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9747A - 擦拭器机构 - Google Patents

擦拭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9747A
CN114559747A CN202111269751.XA CN202111269751A CN114559747A CN 114559747 A CN114559747 A CN 114559747A CN 202111269751 A CN202111269751 A CN 202111269751A CN 114559747 A CN114559747 A CN 114559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per
wiping
head
ink
hea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97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樋口幸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o Kaga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so Kaga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o Kagaku Corp filed Critical Riso Kaga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59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9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擦拭器机构,在该擦拭器机构中,抑制墨残留在擦拭后的喷墨头的侧面的情况。擦拭器机构(1)具备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该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沿擦拭方向(D1)对喷墨头(111)的设置有喷嘴列(111b)的头面(111a)进行擦拭。第一擦拭器(11)的与擦拭方向(D1)正交的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的宽度比第二擦拭器(12)窄,并且第一擦拭器(11)在比该第二擦拭器(12)靠擦拭方向(D1)的下游侧的位置,对头面(111a)中的包含喷嘴列(111b)的一部分进行擦拭。

Description

擦拭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喷墨头的设置有喷嘴列的头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器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对喷墨头的设置有喷嘴列的头面(例如底面)进行擦拭的擦拭器机构的喷墨印刷装置。在这样的喷墨印刷装置中,提出了如下喷墨印刷装置:第一个擦拭器配置为在其与头面之间隔开利用表面张力对墨进行吸附的间隙,第二个擦拭器配置为其与头面之间无间隙,以将墨液滴等擦除(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49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擦拭器机构中,例如在仅通过由橡胶制刮板构成的单一的擦拭器对头面进行擦拭的情况下,若对头面的抵接压力较强,则头面的清洁性能提高,但头面的耐久性降低。
因此,可考虑通过如上述那样使用多个擦拭器来实现清洁性能提高以及耐久性维持的兼顾。但是,难以如上述那样将第一个擦拭器配置为在其与喷墨头的头面之间隔开利用表面张力来吸附墨液滴等的微小的间隙,另外,由间隙的大小的偏差引起的效果(吸附性能等)的偏差较大。
顺便提及的是,无论是在仅使用单一的擦拭器的情况下,还是在使用多个擦拭器的情况下,被擦拭的墨等都会绕到喷墨头的侧面而使墨残留。当这样在喷墨头的侧面残留有墨时,因纸张的输送的气流、振动等而使墨流入到头面上,从而产生喷出不良或者使墨附着于所述输送的纸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墨残留在擦拭后的喷墨头的侧面的擦拭器机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一个方式中,擦拭器机构具备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所述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沿擦拭方向对喷墨头的设置有喷嘴列的头面进行擦拭,所述第一擦拭器的与所述擦拭方向正交的所述头面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擦拭器窄,并且所述第一擦拭器在比该第二擦拭器靠所述擦拭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对所述头面中的包含所述喷嘴列的一部分进行擦拭。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抑制墨残留于擦拭后的喷墨头的侧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刷装置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刷装置的主要的控制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位于擦拭位置的擦拭器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擦拭器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用于对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喷墨头的仰视图。
图7是用于对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擦拭动作进行说明的擦拭器单元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对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擦拭动作进行说明的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用于对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擦拭动作进行说明的擦拭器单元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擦拭器机构;10:擦拭器单元;11:第一擦拭器;11a:前端;12:第二擦拭器;12-1:弹性变形前的第二擦拭器;12a:变形区域;12b:根部区域;13:擦拭器支承构件;13a:螺纹孔;20:引导部;30:墨接受部;30a:墨接受面;30b:排出部;40:擦拭器驱动部;41:马达;100:喷墨印刷装置;110:印刷部;111:喷墨头;111a:头面;111b:喷嘴列;120:吸附输送部;130:外部供纸部;131:供纸托盘;132:刮纸辊;133:搓纸辊;141、142、143:内部供纸部;141a、142a、143a:供纸托盘;141b、142b、143b:刮纸辊;141c、142c、143c:搓纸辊;151~155:输送辊对;156:定位辊对;161:控制部;162:存储部;163:操作面板部;164:扫描仪;165:排纸部;D1:擦拭方向;D2:宽度方向;G:间隔;P:纸张;PI:清洁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刷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刷装置100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喷墨印刷装置100的主要的控制构成的图。
此外,图1以及后述的图3~图9所示的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各方向只不过是将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张P的印刷时的输送方向设为右方向、将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的擦拭方向D1设为前方向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而已,例如,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为水平方向,上下方向为铅垂方向。
如图1所示,喷墨印刷装置100具备擦拭器机构1、印刷部110、吸附输送部120、外部供纸部130、内部供纸部141~143、输送辊对151~155以及定位辊对156。另外,如图2所示,喷墨印刷装置100还具备控制部161、存储部162、操作面板部163、扫描仪164以及排纸部165。此外,在图1中,以粗实线示出了从外部供纸部130以及内部供纸部141~143向印刷部110连续的输送路径。
图1所示的印刷部110例如具有作为行式喷墨头的多个喷墨头111。如图4所示,配置有两组共计12个沿着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右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前后方向)呈交错状排列的六个喷墨头111。即,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一组六个喷墨头111配置为分别将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交替错开。作为一个例子,一组的六个喷墨头111喷出双色(例如,黑色(K)以及青色(C))的墨,另一组的六个喷墨头111喷出与上述一组不同颜色的双色(例如,品红色(M)以及黄色(Y))的墨。
如图1所示,吸附输送部120配置为与印刷部110对置。输送部120例如一边吸附纸张P一边通过输送带对纸张P进行输送。此外,以吸附输送部120能够移动到图1所示的印刷位置、比该印刷位置靠下方的图3所示的擦拭位置、比该擦拭位置靠下方的未图示的待机位置为宜。另外,如图3所示,擦拭器机构1在擦拭时位于印刷部110的下方,如图1所示,在印刷时位于从印刷部110的下方退避的位置。
外部供纸部130以及内部供纸部141~143具有供纸托盘131、141a、142a、143a、刮纸辊132、141b、142b、143b、以及搓纸辊133、141c、142c、143c。
在供纸托盘131、141a、142a、143a上载置多张纸张P。
刮纸辊132、141b、142b、143b是将载置于供纸托盘131、141a、142a、143a的多张纸张P中的位于最上位的纸张P抽出并输送的抽出辊。
搓纸辊133、141c、142c、143c对由刮纸辊132、141b、142b、143b抽出的纸张P进行输送。
输送辊对151~155配置在从内部供纸部141~143到定位辊对156之间的输送路径上。
从外部供纸部130以及内部供纸部141~143输送来的纸张P与定位辊对156抵接。由此,纸张P的斜行被修正。
图2所示的控制部161具有作为对喷墨印刷装置10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而发挥功能的处理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对擦拭器驱动部40、印刷部110、吸附输送部120等喷墨印刷装置100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存储部162例如是预先记录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的作为读出专用半导体存储器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处理器在执行各种控制程序时根据需要作为作业用存储区域使用的作为能够随时写入读出的半导体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硬盘装置等。
操作面板部163例如具有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键、触摸面板、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器等,从而作为喷墨印刷装置100的输入部以及显示部的一个例子而发挥功能。
扫描仪164从原稿中读取图像数据。
虽然在图1中未图示,但排纸部165具有载置由印刷部110进行印刷后的纸张P的排纸托盘、以及向该排纸托盘排出纸张P的排出辊。
图3是表示位于擦拭位置的擦拭器机构1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擦拭器机构1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用于对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喷墨头111的仰视图。
图3~图6以及后述的图7~图9所示的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各方向是擦拭器机构1如图3所示那样处于印刷部110与吸附输送部120之间的状态的方向。
如图4所示,擦拭器机构1具备擦拭器单元10、两个引导部20、墨接受部30以及擦拭器驱动部40。
擦拭器单元10具有例如四个第一擦拭器11、例如四个第二擦拭器12、以及对上述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进行支承的擦拭器支承构件13。
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是因与喷墨头111(头面111a)的抵接而变形的弹性体,例如是由橡胶制成的擦拭器刮板。第一擦拭器11设置在比第二擦拭器12靠擦拭方向D1的下游侧的位置。即,第一擦拭器11比第二擦拭器12先对头面111a进行擦拭。
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沿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右方向)正交的擦拭方向D1(前方向),对图6所示的喷墨头111的设置有喷出墨的喷嘴列111b的头面111a(例如底面)进行擦拭。此外,在图6中,以双点划线(假想线)示出了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的与头面111a的抵接区域。
例如,虽然未图示,但是头面111a包含由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且设置有喷嘴列111b的喷嘴面、和对该喷嘴面进行保护的保护板的底面。此外,以头面111a涂覆有疏墨膜为宜。
如上所述,将每组六个共两组的喷墨头111配置成交错状,由此,如图4所示,喷墨头111在左右方向上排列为共计四列。因此,作为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为了对一列(三个)的喷墨头111的图6所示的头面111a进行擦拭而各配置有四个。
如图5所示,第一擦拭器11在擦拭前的状态下,相对于与头面111a正交的上方向,从擦拭器支承构件13向与擦拭方向D1相反的方向(后方)倾斜地延伸(倾斜度为θ)。另一方面,第二擦拭器12在擦拭前的状态下从擦拭器支承构件13向与头面111a正交的上方向延伸。擦拭前的第一擦拭器11的上端以及第二擦拭器12的上端位于比头面111a靠上方的位置。由此,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在擦拭时以弯曲的状态对头面111a进行擦拭。
如图6所示,第一擦拭器11在擦拭头面111a时,位于从与擦拭方向D1正交的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两端起沿宽度方向D2隔开间隔G的位置,对头面111a中的包含喷嘴列111b的一部分进行擦拭。另一方面,第二擦拭器12在宽度方向D2上比头面111a大,对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整体进行擦拭。这样,第一擦拭器11的与擦拭方向D1正交的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的宽度比第二擦拭器12窄。此外,第一擦拭器11在擦拭头面111a时,也可以位于仅从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一端起沿宽度方向D2隔开间隔G的位置,并对头面111a的单侧的端部进行擦拭,但优选如上述那样位于从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两端起沿宽度方向D2隔开间隔G的位置。另外,第二擦拭器12也可以不对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整体进行擦拭,但优选如上述那样对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整体进行擦拭。
如图5所示,第一擦拭器11如上所述在擦拭前的状态下,相对于与头面111a正交的上方向,从擦拭器支承构件13向与擦拭方向D1相反的方向(后方)倾斜地延伸(倾斜度为θ),第二擦拭器12在擦拭前的状态下,从擦拭器支承构件13向与头面111a正交的上方向延伸。因此,具有相对于上方向朝向与擦拭方向D1相反的方向的倾斜度θ的第一擦拭器11对头面111a的抵接压力比第二擦拭器12弱。这样,为了使第一擦拭器11的抵接压力比第二擦拭器12的抵接压力弱,除了在第一擦拭器11和第二擦拭器12中变更角度之外,例如还可考虑使第一擦拭器11的擦拭前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自由长度)比第二擦拭器12长、使第一擦拭器11的厚度(擦拭方向D1)比第二擦拭器12的厚度薄、在第一擦拭器11和第二擦拭器12中变更材质等。
如图4所示,在擦拭器支承构件13上一体地设置有上述四个第一擦拭器11以及四个第二擦拭器12。此外,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也可以与擦拭器支承构件13分体地设置,并安装于擦拭器支承构件13。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擦拭器支承构件13上,例如沿前后方向贯通地设置有左右一对螺纹孔13a、13a。
两个引导部20分别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例如螺纹轴,配置为将擦拭器支承构件13的螺纹孔13a、13a贯通。因此,通过使引导部20旋转,能够使擦拭器单元10沿前后方向移动。
墨接受部30接受从喷墨头111与纸粉、尘埃等一起落下的图7所示的清洁墨PI。
墨接受部30内的墨,以通过使擦拭器机构1在图1所示的退避位置处倾斜从而从图4所示的墨接受部30的排出部30b起经由未图示的废液路径而向废液容纳部流动为宜。墨接受部30例如呈向上方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因此,墨接受部30的内部底面成为墨接受面30a。此外,墨接受部30将引导部20的前端支承为能够旋转。
擦拭器驱动部40例如具有两个马达41。
马达41是用于对擦拭器单元10(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进行驱动的驱动单元(致动器)的一个例子,例如通过粘接与引导部20结合。马达41通过使引导部20旋转,从而如上述那样使擦拭器单元10前后移动。此外,单一的马达41例如通过使驱动带旋转,经由该驱动带内的带轮使两个引导部20旋转。或者,也可以是仅配置单一的马达41以及单一的引导部20,该单一的引导部20使擦拭器单元10沿前后方向移动。
接着,对使用了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的擦拭动作进行说明。此外,该擦拭动作例如以按每预定的印刷张数或每经过时间、或者基于图2所示的操作面板部163中的用户的操作来进行为宜。
图7是用于对擦拭动作进行说明的擦拭器单元10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对擦拭动作进行说明的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用于对擦拭动作进行说明的擦拭器单元10的立体图。
首先,在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对喷墨头111的头面111a进行擦拭之前,如图3所示,吸附输送部120移动至比图1所示的印刷位置靠下方的位置,擦拭器机构1移动至印刷部110与吸附输送部120之间。另外,如图7所示,喷墨头111从喷嘴列111b喷出清洁墨PI。由此,从喷嘴列111b喷出的清洁墨PI聚集并散布在多个部位。
之后,如图7所示,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沿擦拭方向D1移动。由此,由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擦拭掉的清洁墨PI等(例如,清洁墨PI、原本就附着于头面111a的墨、这些墨中所包含的纸粉、尘埃等)沿着第一擦拭器11沿重力方向落下到上述的图4以及图5所示的墨接受部30的墨接受面30a。此外,在图7~图9中省略了被擦拭后的清洁墨PI的图示。
如图8所示,在与头面111a的擦拭相伴随的弹性变形时,第一擦拭器11与第二擦拭器12不接触。另外,在与头面111a的擦拭相伴随的弹性变形时,以第一擦拭器11的至少前端11a位于与伴随着擦拭的弹性变形前的第二擦拭器12-1(以作为假想线的双点划线图示)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该位置与伴随着擦拭而弹性变形时的第二擦拭器12(变形区域12a)之间为宜。这样,优选第一擦拭器11和第二擦拭器12在擦拭时接近。
另一方面,在擦拭头面111a之前,第一擦拭器11的前端11a位于比第二擦拭器12的变形区域12a靠擦拭方向D1的下游侧的位置。此外,第二擦拭器12的变形区域12a是包含第二擦拭器12的前端的一部分,如上所述,第二擦拭器12在擦拭前的状态下从擦拭器支承构件13向与头面111a正交的上方向延伸,因此比第二擦拭器12的变形区域12a靠擦拭器支承构件13侧的根部区域12b向与头面111a正交的上方向延伸。因此,可以说,在擦拭头面111a时,第一擦拭器11的前端11a位于比第二擦拭器12的根部区域12b(或者根部区域12b所延伸的方向与头面111a的交点)靠擦拭方向D1的上游侧的位置。
在此,如上所述,如图6所示,第一擦拭器11在擦拭头面111a时位于从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两端起沿宽度方向D2隔开间隔G的位置。因此,如图9所示,由第一擦拭器11擦拭后的清洁墨PI不会附着于喷墨头111的侧面。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擦拭器11对头面111a的抵接压力比第二擦拭器12弱。因此,在由第一擦拭器11擦拭后,如图8所示,清洁墨PI作为较薄的液膜而残留在头面111a上。
之后,成为较薄的液膜的清洁墨PI由第二擦拭器12擦拭。第二擦拭器12对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整体进行擦拭,但由于一部分的清洁墨PI已经被第一擦拭器11擦拭掉,因此如图9所示,附着于喷墨头111的侧面的清洁墨PI的量较少,从头面111a滑上去的高度也较低。因此,容易落下到墨接受部30的墨接受面30a。此外,第二擦拭器12在第二擦拭器12的宽度方向D2上的端部对未被第一擦拭器11擦拭掉的残留在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端部的清洁墨PI等进行擦拭,因此清洁墨PI等容易沿着第二擦拭器12的宽度方向D2上的端部的侧面沿重力方向落下到墨接受部30的墨接受面30a。
在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对所有的喷墨头111的头面111a进行了擦拭之后,通过由喷墨头111对压电元件进行驱动而从各喷嘴列111b喷出墨的冲洗动作,能够改善喷嘴列111b中的墨的混色。之后,图3所示的吸附输送部120向下方移动,擦拭器机构1向图1所示的退避位置移动。另外,吸附输送部120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上升至接近印刷部110的位置,在不进行印刷的情况下进一步向下方的待机位置移动。此外,优选擦拭器单元10(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在图1所示的擦拭器机构1的退避位置处于为下一次的擦拭动作做准备而返回到擦拭方向D1的上游侧的状态。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擦拭器机构1具备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所述第一擦拭器11以及第二擦拭器12沿擦拭方向D1对喷墨头111的设置有喷嘴列111b的头面111a进行擦拭。第一擦拭器11的与擦拭方向D1正交的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的宽度比第二擦拭器12窄,且在比该第二擦拭器12靠擦拭方向D1的下游侧的位置,对头面111a中的包含喷嘴列111b的一部分进行擦拭。
这样,由于第一擦拭器11仅对头面111a中的包含喷嘴列111b的一部分进行擦拭,因此能够抑制由第一擦拭器11擦拭后的清洁墨PI等(例如,清洁墨PI、原本就附着于头面111a的墨等)绕到喷墨头111的侧面。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墨残留在擦拭后的喷墨头111的侧面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因纸张P等介质的输送的气流、振动等而使残留于喷墨头111的侧面的墨流入头面111a从而产生喷出不良或者墨附着于所输送的介质的情况。另外,由于第二擦拭器12的宽度方向D2的宽度比第一擦拭器11宽,因此能够对未被第一擦拭器11擦拭掉的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的端部的清洁墨PI等进行擦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擦拭器11在擦拭头面111a时位于从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两端起沿宽度方向D2隔开间隔G的位置,第二擦拭器12对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整体进行擦拭。
因此,能够抑制由第一擦拭器11擦拭后的清洁墨PI等在喷墨头111的宽度方向D2上的两端绕到喷墨头111的侧面。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墨残留于喷墨头111的侧面。另外,通过由第二擦拭器12对头面111a的宽度方向D2上的整体进行擦拭,能够在头面111a的整体可靠地对清洁墨PI进行擦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擦拭器11对头面111a的抵接压力比与第二擦拭器12弱。
由此,由第一擦拭器11擦拭后的清洁墨PI等在头面111a上均匀地扩展为较薄的液膜(液体残留)。因此,与省略第一擦拭器11的配置而利用单一的第二擦拭器12对清洁后的液滴状态的清洁墨PI进行擦拭的方式相比,能够利用第二擦拭器12可靠地对清洁墨PI等进行擦拭。另外,第一擦拭器11通过隔开较薄的液膜的清洁墨PI等而不与头面111a抵接,由此能够维持头面111a的耐久性。进一步地,通过使第一擦拭器11的抵接压力比第二擦拭器12的抵接压力弱,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第一擦拭器11擦拭后的墨绕到喷墨头111的侧面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头面111a的擦拭相伴随的弹性变形时,第一擦拭器11与第二擦拭器12不接触,且第一擦拭器11的至少前端11a位于与伴随擦拭的弹性变形前的第二擦拭器12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该位置与伴随擦拭而弹性变形时的第二擦拭器12(变形区域12a)之间。
这样,第一擦拭器11的前端11a在擦拭时向第二擦拭器12(变形区域12a)接近,由此,通过由第一擦拭器11擦拭而成为较薄的液膜的清洁墨PI等在因头面111a的疏墨性而在头面111a的一部分凝集之前,被第二擦拭器12擦拭。因此,能够防止因第二擦拭器12对头面111a的不存在清洁墨PI等的区域进行擦拭(空擦拭)而引起的清洁性能的降低、头面111a的劣化。另外,通过使第一擦拭器11与第二擦拭器12不接触,能够防止第一擦拭器11与第二擦拭器12的接触部分的刚性仅在宽度方向D2的一部分变高而引起的清洁性能的降低,并且能够利用第二擦拭器12可靠地对第一擦拭器11与第二擦拭器12之间的清洁墨PI等进行擦拭。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身,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构成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另外,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对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组合。当然能够在这样的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应用。以下,附记本申请的申请当初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
[附记1]
一种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拭器机构具备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所述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沿擦拭方向对喷墨头的设置有喷嘴列的头面进行擦拭,
所述第一擦拭器的与所述擦拭方向正交的所述头面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擦拭器窄,并且所述第一擦拭器在比该第二擦拭器靠所述擦拭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对所述头面中的包含所述喷嘴列的一部分进行擦拭。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擦拭器在擦拭所述头面时位于从该头面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起沿所述宽度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
所述第二擦拭器对所述头面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整体进行擦拭。
[附记3]
根据附记1或2所述的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擦拭器对所述头面的抵接压力比所述第二擦拭器弱。
[附记4]
根据附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头面的擦拭相伴随的弹性变形时,
所述第一擦拭器与所述第二擦拭器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擦拭器的至少前端位于与伴随着擦拭的弹性变形前的所述第二擦拭器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该位置与伴随着擦拭而弹性变形时的所述第二擦拭器之间。

Claims (4)

1.一种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擦拭器机构具备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所述第一擦拭器以及第二擦拭器沿擦拭方向对喷墨头的设置有喷嘴列的头面进行擦拭,
所述第一擦拭器的与所述擦拭方向正交的所述头面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擦拭器窄,并且所述第一擦拭器在比该第二擦拭器靠所述擦拭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对所述头面中的包含所述喷嘴列的一部分进行擦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擦拭器在擦拭所述头面时位于从该头面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起沿所述宽度方向隔开间隔的位置,
所述第二擦拭器对所述头面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整体进行擦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擦拭器对所述头面的抵接压力比所述第二擦拭器弱。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擦拭器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头面的擦拭相伴随的弹性变形时,
所述第一擦拭器与所述第二擦拭器不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擦拭器的至少前端位于与伴随着擦拭的弹性变形前的所述第二擦拭器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该位置与伴随着擦拭而弹性变形时的所述第二擦拭器之间。
CN202111269751.XA 2020-11-27 2021-10-29 擦拭器机构 Pending CN1145597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7117A JP2022085432A (ja) 2020-11-27 2020-11-27 ワイパ機構
JP2020-197117 2020-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9747A true CN114559747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9751.XA Pending CN114559747A (zh) 2020-11-27 2021-10-29 擦拭器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85432A (zh)
CN (1) CN114559747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0218B1 (en) * 1999-10-28 2002-01-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ingle-pass wi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20020109744A1 (en) * 2001-02-13 2002-08-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wiping mechanism
US6530642B1 (en) * 1998-12-15 2003-03-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method and printer with virtually equal wiping condition for different print unit to recording surface distances
US6669327B1 (en) * 2002-06-07 2003-12-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solvent delivery apparatus
CN1576013A (zh) * 2003-07-01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1090825A (zh) * 2004-12-28 2007-12-19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喷墨头的设备及其清洁方法
JP2010105341A (ja) * 2008-10-31 2010-05-13 Ricoh Co Ltd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1033863A1 (ja) * 2009-09-15 2011-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2011110782A (ja) * 2009-11-26 2011-06-09 Kyocera Mit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070814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及头的清洁方法
CN104105600A (zh) * 2012-02-16 2014-10-1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维护装置
CN106068184A (zh) * 2014-02-24 2016-11-0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排出检测单元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0642B1 (en) * 1998-12-15 2003-03-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method and printer with virtually equal wiping condition for different print unit to recording surface distances
US6340218B1 (en) * 1999-10-28 2002-01-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ingle-pass wi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20020109744A1 (en) * 2001-02-13 2002-08-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wiping mechanism
US6669327B1 (en) * 2002-06-07 2003-12-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solvent delivery apparatus
CN1576013A (zh) * 2003-07-01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1090825A (zh) * 2004-12-28 2007-12-19 佳能株式会社 清洁喷墨头的设备及其清洁方法
JP2010105341A (ja) * 2008-10-31 2010-05-13 Ricoh Co Ltd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1033863A1 (ja) * 2009-09-15 2011-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JP2011110782A (ja) * 2009-11-26 2011-06-09 Kyocera Mit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105600A (zh) * 2012-02-16 2014-10-15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维护装置
CN104070814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及头的清洁方法
CN106068184A (zh) * 2014-02-24 2016-11-0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和排出检测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5432A (ja) 2022-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9132B2 (en) Recording head recovery system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656916B2 (ja) ワイピング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10259225B2 (en) Recording hea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6658609B2 (ja) 記録ヘッドの回復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4559747A (zh) 擦拭器机构
CN113199868B (zh) 擦拭器机构
JP6658571B2 (ja) 記録ヘッドの回復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281342B2 (ja) ワイパ機構
CN117103856A (zh) 擦拭器机构
JP2022099349A (ja) ワイパ機構
JP6852764B2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438773B2 (ja) ワイパ機構、及びワイパ
JP732688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8094723A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673254B2 (ja)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098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94722A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810337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276165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413069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0295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690558B2 (ja)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57287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3037896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23135760A (ja)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