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1552B -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1552B
CN114631552B CN202210324629.6A CN202210324629A CN114631552B CN 114631552 B CN114631552 B CN 114631552B CN 202210324629 A CN202210324629 A CN 202210324629A CN 114631552 B CN114631552 B CN 114631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gh
dough sheet
conveying
hand
h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46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1552A (zh
Inventor
凡登波
王梦娟
武慢
凡登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anmei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anmei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anmei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anmei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46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1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1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1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1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1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8/00Methods for preparing or baking dough
    • A21D8/02Methods for preparing dough; Treating dough prior to b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13/00Finished or partly finished bakery products
    • A21D13/30Filled, to be filled or stuffed products
    • A21D13/31Filled, to be filled or stuffed products filled before b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13/00Finished or partly finished bakery products
    • A21D13/40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form or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抓饼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第一成型工序,将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通过第一压实部件压实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第一面皮;加肉盖合工序,将肉片加入到两个第一面皮中部之间并盖合而使两个第一面皮表面趋于平整或位于上方的第一面皮呈现中部向下凹陷状,形成夹心面皮;第二成型工序,第二压实部件将夹心面皮压合为一体而形成夹心手抓饼;本发明通过直接在手抓饼内部加入肉片,使得手抓饼口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抓饼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手抓饼手工做法是先将面团分份,然后将面团擀成圆形的薄片,形成初始面皮,在初始面皮上涂抹油液,并将该初始面皮折叠以及对折叠后的面皮从一边卷绕,最后对折叠卷绕后的面皮按压成型,形成具有层次感的手抓饼面皮;但该手抓饼制作工艺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且该手抓饼制作过程中,也无法将肉片加入手抓饼内,进而无法进一步的提高手抓饼的肉香味口感;此外,传统工艺制作出手抓饼结构层次感还有待提高;
授权公告号CN107549264B为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和面、醒面、化油、制饼、涂油、盘饼、压饼、速冻得到速冻的酥脆手抓饼。该发明通过控制手抓饼合成工艺条件,提高了手抓饼的酥脆性和口感,但该手抓饼制作工序中,无法在手抓饼制作过程中加入肉片而进一步的使手抓饼形成夹心手抓饼;若是直接在两个手抓饼之间加入肉片,由于肉片具有一定厚度会使得两个手抓饼中部凸起,从而使得该两个手抓饼和肉片合成的新的手抓饼由于中部厚度和边缘厚度不一致,导致在被煎熟时中部易被煎糊而边缘可能未被煎熟的问题发生,进而使得整个手抓饼口味不协调反而降低手抓饼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部分不足之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通过将手抓饼面皮成型为中间薄而边缘后的第一面皮,使得在两个第一面皮之间加入肉片后压合成型出表面平整的夹心手抓饼,解决了传统手抓饼内无法加入肉片而影响口感以及加入肉片后的手抓饼易油煎不均匀导致手抓饼中部被煎糊而影响口感的问题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第一成型工序,将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通过第一压实部件压实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第一面皮;
加肉盖合工序,将肉片加入到两个第一面皮中部之间并盖合而使两个第一面皮表面趋于平整或位于上方的第一面皮呈现中部向下凹陷状,形成夹心面皮;
第二成型工序,第二压实部件将夹心面皮压合为一体而形成夹心手抓饼。
作为改进,盖合部件将依次交替输送到铲料区处的第一面皮和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依次铲起并依次覆盖到预定位置,使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覆盖在未嵌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上而实现夹心面皮的成型。
作为改进,加肉部件间隔的对移动到加肉区的第一面皮上加肉,使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和未嵌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交替的移动到铲料区;盖合部件将先移动到铲料区的第一面皮铲起并放置到预定位置以及将后移动到铲料区处且内嵌有肉片的另一第一面皮铲起并覆盖到预定位置处先放置的第一面皮上。
作为改进,推动件推动铲板移动铲起铲料区处第一面皮并继续移动至预定位置处的第二齿条处,铰接轴上的齿与第二齿条啮合使继续移动的铲板恰好绕铰接轴转动半圈而将第一面皮覆盖于预定位置。
作为改进,第一成型工序还包括第一压实部件将各层抹有油液的多层螺旋环状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状而使之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
作为改进,通过第一压实部件将多层螺旋环形状的中间面皮压实,使中间面皮的多层之间压合为一体,该多层之间抹有油液使得成型后的手抓饼面皮在烹饪时,内部能够形成多层薄而脆的层状结构,从而提高夹心手抓饼的口感。
作为改进,第一成型工序之前还包括环形成型工序:弧形输送部件接收条形状的初始面皮,圆盘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输出的弧形状的初始面皮,并通过切断部件切断后,使圆盘上弧形状初始面皮螺旋堆叠而形成多层螺旋环状结构的中间面皮。
作为改进,多个第二压辊配合弧形状或螺旋状的第二输送带对第二输送带接收的条状初始面皮滚压输送,实现弧形输送部件将条状的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状的初始面皮。
作为改进,通过多个转动的第二压辊转动挤压正在第二输送带上输送的初始面皮,能够不断的调整初始面皮的形状角度而实现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实现了弧形初始面皮生产的自动化。
作为改进,所述环形成型工序之前还包括旋转挤出部件将面团挤出为多根面条的挤出工序以及滚压输送部件配合旋转挤出部件将多根面条拧成一股面条、滚压输送部件将该一股面条成型为条状的初始面皮的滚压工序。
作为改进,将面条成型为多根面条、将多根面条表面抹有液油、将多根面条拧成一股后成型为条状的初始面皮,使得成型的初始面皮即具有螺旋状的层状结构,进一步的增加了夹心手抓饼的层次感,进而便于提高夹心手抓饼的口感。
作为改进,转动的第一压辊配合第一输送带将旋转挤出部件挤出的多根面条端部盖合输送,并通过导向管对多根面条导向约束,实现多根面条被拧成一股面条后成型为初始面皮的工艺过程。
作为改进,所述滚压工序和挤出工序之间还包括抹油工序:抹油部件对挤出工序挤出的多根旋转的面条表面抹油而使辊压工序中形成的初始面皮具有层状结构。
作为改进,间歇转移部件驱动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于接料区转移至第一成型区,间歇转移部件驱动间歇升降件间歇下降对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到达第一成型区时而使压实辊下降滚压中间面皮,实现中间面皮成型为第一面皮。
针对上述夹心手抓饼加工工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夹心手抓饼加工装置,包括机架;
滚压输送部件;
旋转挤出部件,用于将面团挤出成为多根面条且配合所述滚压输送部件对该多根面条按压输送而将该多根面条转动拧成一股的所述旋转挤出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抹油部件,用于对拧成一股前的多根面条进行抹油液的所述抹油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处;
用于将拧成一股的面条压扁打薄形成初始面皮的所述滚压输送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的挤出方向上。
作为改进,初始面皮依次经过用于将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或多层环形状的弧形输送部件、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处弧形状初始面皮落料而使初始面皮螺旋堆叠成为多层环形状的中间面皮的圆盘以及用于将圆盘中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的第一压实部件。
作为改进,所述旋转挤出部件包括输料管,用于输送面团的所述输料管与所述机架连接;
旋转挤出头,能够相对于所述输料管转动的所述旋转挤出头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上,所述旋转挤出头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面条挤出的挤出孔;
所述挤出孔为大端朝向所述输料管方向的锥形状,且挤出孔的截面为圆形或一字形。
作为改进,旋转挤出头仅能相对于输料管转动而无法相对于输料管轴向方向滑动;旋转挤出头通过第一转动驱动件驱动转动;输料管的上端设置有料斗,面团通过料斗进入输料管内;旋转挤出头的轴面上设置有齿,旋转挤出头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齿轮驱动转动;所述挤出孔截面为一字型时,一字型的正面朝向旋转挤出头的回转中心方向以便于抹油部件更好的抹油液;面条从旋转挤出头的挤出孔挤出,旋转挤出孔为锥形状有利于面条被进一步的压实成型,挤出孔的截面为圆形能够使得挤出的面条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为圆形状的多个面条有利于被转动拧成一根面条,截面为一字型的挤出孔挤出的面条截面形状为一字型,截面为一字型的面条有利于抹油部件提高抹油液面积。
作为改进,所述输料管中设置有用于挤压面团而使面团从所述旋转挤出头挤出的螺杆;所述螺杆内部为空心状;所述挤出孔环形均布在旋转挤出头上;所述抹油部件包括:
与空心状的螺杆端部连接并内部连通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穿出旋转挤出头外且内部充有油液;
第一抹油毛刷,用于导出空心管内油液并对面条涂抹的所述第一抹油毛刷均布于旋转挤出头外的空心管轴面上。
作为改进,所述螺杆与旋转挤出头的转动速度不同或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出输料管外;
作为改进,空心状的螺杆伸出输料管的一端处套设有气滑环,气滑环通过导管连通,气滑环通过螺杆表面设置的孔而与螺杆内部连通,通过导管、气滑环及螺杆向空心管中输送油液;
螺杆转动将输料管内面团挤压并使面团从旋转挤出头被挤出,转动的螺杆带动空心管转动及第一抹油毛刷转动,对刚从旋转挤出头挤出的面条涂抹油液而将油液较为均匀的涂抹在面条上;第一抹油毛刷为吸油液材料,如海绵毛刷或棉线毛刷,能够将空心管内的油液吸出而涂抹在面条上,第一抹油毛刷与面条接触的部位为柔软的材料;或者在空心管的轴面上开孔而使油液能够流到第一抹油毛刷上而便于旋转的第一抹油毛刷将油液涂抹到面条上;
作为改进,所述抹油部件还包括空心圆环、与第一抹油毛刷结构材料相同的第二抹油毛刷、与空心圆环连通的空心安装板,通过空心安装板向空心圆环中输送油液,第二抹油毛刷的一端伸入空心圆环内部,通过空心圆环向第二抹油毛刷补充油液而使第二抹油毛刷能够较为均匀的对旋转的多根面条表面抹油;第一抹油毛刷与第二抹油毛刷配合实现将面条表面更为均匀的抹油。
作为改进,所述滚压输送部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用于对面条或初始面皮进行输送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布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轴向方向的端部;
导向管,用于对拧成一股的面条导向的所述导向管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中部;以及
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方向依次横向布置的多个第一压辊,且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导向管远离所述旋转挤出部件一侧。
作为改进,所述弧形输送部件包括第二输送带,用于将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或多层环形状的第二输送带布置在初始面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为弧形状或螺旋状;以及垂直于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的第二压辊。
所述弧形输送部件输出的端部处设置有用于对弧形状的初始面皮间歇截断的切断部件;且所述切断部件与弧形输送部件共用一个动力件驱动。
作为改进,所述切断部件包括切刀、L型连接板、第一齿条、导向槽、第二弹性件、第一齿轮传动组件、第一间歇齿轮,第一齿轮传动组件和第二输送带的驱动共用一个动力件,以实现第二输送带每次对初始面皮输送定长距离后,切断部件将自动工作对初始面皮进行切断,而无需再增加对切断部件的控制元器件,其中动力件为电机;L型连接板一端与切刀垂直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一齿条连接,第二弹性件设置在导向槽中并位于L型连接板的下方,第一间歇齿轮由与第一齿轮传动组件中的一个轴传动驱动,第一间歇齿轮上仅设置有几个连续的的齿,第一间歇齿轮上的齿与第一齿条啮合,通过第一间歇齿轮间歇的驱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而实现切刀间歇的向下移动对初始面皮切断,以便于初始面皮成型为单个中间面皮。
作为改进,所述切断部件的下方设置有接料区、第一成型区、加肉区、铲料区、空置区;多个圆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各圆盘依次循环经过接料区、第一成型区、加肉区、铲料区和空置区的间歇转移部件。
作为改进,切断部件下方的接料区处的圆盘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处弧形状的初始面皮,以使初始面皮螺旋堆叠成为多层环形状的中间面皮,下料区的圆盘通过盘转驱动件驱动转动,为电机的盘转驱动件安装在间歇转移部件上;下料区的圆盘通过间歇转移部件移动到第一成型区,第一成型区的第一压实部件对中间面皮压实,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的压实辊直接将中间面皮辊压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第一面皮;随后间歇转移部件将盛有第一面皮的圆盘依次转移到加肉区、铲料区,加肉部件间隔的对转来的第一面皮加肉,铲料区的盖合部件间隔的将第一面皮铲起并盖合到前一个已经加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上,并且顺序为,铲料区先铲出圆盘上未加肉的第一面皮放置于预定位置,然后加肉部件将在下一个第一面皮上放置肉片,在加肉区与铲料区之间设置有下压辊,下压辊将肉片压合嵌入到对应第一面皮上,避免盖合部件将嵌有肉片的第一面皮盖合到预定位置空置的第一面皮上时肉片掉落的问题发生;通过使中间面皮在接料区、第一成型区、加肉区、铲料区连续加工,提高了夹心手抓饼的连续自动化生产效率。
作为改进,间歇转移部件包括转移架、第一转轴、间歇机构,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与转移架的回转中心连接,第一转轴的下端伸入机架中并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上安装有间歇机构,四个圆盘分别转动安装在转移架的四端,通过驱动间歇机构而实现第一转轴的间歇转动,进而实现转移架上的圆盘间歇的绕第一转轴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压实部件包括:压实辊;
间歇升降件,用于使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到达第一成型区时而使压实辊下降滚压中间面皮的所述间歇升降件与机架连接;
压实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压实辊绕圆盘回转中心转动而将具有多层初始面皮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饼状的所述压实旋转驱动件设置在圆盘上方并与间歇升降件连接;
环形板,用于对圆盘上中间面皮边缘限位的所述环形板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压实旋转驱动件的下端;
所述压实辊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
压实辊将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状的手抓饼面皮,而由于压实辊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第一压实部件又直接将手抓饼面皮滚压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内凹状的第一面皮。
作为改进,所述间歇升降件包括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布置在间歇转移部件上;所述环形导轨上设置有与圆盘数量对应的弧形状的凹槽,沿着弧形方向的凹槽的一侧面为垂直于底面的直角面而另一侧为与底面成一定倾斜角的斜面;
升降杆,只能相对于机架上下移动的所述升降杆下端伸入环形导轨上;转动的所述环形导轨通过斜面及凹槽实现升降杆间歇的升降。
作为改进,斜面与底面的倾斜角度为110°-150°,升降杆通过横杆与压实旋转驱动件连接,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机架呈上下滑动连接,导向杆的下端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拉簧,通过拉簧使得压实辊具有一个向下的拉力,通过导向杆的限位避免压实辊相对于第一成型区跑偏。
作为改进,本案中的第一输送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板,第一板将第一输送带顶起以配合第一压辊将面条或面皮滚压;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对第一输送带导向的第一侧板;第二输送带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二输送带内侧匹配的弧形板,弧形板用于将第二输送带顶起以配合第二压辊将面皮滚压打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二输送带侧面形状匹配且用于对第二输送带导向的第二侧板;所述输料管处设置有壳体以实现对输料管的防护。
作为改进,所述加肉区处设置有加肉部件,所述加肉部件用于将肉加工成圆形的片状,且该片状的肉片直径小于等于第一面皮中部内凹处的直径;加肉部件将肉片从一个地方放入到另一个地方为现有技术,本案不在过多叙述;本案中,加肉部件也可采用人工加肉的方式对第一面皮内凹处加入肉片,肉片采用咸肉,咸肉不易腐坏,将咸肉加入到两个第一面皮中形成夹心面皮能够提高最终成型的夹心手抓饼的保质时间;
作为改进,所述铲料区设置有盖合部件,所述盖合部件包括铲板、端部设置有齿的铰接轴、推动件、第二齿条,所述铰接轴与铲板前端侧壁连接,用于驱动铲板移动的推动件一端与铰接轴转动连接;推动件安装在机架上;铰接轴上的齿与第二齿条啮合,当推动件推动铲板移动到第二齿条处时,铰接轴上的齿与第二齿条啮合,通过对齿的数量设置,使铲板恰好绕铰接轴转动半圈而将嵌有肉片的第二面皮覆盖盖合到没有肉片的第二面皮上形成夹心面皮;
作为改进,所述铲料区旁侧设置有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处为第二成型区;所述第三输送带旁侧设置有第二压实部件,第三输送带内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三输送带内表面而避免第二压实部件对第三输送带表面按压时导致第三输送带表面凹陷的问题发生;第二压实部件包括能够移动升降的压实板;
作为改进,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二齿轮传动组件、第二间歇齿轮、第三齿条、复位件和连接架;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组件与间歇机构传动连接,第二间歇齿轮为局部没有齿的齿轮,第二间歇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组件啮合传动,第三齿条与第二间歇齿轮啮合传动,复位件用于第三齿条滑动后复位,连接架一端与第三齿条连接而另一端与铰接轴转动连接;间歇机构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同时,间歇机构通过第二齿轮传动组件传动驱动第二间歇齿轮转动,第二间歇齿轮驱动间歇驱动第三齿条朝向第三输送带方向滑动并带动连接架移动,从而使铰接轴移动带动铲板移动,实现盖合部件有规律的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将手抓饼面皮成型为中间薄而边缘后的第一面皮,使得在两个第一面皮之间加入肉片后成型时,一方面,第一面皮和肉片受到挤压成型而不至于肉片被挤压出第一面皮外,从而保证了夹心手抓饼成型时表面平整;另一方面,由于夹心手抓饼表面平整,使得夹心手抓饼能够被均匀的煎熟并伴随肉香味,口感进一步的提高;
2、本发明通过加肉部件间隔的对移动到加肉区的第一面皮上加肉,使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和未嵌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交替的移动到铲料区;盖合部件将先移动到铲料区的第一面皮铲起并放置到预定位置以及将后移动到铲料区处且内嵌有肉片的另一第一面皮铲起并覆盖到预定位置处先放置的第一面皮上,从而实现夹心面皮的成型;
3、本发明通过旋转挤出部件将面团挤出成型为面条,通过抹油部件将面条表面涂抹油液,通过辊压输送部件将与旋转挤出部件配合将多根面条旋转拧成一股面条并使该一股面条被压扁打薄为螺旋层状的初始面皮,解决了传统手抓饼的初始面皮不具有层次感的问题或初始面皮层次感单一使得口感稍低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旋转挤出部件将面团挤出成型为面条,通过抹油部件将面条表面涂抹油液,通过辊压输送部件将与旋转挤出部件配合将多根面条旋转拧成一股面条并使该一股面条被压扁打薄为螺旋层状的初始面皮,既提高了手抓饼的层次性和口感,又实现了手抓饼相对于传统层次结构的再次升级;
5、本发明通过将面团挤出为面条,并将面条抹油后螺旋拧成一股后滚压成初始面皮,再通过将初始面皮成型为环形多层结构后滚压成第一成型面皮,既使得成型后的手抓饼层次感较传统方式生产的手抓饼层次感更丰富,同时工序较传统手抓饼制作工序步骤大大减少,手抓饼加工装置占用面积减少,提高了手抓饼的生产效率,使得手抓饼生产规模小型化,提高了手抓饼加工装置的应用范围;
6、本发明通过升降杆在环形导轨上滑动,当升降杆恰好滑动到凹槽处时,升降杆将突然下降,使原本底部离圆盘上表面具有一个中间面皮厚度以上的环形板突然下降而将圆盘上的中间面皮圈在中央,使压实辊抵触在中间面皮上,压实旋转驱动件驱动压实辊绕圆盘回转中心转动而将环形状的中间面皮滚压成一体的圆饼状,实现第一成型面皮的最终成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制作的夹心手抓饼口感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辊压输送部件和弧形输送部件位置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旋转挤出部件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弧形输送部件与切断部件位置关系图;
图7为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盖合部件与圆盘的位置关系图;
图9为图8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铲板恰好盖合在第三输送带上的状态图;
图11为图10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间歇转移部件与盖合部件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机架1、接料区11、第一成型区12、加肉区13、铲料区14、空置区15、壳体16、滚压输送部件2、第一输送带21、第一板211、导向管22、第一压辊23、第一侧板24、旋转挤出部件3、输料管31、料斗311、旋转挤出头32、挤出孔321、螺杆33、气滑环34、导管35、抹油部件4、空心管41、第一抹油毛刷42、空心圆环43、第二抹油毛刷44、空心安装板45、弧形输送部件5、第二输送带51、弧形板511、第二压辊52、第二侧板53、圆盘6、盘转驱动件61、第一压实部件7、压实辊71、间歇升降件72、压实旋转驱动件73、环形板74、安装架711、环形导轨721、凹槽7211、升降杆722、切断部件8、切刀81、L型连接板82、第一齿条83、导向槽84、第二弹性件85、第一齿轮传动组件86、第一间歇齿轮87、间歇转移部件9、转移架91、第一转轴92、间歇机构93、加肉部件100、盖合部件200、铲板201、铰接轴202、推动件203、第二齿轮传动组件2031、第二间歇齿轮2032、第三齿条2033、复位件2034、连接架2035、第二齿条204、第三输送带300、支撑板301、第二压实部件302、压实板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第一成型工序,将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通过第一压实部件7压实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第一面皮;
加肉盖合工序,将肉片加入到两个第一面皮中部之间并盖合而使两个第一面皮表面趋于平整或位于上方的第一面皮呈现中部向下凹陷状,形成夹心面皮;
第二成型工序,第二压实部件302将夹心面皮压合为一体而形成夹心手抓饼。
进一步的,使两个第一面皮中间薄而边缘厚,从而使两个第一面皮中间加入肉片后,肉片处的第一面皮不易鼓起来而便于后续通过第二压实部件302将两个第一面皮滚压为一体且平整,否则,通过第二压实部件302对肉片处鼓起的第一面皮滚压或直接压合,将很容易使肉片滚压或压合脱离第一面皮而达不到形成夹心手抓饼的效果;肉片的厚度小于两毫米,一方面便于第一面皮将肉片包裹,另一方面便于肉片能够被快速煎熟;
进一步的,如图1、8-11所示,盖合部件200将依次交替输送到铲料区14处的第一面皮和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依次铲起并依次覆盖到预定位置,使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覆盖在未嵌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上而实现夹心面皮的成型。
进一步的,加肉部件100间隔的对移动到加肉区13的第一面皮上加肉,使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和未嵌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交替的移动到铲料区14;盖合部件200将先移动到铲料区14的第一面皮铲起并放置到预定位置以及将后移动到铲料区14处且内嵌有肉片的另一第一面皮铲起并覆盖到预定位置处先放置的第一面皮上,虽然未加肉的第一面皮被盖合部件200盖合后是表面凹陷处朝上,但由于第一面皮柔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面皮始终是中部向下凹陷的;盖合部件200将第一面皮或内嵌有肉片的第一面皮铲起、移动并覆盖,一方面实现了第一面皮铲起、移动和覆盖的自动化工作,另一方面,第一面皮的铲起、移动和覆盖仅通过盖合部件200实现,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实用性高。
进一步的,如图8-12所示,推动件203推动铲板201移动铲起铲料区14处第一面皮并继续移动至预定位置处的第二齿条204处,铰接轴202上的齿与第二齿条204啮合使继续移动的铲板201恰好绕铰接轴202转动半圈而将第一面皮覆盖于预定位置。
进一步的,通过推动件203推动铲板201移动并使铰接轴202与第二齿条204啮合而为铲板201提供动力,既实现了第一面皮被从铲料区14铲起移动,又实现了第一面皮的覆盖动作,实现了第一面皮与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盖合而快速生产出夹心面皮,后一个第一面皮紧随前一个第一面皮移动并与前一个第一面皮粘合,降低了两个第一面皮表面水分丢失而导致粘接度降低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的,如图8-12所示,第一成型工序还包括第一压实部件7将各层抹有油液的多层螺旋环状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状而使之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压实部件7将多层螺旋环形状的中间面皮压实,使中间面皮的多层之间压合为一体,该多层之间抹有油液使得成型后的手抓饼面皮在烹饪时,内部能够形成多层薄而脆的层状结构,从而提高夹心手抓饼的口感。
进一步的,如图6-7所示,第一成型工序之前还包括环形成型工序:弧形输送部件5接收条形状的初始面皮,圆盘6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5输出的弧形状的初始面皮,并通过切断部件8切断后,使圆盘6上弧形状初始面皮螺旋堆叠而形成多层螺旋环状结构的中间面皮。
进一步的,一方面,该工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将初始面皮两次卷绕而增加手抓饼的层状结构,拓展了手抓饼的新做法;另一方面,旋转的圆盘6配合弧形输送部件5成型出的弧形初始面皮,实现了该手抓饼新做法的自动化生产,降低了人工劳力。
进一步的,如图6-7所示,多个第二压辊52配合弧形状或螺旋状的第二输送带51对第二输送带51接收的条状初始面皮滚压输送,实现弧形输送部件5将条状的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状的初始面皮。
进一步的,通过多个转动的第二压辊52转动挤压正在第二输送带51上输送的初始面皮,能够不断的调整初始面皮的形状角度而实现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实现了弧形初始面皮生产的自动化。
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环形成型工序之前还包括旋转挤出部件3将面团挤出为多根面条的挤出工序以及滚压输送部件2配合旋转挤出部件3将多根面条拧成一股面条、滚压输送部件2将该一股面条成型为条状的初始面皮的滚压工序。
进一步的,将面条成型为多根面条、多根面条表面抹有液油、多个面条拧成一股后成型为条状的初始面皮,使得成型的初始面皮即具有螺旋状的层状结构,进一步的增加了夹心手抓饼的层次感,进而便于提高夹心手抓饼的口感。
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转动的第一压辊23配合第一输送带21将旋转挤出部件3挤出的多根面条端部盖合输送,并通过导向管22对多根面条导向约束,实现多根面条被拧成一股面条后成型为初始面皮的工艺过程。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压辊23、第一输送带21、旋转挤出部件3、导向管22的相互配合工作,实现了具有螺旋多层结构的初始面皮的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的,如图2-5所示,所述滚压工序和挤出工序之间还包括抹油工序:抹油部件4对挤出工序挤出的多根旋转的面条表面抹油而使辊压工序中形成的初始面皮具有层状结构。
进一步的,抹油部件4对多根旋转的面条表面抹油,实现了面条表面抹油的自动,同时提高了初始面皮的结构层次感。
进一步的,如图8和12所示,间歇转移部件9驱动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6于接料区11转移至第一成型区12,间歇转移部件9驱动间歇升降件72间歇下降对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6到达第一成型区12时而使压实辊71下降滚压中间面皮,实现中间面皮成型为第一面皮。
进一步的,一方面,间歇转移部件9对中间面皮转移,提高了工艺的自动化实施,另一方面,在中间面皮恰好移动到第一成型区12时,压实辊71下降对中间面皮滚压且压实辊71间接与间歇转移部件9联动,实现了各工序有序的自动化生产。
实施例二
如图2-12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心手抓饼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
滚压输送部件2;
旋转挤出部件3,用于将面团挤出成为多根面条且配合所述滚压输送部件2对该多根面条按压输送而将该多根面条转动拧成一股的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抹油部件4,用于对拧成一股前的多根面条进行抹油液的所述抹油部件4设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处;
用于将拧成一股的面条压扁打薄形成初始面皮的所述滚压输送部件2设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的挤出方向上。
工作时,面团中的佐料通过预先混入或通过抹油部件4涂抹的方式加入;旋转挤出部件3将面团挤出为多个面条状,同时,旋转挤出部件3挤出面条时旋转,面条的端部被滚压输送部件2按压并向Y轴正方向输送,旋转挤出部件3配合滚压输送部件2实现将多根面条旋转拧成一股面条;而抹油部件4则是在多根面条还未拧成一股面条前,将每根面条表面涂抹油液而避免该多根面条完全粘合在一起,以实现拧成一股的面条被压扁打薄形成的初始面皮具有螺旋层状结构;而手抓饼的常规工序是将面团滚压成方形状的初始面皮,然后将初始面皮打卷如折扇子般折叠成一条长条,然后将长条卷起来,盘旋成一个圆形,然后压扁形成第一成型面皮;也即常规的手抓饼初步面皮不具有螺旋层状结构,而本手抓饼加工装置能够将初步面皮加工为螺旋层状结构,既丰富了手抓饼结构的层次性并提高手抓饼的口感,又实现了手抓饼结构的升级。
进一步的,初始面皮依次经过用于将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或多层环形状的弧形输送部件5、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5处弧形状初始面皮落料而使初始面皮螺旋堆叠成为多层环形状的中间面皮的圆盘6以及用于将圆盘6中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的第一压实部件7。工作时,使初始面皮在滚压输送部件2处的厚度大于等于在弧形输送部件5处的厚度;初始面皮在弧形输送部件5处输送时,经过弧形输送部件5的导向及滚压处理使得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状,当弧形输送部件5为多层螺旋结构时,初始面皮将被成型为多层环形状结构;弧形输送部件5上是连续涂抹有油液的,一方面防止初始面皮与弧形输送部件5粘接,另一方面方便初始面皮继续形成层状结构;通过在弧形输送部件5下方布置转动的圆盘6,弧形输送部件5输出的弧形状的初始面皮落在旋转的圆盘6上,圆盘6的转速与初始面皮下落的速度匹配,经过圆盘6的多圈转动以及环形的初始面皮持续下落,使得圆盘6上能够形成螺旋堆叠成为多层环形状的中间面皮,具有多层层状结构的中间面皮经过第一压实部件7的压实形成一体的第一成型面皮,第一成型面皮是可直接拿去煎熟实用的;中间面皮中的每一层初始面皮表面抹有油液,以使被压实为一体的第一成型面皮具有多层初始面皮;每一层初始面皮具有螺旋层状结构,每一层初始面皮的堆叠又形成层状的第一成型面皮的层状结构,使得本案的第一成型面皮层状结构丰富,口感更加脆嫩,同时工序较传统手抓饼制作工序步骤大大减少,手抓饼加工装置占用面积减少,提高了手抓饼的生产效率,使得手抓饼生产规模小型化,提高了手抓饼加工装置的应用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包括输料管31,用于输送面团的所述输料管31与所述机架1连接;
旋转挤出头32,能够相对于所述输料管31转动的所述旋转挤出头32套设在所述输料管31上,所述旋转挤出头3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面条挤出的挤出孔321;
所述挤出孔321为大端朝向所述输料管31方向的锥形状,且挤出孔321的截面为圆形或一字形。
进一步的,旋转挤出头32仅能相对于输料管31转动而无法相对于输料管31轴向方向滑动;旋转挤出头32通过第一转动驱动件321驱动转动;输料管31的上端设置有料斗311,面团通过料斗311进入输料管31内;旋转挤出头32的轴面上设置有齿,旋转挤出头32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齿轮驱动转动;所述挤出孔321截面为一字型时,一字型的正面朝向旋转挤出头32的回转中心方向以便于抹油部件4更好的抹油液;面条从旋转挤出头32的挤出孔321挤出,旋转挤出孔321为锥形状有利于面条被进一步的压实成型,挤出孔321的截面为圆形能够使得挤出的面条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为圆形状的多个面条有利于被转动拧成一根面条,截面为一字型的挤出孔321挤出的面条截面形状为一字型,截面为一字型的面条有利于抹油部件4提高抹油液面积。
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所述输料管31中设置有用于挤压面团而使面团从所述旋转挤出头32挤出的螺杆33;所述螺杆33内部为空心状;所述挤出孔321环形均布在旋转挤出头32上;所述抹油部件4包括:
与空心状的螺杆33端部连接并内部连通的空心管41;所述空心管41穿出旋转挤出头32外且内部充有油液;
第一抹油毛刷42,用于导出空心管41内油液并对面条涂抹的所述第一抹油毛刷42均布于旋转挤出头32外的空心管41轴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33与旋转挤出头32的转动速度不同或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螺杆33的另一端穿出输料管31外;
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空心状的螺杆33伸出输料管31的一端处套设有气滑环34,气滑环34通过导管35连通,气滑环34通过螺杆33表面设置的孔而与螺杆33内部连通,通过导管35、气滑环34及螺杆33向空心管41中输送油液;
螺杆33转动将输料管31内面团挤压并使面团从旋转挤出头32被挤出,转动的螺杆33带动空心管41转动及第一抹油毛刷42转动,对刚从旋转挤出头32挤出的面条涂抹油液而将油液较为均匀的涂抹在面条上;第一抹油毛刷42为吸油液材料,如海绵毛刷或棉线毛刷,能够将空心管41内的油液吸出而涂抹在面条上,第一抹油毛刷42与面条接触的部位为柔软的材料;或者在空心管41的轴面上开孔而使油液能够流到第一抹油毛刷42上而便于旋转的第一抹油毛刷42将油液涂抹到面条上;
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所述抹油部件4还包括空心圆环43、与第一抹油毛刷42结构材料相同的第二抹油毛刷44、与空心圆环43连通的空心安装板45,通过空心安装板45向空心圆环43中输送油液,第二抹油毛刷44的一端伸入空心圆环43内部,通过空心圆环43向第二抹油毛刷44补充油液而使第二抹油毛刷44能够较为均匀的对旋转的多根面条表面抹油;第一抹油毛刷42与第二抹油毛刷44配合实现将面条表面更为均匀的抹油。
进一步的,如图4、6-8所示,所述滚压输送部件2包括第一输送带21,用于对面条或初始面皮进行输送的所述第一输送带21布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轴向方向的端部;
导向管22,用于对拧成一股的面条导向的所述导向管22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1宽度方向的中部;以及
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21方向依次横向布置的多个第一压辊23,且所述第一压辊23位于所述导向管22远离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一侧。
进一步的,第一输送带21一方面用于对面条或初始面皮进行输送,另一方面具有将面条或初始面皮捋顺以避免堆积粘接,同时以便于多根面条被拉直而更便于螺旋拧成一股面条;通过导向管22将拧成一股的面条导向在第一输送带21宽度方向的中部,从而便于第一压辊23将拧成一股的面条初步滚压打薄并输送在第一输送带21正中央,同时,通过第一压辊23对拧成一股的面条按压,方便了后续多根面条拧成一股面条,实现了滚压输送部件2与旋转挤出部件3的配合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4、6-8所示,所述弧形输送部件5包括第二输送带51,用于将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或多层环形状的第二输送带51布置在初始面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输送带51为弧形状或螺旋状;以及垂直于第二输送带51输送方向的第二压辊52。
进一步的,被初步滚压打薄的直条状的初始面皮经过第二输送带51后,通过第二输送带51与第二压辊52的配合作用,第二压辊52能够将直条状的初始面皮经过第二输送带51输送导致的弯曲褶皱重新滚压打薄,形成弧形状且能绕成圈的初始面皮。
实施例三
如图2-12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弧形输送部件5输出的端部处设置有用于对弧形状的初始面皮间歇截断的切断部件8;且所述切断部件8与弧形输送部件5共用一个动力件54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部件8包括切刀81、L型连接板82、第一齿条83、导向槽84、第二弹性件85、第一齿轮传动组件86、第一间歇齿轮87,第一齿轮传动组件86和第二输送带51的驱动共用一个动力件54,以实现第二输送带51每次对初始面皮输送定长距离后,切断部件8将自动工作对初始面皮进行切断,而无需再增加对切断部件8的控制元器件,其中动力件54为电机;L型连接板82一端与切刀81垂直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一齿条83连接,第二弹性件85设置在导向槽84中并位于L型连接板82的下方,第一间歇齿轮87由与第一齿轮传动组件86中的一个轴传动驱动,第一间歇齿轮87上仅设置有几个连续的的齿,第一间歇齿轮87上的齿与第一齿条83啮合,通过第一间歇齿轮87间歇的驱动第一齿条83向下移动而实现切刀81间歇的向下移动对初始面皮切断,以便于初始面皮成型为单个中间面皮。
进一步的,如图6-8所示,所述切断部件8的下方设置有接料区11、第一成型区12、加肉区13、铲料区14、空置区15;多个圆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各圆盘6依次循环经过接料区11、第一成型区12、加肉区13、铲料区14和空置区15的间歇转移部件9。
进一步的,切断部件8下方的接料区11处的圆盘6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5处弧形状的初始面皮,以使初始面皮螺旋堆叠成为多层环形状的中间面皮,下料区的圆盘6通过盘转驱动件61驱动转动,为电机的盘转驱动件61安装在间歇转移部件9上;下料区的圆盘6通过间歇转移部件9移动到第一成型区12,第一成型区12的第一压实部件7对中间面皮压实,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的压实辊71直接将中间面皮辊压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第一面皮;随后间歇转移部件9将盛有第一面皮的圆盘6依次转移到加肉区13、铲料区14,加肉部件100间隔的对转来的第一面皮加肉,铲料区14的盖合部件200间隔的将第一面皮铲起并盖合到前一个已经加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上,并且顺序为,铲料区14先铲出圆盘6上未加肉的第一面皮放置于预定位置,然后加肉部件100将在下一个第一面皮上放置肉片,在加肉区13与铲料区14之间设置有下压辊,下压辊将肉片压合嵌入到对应第一面皮上,避免盖合部件200将嵌有肉片的第一面皮盖合到预定位置空置的第一面皮上时肉片掉落的问题发生;通过使中间面皮在接料区11、第一成型区12、加肉区13、铲料区14连续加工,提高了夹心手抓饼的连续自动化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8、12所示,间歇转移部件9包括转移架91、第一转轴92、间歇机构93,所述第一转轴92的上端与转移架91的回转中心连接,第一转轴92的下端伸入机架1中并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92上安装有间歇机构93,四个圆盘6分别转动安装在转移架91的四端,通过驱动间歇机构93而实现第一转轴92的间歇转动,进而实现转移架91上的圆盘6间歇的绕第一转轴92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压实部件7包括:压实辊71;
间歇升降件72,用于使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6到达第一成型区12时而使压实辊71下降滚压中间面皮的所述间歇升降件72与机架1连接;
压实旋转驱动件73,用于驱动压实辊71绕圆盘6回转中心转动而将具有多层初始面皮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饼状的所述压实旋转驱动件73设置在圆盘6上方并与间歇升降件72连接;
环形板74,用于对圆盘6上中间面皮边缘限位的所述环形板74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压实旋转驱动件73的下端;
所述压实辊71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
压实辊71将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状的手抓饼面皮,而由于压实辊71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第一压实部件7又直接将手抓饼面皮滚压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内凹状的第一面皮。
进一步的,压实辊71通过安装架711与压实旋转驱动件73连接,压实辊71与安装架711转动连接,压实旋转驱动件73为电机;环形板74与压实旋转驱动件73的下端通过弹性橡胶连接以使压实辊71下表面与环形板74下表面间距能够适当的自动微调;通过环形板74对中间面皮边缘限位,而压实辊71对中间面皮压实,使手抓饼面皮成型时尺寸较为规整;间歇升降件72使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6到达第一成型区12时,能够使环形板74恰好下降而将中间面皮圈在环形板74内,一般的,中间面皮的直径小于环形板74的直径,压实辊71能将环形状的中间面皮压成圆饼状的手抓饼面皮。
进一步的,如图8-12所示,所述间歇升降件72包括环形导轨721,所述环形导轨721布置在间歇转移部件9上;所述环形导轨721上设置有与圆盘6数量对应的弧形状的凹槽7211,沿着弧形方向的凹槽7211的一侧面为垂直于底面的直角面而另一侧为与底面成一定倾斜角的斜面;
升降杆722,只能相对于机架1上下移动的所述升降杆722下端伸入环形导轨721上;转动的所述环形导轨721通过斜面及凹槽7211实现升降杆722间歇的升降。
进一步的,斜面与底面的倾斜角度为110°-150°,升降杆722通过横杆与压实旋转驱动件73连接,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机架1呈上下滑动连接,导向杆的下端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拉簧,通过拉簧使得压实辊71具有一个向下的拉力,通过导向杆的限位避免压实辊71相对于第一成型区12跑偏。升降杆722在环形导轨721上滑动,当升降杆722恰好滑动到凹槽7211处时,升降杆722将突然下降,使原本底部离圆盘6上表面具有一个中间面皮厚度以上的环形板74突然下降而将圆盘6上的中间面皮圈在中央,且此时压实辊71抵触在中间面皮上,压实旋转驱动件73驱动压实辊71绕圆盘6回转中心转动而将环形状的中间面皮滚压成一体的圆饼状;当所有加工区的当前工作完成后,环形导轨721跟随间歇转移部件9再次间歇转动,升降杆722沿着斜面爬坡上升而使环形板74脱离圆盘6以及压实辊71脱离成型的手抓饼面皮,在升降杆722沿着斜面爬坡时,圆盘6是绕第一转轴92转动的,此时的环形板74会将成型后的手抓饼面皮部分边缘微微带起而翘曲,从而方便了手抓饼面皮在铲料区14铲料。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案中的第一输送带2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板211,第一板211将第一输送带21内侧面顶起以配合第一压辊23将面条或面皮滚压;所述第一输送带21的两侧设置有对第一输送带21导向的第一侧板24;第二输送带51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二输送带51内侧匹配的弧形板511,弧形板511用于将第二输送带51顶起以配合第二压辊52将面皮滚压打薄;所述第二输送带51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二输送带51侧面形状匹配且用于对第二输送带51导向的第二侧板53;所述输料管31处设置有壳体以实现对输料管31的防护。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加肉区13处设置有加肉部件100,所述加肉部件100用于将肉加工成圆形的片状,且该片状的肉片直径小于等于第一面皮中部内凹处的直径;加肉部件100将肉片从一个地方放入到另一个地方为现有技术,本案不在过多叙述;本案中,加肉部件100也可采用人工加肉的方式对第一面皮内凹处加入肉片,肉片采用咸肉,咸肉不易腐坏,将咸肉加入到两个第一面皮中形成夹心面皮能够提高最终成型的夹心手抓饼的保质时间;
进一步的,如图8-10所示,所述铲料区14设置有盖合部件200,所述盖合部件200包括铲板201、端部设置有齿的铰接轴202、推动件203、第二齿条204,所述铰接轴202与铲板201前端侧壁连接,用于驱动铲板201移动的推动件203一端与铰接轴202转动连接;推动件203安装在机架1上;铰接轴202上的齿与第二齿条204啮合,当推动件203推动铲板201移动到第二齿条204处时,铰接轴202上的齿与第二齿条204啮合,通过对齿的数量设置,使铲板201恰好绕铰接轴202转动半圈而将嵌有肉片的第二面皮覆盖盖合到没有肉片的第二面皮上形成夹心面皮;
进一步的,如图8-10所示,所述铲料区14旁侧设置有第三输送带300,第三输送带300处为第二成型区;所述第三输送带300旁侧设置有第二压实部件302,第三输送带300内侧设置有支撑板301,所述支撑板301用于支撑第三输送带300内表面而避免第二压实部件302对第三输送带300表面按压时导致第三输送带300表面凹陷的问题发生;第二压实部件302包括能够移动升降的压实板303;
进一步的,如图8-11所示,所述推动件203包括第二齿轮传动组件2031、第二间歇齿轮2032、第三齿条2033、复位件2034和连接架2035;所述第二齿轮传动组件2031与间歇机构93传动连接,第二间歇齿轮2032为局部没有齿的齿轮,第二间歇齿轮2032与第二齿轮传动组件2031啮合传动,第三齿条2033与第二间歇齿轮2032啮合传动,复位件2034用于第三齿条2033滑动后复位,连接架2034一端与第三齿条2033连接而另一端与铰接轴202转动连接;间歇机构93驱动第一转轴92转动,同时,间歇机构93通过第二齿轮传动组件2031传动驱动第二间歇齿轮2032转动,第二间歇齿轮2032驱动间歇驱动第三齿条2033朝向第三输送带300方向滑动并带动连接架2034移动,从而使铰接轴202移动带动铲板201移动,实现盖合部件200工作。
进一步的,第三输送带300间歇工作,第三输送带300用于将夹心面皮输送到第二压实部件302处压实,圆盘6每间歇转动两次,第三输送带300输送一次,第二压实部件302将夹心面皮中的两个第一面皮压实为一体,形成夹心手抓饼。
进一步的,本案中的第一输送带21、第二输送带51、螺杆33、第一压辊23、第二压辊52、间歇转移部件9、圆盘6转动的驱动均通过相应的电机驱动转动,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在过多陈述;以及第一输送带21和第二输送带51及圆盘6上涂抹油均可通过设置固定的毛刷进行连续抹油,为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过多陈述。
工艺步骤:
挤出工序,将面团挤出成型为多根面条;
抹油工序,对挤出的多根面条表面抹油;
滚压工序,将抹油的多根面条拧成一股面条后滚压成型为条形状的初始面皮;
环形成型工序,将条形状的初始面条成型为弧形的初始面皮并对该初始面皮表面抹油,将弧形状的初始面皮螺旋堆叠为多层的中间面皮;
第一成型工序,将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状而使之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同时一并将手抓饼面皮进一步的成型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第一面皮;
加肉盖合工序,将肉片加入到两个第一面皮中部之间并盖合而使两个第一面皮表面趋于平整或位于上方的第一面皮呈现中部向下凹陷状,形成夹心面皮;
第二成型工序,将夹心面皮压合为一体而形成夹心手抓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夹心手抓饼加工装置,该夹心手抓饼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滚压输送部件(2);旋转挤出部件(3),用于将面团挤出成为多根面条且配合所述滚压输送部件(2)对该多根面条按压输送而将该多根面条转动拧成一股的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抹油部件(4),用于对拧成一股前的多根面条进行抹油液的所述抹油部件(4)设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处;用于将拧成一股的面条压扁打薄形成初始面皮的所述滚压输送部件(2)设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的挤出方向上;
初始面皮依次经过用于将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或多层环形状的弧形输送部件(5)、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5)处弧形状初始面皮落料而使初始面皮螺旋堆叠成为多层环形状的中间面皮的圆盘(6)以及用于将圆盘(6)中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的第一压实部件(7);
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包括输料管(31),用于输送面团的所述输料管(31)与所述机架(1)连接;旋转挤出头(32),能够相对于所述输料管(31)转动的所述旋转挤出头(32)套设在所述输料管(31)上,所述旋转挤出头(3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面条挤出的挤出孔(321);所述挤出孔(321)为大端朝向所述输料管(31)方向的锥形状,且挤出孔(321)的截面为圆形或一字形;
所述输料管(31)中设置有用于挤压面团而使面团从所述旋转挤出头(32)挤出的螺杆(33);所述螺杆(33)内部为空心状;所述挤出孔(321)环形均布在旋转挤出头(32)上;所述抹油部件(4)包括:与空心状的螺杆(33)端部连接并内部连通的空心管(41);所述空心管(41)穿出旋转挤出头(32)外且内部充有油液;第一抹油毛刷(42),用于导出空心管(41)内油液并对面条涂抹的所述第一抹油毛刷(42)均布于旋转挤出头(32)外的空心管(41)轴面上;
所述滚压输送部件(2)包括第一输送带(21),用于对面条或初始面皮进行输送的所述第一输送带(21)布置在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轴向方向的端部;导向管(22),用于对拧成一股的面条导向的所述导向管(22)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1)宽度方向的中部;以及沿着所述第一输送带(21)方向依次横向布置的多个第一压辊(23),且所述第一压辊(23)位于所述导向管(22)远离所述旋转挤出部件(3)一侧;
所述弧形输送部件(5)包括第二输送带(51),用于将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或多层环形状的第二输送带(51)布置在初始面皮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输送带(51)为弧形状或螺旋状;以及垂直于第二输送带(51)输送方向的第二压辊(52);
所述弧形输送部件(5)输出的端部处设置有用于对弧形状的初始面皮间歇截断的切断部件(8);所述切断部件(8)包括切刀(81)、L型连接板(82)、第一齿条(83)、导向槽(84)、第二弹性件(85)、第一齿轮传动组件(86)、第一间歇齿轮(87),第一齿轮传动组件(86)和第二输送带(51)的驱动共用一个动力件(54),以实现第二输送带(51)每次对初始面皮输送定长距离后,切断部件(8)将自动工作对初始面皮进行切断;
所述切断部件(8)的下方设置有接料区(11)、第一成型区(12)、加肉区(13)、铲料区(14)、空置区(15);多个圆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各圆盘(6)依次循环经过接料区(11)、第一成型区(12)、加肉区(13)、铲料区(14)和空置区(15)的间歇转移部件(9);
间歇转移部件(9)包括转移架(91)、第一转轴(92)、间歇机构(93),所述第一转轴(92)的上端与转移架(91)的回转中心连接,第一转轴(92)的下端伸入机架(1)中并与机架(1)转动连接,第一转轴(92)上安装有间歇机构(93),四个圆盘(6)分别转动安装在转移架(91)的四端,通过驱动间歇机构(93)而实现第一转轴(92)的间歇转动,进而实现转移架(91)上的圆盘(6)间歇的绕第一转轴(92)转动;
所述第一压实部件(7)包括:压实辊(71),间歇升降件(72),用于使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6)到达第一成型区(12)时而使压实辊(71)下降滚压中间面皮的所述间歇升降件(72)与机架(1)连接;压实旋转驱动件(73),用于驱动压实辊(71)绕圆盘(6)回转中心转动而将具有多层初始面皮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饼状的所述压实旋转驱动件(73)设置在圆盘(6)上方并与间歇升降件(72)连接;环形板(74),用于对圆盘(6)上中间面皮边缘限位的所述环形板(74)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压实旋转驱动件(73)的下端;所述压实辊(71)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压实辊(71)将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状的手抓饼面皮,而由于压实辊(71)中部直径大于两端直径,第一压实部件(7)又直接将手抓饼面皮滚压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内凹状的第一面皮;
所述加肉区(13)处设置有加肉部件(100),所述铲料区(14)设置有盖合部件(200),所述盖合部件(200)包括铲板(201)、端部设置有齿的铰接轴(202)、推动件(203)、第二齿条(204),所述铰接轴(202)与铲板(201)前端侧壁连接,用于驱动铲板(201)移动的推动件(203)一端与铰接轴(202)转动连接;推动件(203)安装在机架(1)上;铰接轴(202)上的齿与第二齿条(204)啮合,当推动件(203)推动铲板(201)移动到第二齿条(204)处时,铰接轴(202)上的齿与第二齿条(204)啮合;
所述铲料区(14)旁侧设置有第三输送带(300),第三输送带(300)间歇工作,第三输送带(300)用于将夹心面皮输送到第二压实部件(302)处压实,圆盘(6)每间歇转动两次,第三输送带(300)输送一次,第二压实部件(302)将夹心面皮中的两个第一面皮压实为一体,形成夹心手抓饼;
该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成型工序,将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通过第一压实部件(7)压实为中间薄而边缘厚的第一面皮;
加肉盖合工序,将肉片加入到两个第一面皮中部之间并盖合而使两个第一面皮表面趋于平整或位于上方的第一面皮呈现中部向下凹陷状,形成夹心面皮;
第二成型工序,第二压实部件(302)将夹心面皮压合为一体而形成夹心手抓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盖合部件(200)将依次交替输送到铲料区(14)处的第一面皮和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依次铲起并依次覆盖到预定位置,使嵌入有肉片的第一面皮覆盖在未嵌入肉片的第一面皮上而实现夹心面皮的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推动件(203)推动铲板(201)移动铲起铲料区(14)处第一面皮并继续移动至预定位置处的第二齿条(204)处,铰接轴(202)上的齿与第二齿条(204)啮合使继续移动的铲板(201)恰好绕铰接轴(202)转动半圈而将第一面皮覆盖于预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成型工序还包括第一压实部件(7)将各层抹有油液的多层螺旋环状的中间面皮压实为一体状而使之具有层状结构的手抓饼面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成型工序之前还包括环形成型工序:弧形输送部件(5)接收条形状的初始面皮,圆盘(6)以旋转的方式接收弧形输送部件(5)输出的弧形状的初始面皮,并通过切断部件(8)切断后,使圆盘(6)上弧形状初始面皮螺旋堆叠而形成多层螺旋环状结构的中间面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压辊(52)配合弧形状或螺旋状的第二输送带(51)对第二输送带(51)接收的条状初始面皮滚压输送,实现弧形输送部件(5)将条状的初始面皮成型为弧形状的初始面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成型工序之前还包括旋转挤出部件(3)将面团挤出为多根面条的挤出工序以及滚压输送部件(2)配合旋转挤出部件(3)将多根面条拧成一股面条、滚压输送部件(2)将该一股面条成型为条状的初始面皮的滚压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转动的第一压辊(23)配合第一输送带(21)将旋转挤出部件(3)挤出的多根面条端部盖合输送,并通过导向管(22)对多根面条导向约束,实现多根面条被拧成一股面条后成型为初始面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工序和挤出工序之间还包括抹油工序:抹油部件(4)对挤出工序挤出的多根旋转的面条表面抹油而使滚压工序中形成的初始面皮具有层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间歇转移部件(9)驱动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6)于接料区(11)转移至第一成型区(12),间歇转移部件(9)驱动间歇升降件(72)间歇下降对盛有中间面皮的圆盘(6)到达第一成型区(12)时而使压实辊(71)下降滚压中间面皮,实现中间面皮成型为第一面皮。
CN202210324629.6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Active CN114631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4629.6A CN114631552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4629.6A CN114631552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1552A CN114631552A (zh) 2022-06-17
CN114631552B true CN114631552B (zh) 2023-10-20

Family

ID=8195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4629.6A Active CN114631552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155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6266A1 (fr) * 1997-06-09 1998-12-17 Meiji Seika Kaisha Ltd. Procede pour produire des aliments a structure feuilletee
US6444245B1 (en) * 2001-05-10 2002-09-03 Alvin Burger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orm a toroid filled bagel dough product
CN103891827A (zh) * 2014-04-09 2014-07-02 杨明德 油酥烧饼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CN107372747A (zh) * 2017-08-14 2017-11-24 安徽省皖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抓饼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4771A (zh) * 2019-10-17 2019-12-17 金华市小老黄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酥饼的制作工艺
CN113519593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荞麦和食用豆品质集成化的夹心面饼及其处理工艺
KR102344148B1 (ko) * 2020-11-12 2021-12-27 박승탁 핫도그 제조장치
CN216088571U (zh) * 2021-06-25 2022-03-22 刘洪林 一种烧饼制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6266A1 (fr) * 1997-06-09 1998-12-17 Meiji Seika Kaisha Ltd. Procede pour produire des aliments a structure feuilletee
US6444245B1 (en) * 2001-05-10 2002-09-03 Alvin Burger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orm a toroid filled bagel dough product
CN103891827A (zh) * 2014-04-09 2014-07-02 杨明德 油酥烧饼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CN107372747A (zh) * 2017-08-14 2017-11-24 安徽省皖美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抓饼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4771A (zh) * 2019-10-17 2019-12-17 金华市小老黄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酥饼的制作工艺
KR102344148B1 (ko) * 2020-11-12 2021-12-27 박승탁 핫도그 제조장치
CN216088571U (zh) * 2021-06-25 2022-03-22 刘洪林 一种烧饼制作设备
CN113519593A (zh) * 2021-07-15 2021-10-22 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荞麦和食用豆品质集成化的夹心面饼及其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1552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4712B (fi) Kone ja menetelmä taikinapohjaisten tuotteiden automaattiseksi muodostamiseksi
KR100363064B1 (ko) 롤링된와플콘의제조방법및장치
CN114431265B (zh) 一种手抓饼饼坯成型设备
CN209950229U (zh) 一种蛋挞酥皮制作装置及包含其的蛋挞自动制作装置
CN112471197A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夹心面包生产设备
EP3003051B1 (en) Filled pasta making machine and related method for making filled pasta
CN114631552B (zh) 一种夹心手抓饼生产工艺
CN209965096U (zh) 一种蛋挞自动制作装置
CN114651844B (zh) 一种全自动手抓饼加工生产线
CN209331017U (zh) 一种蛋黄酥生产设备的面团挤压机构
CN106720000A (zh) 全自动重油面包成型流水线
CN205547144U (zh) 全自动油条成型机
CN206525445U (zh) 全自动重油面包成型流水线
CN209814930U (zh) 一种蛋挞运输装置及包含其的蛋挞自动制作装置
CN103385266A (zh) 带式油酥面皮整型装置
WO199402872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filled cereal pillows
CN112602741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油条制作装置
CN111838241B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花卷成型机
CN114097850B (zh) 全自动油条生产线
CN112715595A (zh) 软浆料夹心饼干生产装置
CN217284607U (zh) 一种面皮的加工生产线
CN220630872U (zh) 一种可均匀出料的面包生产擀面机
CN214709980U (zh) 一种油条生产线
CN220712702U (zh) 一种预制夹心食品加工装置
CN114668032A (zh) 一种面皮的加工生产线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