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9492B -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89492B
CN114589492B CN202011415092.1A CN202011415092A CN114589492B CN 114589492 B CN114589492 B CN 114589492B CN 202011415092 A CN202011415092 A CN 202011415092A CN 114589492 B CN114589492 B CN 114589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tting
incisor
cam
sw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50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89492A (zh
Inventor
程煜
朱松峰
张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50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8949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3424 priority patent/WO20221217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89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9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89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89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44Securing metal interlocking members to ready-made stringer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46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 B21D53/5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metal slide-fastener parts
    • B21D53/52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haberdashery, e.g. buckles, combs; pronged fasteners, e.g. staples metal slide-fastener parts fastener elements; Attaching such elements so far as this procedure is combined with the process for making th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45/00Wire-working in the manufacture of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F45/16Wire-working in the manufacture of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f 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purposes
    • B21F45/18Wire-working in the manufacture of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f 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purposes of slide fasten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02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 B23Q5/027Driving main working members reciprocating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切牙传动机构包括:凸轮分配轴和两个切牙共轭凸轮,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套设固定在所述凸轮分配轴的外周面;第一双臂从动件,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一臂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臂与另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其中,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切牙机构往复平动进行剪切。排咪机包括上述切牙传动机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尺寸过大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拉链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背景技术
排咪机是一种拉链生产机械,用于拉链排米咪,即生产出拉链的齿,并将拉链的齿排列固定在拉链布带上。方牙排咪机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对铜材进行剪切,之后,对切出的链牙进行打点,形成可相互咬合的齿;之后,将齿固定在拉链布带上。传统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采用直动共轭凸轮的传动方式,凸轮分配轴上的一对切牙共轭凸轮与水平滑块上的一对凸轮随动器接触,将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化为水平滑块的两端停顿的往复运动。这种方式的弊端之一在于,凸轮分配轴到水平滑块之间的运动转换,通过直动共轭凸轮和水平滑块实现,由于直动共轭传动的受力特点,需要将凸轮随动器设置在凸轮的左右两侧约180度的位置,造成水平滑块的尺寸非常大,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非常大;进而使得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尺寸非常大。
传统的切牙传动机构,滑动导向机构与切牙部件组合为一体,切牙时产生的铜屑与凸轮机构中的润滑油混在一起,造成传动精度波动、振动、滑块卡死等问题。
因此,传统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尺寸过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以解决传统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尺寸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包括:
凸轮分配轴和两个切牙共轭凸轮,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套设固定在所述凸轮分配轴的外周面;
第一双臂从动件,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一臂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臂与另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其中,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
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切牙机构往复平动进行剪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咪机,包括:
上述切牙传动机构;
驱动轴,与所述凸轮分配轴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轴用于连续转动,且将连续转动传递至所述凸轮分配轴;
切牙机构,与所述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固定,用于随着往复平动对原料带进行剪切。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第一步将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第二步将往复摆动转换成往复平动。在第一步中,采用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实现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即采用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将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在第二步中,通过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将往复摆动转换成往复平动。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使得切牙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排咪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凸轮箱的排咪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1凸轮分配轴,112切牙共轭凸轮,
121切牙摆杆轴,122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123切牙凸轮跟随器,
124切牙传动销固定座,
131切牙直线导轨,132左右移动件,133切牙用无背隙齿条,
134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135切牙连杆,
212打点共轭凸轮,
221打点摆杆轴,222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223打点凸轮跟随器,
224打点传动销固定座,
231打点直线导轨,232上下移动件,233打点用无背隙齿条,
234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235打点连杆,
31切牙机构,32打点机构,
4凸轮箱,41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在于采用摆动共轭凸轮,无背隙齿条传动和滚珠直线导轨的方式,解决排咪机中的切牙传动机构的传动问题,并为解决润滑油与铜屑之间的隔离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排咪机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包括:
凸轮分配轴111和两个切牙共轭凸轮112,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112套设固定在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外周面,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位置保持不变;
第一双臂从动件,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一臂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臂与另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其中,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
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切牙机构往复平动进行剪切。
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需要经过两步转换,第一步将凸轮分配轴的转动转换成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第二步再将往复摆动转换成往复平动。在第一步中,采用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在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过程中,第一双臂从动件的一臂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臂与另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实现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即采用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将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第二步中,通过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将往复摆动转换成往复平动。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使得切牙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
背景技术中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采用直动共轭凸轮的传动方式,将凸轮分配轴上固定的切牙共轭凸轮与水平滑块上的一对凸轮随动器接触,通过切牙共轭凸轮直接转换为水平滑块的两端停顿的往复运动。转换方式简单,但是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造成水平滑块的尺寸非常大,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非常大;进而使得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的尺寸非常大。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的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使得切牙共轭凸轮的压力角范围大于背景技术中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的直动共轭凸轮的方式,传动性能更优越。
具体的,在第二步中,采用了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切牙用无背隙齿条和切牙直线导轨相配合的方式,使得切牙传动机构的该部分结构紧凑,尺寸较小。进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整体结构紧凑,尺寸远远小于背景技术中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第二步中涉及的结构在下文中有具体描述。
关于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包括:
切牙摆杆轴121,与所述凸轮分配轴111平行安装;
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122,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122的下端套设固定在所述切牙摆杆轴121的外周面,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122形成开口向上的夹角;
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123,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122的上端,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123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112的左侧保持接触,另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123从另一个切牙共轭凸轮112的右侧保持接触;
其中,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112用于随着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转动始终和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123保持接触,以推动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123左右往复摆动,进而推动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122左右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所述切牙摆杆轴121左右往复摆动;
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切牙摆杆轴121的左右往复摆动转换为左右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切牙机构左右往复平动进行剪切。
随着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转动,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始终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的左侧保持接触,另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始终从另一个切牙共轭凸轮的右侧保持接触,两个切牙共轭凸轮的转动就会推动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左右往复摆动,进而推动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左右往复摆动,进而带动切牙摆杆轴的左右往复摆动;所述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将接收到的切牙摆杆轴的左右往复摆动转换成左右往复平动,左右往复平动带动所述排咪机的切牙机构左右往复平动对原料带进行剪切。在这个过程中,切牙凸轮跟随器是安装在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上端的,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下端将左右往复摆动传递至切牙摆杆轴,切牙摆杆轴将左右往复摆动传递至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这样,由于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是较长的部件,在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带动共轭凸轮推动切牙凸轮跟随器左右往复摆动时,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上端接收切牙凸轮跟随器的左右往复摆动,经过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放大在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下端输出左右往复摆动,即凸轮分配轴更为省力,这样,在对原料带进行剪切所需的作用力为定值时,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切牙共轭凸轮和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相配合的方式,使得切牙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
具体的,切牙摆杆轴和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通过固定连接按预先设计好的位置关系固定连接,实现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夹角。在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之间的夹角固定后,对两个切牙共轭凸轮的轮廓曲线进行设计,实现随着凸轮分配轴的转动两个切牙共轭凸轮始终和与之对应的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保持接触。
实施中,如图2所示,所述切牙摆杆轴121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切牙摆杆轴121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下方。其中,切牙传动机构安装调试好后,凸轮分配轴未转动时,使切牙摆杆轴位于凸轮分配轴的下方。具体的,所述切牙摆杆轴可以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的正下方。
凸轮分配轴的位置保持不变,在凸轮分配轴的位置确定后,切牙摆杆轴就是位于凸轮分配轴的下方的,切牙传动机构的位置关系简单,便于安装和调试。
实施中,所述切牙摆杆轴左右等幅往复摆动。
这样,切牙摆杆轴左右往复摆动的动作就是左右等幅往复摆动,摆动是相对于凸轮分配轴所在的竖直面两侧进行往复摆动的,切牙传动机构的布置核心是以凸轮分配轴为核心进行布置的,安装和调试较为简单。左右等幅往复摆动使得两侧的磨损一致。
实施中,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与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的长度的比例大于等于一倍小于等于五倍。
在对原料带进行剪切所需的作用力为定值时,切牙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越长凸轮分配轴所需的输出越小,但是切牙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又会影响切牙传动机构和排咪机的尺寸。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确定切牙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上述比例的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与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的长度,综合考虑了切牙传动机构的尺寸和凸轮分配轴的输出较为合理。
具体的,原料带通常是铜材。
实施中,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112间隔设置;
所述切牙传动机构还包括扇形的切牙传动销固定座124,所述切牙传动销固定座124的小端套设固定在所述切牙摆杆轴121的外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122之间;
其中,所述切牙传动销固定座124用于传递所述切牙摆杆轴121的左右往复摆动。
切牙摆杆轴,切牙传动销固定座和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三者是固定在一起的结构,相对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切牙传动销固定座采用扇形的切牙传动销固定座,切牙传动销固定座的小端套设固定在所述切牙摆杆轴的外周面,这样,使得切牙传动销固定座的结构紧凑,尺寸也较小。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间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也是间隔设置的,为排咪机的其他结构提供了安装空间。
关于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
实施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包括:
横向固定的切牙直线导轨131,所述切牙直线导轨131的导向方向为横向方向;
左右移动件132,所述左右移动件132的背面与所述切牙直线导轨131配合安装,且能够沿所述切牙直线导轨131的导向方向移动;
切牙用无背隙齿条133,固定在所述左右移动件132的正面;左右移动件的正面是所述左右移动件背离所述切牙直线导轨的一面;
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134,固定在所述切牙传动销固定座124内且以扇形排列;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133和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134配合将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134的左右往复摆动转变成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133的左右往复平动;
横向设置的切牙连杆135,一端与所述左右移动件132固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排咪机的切牙机构连接。
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是固定在切牙传动销固定座内的,由于切牙传动销固定座是左右往复摆动,使得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就是左右往复摆动的。而切牙用无背隙齿条和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是相互配合,就将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的左右往复摆动转变成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的左右往复平动。在此过程中,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在切牙用无背隙齿条上左右往复滚动,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阻力,发热及磨损较小。由于左右往复摆动一方面会转换成切牙用无背隙齿条的左右往复平动,另一方面还会对切牙用无背隙齿条施加向下的力作用,这个向下的力的作用会产生磨损,但是由于这个向下的力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滑动,因此磨损较小。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134为三个,且位于中间的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下方;具体的,位于中间的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可以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正下方;
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133具有两个齿,中间的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卡入到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的两个齿之间。
这样,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的数量少,切牙用无背隙齿条的齿数量也少,使得整个切牙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
实施中,如图1所示,所述切牙直线导轨131是两个;所述左右移动件132是板状的左右移动件;
所述左右移动件132的背面与所述切牙直线导轨131的滑块固定。
两个切牙直线导轨的方式,使得左右移动件的受力较为平衡,磨损较小。
具体的,所述左右移动件还设置有减重孔。
左右移动件的结构是对称结构。
实施中,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是摆线齿廓的切牙用无背隙齿条。切牙用无背隙齿条传动可解决普通齿轮齿条传动在高速条件下因背隙无法消除而引起的冲击,振动和噪音问题。
实施中,所述切牙直线导轨是滚珠式的切牙直线导轨。滚珠式的切牙直线导轨,阻力,发热,磨损较小,使得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较为耐用,使用寿命较长。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包括:
凸轮分配轴111和两个打点共轭凸轮212,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212套设固定在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外周面;其中,实施例二中的凸轮分配轴和实施例一中的凸轮轴采用同一部件;
第二双臂从动件,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一臂与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臂与另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其中,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
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打点机构往复平动进行打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需要经过两步转换,第一步将凸轮分配轴的转动转换成第二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第二步再将往复摆动转换成往复平动。在第一步中,采用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在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过程中,第二双臂从动件的一臂与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臂与另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实现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即采用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将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摆动共轭凸轮的复位方式,是通过打点共轭凸轮和第二双臂从动件接触实现的能够实现摆动和复位,而复位不再需要复位弹簧,使得打点传动机构的结构经久耐用,故障率低。比传统技术中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打点传动机构中的弹簧复位的方式,更适合高速旋转的凸轮分配轴。第二步中,通过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将往复摆动转换成往复平动。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使得打点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故障率低,同时,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
传统技术中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采用凸轮,凸轮跟随器,打点摆臂和弹簧复位的传动方式,凸轮分配轴上的打点凸轮与打点摆臂上的凸轮随动器接触,配合复位弹簧,将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变换为打点摆臂的往复运动,进一步变换为打点机构的上下往复运动。从凸轮分配轴到打点摆臂之间的运动变换,通过“凸轮+随动器+弹簧复位”实现,由于凸轮分配轴的高转速,凸轮随动器的复位要求弹簧的刚度足够,否则在复位过程中凸轮随动器有脱离凸轮的可能,这将导致打点精度下降、振动、噪音等问题。而在实际使用中,凸轮分配轴的高转速,复位弹簧的工作频率极其高,导致复位弹簧的损坏率极高,进而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的损坏率极高。
具体的,在第二步中,采用了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打点用无背隙齿条和打点直线导轨相配合的方式,使得打点传动机构的该部分结构紧凑,尺寸较小。进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整体结构紧凑,尺寸远远小于背景技术中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第二步中涉及的结构在下文中有具体描述。
关于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包括:
打点摆杆轴221,与所述凸轮分配轴111平行安装;
两个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222,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222的第一端套设固定在所述打点摆杆轴221的外周面,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222形成开口向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夹角;
两个打点凸轮跟随器223,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222的第二端,一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223从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212的上方保持接触,另一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223从另一个打点共轭凸轮212的下方保持接触;
其中,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212用于随着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转动始终和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223保持接触,以推动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223上下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打点摆杆轴121上下往复摆动;
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打点摆杆轴121的上下往复摆动转换为上下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打点机构上下往复平动进行打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由于两个打点共轭凸轮是套设固定在凸轮分配轴的外周面的,凸轮分配轴连续转动,就会带动两个打点共轭凸轮转动;由于随着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转动,一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始终从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的上方保持接触,另一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始终从另一个打点共轭凸轮的下方保持接触,两个打点共轭凸轮的转动就会推动两个打点凸轮跟随器上下往复摆动,进而推动两个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上下往复摆动,进而带动打点摆杆轴的上下往复摆动;所述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将接收到的打点摆杆轴的上下往复摆动转换成上下往复平动,上下往复平动带动所述排咪机的打点机构上下往复平动对原料带进行打点。在这个过程中,打点凸轮跟随器是安装在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上端的,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下端将上下往复摆动传递至打点摆杆轴,打点摆杆轴将上下往复摆动传递至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打点摆杆轴的摆动和复位是通过两个打点共轭凸轮,打点凸轮跟随器和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共同实现的,即本申请实施例的打点传动机构复位是不需要复位弹簧。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两个打点共轭凸轮是摆动共轭凸轮,通过打点共轭凸轮和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相配合的方式实现上下往复摆动,使得打点传动机构的结构经久耐用,故障率低。同时,由于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是较长的部件,在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带动共轭凸轮推动打点凸轮跟随器上下往复摆动时,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上端接收打点凸轮跟随器的上下往复摆动,经过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放大在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下端输出上下往复摆动,即凸轮分配轴更为省力,这样,在对原料带切出的牙进行打点所需的作用力为定值时,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两个打点共轭凸轮是摆动共轭凸轮,通过打点共轭凸轮和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相配合的方式,使得打点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尺寸较小,对凸轮分配轴的冲击较小。
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需要经过两步转换,第一步将打点共轭凸轮将凸轮分配轴的转动转换成打点摆杆轴上下往复摆动,第二步再将打点摆杆轴上下往复摆动转换成上下往复平动。在第一步中,采用了摆动共轭凸轮的方式,即两个打点共轭凸轮是摆动共轭凸轮,通过打点共轭凸轮,打点跟随器和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相配合的方式,使得打点传动机构的该部分结构能够实现摆动和复位,而复位不再需要复位弹簧。摆动共轭凸轮的复位方式,是通过打点共轭凸轮和打点跟随器接触实现的,比传统技术中的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打点传动机构中的弹簧复位的方式,更适合高速旋转的凸轮分配轴。在第二步中,采用了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打点用无背隙齿条和打点直线导轨相配合的方式,使得打点传动机构的该部分结构紧凑,尺寸较小。进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整体结构故障率低,结构紧凑。第二步中涉及的结构在下文中有具体描述。
实施中,如图2所示,所述打点摆杆轴221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打点摆杆轴221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111的左方或左上方;其中,打点传动机构安装调试好后,凸轮分配轴未转动时,使打点摆杆轴位于凸轮分配轴的左方或左上方。由于切牙传动机构和切牙机构设置在凸轮分配轴的下方,因此,为了避免与切牙传动机构产生干涉,将打点摆杆轴的初始位置设置在凸轮分配轴的左方或左上方;
所述打点摆杆轴上下等幅往复摆动。具体实现的方式,需要通过调整两个打点共轭凸轮的初始位置实现。打点摆杆轴的上下往复摆动的动作就是上下等幅往复摆动,摆动是相对于打点摆杆轴所在的横向面两侧进行往复摆动的,安装和调试较为简单。上下等幅往复摆动使得两侧的磨损一致。
实施中,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与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的长度的比例大于等于一倍小于等于五倍。
在对原料带上剪切处的牙进行打点所需的作用力为定值时,打点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越长凸轮分配轴所需的输出越小,但是打点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又会影响打点传动机构和排咪机的尺寸。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确定打点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上述比例的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与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的长度,综合考虑了打点传动机构的尺寸和凸轮分配轴的输出较为合理。
实施中,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212间隔设置;
所述打点传动机构还包括扇形的打点传动销固定座224,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224的小端套设固定在所述打点摆杆轴221的外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222之间;
其中,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224用于传递所述打点摆杆轴121的上下往复摆动。
打点摆杆轴,打点传动销固定座和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三者是固定在一起的结构,相对位置关系是固定的。打点传动销固定座采用扇形的打点传动销固定座,打点传动销固定座的小端套设固定在所述打点摆杆轴的外周面,这样,使得打点传动销固定座的结构紧凑,尺寸也较小。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间隔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也是间隔设置的。
关于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
实施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包括:
竖直方向的打点直线导轨231,所述打点直线导轨的导向方向为竖直方向;
上下移动件232,所述上下移动件232的背面与所述打点直线导轨231配合安装,且能够沿所述打点直线导轨231的导向方向移动;
打点用无背隙齿条233,固定在所述上下移动件232的正面;
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234,固定在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224内且以扇形排列;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233和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234配合将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234的上下往复摆动转变成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233的上下往复平动;
竖直方向设置的打点连杆235,一端与所述上下移动件232固定,另一端与用于与排咪机的打点机构连接。
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是固定在打点传动销固定座内的,由于打点传动销固定座是上下往复摆动,使得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就是上下往复摆动的。而打点用无背隙齿条和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是相互配合,就将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的上下往复摆动转变成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的上下往复平动。在此过程中,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在打点用无背隙齿条上上下往复滚动,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阻力,发热及磨损较小。由于上下往复摆动一方面会转换成打点用无背隙齿条的上下往复平动,另一方面还会对打点用无背隙齿条施加横向的力作用,这个横向的力的作用会产生磨损,但是由于这个横向的力的作用并没有发生滑动,因此磨损较小。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234为三个,且位于中间的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与所述凸轮分配轴相对;
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233具有两个齿,中间的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卡入到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233的两个齿之间。
这样,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的数量少,打点用无背隙齿条的齿数量也少,使得整个打点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
实施中,如图1所示,所述打点直线导轨231是两个;所述上下移动件232是板状的上下移动件;
所述上下移动件232的背面与所述打点直线导轨231的滑块固定。
两个打点直线导轨的方式,使得上下移动件的受力较为平衡,磨损较小。
具体的,所述上下移动件还设置有减重孔。
上下移动件的结构是对称结构。
实施中,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是摆线齿廓的打点用无背隙齿条。打点用无背隙齿条传动可解决普通齿轮齿条传动在高速条件下因背隙无法消除而引起的冲击,振动和噪音问题。
实施中,所述打点直线导轨是滚珠式的打点直线导轨。滚珠式的打点直线导轨,阻力,发热,磨损较小,使得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较为耐用,使用寿命较长。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咪机,包括:
实施例一中的切牙传动机构;
驱动轴,与所述凸轮分配轴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轴用于连续转动,且将连续转动传递至所述凸轮分配轴;
切牙机构31,所述切牙机构31与切牙连杆135固定,用于随着左右往复平动对原料带进行剪切。
这样,在驱动轴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切牙机构按照预设频率左右往复平动对原料带进行剪切,即进行切牙。
具体的,通过独立的伺服电机,或通过其他传动方式将驱动轴的连续转动,传递到凸轮分配轴。
在完成完成切牙后,进一步将切牙后的原料带移动到排咪机的打点机构之下,为接下来的打点动作做好准备。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中,排咪机还包括:
实施例二中的打点传动机构;
打点机构32,所述打点机构32与打点连杆235固定,用于随着上下往复平动对原料带上的牙进行打点。
实施中,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212位于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112之间;
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212和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224紧邻设置。
这样,两个打点共轭凸轮设置在两个切牙共轭凸轮之间,有效的利用了凸轮分配轴,排咪机的结构紧凑。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凸轮箱的排咪机示意图。实施中,如图3所示,排咪机还包括:
凸轮箱4,所述凸轮箱4具有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
所述切牙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凸轮箱4内,且所述切牙传动机构的切牙连杆穿过所述横向通孔与位于所述凸轮箱外的所述切牙机构连接;
所述打点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凸轮箱内,且所述打点传动机构的打点连杆穿过所述竖向通孔与位于所述凸轮箱外的所述打点牙机构连接。
切牙传动机构的切牙连杆是从横向通孔处伸出凸轮箱的,切牙传动机构的其他部件都是设置在凸轮箱内的;打点传动机构的打点连杆是从竖向通孔处伸出凸轮箱的,切牙传动机构的其他部件和打点传动机构的其他部件都是设置在凸轮箱内的,需要润滑的凸轮分配轴,两个切牙共轭凸轮和两个打点共轭凸轮都是设置在凸轮箱内的,使得润滑所需的润滑油被限制在凸轮箱内。而切牙机构和打点机构在工作过程中是会产生铜屑。凸轮箱将需要润滑的部分即凸轮机构和会产生铜屑的部分隔离开了,实现了润滑油和铜屑之间的隔离。凸轮机构和切牙机构,打点机构的隔离,可有效防止凸轮机构的润滑油污染切牙机构和打点机构,也可有效防止切牙时产生的铜屑进入凸轮机构中,进而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
实施中,如图3所示,排咪机还包括密封件41,所述密封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通孔的内壁和所述竖向通孔的内壁,密封所述切牙连杆和所述凸轮箱的横向通孔,密封所述打点连杆和所述凸轮箱的竖向通孔。
密封件的存在,使得凸轮箱和外部密封隔开。
具体的,所述切牙连杆是圆柱形的切牙连杆,所述打点连杆是圆柱形的打点连杆。
圆柱形的切牙连杆和圆柱形的打点连杆,与密封件的密封较好,且运动起来摩擦力较小。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3)

1.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凸轮分配轴和两个切牙共轭凸轮,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套设固定在所述凸轮分配轴的外周面;
第一双臂从动件,包括切牙摆杆轴和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下端套设固定在所述切牙摆杆轴的外周面,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形成开口向上的夹角;所述切牙摆杆轴与所述凸轮分配轴平行安装;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与另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其中,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切牙摆杆轴的左右往复摆动;
扇形的切牙传动销固定座,所述切牙传动销固定座的小端套设固定在所述切牙摆杆轴的外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之间,用于传递所述切牙摆杆轴的左右往复摆动;
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切牙传动销固定座的左右往复摆动转换为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切牙机构往复平动进行剪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臂从动件还包括:两个切牙凸轮跟随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上端,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从一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的左侧保持接触,另一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从另一个切牙共轭凸轮的右侧保持接触;
其中,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用于随着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转动始终和两个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保持接触,以推动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左右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所述切牙摆杆轴左右往复摆动;
所述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切牙摆杆轴的左右往复摆动转换为左右往复平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牙摆杆轴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切牙摆杆轴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牙摆杆轴的左右往复摆动是左右等幅往复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与所述切牙凸轮跟随器的长度的比例大于等于一倍小于等于五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包括:
横向固定的切牙直线导轨,所述切牙直线导轨的导向方向为横向方向;
左右移动件,所述左右移动件的背面与所述切牙直线导轨配合安装,且能够沿所述切牙直线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切牙用无背隙齿条,固定在所述左右移动件的正面;
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固定在所述切牙传动销固定座内且以扇形排列;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和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配合将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的左右往复摆动转变成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的左右往复平动;
横向设置的切牙连杆,一端与所述左右移动件固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切牙机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为三个,且位于中间的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的下方;
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具有两个齿,中间的所述切牙用无背隙传动销卡入到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的两个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牙直线导轨是两个;所述左右移动件是板状的左右移动件;
所述左右移动件的背面与所述切牙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牙用无背隙齿条是摆线齿廓的切牙用无背隙齿条;
所述切牙直线导轨是滚珠式的切牙直线导轨。
11.一种排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切牙传动机构;
驱动轴,与所述凸轮分配轴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轴用于连续转动,且将连续转动传递至所述凸轮分配轴;
切牙机构,与所述第一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固定,用于随着往复平动对原料带进行剪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点传动机构,所述打点传动机构包括:
两个打点共轭凸轮,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套设固定在所述凸轮分配轴的外周面;
第二双臂从动件,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一臂与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另一臂与另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保持接触;其中,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和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相配合,将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连续转动转换成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
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打点机构往复平动进行打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臂从动件包括:
打点摆杆轴,与所述凸轮分配轴平行安装;
两个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第一端套设固定在所述打点摆杆轴的外周面,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形成开口向所述凸轮分配轴的夹角;
两个打点凸轮跟随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第二端,一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从一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的上方保持接触,另一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从另一个打点共轭凸轮的下方保持接触;
其中,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用于随着所述凸轮分配轴的转动始终和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保持接触,以推动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上下往复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打点摆杆轴上下往复摆动;
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用于接收所述打点摆杆轴的上下往复摆动转换为上下往复平动,以带动排咪机的打点机构上下往复平动进行打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点摆杆轴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打点摆杆轴位于所述凸轮分配轴的左方或左上方;
所述打点摆杆轴的上下往复摆动是上下等幅往复摆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的长度与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的长度的比例大于等于一倍小于等于五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间隔设置;
所述打点传动机构还包括扇形的打点传动销固定座,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的小端套设固定在所述打点摆杆轴的外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打点凸轮跟随器安装臂之间;
其中,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用于传递所述打点摆杆轴的上下往复摆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点机构;
所述第二摆动转换成平动结构包括:
竖直方向固定的打点直线导轨,所述打点直线导轨的导向方向为竖直方向;
上下移动件,所述上下移动件的背面与所述打点直线导轨配合安装,且能够沿所述打点直线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打点用无背隙齿条,固定在所述上下移动件的正面;
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固定在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内且以扇形排列;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和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配合将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的上下往复摆动转变成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的上下往复平动;
竖直方向设置的打点连杆,一端与所述上下移动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打点机构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为三个,且位于中间的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与所述凸轮分配轴相对;
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具有两个齿,中间的所述打点用无背隙传动销卡入到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的两个齿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点直线导轨是两个;所述上下移动件是板状的上下移动件;
所述上下移动件的背面与所述打点直线导轨的滑块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点用无背隙齿条是摆线齿廓的打点用无背隙齿条;所述打点直线导轨是滚珠式的打点直线导轨。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位于两个所述切牙共轭凸轮之间;
两个所述打点共轭凸轮和所述打点传动销固定座紧邻设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轮箱,所述凸轮箱具有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
所述切牙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凸轮箱内,且所述切牙传动机构的切牙连杆穿过所述横向通孔与位于所述凸轮箱外的所述切牙机构连接;
所述打点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凸轮箱内,且所述打点传动机构的打点连杆穿过所述竖向通孔与位于所述凸轮箱外的所述打点机构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排咪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通孔的内壁和所述竖向通孔的内壁,密封所述切牙连杆和所述凸轮箱的横向通孔,密封所述打点连杆和所述凸轮箱的竖向通孔。
CN202011415092.1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Active CN114589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5092.1A CN114589492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PCT/CN2021/133424 WO2022121703A1 (zh) 2020-12-07 2021-11-26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5092.1A CN114589492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89492A CN114589492A (zh) 2022-06-07
CN114589492B true CN114589492B (zh) 2023-05-16

Family

ID=81813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5092.1A Active CN114589492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89492B (zh)
WO (1) WO202212170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16714A (de) * 1952-09-12 1956-10-31 Peterhans Josef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Gleitverschlüssen
CN101890530A (zh) * 2010-07-05 2010-11-24 江苏扬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直角剪板机的刀片间隙调整装置
CN102688956B (zh) * 2011-03-23 2015-03-11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拉链方牙排咪机
CN202519414U (zh) * 2012-03-30 2012-11-0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剑杆织机共轭凸轮引纬机构
CN202646571U (zh) * 2012-06-07 2013-01-02 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共轭凸轮的从动件
CN104494175B (zh) * 2014-12-03 2017-01-25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尼龙耐磨拉链的方法
CN107400969A (zh) * 2016-05-19 2017-11-28 南京科雄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剑轩织机的共轭凸轮式传剑机构
WO2019021409A1 (ja) * 2017-07-27 2019-01-31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21703A1 (zh) 2022-06-16
CN114589492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89492B (zh) 一种排咪机的切牙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CN110421074A (zh) 一种基于汽车冲压结构件的快速冲压折弯装置
CN114603059A (zh) 一种排咪机的打点传动机构及排咪机
CN106763600B (zh) 一种双凸轮双轴运动机构
US2357557A (en) Dieing machine
CN203711965U (zh) 切削机床
KR100517042B1 (ko) 직기에서의 식서형성장치
JP2007075299A (ja) ミシン
CN101161897B (zh) 梳栉横移的驱动装置
CN213195408U (zh) 低摩擦的校直拨动自动压平机构及校直机
CN210255137U (zh) 一种双交换台的旋转举升机构
CN220556036U (zh) 双导轨牙排链条系统
CN113021979B (zh) 一种上下双滑块式高速精密重载冲床
JP3624287B2 (ja) タップ加工装置
CN217573583U (zh) 一种用于陶瓷加工的定位装置
CN215918931U (zh) 一种纸盒成型设备钢丝钉折弯装置的传动机构
CN216373483U (zh) 冲床的凸轮驱动式导向机构
CN217463149U (zh) 一种执行机构以及安装有该执行机构的直线模组
CN101947671B (zh) 齿条差动式插齿机传动装置
CN219052569U (zh) 一种可实现上下同步对冲的冲压装置
CN220113476U (zh) 一种同步x轴平移的双工位冲孔机
CN221029012U (zh) 一种针杆旋转缝纫机中的传动部件及缝纫机
CN112678517B (zh) 一种香皂打印机皂块旋转和同步输送机构
CN108677373B (zh) 一种双盘针传动机构
CN212621427U (zh) 一种集成灶电磁门锁耐久测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