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9748B -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9748B
CN114689748B CN202210306786.4A CN202210306786A CN114689748B CN 114689748 B CN114689748 B CN 114689748B CN 202210306786 A CN202210306786 A CN 202210306786A CN 114689748 B CN114689748 B CN 114689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eluent
hexane
column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67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89748A (zh
Inventor
赵耀飞
郝金彦
陈刚
折亚飞
郝祥利
田永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67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9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9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9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89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9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G01N5/04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removing a component, e.g. by evaporation, and weighing the remaind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样品用混合溶剂溶解,吸附于色谱柱上,依次用正己烷洗脱液,环己烷洗脱液,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所有洗脱出来的液体,除去洗脱液,即得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经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本发明通过对混合溶剂以及洗脱液的选择,混合溶剂的选择能够提高待测样品的溶解性,使待测样品能够快速的完全溶解,缩短样品的溶解时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洗脱液的选择能够减少色谱柱内的样品残留,样品回收率高,测试结果更准确,同时还能够避免除去洗脱液过程中芳香分损失,检测准确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焦油。煤焦油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
煤焦油加工过程中,经过蒸馏去除液体馏分以后的残余物称之为煤沥青,煤沥青是煤焦油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量的50%~60%,一般认为其主要成分为多环、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具体化合物组成十分复杂,且原煤煤种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也会导致成分的差异,现行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其表现出的软化温度进行区分的,根据软化点温度的不同,将煤沥青分为低温沥青、中温沥青、高温沥青三类。但是,煤沥青有害物较多,其中不少对人体危害很大,需经无害化处理之后再使用才会比较环保。
现有技术中,对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的检测方法主要参照石油化学行业标准进行分析,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正庚烷对煤焦油或煤沥青溶解性差,饱和分不易转移;(2)煤焦油或煤沥青流动性小,分析样品时间太长;(3)柱子内样品残存量大,回收率较低,数据不准确;(4)正庚烷蒸发温度太高、有效成分损失量大;恒重时间太长,有效成分损失量大;回收率低;准确度差。
有鉴于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分析时间短,样品回收率高,测试结果准确性高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的检测方法,将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煤焦油或煤沥青的加工利用,助力企业开发煤焦油或煤沥青潜在的价值,有效开拓产品市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的检测方法存在的分析时间长,样品回收率低,检测结果准确性差等缺陷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的检测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样品用混合溶剂溶解,吸附于色谱柱上,依次用正己烷洗脱液,环己烷洗脱液,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所有洗脱出来的液体,除去洗脱液,即得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经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其中,所述混合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4.5-5.5):(4.5-5.5):(1-2)的混合物。
可选的,所述混合溶剂中正己烷,环己烷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4.8-5.2):(4.8-5.2):(1.2-1.8)的混合物。
可选的,所述待测样品与混合溶剂的用量比为1g:(20-26)mL。
可选的,所述混合洗脱液中正己烷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1:(0.5-2),可选的,二者的体积比为1:(0.8-1.2);
优选的,所述混合洗脱液中正己烷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1:1。
可选的,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为60-65℃。典型非限定性的,所述色谱柱的柱温采用恒温水浴加热来维持。
可选的,洗脱液的流速为2-3mL/min;
可选的,采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
可选的,满足以下(1)-(3)中的至少一项:
(1)以待测样品质量计,所述正己烷洗脱液的用量为(60-80)mL/g;
(2)以待测样品质量计,所述环己烷洗脱液的用量为(60-80)mL/g;
(3)以待测样品质量计,所述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洗脱液的用量为(60-80)mL/g。
可选的,所述除去洗脱液的步骤为:
将所有洗脱出来的液体在60-70℃下蒸发至近干,然后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如此操作是因为,蒸发是低温缓慢的过程,蒸发的目的除去溶剂,如果直接烘干会损失有效成分。
其中,“近干”状态是指溶剂即将蒸完、蒸发皿内成粘稠状,但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色谱柱中的填料为活性氧化铝,参照行业标准石油沥青四组分测定法NB/SH/T0509-2010。
具体地,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可选的,所述待测样品为煤焦油或煤沥青。
其中,所述煤焦油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或高温煤焦油;所述煤沥青分为低温沥青、中温沥青或高温沥青。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准备
(1)氧化铝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2)色谱柱装填:在洁净干燥的色谱柱下端塞少许脱脂棉,从上端加入约60g已活化的活性氧化铝,同时用振动棒,轻轻敲打柱子,使活性氧化铝填料紧密均匀分布于柱内,竖直放置备用(氧化铝色谱柱填料高度保证在夹层内,保证样品在规定温度下脱附)。
(3)安全措施:本方法所用溶剂均易燃,且多数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应注意安全防火,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试验步骤
(1)在洁净的50mL小烧杯中,称取0.5g±0.02g试样,称准至0.0001g,加1.5mL二氯甲烷和10mL的等体积正己烷、环己烷进行溶解。
(2)按图1将色谱柱与超级恒温水浴连接,保持循环水温为62℃±1℃。
(3)用40mL正己烷预湿氧化铝色谱柱,待正己烷全部进入色谱柱时,立即将已溶解的试样转移至色谱柱内,取10mL正己烷分多次将小烧杯的残留物洗至柱中,柱下放一量筒接收,首先流出的是正己烷溶剂。当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色谱柱内时,即刻再加少许备用氧化铝覆盖。
(4)立即加入30mL正己烷进行冲洗,可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但为保证充分吸附,开始速度不宜太快),整个过程流速维持在2~3mL/min。最初流出20mL为纯正己烷溶剂,可作为洗脱饱和分溶剂的一部分循环使用;这时拿取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作为接收器来收集流出的液体,正己烷全部进入柱内再依次加入30mL环己烷,环己烷进入柱内后再加入环己烷和正己烷各15mL的混合洗脱液来洗脱。
3、蒸发与恒重
接收有所有流出液体的磨口三角瓶在70℃的水浴下蒸发,蒸到三角瓶内近干,转移至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再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如此重复,直至两次连续称重损失小于20mg为止;记录饱和分的质量m1(此次称量的质量与接收流出的液体之前三角瓶的质量差值,下同),最后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4、计算
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式中:m1-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g;
m-待测样品的质量,g。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样品用混合溶剂溶解,吸附于色谱柱上,依次用正己烷洗脱液,环己烷洗脱液,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所有洗脱出来的液体,除去洗脱液,即得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经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其中,所述混合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4.5-5.5):(4.5-5.5):(1-2)的混合物。本发明通过对混合溶剂以及洗脱液的选择,混合溶剂的选择能够提高待测样品的溶解性,使待测样品能够快速的完全溶解,缩短样品的溶解时间,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洗脱液的选择能够减少色谱柱内的样品残留,样品回收率高,测试结果更准确,并且,洗脱液的去除温度低,去除洗脱液所需时间短,还能够避免除去洗脱液过程中芳香分损失,检测准确度高。
2.本发明提供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混合溶剂以及洗脱液的限定,能够进一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本发明提供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为60-65℃。能够减少样品在色谱柱中的残存量,能够降低样品粘度,进一步减少色谱柱中样品残留。
4.本发明提供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如此能够持续、恒定的对色谱柱进行加压,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采用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采用的色谱柱的尺寸图;
附图标记:
1-溶剂;2-活性氧化铝;3-脱脂棉;4-接收瓶;5-恒温水浴;
Φ1=18mm;Φ2=11.5mm;Φ3=40mm;Φ4=10mm;h1=20mm;h2=160mm;h3=700mm;h4=70mm。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低温煤焦油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准备
(1)氧化铝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2)色谱柱装填:在洁净干燥的色谱柱,其结构和尺寸如图1和图2所示,下端塞少许脱脂棉3,从上端加入约60g已活化的活性氧化铝2,同时用振动棒,轻轻敲打柱子,使活性氧化铝填料紧密均匀分布于柱内,竖直放置备用(氧化铝色谱住填料高度保证在夹层内,保证样品在规定温度下脱附)。
(3)安全措施:本方法所用溶剂均易燃,且多数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应注意安全防火,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试验步骤
(1)在洁净的50mL小烧杯中,称取0.5002g试样(煤焦油来源于神木天元化工中低温煤焦油),称准至0.0001g,加1.5mL二氯甲烷,10mL的等体积正己烷、环己烷进行溶解。
(2)按图1将色谱柱与恒温水浴5连接,保持循环水温为62℃±1℃。
(3)用40mL正己烷预湿氧化铝色谱柱,待正己烷全部进入色谱柱时,立即将已溶解的试样转移至色谱柱内,取10mL正己烷分多次将小烧杯的残留物洗至柱中,柱下放一量筒接收,首先流出的是正己烷溶剂。当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柱内时,即刻再加少许备用氧化铝覆盖。
(4)立即加入31mL正己烷进行冲洗,可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但为保证充分吸附,开始速度不宜太快),整个过程流速维持在2~3mL/min。最初流出20mL为纯正己烷溶剂,可作为洗脱饱和分溶剂的一部分循环使用;这时拿取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作为接收器来收集流出的液体,正己烷全部进入柱内再依次加入31mL环己烷,环己烷进入柱内后再加入环己烷和正己烷各16mL的混合洗脱液来洗脱。
3、蒸发与恒重
接收有所有流出液体的磨口三角瓶在70℃的水浴下蒸发,蒸到三角瓶内近干,转移至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后取出,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再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10分钟,冷却,称重,记录,如此重复,直至两次连续称重损失小于20mg为止;记录为m1为0.1328g,最后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4、计算
试样的饱和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26.55%
式中:m1-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g;
m-待测样品的质量,g;
经计算,煤焦油中饱和分含量为26.55%;回收率(回收率=实施例计算得到饱和分含量/质谱分析出饱和分含量×100%,下同)为98%,总测试时间为10h(以上样品用质谱分析出饱和分含量为27.0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低温煤焦油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准备
(1)氧化铝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2)色谱柱装填:在洁净干燥的色谱柱,其结构和尺寸如图1和图2所示,下端塞少许脱脂棉3,从上端加入约60g已活化的活性氧化铝2,同时用振动棒,轻轻敲打柱子,使活性氧化铝填料紧密均匀分布于柱内,竖直放置备用(氧化铝色谱住填料高度保证在夹层内,保证样品在规定温度下脱附)。
(3)安全措施:本方法所用溶剂均易燃,且多数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应注意安全防火,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试验步骤
(1)在洁净的50mL小烧杯中,称取0.5018g试样(来源同实施例1),称准至0.0001g,加1mL二氯甲烷、10mL的等体积正己烷、环己烷进行溶解。
(2)按图1将色谱柱与恒温水浴5连接,保持循环水温为64℃±1℃。
(3)用40mL正己烷预湿氧化铝色谱柱,待正己烷全部进入色谱柱时,立即将已溶解的试样转移至色谱柱内,取10mL正己烷分多次将小烧杯的残留物洗至柱中,柱下放一量筒接收,首先流出的正己烷溶剂。当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柱内时,即刻再加少许备用氧化铝覆盖。
(4)立即加入32mL正己烷进行冲洗,可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但为保证充分吸附,开始速度不宜太快),整个过程流速维持在2~3mL/min。最初流出20mL为纯正己烷溶剂,可作为洗脱饱和分溶剂的一部分循环使用;这时拿取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作为接收器来收集流出的液体,正己烷全部进入柱内再依次加入32mL环己烷,环己烷进入柱内后再加入环己烷和正己烷各16mL的混合洗脱液来洗脱。
3、蒸发与恒重
接收有所有流出液体的磨口三角瓶在70℃的水浴下蒸发,蒸到三角瓶内近干,转移至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再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如此重复,直至两次连续称重损失小于20mg为止;记录为m1为0.1318g,最后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4、计算
试样的饱和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26.27%
式中:m1-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g;
m-待测样品的质量,g;
经计算,煤焦油中饱和分的含量为26.27%;回收率为97%,总测试时间为10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低温煤焦油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准备
(1)氧化铝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2)色谱柱装填:在洁净干燥的色谱柱,其结构和尺寸如图1和图2所示,下端塞少许脱脂棉3,从上端加入约60g已活化的活性氧化铝2,同时用振动棒,轻轻敲打柱子,使活性氧化铝填料紧密均匀分布于柱内,竖直放置备用(氧化铝色谱住填料高度保证在夹层内,保证样品在规定温度下脱附)。
(3)安全措施:本方法所用溶剂均易燃,且多数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应注意安全防火,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试验步骤
(1)在洁净的50mL小烧杯中,称取0.4998g试样(来源同实施例1),称准至0.0001g,加2mL二氯甲烷、10mL的等体积正己烷、环己烷进行溶解。
(2)按图1将色谱柱与恒温水浴5连接,保持循环水温为65℃±1℃。
(3)用40mL正己烷预湿氧化铝色谱柱,待正己烷全部进入色谱柱时,立即将已溶解的试样转移至色谱柱内,取10mL正己烷分多次将小烧杯的残留物洗至柱中,柱下放一量筒接收,首先流出的正己烷溶剂。当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柱内时,即刻再加少许备用氧化铝覆盖。
(4)立即加入38mL正己烷进行冲洗,可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但为保证充分吸附,开始速度不宜太快),整个过程流速维持在2~3mL/min。最初流出20mL为纯正己烷溶剂,可作为洗脱饱和分溶剂的一部分循环使用;这时拿取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作为接收器来收集流出的液体,正己烷全部进入柱内再依次加入38mL环己烷,环己烷进入柱内后再加入环己烷和正己烷各19mL的混合洗脱液来洗脱。
3、蒸发与恒重
接收有所有流出液体的磨口三角瓶在70℃的水浴下蒸发,蒸到三角瓶内近干,转移至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再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如此重复,直至两次连续称重损失小于20mg为止;记录为m1为0.1303g,最后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4、计算
试样的饱和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26.07%
式中:m1-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g;
m-待测样品的质量,g;
经计算,煤焦油中饱和分的含量为26.07%;回收率为96%,总测试时间为10h。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元化工中低温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准备
(1)氧化铝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2)色谱柱装填:在洁净干燥的色谱柱,其结构和尺寸如图1和图2所示,下端塞少许脱脂棉3,从上端加入约60g已活化的活性氧化铝2,同时用振动棒,轻轻敲打柱子,使活性氧化铝填料紧密均匀分布于柱内,竖直放置备用(氧化铝色谱住填料高度保证在夹层内,保证样品在规定温度下脱附)。
(3)安全措施:本方法所用溶剂均易燃,且多数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应注意安全防火,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试验步骤
(1)在洁净的50mL小烧杯中,称取0.5138g试样(来源于神木天元化工的中低温煤沥青),称准至0.0001g,加1.5mL二氯甲烷、10mL的等体积正己烷、环己烷进行溶解。
(2)按图1将色谱柱与恒温水浴5连接,保持循环水温为63℃±1℃。
(3)用40mL正己烷预湿氧化铝色谱柱,待正己烷全部进入色谱柱时,立即将已溶解的试样转移至色谱柱内,取10mL正己烷分多次将小烧杯的残留物洗至柱中,柱下放一量筒接收,首先流出的正己烷溶剂。当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柱内时,即刻再加少许备用氧化铝覆盖。
(4)立即加入32mL正己烷进行冲洗,可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但为保证充分吸附,开始速度不宜太快),整个过程流速维持在2~3mL/min。最初流出20mL为纯正己烷溶剂,可作为洗脱饱和分溶剂的一部分循环使用;这时拿取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作为接收器来收集流出的液体,正己烷全部进入柱内再依次加入32mL环己烷,环己烷进入柱内后再加入环己烷和正己烷各16mL的混合洗脱液来洗脱。
3、蒸发与恒重
接收有所有流出液体的磨口三角瓶在70℃的水浴下蒸发,蒸到三角瓶内近干,转移至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再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如此重复,直至两次连续称重损失小于20mg为止;记录为m1为0.0287g,最后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4、计算
试样的饱和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5.59%
式中:m1-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g;
m-待测样品的质量,g;
经计算,煤沥青中饱和分的含量为5.59%;回收率为99%,总测试时间为10h(以上样品用质谱分析出饱和分含量为5.6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天元化工中低温煤焦油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准备
(1)氧化铝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2)色谱柱装填:在洁净干燥的色谱柱,其结构和尺寸如图1和图2所示,下端塞少许脱脂棉3,从上端加入约60g已活化的活性氧化铝2,同时用振动棒,轻轻敲打柱子,使活性氧化铝填料紧密均匀分布于柱内,竖直放置备用(氧化铝色谱住填料高度保证在夹层内,保证样品在规定温度下脱附)。
(3)安全措施:本方法所用溶剂均易燃,且多数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应注意安全防火,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试验步骤
(1)在洁净的50mL小烧杯中,称取0.5078g试样(来源同实施例1),称准至0.0001g,10mL正庚烷加入溶解(溶解不好);
(2)按图1将色谱柱与恒温水浴5连接,保持循环水温为50℃±1℃。
(3)用40mL正庚烷预湿氧化铝色谱柱,待正庚烷全部进入色谱柱时,立即将已溶解的试样转移至色谱柱内,取10mL正庚烷分多次将小烧杯的残留物洗至色谱柱中,柱下放一量筒接收,首先流出的正庚烷溶剂。当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柱内时,即刻再加少许备用氧化铝覆盖。
(4)立即加入94mL正庚烷进行冲洗,可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但为保证充分吸附,开始速度不宜太快),整个过程流速维持在2~3mL/min。最初流出20mL为纯正庚烷溶剂,可作为洗脱饱和分溶剂的一部分循环使用;这时拿取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作为接收器来收集流出的液体,直至94mL正庚烷全部流出色谱柱。
3、蒸发与恒重
接收有所有流出液体的磨口三角瓶在70℃的水浴下蒸发,蒸到三角瓶内近干,转移至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后取出,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再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10分钟,冷却,称重,记录,如此重复,直至两次连续称重损失小于20mg为止;记录为m1为0.1058g,最后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4、计算
试样的饱和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20.83%。
式中:m1-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g;
经计算,煤焦油中饱和分的含量为20.83%;回收率为77%,总测试时间为12h。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天元化工中低温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试验准备
(1)氧化铝活化:将氧化铝放于瓷坩埚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h,取出后立即放入带活塞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装入带塞已称量过的细口瓶中,按氧化铝净重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min,放置24h后备用,有效期一周。
(2)色谱柱装填:在洁净干燥的色谱柱,其结构和尺寸如图1和图2所示,下端塞少许脱脂棉3,从上端加入约60g已活化的活性氧化铝2,同时用振动棒,轻轻敲打柱子,使活性氧化铝填料紧密均匀分布于柱内,竖直放置备用(氧化铝色谱住填料高度保证在夹层内,保证样品在规定温度下脱附)。
(3)安全措施:本方法所用溶剂均易燃,且多数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应注意安全防火,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试验步骤
(1)在洁净的50mL小烧杯中,称取0.5038g试样(来源同实施例4),称准至0.0001g,11.5mL正庚烷加入溶解(溶解不好);
(2)按图1将色谱柱与恒温水浴5连接,保持循环水温为63℃±1℃。
(3)用40mL正庚烷预湿氧化铝色谱柱,待正庚烷全部进入色谱柱时,立即将已溶解的试样转移至色谱柱内,取10mL正庚烷分多次将小烧杯的残留物洗至色谱柱中,(可以使用玻璃棒脱脂棉转移在色谱柱内)柱下放一量筒接收,首先流出的正庚烷溶剂。当全部试样进入氧化铝柱内时,即刻再加少许备用氧化铝覆盖。
(4)立即加入96mL正庚烷进行冲洗,可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但为保证充分吸附,开始速度不宜太快),整个过程流速维持在2~3mL/min。最初流出20mL为纯正庚烷溶剂,可作为洗脱饱和分溶剂的一部分循环使用;这时拿取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作为接收器来收集流出的液体,直至96mL正庚烷全部流出色谱柱。
3、蒸发与恒重
接收有所有流出液体的磨口三角瓶在70℃的水浴下蒸发,蒸到三角瓶内近干,转移至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再置于105℃~110℃的干燥箱内恒重30分钟,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重,记录,如此重复,直至两次连续称重损失小于20mg为止;记录为m1为0.0207g,最后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4、计算
试样的饱和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X1=4.11%
式中:m1-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g;
m-待测样品的质量,g;
经计算,煤沥青中饱和分的含量为4.11%;回收率为73%,总测试时间为12h。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测样品用混合溶剂溶解,吸附于色谱柱上,依次用正己烷洗脱液,环己烷洗脱液,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所有洗脱出来的液体,除去洗脱液,即得待测样品中饱和分的质量,经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饱和分含量;
其中,所述混合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和二氯甲烷按照体积比为(4.5-5.5):(4.5-5.5):(1-2)的混合物;
所述混合洗脱液中正己烷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1:(0.5-2);
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为60-65℃;
以待测样品质量计,所述正己烷洗脱液的用量为(60-80)mL/g;所述环己烷洗脱液的用量为(60-80)mL/g;所述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洗脱液的用量为(60-80)m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中正己烷,环己烷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4.8-5.2):(4.8-5.2):(1.2-1.8)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与混合溶剂的用量比为1g:(20-26)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洗脱液中正己烷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联球加压调节流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洗脱液的流速为2-3m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6任一项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去洗脱液的步骤为:
将所有洗脱出来的液体在60-70℃下蒸发至近干,然后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中的填料为活性氧化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煤焦油或煤沥青。
CN202210306786.4A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4689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6786.4A CN114689748B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6786.4A CN114689748B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9748A CN114689748A (zh) 2022-07-01
CN114689748B true CN114689748B (zh) 2024-03-26

Family

ID=8213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6786.4A Active CN114689748B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97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9090A (ja) * 2002-09-20 2004-04-08 Cosmo Oil Co Ltd アスファルトの分析方法
CN102323358A (zh) * 2011-09-14 2012-01-18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化妆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CN107271580A (zh) * 2017-05-09 2017-10-20 西北大学 一种测定煤焦油四组分的方法
CN108469471A (zh) * 2017-02-23 2018-08-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合成气制烯烃反应油相产物中不同族组分的固相萃取柱及应用方法
CN111077257A (zh) * 2019-12-30 2020-04-28 西北大学 一种测定煤焦油六组分的方法
CN112730636A (zh) * 2019-10-28 2021-04-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四组分分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9090A (ja) * 2002-09-20 2004-04-08 Cosmo Oil Co Ltd アスファルトの分析方法
CN102323358A (zh) * 2011-09-14 2012-01-18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化妆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CN108469471A (zh) * 2017-02-23 2018-08-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合成气制烯烃反应油相产物中不同族组分的固相萃取柱及应用方法
CN107271580A (zh) * 2017-05-09 2017-10-20 西北大学 一种测定煤焦油四组分的方法
CN112730636A (zh) * 2019-10-28 2021-04-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四组分分离方法
CN111077257A (zh) * 2019-12-30 2020-04-28 西北大学 一种测定煤焦油六组分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塑料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朱泽琛;;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15(第11期);全文 *
沥青四组分和沥青的热失重分析;林海英;薛昕;李华春;;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15(第04期);全文 *
索氏提取-二次柱层析净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煤沥青中苯并[a]芘的含量;席云龙;赵永红;任真;冯喻;郭建平;李玉霞;;现代化工;20150320(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9748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ob et al. Stripping of trace organic substances from water: equipment and procedure
Pawliszyn New directions in sample preparation for analysis of organic compounds
CN107271580B (zh) 一种测定煤焦油四组分的方法
Sloan et al. Northwest fisheries science center organic analytical procedures
CN107456780B (zh) 一种用于食品中饱和烃类矿物油测定的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13700B (zh) 卷烟主流烟气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含量的测定方法
Heidari et al. Graphene packed needle trap device as a novel field sampler for determination of perchloroethylene in the air of dry cleaning establishments
CN114858933B (zh)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三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1105480A (zh) 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的测定方法
CN107219313B (zh) 一种基于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气/质谱联用技术的检测食用油中24种多环芳烃的方法
JP2010249647A (ja) 多環芳香族炭化水素類の回収率評価方法
CN114689748B (zh)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饱和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2539577B (zh) 润滑油(脂)中苯并(a)芘的检测方法
CN114689749B (zh) 一种煤焦油或煤沥青中芳香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03558319A (zh) 一种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甲基丁香酚的方法
CN104713962B (zh) 用于检测油脂制品中苯并(a)芘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检测油脂制品中苯并(a)芘的方法
Sloan et al. Extraction, cleanup,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sediments and tissues for organic contaminants
Pease Determination of terbacil residues using microcoulometric gas chromatography
Poole et al. Preparation of environmental sampl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CN115808485A (zh) 一种定量检测岩石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6556657A (zh) 玉米油中苯并芘的检测方法
Haines et al. Aqueous solubilities and infinite dilution activity coefficients of sever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E102014002266B3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alyse von Stickstoff (N) in einer Probe
Howard et al. An ultraviolet absorption criterion for total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 content of petroleum waxes in food additive use
JP3690489B2 (ja) ダイオキシン簡易分析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