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2069A - 带有可倾斜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改善后排位置的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可倾斜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改善后排位置的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2069A
CN114572069A CN202111446682.5A CN202111446682A CN114572069A CN 114572069 A CN114572069 A CN 114572069A CN 202111446682 A CN202111446682 A CN 202111446682A CN 114572069 A CN114572069 A CN 114572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eat back
transverse axis
relative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66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尔万·罗切
戴维德·埃波德
法劳克·鲍齐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ublication of CN114572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2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and 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65Rear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63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 B60N2/3065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in a longitudinal-vertic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09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the cushion, e.g. back-rest hinged on the bottom to the cushion and linked on the top to the vehic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88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 B60N2/3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座椅(10),其包括:座椅靠背(12)、座椅底部(14)以及轨道(16),所述座椅底部安装成相对于座椅靠背(12)枢转,轨道包括固定元件(32)和相对于固定元件(32)可移动的移动元件(36)。座椅底部(14)相对于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枢转。座椅靠背(12)相对于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滑动。座椅靠背(12)围绕可移动的横轴(A2)相对于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枢转。止动件(34)限制座椅靠背(12)的移动。一旦止动件(34)阻止座椅靠背(12)的移动,座椅底部(14)成形为在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相对于固定部件(32)移动的情况下拉动座椅靠背(12)并导致座椅靠背(12)的旋转。

Description

带有可倾斜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改善后排位置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还描述了一种使用这种车辆座椅的工序。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特别地,车辆座椅被配置为能够提供改善接近位于座椅后面位置的位置(“方便进入的位置”;在下文中,该位置被称为“方便进入的”位置)是已知的。这种座椅通常在包括多对门的车辆中实施,其中门的对数比座椅排数少,以允许接近车辆中的最后一排座椅,即纵向布置在车辆的后部最远位置的一排座椅。
通常,方便进入的位置对应于座椅的座椅靠背朝向座椅的座椅底部倾斜的座椅构造。通常,座椅安装在轨道上。在这种情况下,方便进入的位置也可以有利地对应于座椅沿着轨道的最远的可向前位置。
已知用至少一个特定的致动器以便控制座椅从容纳乘员的标称位置改变到方便进入的位置。然而,这使得座椅更加复杂。此外,它增加了座椅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改善这种情况。
为此,描述了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
-座椅靠背;
-座椅底部,其安装成围绕第一横轴相对于座椅靠背枢转;
-至少一个轨道,其中轨道包括固定元件和沿纵向相对于所述固定元件可移动的移动元件;
其中:
-所述座椅底部围绕第二横轴相对于轨道的移动元件枢转;
-在端部附近,所述座椅靠背安装成相对于轨道的固定元件沿纵向滑动;
-在端部附近,所述座椅靠背进一步安装成围绕第三横轴相对于轨道的固定元件枢转,其中所述第三横轴沿纵向移动;
-止动件限制所述座椅靠背的端部的纵向移动;以及
-座椅底部成形为在轨道的移动元件相对于固定部件移动以趋向于增加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拉动所述座椅靠背并导致所述座椅靠围绕第三横轴的旋转,同时所述止动件阻止所述座椅靠背的端部的移动。
这样有利地,座椅具有动力学特性,其中可以在不使用特定致动器的情况下到达方便进入的位置。特别地,在座椅包括由电机移动的至少一个轨道的情况下,该电机可能足以到达该动力学的方便进入的位置。
根据优选实施例,座椅包括单独或组合的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座椅包括沿横向分开的两个平行的轨道;
-所述座椅底部围绕第二横轴相对于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枢转;座椅靠背的端部安装成相对于每个轨道的固定元件沿纵向滑动;座椅靠背的每个端部进一步安装成围绕第三横轴相对于相应的轨道的固定元件枢转,其中第三横轴沿纵向移动;止动件限制座椅靠背的每个端部的纵向移动,其中两个止动件沿横向对齐;以及座椅底部成形为在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相对于固定部件移动以旨在增加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拉动座椅靠背并导致座椅靠背围绕第三横轴的旋转,同时止动件阻止座椅靠背的端部的移动;
-座椅还包括致动器,优选为仅一个,其用于控制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相对于相应的固定元件的移动;
-座椅靠背通过锁进一步固定到至少一个轨道的移动元件,优选地固定到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其中座椅优选地具有用于解锁每个锁的指令装置;
-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底座和至少一个铰链机构,利用该铰链机构改变座椅靠背框架相对于底座围绕第四横轴的相对位置;
-座椅底部安装成在底座上枢转;
-座椅底部安装成在座椅靠背框架上枢转;
-第一弹簧弹性地迫使座椅底部围绕第二横轴朝向座椅底部的后部相对于座椅底部的前部升高的位置相对于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旋转;
-座椅底部包括座椅底部框架和连杆,所述座椅底部框架安装成围绕第一横轴相对于座椅靠背枢转,所述连杆将座椅底部框架连接到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其中每个连杆围绕第二横轴相对于相应的轨道的移动元件枢转;
-一个或每个连杆与座椅底部框架在移动中刚性连接;
-一个或每个连杆围绕第五横轴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枢转;
—座椅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弹性约束每个连杆围绕第五横轴朝向位于座椅底部框架下方的向后折叠位置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的旋转,;
—在每个端部附近,座椅靠背,特别是底座(如果适用)固定在滑动件上,滑动件能够相对于相应的滑动件的固定元件纵向移动;
-滑动件容纳在相应的轨道的固定元件中的狭缝中滑动;
-座椅靠背安装在围绕第三横轴枢转的每个滑动件上;以及
-止动件由狭缝的纵向端部形成。
还描述了一种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包括底盘和车身,该车身限定了带有地板的乘客车厢,以及至少一个如上述座椅的所有组合,其中每个轨道的固定元件固定在地板上或由乘客车厢的地板形成。
车辆可以特别地包括至少一个由座椅纵向布置的车门,以及至少一个在座椅后面纵向布置的其他座椅。车辆可能没有纵向布置在所述另一个座位附近的门。
根据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使用诸如上述座椅的所有组合的工序,允许从适合容纳乘员的位置改变到方便进入的位置,其中所述工序包括步骤i),步骤i)包括在趋向于增加第二横轴和第三横轴之间的距离的方向上相对于相关联的固定元件移动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同时每个止动件阻止座椅靠背的相应的端部的移动。
所述工序可以包括在步骤i)之前的步骤ii),步骤ii)包括相对于固定元件移动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直到每个止动部阻止座椅靠背的相应的端部的移动。
替代地或附加地,所述工序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步骤i)之前的步骤iii),步骤iii)包括解锁每个锁。
根据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使用例如上述座椅的所有组合的工序,其中所述工序允许从适合容纳乘员的位置改变到紧急出口位置,其中所述工序包括步骤a)和在步骤a)之后的步骤b),步骤a)包括解锁每个锁,步骤b)包括沿着大致纵向在座椅靠背上施加力,特别是通过推或拉,以导致座椅靠背围绕第三横轴的旋转。
根据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使用例如上述座椅的所有组合的工序,其中所述工序允许将座椅从适合容纳乘员的位置改变到所谓“平板”位置,在该位置中,座椅靠背面向座椅底部延伸,其中所述工序包括以下步骤:围绕第四横轴相对于底座枢转座椅靠背,以到达座椅靠背基本水平的位置,座椅靠背的枢转导致座椅底部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的枢转,伴随着座椅底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容纳乘员的位置的降低。
附图说明
在参考附图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实施例之一的以下描述时,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标称位置的车辆座椅的第一示例的透视图,该位置适合于容纳乘员;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的第一示例的内部视图,座椅处于图1的位置;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的细节;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的第一示例的侧视图,座椅处于图1和图2中的标称位置与图5中的方便进入的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方便进入的位置的车辆座椅的第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紧急出口位置的车辆座椅的第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托盘位置的车辆座椅的第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标称位置的车辆座椅的第二示例的透视图,该位置适合于容纳乘员;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座椅的第二示例的侧视图,座椅处于图8的标称位置和图10的方便进入的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及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方便进入的位置的车辆座椅的第二示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各个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项目。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的清楚,根据座椅的通常使用位置给出了诸如顶部、底部、上部、下部、水平、垂直等空间定位的指示,但是没有限制。更具体地,相对于座椅的前部和后部的取向是相对于座椅的通常使用位置的。
纵向X被理解为是指在车辆座椅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的水平方向。横向Y被理解为表示从车辆座椅的一侧延伸并延伸到车辆座椅的另一侧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Z理解为垂直于纵向X和横向Y的方向。
特别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座椅10主要包括座椅靠背12、座椅底部14和两个轨道16。轨道16本身固定到机动车辆的乘客车厢的地板。轨道16在横向Y上彼此分开。这里,两个轨道16是平行的。
座椅10例如可以是具有三个门的机动车辆的前排座椅。门可以纵向靠近座椅10布置。另一个座椅可以纵向布置在座椅10后面。机动车辆可能没有纵向靠近另一个座椅布置的门。根据另一变型,座椅10可以是来自第二排座椅的座椅,特别是在包括三排座椅的具有五个门的车辆中。
这里的座椅靠背12包括座椅靠背框架18和底座20。座椅靠背框架18在这里安装成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一横轴A1枢转。为了做到这一点,铰链机构22布置在座椅10的每一侧,在座椅靠背18和底座20之间。
在所示的示例中,底座20采用通过横梁26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侧向立柱24的形式。每个侧向立柱24在此具有“V”形。
这里,每个铰链机构22布置在相应立板24的第一自由端241附近。
在第一自由端241对面的一个自由端242附近,每个立板24固定在围绕第二横轴A2枢转的滑动件28上。每个滑动件28沿纵向X平移自由地容纳在形成在相应的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中的狭缝30中。每个固定元件32可以固定到容纳座椅10的乘客车厢的地板。狭缝30具有一个纵向端部34,形成用于容纳在狭缝30中的滑动件28的纵向止动部。
在所示的示例中,每个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包括彼此固定的几个部分。这样,固定元件32首先包括轨道321或型材。该导轨321固定到主要沿纵向X延伸的金属板322。金属板322在此具有“L”形截面。这里,狭缝30形成在金属板322的基本竖直的腿上。最后,固定元件32包括用于导轨321的支撑件323,其纵向布置在金属板322的后面。这里支撑件323采用基本为平板金属。
最后,在其中间端部243附近,纵向在第一和第二端部241、242之间,每个横向立板24刚性固定到相应的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每个移动元件36安装成相对于相应的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沿纵向X可移动。例如,轨道16的每个固定或移动元件32、36是或包括轨道或型材。图中虽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锁定装置可用于相对于相关联的固定元件32固定至少一个移动元件36,优选地相对于相关联的固定元件32固定每个移动元件36。
锁38设置在每个横向立板24和相关联的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之间。每个锁38包括栓40和冲击板42。这里栓40安装成围绕横轴可旋转地固定在基座20的横向立板24上。冲击板42固定在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上。栓40通常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冲击板42中,以固定横向立板24和轨道36的移动元件。这里单个控制构件44用于同步解锁两个锁38。例如,控制构件44控制栓40围绕横轴旋转,完全从冲击板42释放栓40。例如,栓40被弹性地推向锁38的解锁位置,而控制构件44在其锁定位置阻止栓40的枢转。相反,在解锁位置,控制构件44允许栓40朝向其解锁位置的枢转。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致动器46设置在两个轨道16之间,用于同步控制每个移动元件36相对于相关联的固定元件32在纵向X上的移动。例如,致动器46包括单个电机。此处,致动器46适于控制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在大于狭缝30的长度的距离上纵向移动,该距离沿纵向X测量。
此外,座椅底部14安装成相对于座椅靠背12,在该情况下相对于底座20,绕第三横轴A3枢转。
根据图1所示的示例,座椅底部14在此包括座椅底部框架48。座椅底部框架48在此主要包括两个平行的纵梁481,主要沿纵向X延伸,由前横梁482和后横梁483连接,主要沿横向Y延伸。这里,后横梁483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此处,后横梁483容纳在每个横向立板24的孔中,围绕横轴A3自由旋转,以提供座椅底部14围绕第三横轴A3相对于底座20的旋转自由。
在所示的示例中,座椅底部14还包括两个连杆50,每个连杆将座椅底部框架48连接到两个轨道16之一的移动元件36。优选地,连杆50延伸到座椅底部框架48的前端附近。具体地,每个连杆50将座椅底部框架48的相应纵梁481的前端连接到相应的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
两个连杆50可以通过横梁52固定。
每个连杆50在这里安装成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特别是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的纵梁481,围绕第四横轴A4枢转。在此,第一弹簧54设置在每个连杆50和座椅底部框架48之间,其弹性地迫使连杆50围绕第四横轴A4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旋转。此处,每个第一弹簧54将相关联的连杆50弹性地朝向座椅底部框架48下方向下折叠的位置施力,如图3中的箭头C1所示。
为此,例如,两个连杆50通过圆柱形横梁52固定,该横梁52容纳在每个纵梁481的圆形开口56中。每个第一弹簧54然后可以是扭转弹簧。每个第一弹簧54由圆柱形横梁52的相应的端部容纳在横梁52中。每个第一弹簧54在第一端附近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相对于圆柱形横梁52保持在相对位置,围绕第四横轴A4。这里,第一弹簧54的第一部分具有环的形状。这里,每个第一弹簧54的第一部分通过横梁52中的两个相对的凹槽58被阻止相对于横梁52围绕第四横轴A4枢转。或者,横梁52可以在其侧表面中具有孔,以容纳每个第一弹簧54的第一端。
每个第一弹簧54还具有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分靠近第二端,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该第二部分被容纳在布置在相邻纵梁481中的窗口60中,以限制或甚至阻止该第二部分围绕第四横轴A4的可能旋转。这里,狭缝60具有圆弧形状。此处,第一弹簧52的第二端被狭缝60的下端601弹性地强制阻挡。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其他装置来安装连杆50,连杆50被弹性地迫使以绕第四横轴A4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旋转。
此外,每个连杆50在此安装成围绕横轴A5相对于相应的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枢转。第二弹簧62在此设置在每个连杆50和相应的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之间,其弹性地迫使连杆50围绕第五横轴A5相对于移动元件16旋转。此处,每个第二弹簧62将相关联的连杆50弹性地朝向增加连杆50和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之间的角度的位置施力,如图3上的箭头C2所示。
为此,例如,每个第二弹簧由叶片62形成,叶片62在此由金属制成,围绕第五横轴A5缠绕。每个叶片62的第一端部621在第一径向内端附近,然后可被接纳在与圆柱形浮雕66径向地固定到移动元件36上的狭缝64中。圆柱形浮雕66在此具有圆形截面。圆柱形浮雕66的轴线是第五横轴A5。每个叶片62然后可以围绕圆柱形浮雕36缠绕在中间部分622上。最后,每个叶片62的靠近其第二径向外端的第二端部部分623可以弯曲并且抵靠浮雕68停止固定到相应的连杆50。每个叶片62的第二端部623围绕平行于第五横轴A5的轴线在与中间部分622的缠绕相反的方向上弯曲。这里,被固定连杆50的浮雕68为圆柱形,截面为圆形,轴线平行于第五横轴A5。此处,每个叶片62的第二端部623被弹性地压靠在相应连杆50的圆柱形凹槽68上,其中叶片62在大致纵向C2上朝向座椅10的前部推动连杆50。
在其余部分中,更详细地描述了使用座椅10的三种工序,其中每个工序都允许将座椅10从如图1至图3所示的标称位置改变到座椅的另一个相应位置,每个位置提供座椅10的一种功能。
图2、4和5示出了使用座椅10的工序的第一示例,所述工序允许将座椅10从如图2所示的标称位置改变到图5所示的方便进入的位置10b。
应当注意,该第一工序的标称起始位置可以变化。一方面,座椅10的纵向位置可能不同。换言之,轨道的移动元件36和固定元件32的纵向位置可以不同。座椅10的纵向位置和标称位置可以在容纳滑动件28的狭缝30的长度所允许的整个范围内预先变化。
此外,座椅底部框架18围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的相对位置可以不同。事实上,铰链机构22可以允许围绕座椅靠背框架18的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的定向的调节,称为“舒适”。围绕第一横轴的定向的角度调节范围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A1例如包括在0°和20°之间。然而,有利地,当座椅靠背框架18在底座20的立板24的延伸部中延伸时实施所述工序。这样,座椅靠背12的大部分是先验限制的,这有助于其移动。
这里,使用的第一工序包括第一步骤,如图4所示,包括使座椅10和优选地同步的每个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纵向向前移动。该纵向移动F1一直进行到使每个滑动件28停止抵靠相应狭缝30的端部34。在该第一步骤结束时,座椅10以这种方式到达图4中所示的其位置10a。该移动F1可以通过单个致动器46来完成。
在该第一步骤期间,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的构型优选地保持不变。
当它涉及座椅靠背12时,这特别意味着优选地保持座椅底部框架18围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的相对位置。以这种方式,优选地,每个铰链机构22在移动F1期间保持就位。可替代地,在铰链机构22被机动化的情况下,座椅靠背框架18可以在该第一步骤期间相对于底座20移动,特别是为了限制座椅靠背12的体积。特别地,每个铰链机构22可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一横轴A1旋转,使座椅靠背框架18在底座20的立板24的延伸部中延伸。换言之,每个铰链机构22可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一横轴A1旋转,使座椅靠背框架18,特别是座椅靠背框架18的靠背,在底座20的横梁26的平面内延伸或平行于底座20的横梁26的延伸平面。
此外,每个锁38优选地在该第一步骤的大部分时间或甚至在该第一步骤的整个工序中保持锁定。然而,优选地,每个锁38在该第一步骤期间被解锁,同时每个滑动件28更靠近其被容纳在其中的狭缝30的轴向端部34,而不接触狭缝30的该轴向端部34。然而,可替代地,每个锁38可以在这第一步之前——因此在每个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的移动F1之前——或者甚至在这第一步之后被解锁。在后一种情况下,所述工序包括一个中间步骤,该步骤包括当每个滑动件28靠着相应狭缝30的端部34停止时解锁每个锁38。
由于涉及到座椅底部14,一方面座椅底部框架48相对于每个连杆50的相对位置,以及另一方面每个连杆50相对于相关联的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的相对位置,也保留在这第一步中。
一旦座椅10处于图4的配置10a中,其中每个滑动件28靠着相应狭缝30的轴向端部34停止并且每个锁38被解锁,第一工序继续第二步骤控制每个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的向前移动F1的继续,同时每个滑动件28靠着它被容纳在其中的狭缝30的端部34停止。移动F1然后趋向于增加第二和第五横轴A2、A5之间的距离。在该第二步骤期间,通过狭缝30的端部34和容纳在狭缝30中的滑动件28之间的止动部来阻止基座的立板24的第二端部242的向前移动。随后,移动件的移动F1每个轨道16的元件36在此由致动器46控制,经由座椅底部14在第三横轴A3附近拉动座椅靠背12。座椅靠背12然后趋向于围绕第二横轴A2枢转或倾斜,如图4中的箭头F2所示。这导致底座20的每个立板24的中间端243相对于相应的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的提升。由于每个锁38被解锁,所以允许基座20的每个立板24的中间端243的这种提升。
座椅靠背12的枢转F2在此伴随着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底部14的绕第三横轴A3的相对枢转F3。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底部14的这种枢转F2趋向于增加第二和第四横轴A2、A4之间的距离。
然后,每个第一弹簧54有利地构造成用于避免每个连杆50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的枢转,从而伴随着座椅底部框架48的移动F1趋向于增加第三和第五横轴A3、A5之间的距离。至少在第一步中,移动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例如,由每个第一弹簧54施加的力C1补偿了座椅10的重量分量,该分量趋向于使与相应的第一弹簧54相关联的每个连杆50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枢转。因此,有利地,在所述工序的第二步骤期间,连杆50没有围绕第四横轴A4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的相对旋转。连杆50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围绕第四横轴A4的这种相对旋转至少被限制,特别是被限制到几度,优选地小于10°。
此外,如图4中的箭头F4所示,趋向于围绕第五横轴A5枢转每个连杆50的每个第二弹簧62的动作可有助于座椅的座椅靠背12围绕第二横轴A2的枢转F2。这样,座椅靠背12相对于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升高变得更容易。这可以允许特别地确定致动器46的尺寸,特别是该致动器46的电机,单独或基本上根据其移动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主要功能而不必考虑过量或部分过量在该第二步骤期间提升座椅16的座椅靠背12所需的动力。
再次在该第二步骤期间,座椅底部框架18围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的相对位置优选地保持不变。以这种方式,优选地,每个铰链机构22在该第二步骤期间保持就位。
因此,座椅10被带到图5中所示的位置10b并且被称为方便进入的位置。在座椅10的这个位置10b,座椅靠背12相对于图1的正常位置围绕第二横轴A2倾斜。这样做后,座椅10的纵向体积减小。这样,增加了用户进入位于座椅10后面的座椅的可用空间。在这里可以特别注意,沿水平纵向X测量的座椅10的第一和第五横轴A1和A5之间的距离在方便进入的位置10b中比在图1的标称位置中小。另外,座椅10在方便进入的位置10b纵向向前移动。用户进入位于座椅10后面的座椅的可用空间进一步增加。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座椅10的第三配置10c,称为紧急出口,通过使用从图1和2所示的座椅10的标称位置开始使用座椅10的工序的第二示例而到达。
同样在该第二工序中,座椅10的初始纵向位置和/或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一横轴A1的相对位置可以不同,如先前关于与描述的第一个工序示例。
第二工序示例可以省略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纵向移动。这里,它涉及移动座椅靠背12以允许座椅10后面的人离开配备它的车辆。
这里,不使用致动器46。
第二工序包括解锁每个锁38的第一步骤。该步骤可以通过致动器来完成。特别地,在碰撞的情况下,并且在时间延迟和/或通过与指示座椅10上没有乘员的存在检测器接合之后,为此目的提供的致动器可以控制解锁每个锁38。或者,然而,每个锁的解锁由坐在座椅10后面并且希望离开车辆的人控制或甚至直接完成。例如,此人可直接作用于一个或多个锁38的控制构件44。或者,此人可对作用于该控制构件44的每个锁38使用紧急解锁控制。
一旦每个锁38被解锁,想要离开的人推动座椅靠背12,特别是座椅靠背框架18,如图6中的箭头F5所示。这样做导致座椅靠背12围绕第二横轴A2的倾斜F6。
通过每个第二弹簧62的力C2对相关联的连杆50的贡献,可以使这种倾斜F6变得更容易,其趋向于使每个连杆50围绕第五横轴A5倾斜,如箭头F7所示在图6中。
每个连杆50围绕第五横轴A5的枢转在此伴随着每个连杆50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围绕第四横轴A4的枢转F8。这里,通过每个第一弹簧54施加的力C1使得枢转F8更容易,该力趋向于将每个连杆50推向座椅底部框架48下方的位置。
此外,座椅靠背12的倾斜F6伴随着座椅底部14相对于座椅靠背12的相对枢转F9,趋向于增加沿水平、纵向测量的第二和第四横轴A2、A4之间的距离X。
这样,到达图6中的紧急出口位置10c。该位置与方便进入的位置10b的本质区别在于,在紧急出口位置10c中,每个滑动件28不是先验地靠着狭缝30的纵向端部34停止。每个滑动件28可以仅当它位于初始名义位置时靠着狭缝30的端部34停止。随后,第二横轴A2尤其沿水平纵向X定位在紧急出口位置10c中比在方便进入的位置10b中更靠后。因此,在紧急出口位置10c中,可供人从座椅10后面通过的空间先验地较小。然而,与标称位置相比,该紧急出口位置10c确实用于减小座椅10的纵向尺寸。
在紧急出口位置10c,每个移动元件36通过轨道16的锁相对于相关联的固定元件32保持就位。
或者,可以从轨道16上脱离致动器46和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倾斜后或在倾斜座椅靠背12的同时推动座椅10。这样,可用空间可以进一步增加坐在座椅10后面的人从配备该座椅10的车辆中脱身的可能性。
图7示出了使用座椅10的工序的第三个例子。
根据该第三示例,座椅靠背框架18通过围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枢转而向下折叠在座椅底部14上方,特别是在座椅底部框架48上方。座椅10因此到达图7中的位置10d,称为托盘位置。在该托盘位置10d,座椅靠背框架18的靠背优选地在平面P中延伸,其中平面P也优选地基本水平。换言之,优选地,在托盘位置10d中,座椅靠背框架18的靠背优选地在基本上平行于轨道16的延伸平面的平面P中延伸。座椅靠背框架18的靠背然后可以用作托盘。
在不移动座椅10的除座椅靠背框架18之外的任何其他元件的情况下到达该托盘位置10d。特别地,这里:
-每个锁38保持锁定;
-对于座椅10的初始标称位置,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保持在其纵向位置;
-保持每个连杆50的位置。
为了能够到达该托盘位置10d,每个铰链机构22是例如允许在多个位置调节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倾斜度的类型。每个铰链机构22然后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在第一种情况下,每个铰链机构22用于在包括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调节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倾斜度。在第二种情况下,每个铰链机构用于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有限数量的离散位置中调节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倾斜度。然而,在两种情况下,每个铰链机构20优选地具有脱离位置,在该脱离位置中座椅靠背框架18可以围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自由枢转。每个铰链机构22因此可以有利地具有用于折叠座椅靠背框架18的“脱离”模式,与“接合”模式相反,在“接合”模式中每个铰链机构22允许调节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倾斜度。优选地,每个铰链机构22是电控制的。以这种方式,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倾斜度的调节通过铰链机构22的控制按钮来完成。为此,每个铰链机构可以例如包括驱动电机,或共享的驱动电机可以致动两个铰链机构22。然后可以通过控制按钮来控制每个驱动电机。
可替代地,每个铰链机构22可以是“钩-凸轮”类型的系统,其包括凸轮并且具有角度调节范围,在该角度调节范围中铰链机构22对应于脱离位置,以及另一调节范围,不同于第一种,其中铰链机构22可以被阻止,对应于接合位置。例如,每个铰链机构22必须解锁或甚至脱离接合以能够调节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角度位置,其中在保持每个铰链机构22解锁或甚至脱离接合的同时进行调节。然后,一旦达到满意的角度位置,每个铰链机构22就被锁定或甚至再次接合。
再次,可替代地,与底座20相比,每个铰链机构22可以仅允许将座椅靠背框架18锁定在围绕第一横轴A1的单个角度位置。在每个铰链机构22的脱离位置,座椅靠背框架18自由地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枢转。
根据又一替代方案,每个铰链机构22是可解锁的并且匹配以将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角度位置保持在其锁定位置。铰链机构22然后可以允许选择性地锁定和解锁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旋转。铰链机构22然后可以适于将座椅靠背框架18保持在相对于底座20的任何角度位置,在有限数量的角度位置,或者甚至在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的单个角度位置。在后一种情况下,座椅10和座椅靠背12具有适合容纳乘员的单一舒适位置。
图8示出了座椅100的第二示例。座椅100的该第二示例与座椅10的第一示例的区别主要在于座椅底部框架48在此安装成围绕第三横轴A3枢转,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8而不是相对于底座20,如座椅10的第一个例子。
为此,座椅底部框架48具有“L”形截面的纵梁481,使得第三横轴A3延伸至纵梁481的“L”的上端附近。应当注意在此,第三横轴A3垂直地布置在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枢转的第一横轴A1上方。
座椅100还可以从如图8所示的适于接纳座椅的乘员的标称配置过渡到图10所示的方便进入的位置100b。这样做的工序基本上类似于以座位10的第一个例子为例的第一个实施工序。
与用于使用座椅10的第一示例的第一工序一样,图8所示的第一步骤包括使座椅100并且优选同步地向前纵向移动每个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该纵向移动F11一直进行到使每个滑动件28抵靠相应狭缝30的端部34停止。在该第一步骤结束时,座椅100以这种方式到达图9中所示的其位置100a。该移动F11可以通过单个致动器46(图中未示出)来完成。
在该第一步骤期间,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的构造优选地保持不变。
当其涉及座椅靠背12时,这特别意味着优选地保持座椅底部框架18围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的相对位置。以这种方式,优选地,每个铰链机构22在移动F11期间保持就位。可替代地,在铰链机构22被机动化的情况下,座椅靠背框架18可以在该第一步骤期间相对于底座20移动,特别是为了限制座椅靠背12的体积。特别地,每个铰链机构22可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一横轴A1旋转,使座椅靠背框架18在底座20的立板24的延伸部中延伸。换言之,每个铰链机构22可以控制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一横轴A1旋转,使座椅靠背框架18,特别是座椅靠背框架18的靠背,在底座20的横梁26的平面内延伸或平行于底座20的横梁26的延伸平面。
此外,每个锁38优选地在该第一步骤的大部分时间或甚至在该第一步骤的整个工序中保持锁定。然而,优选地,每个锁38在该第一步骤期间被解锁,同时每个滑动件28更靠近其被容纳在其中的狭缝30的轴向端部34,而不接触狭缝30的该轴向端部34。然而,替代地,每个锁38可以在这第一步之前——因此在每个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的移动F11之前——或者甚至在这第一步之后被解锁。在后一种情况下,所述工序包括一个中间步骤,该步骤包括当每个滑动件28抵靠相应狭缝30的端部34停止时解锁每个锁38。
由于涉及座椅底部14,一方面座椅底部框架48相对于每个连杆50的相对位置,以及另一方面每个连杆50相对于相关联的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也保留在这第一步中。
一旦座椅100处于图9的配置100a中,其中每个滑动件28抵靠相应狭缝30的轴向端部34停止并且每个锁38被解锁,所述工序继续进行第二步骤,这里包括指令每个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的向前移动F11的继续,同时每个滑动件28抵靠容纳它的狭缝30的端部34停止。然后,移动F11趋向于增加第二和第五横轴A2、A5之间的距离,而在该第二步骤期间阻止基座20的立柱24的第二端242的向前移动。随后,在此由致动器46控制的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移动F11经由座椅底部14在第三横轴A3附近拉动座椅靠背12。座椅靠背12然后趋向于围绕第二横轴A2枢转或倾斜,如图9中的箭头F12所示。这导致底座20的每个立板24的中间端243相对于相应的滑动件16的移动元件36的提升。因为每个锁38被解锁,所以允许基座20的每个立板24的中间端243的这种提升。
座椅靠背12的枢转F12在此伴随着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底部14的围绕第三横轴A3的相对枢转F13。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座椅底部14的这种枢转F13趋向于增加第二和第四横轴A2、A4之间的距离。
每个第一弹簧54(图中未示出)然后有利地符合以避免每个连杆50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的枢转,从而趋向于增加第三和第五横轴A3、A5之间的距离至少在第一步骤中,伴随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移动F11。例如,由每个第一弹簧54施加的力C1补偿了座椅10的重量分量,该分量趋向于使与相应的第一弹簧54相关联的每个连杆50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枢转。因此,有利地,在所述工序的第二步骤期间,连杆50没有围绕第四横轴A4相对于座椅底部框架48的相对旋转。更好的是,这里的力C1使得每个连杆50围绕第四横轴A4枢转,使得每个连杆50趋向于其在座椅底部框架48下方延伸的位置,如图9中的箭头F14所示。
此外,如图9中的箭头F15所示,趋向于围绕第五横轴A5枢转每个连杆50的每个第二弹簧62(图中未示出)的作用可有助于枢转F12座椅的座椅靠背12围绕第二横轴A2的角度。这样,座椅靠背12相对于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升高变得更容易。这可以允许特别地确定致动器46的尺寸,特别是该致动器46的电机,单独或基本上根据其移动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主要功能而不必考虑过量或部分过量在该第二步骤期间提升座椅16的座椅靠背12所需的动力。
再次在该第二步骤期间,座椅底部框架18围绕第一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的相对位置优选地保持不变。以这种方式,优选地,每个铰链机构22在该第二步骤期间保持就位。
因此,座椅100被带到图10所示的位置100b,并且被称为方便进入的位置。在座椅100的这个位置10b,座椅靠背12相对于图8的正常位置围绕第二横轴A2倾斜。这样做后,座椅100的纵向体积减小。这样,增加了供用户进入位于座椅100后面的座椅的可用空间。在这里可以特别注意,沿水平纵向X测量的座椅100的第一和第五横轴A1和A5之间的距离在方便进入的位置100b中比在图8的标称位置中小。另外,座椅100在方便进入的位置100b纵向向前移动。用户进入位于座椅100后面的座椅的可用空间进一步增加。
优选地,座椅100的第二示例还可以通过实施与关于座椅10的第一示例所描述的工序类似的工序而被配置在紧急出口位置。
座椅100还可以处于座椅靠背12基本水平地或甚至精确地水平地延伸的位置。这里,考虑到底座20的高度,该位置可以被描述为“平板”位置而不是托盘位置,如先前描述的座椅10的第一示例的情况。
从容纳乘员的位置开始,将座椅100放置在平板位置,可以在不执行致动器46或甚至不执行致动器46并从轨道16解锁锁的情况下完成。为了实现座椅100处于平板位置的这种放置,锁38优选地保持锁定。
为了实现托盘位置的这种改变,座椅靠背12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一横轴A1的枢转被排序,使得座椅靠背12基本上水平地、优选地水平地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座椅靠背12围绕第一横轴A1的枢转拉动座椅底部14,座椅底部14进而围绕第三横轴A3相对于座椅靠背12枢转。座椅底部12的这种枢转可导致座椅底部12的降低,特别是座椅底部12的前端的降低。当滑动件的移动元件36自由移动时,这种降低被加强,其中移动元件36然后由于座椅底部12围绕第三横轴A3的枢转而推进。
本公开不限于以上参照附图描述的示例。相反,本公开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考虑的与所寻求的保护相关的所有变体和组合。
例如,在所示示例中,座椅靠背12包括相对于底座20铰接的座椅靠背框架18。这为座椅10的乘员提供了更好的舒适度,他们可以调节座椅靠背框架18的倾斜度。然而,可替代地,座椅靠背12可制成单个部件,或由刚性连接部件的组件制成,而这些部件中的一个不可能相对于其他部件移动。换言之,座椅靠背18可包括底座12和刚性连接的座椅靠背18框架。座椅靠背18可能没有铰链机构22。
类似地,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座椅底部14包括座椅底部框架48和用于将座椅底部框架48连接到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的连杆50。然而,可替代地,座椅底部14可作为单个零件制造,也可以由刚性连接的零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件中的一个不能相对于其他零件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第一弹簧54。然而,座椅底部框架48相对于每个连杆50的可移动性以及第一弹簧54的存在允许座椅具有从安全角度看来特别有用的紧急出口配置。
在所描述的示例的情况下,致动器46用于实施从标称配置改变到方便进入配置的工序。然而,在降级版本中,座椅可以不具有致动器46。在这种情况下,从标称位置到方便进入的位置10b、100b的改变至少部分手动完成:每个锁38被解锁,座椅靠背12通过在座椅靠背上沿水平、纵向X施加力,座椅10、100的角度被拉直。该力可以是推力,特别是如果它是由座椅10、100后面的人施加的,或者是特别是由来自配备有座椅10、100的车辆外部的人施加的拉力。
优选地,连杆50的数量等于轨道16的数量。
此外,座椅优选地不包括任何其他连杆,也不包括除先前描述的那些之外的这些组成元件之间的其他连接。然而,替代地,座椅可以包括其他连杆和/或这些组成元件之间的其他连接,例如以提供座椅的其他功能,对应于不同于先前描述的那些配置的其他配置。
此外,在所描述的示例中,座椅靠背12的底座20的每个立板24的端部242安装成围绕第二横轴A2相对于滑动件28旋转,其中滑动件28容纳在狭缝中图30示出了轨道16的固定元件的图30。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想其他方式来安装座椅靠背12,允许其围绕纵向移动的横轴A2枢转。例如,座椅靠背可包括横向突出部,该突出部可滑动地且可枢转地容纳在每个轨道16的固定元件的狭缝或凹槽中。或者,穿过轨道的固定元件中的狭缝的圆柱形杆可容纳在两个壳体中:座椅靠背的端部形成一个前叉。固定元件还可包括纵向肋,滑动件安装在纵向肋上,其中滑动件进一步安装成相对于座椅靠背的端部枢转。
最后,在所描述的示例中,靠背12的纵向位移由靠着狭缝30的纵向端部34停止的滑动件28限制。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构想用于形成停止限制的其他装置座椅靠背12的纵向移动。例如,止动件可以由滑动件16的固定元件32的明显浮雕形成。

Claims (22)

1.车辆座椅(10;100),其包括:
-座椅靠背(12);
-座椅底部(14),其安装成围绕第一横轴(A3)相对于座椅靠背(12)枢转;
-至少一个轨道(16),其中轨道(16)包括固定元件(32)和沿纵向(X)相对于所述固定元件(32)可移动的移动元件(36);
其中:
-所述座椅底部(14)围绕第二横轴(A5)相对于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枢转;
-在端部(242)附近,所述座椅靠背(12)安装成相对于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沿纵向(X)滑动;
-在端部(242)附近,所述座椅靠背(12)进一步安装成围绕第三横轴(A2)相对于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枢转,其中所述第三横轴(A2)沿纵向(X)移动;
-止动件(34)限制所述座椅靠背(12)的端部(242)的纵向移动;以及
-座椅底部(14)成形为在轨道的移动元件(36)相对于固定部件(32)移动以趋向于增加所述第二横轴(A5)和第三横轴(A2)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拉动所述座椅靠背(12)并导致所述座椅靠背(12)围绕第三横轴(A2)的旋转,同时所述止动件(34)阻止所述座椅靠背(12)的端部(242)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包括沿横向(Y)分开的两个平行的轨道(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底部(14)围绕第二横轴(A5)相对于轨道(16)的每个移动元件(36)枢转;
-所述座椅靠背(12)的端部(242)安装成相对于每个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沿纵向(X)滑动;
-所述座椅靠背(12)的每个端部(242)进一步安装成围绕第三横轴(A2)相对于相应的轨道(16)的固定元件(32)枢转,其中第三横轴(A2)沿纵向(X)移动;
-止动件(34)限制所述座椅靠背(12)的每个端部(242)的纵向移动,其中两个止动件(34)沿横向(Y)对齐;以及
-所述座椅底部(14)成形为在每个轨道的移动元件(36)相对于固定部件(32)移动以旨在增加第二横轴(A5)和第三横轴(A2)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拉动所述座椅靠背(12)并导致所述座椅靠背(12)围绕第三横轴(A2)的旋转,同时止动件(34)阻止所述座椅靠背(12)的端部(242)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还包括致动器(46),其用于控制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相对于相应的固定元件(32)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12)通过锁(38)进一步固定到至少一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12)包括座椅靠背框架(18)、底座(20)和至少一个铰链机构(22),所述至少一个铰链机构用于改变所述座椅靠背框架(18)相对于底座(20)围绕第四横轴(A1)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部(14)安装成在所述底座(20)上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部(14)安装成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18)上枢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62)弹性地迫使所述座椅底部(14)围绕第二横轴(A5)朝向所述座椅底部(14)的后部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14)的前部升高的位置相对于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底部(14)包括座椅底部框架(48)和连杆(50),所述座椅底部框架(48)安装成围绕所述第一横轴(A3)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12)枢转,所述连杆(50)将所述座椅底部框架(48)连接到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其中每个连杆(50)围绕第二横轴(A5)相对于相应的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枢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杆(50)和座椅底部框架(48)在移动中刚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杆(50)围绕第五横轴(A4)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框架(48)枢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还包括第二弹簧(54),所述第二弹簧(54)弹性约束每个连杆(50)围绕所述第五横轴(A4)朝向位于所述座椅底部框架(48)下方的向后折叠位置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框架(48)的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端部(242)附近,所述座椅靠背(12)固定到滑动件(28),所述滑动件能够相对于相应的滑动件(36)的固定元件(32)纵向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8)容纳在相应的轨道(36)的固定元件(32)中的狭缝(30)中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12)安装在围绕所述第三横轴(A2)枢转的每个滑动件(28)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件由所述狭缝(30)的纵向端部(34)形成。
18.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工序,所述工序允许从适合容纳乘员的位置改变到方便进入的位置(10b、100b),其中所述工序包括步骤i),步骤i)包括在趋向于增加第二横轴(A5)和第三横轴(A2)之间的距离的方向上相对于相关联的固定元件(32)移动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同时每个止动件(34)阻止所述座椅靠背(12)的相应的端部(242)的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序,包括在步骤i)之前的步骤ii),步骤ii)包括相对于固定元件(32)移动每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直到每个止动件(34)阻止所述座椅靠背(12)的相应的端部(242)的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12)通过至少一个块(38)进一步固定到至少一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其中所述工序还包括在步骤i)之前的步骤iii),步骤iii)包括解锁至少一个锁(38)。
21.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10、100)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12)通过至少一个块(38)固定到至少一个轨道(16)的移动元件(36),其中所述工序允许从适合容纳乘员的位置改变到紧急出口位置(10c),其中所述工序包括步骤a)和在步骤a)之后的步骤b),步骤a)包括解锁每个锁(38),步骤b)包括沿大致纵向(X)在所述座椅靠背(12)上施加力,特别是通过推或拉,以导致所述座椅靠背(12)围绕第三横轴(A2)的旋转。
22.使用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100)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允许将所述座椅(100)从适合容纳乘员的位置改变到所谓“平板”位置,在平板位置中所述座椅靠背(12)面向所述座椅底部(14)延伸,其中所述工序包括以下步骤:围绕第四横轴(A1)相对于底座(20)枢转座椅靠背(12),以到达座椅靠背(12)基本水平的位置,所述座椅靠背(12)的枢转导致座椅底部(14)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18)的枢转,伴随着所述座椅底部(14)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容纳乘员的位置的降低。
CN202111446682.5A 2020-11-30 2021-11-30 带有可倾斜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改善后排位置的车辆座椅 Pending CN1145720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012374A FR3116771B1 (fr) 2020-11-30 2020-11-30 Siège de véhicule à assise et dossiers inclinables pour faciliter l’accès aux places arrière
FR2012374 2020-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2069A true CN114572069A (zh) 2022-06-03

Family

ID=7466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6682.5A Pending CN114572069A (zh) 2020-11-30 2021-11-30 带有可倾斜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改善后排位置的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50974B2 (zh)
CN (1) CN114572069A (zh)
FR (1) FR3116771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1398B1 (fr) * 2021-03-30 2023-03-31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iège de véhic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0167B1 (fr) * 2012-05-02 2014-08-22 Antolin Grupo Ing Sa Sieg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9689425B (zh) 2016-09-08 2021-09-10 恺博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DE102018112926B4 (de) * 2018-05-30 2022-04-14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Fahrzeugsitz
FR3086606B1 (fr) * 2018-10-02 2021-05-14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Vehicule automobi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16771B1 (fr) 2022-11-11
FR3116771A1 (fr) 2022-06-03
US11850974B2 (en) 2023-12-26
US20220169154A1 (en)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1732B (zh) 便捷进入的车辆座椅
US6123380A (en) Automotive seat assembly with folding structural supports for storage in a foot well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body
EP1888367B1 (en) Mono leg transformer seat
US8016354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stand up position
US5531503A (en) Vehicle seat track assembly
US7300109B2 (en) Seat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JP2001171407A (ja) 平坦折り畳み式車両シート
US8646840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10626234B (zh) 机动车辆座椅
CN110979117B (zh) 一组座椅及包括该组座椅的机动车辆
US8702172B2 (en) Vehicle seat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200143585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워크인 장치
CN114572069A (zh) 带有可倾斜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以改善后排位置的车辆座椅
KR102037424B1 (ko) 차량의 폴드 앤 다이브 시트
EP3752389B1 (en) Internal full memory seat track with interlock
US20230294569A1 (en) Device for unlocking seat of vehicle
EP4037932B1 (en) Seat assembly with return interlock element
JP439265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11571992B2 (en) Adjustable motor vehicle seat
KR20230144554A (ko) 잠금 요소를 갖는 차랑 시트
KR20240066725A (ko) 시트의 워크인 장치
CN116761740A (zh) 具有易入机构的交通工具座椅
JP3462117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のロック構造
KR20240066726A (ko) 차량용 시트레일의 슬라이딩 조절 장치
KR20230064716A (ko) 자동차용 시트 조절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