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0994A - 供热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热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0994A
CN114630994A CN202080076731.8A CN202080076731A CN114630994A CN 114630994 A CN114630994 A CN 114630994A CN 202080076731 A CN202080076731 A CN 202080076731A CN 114630994 A CN114630994 A CN 114630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water supply
water
supply apparatus
ca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67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浮舟正伦
冈本敦
阪口荣穂
河野泰大
方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30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0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026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with conventional heating means
    • F24D17/0031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with conventional heating means with accumulation of the heated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2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0092Device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corrosion, slime or sca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Water-storage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1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means for 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from heat-exchange fluids, e.g.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供热水装置(1)包括:热交换器(3),其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热;以及调压单元(6),其设置于热交换器(3)的后段,且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压。在调压单元(6)的后段设置有促进水垢堆积的捕集器(7)。

Description

供热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供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用热水器加热的水导出至储罐的热泵式供热水装置。专利文献1提出在热泵式供热水装置中,通过利用位于储罐跟前的阀机构对加热后的水进行加压,来对加压区域的水垢析出进行抑制。
专利文献1的供热水装置中,为了防止由经过加压区域的加热水的急剧减压引起的急剧的水垢析出,使用实现了具有较缓的倾斜度的减压行为的阀内部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7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阀构造的减压倾斜度调节只在设计上的极小范围内获得有效的效果。另一方面,实际上,对于各种运转状况,会产生水的流量变化,因此,难以通过专利文献1的供热水装置来抑制减压时的水垢析出。此外,由于制造这种特别的阀构造本身花费成本,加之如上所述只在极小范围的流量设计点上产生效果,因此也无法在多机种中共通地使用而获得由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降低效果,所以专利文献1的供热水装置的成本非常高。
此外,专利文献1中认为由加热水的急剧减压引起水垢在储罐内析出的情况没有问题,而提出了储罐入口处的减压。但是,实际上,若水垢在储罐内部析出,则会产生水垢混合在供热水利用水中这样的舒适性问题、积存于储罐底部的水垢从储罐下侧排出、并混入设置于储罐后段的流路上的泵等而造成泵故障这样的可靠性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水装置,能在不损害舒适性和可靠性的状态下低成本地抑制水垢析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是一种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3,所述热交换器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热;以及调压单元6,所述调压单元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3的后段,且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加压,在所述调压单元6的后段设置有促进水垢堆积的捕集器7。
在第一方式中,能通过调压单元6的水加压来抑制水垢析出,并且能用捕集器7捕捉因调压单元6后段的减压而析出的水垢。因此,能在不损害舒适性和可靠性的状态下低成本地抑制水垢析出。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7的内径大于所述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径。
在第二方式中,通过使捕集器7的内径变大,水压进一步被减压并且水流速变慢,因而易于通过捕集器7使水垢析出,并且,析出的水垢易于堆积,因此,捕捉水垢的效果提高。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7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
在第三方式中,析出至捕集器7的内周面的水垢进一步易于堆积,因此,利用捕集器7捕捉水垢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7构成为:能从外部向该捕集器7供水,并且能从该捕集器7向外部排水。
在第四方式中,能够无施工地将堆积于捕集器7的水垢排出。
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7)构成为能进行拆卸以及更换。
在第五方式中,能通过捕集器7的简单的更换作业来进行供热水装置的维护。
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单元6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捕集器7一体地构成。
在第六方式中,由于捕集器7部分地承担了减压,所以作为调压单元6的阀等的选定变得容易。
本公开的第七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捕集器7的后段还包括储罐2,所述储罐2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贮存。
在第七方式中,能对水垢进入储罐2内进行抑制。
本公开的第八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遍及整个水回路5地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加压的升压机构14。
在第八方式中,无需通过泵进行高扬程运转,因此,泵输入降低,从而能使供热水装置高效化。此外,由于无需使泵为高扬程规格,所以能实现泵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本公开的第九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3与所述调压单元6之间,还包括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加热的涡电流加热器15。
在第九方式中,通过由涡电流加热器15进行的加热,能同时实施加热供热水用水(准确而言,水配管)以及对供热水用水施加电磁场,因此,能在抑制水垢析出的同时高效地生成高温水。
本公开的第十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九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3将所述供热水用水加热至水垢不析出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所述涡电流加热器15将所述供热水用水加热至比该温度范围高的温度。
在第十方式中,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水垢析出。
本公开的第十一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九方式或第十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涡电流加热器15加热的配管部分的材质是不锈钢。
在第十一方式中,在能用于水配管的材质候补(铜、铝、不锈钢等)中,不锈钢能进一步提高涡电流加热器15的热效率,因此,能实现效率良好的水加热。
本公开的第十二方式的供热水装置,在第一方式~第十一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3的热源装置20是热泵。
在第十二方式中,供热水装置系统整体上能进行高效的加热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配管系统图。
图2是示出变形例1的捕集器及其前后的水配管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捕集器的内周面设置有水垢吸附剂的情形的图。
图4是示出变形例2的捕集器及其前后的水配管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针对变形例3的供热水装置中的捕集器的供排水机构的配置的图。
图6是示出变形例4的捕集器及其前后的水配管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在图6所示的捕集器的入口部设置有节流孔的情形的图。
图8是示出在图6所示的捕集器的前段的水配管设置有节流孔的情形的图。
图9是变形例5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配管系统图。
图10是变形例6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配管系统图。
图11是参考例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配管系统图。
图12是变形例7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配管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本质上是优选的例示,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其适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实施方式》
(供热水装置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供热水装置1的概略配管系统图。如图1所示,供热水装置1对经过供水配管8从水源(省略图示)供给的供热水用水(以下,有时简称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贮存于储罐2。贮存于储罐2内的温水经过供热水配管9向规定的供热水对象(省略图示)供给。水源包括上水道。供热水对象包括淋浴器、水龙头、浴池等。供热水装置1包括热源装置20、储罐2、水泵4、水回路5、调压单元6、捕集器7以及控制器30。通过水配管10连接热源装置20、储罐2、水泵4、调压单元6和捕集器7来构成水回路5。
热源装置20例如是热泵式热源装置。热源装置20生成用于对水进行加热的温热。热源装置20是蒸气压缩式的热源装置。热源装置20具有制冷剂回路21。在制冷剂回路21填充有制冷剂。制冷剂回路21包括压缩机22、热源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以及利用热交换器3。压缩机22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且将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热源热交换器23例如是风冷式热交换器。热源热交换器23配置于室外。热源装置20具有风扇25。风扇25配置于热源热交换器23附近。热源热交换器23使由风扇25搬运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膨胀阀24是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机构。膨胀阀24设置于利用热交换器3的液端部与热源热交换器23的液端部之间。减压机构不限于膨胀阀,也可以是毛细管、膨胀机等。膨胀机将制冷剂的能量作为动力加以回收。
构成热源装置20的利用热交换器3是在供热水装置1中对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3(以下,有时简称为热交换器3)例如是液冷式热交换器。热交换器3具有第一流路3a和第二流路3b。第一流路3a与水回路5连接。第二流路3b与制冷剂回路21连接。热交换器3使流经第一流路3a的水与流经第二流路3b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器3中,以沿着第二流路3b的方式形成第一流路3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热运转中,流经第二流路3b的制冷剂的方向与流经第一流路3a的水的方向实质上相反。换言之,加热运转中的热交换器3作为对流式的热交换器起作用。另外,在图1中,以实线箭头表示在水回路5中流动的水的方向,以虚线箭头表示在制冷剂回路2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方向。
储罐2是贮存水的容器。储罐2例如形成为纵长的圆筒状,具有:圆筒状的躯干部2a;对该躯干部2a的下端进行封堵的底部2b;以及对该躯干部2a的上端进行封堵的顶部2c。储罐2的内部从下朝上依次形成有低温部L、中温部M、高温部H。低温部L贮存有低温水。高温部H贮存有高温水。中温部M贮存有中温水。中温水的温度比高温水的温度低,比低温水的温度高。水从未图示的自来水管等水源穿过供水配管8向储罐2的底部2b供水。高温水从储罐2的顶部2c穿过供热水配管9向未图示的供热水对象供给。
储罐2的水在水回路5中循环。热交换器3的第一流路3a与水回路5连接。水回路5包括上游流路5a及下游流路5b。上游流路5a的流入端与储罐2的底部2b即低温部L连接。上游流路5a的流出端与热交换器3的第一流路3a的流入端连接。下游流路5b的流入端与第一流路3a的流出端连接。下游流路5b的流出端与储罐2的顶部2c即高温部H连接。
水回路5的上游流路5a即热交换器3的前段设置有水泵4。水泵4使水回路5的水循环。具体而言,水泵4将储罐2的水搬运至热交换器3的第一流路3a,进而,使搬运至第一流路3a的水返回储罐2。
水回路5的下游流路5b即热交换器3的后段设置有调压单元6。调压单元6对在下游流路5b中流动的水、即由热交换器3加热后的水进行加压。当假设在没有调压单元6的下游流路5b中流动的水的压力例如为小于0.05MPa左右时,调压单元6将在从热交换器3至调压单元6之间的下游流路5b中流动的水调压至例如0.05MPa左右以上,优选调压至0.05~0.30MPa左右,更优选调压至0.15~0.30MPa左右。通过对加热后的水进行加压,能对下游流路5b和与下游流路5b连接的热交换器3的第一流路3a中的碳酸气体的产生量进行抑制,由此,能对碳酸钙水垢的析出进行抑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调压单元6的载荷,将加压的上限设定为例如0.30MPa左右。
作为调压单元6,例如,可使用能通过调节流路截面积来容易地调节压力的压力调节阀。另外,也可以与设置于热交换器3的后段的调压单元6分开地使用设置于热交换器3的前段的水泵4、配置于将水供给至储罐2的供水配管8的减压阀(省略图示)等来作为另外的调压单元。
在使用压力调节阀(具体而言是闸阀)作为调压单元6的情况下,通过使阀内部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在热交换器3侧缩小来提高下游流路5b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阀内部流路的流路截面积在储罐2侧扩大,因此,该流路的压力减少,结果是碳酸气体的溶解度减少,碳酸气体的产生量增大而容易生成碳酸钙水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压单元6的后段设置促进水垢堆积的捕集器7。捕集器7的结构只要能促进水垢的堆积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捕集器7,可以使用在构成水回路5的水配管10的一部分的内周面安装有沸石等多孔材料或滤网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捕集器7的前后的水配管10设置阀等,构成为能拆下以及更换捕集器7。由此,能通过捕集器7的简单的更换作业来进行供热水装置1的维护。
虽未图示,但水回路5也可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对水回路5、例如下游流路5b、与下游流路5b连接的热交换器3的第一流路3a的水的压力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对水回路5、例如下游流路5b、第一流路3a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也可以直接地检测水回路5的水的温度。或是,温度传感器也可以安装于水配管10的表面,经由水配管10间接地检测水回路5的水的温度。
控制器30具有微型计算机和存储设备(具体为半导体存储器),所述存储设备存储用于使所述微型计算机动作的软件。控制器30对构成热源装置20的各种设备、水回路5的水泵4、上述各种传感器等进行控制。控制器30经由配线(省略图示)与热源装置20等连接,在控制器30与热源装置20等之间进行信号的接收、发送。控制器30执行生成温水、并将生成的温水储存于储罐2的加热运转。本实施方式的加热运转是通过热源装置20直接地对水进行加热的运转。
(供热水装置的加热运转)
加热运转中,控制器30使压缩机22及风扇25运转。控制器30适当地对膨胀阀24的开度进行调节。控制器30使水泵4运转。
热源装置20进行冷冻循环。冷冻循环中,制冷剂在利用热交换器3中放热。更详细而言,冷冻循环中,由压缩机22压缩的制冷剂在利用热交换器3的第二流路3b中流动。利用热交换器3中,第二流路3b的制冷剂向第一流路3a的水放热。在第二流路3b中放热或冷凝后的制冷剂由膨胀阀24减压后在热源热交换器23中流动。在热源热交换器23中,制冷剂从室外空气吸热而蒸发。通过热源热交换器23蒸发后的制冷剂被吸入至压缩机22。
水回路5中,储罐2的低温部L的水向上游流路5a流出。上游流路5a的水在利用热交换器3的第一流路3a中流动。第一流路3a的水由热源装置20的制冷剂加热。在第一流路3a中加热后的水在下游流路5b中流动,并流入储罐2的高温部H。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供热水装置1,在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3的后段,调压单元6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压,因此,能抑制加压区域的水垢析出。此外,能通过捕集器7对因减压而从经过调压单元6后的供热水用水中析出的水垢进行捕捉,因此,无需使用能进行减压调节的高成本的阀等来作为调压单元6。并且,能对水垢到达捕集器7之后的水回路5、例如储罐2、水泵4等进行抑制,因此供热水用水的舒适性和水泵4等的可靠性提高。因此,能在不损害舒适性和可靠性的状态下低成本地抑制水垢析出。
〈变形例1〉
图2是示出变形例1的捕集器7及其前后的水配管10的截面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2中,用箭头示出水的流动。
如图2所示,在本变形例中,捕集器7的内径d1比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径d2大。例如,可以使水配管10的一部分扩径而构成上述捕集器7。
根据本变形例,除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能获得如下的效果。即,通过使捕集器7的内径变大,水压进一步降低,因此,容易在捕集器7中析出水垢。此外,捕集器7内的水流速因捕集器7的截面积增加而变慢,因此,析出至捕集器7的内周面的水垢容易在捕集器7中堆积。因此,利用捕集器7捕捉水垢的效果提高。此外,由于使捕集器7的内径比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径大,所以即便水垢在捕集器7内以一定程度堆积,也不易造成内部封堵、产生压损。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如图3所示,扩径后的捕集器7的内周面例如也可以设置由沸石等多孔材料构成的水垢吸附剂7a。如此一来,捕集器7的水垢捕捉效果进一步提高。在该情况下,作为水垢吸附剂7a的替代,配置滤网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2〉
图4是示出变形例2的捕集器7及其前后的水配管10的截面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4中,用箭头示出水的流动。
如图4所示,在本变形例中,捕集器7的内周面形成为粗糙面7b。换言之,捕集器7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这里,表面粗糙度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或是,表面粗糙度也可以是最大高度(Rmax)、十点平均粗糙度(Rz)、凹凸的平均间隔、局部顶端的平均间隔、载荷长度率等。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捕集器7的内径也可以与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径相同,或是,如上述变形例1那样,捕集器7的内径也可以大于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径。在前者的情况下,捕集器7可以构成为在水配管10的一部分设置粗糙面7b。另外,图4示出了后者的情况。
根据本变形例,除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能获得如下的效果。即,析出至捕集器7的内周面的水垢进一步变得易于堆积,因此利用捕集器7捕捉水垢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变形例3〉
本变形例3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捕集器7构成为:能从外部向该捕集器7供水,并且能从该捕集器7向外部排水。
图5是示出针对变形例3的供热水装置1中的捕集器7的供排水机构的配置的图。另外,在图5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作为针对捕集器7的供水机构,如图5所示,例如可以在水泵4与热交换器3之间设置供水端口11A、在调压单元6与捕集器7之间设置供水端口11B、或是在捕集器7自身设置供水端口11C。当在水泵4与热交换器3之间设置供水端口11A时,不仅能进行捕集器7的清洗,也能进行热交换器3的清洗。另外,作为针对捕集器7的供水机构,也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供热水装置1的供水配管8。
此外,作为针对捕集器7的排水机构,如图5所示,例如可以在捕集器7自身设置排水端口12A、或是在捕集器7的后段(捕集器7与未图示的储罐2之间)设置排水端口12B。
根据本变形例,除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能获得如下的效果。即,能够无施工地将堆积于捕集器7的水垢排出。
〈变形例4〉
图6是示出变形例4的捕集器7及其前后的水配管10的截面结构的图。另外,在图6中,用箭头示出水的流动。
如图6所示,在本变形例中,调压单元6与捕集器7一体地构成。具体而言,在捕集器7的入口部设置有能对水流路的截面积进行调节的压力调节阀,以作为调压单元6。另外,本变形例中,与上述变形例1同样地,捕集器7的内径也可以大于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径。
根据本变形例,除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还能获得如下的效果。即,由于捕集器7部分地承担了减压,所以作为调压单元6的阀等的选定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例如,如图7所示,通过在捕集器7的入口部的水流路处设置节流孔7c以作为另一调压单元,作为调压单元6的阀等的选定进一步变容易。或是,如图8所示,通过在捕集器7的前段(捕集器7与未图示的热交换器3之间)的水配管10处设置节流孔13以作为另一调压单元,作为调压单元6的阀等的选定进一步变容易。
〈变形例5〉
图9是变形例5的供热水装置1的概略配管系统图。另外,在图9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本变形例5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如图9所示,还包括升压机构14,上述升压机构14遍及整个水回路5地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压。作为升压机构14,例如可以使用缸式结构。此外,例如,升压机构14可以设置于储罐2与水泵4之间的水配管10。
根据本变形例,升压机构14能承担整个水回路5的水压的提升,故而无需通过水泵4进行高扬程运转,因此,泵输入降低,能使供热水装置1高效化。此外,由于无需使水泵4为高扬程规格,所以能实现水泵4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变形例6〉
图10是变形例6的供热水装置1的概略配管系统图。另外,在图10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本变形例6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如图10所示,在热交换器3与调压单元6之间还包括涡电流加热器15,上述涡电流加热器15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热。
根据本变形例,通过由涡电流加热器15进行的加热,能同时实施加热供热水用水(准确而言,水配管10)以及对供热水用水施加电磁场,因此,能在抑制水垢析出的同时高效地生成高温水。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可以在基于调压单元6的加压状态下,热交换器3将供热水用水加热至水垢不析出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涡电流加热器15将供热水用水加热至比该温度范围高的温度。如此一来,能进一步可靠地抑制水垢析出。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由涡电流加热器15加热的部分的水配管10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如此一来,在能用于水配管10的材质候补(铜、铝、不锈钢等)中,不锈钢能进一步提高涡电流加热器15的热效率,因此能实现效率良好的水加热。
另外,在通过使用涡电流加热器15能充分抑制水垢析出的情况下,作为参考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构成为从图10所示的本变形例的供热水装置1拆下调压单元6及捕集器7。如此一来,能够在无维护地抑制水垢析出的同时高效地制作高温水。
〈变形例7〉
图12是变形例7的供热水装置1的概略配管系统图。另外,在图12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
本变形例与图1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如图12所示,在对由热交换器3加热后的温水进行贮存的储罐2的后段(即供热水配管9)设置调压单元6,并在供水配管8设置水泵16。由此,能够包括储罐2地对水回路5进行加压。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在供热水配管9中的调压单元6的后段设置促进水垢的堆积的捕集器7,由此,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除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以外,还能获得如下的效果。即,通过在储罐2的后段设置调压单元6并在供水配管8设置水泵16,能够包括储罐2地对水回路5进行加压,因此,能抑制水垢在储罐2的内部析出。因此,不易发生水垢混合在供热水用水中这样的舒适性问题。此外,不易发生积存于储罐2的底部的水垢从储罐2的下侧排出至水回路5、并混入水泵4等而造成故障这样的可靠性问题。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作为热源装置20,使用热泵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通过与燃烧气体的热交换来对水进行加热的燃料方式的装置、珀耳帖元件等来作为热源装置2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将通过热源装置20加热后的水暂时贮存于储罐2后供给至供热水对象。但作为代替,也可以在不贮存于储罐2的状态下将温水供给至供热水对象。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通过单一的控制器30对热源装置20以及水回路5进行控制。但作为代替,也可以通过专用的控制器分别对热源装置20以及水回路5进行控制。
以上,对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态和细节的各种变更。此外,只要不损害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则以上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可以进行适当组合及替换。并且,以上所述的“第一”、“第二”…的记载用于对带有这些记载的语句进行区分,并非是对该语句的数量、顺序进行限定。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说明地,本公开对供热水装置有用。
(符号说明)
1供热水装置
2储罐
2a躯干部
2b底部
2c顶部
3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
3a第一流路
3b第二流路;
4水泵
5水回路
5a上游流路
5b下游流路
6调压单元
7捕集器
7a水垢吸附剂
7b粗糙面
7c节流孔
8供水配管
9供热水配管
10水配管
11A、11B、11C供水端口
12A、12B排水端口
13节流孔
14升压机构
15涡电流加热器
16水泵
20热源装置
21制冷剂回路
22压缩机
23热源热交换器
24膨胀阀
25风扇
30控制器。

Claims (12)

1.一种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3),所述热交换器(3)对供热水用水进行加热;以及
调压单元(6),所述调压单元(6)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3)的后段,且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加压,
在所述调压单元(6)的后段设置有促进水垢堆积的捕集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器(7)的内径大于所述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器(7)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捕集器(7)前后的水配管(10)的内周面的表面粗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器(7)构成为:能从外部向该捕集器(7)供水,并且能从该捕集器(7)向外部排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集器(7)构成为能进行拆卸以及更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压单元(6)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捕集器(7)一体地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捕集器(7)的后段还包括储罐(2),所述储罐(2)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贮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遍及整个水回路(5)地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加压的升压机构(1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交换器(3)与所述调压单元(6)之间,还包括对所述供热水用水进行加热的涡电流加热器(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3)将所述供热水用水加热至水垢不析出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所述涡电流加热器(15)将所述供热水用水加热至比该温度范围高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涡电流加热器(15)加热的配管部分的材质是不锈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3)的热源装置(20)是热泵。
CN202080076731.8A 2019-11-05 2020-10-29 供热水装置 Pending CN1146309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0771 2019-11-05
JP2019200771 2019-11-05
PCT/JP2020/040651 WO2021090758A1 (ja) 2019-11-05 2020-10-29 給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0994A true CN114630994A (zh) 2022-06-14

Family

ID=75849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6731.8A Pending CN114630994A (zh) 2019-11-05 2020-10-29 供热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60280A1 (zh)
EP (1) EP4033173A4 (zh)
JP (1) JP7071672B2 (zh)
CN (1) CN114630994A (zh)
AU (1) AU2020379962B2 (zh)
CA (1) CA3155778A1 (zh)
WO (1) WO2021090758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3968A (ja) * 1998-09-21 2000-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水浄化装置
CN1378059A (zh) * 2001-04-04 2002-11-06 路英梅 一种不结水垢且耐高压的加热水的方法与装置
KR20060013738A (ko) * 2004-08-09 2006-02-14 권영현 급탕공급기능을 갖는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 시스템
JP3174054U (ja) * 2011-12-22 2012-03-01 理佳 武居 温泉循環給湯システム
CN102985767A (zh) * 2010-07-15 2013-03-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泵系统
WO2013094410A1 (ja) * 2011-12-20 2013-06-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給湯器
JP3185318U (ja) * 2013-05-31 2013-08-08 日本治水株式会社 クーリングタワーシステム
CN103727581A (zh) * 2012-10-16 2014-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供热水装置
JP2014076421A (ja) * 2012-10-10 2014-05-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ミネラル成分除去装置および給湯装置
JP2016117051A (ja) * 2014-12-18 2016-06-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ケール除去装置及び給湯器並びにスケール除去方法
JP2017133748A (ja) * 2016-01-27 2017-08-03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排熱利用熱源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8839A (ja) * 1982-03-29 1983-10-05 Gasutaa:Kk 湯沸器
JP5550130B2 (ja) 2009-07-21 2014-07-16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給湯方法および給湯システム
EP2724989A4 (en) 2011-06-24 2014-12-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MOVING KESSELSTEIN
EP2980584B1 (en) 2013-03-29 2018-09-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ecking water quality, water quality checking device, and hot-water feeder system
JP2015161437A (ja) * 2014-02-27 2015-09-0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温水加熱装置および温水暖房装置
EP3115343B1 (en) 2014-03-03 2021-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cale trapper and water heater
JP6795442B2 (ja) 2017-03-30 2020-12-02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貯湯発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3968A (ja) * 1998-09-21 2000-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水浄化装置
CN1378059A (zh) * 2001-04-04 2002-11-06 路英梅 一种不结水垢且耐高压的加热水的方法与装置
KR20060013738A (ko) * 2004-08-09 2006-02-14 권영현 급탕공급기능을 갖는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 시스템
CN102985767A (zh) * 2010-07-15 2013-03-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泵系统
WO2013094410A1 (ja) * 2011-12-20 2013-06-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給湯器
JP3174054U (ja) * 2011-12-22 2012-03-01 理佳 武居 温泉循環給湯システム
JP2014076421A (ja) * 2012-10-10 2014-05-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ミネラル成分除去装置および給湯装置
CN103727581A (zh) * 2012-10-16 2014-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供热水装置
JP3185318U (ja) * 2013-05-31 2013-08-08 日本治水株式会社 クーリングタワーシステム
JP2016117051A (ja) * 2014-12-18 2016-06-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ケール除去装置及び給湯器並びにスケール除去方法
JP2017133748A (ja) * 2016-01-27 2017-08-03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排熱利用熱源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33173A1 (en) 2022-07-27
AU2020379962B2 (en) 2023-12-21
JP2021076365A (ja) 2021-05-20
EP4033173A4 (en) 2022-11-09
CA3155778A1 (en) 2021-05-14
AU2020379962A1 (en) 2022-05-26
WO2021090758A1 (ja) 2021-05-14
US20220260280A1 (en) 2022-08-18
JP7071672B2 (ja) 2022-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1364A1 (en) Heat pump, heat pump system, and rankine cycle
CN102326040A (zh) 热泵系统
JP2010038391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蒸気発生装置
JP2010164258A (ja) 蒸気発生装置
JP2017146033A (ja) 給水加温システム
JP4982985B2 (ja) 蒸気発生システム
JP6132188B2 (ja) 給水加温システム
KR101891703B1 (ko) 제어기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열펌프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난방 장치
JP5200525B2 (ja) 蒸気生成システム
JP2006017426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蒸気・温水発生装置
CN114630994A (zh) 供热水装置
JP6090568B2 (ja) 給水加温システム
JP4482810B2 (ja) 即出湯型給湯装置
EP3036485B1 (en) Thermodynam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thermodynamic device
CN102235746A (zh) 快速热泵热水装置
JP6066072B2 (ja) 給水加温システム
JP2017146032A (ja) 給水加温システム
JP2007298216A (ja) 発電装置
JP7056246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蒸気生成システム
JP5721408B2 (ja) 温泉水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温泉水供給方法
JP6083509B2 (ja) 給水加温システム
JP5929464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の起動方法
JP2009216335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JP2010043793A (ja) 復水回収装置
JP5214325B2 (ja) 復水回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