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3498A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3498A
CN114623498A CN202011443255.7A CN202011443255A CN114623498A CN 114623498 A CN114623498 A CN 114623498A CN 202011443255 A CN202011443255 A CN 202011443255A CN 114623498 A CN114623498 A CN 114623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heat
group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32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3498B (zh
Inventor
何家基
林晨
江晨钟
大森宏
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32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349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8386 priority patent/WO20221209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3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3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3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3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1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in which secondary air is induced by injector action of the primary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组换热器,第一组换热器相对于壳体的侧壁倾斜地设置于壳体内;第二组换热器,第二组换热器相对于壳体的侧壁倾斜地设置于壳体内;其中,第一组换热器第二组换热器围合成换热腔室,换热腔室与出风口相连通,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均与第一进风口相连通,大大提升了换热器在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空气与换热器的接触面积。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空调室内机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运行过程中始终伴随风机运行,风机噪音的问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沿第一方向,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底部;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均设置于壳体内,空气经进风口流动至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口流出;第一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二组换热器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三换热器的下端部和第四换热器的下端部相连接,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远离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其中,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设置,第一换热器的上端部和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上端部和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下端部远离第四换热器的下端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组换热器及第二组换热器,其中,第二组换热器设置于第一组换热器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两组换热器围合成换热腔室。
当空调室内机在进行自然对流制冷时,室内的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进入壳体,并与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进行换热。空气经过换热后温度降低,变为用于制冷的冷空气,同时冷空气密度比空气更大,在重力的作用下冷空气由换热腔室流向下方的出风口,最终从出风口进入室内进行制冷,冷空气流出后壳体内形成负压,进而继续吸引空气从进风口流入壳体,至此,完成一个完整的空气循环。通过自然对流的形式为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整个换热过程无需风机工作,进而在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的情况下,避免了风机工作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在壳体所在的空间设置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坐标系,其中,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第二方向为壳体的宽度方向。将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以及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三换热器的下端部和第四换热器的下端部相搭接。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设置,第一换热器的上端部和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上端部和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围成换热腔室,第四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围成换热腔室,通过将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地设置于壳体内,相比于水平或垂直设置换热器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空气与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进而提升了空调室内机的输出能力,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以尽快的到达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数量为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上端部之间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之间相互远离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组换热器的数量为一组,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第二组换热器的截面形状为V型,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组成的截面形状为M型;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垂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壳体的第一方向,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平齐于或高于第一组换热器的下端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二换热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对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五换热器,第五换热器设置于第一换热器的下方,第五换热器的上端部与第一换热器的下端部相连接设置;第六换热器,第六换热器设置于第二换热器的下方,第六换热器的上端部与第二换热器的下端部相连接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射流喷嘴,设置于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中相邻的两个换热器之间,射流喷嘴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围合成换热腔室,换热腔室与出风口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射流风道,射流风道与射流喷嘴相连通;其中,沿风道的流动方向,射流风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包括:进风罩体,进风口开设于进风罩体上;底座,进风罩体设置于底座上,出风口开设于底座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底座和进风罩体之间,沿第三方向,支撑板位于进风罩体的两端;其中,第二组换热器的两端与两侧的支撑板分别连接,部分第一组换热器与支撑板和进风罩体相抵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进风罩体包括:安装槽,设置于进风罩体的顶壁,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射流喷嘴设置于开口处;其中,位于射流喷嘴两侧的两个换热器的上端部与开口两侧的槽壁相抵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进风口包括射流进风口和主进风口;射流进风口与射流喷嘴相连通,主进风口经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与换热腔室相连通;射流进风口开设于进风罩体的侧壁;主进风口开设于进风罩体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壁;以及主进风口开设于进风罩体沿第三方向的侧壁,和/或进风罩体的顶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设置于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关于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的中线对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风口的数量为一个,导流结构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出风口内,第一导流面面向第一换热器设置,且朝向第一换热器一侧凸起,第二导流面面向第二换热器设置,且朝向第二换热器一侧凸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导流结构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第一导流面面向第一换热器设置,且朝向第二换热器一侧凹陷,第二导流面面向第二换热器设置,且朝向第一换热器一侧凹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翅片和多个第一换热管,多个第一换热管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一翅片套设于第一换热管上;第二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二翅片和多个第二换热管,多个第二换热管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二翅片套设于第二换热管上;第三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三翅片和多个第三换热管,多个第三换热管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三翅片套设于第三换热管上;第四换热器包括多个第四翅片和多个第四换热管,多个第四换热管呈单排设置,多个第四翅片套设于第四换热管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均为轴对称设置,轴对称设置的对称轴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三翅片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0°至45°;第四翅片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0°至4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壳体的第一方向,进风口高于第一组换热器的下端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出风口的数量为1个;出风口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与射流喷嘴的端面至出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1至0.7。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相邻两个射流喷嘴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与出风口的宽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5至2。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进行投影,在得到投影面内,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的宽度之和等于壳体的宽度与射流喷嘴的宽度的差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射流喷嘴的中心轴线与壳体的第二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三换热器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90°减去第二夹角的差值,且小于或等于9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康达效应元件,沿第一方向,康达效应元件设置于射流喷嘴的下方;其中,沿第一方向进行截面,在得到的截面上,康达效应元件关于射流喷嘴的中线对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沿第一方向,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底部;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空气经进风口流动至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口流出;换热器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换热段,相邻两个换热段之间形成有换热区,沿第二方向换热器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其中,从壳体的顶部至壳体的底部的方向,第一换热区沿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增大,第二换热区沿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换热段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换热区和多个第二换热区,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交错分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相邻两个换热段的截面形状为V型或倒置的V型;依次设置的四个换热段的截面形状为M型;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垂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因此具有该空调室内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包括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动射流模式下的气流流动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射流风道与射流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射流风道与射流喷嘴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图4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射流风道与射流喷嘴的仰视图;
图7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3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加入第三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全被动自然对流和主动送风射流情况下的换热能力效果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组换热器采用两根直管的换热能力效果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组换热器采用四根直管的换热能力效果图;
图19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射流角度θ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射流气流分布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的射流气流分布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沿射流风道送风方向上的速度效果图;
图2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沿射流喷嘴送风时分速度的效果图;
图24示出了射流喷嘴采用细长狭缝结构对应的速度的效果图;
图25示出了射流喷嘴采用细长狭缝结构对应的分速度的效果图;
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射流喷嘴喷气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7示出了射流喷嘴采用细长狭缝结构对应的喷气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2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康达效应元件的换热能力效果图;
图29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0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1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2示出了图3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3示出了图3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4示出了图3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进风罩体结构示意图;
图35示出了图3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射流喷嘴和射流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6示出了图3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7示出了图3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接水盘结构示意图;
图38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9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0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1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2示出了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空调室内机,10壳体,110进风罩体,1102安装槽,1104开口,120底座,130支撑板,101进风口,1011射流进风口,1012主进风口,102出风口,11第一组换热器,111第一换热器,1110第一换热管,1112第一翅片,112第二换热器,1122第二换热管,1124第二翅片,12第二组换热器,121第三换热器,1212第三换热管,1214第三翅片,122第四换热器,1222第四换热管,1224第四翅片,13第三组换热器,131第五换热器,1312第五换热管,1314第五翅片,132第六换热器,1322第六换热管,1324第六翅片,142射流喷嘴,144射流风道,15风机,16换热腔室,18第一腔体,20第二腔体,22导流结构,222第一导流面,224第二导流面,24第一接水盘,26第二接水盘,28第三接水盘,30第四接水盘,32康达效应元件,34凹槽结构;
40换热器,402换热段,404第一换热区,406第二换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2描述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和空调器。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1,包括:壳体10、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设置于壳体10内,壳体10包括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沿第一方向,出风口102位于壳体10的底部;空气经进风口101流动至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口102流出。
第一组换热器11包括: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二换热器112;第二组换热器12包括: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第三换热器121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四换热器122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三换热器121的下端部和第四换热器122的下端部相连接,第三换热器121的上端部远离第四换热器122的上端部;其中,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器111、第三换热器121、第四换热器122和第二换热器112依次设置,第一换热器111的上端部和第三换热器121的上端部相连接,第二换热器112的上端部和第四换热器122的上端部相连接,第二换热器112的下端部远离第四换热器122的下端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在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组换热器11及第二组换热器12,其中,第二组换热器12设置于第一组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二换热器112之间,两组换热器围合成换热腔室16。
如图1所示的箭头为空调室内机1在运行自然对流制冷时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当空调室内机1在进行自然对流制冷时,室内的空气从壳体10的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0,并与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换热。空气经过换热后温度降低,变为用于制冷的冷空气,同时冷空气密度比空气更大,在重力的作用下冷空气由换热腔室16流向下方的出风口102,最终从出风口102进入室内进行制冷,冷空气流出后壳体10内形成负压,进而继续吸引空气从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0,至此,完成一个完整的空气循环。通过自然对流的形式为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整个换热过程无需风机15工作,进而在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的情况下,避免了风机15工作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壳体10所在的空间设置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Z和第二方向Y的坐标系,其中,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第二方向为壳体10的宽度方向。
具体地,基于第三换热器121包括第三翅片1214,第四换热器122包括第四翅片1224,则第三换热器121的下端部和第四换热器122的下端部通过翅片相搭接。
进一步地,第三换热器121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三换热器121的第三翅片1214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四换热器122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可以理解为第四翅片1224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器111、第三换热器121、第四换热器122和第二换热器112依次设置于壳体10内,第一换热器111的上端部和第三换热器121的上端部通过壳体10相连接,第二换热器112的上端部和第四换热器122的上端部通过壳体10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三换热器121围成换热腔室16,第四换热器122和第二换热器112围成换热腔室16,通过将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相比于水平或垂直设置换热器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空气与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进而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的输出能力,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效率,以尽快的到达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10的至少两个面上均设有进风口101,空气同时从多个方向进入壳体10内部,进而有效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在利用自然对流制冷时的制冷效率。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9和图30所示,第二组换热器12的数量为至少两组,相邻两组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上端部之间相连接,相邻两组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下端部之间相互远离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在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二换热器11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二组换热器12,通过设置多组换热器进一步增大了换热面积,进而增大了制冷量,在不开启风机15的情况下,也能满足制冷需求,降低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图7至图21所示,第二组换热器12的数量为一组,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第二组换热器12的截面形状为V型,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组成的截面形状为M型;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垂直。
在该实施例中,在壳体10所在的空间设置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三方向X,第三方向为壳体10的长度方向。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第二组换热器12的截面形状为V型,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组成的截面形状为M型,M型的向下的开口朝向出风口102,从至少两个方向进入的空气可直接与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换热,相比于采用单一换热平面和单一方向进风换热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换热效率。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图7至图21、图29和图30所示,沿壳体10的第一方向,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下端部平齐于或高于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下端部。
在该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下端部至出风口102所在平面的距离与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下端部与出风口102所在的平面的距离相等;或者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下端部至出风口102所在平面的距离大于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下端部与出风口102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一方面增大了换热面积,一方面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下端部与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下端部等高或更接近出风口102,起到导流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图7至图21和图29、图30所示,第一换热器111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二换热器112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二换热器112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即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三换热器121的截面形状组合成倒置的V型,第四换热器122和第二换热器112的截面形状组合成倒置的V型。通过将第一换热器111、第二换热器112、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均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进一步地增大了换热面积,进而增大了自然对流的风量,提高了自然对流的换热能力和换热效率。
具体地,由壳体的顶部至壳体的底部方向,第一换热器111与第二换热器112的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四个换热器共同形成M型的布置形式,使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10内存在四个可用于降温的换热器,且四个换热器均为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空调室内机1的壳体10的至少两个壁面上均设有进风口101,空气同时从多个方向进入壳体10内部,从至少两个方向进入的空气可直接与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换热,进而有效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在利用自然对流制冷时的制冷效率,运行时利用自然对流达到制冷效果,噪音较小。
进一步地,如图29所示,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二换热器112相对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二换热器112竖直地设置于壳体10内,与第二组换热器12围成换热腔室16,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空气与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进而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的输出能力,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效率,以尽快的到达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图9、图15、图17、图18、图30和图38所示,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第五换热器131,第五换热器131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11的下方,第五换热器131的上端部与第一换热器111的下端部相连接设置;第六换热器132,第六换热器132设置于第二换热器112的下方,第六换热器132的上端部与第二换热器112的下端部相连接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分别布置于第一换热器111朝向出风口102一端的下方和第二换热器112朝向出风口102一端的下方。本申请提供的室内机通过将第二组换热器12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减小了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在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可以进一步地设置有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进而增大了室内机的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进而可以提高经过换热后的进风风量,以满足自然对流进风时对冷量的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内,第五换热器131的多个换热管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三夹角α3,定义第六换热器132的多个换热管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第四夹角α4,根据壳体10内的空间通过合理设置第三夹角α3和第四夹角α4的取值范围,实现对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的安装位置的合理设置,进而提高壳体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使得在壳体10体积紧凑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换热能力,提高空调能效。
进一步地,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换热器111,包括多个第一翅片1112和多个第一换热管1110,多个第一换热管1110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一翅片1112套设于第一换热管1110上;第二换热器112,包括多个第二翅片1124和多个第二换热管1122,多个第二换热管1122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二翅片1124套设于第二换热管1122上;第三换热器121,包括多个第三翅片1214和多个第三换热管1212,多个第三换热管1212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三翅片1214套设于第三换热管1212上;第四换热器122包括多个第四翅片1224和多个第四换热管1222,多个第四换热管1222呈单排设置,多个第四翅片1224套设于第四换热管1222上;第五换热器131,包括多个第五翅片1314和多个第五换热管1312,多个第五换热管1312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五翅片1314套设于第五换热管1312上;第六换热器132,包括多个第六翅片1324和多个第六换热管1322,多个第六换热管1322均呈单排设置,多个第六翅片1324套设于第六换热管1322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1、第二换热器112、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均包括多个换热管,且对于多个换热管上均套设有多个翅片;进一步地,任一的多个换热管均呈单排设置,通过设置成单排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在保证换热量的同时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中的换热管数量与第五换热器131及第六换热器132中的换热管数量的和值,大于第二组换热器12的换热管数量。可防止相邻两个射流喷嘴142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射流对出风口102两侧壁面造成冲击,进而影响空调室内机1性能。
具体地,在相同的换热器管数相同的总换热面积下,第五换热器131的换热管的管数越多,自然风模式下的单位体积内机的制冷能力越大。具体地实验效果对比如图17和图18所示,其中,如图17所示,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各有两根竖直管,其自然对流模式下的单位体积的制冷能力为11168W/m3,如图18所示,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两侧各有四根竖直管,自然对流模式下的单位体积制冷能力为12782W/m3
具体地,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的换热管的管数大于或等于2根。
进一步地,第一组换热器11中的相邻两个翅片的片距,与单个翅片的片宽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1至0.45;第二组换热器12中的相邻两个翅片的片距,与单个翅片的片宽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1至0.45;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中的相邻两个翅片的片距,与单个翅片的片宽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1至0.45。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增大经换热器换热前后的温度差,可以有效提升自然对流效果,提升空调室内机1的性能。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图10至图21所示,以及图29和图30所示,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射流喷嘴142,设置于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中相邻的两个换热器之间,射流喷嘴142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围合成换热腔室16,换热腔室16与出风口102相连通。该空调室内机1采用自然对流与主动射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冷。
在该实施例中,射流喷嘴142位于相邻的两个换热器的上端部之间,相邻的两个换热器安装于壳体内,相邻的两个换热器的上端部通过壳体固定后,使得相邻两个换热器和射流喷嘴142共同围合成换热腔室16。空气从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0经过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换热进入到换热腔室16内,再从出风口102进入室内。需要快速制冷时,通过射流喷嘴142通入空气气流,以诱导更多的空气经过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进入换热腔室16内,进行换热实现主动进风。
具体地,如图3所示的箭头为空调室内机1在运行快速制冷时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射流喷嘴142将空气喷出至换热腔室16内,随后从出风口102流出,此时流出出风口102的冷空气为射流喷嘴142提供的空气与自然对流提供的冷空气的混合气流。同时,当射流喷嘴142喷出空气时还加大了相邻两个换热器之间所围成区域的负压,使进风口101可以流入更多气流。通过射流喷嘴142的设置进一步加大了自然对流的风量,使得经出风口102流入室内的气流包括由进风口101进行自热对流和由射流喷嘴142进行射流两部分气流,大大提高了室内机的换热能力和制冷效率。
其中,射流喷嘴14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孔、条形孔或者多边形孔,具体的,射流喷嘴14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其他未列出的不同形状的通孔。并且射流喷嘴142的数量为多个。或者,射流喷嘴142为一条沿射流风道144延伸方向一致的长条形开口1104结构。通过设置射流喷嘴142,可以进一步地调整进入的气流的喷射速度,再通过射流喷嘴142射入到换热腔室16内,实现对自然对流进风的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加速换热效率。
具体地,如图16所示的气流进入换热腔室16内的技术效果图中,在主动射流引流模式下,射流的气流经预冷后,进而能够通过射流提供784W的制冷量,而被引流的回风能够提供1144W的制冷量。这样,从出风口102送出的风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射流风,另一部分为被引流的风。从而实现了以少量的主动送风提供更大风量,更大制冷量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地,在主动风量维持传统空调风量的水平时,能够提高空调能效。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图31、图32及图35、图38所示,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射流风道144,射流风道144与射流喷嘴142相连通;其中,沿风道的流动方向,射流风道144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沿气流流入方向将射流风道144设置成渐缩结构,可以调整进入的气流的喷射速度,再通过射流喷嘴142射入到换热腔室16内,实现对自然对流进风的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6所示,从射流风道144的进风端至末端,射流风道144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使得气流在输送过程中可以维持较为稳定的风压,进而使得从射流喷嘴142流出的气流更加均匀。
具体地,如图13和图32所示,还包括风机15,风机15的送风口与射流风道144相连通,实现通过射流喷嘴142的主动送风。这样,从出风口102送出的风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射流风,另一部分为被引流的风。从而实现了以少量的主动送风提供更大风量,更大制冷量的效果,进而在主动送风量维持传统空调风量的水平时,能够大大提高空调能效,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沿气流进入方向,将射流风道144的进风端的截面面积作为第一面积,将射流风道144的末端的截面面积作为第二面积,其中,第二面积的取值为第一面积的10%至80%,通过调整射流风道144的渐缩幅度,进而可以结合空调室内机1的整机结构和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腔室16的大小设置合理的结构,以达到较佳的出风速度和出风量,提升整机的输出能力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整体射流喷嘴142的进风端的端口面积为第三面积,全部射流喷嘴142的出口端的过流面积为第四面积,第四面积的取值为第三面积的50%至95%,通过将射流喷嘴142的过流面积由进风端至出风端设置为渐缩结构,进而可以提升通过射流喷嘴142喷射出的气流的流速,进而实现对自然对流的气流的导流作用,提升换热效率。
具体地,如图22和图23所示为采用上述结构的射流风道144和射流喷嘴142的试验效果图,其中,图22示出了射流沿射流风道144长度方向的喷射速度效果图,喷射速度比较均匀。图23示出了射流沿射流风道144长度方向的分速度效果图,分速度较小,且均匀。
作为比较,如图24和图25所示,射流喷嘴142采用沿风道长度方向上设置地细长狭缝,而非本申请中设置地多个射流喷嘴142的结构,进行的试验效果图。其中,图24示出了射流沿风道长度方向的喷射速度效果图,喷射速度不均匀。图25示出了射流沿风道长度方向的分速度效果图,分速度较大,且不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26所示,本申请采用射流风道144和射流喷嘴142,喷射出的气流流向是大致竖直向下的进入到换热腔室16内,与出风口102是相对应的。而如图27所示,射流喷嘴142采用狭缝结构,则通过整条狭缝喷出的气流流向由于受到分速度的影响,其整体流向是向前倾斜地,进而对气流到导流方向产生影响,出风区域偏离出风口102进而影响出风效果。
通过对比可以,本申请采用的结构,能够实现射流喷嘴142的出风量的均匀性并且消除出风沿射流风道144长度方向的分速度。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1、图32、图33、图34和图36所示,壳体10包括:进风罩体110,进风口101开设于进风罩体110上;底座120,进风罩体110设置于底座120上,出风口102开设于底座120上。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进风罩体110和底座120,进风口101开设于进风罩体110上,出风口102位于底座120上。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设置于进风罩体110和底座120围成的安装腔内,气流从进风口101进入经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换热后从出风口102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如图13、图33所示,壳体10还包括:支撑板130,支撑板130设置于底座120和进风罩体110之间,沿第三方向,支撑板130位于进风罩体110的两端;其中,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两端与两侧的支撑板130分别连接,部分第一组换热器11与支撑板130和进风罩体110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在进风罩体110和底座120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30,其中,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两端通过支撑板130进行固定;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两端通过支撑板130和进风罩体110进行夹持固定,进而实现了对换热器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支撑板130可以实现对壳体10内多组换热器的固定安装。还可以通过支撑板130对壳体10内换热腔室16的分割,通过支撑板130将换热腔室16分成第一腔体18和第二腔体20,第一腔体18内设置第二组换热器12和部分第一组换热器11,部分第一组换热器11位于第二腔体20内,预冷射流进风,射流进风的气流通过进风口101进入经部分第一组换热器11进行换热预冷后进入第一腔体18,经射流风道144和射流喷嘴142进入到第一腔体18内,再通过出风口102进入室内环境。通过支撑板130的设置实现了对射流进风和主动进风流道的分割,实现了换热效率和换热量的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进风罩体110包括:安装槽1102,设置于进风罩体110的顶壁,安装槽110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104,射流喷嘴142设置于开口1104处;其中,位于射流喷嘴142两侧的两个换热器的上端部与开口1104两侧的槽壁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风罩体110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1102,安装槽1102的槽底具有开口1104;通过设置安装槽1102实现对射流风道144的安装,射流风道144安装于安装槽1102内,射流喷嘴142与开口1104对应,射流喷嘴142可以伸出开口1104进入到换热腔室16内;位于射流喷嘴142两侧的换热器开口1104的槽壁相抵接,以实现与射流喷嘴142围合成封闭的换热腔室16,进而实现增大气流换热量和换热效率,避免气流的回流。
进一步地,进风口101包括射流进风口1011和主进风口1012。射流进风口1011与射流喷嘴142相连通,主进风口1012经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与换热腔室16相连通;射流进风口1011开设于进风罩体110的侧壁。主进风口1012可开设于进风罩体110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壁,主进风口1012也可开设于进风罩体110沿第三方向的侧壁,或者开设于进风罩体110的顶壁,或者在上述侧壁、顶壁同时设有主进风口1012。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板130将进风口101分割成射流进风口1011和主进风口1012,射流进风口1011与射流风道144相连通,气流经射流进风口1011进入,经第一组换热器11换热后进入射流风道144从射流喷嘴142进入到换热腔室16,再从出风口102进入室内;部分气流主进风口1012经部分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换热后进入换热腔室16,再从出风口102进入室内。其中射流进风口1011设置于进风罩体110的两侧,以实现气流经过第一组换热器11的进行换热后再进入射流风道144;主进风口1012设置于进风罩体110的两侧侧壁,并且在进风罩体110沿第三方向的侧壁和进风罩体110的顶壁中的至少一个上也设置有主进风口1012,进而实现多侧的进风,使得位于中间部分的第二组换热器12也能够被充分利用进行换热,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换热量和换热效率,用户在选择主动进风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实现制冷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图12、图38所示,还包括:导流结构22,导流结构22设置于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下端部;导流结构22包括第一导流面222和第二导流面224,第一导流面222和第二导流面224关于第二组换热器12的下端部的中线对称。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还设有导流结构22,导流结构22布置于第二组换热器12朝向出风口102的一侧,具体地,导流结构22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一导流面222和第二导流面224,使导流结构22能够对其两侧的射流进行引流,使气流能够顺利地从出风口102流出,进一步地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制冷性能及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导流面222和第二导流面224均可以被构造成曲面或平面。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8所示,出风口102的数量为一个,导流结构22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出风口102内,第一导流面222面向第一换热器111设置,且朝向第一换热器111一侧凸起,第二导流面224面向第二换热器112设置,且朝向第二换热器112一侧凸起。
在该实施例中,在底座120上设置有一个出风口102,一个出风口102与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围成的换热腔室16相连通,导流结构22设置成流体状,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第一导流面222和第二导流面224呈弧形,且均向外侧凸起,进而实现了当射流喷嘴142喷出射流时,气流沿导流结构22的外壁流向出风口102,在康达尔效应的影响下使射流能够顺利地从出风口102流出而不接触到出风口102两侧的壁面,进一步地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制冷性能及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38所示,出风口102的数量为多个,导流结构22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出风口102之间,第一导流面222面向第一换热器111设置,且朝向第二换热器112一侧凹陷,第二导流面224面向第二换热器112设置,且朝向第一换热器111一侧凹陷。
在该实施例中,出风口102设置多个,相邻两个换热器和射流喷嘴142围成的换热腔室16均对应有一个出风口102,通过将第一导流面222和第二导流面224设置成凹陷形状,可以进一步地实现对气流的导流作用,使得每个换热腔室16的气流能够顺畅的从出风口102进入到室内。
实施例八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9、图11、图12、图14至图25所示,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均为轴对称设置,轴对称设置的对称轴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从而使得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换热面积,进而使得空气完全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再由出风口102流出。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三翅片1214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α2的取值范围为0°至45°;第四翅片1224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α5的取值范围为0°至45°。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三换热器121的第三翅片1214和第四换热器122的第四翅片1224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角设置在0°至45°之间,一方面可以根据壳体10内的容积合理的布置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以实现室内机的换热面积的最大化,并且有利于保证气流经倾斜设置的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后具有良好的下沉效果,同时,可以使得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上的冷凝水沿着倾斜地翅片流动到底端对应的接水盘内,避免了冷凝水从出风口102滴落到室内而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在提高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和清洁性。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沿壳体10的第一方向,进风口101高于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下端部。通过设置进风口101朝向出风口102一侧的高度高于第一组换热器11的下端部,使得经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0内部的气流经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后才能进入换热腔室16,避免气流未经过第一组换热器11进入换热腔室16而造成回风并降低换热能力,进而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
具体地,如图8所示,沿第一方向上,位于壳体10侧壁上的进风口的高度为Hin,换热器组的整体高度为H13,H13大于Hin,且换热器组的上端部高于进风口的上端部,进风口的下端部高于换热器组的下端部。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出风口102的数量为1个;出风口102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2与射流喷嘴142的端面至出风口102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H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1至0.7。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出风口102的宽度与射流喷嘴142的端面至出风口102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取值范围,具体地,比值取值范围为0.1至0.7,有利于保持自然对流的强度,以使得射流喷嘴142的射流角度能够较好地与出风口102的尺寸相匹配,以使射流区域能够与出风口102的尺寸相吻合,有利于提高射流性能并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沿第一方向,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进行投影,在得到投影面内,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的宽度之和等于壳体10的宽度与射流喷嘴142的宽度的差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安装第一组换热器11、第二组换热器12时最大化利用壳体10内的空间,在空调室内机1的宽度方向上除射流喷嘴142以外的区域均布置上换热器。大大提升了换热器在壳体10内部的空间占有率,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空气与换热器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在利用自然对流时的换热效率。同时,这样地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一组换热器11、第二组换热器12与射流喷嘴142之间的缝隙,进而使得经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0内部的气流几乎全部经第一组换热器11、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换热后经出风口102流出,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效果,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空调能效。
同时,这样地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一组换热器11、第二组换热器12与射流喷嘴142之间的缝隙,进而使得经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0内部的气流几乎全部经第一组换热器11、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换热后经出风口102流出,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效果,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空调能效。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内,射流喷嘴142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由第三换热器121至第一换热器111延伸的第二方向构成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1,第三翅片1214相对于由壳体10的顶部至底部延伸的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α2,第一夹角α1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90°减去第二夹角的差值,且小于或等于90°。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α1和第二夹角α2的关系满足:90°-α2≤α1≤90°。通过设置第一夹角α1的范围,使得射流喷嘴142的射流方向处于合理范围内。
具体地,如果第一夹角过小,即第一夹角<90°-第二夹角,则出风口102靠近第一换热器111的一侧会存在喷出的射流无法覆盖的区域,该区域因压力差会出现回流,热空气与冷空气接触会在出风口102靠近第一换热器111的壁面上形成冷凝水,影响空调室内机1的运行。
而如果第一夹角过大,即第一夹角>90°,则会使喷出的射流冲击到出风口102靠近第一换热器111一侧的壁面上,使喷出的射流无法顺利排出,降低了空调室内机1的运行效果,长期的冲击还会使空调室内机1出现结构性的损伤及噪音问题。因此,设置第一夹角的大小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提升空调室内机1的性能及其运转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射流喷嘴142的射流角度θ均满足tan(θ/2)=a/0.29,其中,a为湍流系数,a的取值范围为0.05至0.08。通过合理限定湍流系数a的取值范围,并限定射流器的射流角度θ与湍流系数a,进而能够合理限定射流角度θ的大小,使得射流角度θ与出风口102相匹配,有利于提高射流性能并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其中,如图22所示,射流角度θ指的是射流的边界与射流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如图7、图8和图19所示,沿第二方向,定义壳体10的宽度为第一宽度W1,出风口102的宽度为第二宽度W2,相邻两个射流喷嘴142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第三宽度W3;沿第一方向,射流喷嘴142的出口端面与出风口102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高度H,射流喷嘴142的射流角度θ与壳体的尺寸之间满足tan(θ/2)>0.5×(W2-W3)/H,以达到最佳的射流效果。
进一步地,W2与W1之间的关系满足0.2≤W2/W1≤0.9。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防止出风口102的宽度W2所占比值过小造成的自然对流能力衰减,另一方面,防止出风口102的宽度W2所占比值过大而造成的出风口102两侧回流。通过比值的合理设定,有利于提升空调室内机1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沿第二方向,相邻两个射流喷嘴142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与出风口102的宽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5至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相邻两个射流喷嘴142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和出风口102宽度比值的取值范围,一方面,能有效防止出风口102处出现回流产生冷凝水。另一方面,有效防止射流喷嘴142喷出的气流打到出风口102两侧的壁面上,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噪音,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增强了空调室内机1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通过满足上述关系式,使得射流喷嘴142的射流角度θ处于合理范围内。如图19至图21示出了不同的射流角θ对气流流向的影响。其中,如图20所示,射流角度θ过小,使得射流区域无法覆盖出风口102,出风口102周围的壳体10壁面会因壳体10外部的气流回流而产生冷凝水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如图20中的圆圈示位置)。如图21所示,射流角度θ过大,射流覆盖区域过多的覆盖出风口102,会有较多的射流冲击到出风口102两侧的壁面上造成性能的衰减(如图21中的圆圈示位置)。如图19所示,射流角度θ处于合理范围内,射流区域与出风口102的宽度相匹配,进而能够在保证射流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0.1≤W2/H≤0.7,通过上述参数设置,有利于保持自然对流的强度,以使得射流角度θ能够较好地与出风口102的尺寸相匹配,以使射流区域能够与出风口102的尺寸相吻合,有利于提高射流性能并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
实施例九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康达效应元件32,康达效应元件32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射流喷嘴142的下方。其中,沿第一方向进行截面,在得到的截面上,康达效应元件32关于射流喷嘴142的中线对称。
在该实施例中,射流喷嘴142喷出空气的位置设有康达效应元件32。康达效应元件32关于射流喷嘴142的中线对称,当喷出的空气接触到康达效应元件32时,其运动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进而进一步增大射流附近的负压,加强自然对流的引流效果,进一步提升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效果,且在提升风速的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用于主动提速的电器元件,降低了空调室内机1的能耗。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康达效应元件32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第三方向进行截面,在得到的截面上,圆柱体的圆心位于射流喷嘴142的中线上;射流喷嘴142的宽度为第四宽度W4;圆柱体的圆心至射流喷嘴142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其中,0.1×W4≤D1≤5×W4
进一步地,康达效应元件32的截面圆的半径R,R的取值范围为0.2×W4≤R≤3×W4
通过合理地设置射流喷嘴142和与其对应的康达效应元件32的尺寸参数之间的取值关系,可以有效地改善导流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康达效应元件32为椭圆柱体。
具体地,沿第一方向进行截面,在得到的截面上,椭圆主体的焦点位于射流喷嘴142的中线上,射流喷嘴142的宽度为第四宽度W4,椭圆柱体的椭圆心至射流喷嘴142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其中,0.1×W4≤D2≤5×W4。其中椭圆心指的使得椭圆的两个焦点连线的中点。
进一步地,椭圆柱体的截面椭圆的长轴半径为A1,短轴半径为B1,其中,A1的取值范围为0.2×D2≤A1≤0.95×D2,B1的取值范围为0.2×W4≤B1≤3×W4
通过合理地设置射流喷嘴142和与其对应的康达效应元件32的尺寸参数之间的取值关系,可以有效地改善导流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19和图28所示,图19为未设置康达效应元件32的气流流速的效果图,图28是增加康达效应元件32后的流速效果图,二者比较可见总制冷量从1928.5W上升到了2015.6W,且被引射空气的制冷量从1144.4W上升到了1232.3W。因此,通过增加康达效应元件32可以更好的起到提升进气量和进气速度并提升换热效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8、图12、图36和图37所示,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第一接水盘24、第二接水盘26、第三接水盘28,第一接水盘24、第二接水盘26、第三接水盘28均设置于壳体10内。
具体地,第一接水盘24位于第五换热器131朝向出风口102一端的下方,用于接收或容纳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五换热器131产生的冷凝水。第二接水盘26位于第六换热器132朝向出风口102一端的下方,用于接收或容纳第二换热器112和第六换热器132的冷凝水。第三接水盘28,位于第二组换热器12朝向出风口102一端下方,用于接收第二组换热器12产生的冷凝水。从而避免了第一换热器111、第二换热器112、第三换热器121、第四换热器122、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室内而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提高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接水盘24、第二接水盘26、第三接水盘28均相对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接水面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3°,根据壳体10内的空间通过合理设置接水盘的接水面与壳体10长度方向的夹角的范围,有利于冷凝水沿接水盘顺利排出,使得接水盘的冷凝水能够及时排出,进一步提高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第四接水盘30,第四接水盘30沿第二方向延伸,第四接水盘30的两端与第一接水盘24和第二接水盘26相连通,第三接水盘28与第四接水盘30连通,第四接水盘30用于收集第一接水盘24和第二接水盘26、第三接水盘28内的冷凝水。
进一步地,第四接水盘30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底座120的两端。
实施例十一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9、图31、图32和图34所示,壳体10的顶部也设置有进风口101;位于顶部的进风口101与第二组换热器12相对设置,空气能够经过壳体10顶部的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0内,再通过第二组换热器12进行换热后进入换热腔室16,近出风口102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在壳体10的顶部设置凹槽结构34,顶部的进风口101开设于凹槽结构34的槽壁上,使得凹槽结构34的侧壁与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倾斜角度相一致,进而减小了壳体10与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进气气流的阻力损耗,进一步增大了进去到换热腔室16内的换热气量,使空调室内机1能满足更高的换热需求。
进一步地,通过在壳体10的顶部设置凹槽结构34,顶部的进风口101开设于凹槽结构34的槽壁上,可以实现两侧进风,使得整机安装时,可以紧贴着屋顶安装,降低了占用空间。
实施例十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的一端设有一个风机15,风机15的送风口与射流风道144相连通,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十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3、图31和图32所示,风机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机15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两端;其中,两个风机15中的一个风机15的送风口与一侧的射流风道144相连通,两个风机15中的另一个风机15的送风口与另一侧的射流风道144相连通。其中一个风机15向与其同侧的射流风道144提供气流,另一个风机15向与其同侧的射流风道144提供气流。同时使用两个风机15参与主动射流,进一步加大了射流喷嘴142所能提供的风量总和,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的制冷效果,可实现独立控制,有利于满足多种制冷需求。
实施例十四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包括:壳体10、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
其中,壳体10包括进风口101和两个出风口102,第一组换热器11包括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二换热器112,第二组换热器12包括第三换热器121和第四换热器122。其中,第一换热器111、第三换热器121、第四换热器122和第二换热器112依次相对于壳体10的第一方向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
进一步地,沿垂直于第三方向进行截面,第一换热器111和第三换热器121的截面形状组合成倒置的V型,倒置的V型的开口1104朝向一个出风口102;第四换热器122和第二换热器112的截面形状组合成倒置的V型的开口1104朝向另一个出风口102。
第一组换热器11的截面形状和第二组换热器12的截面形状整体组合成M型。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两个风机15和两组射流结构,一个风机15与一侧的射流风道144相连通,另一个风机15与另一侧的射流风道144相连通。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出风口102,每个出风口102对应一组倾斜设置地换热器和一个射流器,进而达到可以实现分别控制进风,或者同时控制两个射流结构同步进风的目的,扩大了空调的使用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单独开启一个风机15,还可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38所示,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第三组换热器13,其中,第三组换热器13包括第五换热器131和第六换热器132。第三组换热器13设置于壳体10内,第五换热器131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11朝向出风口102一端的下方;第六换热器132设置于第二换热器112朝向出风口102一端的下方。通过将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倾斜地设置于壳体10内,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减小了第一组换热器11和第二组换热器12在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可以进一步地设置有第三组换热器13,进而增大了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进而可以提高经过换热后的进风风量,以满足自然对流进风时对冷量的需求。
实施例十五
如图39至图4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1包括:壳体10、换热器40。
其中,壳体10包括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沿第一方向,出风口102位于壳体10的底部,换热器40设置于壳体内,空气经进风口101流动至换热器40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口102流出;换热器40包括沿第二方向呈波浪形设置的多个换热段402,相邻两个换热段402之间形成有换热区,沿第二方向换热器40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区404和第二换热区406;其中,从壳体10的顶部至壳体10的底部的方向,第一换热区404沿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增大,第二换热区406沿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在壳体10内设置有换热器40,换热器40包括沿第二方向呈波浪形设置的多个换热段402,相邻的两个换热段402之间形成有换热区,第一换热区404和第二换热区406依次相邻设置。当空调室内机1在进行自然对流制冷时,室内的空气从壳体10的进风口101进入壳体10,并与换热段402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由换热区流向下方的出风口102,最终从出风口102进入室内进行制冷,冷空气流出后壳体10内形成负压,进而继续吸引空气从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0,至此,完成一个完整的空气循环。通过自然对流的形式为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整个换热过程无需风机15工作,进而在保证良好的换热能力的情况下,避免了风机15工作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第二方向为壳体10的宽度方向。从壳体10的顶部至壳体10的底部的方向,第一换热区404沿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增大,第二换热区406沿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也即,至少部分换热段402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相比于水平或垂直设置换热段402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了空气与换热器40的换热面积,进而提升了空调室内机1的输出能力,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的换热效率,以尽快的到达用户的设定温度,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多个换热段402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换热区404和多个第二换热区406,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区404和第二换热区406交错分布。
具体地,通过在壳体内形成沿第二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第一换热区404和多个第二换热区406,进一步提升了壳体内空间的利用率,使得在壳体10体积紧凑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换热能力,提高空调能效。
进一步地,如图39所示,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相垂直,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相邻两个换热段402的截面形状为V型或倒置的V型;依次设置的四个换热段402的截面形状为M型,通过将任两个相邻的换热段402相对倾斜设置,进一步地增大了换热面积,进而增大了自然对流的风量,提高了自然对流的换热能力和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0所示,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最外侧的换热段402可以为分段式,如图40所示,靠近壳体10顶部一侧采取倾斜设置的方式,靠近出风口一侧采取竖直设置的方式,进而分利用壳体10内的空间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1所示,换热段402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方式,还可以采取如图41所示的折弯状,进而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换热面积,进而增大换热量,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2所示,换热段402采取梯形结构设置,进一步地增大了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达到在有限空间内增大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
实施例十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因此具有该空调室内机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够获取空调器的工作模式指令,并根据工作模式指令控制空调室内机1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射流换热(启动风机),或自热对流换热和射流换热共同进行,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最大程度地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可以应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多联机、商用风幕机、商用空调室内末端等多个产品。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相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相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沿第一方向,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第一组换热器和第二组换热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空气经所述进风口流动至所述第一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所述第一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
所述第二组换热器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连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远离所述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
其中,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端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端部远离所述第四换热器的下端部;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数量为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上端部之间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之间相互远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数量为一组,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截面形状为V型,所述第一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组成的截面形状为M型;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平齐于或高于所述第一组换热器的下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或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方,所述第五换热器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端部相连接设置;
第六换热器,所述第六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方,所述第六换热器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端部相连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射流喷嘴,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组换热器中相邻的两个换热器之间,所述射流喷嘴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换热器围合成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射流风道,所述射流风道与所述射流喷嘴相连通;其中,沿风道的流动方向,所述射流风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进风罩体,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体上;
底座,所述进风罩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进风罩体之间,沿第三方向,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进风罩体的两端;
其中,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两端与两侧的所述支撑板分别连接,部分所述第一组换热器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进风罩体相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体包括:
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进风罩体的顶壁,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射流喷嘴设置于所述开口处;
其中,位于所述射流喷嘴两侧的所述两个换热器的上端部与所述开口两侧的槽壁相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包括射流进风口和主进风口,所述射流进风口与所述射流喷嘴相连通,所述主进风口经所述第一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组换热器与所述换热腔室相连通;
所述射流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体的侧壁;
所述主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壁;以及
所述主进风口开设于所述进风罩体沿第三方向的侧壁,和/或所述进风罩体的顶壁。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
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和所述第二导流面关于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下端部的中线对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导流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出风口内,所述第一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且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凸起,所述第二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且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一侧凸起;或
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流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一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且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一侧凹陷,所述第二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且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一侧凹陷。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翅片和多个第一换热管,多个第一所述换热管均呈单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翅片套设于所述第一换热管上;
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二翅片和多个第二换热管,多个第二所述换热管均呈单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翅片套设于所述第二换热管上;
所述第三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三翅片和多个第三换热管,多个第三所述换热管均呈单排设置,多个所述第三翅片套设于所述第三换热管上;
所述第四换热器包括多个第四翅片和多个第四换热管,多个所述第四换热管呈单排设置,多个所述第四翅片套设于所述第四换热管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组换热器均为轴对称设置,所述轴对称设置的对称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所述进风口高于所述第一组换热器的下端部。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1个;
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射流喷嘴的端面至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1至0.7;和/或
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射流喷嘴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0.5至2。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进行投影,在得到投影面内,所述第一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组换热器的宽度之和等于所述壳体的宽度与所述射流喷嘴的宽度的差值;和/或
所述射流喷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壳体的第二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三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90°减去所述第二夹角的差值,且小于或等于90°。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康达效应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康达效应元件设置于所述射流喷嘴的下方;
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进行截面,在得到的截面上,所述康达效应元件关于所述射流喷嘴的中线对称。
2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沿第一方向,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空气经所述进风口流动至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
所述换热器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换热段,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段之间形成有换热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换热器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
其中,从所述壳体的顶部至所述壳体的底部的方向,所述第一换热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换热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换热段之间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区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换热区和所述第二换热区交错分布。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沿垂直于第三方向的截面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段的截面形状为V型或倒置的V型;依次设置的四个所述换热段的截面形状为M型;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相垂直。
2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011443255.7A 2020-12-11 2020-12-11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114623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3255.7A CN114623498B (zh) 2020-12-11 2020-12-11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CT/CN2020/138386 WO2022120948A1 (zh) 2020-12-11 2020-12-22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3255.7A CN114623498B (zh) 2020-12-11 2020-12-11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3498A true CN114623498A (zh) 2022-06-14
CN114623498B CN114623498B (zh) 2024-01-30

Family

ID=81895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3255.7A Active CN114623498B (zh) 2020-12-11 2020-12-11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3498B (zh)
WO (1) WO2022120948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6429A (ja) * 1991-04-03 1992-10-29 Kubota Corp 空調用熱交換装置
JP2003185168A (ja) * 2001-12-20 2003-07-0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746575A (zh) * 2004-09-06 2006-03-15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4693612U (zh) * 2015-03-31 2015-10-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主机
CN105402821A (zh) * 2015-12-30 2016-03-1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5919423U (zh) * 2016-07-26 2017-02-01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
CN107940579A (zh) * 2017-12-21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9085731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0056972A (zh) * 2019-05-10 2019-07-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9953A (ja) * 1997-03-19 1998-09-29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3846315B2 (ja) * 2002-01-18 2006-11-1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794280B2 (ja) * 2005-11-14 2011-10-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205991565U (zh) * 2016-08-25 2017-03-01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壁挂式室内机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6429A (ja) * 1991-04-03 1992-10-29 Kubota Corp 空調用熱交換装置
JP2003185168A (ja) * 2001-12-20 2003-07-0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746575A (zh) * 2004-09-06 2006-03-15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4693612U (zh) * 2015-03-31 2015-10-0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主机
CN105402821A (zh) * 2015-12-30 2016-03-1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5919423U (zh) * 2016-07-26 2017-02-01 青岛海尔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
WO2019085731A1 (zh) * 2017-10-31 2019-05-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940579A (zh) * 2017-12-21 2018-04-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056972A (zh) * 2019-05-10 2019-07-2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20948A1 (zh) 2022-06-16
CN114623498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8635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8149033A1 (zh) 风道组件和冰箱
CN110762619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695347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WO2024103963A1 (zh) 一种干湿联合换热设备
CN114623498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701684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1110144A1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114623502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623504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623501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623506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290302U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909226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780294B (zh) 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
CN211372611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081529U (zh) 半导体空调
CN220852541U (zh) 一种空调器的摆叶及空调室内机
CN112923547B (zh)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20507051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4088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044848U (zh) 食物处理机
CN21182277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0793177A (zh)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CN217785794U (zh) 预热隧道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