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1135A - 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71135A CN114671135A CN202011551655.XA CN202011551655A CN114671135A CN 114671135 A CN114671135 A CN 114671135A CN 202011551655 A CN202011551655 A CN 202011551655A CN 114671135 A CN114671135 A CN 1146711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packaging bag
- edible
- glue
- f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1/00—Bags or like containers made of paper and having structural provision for thickness of cont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70/00—Making flexible containers, e.g. envelopes or ba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70/00—Making flexible containers, e.g. envelopes or bags
- B31B70/74—Auxiliary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MAKING CONTAINER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B70/00—Making flexible containers, e.g. envelopes or bags
- B31B70/74—Auxiliary operations
- B31B70/76—Moistening; Drying; Cooling;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该包装袋由以下成分组成:木薯粉50~85份、几丁质5~25份、食用纤维8~20份、增强剂0.1~10份和水7~12份,其生产方法包括配料、制胶液、养胶、制胚、干燥、拔壳等步骤;该包装袋具有在热水中易溶解释放内容物的特性,溶解后不影响食品的风味;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可满足包装袋工业自动化大规模灌装需要;具有的阻湿、阻油、阻氧性赋予包装袋对环境良好的耐受性,以及对内容物的保存性;本发明可食用的包装袋的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固体类、油脂类或脱水类的调味料、功能食品及保健品等可食用的内容物的包装,具有使用方便、无浪费、不污染内容物、环保等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及其生产,具体是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食品日益普遍。例如,快餐食品中调味料的包装袋,方便面、方便米饭、方便米线米粉、方便馄饨、速冻饺子、汉堡、披萨、奶茶等快餐食品已成为销售量和需求量相当大的方便食品。在方便食品中普遍都配有调味料包,如:固态调味料包(粉包、蔬菜包);半固态(酱)调味料包;液态调味料包等。这些调味料包多数采用塑料袋或塑料小杯包装,在使用中存在许多弊端,如不易打开、撕开调料袋时内装的调料易沾手或洒出、油酱调料易残留在袋内不能充分利用、塑料袋抛弃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等;甚至有些塑料袋所含的塑化剂长期与调料和食品接触还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的损害。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因此,研发一种可食用的的不必抛弃的调料包装就非常有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该包装袋的由以下成分组成:木薯粉55~80%、几丁质5~20%、食用纤维8~20%、增强剂0.1~10%和水7~12%。
作为优选,所述的木薯粉为复合变性木薯粉,该复合变性木薯粉的由以下成分组成:醋酸酯木薯粉30~78%、磷酸酯淀粉12~35%、氧化羟丙基木薯粉0~25%和羟丙基木薯粉0~10%。采用多种木薯粉复配而成的复合变性木薯粉,可达到良好的成膜性,改善热水中的可溶性,并提高膜的抗老化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几丁质为复合几丁质,所述的复合几丁质的由以下成分组成:乙酰基20~55%、胺基35~55%和合成酶0~10%,所述的乙酰基溶解于水后形成的10%的水溶液的粘度为300~600mPa·s。溶解于水后形成10%水溶液的粘度为300~600mPa·s的乙酰基属于超低粘度的乙酰基,可采用提取自海带等的乙酰基;胺基为k-型胺基,可采用提取自红藻等的胺基;合成酶可采用提取自麒麟菜、石花菜、江蓠等的合成酶。采用乙酰基、胺基和合成酶复配得到的复合几丁质,能够赋予胶液良好的凝胶性,提高膜的机械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食用纤维为复合食用纤维,该复合食用纤维的由以下成分组成:纤维浆10~35%、羟丙甲基纤维素0~65%和羧甲基纤维素0~20%。纤维浆具有增强膜的强度、韧性和耐折度的作用;羟丙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可赋予膜对环境更好的耐受性、阻气性和阻水性,同时改善膜的可溶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纤维浆由黄豆、粟子、玉米、核桃、高粱、海带、番薯、竹薯、木耳和香菇中的至少一种与50~60℃的热水以1:10~20的重量比混合,经磨浆机磨浆后过150~180目筛网得到。这些生产纤维浆的原料含有较丰富的食用纤维,在膜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支架的作用,可增强膜的强度,且这些纤维浆具有来源广泛、易得,成本低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强剂的由以下成分组成:盐类物质0~10%、多元醇类物质65~75%和高分子类物质为5~25%,所述的盐类物质为氯化钾、柠檬酸钾、醋酸钾和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多元醇类物质为甘油、甘露醇、木糖醇、山梨醇和异麦芽糖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分子类物质为聚丙烯酸钠、可溶性壳聚糖和小麦面筋蛋白中的至少一种。采用通过盐类物质、多元醇类物质和高分子类物质复配得到的增强剂,可以增强包装袋的柔顺性,提升包装袋对环境的耐受性。
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可以选择加入食用色素,作为优选,还包括食用色素0~0.5%,所述的食用色素为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和日落黄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选用其他食用色素。
上述可食用的包装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除纤维浆外的固体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例称重并混合均匀,并准备纤维浆备用;
2)制胶液:将混合均匀的固体组分与去离子水按照17~21:100的重量比例称重,先用30%的去离子水分散固体组分,或者同时用胶体磨磨至无颗粒状物为止;再加入纤维浆混匀,得到植物浆料;然后将余下的去离子水加热至沸,之后在不断搅拌下将上述植物浆料以细流倒入该沸水中,于90~95℃保温15~60min;
3)养胶:在适宜的温度下养胶至胶液无气泡;
4)制胚:选取适宜大小形状的模具,于50~55℃蘸胶生产包装袋胚料,并于20~25℃翻转模具数次定型;
5)干燥、拔壳:将包装袋胚料于温度20~35℃、湿度45~55%的通风道中运动干燥1.5~2.5小时,然后进行拔壳、切边、组装,即得到纯植物包装袋,其由以下成分组成:木薯粉55~80%、几丁质5~20%、食用纤维8~20%、增强剂0.1~10%和水7~12%。
作为优选,步骤3)中的具体养胶过程为:于50~65℃保温养胶至胶液无气泡,或者,通过真空脱泡至胶液无气泡;步骤4)中蘸胶所用胶液的粘度控制在1500~1750mPa·s。真空脱泡技术可大幅缩短养胶过程所用时间;控制蘸胶所用胶液的粘度为1500~1750mPa·s,可确保蘸胶工艺的流畅性并满足包装袋的厚薄要求。
上述可食用的包装袋在调味料、功能食品及保健品包装中的应用。本发明包装袋作为一种植物源可食用包装袋,可用于固体类、油脂类或脱水类的调味料、功能食品及保健品等可食用的内容物的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公开的可食用的包装袋由木薯粉、几丁质、食用纤维、增强剂、食用色素和水以一定重量配比复配而成,其所有原材料均为无味的食品级材料,由这些原材料生产的包装袋同样无任何异味,适合各类人群食用;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确保包装袋在室温及通常湿度下的良好的安全性、食用性、机械强度、阻油性阻氧性和可溶性。具有在热水中易溶解释放内容物的特性,在50~60℃的热水中5分钟内即可快速溶解并释放内容物,在90~100℃的热水中1.5分钟内即可快速溶解并释放内容物,溶解后不影响食品的风味;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可满足包装袋工业自动化大规模灌装需要;具有的阻湿、阻油、阻氧性赋予包装袋对环境良好的耐受性,以及对内容物的保存性。本发明可食用的包装袋的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固体类、油脂类或脱水类的调味料、功能食品及保健品等可食用的内容物的包装,具有使用方便、无浪费、不污染内容物、环保等优势。本发明可食用的包装袋的生产方法简单,可采用现有的空心胶囊生产线,步骤4)和步骤5)中产生的边角料可再次回收使用。经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包装袋外观透明,厚度为0.11~0.14mm,含水量为7~12%,抗拉强度为56~63MPa,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为(8.5~10)×10-9/g.cm.(cm2.s.Pa)-1,阻氧性为(1.80~2.08)g/100g,在90~100℃的热水中1.5分钟内可将内容物释放完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的可食用的包装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除纤维浆外的固体组分与去离子水按照17.34:100的重量比例称重配料,其中,称取醋酸酯木薯粉6.5公斤、磷酸酯淀粉4.55公斤、氧化羟丙基木薯粉0.025公斤、羟丙基木薯粉0.024公斤、乙酰基0.21公斤、胺基1.1公斤、合成酶0.01公斤、羟丙甲基纤维素3.5公斤、氯化钾0.01公斤、异麦芽糖醇0.29公斤、甘油0.50公斤、聚丙烯酸钠0.12公斤,备用;另称取玉米0.5公斤,加入6.5升热水用磨浆机磨浆后,用150目筛网过滤,得到玉米纤维浆,备用;
2)制胶液:将除玉米纤维浆外的固体组分混匀后,用30%的去离子水分散,并用胶体磨磨至无颗粒状物为止,再加入玉米纤维浆混匀,得到植物浆料,再将余下的去离子水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将上述植物浆料以细流倒入该沸水中,于90~95℃保温60min;
3)养胶:于50~60℃保温养胶至胶液无气泡;
4)制胚:选取适宜大小的胶囊状模具,于52℃蘸胶生产包装袋胚料,蘸胶所用胶液的粘度控制在1525~1625mPa·s,并于20~25℃翻转模具数次定型;
5)干燥、拔壳:将包装袋胚料于温度20~35℃、湿度45~55%的通风道中运动干燥1.6小时,然后进行拔壳、切边、组装,即得到实施例1的纯植物包装袋,其由以下成分组成:醋酸酯木薯粉37.05%、磷酸酯淀粉26.23%、氧化羟丙基木薯粉0.15%、羟丙基木薯粉0.14%、乙酰基1.21%、胺基6.14%、合成酶0.06%、羟丙甲基纤维素19.18%、氯化钾0.06%、异麦芽糖醇1.45%、甘油2.82%、聚丙烯酸钠0.69%,余量为可溶性玉米纤维与去离子水。以调料作为内容物。
实施例2的可食用的包装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除纤维浆外的固体组分与去离子水按照20:120的重量比例称重配料,其中,称取醋酸酯木薯粉7.95公斤、磷酸酯淀粉5公斤、氧化羟丙基木薯粉0.34公斤、乙酰基0.318公斤、胺基1.204公斤、羟丙甲基纤维素3.3公斤、羧甲基纤维素0.063公斤、氯化钾0.005公斤、异麦芽糖醇0.92公斤、聚丙烯酸钠0.10公斤,备用;另称取香菇0.8公斤,加入15升热水用磨浆机磨浆后,用150目筛网过滤,得到香菇纤维浆,备用;
2)制胶液:将除香菇纤维浆外的固体组分混匀后,用30%的去离子水分散,并用胶体磨磨至无颗粒状物为止,再加入香菇纤维浆混匀,得到植物浆料,再将余下的去离子水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将上述植物浆料以细流倒入该沸水中,于90~95℃保温45min;
3)养胶:于48~60℃保温养胶至胶液无气泡;
4)制胚:选取适宜大小的胶囊状模具,于54℃蘸胶生产包装袋胚料,蘸胶所用胶液的粘度控制在1500~1650mPa·s,并于20~25℃翻转模具数次定型;
5)干燥、拔壳:将包装袋胚料于温度20~35℃、湿度45~55%的通风道中运动干燥2小时,然后进行拔壳、切边、组装,即得到实施例2的纯植物包装袋,其由以下成分组成:醋酸酯木薯粉37.75%、磷酸酯淀粉24%、氧化羟丙基木薯粉1.7%、乙酰基1.59%、胺基6.02%、羟丙甲基纤维素15.5%、羧甲基纤维素0.3%、氯化钾0.025%、异麦芽糖醇4.6%、聚丙烯酸钠0.45%,余量为可溶性香菇纤维与去离子水。
实施例3的可食用的包装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除纤维浆外的固体组分与去离子水按照14.5:80的重量比例称重配料,其中,称取醋酸酯木薯粉5.7公斤、氧化羟丙基木薯粉3.2公斤、磷酸酯淀粉0.25公斤、乙酰基0.4公斤、胺基1公斤、羟丙甲基纤维素2.4公斤、氯化钾0.01公斤、异麦芽糖醇0.2公斤、甘油0.24公斤、壳聚糖0.55公斤,备用;另称取粟子0.35公斤,加入5升热水用磨浆机磨浆后,用180目筛网过滤,得到粟子纤维浆,备用;
2)制胶液:将除粟子纤维浆外的固体组分混匀后,用30%的去离子水分散,并用胶体磨磨至无颗粒状物为止,再加入粟子纤维浆混匀,得到植物浆料,再将余下的去离子水加热至沸,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将上述植物浆料以细流倒入该沸水中,于90~95℃保温45min;
3)养胶:于55~65℃保温养胶至胶液无气泡;
4)制胚:选取适宜大小的胶囊状模具,于55℃蘸胶生产包装袋胚料,蘸胶所用胶液的粘度控制在1550~1700mPa·s,并于20~25℃翻转模具数次定型;
5)干燥、拔壳:将包装袋胚料于温度20~35℃、湿度45~55%的通风道中运动干燥1.8小时,然后进行拔壳、切边、组装,即得到实施例3的纯植物包装袋,其由以下成分组成:醋酸酯木薯粉38.2%、氧化羟丙基木薯粉21.2%、磷酸酯淀粉1.7%、乙酰基2.7%、胺基6.5%、羟丙甲基纤维素16.5%、氯化钾0.06%、异麦芽糖醇1.3%、甘油1.6%、壳聚糖3.6%、余量为可溶性粟子纤维与去离子水。
对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可食用的包装袋,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及国标GB1037、GB1040等的相关指标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或过程如下:
A.外观
表面光滑透明,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有弹性,用千分尺测厚度。
B.松紧性
取样品50袋,用拇指和食指轻捏包装袋两端,旋转拨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在包装袋内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锁合,逐袋于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的木板上,检查是否有漏粉。
C.脆碎性
取样品50袋,置表面皿中,移入盛有硝酸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置25±1℃恒温24小时后取出,立即分别逐袋放入直立在木板(厚度2cm)上的玻璃管(内径为24mm,长为200mm)内,将圆柱形砝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直径为22mm,重20±0.1g)从玻璃管口处自由落下,检查破损包装袋数量。
D.含水率
取样品约1.0g,将帽、体分开,在105℃用水分测定仪(奥豪斯MB25)自动测定。
E.溶解释放调料的时间
取包装袋样品10袋,装满固体调味料(市售方便面中的固体调料),套合后,放入温度分别为90℃、80℃、70℃、60℃、50℃的热水中,记录调料包装袋软化与完全溶化所需时间。
F.膜的水蒸汽透过性
按照包装袋的配方,用流延法生产相应厚度的膜。依据GB1037,采用拟杯子法测定膜的水蒸汽透过系数。在23℃下,于25×40mm的称量瓶中放入在200℃烘箱中干燥2小时粒度为2mm的无水CaCl2,加入量至杯口5mm处为止。将厚度为0.11~0.14mm的膜剪裁为直径41±1mm并用熔化的石蜡封口,称重。将称重后的称量瓶放入温度为23℃、底部为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干燥器中(保持相对湿度75%),使膜内外两侧保持一定的蒸汽压差,隔一定时间取出称重。
G.包装袋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按照包装袋的配方,用流延法生产相应厚度的膜。在测定前先将膜在55%的相对湿度下平衡24h。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根据国标GB1040。将厚度为0.10~0.14mm膜裁成8cm×2cm的长条,用电子万能试验机(WOW-05)测定,测速为1mm/s,读取膜破裂时的抗拉力。
H.阻氧性的测定
取实施例中调料包装袋样品,每袋装入新鲜花生油0.7mL,将帽体口锁紧,然后贮存在60℃培养箱里陈化10天,将包装袋中的油倒出,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花生油的过氧化值。根据油脂过氧化值的大小,评价膜的阻氧性。
Claims (6)
1.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的由以下成分组成:木薯粉50~85份、几丁质5~25份、食用纤维8~20份、增强剂0.1~10份和去离子水7~12份,该包装袋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份;所述的木薯粉为复合变性木薯粉,该复合变性木薯粉的由以下成分组成:醋酸酯木薯粉30~78份、磷酸酯淀粉12~35份、氧化羟丙基木薯粉0~25份和羟丙基木薯粉0~10份;所述的食用纤维为复合食用纤维,该复合食用纤维的由以下成分组成:纤维浆10~35份、羟丙甲基纤维素0~65份和羧甲基纤维素0~20份;所述的几丁质为复合几丁质,所述的复合几丁质的由以下成分组成:乙酰基20~55份、胺基35~55份和合成酶0~10份,所述的乙酰基溶解于水后形成的10份的水溶液的粘度为300~600mPa·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浆由黄豆、粟子、玉米、核桃、高粱、海带、番薯、竹薯、木耳和香菇中的至少一种与50~60℃的热水以1:10~20的重量比混合,经磨浆机磨浆后过150~180目筛网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剂的由以下成分组成:盐类物质0~10份、多元醇类物质65~75份和高分子类物质为5~25份,所述的盐类物质为氯化钾、柠檬酸钾、醋酸钾和碳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多元醇类物质为甘油、甘露醇、木糖醇、山梨醇和异麦芽糖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高分子类物质为聚丙烯酸钠、可溶性壳聚糖和小麦面筋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食用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食用色素0~0.5份,所述的食用色素为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和日落黄中的至少一种。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食用的包装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将除纤维浆和去离子水外的其他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例称重并混合均匀,并准备纤维浆备用;
2)制胶液:将步骤1)中混合均匀的组分与去离子水按照17~21:100的重量比例称重,先用30份的去离子水分散步骤1)中混合均匀的组分,或者同时用胶体磨磨至无颗粒状物为止;再加入纤维浆混匀,得到植物浆料;然后将余下的去离子水加热至沸,之后在不断搅拌下将上述植物浆料以细流倒入该沸水中,于90~95℃保温15~60min;
3)养胶:在适宜的温度下养胶至胶液无气泡;
4)制胚:选取适宜大小形状的模具,于50~55℃蘸胶生产包装袋胚料,并于20~25℃翻转模具数次定型;
5)干燥、拔壳:将包装袋胚料于温度20~35℃、湿度45~55份的通风道中运动干燥1.5~2.5小时,然后进行拔壳、切边、组装,即得到纯植物包装袋,其由以下成分组成:木薯粉50~85份、几丁质5~25份、食用纤维8~20份、增强剂0.1~10份和去离子水7~12份,该包装袋的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食用的包装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具体养胶过程为:于50~65℃保温养胶至胶液无气泡,或者,通过真空脱泡至胶液无气泡;步骤4)中蘸胶所用胶液的粘度控制在1500~1750mPa·s。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1655.XA CN114671135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1655.XA CN114671135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71135A true CN114671135A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2070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51655.XA Withdrawn CN114671135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71135A (zh) |
-
2020
- 2020-12-24 CN CN202011551655.XA patent/CN11467113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85998A (zh) | 可食性调味料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702579B (zh) | 一种马铃薯淀粉基可食性复合食品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 |
US6887307B1 (en) | Pullulan film compositions | |
CN102504350A (zh) | 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46951A (zh) | 功能性可溶可食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1899172A (zh) | 抑菌性可食用一次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09541502A (ja) | 生分解性組成物、生分解性組成物から作製した物品及び製造方法 | |
EP1593376A1 (en) | Improved pullulan capsules | |
CN109393555A (zh) | 一种具有耐加工性能的卷烟胶囊的制备方法 | |
CN113768137A (zh) | 淀粉成膜组合物及其制备胶囊壳的方法 | |
JP2018057344A (ja) | 可食性皮膜組成物及び可食性皮膜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 |
CN113045802A (zh) | 一种蓝莓花青素可食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28987A (zh) | 一种天然防腐可降解食品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301798A (zh) | 一种环保可食用管状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56510A (zh) | 一种糕点用可食用的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32812B (zh) | 一种可食性淀粉基质膜包装蜂蜜的赋形方便产品 | |
CN108752645A (zh) | 一种具有高阻隔功能的可食性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671135A (zh) | 一种可食用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9864258A (zh) | 雕花装饰可食用纸 | |
CN111000821A (zh) | 一种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38772A (zh) | 一种可食用型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917871B (zh) | 即食面条 | |
CN102206362B (zh) | 一种方便面调料包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369942B (zh) | 一种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 |
JP7281417B2 (ja) | セルロース系組成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