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0379B -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0379B
CN114670379B CN202210426126.XA CN202210426126A CN114670379B CN 114670379 B CN114670379 B CN 114670379B CN 202210426126 A CN202210426126 A CN 202210426126A CN 114670379 B CN114670379 B CN 114670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as
pipe
seal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61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0379A (zh
Inventor
吴军
侯二威
闵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Ruiou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Ruiou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Ruiou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Ruiouda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61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0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0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0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0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0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4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 B29C35/04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using liquids, gas or steam using gas or fl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26Sealing devices, e.g. packaging for pistons or pipe joints
    • B29L2031/265Packings, Gaske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密封圈加工技术领域。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基台,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竖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台上;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上端;升降气缸,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且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本发明当对密封圈完成硫化处理后,可以对使用后的气体进行再次利用,不仅可以对密封圈起到自动脱模的效果,还可以对另一组的密封圈起到预加热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后续对密封圈硫化的效果,同时当气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时,可以对密封圈进行降温,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密封圈进行取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较高,适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又称交联、熟化,在橡胶密封圈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向橡胶原料中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等交联助剂,使其与橡胶原料充分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好的橡胶原料制作成指定规格大小的橡胶密封圈,最后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促使橡胶密封圈中的线型大分子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从而便可使橡胶原料与硫化剂和促进剂等交联助剂之间进行硫化交联。
目前,很多设备在安装时,内部都需要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油液或气体的渗漏,现有的密封圈加工步骤为,人工先在硫化设备内喷涂脱模溶剂,然后再将切好的密封圈原料放入硫化设备中,然后再启动硫化设备进行加温、加压,接着待密封圈成型并冷却后,人工便可将成型后的密封圈取出,并重新喷涂脱模溶剂,进行下一次硫化。
然而现有的密封圈硫化设备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密封圈能够正常脱模,需要频繁喷涂脱模溶剂,并且还需要人工手动将密封圈从密封圈放置槽内取出,同时在取密封圈之前,还需等待密封圈冷却后,才能进行取出,这样无疑增加了生产时间,大大降低了密封圈的生产效率,因此,急需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包括基座,还包括:基台,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竖杆,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台上;顶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上端;升降气缸,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且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基台上;表面设有多个环形放置槽的模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模板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储气外壳,其中,所述储气外壳内由下向上依次设有储气腔、释放腔,所述储气腔与释放腔之间设有多个通口,所述通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模板靠近环形放置槽的下端均匀有多个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放置槽、释放腔相贯通;密封外壳,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的下端,且位于所述模板的正上方;防护外壳,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杆上,且套接在所述密封外壳的外侧;拉簧,套接在所述支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外壳、密封外壳固定连接;供气机构,安装在所述顶板上,用于向两个所述密封外壳内分别进行供气,其中,两个所述防护外壳相邻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两个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与另一个防护外壳的进气口、储气腔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两个出气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排气管,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的第二排气口处,所述第二排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与外界净化设备相连接;换热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换热机构上的换热管设在储气腔内。
优选地,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制热箱、压缩泵,所述制热箱固定连接在顶板上,所述压缩泵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靠近制热箱的下端,所述压缩泵的进气口与制热箱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压缩泵的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出气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输气管,两个所述输气管的出气口分别与相邻的密封外壳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出气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制热箱的进气口处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水箱、水泵、制冷器,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水泵、制冷器均安装在水箱内,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出水口与同一侧的换热管的进水口相连接,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通过连接水管相连接,远离所述输水管的换热管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出水口与水箱的回水口相连接。
为了便于实时监测对模板施加的压力,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竖杆上,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基台靠近压块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测压盘。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移动模板,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内设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内滚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移动轮之间转动连接。
为了便于当移动板在初始位置时,压块便不会对测压盘进行施加压力,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基台、移动板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对环形放置槽的内壁进行润滑,优选地,所述模板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喷料圈,所述环形喷料圈的直径大于密封外壳的直径,小于所述防护外壳的直径,所述环形喷料圈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料头,所述喷料头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环形喷料圈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增压气泵,所述增压气泵的出气口与环形喷料圈的进气口密封连接。
为了便于提高对密封圈的防护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模板靠近环形放置槽、第一气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进气口与第一气道相贯通,所述空腔的上端与环形放置槽之间通过第二气道相贯通,所述空腔的内部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抖动板,所述抖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贯穿于环形放置槽,且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环形放置槽的底部相平齐。
为了便于对密封圈的底部喷脱模溶剂,进一步提高对密封圈的脱模效果,更进一步地是,所述储气外壳的释放腔内固定连接有雾化泵,所述雾化泵的进料口与环形喷料圈之间通过料管连接。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
S1:首先将密封圈放入环形放置槽,然后再同时启动两个升降气缸,使升降气缸带动两个密封外壳向下移动,然后再通过拉簧带动防护外壳向下移动,当两个防护外壳分别与两个模板紧密接触时,此时停止右侧升降气缸工作,然后再控制左侧的升降气缸继续进行工作,使同一侧的密封外壳与相应的模板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S2:接着再将高温高压气体通入到左侧密封外壳与模板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对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硫化完成后,便可控制左侧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使密封外壳与模板分离,由于防护外壳与密封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因此防护外壳还会在拉簧的作用下与模板紧密相贴;
S3:然后密封外壳与模板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的气体便会填充在防护外壳内,然后再控制左侧第一三通管内靠近第二气管一侧的第一电磁阀打开,然后气体便会进入到储气腔内进行储存,当储气腔内储存一定量的气体后,此时关闭靠近第二气管一侧的第一电磁阀,并打开另一个第一电磁阀,然后防护外壳内剩余少量的气体便会顺着第一气管进入到右侧的防护外壳内,从而对右侧的密封圈进行预加热处理;
S4:当左侧防护外壳内剩余的气体流出后,便可使储存的气体通过第一气道通入环形放置槽内,从而便可对密封圈进行自动脱模;
S5: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后,此时气体便会重新回到防护外壳内,然后再打开第二排气口内的第三电磁阀,此时气体便会通过排气管进入到外界的净化设备内进行净化处理;
S6:当气体排出后,便可控制左侧的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然后工作人员便可将硫化后的密封圈取出,接着再控制右侧的升降气缸带动右侧的密封外壳向下移动,并对其密闭的空间内进行输送气体,即可对右侧模板上的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由此反复,即可持续的对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通过防护外壳、密封外壳、第一三通管、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二电磁阀、储气外壳、储气腔、释放腔、第一气道等的设置,当对密封圈完成硫化处理后,可以对使用后的气体进行再次利用,不仅可以对密封圈起到自动脱模的效果,还可以对另一组的密封圈起到预加热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后续对密封圈硫化的效果;
2、该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通过换热机构的设置,可以对储气腔内储存的气体进行换热处理,从而在气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时,可以对密封圈进行降温,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密封圈进行取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该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通过拉簧、排气管、第三电磁阀的设置,当密封外壳与模板分离时,防护外壳还会在拉簧的作用下与模板相贴,从而当气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后,硫化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会飘散到空气中,会顺着排气管进入到外界净化设备中进行净化处理,有效的避免了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环保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当对密封圈完成硫化处理后,可以对使用后的气体进行再次利用,不仅可以对密封圈起到自动脱模的效果,还可以对另一组的密封圈起到预加热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后续对密封圈硫化的效果,同时当气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时,可以对密封圈进行降温,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密封圈进行取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较高,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中密封外壳、防护外壳、安装板、模板、换热管、储气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图3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图3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中储气外壳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中模板、环形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中水箱、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四通管、第三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基台;3、顶板;4、竖杆;5、升降气缸;6、升降板;7、防护外壳;8、安装板;9、储气外壳;901、储气腔;902、释放腔;10、模板;11、密封外壳;12、制热箱;13、压缩泵;14、第二三通管;15、第四电磁阀;16、输气管;17、支杆;18、拉簧;19、换热管;20、输水管;21、回水管;22、水泵;23、制冷器;24、连接杆;25、矩形杆;26、移动轮;27、第一三通管;28、第一气管;29、第二气管;30、排气管;31、环形放置槽;32、第一气道;33、空腔;34、抖动板;35、升降杆;36、第三弹簧;37、环形喷料圈;38、雾化泵;39、增压气泵;40、测压盘;41、压块;42、第二弹簧;43、水箱;44、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10,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包括基座1,还包括:基台2,对称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竖杆4,对称固定连接在基台2上;顶板3,固定连接在竖杆4的上端;升降气缸5,对称固定连接在顶板3上,且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安装板8,设置在基台2上;表面设有多个环形放置槽31的模板10,设置在安装板8上,模板10与安装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储气外壳9,其中,储气外壳9内由下向上依次设有储气腔901、释放腔902,储气腔901与释放腔902之间设有多个通口,通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模板10靠近环形放置槽31的下端均匀有多个第一气道32,第一气道32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放置槽31、释放腔902相贯通;密封外壳11,通过支杆17固定连接在升降板6的下端,且位于模板10的正上方;防护外壳7,密封滑动连接在支杆17上,且套接在密封外壳11的外侧;拉簧18,套接在支杆17上,且两端分别与防护外壳7、密封外壳11固定连接;供气机构,安装在顶板3上,用于向两个密封外壳11内分别进行供气,其中,两个防护外壳7相邻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管27,第一三通管27的两个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一气管28、第二气管29与另一个防护外壳7的进气口、储气腔901的进气口密封连接,第一三通管27的两个出气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排气管30,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7的第二排气口处,第二排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排气管30的出气端与外界净化设备相连接;换热机构,安装在基座1上,换热机构上的换热管19设在储气腔901内。
供气机构包括制热箱12、压缩泵13,制热箱12固定连接在顶板3上,压缩泵13固定连接在顶板3靠近制热箱12的下端,压缩泵13的进气口与制热箱12的出气口相连接,压缩泵13的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管14,第二三通管14的两个出气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输气管16,两个输气管16的出气口分别与相邻的密封外壳11的进气口相连接,第二三通管14的两个出气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电磁阀15,制热箱12的进气口处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4。
换热机构包括水箱43、水泵22、制冷器23,水箱43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水泵22、制冷器23均安装在水箱43内,水泵22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输水管20,输水管20的出水口与同一侧的换热管19的进水口相连接,两个换热管19之间通过连接水管相连接,远离输水管20的换热管19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回水管21,回水管21的出水口与水箱43的回水口相连接。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该装置移动到工作人员指定位置,然后再对该装置进行固定,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然后再对该装置上的用电部件进行连接电源,当需要对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的密封圈进行硫化交联时,此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密封圈放入环形放置槽31,然后再同时启动两个升降气缸5,使升降气缸5带动两个升降板6向下移动,然后升降板6再通过支杆17带动密封外壳11向下移动,密封外壳11再通过拉簧18带动防护外壳7向下移动,当两个防护外壳7分别与两个模板10紧密接触时,此时停止右侧升降气缸5工作,然后再控制左侧的升降气缸5继续进行工作,使同一侧的密封外壳11与相应的模板10紧密贴合,从而使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接着再启动制热箱12对制热箱12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然后再启动压缩泵13,并打开第二三通管14左侧出气口内的第四电磁阀15,然后被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便会通过输气管16进入到左侧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从而对密封圈进行加热加压,进行硫化处理,硫化处理完成后,此时控制左侧升降气缸5带动升降板6向上移动,从而通过支杆17带动密封外壳11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分离,由于防护外壳7与密封外壳11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18,因此当密封外壳11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防护外壳7还会在拉簧18的作用下与模板10紧密相贴,然后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的气体便会填充在防护外壳7内,然后再控制左侧第一三通管27内靠近第二气管29一侧的第一电磁阀打开,然后防护外壳7内的气体便会通过第二气管29进入到储气外壳9的储气腔901内进行储存,当储气腔901内储存一定量的气体后,此时关闭靠近第二气管29一侧的第一电磁阀,并打开另一个第一电磁阀,然后防护外壳7内剩余少量的气体便会顺着第一气管28进入到右侧的防护外壳7内,从而对右侧的密封圈进行预加热,提高后续对密封圈硫化的效果,当储气腔901内存满气体后,此时启动水泵22,水泵22便会将水箱43内被制冷器23制冷的冷水通过输水管20输送进左侧的换热管19内,从而对储气腔901内储存的热气进行换热,对其进行降温处理,然后左侧换热管19内的水便会通过连接管输送进右侧的换热管19内,然后再通过回水管21回流进水箱43内,进行再次制冷,由此循环,即可对储气腔901内的热气进行持续降温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当右侧使用完的热气输送进左侧的防护外壳7内,对内部的密封圈进行预加热时,为了防止冷水通过左侧的换热管19对预加热效果产生影响,可在水泵22与输水管20之间设置四通管,在回水管21靠近回水口的位置设置第三三通管,然后再将四通管上靠近水泵22一侧的出水口与第三三通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连接,然后再将四通管上靠近输水管20一侧的出水口与水箱43之间通过第二水管连接,然后再在第一水管的进出水口内、第二水管的进水口内、四通管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电磁阀门,当对左侧的密封圈进行预加热时,此时打开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内的电磁阀门,然后再将四通管内中间位置的电磁阀门和第三三通管内另一个电磁阀门关闭,然后水泵22启动时,水箱43内的冷水便会通过第一水管输送进回水管21内,然后再经过右侧的换热管19后进入到左侧的换热管19,然后再通过输水管20进入到第二水管内,最后再回流进水箱43内,从而使冷水进行逆循环流动,使冷水经过右侧的换热管19换热后温度升高,防止在对左侧的密封圈进行预加热时,冷水先流进左侧的换热管19内,使储气外壳9内的温度变低,对模板10内密封圈的预加热效果造成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对密封圈的预加热效果,当左侧防护外壳7内剩余的气体流出后,此时便可关闭靠近第一气管28一侧的第一电磁阀,然后再打开第二电磁阀,此时储气腔901内被换热的气体便会通过通口进入到释放腔902内,然后进入到释放腔902内的气体便会通过第一气道32进入到环形放置槽31内,从而便可将硫化后的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31,实现自动脱模,通过对较热的气体进行换热处理,不仅可以对密封圈进行脱模,还可以对温度较高的密封圈进行降温处理,方便工作人员对密封圈进行快速取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31后,此时气体便会重新回到防护外壳7内,同时在对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的密封圈进行加压加热硫化时会产生有害气体,通过防护外壳7的设置,可以对有害气体进行密封,然后再打开第二排气口内的第三电磁阀,此时气体便会通过排气管30进入到外界的净化设备内进行净化处理,有效的避免了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环保性,当气体排出后,便可控制左侧的升降气缸5带动升降板6向上移动,从而使防护外壳7与模板10分离,然后工作人员便可将硫化后的密封圈取出,接着再控制右侧的升降气缸5带动右侧的密封外壳11向下移动,并对其密闭的空间内进行输送气体,即可对右侧模板10上的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由此反复,即可持续的对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10,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安装板8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滑动连接在竖杆4上,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41,基台2靠近压块41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测压盘40,其中测压盘40可以采用市场上可购买的压力盘,其压力盘底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以此来测量压力,通过压块41、测压盘40的设置,当密封外壳11、防护外壳7与模板10紧密相贴时,可以实时监测对模板10施加的压力,便于工作人员得知密封外壳11是否与模板10紧密贴合,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移动板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杆25,矩形杆25内设有T型滑轨,T型滑轨内滚动连接有移动轮26,安装板8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与移动轮26之间转动连接,通过矩形杆25、移动轮26、连接杆24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移动模板10,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更加便利的对密封圈进行取放,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性,其中为了提高模板10进行使用时的稳定性,可以在T型滑轨内的两端和连接杆24的两侧设置磁块,从而当模板10移动到密封外壳11的正下方时,便于对模板10进行固定,防止模板10没有与密封外壳11对齐,影响密封效果;
竖杆4上套接有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基台2、移动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42的设置,当移动板在初始位置时,压块41便不会对测压盘40进行施加压力,从而在进行测压时,不在需要工作人员再对测压盘40进行归零校正,不仅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效率,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10,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模板10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喷料圈37,环形喷料圈37的直径大于密封外壳11的直径,小于防护外壳7的直径,环形喷料圈37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料头,喷料头内安装有单向阀,环形喷料圈3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增压气泵39,增压气泵39的出气口与环形喷料圈37的进气口密封连接,当释放腔902内的气体进入到环形放置槽31内对密封圈进行脱模时,此时启动增压气泵39,使增压气泵39对环形喷料圈37内进行增压,然后环形喷料圈37内的脱模溶剂便会在压力的作用下顶开喷料头内的单向阀,然后脱模溶剂便会喷射到环形放置槽31内,对环形放置槽31的内壁进行润滑,从而便于对密封圈进行更好的脱模,提高脱模效率;
模板10靠近环形放置槽31、第一气道32之间设置有空腔33,空腔33的进气口与第一气道32相贯通,空腔33的上端与环形放置槽31之间通过第二气道相贯通,空腔33的内部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6,第三弹簧3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抖动板34,抖动板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35,升降杆35贯穿于环形放置槽31,且在初始状态下与环形放置槽31的底部相平齐,当释放腔902内的气体进入到第一气道32内后,通过第一气道32的气体会首先进入到空腔33内,然后抖动板34便会在气体的推动下克服第三弹簧36的弹力向上移动,其中,空腔33的内壁与抖动板34的内壁均向外倾斜,且在初始状态下,抖动板34在第三弹簧36的作用下会与空腔33的紧密相贴,当抖动板34向上移动时,此时抖动板34与空腔33内壁之间便会产生缝隙,然后气体便会通过缝隙流向空腔33的上侧,然后再通过第二气道进入到环形放置槽31内,当抖动板34与空腔33的内壁会产生缝隙后,此时气体对抖动板34的推力便会降低,然后抖动板34便会在第三弹簧36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与空腔33的内壁相贴,当气压再次增大后,抖动板34便会再次向上移动,由此反复,即可使抖动板34带动升降杆35上下往复移动,从而间歇的向上抵密封圈,使密封圈产生抖动,防止气体在推动密封圈向上移动时,密封圈与环形放置槽31的内壁之间因摩擦力较大,而对密封圈造成磨损,有效的提高了对密封圈的防护效果;
储气外壳9的释放腔902内固定连接有雾化泵38,雾化泵38的进料口与环形喷料圈37之间通过料管连接,通过雾化泵38的设置,当储气腔901内储存的气体进入到释放腔902后,此时环形喷料圈37内的脱模溶剂便会被雾化泵38雾化,并喷射到释放腔902内与释放腔902内的气体进行混合,从而跟随气体一同进入到环形放置槽31内的下端,从而对密封圈的底部喷脱模溶剂,进一步提高对密封圈的脱模效果。
本发明通过防护外壳7、密封外壳11、第一三通管27、第一气管28、第二气管29、第二电磁阀、储气外壳9、储气腔901、释放腔902、第一气道32等的设置,当对密封圈完成硫化处理后,可以对使用后的气体进行再次利用,不仅可以对密封圈起到自动脱模的效果,还可以对另一组的密封圈起到预加热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后续对密封圈硫化的效果,通过换热机构的设置,可以对储气腔901内储存的气体进行换热处理,从而在气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31时,可以对密封圈进行降温,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密封圈进行取出,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拉簧18、排气管30、第三电磁阀的设置,当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分离时,防护外壳7还会在拉簧18的作用下与模板10相贴,从而当气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31后,硫化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会飘散到空气中,会顺着排气管30进入到外界净化设备中进行净化处理,有效的避免了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环保性,实用性较高,适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台(2),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
竖杆(4),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台(2)上;
顶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杆(4)的上端;
升降气缸(5),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3)上,且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
安装板(8),设置在所述基台(2)上;
表面设有多个环形放置槽(31)的模板(1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模板(10)与安装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储气外壳(9),
其中,所述储气外壳(9)内由下向上依次设有储气腔(901)、释放腔(902),所述储气腔(901)与释放腔(902)之间设有多个通口,所述通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模板(10)靠近环形放置槽(31)的下端均匀有多个第一气道(32),所述第一气道(32)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放置槽(31)、释放腔(902)相贯通;
密封外壳(11),通过支杆(17)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6)的下端,且位于所述模板(10)的正上方;
防护外壳(7),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杆(17)上,且套接在所述密封外壳(11)的外侧;
拉簧(18),套接在所述支杆(17)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防护外壳(7)、密封外壳(11)固定连接;
供气机构,安装在所述顶板(3)上,用于向两个所述密封外壳(11)内分别进行供气,
其中,两个所述防护外壳(7)相邻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三通管(27),所述第一三通管(27)的两个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一气管(28)、第二气管(29)与另一个防护外壳(7)的进气口、储气腔(901)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27)的两个出气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排气管(30),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7)的第二排气口处,所述第二排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排气管(30)的出气端与外界净化设备相连接;
换热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换热机构上的换热管(19)设在储气腔(901)内;
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制热箱(12)、压缩泵(13),所述制热箱(12)固定连接在顶板(3)上,所述压缩泵(13)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3)靠近制热箱(12)的下端,所述压缩泵(13)的进气口与制热箱(12)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压缩泵(13)的出气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三通管(14),所述第二三通管(14)的两个出气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输气管(16),两个所述输气管(16)的出气口分别与相邻的密封外壳(11)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14)的两个出气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电磁阀(15),所述制热箱(12)的进气口处固定连接有防尘网(44);
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水箱(43)、水泵(22)、制冷器(23),所述水箱(43)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所述水泵(22)、制冷器(23)均安装在水箱(43)内,所述水泵(22)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输水管(20),所述输水管(20)的出水口与同一侧的换热管(19)的进水口相连接,两个所述换热管(19)之间通过连接水管相连接,远离所述输水管(20)的换热管(19)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回水管(21),所述回水管(21)的出水口与水箱(43)的回水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竖杆(4)上,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块(41),所述基台(2)靠近压块(41)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测压盘(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矩形杆(25),所述矩形杆(25)内设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内滚动连接有移动轮(26),所述安装板(8)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与移动轮(26)之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4)上套接有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基台(2)、移动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喷料圈(37),所述环形喷料圈(37)的直径大于密封外壳(11)的直径,小于所述防护外壳(7)的直径,所述环形喷料圈(37)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料头,所述喷料头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环形喷料圈(3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增压气泵(39),所述增压气泵(39)的出气口与环形喷料圈(37)的进气口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靠近环形放置槽(31)、第一气道(32)之间设置有空腔(33),所述空腔(33)的进气口与第一气道(32)相贯通,所述空腔(33)的上端与环形放置槽(31)之间通过第二气道相贯通,所述空腔(33)的内部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6),所述第三弹簧(3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抖动板(34),所述抖动板(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35),所述升降杆(35)贯穿于环形放置槽(31),且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环形放置槽(31)的底部相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外壳(9)的释放腔(902)内固定连接有雾化泵(38),所述雾化泵(38)的进料口与环形喷料圈(37)之间通过料管连接。
8.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
S1:首先将密封圈放入环形放置槽(31),然后再同时启动两个升降气缸(5),使升降气缸(5)带动两个密封外壳(11)向下移动,然后再通过拉簧(18)带动防护外壳(7)向下移动,当两个防护外壳(7)分别与两个模板(10)紧密接触时,此时停止右侧升降气缸(5)工作,然后再控制左侧的升降气缸(5)继续进行工作,使防护外壳(7)与密封外壳(11)之间的拉簧(18)被拉开,防护外壳(7)与模板(10)之间便会紧密相贴,然后同一侧的密封外壳(11)与相应的模板(10)之间便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S2:接着再将高温高压气体通入到左侧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对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硫化完成后,便可控制左侧升降气缸(5)带动升降板(6)向上移动,使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分离,由于防护外壳(7)与密封外壳(11)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18),因此防护外壳(7)还会在拉簧(18)的作用下与模板(10)紧密相贴;
S3:然后密封外壳(11)与模板(10)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内的气体便会填充在防护外壳(7)内,然后再控制左侧第一三通管(27)内靠近第二气管(29)一侧的第一电磁阀打开,然后气体便会进入到储气腔(901)内进行储存,当储气腔(901)内储存一定量的气体后,此时关闭靠近第二气管(29)一侧的第一电磁阀,并打开另一个第一电磁阀,然后防护外壳(7)内剩余少量的气体便会顺着第一气管(28)进入到右侧的防护外壳(7)内,从而对右侧的密封圈进行预加热处理;
S4:当左侧防护外壳(7)内剩余的气体流出后,便可使储存的气体通过第一气道(32)通入环形放置槽(31)内,从而便可对密封圈进行自动脱模;
S5:当将密封圈顶出环形放置槽(31)后,此时气体便会重新回到防护外壳(7)内,然后再打开第二排气口内的第三电磁阀,此时气体便会通过排气管(30)进入到外界的净化设备内进行净化处理;
S6:当气体排出后,便可控制左侧的升降气缸(5)带动升降板(6)向上移动,然后工作人员便可将硫化后的密封圈取出,接着再控制右侧的升降气缸(5)带动右侧的密封外壳(11)向下移动,并对其密闭的空间内进行输送气体,即可对右侧模板(10)上的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由此反复,即可持续的对密封圈进行硫化处理。
CN202210426126.XA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670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6126.XA CN114670379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6126.XA CN114670379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0379A CN114670379A (zh) 2022-06-28
CN114670379B true CN114670379B (zh) 2022-11-29

Family

ID=8207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6126.XA Active CN114670379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03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8283A1 (de) * 1992-03-13 1993-09-16 Troester Maschf Paul Anlage zum vulkanisieren von aus kautschukmischungen hergestellten erzeugnissen
CN204094998U (zh) * 2014-09-30 2015-01-14 嘉兴立巨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密封圈硫化装置
CN111251516A (zh) * 2020-01-17 2020-06-09 安徽省潜山市创先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橡皮筋硫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0379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9067B (zh) 轮胎固化系统
CN104720196A (zh) 一种全自动化制鞋生产线
CN114670379B (zh) 一种密封圈硫化用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TW202023974A (zh) 多模具熱彎成型設備
CN106608024A (zh) 一种注塑机用带有废气处理功能的上料设备
CN209095863U (zh) 一种用于橡胶注射中空制品成型硫化模具排充气装置
CN206913536U (zh) 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CN214447832U (zh) Pvc大底冷却装置
CN116394563A (zh) 一种轮胎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CN113182132B (zh) 一种多杆涂覆机
CN206796373U (zh) 一种直排式双色橡胶鞋底射出成型机
CN115026985A (zh) 一种抗生素封堵胶塞成型装置
CN113959315A (zh) 一种可准确测量配流盘平面度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214111106U (zh) 一种用于汽车y型圈生产的快速冷却装置
CN215511921U (zh) 一种新型节能包布带硫化冷却一体装置
CN219213810U (zh) 一种用于橡胶硫化机的快速降温装置
CN21432170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成型装置
CN216152864U (zh) 一种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
CN219445478U (zh) 一种耐火砖模具内壁喷涂装置
CN220279261U (zh) 一种陶瓷制品加工用的抛光机
CN2351261Y (zh) 复合材料制品机械化生产设备
CN117482812B (zh) 一种矿用自动搅拌推车式炸药贮存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7752453U (zh) 一种护套挤塑成型装置
CN117047959B (zh) 一种led透镜压缩成型装置
CN220106625U (zh) 一种铅酸电池化成入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