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9858B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9858B
CN114639858B CN202210365089.6A CN202210365089A CN114639858B CN 114639858 B CN114639858 B CN 114639858B CN 202210365089 A CN202210365089 A CN 202210365089A CN 114639858 B CN114639858 B CN 114639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il
fixedly connected
suctio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50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9858A (zh
Inventor
徐海根
林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50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9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9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9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9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9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推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动辊、转动带、第一吸力筒和固定装置,所述底板的上侧通过L形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下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轴向外侧滚动连接有转动带。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辊、转动带、红外传感器、第一线圈、第一磁力块、第一活塞块和第一吸力筒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将下壳体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从而达到了可以自动化组装下壳体与电池块的效果,进而解决了新能源车间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传统的燃油汽车已逐渐向新能源汽车转变,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是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是由电池模组、蒸发器、PTC加热模块、风机、风道及温度采集组成热管理系统、BMS管理系统、BDU模块和软连接及电气接口组成,现如今针对于电池模组的加工设备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的方向。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模组的加工设备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其一、电池包是通过上下壳体与若干个电池块组合而生,而电池块与下壳体的组装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使得生产不够自动化,从而造成新能源车间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二、若采用自动化的设备进行电池块与下壳体的组装,由于电池块在与下壳体进行对接安装时,无法控制电池块进入下壳体内部凹槽的速率,进而导致电池块对接不稳定,存在电池块下落速率较快,电池块与下壳体发生较大撞击,造成电池块破损,对接反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下壳体,所述底板的上侧通过U形板固定连接有送料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推进装置,所述送料壳体的左侧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壳体的右侧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和吸力装置;
所述推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动辊、转动带、第一吸力筒和固定装置,所述底板的上侧通过L形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下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轴向外侧滚动连接有转动带,所述转动带上设置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吸力筒,所述第一吸力筒贯穿转动带,所述第一吸力筒上设置有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线圈、第一弹簧、第一磁力块、第一活塞块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吸力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吸力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磁力块,所述第一磁力块靠近下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磁力块与第一线圈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吸力筒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第一线圈为电性连接。
当电池块缓慢下落到下壳体内部凹槽后,实现了对电池块与下壳体智能对接的目的,此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辊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辊带动转动带进行同步转动,与此同时红外传感器识别到下壳体时,控制第一线圈的内部通入电流,使得第一线圈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一磁力块相吸的磁力,然后第一磁力块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塞块朝第一线圈的一侧运动,使得第一吸力筒与下壳体接触部位成为负压状态,进而实现了将下壳体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同时转动辊通过第一吸力筒的作用带动下壳体运动一个凹槽距离,使得下壳体内部下一凹槽正对送料壳体右部下侧的缺口,再次进行电池块对接,如此反复,进而实现了可以自动化组装下壳体与电池块的目的。
当红外传感器为未识别到下壳体时,第一线圈的内部不会通入电流,这一动作进而达到可以精准固定下壳体,同时保证下壳体间歇前进,下壳体与电池块精准对接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送料轮,所述送料壳体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后侧转动连接有送料轮,所述送料轮沿轴向等距开设有三个长杆。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线圈、第二弹簧、第二磁力块、检测装置和调控装置,所述送料壳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C形板,所述C形板的内侧上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磁力块,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二磁力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磁力块远离第二线圈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上设置有调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的结构包括运动架、固定轴和转动轮,所述第二磁力块远离第二线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运动架,所述运动架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送料壳体为固定连接,所述运动架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调控装置的结构包括运动框、滑动变阻器、拨块和第三弹簧,所述转动轮的内部开设有运动框,所述运动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关于转动轮轴向的内侧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所述拨块与运动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滑动变阻器与第二线圈为电性连接。
在电池块下落的同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转动轮进行转动,在转动轮转动的同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带动拨块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的内部阻值,由于滑动变阻器与第二线圈为电性连接,使得转动轮转动速率大小与滑动变阻器的内部阻值大小呈反比关系,进而实现了电池块下落速率大小与通入第二线圈内部的电流大小呈正比关系,第二线圈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二磁力块相斥的磁场力,使得第二磁力块推动运动架围绕固定轴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转动轮对电池块夹紧的目的,即转动轮对电池块夹紧力度大小跟随电池块下落速率大小呈正比关系,从而达到保持电池块一个稳定缓慢的下落速率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吸力装置包括第二吸力筒、第四弹簧、吸附装置和触发装置,所述送料壳体的右侧内部设置有第二吸力筒,所述第二吸力筒贯穿送料壳体的右侧壁且伸入到送料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吸力筒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吸力筒的内侧设置有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吸力筒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三线圈、第五弹簧、第三磁力块和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吸力筒的内部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线圈,所述第二吸力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磁力块,所述第三磁力块与第三线圈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三磁力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块。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触发块、第二触发块和连接块,所述第二吸力筒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块,所述第一触发块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块,所述第一触发块、第二触发块与第三线圈为电性连接。
将待组装的下壳体放置在底板的内侧,由于送料壳体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连接外置的电池块供给装置,使得电池块落入到送料壳体的内部,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送料轮进行转动,使得送料轮上设置的长杆推动电池块向右运动,同时上侧的电池块不断落下,当电池块运动到与第二吸力筒接触并且向右推动第二吸力筒时,第二吸力筒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触发块向右进行同步运动,当第一触发块与第二触发块接触时,由于第一触发块、第二触发块与第三线圈为电性连接,使得第三线圈的内部通入电流,第三线圈通入电流后产生吸引第三磁力块的磁力,第三磁力块带动第二活塞块向右在第二吸力筒的内部进行滑动,此时,第二吸力筒左侧的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进而实现了第二吸力筒对电池块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随着电池块的不断推动,第一触发块与第二触发块相分离时,电池块也正对送料壳体下侧的缺口处,此时第三线圈的内部电流断开,第二吸力筒对电池块吸附力消失,电池块随自身重力下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通过送料轮、送料壳体、第二吸力筒、第一触发块、第二触发块、第三线圈、三磁力块和第二活塞块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第二吸力筒对电池块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从而达到使电池块运动到与下壳体内部凹槽相对处进行下落的效果,实现了对电池块与下壳体智能对接的目的。
2、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通过转动轮、拨块、滑动变阻器、第二线圈、第二磁力块、运动架和固定轴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转动轮对电池块夹紧的目的,即转动轮对电池块夹紧力度大小跟随电池块下落速率大小呈正比关系,从而达到保持电池块一个稳定缓慢的下落速率的效果,进而解决了若采用自动化的设备进行电池块与下壳体的组装,由于电池块在与下壳体进行对接安装时,无法控制电池块进入下壳体内部凹槽的速率,进而导致电池块对接不稳定,存在电池块下落速率较快,电池块与下壳体发生较大撞击,造成电池块破损,对接反弹的问题。
3、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辊、转动带、红外传感器、第一线圈、第一磁力块、第一活塞块和第一吸力筒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将下壳体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从而达到了可以自动化组装下壳体与电池块的效果,进而解决了电池包是通过上下壳体与若干个电池块组合而生,而电池块与下壳体的组装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使得生产不够自动化,从而造成新能源车间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4、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通过当红外传感器为未识别到下壳体时,第一线圈的内部不会通入电流,这一动作进而达到可以精准固定下壳体,同时保证下壳体间歇前进,下壳体与电池块精准对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送料壳体的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吸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吸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推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转动轮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下壳体;3、送料壳体;4、推进装置;41、第一电机;42、转动辊;43、转动带;44、第一吸力筒;45、固定装置;451、第一线圈;452、第一弹簧;453、第一磁力块;454、第一活塞块;455、红外传感器;5、送料装置;51、第二电机;52、送料轮;6、控制装置;61、第二线圈;62、第二弹簧;63、第二磁力块;64、检测装置;641、运动架;642、固定轴;643、转动轮;65、调控装置;651、运动框;652、滑动变阻器;653、拨块;654、第三弹簧;7、吸力装置;71、第二吸力筒;72、第四弹簧;73、吸附装置;731、第三线圈;732、第五弹簧;733、第三磁力块;734、第二活塞块;74、触发装置;741、第一触发块;742、第二触发块;74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0,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下壳体2,底板1的上侧通过U形板固定连接有送料壳体3,下壳体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推进装置4,送料壳体3的左侧设置有送料装置5,送料壳体3的右侧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6和吸力装置7;
推进装置4包括第一电机41、转动辊42、转动带43、第一吸力筒44和固定装置45,底板1的上侧通过L形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靠近下壳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2,转动辊42的轴向外侧滚动连接有转动带43,转动带43上设置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吸力筒44,第一吸力筒44贯穿转动带43,第一吸力筒44上设置有固定装置45。
进一步的,固定装置45的结构包括第一线圈451、第一弹簧452、第一磁力块453、第一活塞块454和红外传感器455,第一吸力筒4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线圈451,第一吸力筒4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磁力块453,第一磁力块453靠近下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块454,第一磁力块453与第一线圈45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52,第一吸力筒44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455,红外传感器455与第一线圈451为电性连接。
当电池块缓慢下落到下壳体2内部凹槽后,实现了对电池块与下壳体2智能对接的目的,此时启动第一电机41带动转动辊42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辊42带动转动带43进行同步转动,与此同时红外传感器455识别到下壳体2时,控制第一线圈451的内部通入电流,使得第一线圈45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一磁力块453相吸的磁力,然后第一磁力块45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塞块454朝第一线圈451的一侧运动,使得第一吸力筒44与下壳体2接触部位成为负压状态,进而实现了将下壳体2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同时转动辊42通过第一吸力筒44的作用带动下壳体2运动一个凹槽距离,使得下壳体2内部下一凹槽正对送料壳体3右部下侧的缺口,再次进行电池块对接,如此反复,进而实现了可以自动化组装下壳体2与电池块的目的。
当红外传感器455为未识别到下壳体2时,第一线圈451的内部不会通入电流,这一动作进而达到可以精准固定下壳体2,同时保证下壳体2间歇前进,下壳体2与电池块精准对接的效果。
进一步的,送料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1和送料轮52,送料壳体3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的后侧转动连接有送料轮52,送料轮52沿轴向等距开设有三个长杆。
进一步的,控制装置6包括第二线圈61、第二弹簧62、第二磁力块63、检测装置64和调控装置65,送料壳体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C形板,C形板的内侧上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61,第二线圈6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磁力块63,第二线圈61与第二磁力块6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第二磁力块63远离第二线圈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64,检测装置64上设置有调控装置65。
进一步的,检测装置64的结构包括运动架641、固定轴642和转动轮643,第二磁力块63远离第二线圈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运动架641,运动架641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642,固定轴642与送料壳体3为固定连接,运动架641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643。
进一步的,调控装置65的结构包括运动框651、滑动变阻器652、拨块653和第三弹簧654,转动轮643的内部开设有运动框651,运动框6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变阻器652,滑动变阻器652关于转动轮643轴向的内侧设置有拨块653,拨块653在滑动变阻器652上滑动,拨块653与运动框65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54,滑动变阻器652与第二线圈61为电性连接。
在电池块下落的同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转动轮643进行转动,在转动轮643转动的同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带动拨块653在滑动变阻器652上滑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652的内部阻值,由于滑动变阻器652与第二线圈61为电性连接,使得转动轮643转动速率大小与滑动变阻器652的内部阻值大小呈反比关系,进而实现了电池块下落速率大小与通入第二线圈61内部的电流大小呈正比关系,第二线圈6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二磁力块63相斥的磁场力,使得第二磁力块63推动运动架641围绕固定轴642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转动轮643对电池块夹紧的目的,即转动轮643对电池块夹紧力度大小跟随电池块下落速率大小呈正比关系,从而达到保持电池块一个稳定缓慢的下落速率的效果。
进一步的,吸力装置7包括第二吸力筒71、第四弹簧72、吸附装置73和触发装置74,送料壳体3的右侧内部设置有第二吸力筒71,第二吸力筒71贯穿送料壳体3的右侧壁且伸入到送料壳体3的外部,第二吸力筒71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四弹簧72,第二吸力筒71的内侧设置有吸附装置73,第二吸力筒7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74。
进一步的,吸附装置73的结构包括第三线圈731、第五弹簧732、第三磁力块733和第二活塞块734,第二吸力筒71的内部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线圈731,第二吸力筒7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磁力块733,第三磁力块733与第三线圈73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732,第三磁力块73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块734。
进一步的,触发装置74的结构包括第一触发块741、第二触发块742和连接块743,第二吸力筒7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块741,第一触发块741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块743,连接块7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块742,第一触发块741、第二触发块742与第三线圈731为电性连接。
将待组装的下壳体2放置在底板1的内侧,由于送料壳体3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连接外置的电池块供给装置,使得电池块落入到送料壳体3的内部,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机51带动送料轮52进行转动,使得送料轮52上设置的长杆推动电池块向右运动,同时上侧的电池块不断落下,当电池块运动到与第二吸力筒71接触并且向右推动第二吸力筒71时,第二吸力筒7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触发块741向右进行同步运动,当第一触发块741与第二触发块742接触时,由于第一触发块741、第二触发块742与第三线圈731为电性连接,使得第三线圈731的内部通入电流,第三线圈731通入电流后产生吸引第三磁力块733的磁力,第三磁力块733带动第二活塞块734向右在第二吸力筒71的内部进行滑动,此时,第二吸力筒71左侧的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进而实现了第二吸力筒71对电池块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随着电池块的不断推动,第一触发块741与第二触发块742相分离时,电池块也正对送料壳体3下侧的缺口处,此时第三线圈731的内部电流断开,第二吸力筒71对电池块吸附力消失,电池块随自身重力下落。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首先将待组装的下壳体2放置在底板1的内侧,由于送料壳体3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连接外置的电池块供给装置,使得电池块落入到送料壳体3的内部,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机51带动送料轮52进行转动,使得送料轮52上设置的长杆推动电池块向右运动,同时上侧的电池块不断落下,当电池块运动到与第二吸力筒71接触并且向右推动第二吸力筒71时,第二吸力筒71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触发块741向右进行同步运动,当第一触发块741与第二触发块742接触时,由于第一触发块741、第二触发块742与第三线圈731为电性连接,使得第三线圈731的内部通入电流,第三线圈731通入电流后产生吸引第三磁力块733的磁力,第三磁力块733带动第二活塞块734向右在第二吸力筒71的内部进行滑动,此时,第二吸力筒71左侧的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进而实现了第二吸力筒71对电池块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随着电池块的不断推动,第一触发块741与第二触发块742相分离时,电池块也正对送料壳体3下侧的缺口处,此时第三线圈731的内部电流断开,第二吸力筒71对电池块吸附力消失,电池块随自身重力下落。
进一步的,在电池块下落的同时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带动转动轮643进行转动,在转动轮643转动的同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带动拨块653在滑动变阻器652上滑动,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652的内部阻值,由于滑动变阻器652与第二线圈61为电性连接,使得转动轮643转动速率大小与滑动变阻器652的内部阻值大小呈反比关系,进而实现了电池块下落速率大小与通入第二线圈61内部的电流大小呈正比关系,第二线圈6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二磁力块63相斥的磁场力,使得第二磁力块63推动运动架641围绕固定轴642进行转动,进而实现了转动轮643对电池块夹紧的目的,即转动轮643对电池块夹紧力度大小跟随电池块下落速率大小呈正比关系,从而达到保持电池块一个稳定缓慢的下落速率的效果。
进一步的,当电池块缓慢下落到下壳体2内部凹槽后,实现了对电池块与下壳体2智能对接的目的,此时启动第一电机41带动转动辊42进行转动,使得转动辊42带动转动带43进行同步转动,与此同时红外传感器455识别到下壳体2时,控制第一线圈451的内部通入电流,使得第一线圈451通入电流后产生与第一磁力块453相吸的磁力,然后第一磁力块453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塞块454朝第一线圈451的一侧运动,使得第一吸力筒44与下壳体2接触部位成为负压状态,进而实现了将下壳体2进行吸附固定的目的,同时转动辊42通过第一吸力筒44的作用带动下壳体2运动一个凹槽距离,使得下壳体2内部下一凹槽正对送料壳体3右部下侧的缺口,再次进行电池块对接,如此反复,进而实现了可以自动化组装下壳体2与电池块的目的。
进一步的,当红外传感器455为未识别到下壳体2时,第一线圈451的内部不会通入电流,这一动作进而达到可以精准固定下壳体2,同时保证下壳体2间歇前进,下壳体2与电池块精准对接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下壳体(2),所述底板(1)的上侧通过U形板固定连接有送料壳体(3),所述下壳体(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推进装置(4),所述送料壳体(3)的左侧设置有送料装置(5),所述送料壳体(3)的右侧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6)和吸力装置(7);
所述推进装置(4)包括第一电机(41)、转动辊(42)、转动带(43)、第一吸力筒(44)和固定装置(45),所述底板(1)的上侧通过L形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靠近下壳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2),所述转动辊(42)的轴向外侧滚动连接有转动带(43),所述转动带(43)上设置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吸力筒(44),所述第一吸力筒(44)贯穿转动带(43),所述第一吸力筒(44)上设置有固定装置(45);
所述固定装置(45)的结构包括第一线圈(451)、第一弹簧(452)、第一磁力块(453)、第一活塞块(454)和红外传感器(455),所述第一吸力筒(4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线圈(451),所述第一吸力筒(4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磁力块(453),所述第一磁力块(453)靠近下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块(454),所述第一磁力块(453)与第一线圈(45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52),所述第一吸力筒(44)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455),所述红外传感器(455)与第一线圈(451)为电性连接;
所述送料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1)和送料轮(52),所述送料壳体(3)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1),所述第二电机(51)的后侧转动连接有送料轮(52),所述送料轮(52)沿轴向等距开设有三个长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第二线圈(61)、第二弹簧(62)、第二磁力块(63)、检测装置(64)和调控装置(65),所述送料壳体(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C形板,所述C形板的内侧上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线圈(61),所述第二线圈(6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磁力块(63),所述第二线圈(61)与第二磁力块(6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所述第二磁力块(63)远离第二线圈(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64),所述检测装置(64)上设置有调控装置(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4)的结构包括运动架(641)、固定轴(642)和转动轮(643),所述第二磁力块(63)远离第二线圈(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运动架(641),所述运动架(641)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轴(642),所述固定轴(642)与送料壳体(3)为固定连接,所述运动架(641)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轮(6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装置(65)的结构包括运动框(651)、滑动变阻器(652)、拨块(653)和第三弹簧(654),所述转动轮(643)的内部开设有运动框(651),所述运动框(6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变阻器(652),所述滑动变阻器(652)关于转动轮(643)轴向的内侧设置有拨块(653),所述拨块(653)在滑动变阻器(652)上滑动,所述拨块(653)与运动框(65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54),所述滑动变阻器(652)与第二线圈(61)为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装置(7)包括第二吸力筒(71)、第四弹簧(72)、吸附装置(73)和触发装置(74),所述送料壳体(3)的右侧内部设置有第二吸力筒(71),所述第二吸力筒(71)贯穿送料壳体(3)的右侧壁且伸入到送料壳体(3)的外部,所述第二吸力筒(71)的轴向外侧套接有第四弹簧(72),所述第二吸力筒(71)的内侧设置有吸附装置(73),所述第二吸力筒(7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7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73)的结构包括第三线圈(731)、第五弹簧(732)、第三磁力块(733)和第二活塞块(734),所述第二吸力筒(71)的内部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线圈(731),所述第二吸力筒(7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磁力块(733),所述第三磁力块(733)与第三线圈(73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732),所述第三磁力块(73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块(7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74)的结构包括第一触发块(741)、第二触发块(742)和连接块(743),所述第二吸力筒(7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块(741),所述第一触发块(741)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块(743),所述连接块(7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块(742),所述第一触发块(741)、第二触发块(742)与第三线圈(731)为电性连接。
CN202210365089.6A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Active CN114639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5089.6A CN114639858B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5089.6A CN114639858B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9858A CN114639858A (zh) 2022-06-17
CN114639858B true CN114639858B (zh) 2023-04-07

Family

ID=81952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5089.6A Active CN114639858B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985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1987B (zh) * 2017-12-29 2023-12-29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设备解锁装置、换电设备及电池箱快速换电系统
CN208336391U (zh) * 2018-05-03 2019-01-04 诸暨橙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装配装置
CN208559975U (zh) * 2018-07-04 2019-03-01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电池包装线
CN210063743U (zh) * 2019-02-19 2020-02-14 汪祺富 一种防掉落太阳能载片盒
CN109865564B (zh) * 2019-02-28 2021-11-05 宁波心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端的基于光机电的生产装置
CN209344243U (zh) * 2019-03-24 2019-09-03 长兴佳灵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自动入槽装置
CN210133664U (zh) * 2019-03-26 2020-03-10 天津丰隆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用具有自动推送功能的输送台
CN210926181U (zh) * 2019-12-07 2020-07-03 北电爱思特(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配组装置
CN111547287B (zh) * 2020-05-14 2021-12-10 江西省中子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锂电池批量快速打包设备
CN212655034U (zh) * 2020-05-25 2021-03-05 罗钦锋 一种锂电池电芯用纠偏输送装置
CN212323049U (zh) * 2020-06-10 2021-01-08 河南博特建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自动插接装置
CN211468926U (zh) * 2020-07-13 2020-09-11 湖南思博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壳出料装置
CN214517222U (zh) * 2020-12-18 2021-10-29 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钣金件冲压成型自动送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9858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0932B (zh) 一种圆柱电池自动装配入壳机
CN111248136A (zh) 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自动喂料装置
CN11463985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层壳体的智能对接加工设备
CN108688516B (zh) 一种电动汽车供电系统
CN108909474A (zh) 新能源电动公交车
CN11566352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便携式充电枪
CN108715128A (zh) 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
CN111055942B (zh) 一种载人电动爬树机
CN211000968U (zh) 新能源汽车节能充电桩
CN108263236A (zh) 一种可供电动汽车充电的供电系统
CN114484683A (zh) 一种智能楼宇空调通风系统
CN102170027B (zh) 镍锌电池专用卷绕机
CN107749497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卷绕辅助装置
CN210161559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料管加热装置
CN2517244Y (zh) 电动式果树授粉器
CN109362218A (zh) 一种紧凑型贴片机螺旋式大规模供料系统
CN208576694U (zh) 滑行电动车
CN110474007B (zh) 隔膜管制备装置
CN208021245U (zh) 具有收线功能的智能充电桩
CN220473665U (zh) 一种用于耐高温电池的可靠性测试系统
CN108556562B (zh) 一种用于控制轮毂温度的装置
CN111409481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安全型直流长线式充电器
CN220110287U (zh) 一种可自动收紧织带的安全带调节扣
CN217764687U (zh) 一种新型靶车
CN215435088U (zh) 一种电子保护膜粘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