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6616A -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6616A
CN114656616A CN202210329524.XA CN202210329524A CN114656616A CN 114656616 A CN114656616 A CN 114656616A CN 202210329524 A CN202210329524 A CN 202210329524A CN 114656616 A CN114656616 A CN 114656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oic acid
heating
biphenyl
stirring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95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小亮
王振宇
王淑婷
任琳琳
孙蓉
许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3295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6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6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66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7055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07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3Chemically modified polymers
    • C08G18/831Chemically modified polymers by 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inclusive of carbonic acid halogenides, carboxylic acid halogenides and epoxy hal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式Ⅰ结构单元,其中式Ⅰ中n为1~13中的整数。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有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且能进行大规模的制备成多种形状,而不仅限于薄膜。所制备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整体仍为非晶态,在持有高导热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自修复和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 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导热材料主要可分为导热复合材料和本征导热材料。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取决于聚合物基体和导热填料的导热性,尽管提高导热填料的填充组分能有效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但同时也会带来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恶化、加工性能差、高绝缘电阻和击穿强度下降等问题。而本征型导热聚合物则克服了上述诸多缺陷,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同时拥有良好、机械性能、高绝缘电阻和击穿强度、优异加工性能。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本征型导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作为导热封装材料。
随着集成技术高速发展,微电子器件体积在缩小,但集成度却在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功率密度在急剧的上升,器件产生的热量更为巨大且难以有效散热的问题制约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用导热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封装材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导热填料填充组分的增高,复合材料往往会出现机械性能恶化等问题。因此制备出具有高导热的聚合物材料是极为有必要的。
目前导热聚合物的制备主要是采用力学拉伸,定向冷冻和静电纺丝等手段使得聚合物的分子链等机构具有一定的取向性来增强导热性能。但是,现有的这些技术制备导热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往往十分复杂,甚至需要定制的仪器设备才能制备出来,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且通过取向结构制备的高分子聚合物往往比较容易形成大片的晶体结构,形状单一,应用范围窄,聚合物本身的柔顺性也会急剧恶化,造成加工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出具有良好柔顺性的导热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中含有提供优异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动态共价键二硫键和非共价键氢键结构,以及提高聚合物导热性能的液晶、相变结构。动态共价键二硫键能维持材料的结构,赋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非共价键氢键不仅能提高材料的交联密度,增强其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还能在非二硫键的动态温度下也赋予材料良好的自修复性能,使聚合物材料具有柔顺性、自修复性和可回收性。规整排布的液晶结构能减少热传递过程中分子的散射,有效的提高聚合物的导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如式Ⅰ结构单元: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21
其中,式Ⅰ中n为1~13中的整数。
所述的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下,称取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联苯结构交联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后加热搅拌,再冷凝回流进行预聚反应,结束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干燥后获得弹性体,热压,得到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联苯结构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0.1~0.5,所述有机溶剂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联苯结构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0:1~10:1~1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h,所述预聚反应的温度为150-18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00℃,所述热压的条件为:热压温度80-100℃,热压压力10-20MPa。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为如式Ⅱ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22
其中,式Ⅱ中R1为氢原子或支链烷烃,R2为氢原子或者羧基,n1为1~10中的整数。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结构交联剂为如式Ⅲ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23
其中,式Ⅲ中n2为1~13中的整数。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二异氰酸酯预聚物、联苯二元醇、催化剂、有机试剂,混合,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搅拌进行聚合反应,再真空加热过夜,得到式Ⅲ化合物。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与联苯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5~2.5:1,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联苯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预聚物总质量的0.1%~1%,所述有机试剂包括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丙酮或甲苯,所述有机试剂与联苯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预聚物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0:1~10,所述加热搅拌的条件为:加热温度50-100℃,搅拌时间3-10h,所述真空加热的温度为80-120℃。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为如式Ⅳ所示结构的预聚物: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31
所述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N-(2-羟乙基)丙烯酰胺,真空加热并搅拌去除水分,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在惰性气氛下加热搅拌进行聚合反应,冷却至室温,获得二异氰酸酯预聚物;
其中,所述真空加热并搅拌的条件为:温度100-120℃,搅拌时间0.5-1h,所述加热搅拌进行聚合反应的条件为:温度50-80℃,搅拌时间2-6h,所述催化剂包括胺催化剂和基于Sn、Zn、Bi、Zr、V或Ti的金属催化剂。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二元醇为如式Ⅴ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32
其中,式Ⅴ中n3为1-11中的整数;
所述联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联苯二酚、含卤素长链醇、碳酸盐、碘盐和溶剂,混合,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12~36h得到反应液,再纯化,获得联苯二元醇;
其中,联苯二酚、含卤素长链醇、碳酸盐与碘盐的摩尔比为1:2~6:5~15:0.001~0.01,所述含卤素长链醇包括含有1~11个碳原子的含卤素长链醇,优选为6-溴-1-己醇、3-溴-1-丙醇、9-溴-1-壬醇中的一种,所述碳酸盐包括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碘盐包括碘化钾、碘化钠、碘化钙中的一种,溶剂包括乙醇、DMF(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
所述纯化具体包括: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收集滤液加入去离子水再次过滤,收集滤渣调节pH值小于等于2,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
所述的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在作为高导热和自修复性导热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有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且能进行大规模的制备成多种形状,而不仅限于薄膜。所制备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整体仍为非晶态,在持有高导热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自修复和机械性能。
作为聚合物单体的天然小分子硫辛酸具有来源广泛、安全无毒、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本发明所需原料具有联苯结构的交联剂的合成过程较为简单,且具有双键和联苯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能成为联苯液晶材料的优异候选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各组分红外曲线图;
图2为本征导热型聚合物物-1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聚合物-2实物图;
图4为聚合物-3DSC曲线;
图5为聚合物-4的XRD曲线;
图6为聚合物-5拉伸及其自修复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量16.2g联苯二酚、40g 6-溴-1-己醇、123g碳酸钾以及300mL DMF(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倒入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后将滤渣再次倒入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搅拌调节pH为2,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多次,于真空烘箱烘干得白色固体备用,该白色固体即为联苯二氧己醇。所得联苯二氧己醇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41
其红外图谱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成功合成了联苯二氧己醇。
称量22.2g二异氰酸酯、11.5g N-(2-羟乙基)丙烯酰胺、0.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80℃,搅拌回流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异氰酸酯预聚物,其红外图谱如图1所示。再称量15g联苯二氧己醇加入该三口烧瓶中,然后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00℃,搅拌6h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在玻璃皿中,放置在80℃烘箱中真空加热过夜得到白色粉末状联苯结构交联剂-1,其红外图谱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成功合成了联苯结构交联剂-1。
称量10g硫辛酸、200mL乙酸乙酯和5g联苯结构交联剂-1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50℃,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趁热将液体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放置80℃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获得弹性体。最后将弹性体在80℃,10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压,获得本征导热聚合物-1,其红外图谱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成功合成了结构式Ⅰ所示的本征型导热聚合物。图2为本征导热型聚合物物-1的扫描电镜图,从中可以看出聚合物无孔洞缺陷,具有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
实施例2:
称量16.2g联苯二酚、40g 6-溴-1-己醇、123g碳酸钾以及300mL DMF(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倒入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后将滤渣再次倒入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搅拌调节pH为2,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多次,于真空烘箱烘干得白色固体备用,该白色固体即为联苯二氧己醇。所得联苯二氧己醇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51
称量44.4g二异氰酸酯、23gN-(2-羟乙基)丙烯酰胺和0.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80℃,搅拌回流5h后冷却至室温得异氰酸酯预聚物。再称量30g联苯二氧己醇加入该三口烧瓶中,然后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00℃,搅拌6h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在玻璃皿中,放置在80℃烘箱中真空加热过夜得到白色粉末状联苯结构交联剂-2。
称量10g硫辛酸、200mL乙酸乙酯和10g联苯结构交联剂-2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50℃,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液体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放置80℃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获得弹性体。最后将弹性体在80℃,10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压,获得本征导热聚合物薄膜-2。图3为本征导热聚合物-2的实物图,为半透明状弹性体。
实施例3:
称量16.2g联苯二酚、50g 9-溴-1-壬醇、130g碳酸钾以及300mL DMF(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倒入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后将滤渣再次倒入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搅拌调节pH为2,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多次,于真空烘箱烘干得白色固体备用,该白色固体即为联苯二氧己醇。所得联苯二氧壬醇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61
称量22.2g二异氰酸酯、11.5gN-(2-羟乙基)丙烯酰胺和0.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80℃,搅拌回流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异氰酸酯预聚物。再称量20g联苯二氧壬醇加入该三口烧瓶中,然后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00℃,搅拌6h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在玻璃皿中,放置在80℃烘箱中真空加热过夜得到白色粉末状联苯结构交联剂-3。
称量10g硫辛酸、200mL乙酸乙酯和20g联苯结构交联剂-3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50℃,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液体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放置80℃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获得弹性体。最后将弹性体在80℃,15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压,获得本征导热聚合物-3。图4为聚合物-3的DSC曲线图,可以看出液晶聚合物具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点,其值为-44℃。在29℃有较强的结晶峰,而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内部联苯液晶结构熔融,熔点为52℃。
实施例4:
称量16.2g联苯二酚、50g 9-溴-1-壬醇、130g碳酸钾以及300mL DMF(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倒入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后将滤渣再次倒入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搅拌调节pH为2,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多次,于真空烘箱烘干得白色固体备用,该白色固体即为联苯二氧己醇。所得联苯二氧壬醇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62
称量22.2g二异氰酸酯、11.5gN-(2-羟乙基)丙烯酰胺和0.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80℃,搅拌回流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异氰酸酯预聚物。再称量30g联苯二氧壬醇加入该三口烧瓶中,然后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00℃,搅拌6h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在玻璃皿中,放置在80℃烘箱中真空加热过夜得到白色粉末状联苯结构交联剂-4。
称量10g硫辛酸、200ml乙酸乙酯和15g联苯结构交联剂-4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50℃,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液体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放置80℃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获得弹性体。最后将弹性体在80℃,15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压,获得本征导热聚合物-4。图5为聚合物-4的XRD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θ为20°的位置出现锐利的尖峰,表明内部具有取向排列程度高的液晶结构。
实施例5:
称量16.2g联苯二酚、50g 9-溴-1-壬醇、130g碳酸钾以及300mL DMF(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液倒入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后将滤渣再次倒入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搅拌调节pH为2,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多次,于真空烘箱烘干得白色固体备用,该白色固体即为联苯二氧己醇。所得联苯二氧壬醇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71
称量22.2g二异氰酸酯、11.5g N-(2-羟乙基)丙烯酰胺和0.05g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80℃,搅拌回流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异氰酸酯预聚物。再称量30g联苯二氧己醇加入该三口烧瓶中,然后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00℃,搅拌6h进行聚合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在玻璃皿中,放置在80℃烘箱中真空加热过夜得到白色粉末状联苯结构交联剂-5。
称量10g硫辛酸、200mL乙酸乙酯和30g联苯结构交联剂-5加入到装有磁力搅拌子、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在氮气流的保护下加热至150℃,搅拌5h进行聚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液体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放置80℃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获得弹性体。最后将弹性体在80℃,10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压,获得本征导热聚合物-5。图6为本征型导热聚合物-5的应力-应变和自修复曲线,可以看出聚合物-5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具有超过1500%的超高断伸,且在80℃下自修复30min便可几乎完全恢复其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
实施例1-5所制备的本征型导热聚合物的导热系数如下表1所示,使用仪器Longwin-9389按照ASTM 5470标准进行测试。
表1:聚合物1-5的导热系数
Figure BDA0003574699100000081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含有如式Ⅰ结构单元:
Figure FDA0003574699090000011
其中,式Ⅰ中n为1~13中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下,称取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联苯结构交联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后加热搅拌,再冷凝回流进行预聚反应,结束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干燥后获得弹性体,热压,得到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联苯结构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0.1~0.5,所述有机溶剂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联苯结构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0:1~10:1~1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h,所述预聚反应的温度为150~180℃,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100℃,所述热压的条件为:热压温度80~100℃,热压压力10~20MPa。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为如式Ⅱ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Figure FDA0003574699090000012
其中,式Ⅱ中R1为氢原子或支链烷烃,R2为氢原子或者羧基,n1为1~10中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结构交联剂为如式Ⅲ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Figure FDA0003574699090000013
其中,式Ⅲ中n2为1~13中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Ⅲ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二异氰酸酯预聚物、联苯二元醇、催化剂、有机试剂,混合,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搅拌进行聚合反应,再真空加热过夜,得到式Ⅲ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与联苯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5~2.5:1,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联苯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预聚物总质量的0.1%~1%,所述有机试剂包括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丙酮或甲苯,所述有机试剂与联苯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预聚物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0:1~10,所述加热搅拌的条件为:加热温度50~100℃,搅拌时间3~10h,所述真空加热的温度为80~12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为如式Ⅳ所示结构的预聚物:
Figure FDA0003574699090000021
所述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N-(2-羟乙基)丙烯酰胺,真空加热并搅拌去除水分,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在惰性气氛下加热搅拌进行聚合反应,冷却至室温,获得二异氰酸酯预聚物;
其中,所述真空加热并搅拌的条件为:温度100~120℃,搅拌时间0.5~1h,所述加热搅拌进行聚合反应的条件为:温度50~80℃,搅拌时间2~6h,所述催化剂包括胺催化剂和基于Sn、Zn、Bi、Zr、V或Ti的金属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苯二元醇为如式Ⅴ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3574699090000022
其中,式Ⅴ中n3为1-11中的整数;
所述联苯二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联苯二酚、含卤素长链醇、碳酸盐、碘盐和溶剂,混合,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12~36h得到反应液,再纯化,获得联苯二元醇;
其中,联苯二酚、含卤素长链醇、碳酸盐与碘盐的摩尔比为1:2~6:5~15:0.001~0.01,所述含卤素长链醇包括含有1~11个碳原子的含卤素长链醇,优选为6-溴-1-己醇、3-溴-1-丙醇、9-溴-1-壬醇中的一种,所述碳酸盐包括碳酸钾、碳酸钙、碳酸钠中的一种,所述碘盐包括碘化钾、碘化钠、碘化钙中的一种,溶剂包括乙醇、DMF(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
所述纯化具体包括: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收集滤液加入去离子水再次过滤,收集滤渣调节pH值小于等于2,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在作为高导热和自修复性导热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
CN202210329524.X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4656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9524.XA CN114656616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CT/CN2022/137055 WO2023185076A1 (zh) 2022-03-31 2022-12-06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9524.XA CN114656616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6616A true CN114656616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4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9524.XA Pending CN114656616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6616A (zh)
WO (1) WO202318507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2280A (zh) * 2022-11-02 2023-01-17 安庆市索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冲击抗老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85076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24795A1 (de) * 1999-10-01 2001-04-12 Skw Trostberg Aktiengesellschaft α-LIPONSÄURE(-DERIVATE)ENTHALTENDE RETARDFORM
CN108484923A (zh) * 2018-03-20 2018-09-04 华东理工大学 基于硫辛酸类化合物的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29318A (zh) * 2019-06-20 2019-09-13 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本征型热塑性导热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36957A (zh) * 2021-05-31 2021-09-03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1562B (zh) * 2018-07-23 2021-04-3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自修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自修复方法
CN110105532A (zh) * 2019-05-05 2019-08-09 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3d打印复合材料的热塑性自修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602B (zh) * 2020-05-27 2022-05-3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氢键和动态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09561B (zh) * 2020-11-16 2022-03-0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自愈合抗老化可控降解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34422B (zh) * 2021-05-31 2022-07-22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一种高分子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543A (zh) * 2021-12-16 2022-03-08 江苏富琪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修复丙烯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56616A (zh) * 2022-03-31 2022-06-2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24795A1 (de) * 1999-10-01 2001-04-12 Skw Trostberg Aktiengesellschaft α-LIPONSÄURE(-DERIVATE)ENTHALTENDE RETARDFORM
CN108484923A (zh) * 2018-03-20 2018-09-04 华东理工大学 基于硫辛酸类化合物的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29318A (zh) * 2019-06-20 2019-09-13 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本征型热塑性导热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36957A (zh) * 2021-05-31 2021-09-03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一种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5076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12280A (zh) * 2022-11-02 2023-01-17 安庆市索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冲击抗老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2280B (zh) * 2022-11-02 2023-05-12 安庆市索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冲击抗老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5076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56616A (zh) 一种基于硫辛酸或/和其衍生物的本征型自修复的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 et al. Synthesis and phase transition of cellulose‐graft‐poly (ethylene glycol) copolymers
Li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ross-linking PEG/MDI/PE copolymer as solid–solid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material
CN109054056B (zh) 一种基于可逆共价键的互锁网络交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Qian et al. Homogeneous synthesis of cellulose acrylate-g-poly (n-alkyl acrylate) solid–soli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via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CN112608389B (zh) 一种乙基纤维素基自修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238004A1 (zh) 基于生物质苯并噁嗪的形状记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i et al. NIR-induced self-healing and recyclable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based on thermally reversible cross-linking for efficient solar-to-thermal energy storage
CN111154107B (zh) 多功能性的聚硅氧烷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02847A (zh) 一种低填充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4342A (zh) 一种复合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7590A (zh) 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402A (zh) 一种基于香草醛的低粘度生物基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4022B (zh) 一种提高非固化橡胶沥青耐高温性能超支化树脂的制备
CN111378183A (zh) 一种含有可逆自由基型动态共价键的杂化动态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19308B (zh) 一种可固化的聚间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96024B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948145A (zh) 一种快速固化单组分中性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401B (zh) 一种香草醛基自修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412A (zh) 一种基于二硫键的可逆固化锁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网络形成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6602B (zh) 一种负载取代咪唑单元的耐碱性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8092A (zh) 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含氟苯并恶嗪环氧树脂共聚物的制备及应用
CN115304769B (zh) 基于4,4-硫代二苯酚可降解共聚酯、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109361B (zh) 一种基于四氟乙烯的耐高温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50576B (zh) 一种柔性高潜热低温相变储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