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3889B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3889B
CN114683889B CN202111525054.6A CN202111525054A CN114683889B CN 114683889 B CN114683889 B CN 114683889B CN 202111525054 A CN202111525054 A CN 202111525054A CN 114683889 B CN114683889 B CN 114683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rt
charger
housing
convers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5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83889A (zh
Inventor
桥本广伸
村里健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83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3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83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3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60L53/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charging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充电器。充电器的框体具备DC端口和多个AC端口。充电器具备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构成为将多个AC端口中的任意一个AC端口选择性地与电力变换电路进行连接。电力变换电路构成为将从由所述切换装置连接的AC端口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DC端口。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器,特别涉及接受交流电力而输出直流电力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20-078153中,公开有接受交流电力而输出直流电力的充电器。记载于日本特开2020-078153的充电器的框体具备能够与车辆的DC插入口(直流电力用插入口)连接的DC连接器以及能够与AC连接器(交流电力用缆线的连接器)连接的AC插入口(交流电力用插入口)。另外,在该充电器的框体内,设置有进行AC/DC变换(从交流向直流的变换)的电力变换电路。
发明内容
记载于上述日本特开2020-078153的充电器例如用于车辆所具备的蓄电装置的充电。作为供给交流电力的EVSE(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车辆用供电设备),模式2的EVSE和模式3的EVSE正在普及。
模式2的EVSE具备AC插座(交流电力用插座)。在将具备AC插入口的车辆与模式2的EVSE进行连接时,使用模式2用的充电缆线。模式2用的充电缆线具备能够与AC插座连接的AC插头、能够与车辆的AC插入口连接的AC连接器以及包括控制电路的控制箱。由控制箱内的控制电路生成CPLT信号(控制导频信号)。
充电缆线(更特定的是,交流电力用缆线)附属于模式3的EVSE。充电缆线在前端具有AC连接器。在将具备AC插入口的车辆与模式3的EVSE进行连接时,EVSE的AC连接器连接于车辆的AC插入口。模式3的EVSE内置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生成CPLT信号。
通过使用记载于上述日本特开2020-078153的充电器和模式2用的充电缆线,能够将具备DC插入口的车辆与模式2的EVSE进行连接,使用从EVSE供给的交流电力来对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更具体而言,通过将充电缆线的AC插头连接于EVSE的AC插座,将充电缆线的AC连接器连接于充电器的AC插入口,将充电器的DC连接器连接于车辆的DC插入口,从而模式2的EVSE与车辆电连接。另外,从EVSE供给的交流电力由充电器的电力变换电路变换为直流电力。然后,直流电力从充电器的DC连接器输出到车辆。
另外,在使用记载于上述日本特开2020-078153的充电器将具备DC插入口的车辆与模式3的EVSE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将EVSE的AC连接器连接于充电器的AC插入口,将充电器的DC连接器连接于车辆的DC插入口,从而模式3的EVSE与车辆电连接。
然而,记载于上述日本特开2020-078153的充电器未单独地对应于模式2的EVSE,在使用该充电器将车辆连接于模式2的EVSE的情况下,要求将该充电器与模式2用的充电缆线进行组合而使用。因此,记载于上述日本特开2020-078153的充电器对于用户而言未必便利性高。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从AC插座以及AC连接器中的任意方都能够接受交流电力的供给的结构,能够将所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DC连接器的充电器。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充电器具备:框体;电力变换电路,设置于框体内;以及切换装置,设置于框体内,将多个AC端口中的任意一个AC端口选择性地与电力变换电路进行连接。框体具备:DC端口,构成为将直流电力输出到用于将该充电器与蓄电装置进行电连接的DC连接器;以及多个AC端口,构成为输入用于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交流电力。电力变换电路构成为将从由切换装置连接的AC端口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DC端口。多个AC端口包括:第1AC端口,输入利用能够与AC插座(交流电力用插座)连接的AC插头接受的交流电力;以及第2AC端口,输入利用能够与AC连接器(交流电力用缆线的连接器)连接的AC插入口接受的交流电力。
在上述充电器中,能够利用切换装置将多个AC端口中的任意一个AC端口选择性地与电力变换电路进行连接。多个AC端口中至少包括上述第1AC端口以及第2AC端口。在第1AC端口与电力变换电路连接的情况下,利用AC插头接受的交流电力由电力变换电路变换为直流电力。AC插头构成为能够连接于AC插座。在第2AC端口与电力变换电路连接的情况下,利用AC插入口接受的交流电力由电力变换电路变换为直流电力。AC插入口构成为能够连接于AC连接器。而且,由电力变换电路生成的直流电力被输出到DC连接器。这样,上述充电器具有从AC插座以及AC连接器中的任意方都能够接受交流电力的供给的结构,能够将所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DC连接器。
在上述方式中,电力变换电路也可以连接于第1电力线以及第2电力线的各个。第2电力线也可以连结于DC端口。第1电力线也可以在框体内分支成与第1AC端口连结的第3电力线以及与第2AC端口连结的第4电力线。切换装置也可以包括继电器,该继电器将第3电力线和第4电力线择一地连接于电力变换电路。
上述继电器能够将在充电器的内部分支的第3电力线以及第4电力线的一方连接于电力变换电路,使另一方与电力变换电路成为不连接。根据上述结构,与将继电器分别设置于第3电力线以及第4电力线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继电器的数量。
在上述方式中,第2电力线也可以从框体内的电力变换电路通过DC端口连结于框体外的DC连接器。第3电力线也可以从框体内的继电器通过第1AC端口连结于框体外的AC插头。第4电力线也可以从框体内的继电器通过第2AC端口连结于框体外的AC插入口。
在上述方式中,DC端口也可以是能够使DC连接器相对于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第2AC端口也可以是能够使AC插入口相对于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
在上述充电器中,DC连接器以及AC插入口的各个构成为用各连接器(DC端口以及第2AC端口)能够装卸,从而DC连接器以及AC插入口的各个更换变容易。
在上述方式中,DC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连接于具备蓄电装置的车辆的DC插入口(直流电力用插入口)。AC插座(交流电力用插座)也可以是第1车辆用供电设备的插座。AC缆线(交流电力用缆线)也可以是第2车辆用供电设备的缆线。上述任意的充电器也可以是相对于车辆能够装卸的便携式充电器。
即使上述车辆不具备AC充电器,该车辆的用户通过使用上述便携式充电器,能够通过供给交流电力的EVSE(例如,模式2或者3的EVSE)对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另外,便携式充电器能够根据需要而搭载于车辆。在不进行伴随AC/DC变换的充电的情况下,不将上述便携式充电器搭载于车辆,从而还能够实现车辆的轻型化。
在上述方式中,充电器也可以还具备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于框体内,构成为控制切换装置。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交流电力从AC插头输入到第1AC端口的情况下,使第1AC端口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且使第2AC端口不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在交流电力从AC插入口输入到第2AC端口的情况下,使第2AC端口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且使第1AC端口不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
充电器具备如上所述的控制装置,从而根据输入交流电力的AC端口(第1AC端口/第2AC端口),适当地进行切换装置的连接切换(第1AC端口/第2AC端口)。
在上述方式中,上述充电器也可以还具备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于框体内,构成为检测从AC插头输入到第1AC端口的交流电力。上述控制装置在第1AC端口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且第2AC端口未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的第1状态下由传感器检测到从AC插头输入到第1AC端口的交流电力时,如果充电器通过DC连接器而与蓄电装置电连接,则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的充电。另外,控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状态下经由第2AC端口从AC插入口接收到预定的信号时,以成为使第2AC端口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且使第1AC端口不连接到电力变换电路的第2状态的方式控制切换装置,如果充电器通过DC连接器而与蓄电装置电连接,则在第2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的充电。
在上述结构中,在交流电力从AC插头输入到第1AC端口的情况下,在第1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的充电。另一方面,在交流电力从AC插头输入到第1AC端口之前,控制装置从AC插入口接收到预定的信号的情况下,在第2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的充电。在控制装置从AC插入口接收到预定的信号的情况下,被认为交流电力从AC插入口输入到第2AC端口。根据上述结构,根据输入交流电力的AC端口(第1AC端口/第2AC端口),在适当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的充电。
在上述方式中,上述预定的信号也可以是控制导频信号。控制导频信号(CPLT信号)从AC插入口发送到上述控制装置,将AC连接器连接于AC插入口等告知给上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控制导频信号,准确地判断交流电力是否从AC插入口输入到第2AC端口。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具有从AC插座以及AC连接器中的任意方都能够接受交流电力的供给的结构,能够将所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DC连接器的充电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上的意义,其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AC/DC变换电路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框体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电器中控制装置启动时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在变形例的充电器中设置有缆线收容部的框体的图。
图6是示出保管图5所示的充电器时的一个样式的图。
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框体的变形例的图。
图8是示出在变形例中在第2AC端口、DC端口分别设置有AC插入口、DC连接器的充电器的图。
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切换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框体内的电路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图4所示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不重复其说明。
图1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充电器10A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将充电器10A进行放大而示出,但充电器10A是相对于车辆303而能够装卸的便携式充电器。
参照图1,充电器10A具备框体100A。充电器10A在框体100A内具备AC/DC变换电路110、切换装置120、电压计130以及控制装置150。充电器10A在框体100A外具备AC插头201、AC插入口202以及DC连接器203。框体100A具备输入利用AC插头201接受的交流电力的第1AC端口101A、输入利用AC插入口202接受的交流电力的第2AC端口102A以及将直流电力输出到DC连接器203的DC端口103A。AC插头201与第1AC端口101A经由缆线201a连结。AC插入口202与第2AC端口102A经由缆线202a连结。DC连接器203与DC端口103A经由缆线203a连结。控制装置150构成为控制切换装置120。
车辆303具备DC插入口(直流电力用插入口)303a和蓄电装置303b。车辆303例如是使用积蓄于蓄电装置303b的电力进行行驶的电动汽车。蓄电装置303b例如是对车辆303的行驶用马达(未图示)供给电力的二次电池。蓄电装置303b也可以是包括多个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组电池。DC连接器203用于将充电器10A与蓄电装置303b电连接。DC连接器203构成为能够连接于车辆303的DC插入口303a。
EVSE(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电动汽车供电设备)301以及302分别供给用于对蓄电装置303b进行充电的交流电力。EVSE301是模式2的EVSE,具备AC插座(交流电力用插座)301a。EVSE302是模式3的EVSE。AC缆线(交流电力用缆线)302b附属于EVSE302。AC缆线302b在前端具有AC连接器302a。EVSE302内置控制电路302c,由控制电路302c生成CPLT信号(控制导频信号)。AC插头201构成为能够连接于EVSE301的AC插座301a。AC插入口202构成为能够连接于EVSE302的AC缆线302b的AC连接器302a。在该实施方式中,EVSE301、EVSE302分别相当于本公开的“第1车辆用供电设备”、“第2车辆用供电设备”的一个例子。
设置于充电器10A的框体100A内的切换装置120构成为将第1AC端口101A和第2AC端口102A的任意一方选择性地与AC/DC变换电路110连接。切换装置120包括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由控制装置150控制。AC/DC变换电路110构成为将从由切换装置120连接的AC端口(第1AC端口101A或者第2AC端口102A)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DC端口103A。该实施方式的AC/DC变换电路110相当于本公开的“电力变换电路”的一个例子。以下,详述框体100A内的电路结构。
第1极性的电力线PL1a和第2极性的电力线PL1b连接于AC/DC变换电路110的第1端。在此的第1极性和第2极性例如是“火线”和“地线(接地)”。第1极性的电力线PL2a和第2极性的电力线PL2b连接于AC/DC变换电路110的第2端。电力线PL2a以及PL2b分别连结于DC端口103A。在此的第1极性和第2极性例如是“正极”和“负极”。电力线PL1a、电力线PL2a分别相当于本公开的“第1电力线”、“第2电力线”的一个例子。
在充电时,交流电力被输入到AC/DC变换电路110的第1端,从AC/DC变换电路110的第2端输出直流电力。第1极性和第2极性是相反极性。电压计130构成为检测电力线PL1a与电力线PL1b之间的电压。电力线PL1a与电力线PL1b之间的电压相当于AC/DC变换电路110的输入电压。电压计130相当于本公开的“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电力线PL1a在第1分支点处分支成电力线PL11a和电力线PL12a。C接点继电器121配置于第1分支点。电力线PL1b在第2分支点处分支成电力线PL11b和电力线PL12b。C接点继电器122配置于第2分支点。电力线PL11a以及PL11b分别连结于第1AC端口101A。电力线PL12a以及PL12b分别连结于第2AC端口102A。电力线PL11a、电力线PL12a分别相当于本公开的“第3电力线”、“第4电力线”的一个例子。
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成对地以组进行动作。C接点继电器121构成为在第1分支点处将电力线PL11a(第1AC端口101A侧)和电力线PL12a(第2AC端口102A侧)择一地连接于电力线PL1a(进而,AC/DC变换电路110)。C接点继电器122构成为在第2分支点处将电力线PL11b(第1AC端口101A侧)和电力线PL12b(第2AC端口102A侧)择一地连接于电力线PL1b(进而,AC/DC变换电路110)。以下,将利用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将电力线PL11a、PL11b分别连接于电力线PL1a、PL1b的操作还称为“AC插头连接”。另外,将利用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将电力线PL12a、PL12b分别连接于电力线PL1a、PL1b的操作还称为“AC插入口连接”。
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分别由控制装置150控制。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在没有来自控制装置150的指示的状态(例如,非通电状态)下成为AC插头连接的状态。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也可以分别是电磁式的机械式继电器。该实施方式的C接点继电器121、122相当于“继电器”的一个例子。
第1AC端口101A、第2AC端口102A以及DC端口103A分别具有布线孔。电力线PL11a、PL11b分别从框体100A内的C接点继电器121、122通过第1AC端口101A(布线孔)以及缆线201a的内部连结于框体100A外的AC插头201。电力线PL12a、PL12b分别从框体100A内的C接点继电器121、122通过第2AC端口102A(布线孔)以及缆线202a的内部连结于框体100A外的AC插入口202。CPLT信号的信号线也通过第2AC端口102A(布线孔)。电力线PL2a以及PL2b分别从框体100A内的AC/DC变换电路110通过DC端口103A(布线孔)以及缆线203a的内部连结于框体100A外的DC连接器203。另外,控制装置150与车辆303之间的信号线(未图示)也通过DC端口103A(布线孔)。
图2是示出AC/DC变换电路110的电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与图1一起,参照图2,AC/DC变换电路110构成为包括功率因数改善(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电路111、绝缘电路112以及整流电路113。
PFC电路111构成为包括整流电路111a以及逆变器111b。整流电路111a构成为对输入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并且升压。更具体而言,整流电路111a构成为包括两个上下支路、两个电抗器以及1个平滑电容器。在各上下支路中,上支路包括二极管,下支路包括开关元件。下支路的开关元件由控制装置150控制。整流电路111a所包含的各开关元件由控制装置150控制,从而整流电路111a作为升压斩波器电路发挥功能。
逆变器111b是包括4个开关元件的全桥电路。各开关元件由控制装置150控制。逆变器111b所包含的各开关元件由控制装置150控制,从而从整流电路111a输入到逆变器111b的直流电力被变换为高频的交流电力。
绝缘电路112是包括线圈112a以及112b的绝缘变压器。整流电路113经由电线连接于线圈112a,PFC电路111经由电线连接于线圈112b。线圈112a与线圈112b相互电绝缘。绝缘电路112使被施加到线圈112b的交流电压升压,输出到线圈112a。
整流电路113是包括4个二极管的二极管桥电路。整流电路113构成为将从绝缘电路112的线圈112a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AC/DC变换电路110对在充电时从AC插头201或者AC插入口202(参照图1)输入到电力线PL1a、PL1b的交流电力进行AC/DC变换(从交流向直流的变换),将直流电力输出到电力线PL2a、PL2b。更具体而言,整流电路111a对输入到电力线PL1a、PL1b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以及升压而输出到逆变器111b,逆变器111b将从整流电路111a接受的直流电力变换为高频的交流电力。绝缘电路112将逆变器111b的输出(交流电力)传递给整流电路113,整流电路113对从绝缘电路112接受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输出到电力线PL2a、PL2b。
此外,AC/DC变换电路110的结构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AC/DC变换电路110也可以是不包括绝缘电路的整流电路。另外,也可以为了获取控制装置150在控制中使用的信息,在图2所示的电路的适当的位置处设置各种传感器(例如,电流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
再次参照图1,控制装置150构成为包括处理器151、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52、存储装置153以及通信I/F(接口)154。处理器151也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AM152作为临时地存储由处理器151处理的数据的作业用存储器发挥功能。存储装置153构成为能够保存所储存的信息。存储装置153例如包括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通信I/F154包括用于控制装置150与EVSE302以及车辆303进行通信的各种通信I/F。在存储装置153中,除了存储有程序,还存储有在程序中使用的信息(例如,映射、公式以及各种参数)。在该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1执行存储于存储装置153的程序,从而执行控制装置150中的各种控制。
虽然在图1中省略,但在框体100A内设置有控制装置150的电源电路。控制装置150的电源电路构成为使用从预定的电源供给的电力来生成控制装置150的驱动电力(即,用于使控制装置150工作的电力),将所生成的驱动电力供给到控制装置150。控制装置150的电源电路也可以使用框体100A内的电池(未图示)的电力来生成控制装置150的驱动电力。另外,控制装置150的电源电路也可以利用供给到第1AC端口101A或者第2AC端口102A的交流电力来生成控制装置150的驱动电力。控制装置150的电源电路也可以连接于电力线PL11a、PL11b、PL12a、PL12b。
充电器10A的框体100A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壁挂。图3是示出框体100A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3,在该例子中,框体100A具备吊具104(例如,U字状的线)。通过将吊具104挂在固定于壁的钩爪301b(例如,挂钩),能够将框体100A悬挂于墙壁。当在将框体100A悬挂于墙壁的状态下充电器10A的AC插头201插入到EVSE301的AC插座301a时,AC插头201与AC插座301a连接。这样,能够抑制在充电过程中过度的载重被施加到AC插头201以及缆线201a。
再次参照图1,在该实施方式的充电器10A中,在AC插头201连接于EVSE301的AC插座301a的情况下,由切换装置120将第1AC端口101A与AC/DC变换电路110连接,利用AC插头201接受的交流电力由AC/DC变换电路110变换为直流电力。另外,在EVSE302的AC连接器302a连接于AC插入口202的情况下,由切换装置120将第2AC端口102A与AC/DC变换电路110连接,利用AC插入口202接受的交流电力由AC/DC变换电路110变换为直流电力。然后,由AC/DC变换电路110生成的直流电力经由电力线PL2a、PL2b被输出到DC连接器203。
图4是示出在充电器10A中控制装置150启动时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在开始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时,控制装置150是停止状态。因此,C接点继电器121以及122是AC插头连接的状态。
与图1一起,参照图4,在步骤(以下,简记为“S”)11中,充电器10A在AC插头连接的状态下等待。AC插头连接的状态是第1AC端口101A与AC/DC变换电路110连接且第2AC端口102A与AC/DC变换电路110未连接的状态,相当于本公开的“第1状态”的一个例子。
在S12中,判断在上述等待过程中交流电力是否从AC插头201输入到第1AC端口101A。更具体而言,当在上述等待过程中从电压计130输出到控制装置150的信号表示交流电力的输入时,在S12中被判断为“是”。
在电压计130检测不到交流电力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12中“否”),处理进入到S13。在S13中,判断在上述等待过程中控制装置150是否经由第2AC端口102A从AC插入口202接收到预定的信号。在该实施方式中,采用CPLT信号作为上述预定的信号。更具体而言,当在上述等待过程中控制装置150从AC插入口202接收到CPLT信号时,在S13中被判断为“是”。典型的CPLT信号如图1所示在AC连接器302a的连接前表示12V的电压,当AC连接器302a连接于AC插入口202时,电压从12V下降到9V,当开始充电时,电压从9V下降到6V,当充电结束时,电压从6V上升到9V。也可以当在充电开始前控制装置150接收到12V或者9V的CPLT信号时,在S13中被判断为“是”。
在控制装置150未接收到CPLT信号的情况下(在S13中“否”),处理返回到S11。在S12以及S13这两方被判断为“否”的期间,反复进行S11~S13,上述等待状态继续。
在电压计130检测到交流电力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12中“是”),控制装置150启动(S21),启动后的控制装置150在S22中判断DC连接器203与蓄电装置303b是否电连接。DC连接器203的连接/未连接也可以由在DC连接器203连接于DC插入口303a时从车辆303发送到控制装置150的信号进行检测。另外,也可以由设置于DC连接器203的连接传感器(未图示)检测DC连接器203的连接/未连接。如果DC连接器203连接于车辆303的DC插入口303a,则在S22中被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S23。在S23中,控制装置150在AC插头连接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
在DC连接器203未连接于DC插入口303a的期间(在S22中“否”),反复进行S22的判断,当DC连接器203连接于DC插入口303a时(在S22中“是”),在S23中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在DC连接器203未连接于DC插入口303a的期间(在S22中“否”),控制装置150也可以进行对用户催促DC连接器203的连接的通知处理。控制装置150例如既可以控制扬声器(未图示)来通过声音进行上述通知处理,也可以使设置于DC连接器203的灯(未图示)点亮。
在控制装置150接收到CPLT信号的情况下(在S13中“是”),控制装置150启动(S31),启动后的控制装置150在S32中,以从AC插头连接切换到AC插入口连接的方式控制切换装置120。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是第2AC端口102A连接到AC/DC变换电路110且第1AC端口101A未连接到AC/DC变换电路110的状态,相当于本公开的“第2状态”的一个例子。
在S32的处理后,控制装置150在S33中,判断DC连接器203与蓄电装置303b是否电连接。如果DC连接器203连接于车辆303的DC插入口303a,则在S33中被判断为“是”,处理进入到S34。在S34中,控制装置150在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此外,在S33中被判断为“否”的情况下的处理与在S22中被判断为“否”的情况下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通过S23和S34中的任意处理来开始充电,从而图4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结束。省略充电控制的详细内容,但从AC插头201或者AC插入口202供给的交流电力由AC/DC变换电路110变换为直流电力,从DC连接器203输出直流电力,从而蓄电装置303b被充电。控制装置150通过控制AC/DC变换电路110,从而控制DC连接器203的输出电力(进而,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电力)。在使用从AC插头201供给的交流电力来对蓄电装置303b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50也可以根据来自车辆303的需求来控制充电电力。另外,在使用从AC插入口202供给的交流电力对蓄电装置303b进行充电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50也可以根据CPLT信号和来自车辆303的需求(例如,限制充电电力的参数Win的值)来控制充电电力。继续进行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直至预定的结束条件成立。然后,当结束条件成立时,充电停止。例如,结束条件也可以在蓄电装置303b成为满充电时成立。结束条件也可以当在充电过程中EVSE301、302与车辆303成为未连接时成立。结束条件也可以当在充电过程中车辆303或者EVSE301、302产生异常时成立。
如以上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充电器10A具备框体100A和设置于框体100A内的AC/DC变换电路110。框体100A具备第1AC端口101A、第2AC端口102A以及DC端口103A。DC端口103A将直流电力输出到用于将充电器10A与蓄电装置303b进行电连接的DC连接器203。用于对蓄电装置303b进行充电的交流电力被输入到第1AC端口101A以及第2AC端口102A的各个。利用能够与AC插座301a连接的AC插头201接受的交流电力被输入到第1AC端口101A。利用能够与AC连接器302a连接的AC插入口202接受的交流电力被输入到第2AC端口102A。充电器10A在框体100A内还具备切换装置120,该切换装置120将第1AC端口101A以及第2AC端口102A中的任意一个选择性地与AC/DC变换电路110连接。AC/DC变换电路110构成为将从由切换装置120连接的AC端口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输出到DC端口103A。
在上述充电器10A中,在第1AC端口101A与AC/DC变换电路110连接的情况下,利用AC插头201接受的交流电力由AC/DC变换电路110变换为直流电力。在第2AC端口102A与AC/DC变换电路110连接的情况下,利用AC插入口202接受的交流电力由AC/DC变换电路110变换为直流电力。然后,由AC/DC变换电路110生成的直流电力被输出到DC连接器203。上述充电器10A具有从AC插座301a以及AC连接器302a中的任意方都能够接受交流电力的供给的结构,能够将所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输出到DC连接器203。
充电器10A在框体100A内具备控制切换装置120的控制装置150。控制装置150在交流电力从AC插头201输入到第1AC端口101A的情况下(在图4的S12中“是”),使切换装置120成为AC插头连接的状态,在交流电力从AC插入口202输入到第2AC端口102A的情况下(在图4的S13中“是”),使切换装置120成为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充电器10A在框体100A内具备检测从AC插头201输入到第1AC端口101A的交流电力的传感器(电压计130)。控制装置150在AC插头连接的状态下等待(图4的S11),当在该等待过程中由电压计130检测到从AC插头201输入到第1AC端口101A的交流电力时(在图4的S12中“是”),如果充电器10A经由DC连接器203而与蓄电装置303b电连接(在图4的S22中“是”),则控制装置150在AC插头连接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图4的S23)。另外,控制装置150当在上述等待过程中经由第2AC端口102A从AC插入口202接收到预定的信号(例如,CPLT信号)时(在图4的S13中“是”),以成为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的方式控制切换装置120(图4的S32),如果充电器10A经由DC连接器203而与蓄电装置303b电连接(在图4的S33中“是”),则在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图4的S34)。根据这样的结构,根据输入交流电力的AC端口(第1AC端口101A/第2AC端口102A),在适当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
也可以在充电器的框体中,设置收容AC插头201的缆线201a的收容部(缆线收容部)。DC端口也可以是能够使DC连接器203相对于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第2AC端口也可以是能够使AC插入口202相对于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图5是示出设置有缆线收容部的框体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5中,省略了框体内的AC/DC变换电路110、切换装置120、电压计130以及控制装置150,但在该例子中,图1所示的结构的电路也设置于框体内。
参照图5,在充电器10B的框体100B中,设置有收容AC插头201的缆线201a的收容部810。进而,在框体100B中,设置有对收容部810进行开闭的盖子811。盖子811构成为经由开闭机构812(例如,铰链)而与框体100B连结从而能够对形成于框体100B的收容部810进行开闭。充电器10B具备缠绕装置201b,该缠绕装置201b将从收容部810露出的AC插头201的缆线201a缠绕于收容部810。
缠绕装置201b包括构成为将缆线201a进行卷绕的缆线卷轴和将从收容部810露出的AC插头201的缆线201a进行缠绕而卷绕于缆线卷轴的致动器(都未图示)。缠绕装置201b也可以是机械式的自动缠绕装置(例如,弹簧式缆线卷轴)。弹簧式缆线卷轴构成为在缆线被引出时盘簧被缠绕勒紧,利用盘簧的回弹力将缆线进行缠绕。盘簧作为致动器发挥功能。
电力线PL11a、PL11b通过第1AC端口101B(布线孔)连结于卷绕于缠绕装置201b的缆线卷轴的缆线201a。进而,电力线PL11a、PL11b通过缆线201a的内部连结于AC插头201。
第2AC端口102B是能够使AC插入口202相对于充电器10B装卸的连接器。在与AC插入口202连结的缆线202a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器202b,与AC插入口202连结的连接器202b连接于第2AC端口102B。
DC端口103B是能够使DC连接器203相对于充电器10B装卸的连接器。在与DC连接器203连结的缆线203a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器203b,与DC连接器203连结的连接器203b连接于DC端口103B。
充电器10B也可以在使用后按照图6所示的样式保管。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充电器10B被保管时的一个样式的图。参照图6,也可以由缠绕装置201b将AC插头201的缆线201a缠绕于收容部810,关闭盖子811。由此,AC插头201以及缆线201a收容于收容部810。与AC插入口202连结的连接器202b也可以从第2AC端口102B卸下。与DC连接器203连结的连接器203b也可以从DC端口103B卸下。充电器10B通过设为如图6所示的状态,从而易于搬运。
也可以代替收容部810或者除了收容部810之外,在充电器的框体中设置能够将AC插头201的缆线201a进行卷绕的钩爪。图7是示出图5所示的框体的变形例的图。参照图7,在充电器10C的框体100C,代替收容部810(图5)而设置有钩爪821、822(例如,挂钩)。钩爪821、822固定于框体100C的外壁。通过将AC插头201的缆线201a卷绕于钩爪821、822,能够使AC插头201的缆线201a保持于框体100C的外壁。
充电器10B以及10C的各个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DC端口103B(连接器)连接于规格不同的多种DC连接器(例如,CHAdeMO、CCS(Combined Charging System,组合充电系统)、GB/T以及Tesla的DC连接器)。充电器10B以及10C的各个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第2AC端口102B(连接器)连接于标准不同的多种AC插入口(例如,Type1(单相/三相)、Type2(单相/三相)以及GB/T的AC插入口)。
充电器10A~10C中的任意充电器中的第1AC端口也可以是能够使AC插头201相对于该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另外,该充电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第1AC端口(连接器)连接于标准不同的多种AC插头。
也可以对第2AC端口、DC端口分别设置AC插入口、DC连接器。图8是示出对第2AC端口、DC端口分别设置了AC插入口、DC连接器的例子的图。在图8中,未示出AC插头201以及缆线201a,但AC插头201以及缆线201a例如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收容于收容部810。另外,在该例子中,图1所示的结构的电路也设置于框体内。
参照图8,充电器10D具备框体100D。框体100D的第2AC端口102C、DC端口103C分别作为AC插入口、DC连接器发挥功能。即,在充电器10D中,第2AC端口102C与AC插入口一体化,并且DC端口103C与DC连接器一体化。第2AC端口102C构成为能够连接于EVSE302(参照图1)的AC连接器302a。DC端口103C构成为能够连接于车辆303的DC插入口303a(参照图1)。
框体100D具有裙部830,该裙部830在第2AC端口102C的周围突出。第2AC端口102C由裙部830包围。裙部830以保护第2AC端口102C免受雨、雪以及风(进而,由风吹飞的异物)等的影响的方式进行作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分支点、第2分支点处,分别设置有C接点继电器121、C接点继电器122。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C接点继电器而采用A接点继电器。图9是示出图1所示的切换装置120的变形例的图。
参照图9,充电器10E在框体100A内具备切换装置120A。切换装置120A包括针对每个电力线而设置的A接点继电器121a、122a、121b、122b。A接点继电器121a、122a、121b、122b分别配置于电力线PL11a、PL11b、PL12a、PL12b。A接点继电器121a、122a、121b、122b由控制装置150A控制。控制装置150A通过使A接点继电器121a以及122a分别成为连接状态(闭状态),并且使A接点继电器121b以及122b分别成为切断状态(开状态),从而能够使切换装置120A成为AC插头连接的状态。另外,控制装置150A通过使A接点继电器121a以及122a分别成为切断状态(开状态),并且使A接点继电器121b以及122b分别成为连接状态(闭状态),从而能够使切换装置120A成为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
充电器所具备的AC端口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也可以根据AC端口的数量使电力线分支,针对分支后的每个电力线设置A接点继电器(参照图9)。
充电器的框体内的电路结构不限于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压计130也可以构成为检测电力线PL11a与电力线PL11b之间的电压。另外,切换装置120也可以在没有来自控制装置150的指示的状态(例如,非通电状态)下成为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参照图10,充电器10F在框体100A内具备切换装置120B。切换装置120B包括C接点继电器121c和C接点继电器122c。C接点继电器121c以及122c的各个由控制装置150B控制。C接点继电器121c以及122c在没有来自控制装置150B的指示的状态(例如,非通电状态)下成为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在AC插入口连接中,电力线PL12a、PL12b分别连接于电力线PL1a、PL1b。
电压计130构成为检测电力线PL11a与电力线PL11b之间的电压。电压计130的检测结果被输出到控制装置150B。
图11是示出图4所示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在开始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时,控制装置150B是停止状态,通过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而控制装置150B启动。在图11所示的处理中,对图4所示的处理追加S24,省略S32(图4)。另外,代替S11(图4)而采用S11A。以下,说明S11A以及S24。
与图10一起,参照图11,在S11A中,充电器10F在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下等待。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是第2AC端口102A连接到AC/DC变换电路110且第1AC端口101A未连接到AC/DC变换电路110的状态。
S24设置于S21与S22之间。在电压计130检测到交流电力的输入的情况下(在S12中“是”),控制装置150B启动(S21),启动后的控制装置150B在S24中以从AC插入口连接切换到AC插头连接的方式控制切换装置120B。AC插头连接的状态是第1AC端口101A连接到AC/DC变换电路110且第2AC端口102A未连接到AC/DC变换电路110的状态。之后,在S23中,控制装置150B在AC插头连接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
另一方面,在控制装置150B接收到CPLT信号的情况下(在S13中“是”),不进行基于切换装置120B的连接切换,在S34中,控制装置150B在AC插入口连接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
在上述变形例的充电器10F中,也根据输入交流电力的AC端口(第1AC端口101A/第2AC端口102A),在适当的状态下开始蓄电装置303b的充电。
具备蓄电装置的车辆不限于EV(电动汽车),例如也可以是P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另外,应用充电器的蓄电装置既可以是搭载于车辆以外的交通工具(船、飞机等)的蓄电装置,也可以是搭载于无人的移动体(无人运输车(AGV)、农业机械、移动型机器人、无人机等)的蓄电装置,也可以是搭载于便携设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的蓄电装置,也可以是设置于建筑物(住宅、工场等)的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继电器也可以是设置于第1极性的电力路的第1继电器,另外,与第1继电器成对的第2继电器设置于与第1极性相反的第2极性的电力路。
在本发明的充电器中,第2电力线通过设置于框体的DC端口(例如,布线孔),第3电力线通过设置于框体的第1AC端口(例如,布线孔),第4电力线通过设置于框体的第2AC端口(例如,布线孔)。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电力变换电路与DC连接器之间以及继电器与AC插头之间以及继电器与AC插入口之间分别利用第2电力线、第3电力线以及第4电力线无缝连结。也可以在框体中设置收容AC插头的缆线(第3电力线)的收容部。充电器也可以具备将从收容部出来的AC插头的缆线缠绕于收容部的装置。
本发明的充电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DC端口连接于标准不同的多种DC连接器。上述充电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第2AC端口连接于标准不同的多种AC插入口。
本发明的第1AC端口也可以是能够使AC插头相对于该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本发明的充电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经由第1AC端口连接于标准不同的多种AC插头。
本发明的DC端口、第1AC端口以及第2AC端口的各个不限于上述布线孔以及连接器。例如,也可以在第2AC端口处设置AC插入口,第2AC端口与AC插入口一体化。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在所有的方面上是例示,并不适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示出,而是通过专利权利要求书而示出,意图包含与专利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Claims (6)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包括DC端口和多个AC端口,所述DC端口构成为将直流电力输出到用于将该充电器与蓄电装置进行电连接的DC连接器,所述多个AC端口构成为输入用于对所述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交流电力;
电力变换电路,所述电力变换电路设置于所述框体内;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内,将所述多个AC端口中的任意一个AC端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电力变换电路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电力变换电路构成为将从由所述切换装置连接的AC端口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而输出到所述DC端口;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内,构成为控制所述切换装置,
所述多个AC端口包括:
第1AC端口,构成为输入利用能够与交流电力用插座连接的AC插头接受的交流电力;以及
第2AC端口,构成为输入利用能够与交流电力用缆线的连接器连接的AC插入口接受的交流电力,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
在交流电力从所述AC插头输入到所述第1AC端口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切换装置以使所述第1AC端口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且使所述第2AC端口不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
在交流电力从所述AC插入口输入到所述第2AC端口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切换装置以使所述第2AC端口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且使所述第1AC端口不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
所述充电器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框体内,检测从所述AC插头输入到所述第1AC端口的交流电力,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
在所述第1AC端口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且所述第2AC端口未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的第1状态下,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从所述AC插头输入到所述第1AC端口的交流电力时,如果该充电器通过所述DC连接器而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则在所述第1状态下开始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
在第1状态下经由所述第2AC端口从所述AC插入口接收到预定的信号时,以成为使所述第2AC端口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且使所述第1AC端口不连接到所述电力变换电路的第2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切换装置,如果该充电器通过所述DC连接器而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则在所述第2状态下开始所述蓄电装置的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变换电路连接于第1电力线以及第2电力线的各个,
所述第2电力线连结于所述DC端口,
所述第1电力线在所述框体内分支成与所述第1AC端口连结的第3电力线以及与所述第2AC端口连结的第4电力线,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继电器,该继电器将所述第3电力线和所述第4电力线择一地连接于所述电力变换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力线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电力变换电路通过所述DC端口连结于所述框体外的所述DC连接器,
所述第3电力线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继电器通过所述第1AC端口连结于所述框体外的所述AC插头,所述第4电力线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继电器通过所述第2AC端口连结于所述框体外的所述AC插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DC端口是能够使所述DC连接器相对于该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
所述第2AC端口是能够使所述AC插入口相对于该充电器装卸的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DC连接器构成为能够连接于具备所述蓄电装置的车辆的直流电力用插入口,
所述交流电力用插座是第1车辆用供电设备的插座,
所述交流电力用缆线是第2车辆用供电设备的缆线,
该充电器是相对于所述车辆能够装卸的便携式充电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中,
所述预定的信号是控制导频信号。
CN202111525054.6A 2020-12-28 2021-12-14 充电器 Active CN114683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8614 2020-12-28
JP2020218614A JP2022103775A (ja) 2020-12-28 2020-12-28 充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3889A CN114683889A (zh) 2022-07-01
CN114683889B true CN114683889B (zh) 2024-01-19

Family

ID=8197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5054.6A Active CN114683889B (zh) 2020-12-28 2021-12-14 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7904B2 (zh)
JP (1) JP2022103775A (zh)
CN (1) CN114683889B (zh)
DE (1) DE102021134484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752A (zh) * 2002-08-23 2004-02-25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多电源的充电器
CN103097165A (zh) * 2010-03-02 2013-05-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利用外部充电的车辆
CN105691217A (zh) * 2014-11-29 2016-06-22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充电与驱动于一体的电动汽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5010713A1 (de) * 2015-08-17 2017-02-23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Ladegerät zum Laden der Traktionsbatterie eines Elektrofahrzeugs und Elektrofahrzeug
CN107791860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及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729715A (zh) * 2016-08-08 2019-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摇架装置、电气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1130193A (zh) * 2018-10-29 2020-05-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设备
CN111162577A (zh) * 2018-11-07 2020-05-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9978A2 (en) * 2011-01-19 2012-07-26 Aerovironment, Inc. Electric vehicle docking connector with embedded evse controller
LT3197706T (lt) * 2014-09-25 2019-02-11 Efacec Electric Mobility, S.A. Sieninis nuolatinės srovės elektrinės transporto priemonės įkroviklis
JP2020068618A (ja) 2018-10-26 2020-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ユニット
US11801762B2 (en) * 2020-07-31 2023-10-31 Rivian Ip Holdings, Llc Modularized electrical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system
US11524593B2 (en) * 2020-09-08 2022-1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synchronization and charging connector devices
JP2022117702A (ja) * 2021-02-01 2022-08-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ポータブル充電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7752A (zh) * 2002-08-23 2004-02-25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换多电源的充电器
CN103097165A (zh) * 2010-03-02 2013-05-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利用外部充电的车辆
CN105691217A (zh) * 2014-11-29 2016-06-22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充电与驱动于一体的电动汽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5010713A1 (de) * 2015-08-17 2017-02-23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Ladegerät zum Laden der Traktionsbatterie eines Elektrofahrzeugs und Elektrofahrzeug
CN109729715A (zh) * 2016-08-08 2019-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摇架装置、电气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7791860A (zh) * 2016-09-05 2018-03-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及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130193A (zh) * 2018-10-29 2020-05-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变换设备
CN111162577A (zh) * 2018-11-07 2020-05-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09564A1 (en) 2022-06-30
DE102021134484A1 (de) 2022-06-30
CN114683889A (zh) 2022-07-01
US11837904B2 (en) 2023-12-05
JP2022103775A (ja)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7767B2 (en) Vehicle with an electric storage section, and charge-discharge system including the vehicle and an energy management equipment
CN101640438B (zh) 输/受电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输/受电装置、电子设备
US9150113B2 (en) Vehicle configured to be charged using an external power source
US11364809B2 (en) Method of charging from electric vehicle to electric vehicle
US9764643B2 (en) Vehicle
CN102165667B (zh) 无接点充电系统
US9466999B2 (en) Vehicle with an electric storage section capable of discharging (supplying) an electric power to an external electric load, discharge system including the vehicle and a power cable, method for discharging the electric storage section, and equipment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used in the discharge system
US11203267B2 (en) Dual-voltage charging station and method
CN105052003A (zh) 供电装置、车辆及非接触式供电系统
JP2010273427A (ja)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および組電池
US9651014B2 (en) Double source battery charger
JP2013507901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および電気車両のための電気接続装置、ならびに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および電気車両のための充電方法
US20160126756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e/discharge system, and charge/discharge system
US20220247191A1 (en) Portable charger
US20190001834A1 (en) Charge/discharge apparatus
CN114683889B (zh) 充电器
JPH08331766A (ja) バッテリ内蔵ヘルメットおよびヘルメット充電装置
CN210941367U (zh) 充电提示装置、充电枪及充电设备
CN218526114U (zh) 储能电源和电池包的组件
US20230054799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JP5999576B2 (ja) 家屋用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家屋及び電気自動車
CN112952907B (zh) 供电系统及直流汇流箱的输出电压控制方法
CN21011163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电动汽车
JP2022026710A (ja) 車載電源装置
JP6040402B2 (ja) 蓄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