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8573A -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8573A
CN114608573A CN202210350503.6A CN202210350503A CN114608573A CN 114608573 A CN114608573 A CN 114608573A CN 202210350503 A CN202210350503 A CN 202210350503A CN 114608573 A CN114608573 A CN 114608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lerometer
axis
temperature
axis accelerometer
e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05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8573B (zh
Inventor
蔡庆中
杨功流
张雍丰
胡姝玲
杨长浩
闻泽阳
张堃
李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505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8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8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8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8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1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01C21/12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 G01C21/1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by integrating acceleration or speed, i.e. inertial navigation
    • G01C21/183Compensation of inertial measurements, e.g. for temperature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5/00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referred to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yr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步骤包括:S1、根据使用环境设定温度变化曲线;S2、设定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转台转位路径,使其X轴、Y轴和Z轴加速度计分别有指天和对称指向水平的状态;S3、将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置于隔振温箱中,使其在温箱按温度变化曲线运行同时按照转位路径持续转动,采集X轴、Y轴和Z轴的加速度计原始脉冲数据;S4、构建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和加速度计输出模型;S5、解算得到加速度计的零偏误差;S6、解算得到标度因数误差;该方法能够实现加速度计受温度影响的零偏误差和标度因数误差的快速辨识,且能够显著提高双轴旋转惯导加速度计在温变环境下的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 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惯性导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惯性导航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导航信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惯性器件陀螺与加速度计的精度。故对与惯性器件误差的分析和补偿对提高导航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加速度计作为一种惯性器件,其可敏感加速度的大小,为惯导系统的解算提供原始脉冲数据。另外,在初始对准过程中,水平对准精度也取决于加速度计的零偏。
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或自然升温而引起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惯性器件有所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需要对惯性器件做温度补偿。一般加速度计比陀螺更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补偿对加速度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加速度计温度误差主要源于零偏和标度因数误差。通常加速度计补偿方式为将惯导系统水平放置于温箱中,进行变温试验,通过线性拟合的方式解算出温度补偿系数。
然而,在传统加速度计温度补偿方法中,只能对加速度计进行零偏温度补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加速度计零偏与标度因数误差的快速辨识方法,解决了传统温度补偿试验只能补偿加速度计零偏温度误差而且错误的把天向加表的标度因数温度误差作为零偏误差而补偿的问题。在一次试验中同时补偿零偏温度误差和标度因数温度误差,显著提高了双轴旋转惯导加速度计在温变环境下的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双轴惯导系统加速度计零偏与标度因数的温度误差的同步补偿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为此,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步骤如下:
S1、根据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实际投入使用的环境温度变化方式,设定用于测试的隔振温箱内环境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S2、设定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转台转位路径,保证在转台转位路径中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和Z轴加速度计分别有指天和对称指向水平的状态;
S3、将双轴旋转惯导系统水平放置于隔振温箱中后,开启温箱并按照步骤S1设定的温度变化曲线运行;然后在隔振温箱内环境温度首次到达测试起始温度后,启动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并控制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转台在设定的温度变化时间范围内持续按照步骤S2设定的转位路径持续转动;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利用分时复用采集方法分别采集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和Z轴加速度计的原始脉冲数据;
S4、基于加速度计的零偏输出模型和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输出模型,构建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进而得到包含温度误差补偿的加速度计输出模型;
S5、利用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分别指向水平状态下得到的脉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对加速度计零偏的温度误差进行补偿,以求解出加速度计的零偏相关参数,进而得到加速度计的零偏误差;
S6、利用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分别指天状态下得到的脉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对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温度误差进行补偿,以求解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相关参数,进而得到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误差。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转台转位路径设定如下:基于初始位置NO.1为双轴转台的内框轴与转台坐标系的+Y重合、中框轴与转台坐标系的+X重合,转台自位置NO.1绕内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2,转台自位置NO.2绕中框轴旋转+90至位置NO.3,转台自位置NO.3绕中框轴旋转+90再绕内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4,转台自位置NO.4绕内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5,转台自位置NO.5绕中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6,转台自位置NO.6绕内框轴旋转-90度再绕中框轴旋转-90度回到位置NO.1。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还包括步骤:对采集到的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和Z轴加速度计的原始脉冲数据进行1s平滑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S4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加速度计的零偏BD(T)输出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31
式中,BD0为加速度计的零偏,BD1为零偏一阶项系数,BD2为零偏二阶项系数,BD3为零偏三阶项系数,BD4为零偏梯度项系数,BD5为零偏一阶梯度项系数,δBD为加速计的零偏误差;
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1(T)输出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32
式中,K10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11为标度因数一阶项系数,K12为标度因数二阶项系数,K13为标度因数三阶项系数,K14为标度因数梯度项系数,K15为标度因数一阶梯度项系数,δK1为加速计的标度因数误差;
进而,基于忽略随机噪声,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33
式中,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41
因此,加速度计输出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42
式中,Nax、Nay、Na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加速度实测分量;BDx、BDy、BD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零偏;K1x、K1y、K1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0x、K0y、K0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偏置;ax、ay、a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加速度输入分量。
进一步地,步骤S5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S501、根据加速计输出模型,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43
式中,k0、k1、k2、k3、k4、k5均为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系数;
S502、将线性回归方程代入拟合曲线与目标值的误差平方和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44
中,并通过对各变量求导求取极小值,使得RRS达到最小;进而解得各参数BD1、BD2、BD3、BD4、BD5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45
式中,D=|d0 d1 d2 d3 d4 d5|,Dj=|d0 … A … d5|;
故当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时,可以得到零偏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51
式中,f1(T)表示零偏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进一步地,步骤S6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S601、当加速度计指天时,得到零偏标度因数耦合后误差:δBD+δK1g=f3(T),式中,f3(T)表示零偏标度因数耦合后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S602、对零偏误差进行补偿:f1(T)+δK1g=f3(T),得到:δK1g=f3(T)-f1(T)=f2(T),式中,f2(T)表示标度因数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S603、对f2(T)进行线性拟合,求解得到标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线性方程: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52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加速度计零偏与标度因数误差的快速辨识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的方法中通过构建加速度计温度误差模型,并充分考虑加速度计的主要误差源,即标度因数误差和零偏误差,采用多阶模型实现温度误差模型拟合;
(2)本申请的方法设计合理高效的转位路径和温度变化曲线,同时在温度试验过程中设计了分时复用采集方法,进而通过数据的分段利用,实现零偏与标度因数误差的辨识;
(3)本申请的方法在器件温度误差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高阶线性拟合函数,首先实现零偏误差的辨识,再实现标度因数误差的辨识,最终实现加速度计温度误差模型系数的快速辨识。
综上,本申请公开的方法能够实现加速度计零偏误差和标度因数误差的辨识,显著提高了双轴旋转惯导加速度计在温变环境下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的转位路径;
图3为本申请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的温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申请有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为该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的流程图,其实现了一次实验完成双轴惯导系统中加速度计零偏与标度因数对温度误差的同步补偿,不仅提高了双轴旋转惯导加速度计在温变环境下的测量精度,同时提高的精度调整效率。
具体地,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
S1、根据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设定用于测试的隔振温箱内环境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温箱温度变化曲线根据该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将来实际投入使用于船内环境设定而成,具体地,温箱温度变化为:先将温箱内的环境温度在0.25h的时间内从室温(25℃)降低至-40℃,即测试起始温度;然后在-40℃保温1h后,在1.5h的时间内从-40℃升高至60℃并保温1h;而后在1.5h的时间内从60℃再降低至-40℃并保温1h;最后在1.5h的时间内从-40℃升高至60℃并保温1h;测试结束,整个测试时间为8.5h;
S2、设定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转台转位路径;
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双轴转台仅包括有中框轴与内框轴,其中,基于转台坐标系(即以转台重心为原点,X轴为X轴加速度计指向方向,Y轴为Y轴加速度计指向方向,Z轴为Z轴加速度计指向方向),台体Y轴与内框轴固连,中框轴与内框轴相互垂直并在同一水平面内,该状态为转台的初始状态,即如图3所示的位置NO.1的状态,此时,内框轴与+Y重合,中框轴与+X重合;
如图3所示,对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转位路径的具体设置方案如下:
①转台自位置NO.1绕内框轴旋转-90度,转至位置NO.2;
②转台自位置NO.2绕中框轴旋转+90,转至位置NO.3;
③转台自位置NO.3绕中框轴旋转+90,再绕内框轴旋转-90度,转至位置NO.4;
④转台自位置NO.4绕内框轴旋转-90度,转至位置NO.5;
⑤转台自位置NO.5绕中框轴旋转-90度,转至位置NO.6;
⑥转台自位置NO.6绕内框轴旋转-90度,再绕中框轴旋转-90度,转回位置NO.1。
在上述转位路径中,对转台的转动速度无要求,当转台在位置NO.1和位置NO.4时,Z轴加速度计指天,转台在位置NO.2、位置NO.3、位置NO.5和位置NO.6时,Z轴加速度计指向水平,且具有对称性;转台在位置NO.2和位置NO.5时,X轴加速度计指天,转台在位置NO.1、位置NO.3、位置NO.4、位置NO.6时,X轴加速度计指向水平,且具有对称性;转台在位置NO.3和位置NO.6时,Y轴加速度计指天,转台在位置NO.1、位置NO.2、位置NO.4、位置NO.5时,Y轴加速度计指向水平,且具有对称性。即依靠这种转位方式,可以实现X、Y、Z轴加速度计分别指天和对称指向水平。
S3、将双轴旋转惯导系统放置于隔振温箱中,进行测试并采集数据;
具体地,
(1)测试过程:将双轴旋转惯导系统水平放置于隔振温箱中后,开启温箱并按照步骤S1设定的温度变化曲线运行;然后在隔振温箱内环境温度首次到达测试起始温度后,启动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并控制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转台在设定的温度变化时间范围内持续按照步骤S2设定的转位路径持续转动;
(2)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利用分时复用的采集方法分别采集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和Z轴加速度计的原始脉冲数据;
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频率很高,如200Hz。因此,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在对原始脉冲数据进行处理前对其进行1s平滑处理,即把每1s采集到的数取平均值,使输出频率为1Hz;
S4、基于加速度计的零偏BD(T)输出模型和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1(T)输出模型,构建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并得到加速度计输出模型;
在该过程中,由于加速度计作为一种惯性器件,可以敏感加速度的大小,因此,加速度计输出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81
式中,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82
表示加速度计输出的加速度实测值,该数值即通过步骤S3获得的原始脉冲;f表示加速度计的输入值;υ为随机噪声;BD表示加速度计的零偏;K1表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
基于加速度计的测量机理,由加速度计得到的加速度实测值的精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具体来说,该温度影响主要体现在零偏和标度因数的变化上,而该变化与环境温度、温度梯度、温度变化速率均有关;
基于此,加速度计的加速度输出模型可以改进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83
式中,T为加速度计的温度;BD(T)表示加速度计随温度变化的零偏;K1(T)表示加速度计随温度变化的标度因数;
加速度计的零偏BD(T)输出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84
式中,BD0为加速度计的零偏,BD1为零偏一阶项系数,BD2为零偏二阶项系数,BD3为零偏三阶项系数,BD4为零偏梯度项系数,BD5为零偏一阶梯度项系数,δBD为加速计的零偏误差;
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1(T)输出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91
式中,K10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11为标度因数一阶项系数,K12为标度因数二阶项系数,K13为标度因数三阶项系数,K14为标度因数梯度项系数,K15为标度因数一阶梯度项系数,δK1为加速计的标度因数误差;
若忽略随机噪声,则υ=0,进而可得: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92
式中,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93
为加速度计输出的加速度实测值,Na为加速度计的真实值,即原始脉冲,δNa为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BD0为加速度计的零偏,K10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
进而,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94
式中,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095
出于加速度计的二阶非线性误差对器件输出影响较小,而各轴的非正交误差经过标定后,为一个小量,当加速度计忽略二阶非线性误差与各轴的非正交误差,则加速度计输出模型可简化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01
进而,可进一步展开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02
式中,Nax、Nay、Na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加速度实测分量;BDx、BDy、BD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零偏;K1x、K1y、K1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0x、K0y、K0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偏置;ax、ay、a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加速度输入分量;
根据加速度计的加速度输出模型可知,BDi(i=x,y,z)与K1i(i=x,y,z)为温度的函数;因此,
①对于X轴加速度计来说,
当X轴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方向时,X轴加速度计的输入分量为0,其输出的实测分量Nax_h为:Nax_h=BDx=BD0x+δBDx,即在温度补偿过程中,当X轴指向水平方向时,其输出只和零偏有关,采集的原始脉冲数据反应了零偏随温度的变化,故可对零偏进行温度补偿;
当X轴加速度计指天时,X轴加速度计的输入分量为g,其输出的实测分量Nax_v为:Nax_v=BDx+K1xg=(BD0x+δBDx)+(K10x+δK1x)g,即在温度补偿过程中,当X轴指天时,其输出与零偏和标度因数均有关,采集的原始脉冲数据反应了零偏和标度因数耦合之后随温度的变化;
②对于Y轴加速度计来说,
当Y轴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方向时,Y轴加速度计的输入分量为0,其输出的实测分量Nay_h为:Nay_h=BDy=BD0y+δBDy,即在温度补偿过程中,当Y轴指向水平方向时,其输出只和零偏有关,采集的原始脉冲数据反应了零偏随温度的变化,故可对零偏进行温度补偿;
当Y轴加速度计指天时,Y轴加速度计的输入分量为g,其输出的实测分量Nay_v为:Nay_v=BDy+K1yg=(BD0y+δBDy)+(K10y+δK1y)g,即在温度补偿过程中,当X轴指天时,其输出与零偏和标度因数均有关,采集的原始脉冲数据反应了零偏和标度因数耦合之后随温度的变化;
③对于Z轴加速度计来说,
当Z轴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方向时,Z轴加速度计的输入分量为0,其输出的实测分量Naz_h为:Naz_h=BDz=BD0z+δBDz,即在温度补偿过程中,当Z轴指向水平方向时,其输出只和零偏有关,采集的原始脉冲数据反应了零偏随温度的变化,故可对零偏进行温度补偿;
当Z轴加速度计指天时,Z轴加速度计的输入分量为g,其输出的实测分量Naz_v为:Naz_v=BDz+K1zg=(BD0z+δBDz)+(K10z+δK1z)g,即在温度补偿过程中,当Z轴指天时,其输出与零偏和标度因数均有关,采集的原始脉冲数据反应了零偏和标度因数耦合之后随温度的变化;
当双轴旋转惯导系统水平放置于温箱中时,当其X轴加速度计和Y轴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方向时,输入加速度分量均为0;当其Z轴加速度计指天时,输入加速度分量为g;而在采用步骤S2设定的转位方案进行持续转位,就可以使得各轴加速度计均有指天和指水平的情况出现;在转位过程中,不断的采集原始脉冲数据,并经过1s平滑处理,即可得到直观的反应转位运动的数据。
进而,通过分段处理转位过程中各位置的加速度计原始脉冲输出数据,即可进一步通过步骤S5利用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时的脉冲数据线性拟合解算出其零偏的温度补偿参数BD1、BD2、BD3、BD4、BD5,进一步通过步骤S6利用加速度计指天时的脉冲数据,结合零偏补偿参数,线性拟合解算出标度因数的温度补偿参数K11、K12、K13、K14、K15
S5、利用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分别指向水平状态下得到的脉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对加速度计零偏的温度误差进行补偿,以求解出加速度计的零偏相关参数,进而得到加速度计的零偏误差;
具体地,对加速计零偏进行温度补偿方法是利用加速度计指向水平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求解出各参数BD1、BD2、BD3、BD4、BD5
根据加速计输出模型,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21
其中,k0、k1、k2、k3、k4、k5均为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系数;
由此可得: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22
其中,RRS为拟合曲线与目标值的误差平方和,Na(Ti)为加速度计的实测值,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接着,将线性回归方程带入上式可得: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23
为使得RRS达到最小,可对各变量求导求取极小值,故: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31
令各偏导数为0,得到正规方程组,即: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32
化为矩阵形式,即: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33
以向量的形式表示,即: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41
进而,可解得各参数BD1、BD2、BD3、BD4、BD5的值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42
其中,D=|d0 d1 d2 d3 d4 d5|,Dj=|d0 … A … d5|;
故当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时,可以得到零偏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43
其中,f1(T)表示零偏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S6、利用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分别指天状态下得到的脉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对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温度误差进行补偿,以求解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相关参数,进而得到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误差。
具体地,对加速计标度因数进行温度补偿方法是在对零偏进行温度补偿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基于加速度计指天的数据,以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求解出各参数K11、K12、K13、K14、K15
故当加速度计指天时,可以得到零偏标度因数耦合后误差:
δBD+δK1g=f3(T),
其中,f3(T)表示零偏标度因数耦合后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对零偏误差进行补偿,即:
f1(T)+δK1g=f3(T),
可得:
δK1g=f3(T)-f1(T)=f2(T),
其中,f2(T)表示标度因数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对f2(T)进行线性拟合,利用加速度计指向天向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具体过程与S5中求解D1~D5的方法相同,即可求解其相应的标度因数温度误差的拟合参数P1~P5,求解其参数,即: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51
可得到标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线性方程;即: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52
最终,在完成上述步骤S1~步骤S6后,将经过步骤S5结算得到的加速度计零偏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53
和经过步骤S6结算得到的加速度标度因数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54
代入加速度计温度补偿方程中,即可得到加速度计的加速度真实值: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55
本申请的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来说,虽然传统方法可以实现加速度计的零偏温度误差辨识和补偿,但是无法辨识因温度导致的标度因数误差;其中,考虑标度因数温度误差,加速度计计算得到的比力可以表式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56
其中,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57
为比力测量值、fsf为比力的真实值,δfT,B为加速度计零偏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误差、δfT,K为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加速度计的测量误差会对初始对准和导航过程中产生影响,双轴旋转惯导的惯性测量单元在导航坐标系内转动,不存在始终指向水平方向或者始终指向垂直方向的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误差始终影响着惯导系统的对准和导航精度。基于此,初始对准精度可以表式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1
其中,g为重力、ωN为北向地球转速、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2
为等效东向陀螺漂移、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3
为北向加速度计测量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4
为东向加速度计测量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5
为加速度计零偏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误差的北向分量、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6
为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误差的北向分量、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7
为加速度计零偏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误差的东向分量、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8
为加速度计标度因数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误差的东向分量。
由此可知,传统方法实现对加速度计零偏误差的辨识,可以对δfT,B实现补偿,但无法对δfT,K进行辨识和补偿,所以本申请方法的理论对准精度高于传统方法。
另外,在导航过程中,导航过程的速度误差传播规律为: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9
其中,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10
为速度误差的微分、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11
为加速度计测量比力、φ为失准角误差、vn为速度、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12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测量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13
为载体运动所产生的角速度、δvn为速度误差、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14
为加速度计比力测量误差、δgn为重力误差。而:
Figure BDA00035798962600001615
由此可知,传统方法对于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辨识与补偿是有限的,该方法无法实现对加速度计标度因数温度误差模型的辨识,在导航过程中,会产生额外的速度误差项,进而引起导航误差。
故本申请的加速度计零偏与标度因数误差的快速辨识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对准精度和导航精度上均具备一定的优势。

Claims (6)

1.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根据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实际投入使用的环境温度变化方式,设定用于测试的隔振温箱内环境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S2、设定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转台转位路径,保证在转台转位路径中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和Z轴加速度计分别有指天和对称指向水平的状态;
S3、将双轴旋转惯导系统水平放置于隔振温箱中后,开启温箱并按照步骤S1设定的温度变化曲线运行;然后在隔振温箱内环境温度首次到达测试起始温度后,启动双轴旋转惯导系统并控制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转台在设定的温度变化时间范围内持续按照步骤S2设定的转位路径持续转动;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利用分时复用采集方法分别采集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和Z轴加速度计的原始脉冲数据;
S4、基于加速度计的零偏输出模型和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输出模型,构建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进而得到包含零偏和标度因数温度误差补偿的加速度计输出模型;
S5、利用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分别指向水平状态下得到的脉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对加速度计零偏的温度误差进行补偿,以求解出加速度计的零偏相关参数,进而得到加速度计的零偏误差;
S6、利用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分别指天状态下得到的脉冲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的方式对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温度误差进行补偿,以求解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相关参数,进而得到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转台转位路径设定如下:基于初始位置NO.1为双轴转台的内框轴与转台坐标系的+Y重合、中框轴与转台坐标系的+X重合,转台自位置NO.1绕内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2,转台自位置NO.2绕中框轴旋转+90至位置NO.3,转台自位置NO.3绕中框轴旋转+90再绕内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4,转台自位置NO.4绕内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5,转台自位置NO.5绕中框轴旋转-90度至位置NO.6,转台自位置NO.6绕内框轴旋转-90度再绕中框轴旋转-90度回到位置NO.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包括步骤:对采集到的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和Z轴加速度计的原始脉冲数据进行1s平滑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加速度计的零偏BD(T)输出模型为: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21
式中,BD0为加速度计的零偏,BD1为零偏一阶项系数,BD2为零偏二阶项系数,BD3为零偏三阶项系数,BD4为零偏梯度项系数,BD5为零偏一阶梯度项系数,δBD为加速计的零偏误差;
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1(T)输出模型为: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22
式中,K10为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11为标度因数一阶项系数,K12为标度因数二阶项系数,K13为标度因数三阶项系数,K14为标度因数梯度项系数,K15为标度因数一阶梯度项系数,δK1为加速计的标度因数误差;
进而,基于忽略随机噪声,加速度计的温度误差补偿模型为: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23
式中,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31
因此,速度计输出模型为: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32
式中,Nax、Nay、Na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加速度实测分量;BDx、BDy、BD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零偏;K1x、K1y、K1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K0x、K0y、K0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偏置;ax、ay、az分别为X轴加速度计、Y轴加速度计、Z轴加速度计的加速度输入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S501、根据加速计输出模型,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33
式中,k0、k1、k2、k3、k4、k5均为线性回归方程中的系数;
S502、将线性回归方程代入拟合曲线与目标值的误差平方和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34
中,并通过对各变量求导求取极小值,使得RRS达到最小;进而解得各参数BD1、BD2、BD3、BD4、BD5的值分别为: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35
式中,D=|d0 d1 d2 d3 d4 d5|,Dj=|d0···A···d5|;
故当加速度计指向水平时,可以得到零偏误差: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41
式中,f1(T)表示零偏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S601、当加速度计指天时,得到零偏标度因数耦合后误差:δBD+δK1g=f3(T),式中,f3(T)表示零偏标度因数耦合后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S602、对零偏误差进行补偿:f1(T)+δK1g=f3(T),得到:
δK1g=f3(T)-f1(T)=f2(T),式中,f2(T)表示标度因数温度误差的拟合曲线;
S603、对f2(T)进行线性拟合,求得标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线性方程:
Figure FDA0003579896250000042
CN202210350503.6A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Active CN114608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0503.6A CN114608573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0503.6A CN114608573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573A true CN114608573A (zh) 2022-06-10
CN114608573B CN114608573B (zh) 2024-04-16

Family

ID=81866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0503.6A Active CN114608573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85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6328A (zh) * 2023-03-28 2023-04-28 航天星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微惯导的零偏滞回效应补偿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补偿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60049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Okuma Corporation Geometric error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multi-axis machine tool and multi-axis machine tool
WO2016112571A1 (zh) * 2015-01-16 2016-07-21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光纤陀螺惯测装置标定方法
CN108168574A (zh) * 2017-11-23 2018-06-1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的8位置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方法
CN109708660A (zh) * 2018-11-13 2019-05-03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深度下潜三轴陀螺的零偏测试方法
CN113029199A (zh) * 2021-03-15 2021-06-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RU2758339C1 (ru) * 2020-10-22 2021-10-28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Инерциальные технологии "Технокомплекса" (АО "ИТТ") Способ компенсации температурных погрешностей инерциального измерительного блока систем ориентации и навигации
WO2021227011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陀螺随钻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3720357A (zh) * 2021-09-16 2021-11-30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3s光纤imu真空全温条件下陀螺标度因数标定及补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60049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Okuma Corporation Geometric error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multi-axis machine tool and multi-axis machine tool
WO2016112571A1 (zh) * 2015-01-16 2016-07-21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光纤陀螺惯测装置标定方法
CN108168574A (zh) * 2017-11-23 2018-06-1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速度观测的8位置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方法
CN109708660A (zh) * 2018-11-13 2019-05-03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深度下潜三轴陀螺的零偏测试方法
WO2021227011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陀螺随钻测量系统及方法
RU2758339C1 (ru) * 2020-10-22 2021-10-28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Инерциальные технологии "Технокомплекса" (АО "ИТТ") Способ компенсации температурных погрешностей инерциального измерительного блока систем ориентации и навигации
CN113029199A (zh) * 2021-03-15 2021-06-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CN113720357A (zh) * 2021-09-16 2021-11-30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3s光纤imu真空全温条件下陀螺标度因数标定及补偿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卓超;杜建邦;: "光纤惯导温度效应误差的高精度综合辨识与补偿", 仪器仪表学报, no. 04, 15 April 2018 (2018-04-15) *
卓超;杜建邦;: "基于比力差分测量的加速度计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no. 06, 15 December 2016 (2016-12-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6328A (zh) * 2023-03-28 2023-04-28 航天星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微惯导的零偏滞回效应补偿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补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8573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9199B (zh) 一种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系统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CN106969783B (zh) 一种基于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的单轴旋转快速标定技术
CN106017507B (zh) 一种用于中低精度的光纤惯组快速标定方法
CN110160554B (zh) 一种基于寻优法的单轴旋转捷联惯导系统标定方法
CN101290326B (zh)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测量组件的参数辨识标定方法
Hu et al. A self-calibration method for the installation errors of rotation axes based on the asynchronous rotation of rotational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CN101246023A (zh) 微机械陀螺惯性测量组件的闭环标定方法
Chang et al. Gravity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for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CN102692239B (zh) 一种基于旋转机构的光纤陀螺八位置标定方法
CN106017452B (zh) 双陀螺抗扰动寻北方法
CN109708660B (zh) 一种大深度下潜三轴陀螺的零偏测试方法
CN105371868A (zh) 一种惯性稳定平台系统加速度计组合误差标定和补偿方法
WO2020164206A1 (zh) 一种旋转加速度计重力梯度仪标定方法
CN104121928A (zh) 一种适用于低精度有方位基准单轴转位设备的惯性测量单元标定方法
CN110006454B (zh) 一种imu标定三轴转台垂直度和初始姿态的方法
CN115265590B (zh) 一种双轴旋转惯导动态误差抑制方法
CN111679097B (zh) 一种高精度的加速度计温度补偿方法
CN104121927A (zh) 一种适用于低精度无方位基准单轴转位设备的惯性测量单元标定方法
CN114608573A (zh) 一种基于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的温度误差模型系数快速辨识方法
CN114777810A (zh) 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捷联惯导系统级标定方法
CN103994775A (zh) 一种适用于低精度有方位基准双轴转位设备的惯性测量单元标定方法
CN111637883A (zh) 基于速度和位置误差闭环反馈的提高惯性制导精度的方法
Xing et al. Offline calibration for MEMS gyroscope g-sensitivity error coefficients based on the Newton iteration and least square methods
CN111220817A (zh) 一种捷联惯组三轴加速度计的标定方法
CN115683155A (zh) 一种旋转捷联惯导系统误差系统级标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