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84590B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84590B CN114584590B CN202210219531.4A CN202210219531A CN114584590B CN 114584590 B CN114584590 B CN 114584590B CN 202210219531 A CN202210219531 A CN 202210219531A CN 114584590 B CN114584590 B CN 1145845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quest
- bus protocol
- gateway
- format
- respo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属于汽车诊断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一请求是网关基于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得到的;根据第一请求,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的封装操作,网关在对第一响应进行转换时,只需要在底层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操作,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车诊断指的是在汽车不解体条件下,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所进行的检查、分析和判断工作。
相关技术中,在汽车诊断过程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网关基于第一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请求,并将第二请求发送至第一车载设备,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第二请求,生成一个第一响应,并将第一响应发送至网关,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大于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网关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以及数据长度拆分得到多个第二响应,并将多个第二响应发送至诊断设备,第二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且第二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该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网关在将第一响应转换为第二响应时,除了在底层进行格式转换,将第一响应的格式转换为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的格式外,还需要进入上层应用,对第一响应的数据长度进行拆分,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降低了汽车诊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能够提高汽车诊断过程中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汽车诊断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一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得到的;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所述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所述第一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网关向所述诊断设备发送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响应得到的,且所述第二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所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响应均携带第一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所述第一标识相互关联。
可选地,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一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或者,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第二请求相同。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诊断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相关联,所述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所述第三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网关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且所述第四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第三响应,所述第三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的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所述第四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三请求均携带第二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相互关联。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诊断设备、网关和第一车载设备;所述诊断设备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网关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得到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向所述第一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车载设备支持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所述第一车载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所述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所述网关还用于向所述诊断设备发送至少两个第二响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响应与所述第一响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响应得到的,且所述第二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所述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诊断设备、网关和第二车载设备;所述诊断设备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相关联,所述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所述网关用于,向所述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且所述第四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二车载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请求向所述网关发送第四响应,所述第四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网关还用于,向所述诊断设备发送第三响应,所述第三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当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也即是,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的封装操作。这样,网关在对第一响应进行转换时,只需要在底层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对第一响应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汽车诊断系统包括:诊断设备10、网关20和车载设备30。
其中,诊断设备10为车外设备,示例性地,诊断设备10为上位机。
在一些示例中,诊断设备10支持第一总线协议或者第二总线协议。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示例性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为8~15,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为8。
第一总线协议为CANFD(CAN with Flexible Data Rate,可变速率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协议,第二总线协议为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协议。
第一总线协议的波特率最大支持5Mbps,一帧数据链路层的CANFD报文最大携带64个字节的数据。第二总线协议的波特率最大支持1Mbps,一帧数据链路层的CAN报文最大携带8个字节的数据。
DLC(Data Length Code数据长度码)表示在采用第一总线协议或者第二总线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时,一帧数据的数据长度。
网关20通过硬件接口与诊断设备10连接。示例性地,网关20通过OBD II(On-BoardDiagnostics II,II型车载诊断)接口与诊断设备10连接。网关20用于协议转换和数据交换等。
车载设备30与网关20连接。车载设备30包括第一车载设备和第二车载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车载设备30包括第一车载设备或者第二车载设备。又例如,车载设备30同时包括第一车载设备和第二车载设备。
其中,第一车载设备为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的设备。示例性地,第一车载设备包括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电子稳定程序)、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int,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EMS(Engine Management System,发动机管理系统)、ASU(Automatic Suspension Control Unit,自动悬架控制单元)、IDCU(Intelligent DrivingControl Unit,智能驾驶控制单元)等。第二车载设备为支持第二总线协议的设备。示例性地,第二车载设备包括ICM(Instrument Cluster Module,仪表盘模块)、BCM(Body ControlModule,车身控制模块)、SCU(Seat Control Unit,座椅控制单元)、DCM(Door ControlModule,门控模块)、和LHM(Left Headlamp Module,左前照灯模块)等。
诊断设备10支持第一总线协议或者第二总线协议。诊断设备10通过网关20发送诊断请求访问车载设备30,并根据车载设备30返回的响应诊断车载设备30的故障情况。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车载设备执行。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101中,接收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
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一请求是网关基于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得到的。
在步骤102中,根据第一请求,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
其中,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响应与第一请求对应。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相关联。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相关联是指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数据不同,但是相互关联。例如,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数据共同用于指示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
第一响应用于指示网关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二响应,第二响应是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第一响应得到的,且第二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第二请求的格式所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也即是,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的封装操作。这样,网关在对第一响应进行转换时,只需要在底层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对第一响应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诊断设备执行。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向网关发送相关联的至少两个第三请求。
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第三请求用于指示网关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四请求,第四请求是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且第四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本公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相关联是指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数据不同,但是相互关联。例如,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数据共同用于请求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
在步骤202中,接收网关发送的第三响应。
第三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响应是网关基于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的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第四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诊断设备通过网关访问第二诊断设备,当诊断设备发送的诊断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诊断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大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时,由于诊断请求对应的第一总线协议与第二诊断设备支持的第二总线协议不一致,网关需要对该诊断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和数据长度拆分操作。网关除了在底层将该诊断请求的格式转换为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的格式外,还需要进入上层应用对该诊断请求的数据长度进行拆分,该过程降低了诊断请求的传输效率,从而降低了汽车诊断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诊断设备通过第一总线协议访问第二车载设备时,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也即是,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的数据长度拆分操作,这样,网关只需要在底层对至少两个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操作,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诊断设备、网关和第一车载设备共同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诊断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或者第二总线协议,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诊断设备通过网关访问第一车载设备。
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301中,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第二请求。
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或者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示例性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刷新第一车载设备或者用于请求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等。当第二请求用于请求刷新第一车载设备时,第二请求中携带用于刷新第一车载设备的刷新数据。当第二请求用于请求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时,第二请求中携带请求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的请求数据。
相应地,网关接收第二请求。
在步骤302中,网关基于第二请求,得到第一请求。
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一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一请求与第二请求相同。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网关不需要对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可直接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第二请求。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一请求是网关基于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第二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第一总线协议和第二总线协议的格式不一样,网关需要对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后,才能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第二请求。
示例性地,网关中存储有诊断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以及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网关可以获取存储的诊断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以及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当诊断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和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不一致时,网关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格式转换。
在步骤303中,网关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相应地,第一车载设备接收第一请求。
在步骤304中,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第一请求,生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
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
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例如,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为8,至少两个第一响应中的每个第一响应的数据长度均为8。
至少两个第一响应与第一请求对应。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相关联。
示例性地,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用于指示第一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或者用于指示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
例如,第一车载设备将故障数据封装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至少两个第一响应中的每个第一响应携带部分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数据。此时,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用于指示第一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
又例如,当第一车载设备刷新失败时,第一车载设备将刷新失败原因对应的数据封装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至少两个第一响应中的每个第一响应携带部分第一车载设备刷新失败原因对应的数据。此时,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用于指示第一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一响应均携带第一标识,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第一标识相互关联。
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第一标识相互关联指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第一标识相同;或者,指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第一标识相似。
示例性地,第一标识可以为数字或者字母等。
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相互关联的第一标识,便于诊断设备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第一标识识别出同一第一请求对应的多个第一响应。
在步骤305中,第一车载设备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
相应地,网关接收至少两个第一响应。
在步骤306中,网关基于至少两个第一响应,得到至少两个第二响应。
第二响应是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第一响应得到的,且第二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第二请求的格式所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至少两个第二响应与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相同。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一响应对应的格式为第一总线协议,此时,网关不需要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可直接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一响应。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二响应由网关对对应的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一响应对应的格式为第一总线协议,与第二总线协议不一致,网关需要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后,才能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一响应。
在步骤307中,网关向诊断设备发送至少两个第二响应。
相应地,诊断设备接收至少两个第二响应。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诊断设备通过网关访问第一车载设备时,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一方面,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的封装操作。这样,网关在对第一响应进行转换时,只需要在底层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对第一响应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另一方面,若由网关完成第一响应的数据长度拆分操作,由于第一诊断设备根据第一请求可能会生成多个数据长度大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的第一响应,第一网关对一个第一响应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时,向诊断设备发送一个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的第二响应,此时存在数据传输时序问题。因此,由第一车载设备完成第一响应的数据长度拆分操作,还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时序正常。另一方面,当诊断设备通过第一总线协议访问第一车载设备时,第一车载设备也封装至少两个第一响应,可以使得第一车载设备兼容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的诊断设备和支持第二总线协议的诊断设备。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诊断设备、网关和第二车载设备共同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诊断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或者第二总线协议,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第二总线协议,诊断设备通过网关访问第二车载设备。
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401中,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相关联的至少两个第三请求。
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示例性地,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用于请求刷新第二车载设备,或者用于请求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等。
例如,诊断设备将用于刷新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数据封装成至少两个第三请求,至少两个第三请求中的每个第三请求携带部分刷新数据。此时,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用于请求刷新第二车载设备。
又例如,诊断设备将用于诊断第二车载设备的测试数据封装成至少两个第三请求,至少两个第三请求中的每个第三请求携带部分测试数据。此时,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三请求均携带第二标识,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第二标识相互关联。
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第二标识相互关联指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第二标识相同;或者,指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第二标识相似。
示例性地,第二标识可以为数字或者字母等。
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相互关联的第二标识,便于第二车载设备通过多个相互关联的第二标识识别出至少两个第三请求对应的至少两个第四请求。
相应地,网关接收至少两个第三请求。
在步骤402中,网关对至少两个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至少两个第四请求。
第四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由于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第二总线协议,网关需要将第三请求的格式转换为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的格式,才能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三请求。
示例性地,网关中存储有诊断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以及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网关可以获取存储的诊断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以及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当诊断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和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的总线协议类型不一致时,网关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格式转换。
在步骤403中,网关向诊断设备发送至少两个第四请求。
相应地,第二车载设备接收至少两个第四请求。
在步骤404中,第二车载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四请求,生成第四响应。
第四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示例性地,至少两个第四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或者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等。当第四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时,第四响应携带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数据。当第四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时,第四响应携带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车载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第二标识,识别出至少两个第三请求对应的至少两个第四请求,然后生成至少两个第四请求对应的第四响应。
在步骤405中,第二车载设备向网关发送第四响应。
相应地,网关接收第四响应。
在步骤406中,网关对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三响应。
由于第四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且诊断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网关需要对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后,才能向诊断设备发送第四响应。
在步骤407中,网关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三响应。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诊断设备还可以向网关发送一个第三请求,该一个第三请求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此时,诊断设备将该一个第三请求的格式转换为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格式后,发送至第二车载设备。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诊断设备通过网关访问第二车载设备时,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第五请求,第五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网关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五请求;第二车载设备根据第五请求,生成第五响应,第五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二车载设备向网关发送第五响应;网关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五响应。
示例性地,第五请求用于请求刷新第二车载设备,或者用于请求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等。当第五请求用于请求刷新第二车载设备时,第五请求携带用于刷新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数据。当第五请求用于请求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时,第五请求携带请求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的请求数据。
第五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或者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等。当第五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时,第五响应携带第二车载设备的刷新状态数据。当第五响应用于指示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状态时,第五响应携带第二车载设备的故障数据。
由于第五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第二总线协议,此时,网关不需要对第五请求和第五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可以直接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五请求,以及直接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五响应。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诊断设备通过第一总线协议访问第二车载设备时,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也即是,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的封装操作,这样,网关只需要在底层对至少两个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操作,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诊断设备、网关、第一车载设备和第二车载设备共同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诊断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或者第二总线协议,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第二总线协议。诊断设备通过网关同时访问第一车载设备和第二车载设备。
在步骤501中,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第二请求。
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或者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并且,无论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还是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二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都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请求为功能地址请求,该功能地址请求通常需要发送给车辆上的所有车载设备。示例性地,功能地址请求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指示屏蔽网络通讯报文的请求和用于指示车载设备保持诊断刷新模式的请求等。
相应地,网关接收第二请求。
在步骤502中,网关基于第二请求,得到第六请求和第七请求。
第六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七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网关需要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以及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七请求。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六请求与第二请求相同,第七请求是网关基于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第二总线协议,网关不需要对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可直接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第二请求,并且,网关需要将第二请求的格式转换为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的格式,才能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二请求。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六请求是网关基于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第七请求与第二请求相同。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一车载设备支持第一总线协议,第二车载设备支持第二总线协议,网关需要将第二请求的格式转换为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的格式,才能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第二请求,并且,网关不需要对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可直接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二请求。
在步骤503中,网关向第一车载设备发送第六请求。
相应地,第一车载设备接收第六请求。
在步骤504中,网关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七请求。
相应地,第二车载设备接收第七请求。
在步骤505中,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第六请求,生成至少一个第六响应。
第六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六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六响应的个数为1个。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六响应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六响应与第二请求对应。多个第六响应相关联。
示例性地,每个第六响应均携带第三标识,多个第六响应携带的第三标识相互关联。
多个第六响应携带的第三标识相互关联指多个第六响应携带的第三标识相同;或者,指多个第六响应携带的第三标识相似。示例性地,第三标识可以为数字或者字母等。
多个第六响应携带第三标识,便于诊断设备通过多个第三标识识别出同一第二请求对应的多个第六响应。
在步骤506中,第一车载设备向网关发送至少一个第六响应。
相应地,网关接收至少一个第六响应。
在步骤507中,第二车载设备根据第七请求,生成第七响应。
第七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七响应的个数为1个。
在步骤508中,第二车载设备向网关发送第七响应。
相应地,网关接收第七响应。
在步骤509中,网关基于至少一个第六响应得到至少一个第八响应,以及基于第七响应得到第九响应。
第八响应是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第六响应得到的。第八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第二请求的格式所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第九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第二请求的格式所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至少一个第八响应与至少一个第六响应相同,第九响应由网关第七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六响应对应的格式为第一总线协议,第七响应对应的格式为第二总线协议,此时,网关不需要对第六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可直接向诊断设备发送第六响应,并且网关需要将第七响应的格式转换为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的格式,才能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七响应。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八响应由网关对对应的第六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九响应与第七响应相同。
当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时,由于第六响应对应的格式为第一总线协议,第七响应对应的格式为第二总线协议,网关需要将第六响应的格式转换为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的格式后,才能向诊断设备发送第六响应,并且网关不需要对第七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可直接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七响应。
在步骤510中,网关向诊断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八响应,以及向诊断设备发送第九响应。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网关发送的第二请求,向网关发送至少一个第七响应,第七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第二车载设备根据网关发送的第二请求,向网关发送第九响应。网关在对第七响应进行转换时,只需要在底层对第七响应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操作。诊断设备能够同时访问第一车载设备和第二车载设备,且,在诊断设备正常访问第二车载设备的基础上,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诊断设备还可以直接访问网关,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第八请求,该第八请求用于访问网关;网关基于第八请求,得到第十响应;网关将第十响应发送至诊断设备。
其中,第八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或者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十响应的格式与第八请求的格式所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
在一些示例中,第八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十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十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的数据长度相同。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八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第十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由于网关兼容第一总线协议和第二总线协议,网关不需要对第八请求进行和第十响应进行格式转换。
示例性地,第八请求用于请求网关的刷新状态或者故障状态等。当第八请求用于请求网关的刷新状体时,第八请求中携带用于刷新网关的刷新数据。当第八请求用于请求网关的故障状态时,第八请求中携带请求网关的故障状态的请求数据等。
第十响应用于指示网关的刷新状态或者故障状态等。当第十响应用于指示网关的刷新状态时,第十响应携带网关的刷新状态数据。当第十响应用于指示网关的故障状态时,第十响应携带网关的故障数据。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诊断设备10、网关20和第一车载设备31。
其中,诊断设备10用于,向网关20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或者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网关20用于,基于第二请求得到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向第一车载设备31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车载设备31支持第一总线协议。
第一车载设备31用于,根据第一请求,向网关20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网关20还用于向诊断设备10发送至少两个第二响应,至少两个第二响应与第一响应一一对应,第二响应是网关20基于对应的一个第一响应得到的,且第二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第二请求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
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车载设备根据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第一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也即是,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的封装操作。这样,网关在对第一响应进行转换时,只需要在底层对第一响应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对第一响应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诊断设备10、网关20和第二车载设备32。
其中,诊断设备10用于,向网关20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相关联,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网关20用于,向第二车载设备32发送第四请求,第四请求是基于对应的一个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且第四请求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第二车载设备32用于,根据第四请求向网关20发送第四响应,第四响应的格式与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网关20还用于,向诊断设备10发送第三响应,第三响应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响应是网关20基于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
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诊断设备通过第一总线协议访问第二车载设备时,诊断设备向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也即是,由第一车载设备直接完成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的封装操作,这样,网关只需要在底层对至少两个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而不需要进入上层应用进行数据长度拆分操作,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从而提高了汽车诊断效率。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900可以是车载电脑等。该计算机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
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9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9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9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9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901所执行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9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当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机设备9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900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车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关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一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诊断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相关联,所述第一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所述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所述第一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网关向所述诊断设备发送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响应得到的,且所述第二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所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响应均携带第一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携带的所述第一标识相互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一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第二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或者,
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一请求与所述第二请求相同。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诊断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相关联,所述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所述第三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网关向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且所述第四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第三响应,所述第三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的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所述第四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请求均携带第二标识,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携带的所述第二标识相互关联。
6.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诊断设备、网关和第一车载设备;
所述诊断设备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第二请求;
所述网关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得到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向所述第一车载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车载设备支持所述第一总线协议;
所述第一车载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一响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响应相关联,所述第一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且所述第一响应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所述网关还用于向所述诊断设备发送至少两个第二响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响应与所述第一响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响应得到的,且所述第二响应的格式对应的总线协议与所述第二请求的格式所述对应的总线协议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7.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诊断设备、网关和第二车载设备;
所述诊断设备用于,向所述网关发送至少两个第三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请求相关联,所述第三请求的格式与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的数据长度等于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所述网关用于,向所述第二车载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是所述网关基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三请求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且所述第四请求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所述第二车载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请求向所述网关发送第四响应,所述第四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对应;
所述网关还用于,向所述诊断设备发送第三响应,所述第三响应的格式与所述第一总线协议对应,所述第三响应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第四响应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的;
其中,所述第一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线协议支持的数据长度。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19531.4A CN114584590B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19531.4A CN114584590B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84590A CN114584590A (zh) | 2022-06-03 |
CN114584590B true CN114584590B (zh) | 2022-12-30 |
Family
ID=81778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19531.4A Active CN114584590B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84590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66172B1 (fr) * | 2004-02-10 | 2006-05-05 | Renault Sas | Passerelle et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pour reseau de diagnostic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correspondant. |
KR101855753B1 (ko) * | 2012-12-12 | 2018-05-09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차량 진단 게이트웨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
CN106549844B (zh) * | 2016-11-02 | 2019-05-1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ost-can网关和基于该网关的诊断报文路由方法 |
CN107864080A (zh) * | 2017-10-20 | 2018-03-30 | 深圳市元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汽车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669442B (zh) * | 2018-12-25 | 2022-02-22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 |
CN110661847B (zh) * | 2019-08-28 | 2022-06-24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诊断方法以及装置 |
CN112953880A (zh) * | 2019-11-26 | 2021-06-11 |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通信协议转换装置及方法 |
CN113364654A (zh) * | 2020-03-05 | 2021-09-07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混合网关控制器、信息处理方法及汽车 |
CN111586210A (zh) * | 2020-04-22 | 2020-08-25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can总线obd诊断协议转换装置 |
CN113141306A (zh) * | 2021-04-15 | 2021-07-20 | 常州易控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诊断报文路由方法及其总线路由设备 |
CN114137937B (zh) * | 2021-11-25 | 2024-01-26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诊断功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14040032A (zh) * | 2021-11-26 | 2022-02-11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转换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3-08 CN CN202210219531.4A patent/CN11458459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84590A (zh) | 2022-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60145B1 (en) | Vehicle platform-portable controller | |
CN110324281B (zh) | 一种车载网络控制器刷新系统及方法 | |
KR101855753B1 (ko) | 차량 진단 게이트웨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 |
CN113406946B (zh) | 汽车诊断方法及装置、汽车诊断设备 | |
CN113141306A (zh) | 一种诊断报文路由方法及其总线路由设备 | |
CN114839959A (zh) | 一种基于soa服务的车辆远程诊断方法及系统 | |
WO2022095628A1 (zh) | 车辆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14089713A (zh) | 一种基于uds的通信方法、ecu及上位机 | |
CN113645097A (zh) | 车辆信号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及电子控制单元 | |
US10389553B2 (en) |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bus networks | |
CN114584590B (zh)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709253B (zh) | 一种车载网关及车辆 | |
CN113505056A (zh) | 车辆诊断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7336113A (zh) | 车辆控制系统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5484184B (zh) | 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诊断系统、车辆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657646B (zh) | 一种can控制器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1142806A (zh) | 车辆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257648B (zh) | 汽车标定系统 | |
CN114979239A (zh) | 一种远程诊断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
CN114237195A (zh) | 一种obd排放诊断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2615932B (zh) | 一种基于车辆总线的通讯方法和车辆网关设备 | |
CN118317003B (zh) | 车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车辆 | |
CN117873029A (zh) | 域控制器及其软件刷写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6224976B (zh) | 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4710432B (zh) | 一种车载以太网通讯联调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