸钠及其复合物材料在生物医药中的研究进展;陈红灯;《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第32卷(第4期);536-539 *
钱立生等主编.《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训教程》.《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第1版),15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9532A (zh)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500813B1 (en) Asiaticoside-chitosan-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679470A (zh) 用于化妆品的含海藻糖和透明质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251A (zh) 一种透明质酸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4586775A (zh) 一种治疗放射性肺炎的黄芪多糖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400B (zh) 负载抗菌肽的壳聚糖/γ-聚谷氨酸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3861115B (zh) 一种血红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99532B (zh) 海藻酸钠/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共组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7258B (zh) 富硒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5147B (zh) 天然中药多糖负载锌指抗病毒蛋白的缓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7998B (zh) 一种同时载有疏水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的基因工程多肽纳米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3025A (zh) 一种白藜芦醇营养补充剂的制备方法
CN1912007A (zh) 腐植酸盐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3840B (zh) 一种富硒藤茶
CN116063389A (zh) 递送核酸药物的多肽载体、治疗肿瘤的核酸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86487A (zh) 甘草酸三元复合物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1210B (zh) 一种对虾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12675068A (zh) 一种自体脂肪源干细胞细胞因子提取液的面霜制备方法
CN113209362A (zh) 一种用于皮肤修复的脐带血来源的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71378A (zh) 一种用于防治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干细胞外泌体制剂
CN111265594A (zh) 用于修复伤口的药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1568946B (zh) 一种生物活性核桃壳多酚纳米传递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14948911B (zh) 一种伤科油缓释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80114A1 (zh) 一种软化疤痕的中药贴剂
CN104721806B (zh) Pmx‑53明胶复合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00081B (zh) 一种抗炎消肿的o/w型乳剂喷雾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