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7281B - 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17281B CN114617281B CN202210263489.6A CN202210263489A CN114617281B CN 114617281 B CN114617281 B CN 114617281B CN 202210263489 A CN202210263489 A CN 202210263489A CN 114617281 B CN114617281 B CN 1146172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tobacco leaves
- leaves
- tobacco
- bul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3/00—Preparing tobacco in the factory
- A24B3/10—Roasting or cooling tobacco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B—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OBACCO FOR SMOKING OR CHEWING; TOBACCO; SNUFF
- A24B9/00—Control of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obacco products, e.g. cigars, cigarettes, pipe tobacco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Tobacco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包括:步骤1)变黄前期: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35℃~37℃,保持18~24h;步骤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升至40℃,湿球36.5℃~37.5℃,保持24~32h;步骤3)凋萎期:干球温度升至42℃,湿球37.5℃~38.5℃,保持16~24h;步骤4)变筋期:干球温度升至47.5℃~48.5℃,湿球38.5℃~39.5℃,保持8~16h;步骤5)干片期:干球温度升至54℃,湿球39.5~40.5℃,保持8~16h;步骤6)干筋期:干球温度升至68℃,湿球42℃,保持16~24h。本发明将烘烤过程分成六个步骤,使烘烤更精准且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叶调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烟叶可用性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烟叶在卷烟配方上的使用价值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这一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烟气特征上,即不同的烟叶有不同的香气质、香气量、烟气浓度、透发性等,这些质量特征对烟叶可用性起到决定的作用。经过评吸,北方烟叶上部叶的烟气浓度较低和不够透发是北方烟叶可用性方面的重要缺陷。北方烟叶由于种植生态环境的影响,烟叶组织较致密影响烟气透发性的表达,另外北方烟叶还存在淀粉和蛋白质这类大分子物质含量高,现采用的“三段式”、“中温中湿”等烘烤工艺不能充分降解这类大分子物质,导致香气前提物质少,影响烟气浓度、香气量等感官指标。
生产上既要解决烘烤后烟叶组织致密影响香气透发性的问题,也要从北方烟叶物质转化的角度考虑,提升烘烤过程中烟叶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率,为香气物质合成提供前提条件,增加烟气浓度及香气量,补上北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短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针对北方烟叶上部叶的烘烤方法是北方烟叶持续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烘烤方法烘烤的烟叶烟气浓度、香气量多,外观好,提升了可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包括:
步骤1)变黄前期:烟叶装炕点火后,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为35℃~37℃,保持18~24h;
步骤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为36.5℃~37.5℃,保持24~32h;
步骤3)凋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为37.5℃~38.5℃,保持16~24h;
步骤4)变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7.5℃~48.5℃,湿球温度为38.5℃~39.5℃,保持8~16h;
步骤5)干片期:干球温度升温至54℃,湿球温度为39.5~40.5℃,保持8~16h;
步骤6)干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为42℃,保持16~24h。
优选的,步骤1)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2h/℃。
优选的,步骤2)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
步骤3)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
步骤4)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
优选的,步骤5)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h/℃;步骤6)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h/℃。
优选的,采用密集烤房温湿度自控仪进行辅助控制。
优选的,所述步骤1)使得中层烟叶达到6成黄,且叶片开始变软;
步骤2)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8成黄;
优选的,步骤3)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叶片达到10成黄,仅有青筋,且烟叶主脉明显发软,叶缘稍有干燥开始卷曲;
步骤4)使得上、中、下层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且烟叶勾尖卷边的状态。
优选的,步骤5)使得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叶片全部干燥,主脉下半部分呈干燥状态;
步骤6)使得烟叶主脉全部变干。
优选的,步骤1)中循环风机速度为中挡,风机转速为960r/min。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烘烤方法制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包括:步骤1)变黄前期:烟叶装炕点火后,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为35℃~37℃,保持18~24h;步骤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为36.5℃~37.5℃,保持24~32h;步骤3)凋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为37.5℃~38.5℃,保持16~24h;步骤4)变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7.5℃~48.5℃,湿球温度为38.5℃~39.5℃,保持8~16h;步骤5)干片期:干球温度升温至54℃,湿球温度为39.5~40.5℃,保持8~16h;步骤6)干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为42℃,保持16~24h。本发明根据北方上部烟叶内在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转化规律,将北方烤烟上部烟叶烘烤过程按照目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划分六个步骤,并根据各步骤烟叶变黄和干燥程度的要求,提供温湿度指标及保持时间,能够使烟叶淀粉和蛋白质类物质转化分解、转化较充分,使烟叶可用性得到有效提升。本发明具有目的性强,步骤少,直观、操作简单的特点,能保证烟叶大分子物质分解充分,烟气浓度、香气量提升,可用性大幅度提高的优点。本发明实用性强,可以明显提高北方烟叶的外观质量中的叶片疏松程度、色度,桔色烟比例,减少青、杂、光滑烟比例,提高烟农收益。本发明烘烤的烟叶兼顾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桔色烟叶比例提高,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致香成分、评吸结果提升明显,能够充分体现北方烟叶风格特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包括:
步骤1)变黄前期:烟叶装炕点火后,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为35℃~37℃,保持18~24h;
步骤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为36.5℃~37.5℃,保持24~32h;
步骤3)凋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为37.5℃~38.5℃,保持16~24h;
步骤4)变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7.5℃~48.5℃,湿球温度为38.5℃~39.5℃,保持8~16h;
步骤5)干片期:干球温度升温至54℃,湿球温度为39.5~40.5℃,保持8~16h;
步骤6)干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为42℃,保持16~24h。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将北方烤烟上部烟叶烘烤过程按照目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划分六个步骤,分为变黄前期、变黄后期、凋萎期、变筋期、干片期、干筋期。以下是具体步骤:
步骤1)变黄前期:烟叶装炕点火后,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为35℃~37℃,具体可以为35℃、36℃、37℃;保持18~24h;优选为19~22h。
其中,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2h/℃。
采收田间成熟叶片,尽量在编烟环节按照成熟度不同分类编烟,在同一烟杆或烟夹上的烟叶成熟度保证一致,装炕时成熟度高的烟叶装在高温层。
步骤1)中循环风机速度为中挡,风机转速960r/min。
此步骤使得中层烟叶达到6成黄;且叶片开始变软,而后转火。
根据烟叶含水量大小设定湿球温度,含水量越大湿球温度在此范围设定越低。循环风机调成中速,风机转速960r/min,当烟叶表面水分过多,有凝聚成水滴的趋势时,阶段性的调高循环风机挡位,风机速度设置为高档,风机转速1440r/min,其目的是加速烟叶表面多余水分的散失,促使烟叶内部水分向外部迁移,快速启动淀粉、色素的分解。
步骤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为36.5℃~37.5℃,保持24~32h;优选为26~31h。
其中,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
达到前步骤变黄程度后,逐步加大火力,以2~3h/℃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设定为36.5℃、37℃、37.5℃;或者上述任意二者之间的点值。步骤2)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8成黄。
此步骤湿球温度设定主要依据烟叶变黄速度,如果烟叶变黄速度较快,可以在此范围将湿球温度设定稍低,在此温度保持24~32小时,基本完成淀粉和色度的分解任务,当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8成黄时开始转火。
步骤3)凋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为37.5℃~38.5℃,保持16~24h;
其中,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叶片达到10成黄,仅有青筋,且烟叶主脉明显发软,叶缘稍有干燥开始卷曲。
此步骤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叶片达到10成黄,仅有青筋,且烟叶主脉明显发软,叶缘稍有干燥开始卷曲时转火。此时期进一步完成淀粉和色度的分解,蛋白质主要在这个时期分解;烟叶干燥状态达不到要求时,火力不能过大,避免酶促棕色化反应的大量发生,降低叶片变成杂色的几率。
步骤4)变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7.5℃~48.5℃,湿球温度为38.5℃~39.5℃,保持8~16h。
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
步骤4)使得上、中、下层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且烟叶勾尖卷边的状态。
步骤5)干片期:干球温度升温至54℃,湿球温度为39.5~40.5℃,保持8~16h。
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h/℃;
步骤5)使得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叶片全部干燥,主脉下半部分呈干燥状态;
即为:叶脉变黄后,以1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以至54℃,湿球温度设定为40±0.5℃,在此温度保持8~16小时,进一步促进香气物质的合成,烘烤至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叶片全部干燥,主脉下半部分呈干燥状态。
步骤6)干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为42℃,保持16~24h。
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h/℃。
本发明步骤6)使得烟叶主脉全部变干。
本发明烘烤工艺中,烘烤技术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并容易理解步骤(1)(2)(3)(4)中的叶片变黄程度、变软、卷曲程度及步骤(5)(6)中的烟叶主脉变干程度,准确率在98%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6成黄、8成黄、10成黄指一片烟叶呈现黄色的面积占整片烟叶面积的百分比,6成黄即一片烟叶呈现黄色的面积占整片烟叶的60%,8成黄、10成黄同理。
本发明采用密集烤房温湿度自控仪进行辅助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烘烤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所述烘烤方法上述已经进行了清楚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包括:步骤1)变黄前期:烟叶装炕点火后,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为35℃~37℃,保持18~24h;步骤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为36.5℃~37.5℃,保持24~32h;步骤3)凋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为37.5℃~38.5℃,保持16~24h;步骤4)变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7.5℃~48.5℃,湿球温度为38.5℃~39.5℃,保持8~16h;步骤5)干片期:干球温度升温至54℃,湿球温度为39.5~40.5℃,保持8~16h;步骤6)干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为42℃,保持16~24h。
本发明根据北方上部烟叶内在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转化规律,将北方烤烟上部烟叶烘烤过程按照目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变化划分六个步骤,并根据各步骤烟叶变黄和干燥程度的要求,提供温湿度指标及保持时间,能够使烟叶淀粉和蛋白质类物质转化分解、转化较充分,使烟叶可用性得到有效提升。本发明具有目的性强,步骤少,直观、操作简单的特点,能保证烟叶大分子物质分解充分,烟气浓度、香气量提升,可用性大幅度提高的优点。本发明实用性强,可以明显提高北方烟叶的外观质量中的叶片疏松程度、色度,桔色烟比例,减少青、杂、光滑烟比例,提高烟农收益。本发明烘烤的烟叶兼顾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桔色烟叶比例提高,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致香成分、评吸结果提升明显,能够充分体现北方烟叶风格特色。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主要针对上部叶成熟期多雨,烟叶含水量充足或施肥量较大,采收时烟叶含青程度稍大的烟叶,升温速度较快,湿球温度设定稍低。
(1)变黄前期:装炕后立即点火,烧小火,以1-2h/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设定为36±1℃,根据烟叶含水量大小设定湿球温度,含水量越大湿球温度在此范围设定越低,可以阶段性的调高循环风机速度,由中档风机转速960r/min调成高挡风机转速1440r/min,其目的是加速烟叶表面多余水分的散失,促使烟叶内部水分向外部迁移,快速启动淀粉、色素的分解。在此温度保持18-24小时,当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6成黄,且叶片开始变软时转火;
(2)变黄后期:达到前步骤变黄程度后,逐步加大火力,以2-3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设定为37±0.5℃,此步骤湿球温度设定主要依据烟叶变黄速度,如果烟叶变黄速度较快,可以在此范围将湿球温度设定稍低,在此温度保持24-32小时,基本完成淀粉和色度的分解任务,当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8成黄时开始转火;
(3)凋萎期:烧稳火将干球温度以2-3h/1℃的速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设定为38±0.5℃,在此温度保持16-24小时,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叶片达到10成黄,仅有青筋,且烟叶主脉明显发软,叶缘稍有干燥开始卷曲时转火。此时期进一步完成淀粉和色度的分解,蛋白质主要在这个时期分解;烟叶干燥状态达不到要求时,火力不能过大,避免酶促棕色化反应的大量发生,降低叶片变成杂色的几率;
(4)变筋期:叶片变黄程度和失水程度达到前步骤要求后,以2-3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至48±0.5℃,升温过程前期不能快,保持3小时升温一度,后期可以采取2小时升温一度,湿球温度设定为39±0.5℃,在此温度保持8-16小时,使得上、中、下层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且烟叶勾尖卷边的状态;
(5)干片期:叶脉变黄后,以1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以至54℃,湿球温度设定为40±0.5℃,在此温度保持8-16小时,进一步促进香气物质的合成,烘烤至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叶片全部干燥,主脉下半部分呈干燥状态;
(6)干筋期:将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设定为42℃,在此温度保持16-24小时,烘烤至烟叶主脉全部变干后停火。
实施例2:
主要针对上部叶成熟期干旱,烟叶含水量少,叶片较厚的烟叶。
(1)变黄前期:装炕后立即点火,烧小火,以1-2h/1℃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设定为36±1℃,根据烟叶含水量大小设定湿球温度,含水量越小,湿球温度在此范围设定越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的湿度,加快淀粉、色素的分解。在此温度保持18-24小时,当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6成黄,且叶片开始变软时转火;
(2)变黄后期:达到前步骤变黄程度后,逐步加大火力,以2-3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设定为37±0.5℃,此步骤湿球温度设定主要依据烟叶变黄速度,如果烟叶变黄速度较慢,可以在此范围将湿球温度设定稍高,阶段性的调高风速,加快低温层烟叶升温,在此温度保持24-32小时,基本完成淀粉和色度的分解任务,当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8成黄时开始转火;
(3)凋萎期:烧稳火将干球温度以2-3h/1℃的速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设定为38±0.5℃,在此温度保持16-24小时,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叶片达到10成黄,仅有青筋,且烟叶主脉明显发软,叶缘稍有干燥开始卷曲时转火。此时期进一步完成淀粉和色度的分解,蛋白质主要在这个时期分解;烟叶干燥状态达不到要求时,火力不能过大,避免酶促棕色化反应的大量发生,降低叶片变成杂色的几率;
(4)变筋期:叶片变黄程度和失水程度达到前步骤要求后,以2-3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至48±0.5℃,升温过程前期不能快,保持3小时升温一度,后期可以采取2小时升温一度,湿球温度设定为39±0.5℃,在此温度保持8-16小时,使得上、中、下层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且烟叶勾尖卷边的状态;
(5)干片期:叶脉变黄后,以1h/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温以至54℃,湿球温度设定为40±0.5℃,在此温度保持8-16小时,进一步促进香气物质的合成,烘烤至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叶片全部干燥,主脉下半部分呈干燥状态;
(6)干筋期:将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设定为42℃,在此温度保持16-24小时,烘烤至烟叶主脉全部变干后停火。
验证例1
分别从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本方案烘烤的烟叶简称试验,用“三段式”烘烤方法烤后烟叶为对照,实验和对照烟叶烘烤前均采自同一田块、同一叶序、同一成熟度,并采取了二分法,已消除实验和对照材料的不一致,检测方法按照烟草行业标准。
需要阐述的是:“三段式”烘烤工艺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自美国,后经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将调制过程划分为变黄、定色、干筋三个阶段。具体内容是:变黄阶段的干球起点温度为32~35℃,变黄期间温度36~38℃,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4℃;定色阶段的干球温度54~55℃,湿球温度38~40℃;干筋阶段的干球温度67~68℃,湿球温度40~42℃。
烟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降解需要酶的参与,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些大分子物质的降解效率和残留量。相关酶的活性在60℃前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增强,同时,酶活性随着烟叶水分的降低而减弱,也就是说酶活性受温度和水分的高低共同作用。三段式烘烤工艺的主要变黄期温度设定为36-38℃,在这个温度下会阶段性的持续一段时间,让叶绿素和大分子物质降解,用叶绿素的降解量表征大分子的降解,但是由于这个温度偏低,叶绿素虽然已能降解,烟叶外观由绿色转为黄色,达到三段式烘烤的表征指标,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就要提高温度转入定色阶段,实现烟叶脱水将烟叶黄色固定的目标。但是由于温度偏低酶活性相应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大分子物质转化效率不高,残留的大分子量过多,下一步随着持续升温烟叶含水率降低较快,酶活性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最终会导致烟叶烤后残留的大分子物质偏多,影响烟叶的可用性。
本方案按照物质转化规律结合阶段目标,将烟叶烘烤过程分成6各阶段,并配合能够凸显烟叶内在质量的温湿度及阶段目标。与其它烘烤方法的原理和目标实现路径存在较大差别,为验证本方案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检测和分析,结果如下:
1、烘烤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根据烤烟国家标准,对本方案烘烤的烟叶和传统烘烤方法的烟叶进行外观质量鉴定,为了便于评价将品质因素定量,并按照品质重要程度赋予权重,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表1烟叶外观赋分标准
表2外观质量评价结果
由上表2可知,上部叶外观质量权重总得分以实验处理最高,提升幅度16.5%,其中色度和叶片结构提升最大。说明本烘烤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烟叶颜色、结构更加疏松。
2、烘烤工艺对上部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结果如表3所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能较客观反映烤后烟叶基本质量情况。
通过表3显示,试验和对照烟叶化学成分基本符合东北烟叶特点,呈现糖高碱低的特点,试验烟叶总糖和还原糖指标向合理区间靠拢,烟碱稍有增加,对改善北方烟叶劲头过小和烟气浓度低的缺陷有一定帮助,试验烟叶两糖比值增加幅度较大,一定程度代表了本方案对烟叶工艺成熟度提升较大,整体来看试验烟叶各项化学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
表3烤后上部叶化学成分表%
3、烘烤工艺对感官质量的影响
内在质量评价由7位评吸专家,按照行业标准9分制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见表4。
表4感官质量评价表(九分制)
由表4可以看到,试验烟叶在香气质、杂气、浓度、劲头上有提升,其余指标保持一致,总分提高了2分,提升幅度5.48%。说明本方案对改善北方上部烟叶烟气浓度有一定作用,同时香气质、劲头、杂气得到同步改善。
4、烘烤工艺对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中性致香成分对烟叶质量特色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其中新植二烯是叶绿素降解产物在烟草中含量很高,本身具有改善香气、吃味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降解成其它致香物质;香叶基丙酮、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4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是烟草的重要致香成分;苯乙酸是氨基酸代谢产物;糠醛是美拉德反应的重要产物;茄酮是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的代表。用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来表征烟叶香气质量和物质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更直观。但由于中性致香成分种类较多,本方案仅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加以分析,含量如表5。
表5主要中性致香成分比较μg/g
从表5可知,新植二烯含量较低,可能是北方烟叶本身叶绿素含量偏低导致,也有可能转化不够,有待进一步验证;试验稍少于对照,也存在新植二烯进一步转化成其它致香物质的可能,总之,说明叶绿素降解方面试验和对照差异不大。试验的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明显高于对照;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也高于对照8.41%,鉴于以上三类降解(反应)产物对香气形成的重要作用,说明试验对这类物质的降解或反应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5、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对本方案试验和对照的样品,按照烤烟国家标准进行分级,由于试验材料一致性较好,试验样品92%比例是桔色其余为拧色,对应国标分级后92%的B2F、8%B2L,同理对照20%的B2F、80%B2L。试验将72%的B2L提升为B2F等级,按照每亩产B2F和B2L共40KG,试验将28.8KG的B2L提升为B2F,再乘以两个等级价格差5.1元,每亩可提高烟农收入146元,经济效益较显著。
验证例2
本方案的变黄前期、变黄后期、凋萎期是烟叶中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等)主要分解时期,为验证本方案中这三个阶段具体温、湿度、持续时间对烟叶变黄程度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设计了具体的试验方案。
处理一采用比本方案稍低的烘烤强度,即变黄前期、变黄后期、凋萎期干球温度降低2℃,湿球温度按照方案中的思路保持适当的干湿球差,各阶段的烘烤时间不变,后续阶段不变;
处理二采用比本方案稍高的烘烤强度,即变黄前期、变黄后期、凋萎期干球温度升高2℃,湿球温度按照方案中的思路保持适当的干湿球差,各阶段的烘烤时间不变,后续阶段不变;对照即本方案。
分别从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本方案中处理一、处理二和对照用的烟叶均采自同一田块、同一叶序、同一成熟度,并采取了二分法,已消除处理和对照材料的不一致,检测方法按照烟草行业标准。
1、烘烤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根据烤烟国家标准,对本方案烘烤的烟叶和传统烘烤方法的烟叶进行外观质量鉴定,为了便于评价将品质因素定量,并按照品质重要程度赋予权重,评价标准如表6所示。
表6烟叶外观赋分标准
表7外观质量评价结果
由上表7可知,上部叶外观质量总得分以对照最高,处理一和处理二相对于对照分别降低了9.0%和11.6%。其中处理一中成熟度和色度降低幅度最大,主要原因是叶片僵硬感强、色度均匀性尚可,但色度的饱和程度较差,说明比本方案偏低的温度下烘烤出的烟叶外观质量存在颜色偏淡、成熟度欠缺的问题。处理二的色度得分降低了28.5%,主要原因是叶片含有不同程度棕色斑块,色度的均匀性很差,稍高温度烘烤出来的叶片上有较多深浅不一的棕黄色板块,色度不均,有杂色烟的倾向。经过对比采取本发明烘烤方法的对照组,外观质量单项和总分较高,烟叶颜色的饱和程度和均匀程度较好,能够有效提升烟叶颜色和成熟度,烤出杂色烟的风险较低。
2、烘烤工艺对上部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能较客观反映烤后烟叶基本质量情况。结果如表8所示。
表8烤后上部叶化学成分表%
通过表8显示,处理一和处理二淀粉及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且含量较高,大分子物质转化不够充分,说明在大分子物质分解的主要时期,温度和湿度起到关键作用。处理一采取的稍低温度调制方式可能存在相关酶活性启动慢,高活性时间维持短的问题,影响淀粉和蛋白质的降解。处理二采取的稍高温度调制方式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总糖含量保持正常,但是还原糖含量较低,结合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棕黄色斑块多的情况,说明棕色化反应过度,消耗了过多的还原糖,致使两糖差偏大,影响了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整体来看采用本方案的对照烟叶,各项化学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处理一和处理二,烟叶总糖和还原糖指标向合理区间靠拢,烟碱稍有增加,对改善北方烟叶劲头过小和烟气浓度低的缺陷有一定帮助,对照烟叶两糖差较小,一定程度代表了本方案对烟叶工艺成熟度提升较大,整体来看采用本方案的对照烟叶各项化学指标改善明显。说明采用比本方案稍低温湿度或稍高温湿度的烘烤方法,对烟叶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3、烘烤工艺对感官质量的影响
内在质量评价由7位评吸专家,按照行业标准9分制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见表9。
表9感官特性评价表(九分制)
由表9可以看到,处理一的烟叶与对照相比在香气量、浓度、余味上稍有下降,其余指标保持一致,总分降低了4%。处理二的烟叶在香气质、杂气方面得分较少,总分与对照相比减少了8%。说明本方案得到的烟叶在感官质量方面各指标得分较高且较均衡,对改善北方上部烟叶烟气浓度低、香气量小有一定作用。
总之,从烤后烟叶外观、化学成分及内在质量的评价表明,本发明六个步骤及各步骤的温湿度设定,对提高北方上部烟叶调制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通过改善烟叶外观的色度、疏松程度,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及烟气浓度等,提升北方烟叶的工业可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变黄前期:烟叶装炕点火后,将干球温度升温至38℃,湿球温度为35℃~37℃,保持18~24h;所述步骤1)使得中层烟叶达到6成黄,且叶片开始变软;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2h/℃;步骤1)中循环风机速度为中挡,风机转速为960r/min;
步骤2)变黄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0℃,湿球温度为36.5℃~37.5℃,保持24~32h;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步骤2)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达到8成黄;
步骤3)凋萎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2℃,湿球温度为37.5℃~38.5℃,保持16~24h;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使得80%以上中层烟叶叶片达到10成黄,仅有青筋,且烟叶主脉明显发软,叶缘稍有干燥开始卷曲;
步骤4)变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47.5℃~48.5℃,湿球温度为38.5℃~39.5℃,保持8~16h;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2~3h/℃;使得上、中、下层烟叶全部达到黄片、黄筋,且烟叶勾尖卷边的状态;
步骤5)干片期:干球温度升温至54℃,湿球温度为39.5~40.5℃,保持8~16h;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h/℃;步骤5)使得烟叶呈大卷筒状态,叶片全部干燥,主脉下半部分呈干燥状态;
步骤6)干筋期:干球温度升温至68℃,湿球温度为42℃,保持16~24h;所述干球温度升温速度为1h/℃;步骤6)使得烟叶主脉全部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密集烤房温湿度自控仪进行辅助控制。
3.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烘烤方法制备得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63489.6A CN114617281B (zh) | 2022-03-17 | 2022-03-17 | 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63489.6A CN114617281B (zh) | 2022-03-17 | 2022-03-17 | 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17281A CN114617281A (zh) | 2022-06-14 |
CN114617281B true CN114617281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190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63489.6A Active CN114617281B (zh) | 2022-03-17 | 2022-03-17 | 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17281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9810060A (pt) * | 1997-06-20 | 2002-07-16 | Regent Court Technologies | Processo de tratamento de tabaco para reduzir o teor de nitrosamina, e produtos produzidos por meio deste |
CN101843357B (zh) * | 2009-03-24 | 2012-10-10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烤黄烤香红花大金元烟叶的烘烤工艺 |
CN102697159A (zh) * | 2012-05-14 | 2012-10-03 |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 | 一种三段六步式烟叶烘烤方法 |
CN102960844B (zh) * | 2012-11-21 | 2015-05-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Nc55烟叶品种密集烤香精准工艺 |
CN103829363B (zh) * | 2014-02-26 | 2015-08-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一种烤烟密集烤房散烟堆积低湿慢烤烘烤工艺 |
CN109864323B (zh) * | 2019-04-16 | 2021-09-03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一种基于美拉德反应的烤烟烘烤阶段划分及烘烤工艺方法 |
CN112335925B (zh) * | 2020-11-16 | 2022-08-23 |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 | 一种蜜甜香型烟叶的烘烤工艺 |
-
2022
- 2022-03-17 CN CN202210263489.6A patent/CN11461728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17281A (zh) | 2022-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91681B (zh) | 一种用于云烟87烟叶烤软烤香的密集烘烤工艺 | |
CN111084403B (zh) | 一种中上部烟叶中温保湿变黄密集挂杆烘烤方法 | |
CN103271428A (zh) | 一种烤烟高温逼熟烟叶的精准密集烘烤工艺 | |
CN108685144B (zh) | 一种基于鲜烟叶素质的红花大金元品种烘烤方法 | |
CN113892666B (zh) | 一种雪茄茄芯烟叶酶解提质处理方法 | |
CN109998144B (zh) | 一种蜜甜香型烟叶十个关键稳温点烘烤工艺 | |
CN110506970A (zh) | 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的烟芯基材的制备方法 | |
CN109864323B (zh) | 一种基于美拉德反应的烤烟烘烤阶段划分及烘烤工艺方法 | |
CN114617281B (zh) | 一种北方烤烟上部叶的烘烤方法 | |
CN112998303B (zh) | 一种降低烤烟淀粉含量“半叶”烘烤方法 | |
CN104172465B (zh) | 一种烟叶处理工艺 | |
CN112335925B (zh) | 一种蜜甜香型烟叶的烘烤工艺 | |
CN109892683A (zh) | 一种适合yatas6品种烟叶烘烤的烤烟烘烤工艺 | |
CN111109638B (zh) | 一种时间振荡的烟叶调制工艺方法 | |
CN110506969B (zh) | 一种烟叶增香烘烤的方法 | |
CN115316698A (zh) | 一种绿色茄衣制备方法 | |
CN114617289A (zh) | 一种通过添加朗姆酒配液对雪茄烟叶增香提质的发酵方法 | |
CN109998145B (zh) | 一种清甜香型烟叶十个关键稳温点烘烤工艺 | |
CN107467709B (zh) | 中式风格烟斗丝制作工艺方法 | |
CN110946309B (zh) | 一种提高上部深橘黄烟叶产出率的烘烤方法 | |
RU2721353C1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урительной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кальяна | |
CN112471575B (zh) | 一种晒烟烤烟杂交后代的烘烤方法 | |
CN116439396A (zh) | 一种烟叶烤黄冷冻干燥的调制方法 | |
CN116172226B (zh) | 一种彰显正甜香型特色烟叶的采烤方法 | |
CN114747786B (zh) | 一种用于提高上六片烟叶烘烤成熟度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