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5611B -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5611B
CN114645611B CN202011493235.0A CN202011493235A CN114645611B CN 114645611 B CN114645611 B CN 114645611B CN 202011493235 A CN202011493235 A CN 202011493235A CN 114645611 B CN114645611 B CN 114645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ceiling
elastic
trigg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32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5611A (zh
Inventor
杨海
谢军
赵世瑞
卢鹏飞
谭晓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32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56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8961 priority patent/WO20221278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5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5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1/00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 E04F21/02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for applying plasticised masses to surfaces, e.g. plastering walls
    • E04F21/06Implements for applying plaster, insulating material, or the like
    • E04F21/08Mechanical imp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00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 E04G1/18Scaffolds primarily resting on the ground adjustable in heigh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顶撑机构包括:驱动模块、预顶模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驱动模块设于立柱上,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和活动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活动,所述预顶模块包括预顶杆和用于顶撑天花板的预顶体,所述预顶杆的顶部与所述预顶体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预顶杆和所述活动座之间,当所述预顶体接触天花板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呈拉伸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预顶杆的外部,当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状态时可对所述立柱限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可以使预顶体与天花板柔性接触,以减小天花板对预顶体和顶撑机构的反作用力,从而固定驱动顶撑机构活动的立柱。

Description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抹灰设备中预顶体与立柱是刚性连接,当立柱以一定的动量去接触天花板,则会发生硬性碰撞,那么预顶体与天花板的接触过程时间很短,根据动量定理,时间越短,预顶体对天花板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同时预顶体受到天花板的反作用力也越大,那么立柱就有可能被反作用力推动,影响已调好的垂直度,从而会影响抹灰设备的抹灰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所述顶撑机构可以使预顶体与天花板柔性接触,以减小天花板对预顶体和顶撑机构的反作用力,从而固定驱动顶撑机构活动的立柱。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的抹灰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顶撑机构,所述顶撑机构包括:驱动模块、预顶模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驱动模块设于立柱上,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和活动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活动,所述预顶模块包括预顶杆和用于顶撑天花板的预顶体,所述预顶杆的顶部与所述预顶体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预顶杆和所述活动座之间,当所述预顶体接触天花板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呈拉伸状态,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预顶杆的外部,当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状态时可对所述立柱限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通过在立柱和预顶体设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先起缓冲作用,使预顶体柔性接触天花板,预顶体顶撑天花板后可以固定立柱。当驱动件驱动活动座继续活动并挤压第二弹性件时,第二弹性件可以起缓冲作用,将挤压力以逐增的方式传递给预顶体,从而使得预顶体与天花板的支撑力逐渐增大,并非支撑力巨增,进而防止立柱活动影响垂直度。由此,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延长了立柱和天花板接触过程的时间,给控制系统较充足的反应时间,并使预顶体对天花板的压力从零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立柱受到的天花板的反作用力较小,防止立柱发生移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顶撑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顶体具有顶撑位,当所述预顶体位于所述顶撑位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挤压所述预顶体。由此,当预顶体处于顶撑位时,立柱可以通过预顶体与天花板稳定接触,从而可以固定立柱。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座包括:本体、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本体邻近所述预顶体的一端,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预顶体的一端,所述预顶杆依次穿过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后与所述预顶体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顶部与所述顶板间隔预设距离。由此,活动座可以相对于预顶杆活动,当预顶体与天花板接触后,活动座可以继续向上活动,活动座向上活动不会直接带动预顶体加大对天花板的支撑力。
可选地,所述预顶体上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底板推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向上活动时,所述台阶面可对所述第二弹性件限位。
由此,当活动座向上活动时,其底板会推动第二弹性件的底部活动,当第二弹性件的顶部未与台阶面接触时,第二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而当第二弹性件的顶部与台阶面接触时,台阶面会对第二弹性件限位,使得第二弹性件不会继续向上活动,当底板持续推动第二弹性件的底部向上时,第二弹性件逐渐被压缩,从而使得预顶体与天花板的支撑力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撑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活动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还包括:导向模块,所述导向模块包括:定位板和导向轴,所述定位板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板上形成连接孔,所述导向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活动座相连。
由此,当活动座向上活动时,导向轴会随之向上活动,以使导向轴可以对活动座其导向作用,从而使得活动座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上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底部,以检测所述预顶体对天花板的支撑力。由此,通过将检测件设于驱动件的底部,可以使检测件检测出预顶体对天花板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触发器和触发件,所述触发器设于所述预顶杆的底部,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向上时,所述触发件朝向所述触发器活动,所述触发件接触并触发所述触发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压缩。
由此,当预顶体处于预顶位的第二阶段时,活动座相对于预顶杆活动,使得当活动座向上活动时,触发件会朝向触发器活动,当触发件接触并触发触发器时,预顶体活动至顶撑位,同时第二弹性件与台阶面抵接,若活动座持续向上活动时,第二弹性件会被逐渐压缩,通过监控检测件检测的支撑力以控制驱动件停止工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顶撑机构的抹灰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抹灰设备包括:立柱、升降机构和多个顶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立柱相连,以驱动所述立柱活动,多个所述顶撑机构间隔开设于所述立柱的顶部,以对所述立柱限位。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抹灰设备,通过将多个顶撑机构设于立柱上,使得立柱可以驱动顶撑机构向上活动,以顶撑天花板,当顶撑机构的预顶体接触天花板时,接触过程产生的冲击力会被第一弹性件吸收,从而不会传递至立柱上,进而使得立柱不会发生位移,当预顶体活动至顶撑位时,第二弹性件起缓冲作用,以使预顶体对天花板的支撑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立柱通过顶撑机构与天花板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进而使得立柱可以竖直固定,立柱竖直固定后,抹灰设备在进行抹灰作业时,可以提高抹灰效率和抹灰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抹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的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的预顶模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的活动座、导向轴和触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顶撑机构100;
驱动模块1;驱动件11;活动座12;本体121;顶板122;底板123;
预顶模块2;预顶杆21;台阶面211;预顶体22;
第一弹性件3;
第二弹性件4;
导向模块5;定位板51;导向轴52;第一导向块53;第二导向块54;
检测模块6;检测件61;触发器62;触发件63;
基座7;
抹灰设备1000;
立柱200;
升降机构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100,顶撑机构100可以设于立柱200上,以使立柱200可以支撑顶撑机构100,同时驱动顶撑机构 100向上活动,顶撑天花板,其中,立柱200先调整其垂直度,然后再驱动顶撑机构100 活动,以使顶撑机构100可以沿垂直方向活动,从而使顶撑机构100接触天花板后,立柱200可以稳定支撑顶撑机构100,并使立柱200可以顶天立地。
需要说明的是,抹灰设备1000调整好位置姿态后需要先固定再开始抹灰作业,抹灰设备1000的固定是通过立柱200下面支腿支地,上面顶天花板来实现的。立柱200顶部安装有顶撑机构100用于顶撑天花板,立柱200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300,立柱200 调整好垂直度后,立柱200顶部的顶撑机构100伸出预顶体22接触到天花板后开始顶天花板,立柱200底部的升降机构300支地将立柱200顶升,从而使得立柱200可以顶天立地,由接触压力产生摩擦力来固定立柱200,保证立柱200在作业过程中保持垂直度不变。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100包括:驱动模块1、预顶模块2、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
具体地,驱动模块1设于立柱200上,驱动模块1包括:驱动件11和活动座12,驱动件11用于驱动活动座12活动,预顶模块2包括预顶杆21和用于顶撑天花板的预顶体22,预顶杆21的顶部与预顶体22相连,第一弹性件3设于预顶杆21和活动座12 之间,当预顶体22接触天花板时,第一弹性件3呈拉伸状态,第二弹性件4套设在预顶杆21的外部,当第二弹性件4呈压缩状态时可对立柱200限位。
也就是说,当预顶体22未接触天花板时,驱动模块1可以驱动预顶模块2朝天花板方向活动,当预顶体22与天花板接触时,通过将第一弹性件3设于预顶杆21和活动座 12之间,使得天花板与预顶体22之间的接触力可以传递至第一弹性件3上,预顶体22 不会继续向上活动,而活动座12会被驱动件11继续驱动并向上活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3被拉伸,同时第一弹性件3起缓冲作用,进而使得预顶体22可以柔性接触天花板,从而减小天花板对预顶体22以及立柱200的冲击,如此可以防止预顶体22与天花板接触时的冲击振动影响已调好的立柱200的垂直度,另外,预顶体22与天花板接触后,预顶体22相对于天花板固定,从而可以使立柱200不会发生位移。
当预顶体22接触天花板后,驱动件11会继续驱动活动座12向上活动,而预顶体 22与天花板已经接触,由此预顶体22和预顶杆21不会活动,即驱动件11相对于预顶体22和预顶杆21向上活动。通过将第二弹性件4外套于预顶杆21的外部,且第二弹性件4的底部与驱动模块1抵接,使得活动座12继续向上活动时,活动座12会推动第二弹性件4向上活动,当第二弹性件4活动时并且逐渐被压缩时,活动座12对第二弹性件4的推动力会通过第二弹性件4传递至预顶杆21,直至传递至预顶体22上,由此,当活动座12继续活动并持续压缩第二弹性件4时,第二弹性件4的弹性恢复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第二弹性件4对预顶体22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同时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也逐渐增大,并使顶撑机构100和立柱200整体向上顶,进而使得预顶体22和天花板支架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可以对立柱200限位,以保证立柱200的垂直度。
可以理解的是,若预顶体22与立柱200是刚性连接,则预顶体22以一定的动量与天花板接触是硬性撞击,那么预顶体22与天花板的接触过程时间很短,压力从零即刻变为很大,而压力是要控制的,由传感器检测并反馈,通过PLC进行过程控制,如果接触时间太短,那么控制系统来不及反应,压力易超出范围,难以调节到所需的预顶体 22对天花板的压力范围。
通过将第一弹性件3设于预顶杆21和活动座12之间,例如图2所示,使得预顶体 22与天花板接触时产生的碰撞力可以经过预顶杆21传递至第一弹性件3上,第一弹性件3可以吸收碰撞力,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3起缓冲作用,进而使得预顶体22接触天花板时接触碰撞力不会很大,从而使得立柱200不会发生偏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100,通过在立柱200和预顶体22设有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第一弹性件3先起缓冲作用,使预顶体22柔性接触天花板,预顶体 22顶撑天花板后可以固定立柱200。当驱动件11驱动活动座12继续活动并挤压第二弹性件4时,第二弹性件4可以起缓冲作用,将挤压力以逐增的方式传递给预顶体22,从而使得预顶体22与天花板的支撑力逐渐增大,并非支撑力巨增,进而防止立柱200活动影响垂直度。由此,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延长了立柱200和天花板接触过程的时间,给控制系统较充足的反应时间,并使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压力从零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立柱200受到的天花板的反作用力较小,防止立柱200发生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预顶体22具有顶撑位,当预顶体22位于顶撑位时,第二弹性件4处于压缩状态并挤压所述预顶体22。可选地,预顶体22也可以具有预顶位,当预顶体22处于预顶位时,第二弹性件4处于自然状态,
也就是说,预顶位可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预顶体22未接触天花板,第二阶段:预顶体22接触天花板但未对天花板产生挤压力,当预顶体22处于预顶位的第一阶段时,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均处于自然状态,立柱200可以驱动顶撑机构100 向上活动。当预顶体22处于预顶位的第二阶段时,第一弹性件3先被压缩以缓冲预顶体22与天花板的接触冲击力,然后第一弹性件3与驱动模块1相连的一端会被驱动向上活动,而第一弹性件3的另一端与预顶杆21相连不会活动,从而使得处于第二阶段的第一弹性件3被拉伸。
此外,预顶体22处于预顶位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二弹性件4均处于自然状态,即第二弹性件4不会被拉伸或压缩,从而使得第二弹性件4不会对预顶体22产生挤压力,而预顶体22与天花板接触后不会相对于天花板活动,从而使得立柱200不会左右活动。
当驱动模块1开始挤压第二弹性件4时,预顶体22处于预顶位,驱动模块1逐渐压缩第二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4压缩后会将弹性力传递至预顶杆21,使得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随着驱动模块1挤压第二弹性件4而不断增加。
在上述实施例中,活动座12包括:本体121、顶板122和底板123,顶板122设于本体121邻近预顶体22的一端,底板123设于本体121远离预顶体22的一端,预顶杆 21依次穿过底板123、顶板122后与预顶体22相连。
也就是说,顶板122位于本体121的顶部,底板123位于本体121的底部,预顶杆 21需要穿过顶部和底板123,使得活动座12可以相对于预顶杆21活动,当预顶体22 与天花板接触后,活动座12可以继续向上活动,活动座12向上活动不会直接带动预顶体22加大对天花板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4位于顶板122和底板123之间,且第二弹性件4的底部接触底板123,第二弹性件4的顶部与顶板122间隔预设距离。
通过将第二弹性件4设于顶板122和底板123之间,使得第二弹性件4和预顶体22分别位于顶板122的两侧,具体而言,第二弹性件4的底部与底板123接触,以使当活动座12活动时,底板123可以驱动第二弹性件4活动,当第二弹性件4的顶部与预顶杆21或其他限位结构接触后,第二弹性件4逐渐被压缩,而第二弹性件4压缩后会将弹性力传递至预顶体22上,以增大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从而使立柱200固定。
进一步地,预顶体22上形成台阶面211,台阶面211位于顶板122和底板123之间,第二弹性件4位于台阶面211和底板123之间,底板123推动第二弹性件4向上活动时,台阶面211可对第二弹性件4限位,由此,当活动座12向上活动时,其底板123会推动第二弹性件4的底部活动,当第二弹性件4的顶部未与台阶面211接触时,第二弹性件4处于自然状态,而当第二弹性件4的顶部与台阶面211接触时,台阶面211会对第二弹性件4限位,使得第二弹性件4不会继续向上活动,当底板123持续推动第二弹性件4的底部向上时,第二弹性件4逐渐被压缩,从而使得预顶体22与天花板的支撑力逐渐增大。
其中,例如图4所示,台阶面211围绕预顶杆21的周向设置,台阶面211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二弹性件4的外径尺寸,从而使得第二弹性件4与台阶面211接触后,台阶面 211可以均匀地对第二弹性件4产生挤压,以使第二弹性件4可以被均匀地挤压,从而使得预顶体22受力均匀。
可以理解的是,当预顶体22处于预顶位的第一阶段时,活动座12可以带动预顶体22、预顶杆21、第一弹性件3和第二弹性件4一起活动,即在第一阶段时,活动座12 和预顶杆2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活动。当预顶体22接触天花板时进入第二阶段,预顶杆 21和预顶体22不会再向上活动时,活动座12会相对于预顶杆21发生相对活动,在第二阶段活动座12的底板123会推动第二弹性向上活动,即第二弹性件4会相对于预顶杆21向上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弹性件4的弹性系数,由此,通过将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系数设为较小,使得预顶体22与天花板接触时产生的冲击力传递至第一弹性件3上时,第一弹性件3可以被压缩以吸收冲击力。若第一弹性件3的弹性系数较大,当冲击力传递至第一弹性件3上时,第一弹性件3不会发生变形,导致第一弹性件3不能起到缓冲作用,则致使预顶体22与天花板之间的冲击较大。
此外,通过将第二弹性件4的弹性系数设为较大值,使得当底板123推动第二弹性件4并使第二弹性件4与台阶面211抵接时,第二弹性件4的压缩变形量不会很大,以使当活动座12继续活动时,第二弹性件4可以继续被压缩,从而使得传递至预顶体22 的支撑力逐渐增大,而不是巨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撑机构100还包括基座7,基座7设于立柱200上,驱动件11设于基座7和活动座12之间,以使驱动件11驱动活动座12活动,例如图3 所示,驱动件11设于基座7上,以使驱动件11可以稳定工作,驱动件11与活动座12 相连,使得驱动件11可以驱动活动座12相对于基座7向上活动。其中,驱动件11可以为驱动电缸,也可以为液压伸缩杆,还可以为丝杠等,这里不作限制。
可选地,顶撑机构100还包括:导向模块5,导向模块5包括:定位板51和导向轴 52,具体地,定位板51设于基座7上,定位板51上形成连接孔,导向轴52穿过连接孔后与活动座12相连,以使活动座12沿竖直方向活动。
例如图2和图5所示,定位板51固定在基座7上,导向轴52穿过定位板51后,导向轴52的顶部与活动座12的顶板122相连,由此,当活动座12向上活动时,导向轴 52会随之向上活动,以使导向轴52可以对活动座12其导向作用,从而使得活动座12 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上活动。
进一步地,导向模块5包括多个导向轴52,相邻两个导向轴52之间间隔开设置,多个导向轴52穿过定位板51后,其顶部均与顶板122相连,从而使得活动座12在向上活动时,多个导向轴52也会随之朝竖直方向向上活动,从而使得活动座12在向上活动时活动座12不会发生倾斜。
在一个示例中,导向模块5包括:第一导向块53、定位板51和导向轴52,定位板 51设于基座7上,定位板51上形成连接孔,第一导向块53上形成导向孔,第一导向块 53设于定位板51上后,连接孔与导向孔连通,导向轴52依次穿过连接孔和导向孔后与顶板122相连,由此,导向轴52在活动时,第一导向块53可以对导向轴52限位,以使导向轴52可以沿竖直方向活动,防止导向轴52活动的距离较大时发生倾斜。
在另一个示例中,导向模块5包括第二导向块54,第二导向块54设于顶板122上,第二导向块54上形成导向孔,预顶杆21穿过导向孔后与预顶体22相连,由此,第二导向块54可以对预顶杆21限位,以使预顶杆21沿竖直方向活动,从而使得预顶体22 与天花板接触后,预顶杆21可以稳定支撑预顶体2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撑机构100还包括:检测模块6,检测模块6包括:检测件61,检测件61设于驱动件11底板,以检测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例如图3所示,当预顶体22处于顶撑位时,活动座12的底板123挤压第二弹性件4,第二弹性件4会对将弹性件力传递至预顶体22上,同时第二弹性件4也会对活动座12产生反作用力,而第二弹性件4对活动座12的反作用力,与第二弹性件4传递至预顶体22 上的弹性力大小相等,由此,通过将检测件61设于驱动件11的底部,可以使检测件61 检测出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压力。具体地,检测件61可以设于驱动件11与基座7之间,使得驱动件11在驱动活动座12活动时,活动座12对驱动件11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以传递至检测件61上,同时也可以传递至基座7和立柱200上,从而可以使得立柱200 稳固,并使立柱200保持垂直。
此外,通过使用检测件61检测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可以实时监控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防止活动座12持续活动导致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超出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当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超出范围,会导致立柱200发生移动或倾斜,从而会使抹灰设备1000不能较好地进行抹灰作业。
可选地,检测模块6还包括:触发器62和触发件63,触发器62设于预顶杆21的底部,触发件63设于活动座12上,活动座12向上时,触发件63朝向触发器62活动,触发件63接触并触发触发器62时第二弹性件4被压缩。
例如图2和图5所示,触发器62设于预顶杆21的底部,触发件63设于底板123 上,预顶体22处于预顶位的第二阶段时,活动座12相对于预顶杆21活动,使得当活动座12向上活动时,触发件63会朝向触发器62活动,当触发件63接触并触发触发器 62时,预顶体22活动至顶撑位,同时第二弹性件4与台阶面211抵接,若活动座12 持续向上活动时,第二弹性件4会被逐渐压缩,通过监控检测件61检测的支撑力以控制驱动件11停止工作。
其中,当触发件63触发触发器62时,触发器62和触发件6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产生回应,例如当触发件63触发触发器62时,触发器62或触发件63可以有指示灯闪烁,再如,当触发件63触发触发器62时,触发器62或触发件63可以发出声音,以表示第二弹性件4呈压缩状态,立柱200限位和固定。
另外,通过将触发件63设于活动座12不同的高度位置,使得触发器62与触发件 63触发所需时间不同,即活动座12上升高度不同,固定立柱200时驱动件11驱动的活动座12的行程不同。例如,当将触发件63设于活动座12的最底部时,那么触发器62 与触发件63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活动座12需要向上活动较大的行程,触发器62才会触发触发件63。再如,当将触发件63设于活动座12与最底部较远位置处时,触发件 63可以设于活动座12的中部位置,那么触发器62与触发件63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活动座12需要向上活动较小的行程,触发器62会触发触发件63。无论触发件63设在活动座12哪个位置,当触发器62和触发件63触发时,第二弹性件4的顶部刚好与台阶面211抵接, 活动座12继续驱动触发件63向上活动后,第二弹性件4逐渐被压缩。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100的抹灰设备1000。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抹灰设备1000包括:立柱200、升降机构300和多个顶撑机构100,升降机构300与立柱200相连,以驱动立柱200活动,多个顶撑机构100 间隔开设于立柱200的顶部,以对立柱200限位。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抹灰设备1000,通过将多个顶撑机构100设于立柱200上,使得立柱200可以驱动顶撑机构100向上活动,以顶撑天花板,当顶撑机构100的预顶体22接触天花板时,接触过程产生的冲击力会被第一弹性件3吸收,从而不会传递至立柱200上,进而使得立柱200不会发生位移,当预顶体22活动至顶撑位时,第二弹性件4起缓冲作用,以使预顶体22对天花板的支撑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立柱200 通过顶撑机构100与天花板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进而使得立柱200可以竖直固定,立柱200竖直固定后,抹灰设备1000在进行抹灰作业时,可以提高抹灰效率和抹灰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设于立柱上,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和活动座,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座活动;
预顶模块,所述预顶模块包括预顶杆和用于顶撑天花板的预顶体,所述预顶杆的顶部与所述预顶体相连;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预顶杆和所述活动座之间,当所述预顶体接触天花板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呈拉伸状态;以及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预顶杆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状态时可对所述立柱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顶体具有顶撑位,当所述预顶体位于所述顶撑位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挤压所述预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包括本体、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本体邻近所述预顶体的一端,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预顶体的一端,所述预顶杆依次穿过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后与所述预顶体相连;
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顶部与所述顶板间隔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顶体上形成台阶面,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底板推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向上活动时,所述台阶面可对所述第二弹性件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活动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模块,所述导向模块包括: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板上形成连接孔;
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活动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底部,以检测所述预顶体对天花板的支撑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触发器和触发件,所述触发器设于所述预顶杆的底部,所述触发件设于所述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向上时,所述触发件朝向所述触发器活动,所述触发件接触并触发所述触发器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压缩。
10.一种抹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立柱相连,以驱动所述立柱活动;
顶撑机构,所述顶撑机构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所述顶撑机构设于所述立柱的顶部,以对所述立柱限位。
CN202011493235.0A 2020-12-17 2020-12-17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Active CN114645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3235.0A CN114645611B (zh) 2020-12-17 2020-12-17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PCT/CN2021/138961 WO2022127881A1 (zh) 2020-12-17 2021-12-17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抹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3235.0A CN114645611B (zh) 2020-12-17 2020-12-17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611A CN114645611A (zh) 2022-06-21
CN114645611B true CN114645611B (zh) 2022-11-22

Family

ID=8199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3235.0A Active CN114645611B (zh) 2020-12-17 2020-12-17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5611B (zh)
WO (1) WO2022127881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0270A1 (en) * 1986-06-25 1988-01-14 Regez Ag Ofenbau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eveling and smoothing a coat of concrete and cement mortar for producing a floor base, and process for using such an apparatus
CN101096883A (zh) * 2006-06-29 2008-01-02 贺启宇 自动抹墙机
CN201103228Y (zh) * 2007-10-16 2008-08-20 宋鹏飞 墙面抹灰机
CN101328760A (zh) * 2007-06-21 2008-12-24 贺启宇 自动抹墙机
CN206000133U (zh) * 2016-06-17 2017-03-08 广东世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扩张式支架
CN109441074A (zh) * 2018-11-22 2019-03-08 温州正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装修使用的找平抹灰装置
CN209227996U (zh) * 2018-12-03 2019-08-09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体抹灰装置
CN209323928U (zh) * 2018-12-18 2019-08-30 吴加银 一种建筑施工用抹灰装置
CN112012450A (zh) * 2020-09-18 2020-12-01 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抹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2945A (en) * 1999-04-26 2000-07-04 Jeffries; Rick Sheet material lifting and retain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0270A1 (en) * 1986-06-25 1988-01-14 Regez Ag Ofenbau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eveling and smoothing a coat of concrete and cement mortar for producing a floor base, and process for using such an apparatus
CN101096883A (zh) * 2006-06-29 2008-01-02 贺启宇 自动抹墙机
CN101328760A (zh) * 2007-06-21 2008-12-24 贺启宇 自动抹墙机
CN201103228Y (zh) * 2007-10-16 2008-08-20 宋鹏飞 墙面抹灰机
CN206000133U (zh) * 2016-06-17 2017-03-08 广东世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扩张式支架
CN109441074A (zh) * 2018-11-22 2019-03-08 温州正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装修使用的找平抹灰装置
CN209227996U (zh) * 2018-12-03 2019-08-09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体抹灰装置
CN209323928U (zh) * 2018-12-18 2019-08-30 吴加银 一种建筑施工用抹灰装置
CN112012450A (zh) * 2020-09-18 2020-12-01 上海蔚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抹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611A (zh) 2022-06-21
WO2022127881A1 (zh)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64080A1 (en) Unlocking device, locking device, battery replacement mobile platform and fast battery replacement system
CN108500598B (zh) 一种卡簧的上下料装置
CN114645611B (zh) 用于顶天花板的顶撑机构和具有其的抹灰设备
CN116044471A (zh) 四柱柔性单元式超前液压支架及巷道支护方法
CN112978605B (zh) 智能提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340002B (zh) 顶梁板垂直钻孔装置
CN108868173B (zh) 建筑工地用防坠物设备
CN115821926B (zh) 一种钻杆定位机构及液压桩机
CN114993833B (zh) 一种预应力橡胶隔震支座的预应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3356766B (zh) 煤矿掘锚机
KR100652189B1 (ko) 작업용 리프트의 추락방지장치
CN115014978A (zh) 杆体径向强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0238578B (zh) 一种实现带瓷环的t型焊钉自动焊接的装置
CN216642166U (zh) 门式超前支架
CN113775893A (zh) 带顶杆的多级升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6305421U (zh) 一种用于钢梁整体提升施工的混合支撑装置
CN214639714U (zh) 一种用于spd底座的铆钉装置
CN220285780U (zh) 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
CN112229726B (zh) 自动升降的高层建筑栏杆水平推力检测装置、检测控制系统
CN216143507U (zh) 一种带顶杆的多级升降装置
CN216038542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及其防挤压装置
CN219443318U (zh) 一种插件板铆接机
CN216181719U (zh) 一种便捷的打孔辅助装置
CN113123610B (zh) 一种大跨屋面钢桁架结构施工方法
CN211922400U (zh) 一种安全型挡车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