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3126A - 加热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43126A CN114543126A CN202111150026.0A CN202111150026A CN114543126A CN 114543126 A CN114543126 A CN 114543126A CN 202111150026 A CN202111150026 A CN 202111150026A CN 114543126 A CN114543126 A CN 1145431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uniform
- burner
- divided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饪系统,能够只减小炉具燃烧器的一部分的火势、亦即使炉具燃烧器的各部分的火势呈非均匀化,并能够确保安全性且不会给烹饪性能带来不良影响。炉具燃烧器(3)具有沿着周向被划分开的多个划分喷头区域(311~314)。另外,设置有:能够分别对所述多个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进行调节的阀机构(3931~3934)、以及指示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的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而且,在利用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指示了非均匀火势的情况下,执行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设置有炉具燃烧器的炉具的加热烹饪系统,其中,该炉具燃烧器具有形成有多个火焰口的燃烧器喷头部,炉具具备:用于供用户输入炉具燃烧器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火势指示部,基于被输入到火势指示部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来对炉具燃烧器的火势进行调节。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作为这种加热烹饪系统,构成如下,其具备:对朝向载放于炉具燃烧器上方的烹饪容器的底面外侧溢出的燃烧火焰(串火(炎溢れ))进行监测的机构,在监测到了串火的情况下,减小炉具燃烧器的火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构成中,当烹饪容器为矩形或椭圆形等一方向上较长的容器时,即便只有烹饪用容器的短边方向上产生了串火,也要减小炉具燃烧器所有部位的火势,这就会因为火势不足而给烹饪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在此,为了确保安全性,火势一旦变大,只要减小成为危险因素的炉具燃烧器的部分的火势就足以应对。而且,为了确保安全性,并且不会给烹饪性能带来不良影响,希望只减小炉具燃烧器的一部分的火势,亦即希望能够使炉具燃烧器的各部分的火势呈现非均匀化。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30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点,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炉具燃烧器的各部分的火势呈非均匀化,并能够确保安全性且不会给烹饪性能带来不良影响的加热烹饪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加热烹饪系统具备设置有炉具燃烧器的炉具,该炉具燃烧器具有形成有多个火焰口的燃烧器喷头部,炉具具备:用于供用户输入炉具燃烧器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火势指示部,基于被输入到火势指示部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来对炉具燃烧器的火势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喷头部具有沿着周向被划分开的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炉具具备:能够分别对所述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进行调节的阀机构、对阀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以及指示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的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在利用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指示了非均匀火势的情况下,控制机构执行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控制。
根据本发明,利用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根据需要而指示非均匀火势,由此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处于非均匀,从而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之上,能够只减小所必要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所以,能够确保安全性,而且还不会给烹饪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当执行非均匀火势控制时,在利用火势指示部输入了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机构执行下述的控制: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保持非均匀,并基于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来增减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的控制。据此,不会有损于安全性,而能够进行与用户的要求相对应的火势调节,从而便利性得以提高。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当执行非均匀火势控制时,在利用火势指示部输入了多个划分喷头区域之中的任意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超过规定的上限火势这样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机构执行:将火势超过上限火势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维持在上限火势的控制。在此,只要将上限火势设定为例如在该划分喷头区域不会产生串火的最大限火势,即便在火势指示部被输入了大幅增大火势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也不会产生串火,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具备:获取表示炉具燃烧器的附近状态的燃烧器附近信息的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具有:基于燃烧器附近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的自动指示机构。在此,只要燃烧器附近信息是与载放于炉具燃烧器上方的烹饪容器有关的烹饪容器信息,可以进行以下的应对。即,在烹饪容器为一方向上较长的容器的情况下,基于烹饪容器信息,指示如下非均匀火势:使位于烹饪容器的短边方向上的位置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比位于烹饪容器的长边方向上的位置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还弱,由此,能够均匀地对烹饪容器整体进行加热。另外,只要燃烧器附近信息是与溢出到烹饪容器的底面外侧的燃烧火焰有关的串火信息,可以进行以下的应对。即,在烹饪容器相对于炉具燃烧器而偏心,且在一部分产生了串火的情况下,基于串火信息,指示如下非均匀火势:减弱与串火的产生部位相对应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由此来防止串火,且能够抑制烹饪容器的加热不足。此外,只要燃烧器附近信息是与侵入物接近于炉具燃烧器附近有关的侵入物信息,可以进行以下的应对。即,基于侵入物信息,指示如下非均匀火势:减弱距离侵入物较近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由此,能够抑制侵入物被加热。所以,燃烧器附近信息优选包括:与载放于炉具燃烧器的上方的烹饪容器有关的烹饪容器信息、与溢出到烹饪容器的底面外侧的燃烧火焰有关的串火信息、以及与侵入物接近于炉具燃烧器的附近有关的侵入物信息之中的至少1个。
另外,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也可以具有: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指示非均匀火势的手动指示机构。据此,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来执行非均匀火势控制,从而便利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的设置状况的立体图。
图2表示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所具备的炉具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3表示沿着图2的Ⅲ-Ⅲ线剖切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4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所具备的炉具上设置的炉具燃烧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5的(a)~(d)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所具备的炉具的顶板上设置的操作面板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6表示从斜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所设置的抽油烟机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中设置的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的信息获取范围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与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所具备的炉具的控制机构它所进行的非均匀火势控制有关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所设置的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0的(a)~(f)是表示各模式下的火势调节所引起的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变化的图。
附图符号说明
1…炉具;3…炉具燃烧器;31…燃烧器喷头部;311~314…划分喷头区域;34…火焰口;3921~3924…开闭阀(阀机构);3931~3934…火势调节阀(阀机构);432…火势调节按钮(火势指示部);6…控制器(控制机构);7…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8…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1…自动指示机构;82…手动指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所具备的炉具1是以将炉具主体2落入到在组合式厨房的灶台面CT形成的炉具开口CTa中的方式进行配置的内置式炉具,其具备左右2个炉具燃烧器3、3。各炉具燃烧器3具有:穿过在顶板4上开设的燃烧器用开口41而露出到顶板4上的燃烧器喷头部31,其中,该顶板4覆盖炉具主体2的敞开的上表面。另外,炉具1具备:以包围各燃烧器用开口41的方式设置在顶板4上的火撑子5。另外,在顶板4安装有:对各燃烧器用开口41与各炉具燃烧器3的燃烧器喷头部3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的环形部件42。另外,在顶板4的前部设置有:炉具燃烧器3、3用的左右一对操作面板部43、43、以及中央部的电源开关44。
参照图4,各炉具燃烧器3的燃烧器喷头部31具有:沿着周向被划分开的第1至第4的4个划分喷头区域311~314。若具体说明,燃烧器喷头部31是由环状的下喷头部件32、设置在下喷头部件32上的环状的上喷头部件33构成。在下喷头部件32的上表面立起设置有:周向上呈等间隔的4个放射状肋条321,另外,在上喷头部件33的下表面也垂直设置有:周向上呈等间隔的4个放射状肋条331。此外,在上喷头部件33的内周部设置有:与朝向上方的凸部322卡合的相位确定用的欠缺部332,其中,该凸部322设置在下喷头部件32的内周部。而且,将上喷头部件33以相位确定了的状态载放在下喷头部件32上,由此,上喷头部件33的各放射状肋条331的下缘抵接于下喷头部件32的各放射状肋条321的上缘。据此,燃烧器喷头部31被划分为:前方的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右侧的第2划分喷头区域312、后方的第3划分喷头区域313、以及左侧的第4划分喷头区域314。另外,在上喷头部件33的外周部形成有:混合气从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喷出的多个火焰口34。
在固定于炉具主体2内的燃烧器保持件21形成有多个支持孔211,且下端部嵌入于多个支持孔211的多个支柱301被垂直设置于燃烧器主体30,在环状的燃烧器主体30上设置有燃烧器喷头部31。在燃烧器主体30垂直设置有:从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的混合管部302。在燃烧器保持件21设置有:面对着从第1至第4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延伸出来的混合管部302的下端开口的第1至第4各喷嘴351~354。另外,在下喷头部件32设置有:与各混合管部302的上端开口之间存在有微小间隙地相对置的引导板部323。而且,从各喷嘴351~354喷射出的燃料气体冲撞于各引导板部323,并在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内扩散,由此产生放射状文丘里效应,利用该文丘里效应,一次空气从各混合管部302的下端开口被吸入,生成混合气。另外,图4中,用从斜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来表示上喷头部件33,用从斜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来表示下喷头部件32和燃烧器保持件21。
另外,在各炉具燃烧器3附加设置有:点火电极36,当由设置在操作面板部43的后面叙述的点火熄火按钮431进行点火操作时,该点火电极36通过作为控制机构的由微机构成的控制器6的控制而被进行火花放电;作为火焰监测元件的热电偶37;以及锅底温度传感器38,其与载放于炉具燃烧器3的上方亦即火撑子5的烹饪容器的底面抵接,来对其温度进行检测。点火电极36设置成:面对着第3划分喷头区域313的火焰口34,4个热电偶37设置成:面对着第1至第4各个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焰口34。另外,锅底温度传感器38配置在:由各炉具燃烧器3的燃烧器主体30以及燃烧器喷头部31包围起来的中央空间。另外,在上喷头部件33设置有:在点火电极36的正上部而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舌片状的罩部333,以使得煮沸溢出物不会掉落于点火电极36上。
在针对于各炉具燃烧器3的燃气供给路39设置有安全阀391。当利用设置在由操作面板部43的点火熄火按钮431进行点火操作时,安全阀391通过控制器6的控制而被打开,当由点火熄火按钮431进行熄火操作时、或者由锅底温度传感器38监测到了烹饪容器的过热时、或者与应该是燃烧中的划分喷头区域相对应的热电偶37的电动势降低而被检测到失火时,安全阀391通过控制器6的控制而被关闭。另外,燃气供给路39在安全阀391的下流侧而被分支成与第1至第4各喷嘴351~354相连的第1至第4分支路391~394。在第1至第4各分支路391~394设置有:第1至第4各开闭阀3921~3924以及第1至第4各火势调节阀3931~3934。而且,通过上述的开闭阀3921~3924以及火势调节阀3931~3934而构成:能够分别对包含熄火在内的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进行调节的火势调节机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各火势调节阀3931~3934,能够将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调节成从最小的第1级别火势至最大的第9级别火势为止的9个级别。
如图5所示,在各操作面板部43配置有:屏幕显示部430、点火熄火按钮431、用于供用户输入炉具燃烧器3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作为火势指示部的火势调节按钮432、确定按钮433、自动烹饪按钮434、模式确认按钮435、时间按钮436、温度按钮437、增减按钮438、以及选择按钮439。通过火势调节按钮432,能够将炉具燃烧器3整体的火势调节成从最小的火势1至最大的火势10为止的10个级别。而且,使第1至第4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按照火势1至火势10而如图10的(a)所示那样变化。另外,点火时,将第1至第4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置于第4级别火势,点火后,仍维持在第4级别火势,直至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为止。
在屏幕显示部430设置有:具有与炉具燃烧器3的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相对应的第1至第4显示区域43011~43014的火势显示部4301。在各显示区域43011~43014配置有内外3重显示线,伴随着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变强而点亮的显示线的数量是从内侧向外侧增加。另外,当长按第1至第4显示区域43011~43014的任意一个时,通过火势调节按钮432的操作,能够变更与该显示区域相对应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
另外,当接通电源开关44并按压模式确认按钮435时,如图5的(a)所示,在屏幕显示部430显示出模式确认画面。在模式确认画面中显示的模式包括:烹饪容器、串火防止、沸腾溢出防止、加热防止、用户接近、近前温度降低、手动设定。当通过选择按钮439的操作来选择模式并按压确定按钮433时,能够执行所选择的模式下的后面叙述的非均匀火势控制。所选择的模式的底色变化为白底黑字显示。另外,当选择手动设定的模式并按压确定按钮433时,模式确认画面切换为如图5的(b)所示的那样,所显示的模式为烹饪容器选择、沸腾溢出防止、近前温度降低。而且,当选择烹饪容器选择的模式并按压确定按钮433时,画面切换为图5的(c)所示的那样,可以选择纵长容器(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烹饪容器)以及横长容器的任何一种。另外,当选择沸腾溢出防止的模式并按压确定按钮433时,画面切换为图5的(d)所示的那样,可以选择烹饪容器的大小(直径)。另外,关于上述的各模式和非均匀火势控制之间的关系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如图6所示,具备:在位于灶台面CT的上方位置的抽油烟机RH的下表面配置的、且由红外线照相机构成的左右一对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7、7。各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7俯瞰包含各炉具燃烧器3的周边在内的规定范围并进行拍摄,来获取表示各炉具燃烧器3的附近状态的燃烧器附近信息。而且,如图7所示,将各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7的拍摄范围内的、以各炉具燃烧器3的中心为中心且一边具有规定长度(例如,30cm左右)的正方形的范围作为第1范围S1,另外,将与炉具1的顶板4外缘相距规定距离(例如,30cm左右)以内的范围作为第2范围S2。此外,与炉具燃烧器3的前方的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右侧的第2划分喷头区域312、后方的第3划分喷头区域313、以及左侧的第4划分喷头区域314相对应地,将第1及第2各范围S1、S2划分为:前方的第1划分范围S11、S21、右侧的第2划分范围S12、S22、后方的第3划分范围S13、S23、以及左侧的第4划分范围S14、S24。另外,图7示出了:针对于左侧的炉具燃烧器3而言的第1及第2范围S1、S2,针对于右侧的炉具燃烧器3,在图7中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同样地设定了第1及第2范围。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系统还具备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该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用于指示:使各炉具燃烧器3的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而且,在通过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而指示了非均匀火势的情况下,控制器6执行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控制,而且,当执行非均匀火势控制时,在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输入了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器6执行下述的控制: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保持非均匀,并基于火势调节指示信息而增减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以下,参照图8,说明该控制。
与非均匀火势控制有关的处理是在电源开关44被接通时开始进行处理的,首先,在STEP1判别:是否由点火熄火按钮431进行了点火操作。直至进行点火操作为止反复地返回STEP1,当进行了点火操作时,进入于STEP2,使安全阀391以及第1至第4开闭阀3921~3924打开,将燃气供给于炉具燃烧器3的所有划分喷头区域311~314,而且利用点火电极36进行火花放电,来对炉具燃烧器3进行点火。接下来,在STEP3中,判别:利用热电偶37是否监测到了着火。如果没有监测到着火,则在STEP4对着火不良进行警报告之,此后,进入于STEP5,进行:使安全阀391以及第1至第4开闭阀3921~3924关闭的炉具燃烧器3的熄火控制。
当监测到了着火时,进入于STEP6,判别:是否从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发出了非均匀火势的指示。而且,在发出了非均匀火势的指示的情况下,进入于STEP7,来执行非均匀火势控制。接下来,在STEP8,再次判别:是否从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发出了非均匀火势的指示,如果发出了非均匀火势的指示,则进入于STEP9,继续进行非均匀火势控制。接下来,在STEP10,判别:是否由点火熄火按钮431进行了熄火操作。如果没有进行熄火操作,则进入于STEP11,判别:是否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了火势调节指示信息。当被输入了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时,进入于STEP12,执行: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保持非均匀,并基于火势调节指示信息而如图10的(b)~(f)那样增减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的火势调节控制,返回到STEP8。当没有被输入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时,则不经由STEP12而返回到STEP8。当进行了熄火操作时,从STEP10进入于STEP5而进行熄火控制。
在STEP6,当判别为没有发出非均匀火势的指示时,进入于STEP13,判别:是否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了火势调节指示信息。当被输入了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时,进入于STEP14,执行:基于火势调节指示信息而如图10的(a)所示那样增减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的火势调节控制,接下来,进入于STEP15。当没有被输入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时,则不经由STEP14而进入于STEP15。在STEP15,判别式否进行了熄火操作,如果没有进行熄火操作,则进入于STEP8,如果进行了熄火操作,则进入于STEP5进行熄火控制。在STEP8,当判别为没有发出非均匀火势的指示时,在STEP16,解除非均匀火势控制,之后进入于STEP13。
在此,如图9所示,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8具有:基于燃烧器附近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的自动指示机构81、以及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指示非均匀火势的手动指示机构82。在自动指示机构81设置有:第1自动指示部811,其基于与载放于炉具燃烧器3上方的烹饪容器亦即载放于火撑子5的烹饪容器有关的烹饪容器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且在图5的(a)的画面中选择了烹饪容器的模式时进行工作;第2自动指示部812,其基于与溢出到烹饪容器底面外侧的燃烧火焰有关的串火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且在图5的(a)的画面中选择了串火防止的模式时进行工作;第3自动指示部813,其基于与烹饪容器内的起泡有关的起泡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且在图5的(a)的画面中选择了沸腾溢出防止的模式时进行工作;第4自动指示部814,其基于与侵入物接近于炉具燃烧器3附近有关的侵入物信息、亦即基于在图7的第1范围S1内是否存在有侵入物的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且在图5的(a)的画面中选择了加热防止的模式时进行工作;第5自动指示部815,其基于作为侵入物信息一种的、在图7的第2范围S2内是否有人体存在的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且在图5的(a)的画面中选择了用户接近的模式时进行工作;以及第6自动指示部816,其基于设置有炉具1的操作部亦即操作面板部43以及电源开关44的顶板4的前部的温度信息而指示非均匀火势,且在图5的(a)的画面中选择了近前温度降低的模式时进行工作。另外,在手动指示机构82设置有:第1手动指示部821,其基于图5的(c)的画面中的烹饪容器的选择操作而指示非均匀火势;第2手动指示部822,其基于图5的(b)的画面中的沸腾溢出防止的模式选择操作而指示非均匀火势;以及第3手动指示部823,其基于图5的(b)的画面中的近前温度降低的模式选择操作而指示非均匀火势。
在烹饪容器的俯视观察形状为一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情况下,第1自动指示部811就会指示:降低位于烹饪容器的短边方向上的位置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例如,如图7所示,在烹饪容器P的短边方向为前后方向的情况下(烹饪容器P为横长的情况),指示:降低第1及第3划分喷头区域311、313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这种情况下,控制器6在图8的STEP12中,基于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如图10的(b)所示那样变化。当第1及第3划分喷头区域311、313的火势处于第4级别火势以上时,有可能会向烹饪容器的底面的前方以及后方产生串火,因此,将第1及第3划分喷头区域311、313的上限火势设定在第3级别火势。而且,在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输入了:第1及第3划分喷头区域311、313的火势为超过第3级别火势那样的火势6以上时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将第1及第3划分喷头区域311、313的火势维持在作为上限火势的第3级别火势。据此,即便烹饪容器为一方向上较长的容器,也不会在烹饪容器的短边方向上产生出串火,而能够均匀地加热烹饪容器,由此烹饪性能得以提高。
在产生串火的情况下,第2自动指示部812指示:降低与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之中的产生串火的部位相对应的划分喷头区域(以下称之为串火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而且,控制器6在图8的STEP9,降低串火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直至消除串火为止。另外,将消除串火的时间点时的火势设定为上限火势,即便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输入了:串火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超过该上限火势那样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也将串火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维持在该上限火势,进行图8的STEP12中的的火势调节,以使得串火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不会超过上限火势。据此,能够防止串火,而且能够抑制烹饪容器的加热不足。
在第3自动指示部813中,在烹饪容器内的起泡部位(因为起泡而呈白浊的部位)相对于烹饪容器整体而言的面积比率达到规定的阈值(例如,90%)以上时,则判断为:稍微过后会产生沸腾溢出,而指示:降低任意的划分喷头区域、例如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而且,控制器6在图8的STEP9,降低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直至起泡部位的面积比率低于阈值为止。另外,将起泡部位的面积比率低于阈值的时间点时的火势设定为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上限火势,此外,将起泡部位的面积比率达到阈值的时间点时的火势设定为第2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2~314的上限火势,进行图8的STEP12中的火势调节,以使得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不会超过各自的上限火势。据此,能够防止来自烹饪容器的沸腾溢出。
在第4自动指示部814,判别:在第1范围S1内是否存在有侵入物,当存在有侵入物的情况下,指示:降低与侵入物所存在的第1范围S1内的划分范围相对应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例如,如图7所示,在第2划分范围S12内存在有抹布等侵入物W的情况下,指示:降低第2划分喷头区域312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这种情况下,控制器6在图8的STEP12中,基于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如图10的(c)所示那样变化。当使第2划分喷头区域312的火势处于第4级别火势以上时,侵入物W会被强烈加热,因此,将第2划分喷头区域312的上限火势设定为第3级别火势。而且,进行STEP12的火势调节,以使得第2划分喷头区域312的火势不会超过第3级别火势。据此,能够防止侵入到炉具燃烧器3附近的侵入物被强烈加热的情形。
在第5自动指示部815,判别:在第2范围S2内是否存在有侵入物亦即人体,在有人体存在的情况下,指示:降低与人体所存在的第2范围内的划分范围相对应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例如,在第2范围S2的第1划分范围S21内存在有人体的情况下,指示:降低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这种情况下,控制器6在图8的STEP12中,基于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如图10的(d)所示那样变化。当使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处于第3级别火势以上时,用户有可能会有热感,因此,将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上限火势设定在第2级别火势。而且,进行STEP12的火势调节,以使得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不会超过第2级别火势。另外,使得判别是否存在有人体的第2范围S2比第1范围S1还要宽大,是为了确保针对人体需要更高的安全性。
在第6自动指示部816,根据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7亦即红外线照相机的红外线画像的温度解析,来获取顶板4的前部的温度,在顶板4的前部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例如,50℃)以上时,,指示:降低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而且,控制器6在图8的STEP9,使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降低,直至顶板4的前部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为止。另外,将顶板4的前部的温度低于规定温度的时间点时的火势设定为上限火势,进行图8的STEP12的火势调节,以使得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不会超过该上限火势。据此,能够防止用户在触碰到操作面板部43或电源开关44时感到发烫的情形。
在第1手动指示部821,指示:降低位于通过图5的(c)的烹饪容器的选择操作而被选择的烹饪容器的短边方向上的位置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例如,在所选择的容器为横长容器的情况下,指示:降低位于烹饪容器的短边方向上的位置的第1及第3划分喷头区域311、313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这种情况下,控制器6在图8的STEP12,基于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如图10的(b)所示那样变化。这与由第1自动指示部811指示了非均匀火势的情况相同。据此,即便是烹饪容器为一方向上较长的容器,也不会出现在烹饪容器的短边方向上产生串火的情形,而能够均匀地加热烹饪容器,由此烹饪性能得以提高。
在第2手动指示部822,指示:降低一部分的划分喷头区域、例如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而且,在图5的(d)的画面中选择了例如φ24~φ28的容器的情况下,控制器6在图8的STEP12,基于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如图10的(e)所示那样变化。即,将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上限火势设定为第3级别火势,将第2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2~314的上限火势设定为第6级别火势,进行STEP12的火势调节,以使得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不会超过各自的上限火势。据此,能够抑制沸腾溢出的产生。另外,第2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2~314的上限火势设定为可以根据烹饪容器的大小变化。
在第3手动指示部823,指示:降低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的非均匀火势。而且,控制器6在图8的STEP12,基于利用火势调节按钮432而被输入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使第1至第4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如图10的(f)所示那样变化。即,将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上限火势设定为第2级别火势,进行STEP12的火势调节,以使得第1划分喷头区域311的火势不会超过第2级别火势。据此,能够抑制顶板4的前部的加热,能够防止用户在触碰到操作面板部43或电源开关44时感到发烫的情形。
另外,在图5的(a)的画面中也可以选择多个模式。而且,在选择多个模式时,将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控制成:利用与所选择的多个模式相对应的多个自动指示部而被指示的各划分喷头区域311~314的火势之中的最低的火势。
以上,虽然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炉具燃烧器3虽然在燃烧器喷头部31的外周部具有火焰口34,但也可以在燃烧器喷头部31的上表面具有火焰口。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在中,燃烧器喷头部31的划分喷头区域的数量虽然为4个,但也可以为4个以外的数量。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7设置在了抽油烟机RH的下表面,但也可以在除此之外的例如炉具1的后方壁面来设置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另外,作为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也可以并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红外线照相机、以及计测炉具与人体之间的距离的测距传感器。
Claims (6)
1.一种加热烹饪系统,所述加热烹饪系统具备设置有炉具燃烧器的炉具,该炉具燃烧器具有形成有多个火焰口的燃烧器喷头部,
炉具具备:用于供用户输入炉具燃烧器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火势指示部,
基于被输入到火势指示部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来对炉具燃烧器的火势进行调节,
其特征在于,
燃烧器喷头部具有沿着周向被划分开的多个划分喷头区域,
炉具具备:能够分别对所述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进行调节的阀机构、对阀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以及指示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的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
在利用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指示了非均匀火势的情况下,控制机构执行使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处于非均匀的非均匀火势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执行所述非均匀火势控制时,在利用所述火势指示部输入了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执行下述的控制:使所述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保持非均匀,并基于火势调节指示信息来增减多个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执行所述非均匀火势控制时,在利用所述火势指示部输入了所述多个划分喷头区域之中的任意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超过规定的上限火势这样的火势调节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机构执行:将火势超过上限火势的划分喷头区域的火势维持在上限火势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饪系统具备:获取表示所述炉具燃烧器的附近状态的燃烧器附近信息的燃烧器附近信息获取机构,
所述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具有:基于燃烧器附近信息而指示所述非均匀火势的自动指示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器附近信息包括:与载放于所述炉具燃烧器的上方的烹饪容器有关的烹饪容器信息、与溢出到烹饪容器的底面外侧的燃烧火焰有关的串火信息、以及与侵入物接近于炉具燃烧器的附近有关的侵入物信息之中的至少1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均匀火势指示机构具有: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指示所述非均匀火势的手动指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95241 | 2020-11-25 | ||
JP2020195241A JP7517962B2 (ja) | 2020-11-25 | 2020-11-25 | 加熱調理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43126A true CN114543126A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668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50026.0A Pending CN114543126A (zh) | 2020-11-25 | 2021-09-29 | 加热烹饪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517962B2 (zh) |
CN (1) | CN114543126A (zh) |
-
2020
- 2020-11-25 JP JP2020195241A patent/JP7517962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9-29 CN CN202111150026.0A patent/CN11454312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083730A (ja) | 2022-06-06 |
JP7517962B2 (ja) | 2024-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88203B2 (ja) | ガスコンロ | |
JP6872428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JP2012002480A (ja) | コンロ | |
CN114543126A (zh) | 加热烹饪系统 | |
CN107228385B (zh) | 加热烹调器 | |
KR101710265B1 (ko) | 가스레인지 | |
TW201734370A (zh) | 加熱調理器 | |
JP6824568B2 (ja) | ガスコンロ | |
JP2018165586A (ja) | ビルトイン式加熱調理器 | |
JP2022076561A (ja) | 加熱調理システム | |
JP2015137808A (ja) | ガスコンロ | |
JP7368300B2 (ja) | ガスコンロ並びに調理システム | |
JP2005156087A (ja) | コンロバーナ | |
KR102743620B1 (ko) | 가스 레인지 | |
JP2005098539A (ja) | ガスコンロ | |
CN113503568B (zh) | 燃气灶、燃烧器、燃烧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JP6706946B2 (ja) | コンロ | |
JP2005241028A (ja) | ガスコンロ | |
JP6960350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JP7166203B2 (ja) | ガスコンロ | |
JP7489860B2 (ja) | ガスコンロ | |
JP2021060166A (ja) | ガスコンロを具備する調理システム | |
CN112648645A (zh) | 燃气炉具 | |
JP2005172332A (ja) | バーナ | |
JP2020026941A (ja) | ガスコンロ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