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4832A -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4832A
CN114524832A CN202210151543.8A CN202210151543A CN114524832A CN 114524832 A CN114524832 A CN 114524832A CN 202210151543 A CN202210151543 A CN 202210151543A CN 114524832 A CN114524832 A CN 114524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atoms
substituted
group
light emitting
blu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15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4832B (zh
Inventor
吴凯龙
熊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15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4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4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4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4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4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 C07F5/027Organoboranes and organoboro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09K2211/10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with other hetero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本申请的蓝光发光材料具有给电子杂环,可有效增强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进而可以提高器件及显示设备的发光效率及发光性能。

Description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半导体材料较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制备成本低,可调控性好以及优良的光电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在显示、照明等方面的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光电转换效率是评估OLED的重要参数,自有机发光二极管问世以来,为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各种基于荧光、磷光的发光材料体系被开发出来。基于荧光材料的OLED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但受限于量子统计学定律,在电激活作用下,产生的单重激发态激子和三重激发态激子的比例为1:3,因此传统荧光材料的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被限制在25%。磷光材料由于利用了重原子的旋轨耦合作用,可利用三重激发态激子,其理论内部电子发光量子效率为100%。但基于磷光的OLED具有明显的效率滚降效应,即发光效率随电流或电压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这对高亮度的应用尤为不利。同时,磷光材料由于要用到贵金属,材料本身价格昂贵,不利于降低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
为了克服发光材料的这些缺点,日本九州大学的Adachi教授等人提出了利用反向隙间蹿跃(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效应,充分利用三重激发态激子的热致延迟荧光(TADF)效应。这样便可利用不含有重金属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实现可与磷光OLED相当的高效率,参见C.Adachi,et.al.,Nature,Vol492,234,(2012)。虽然TADF材料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其商业应用推进缓慢,因为器件的稳定性仍不足,材料方面有待改进提升。蓝光硼氮杂环类荧光材料应用于OLED器件具有较好的寿命,但其效率提升方面略有不足。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率、长寿命蓝光材料。
基于以上背景,现有技术,尤其在材料方面的解决方案还有待改进和发展。因此,亟待提供一种高效蓝光发光材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可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发光性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包括如式(1)或式(2)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21
其中,R1至R10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X1为B或P=O;
Y1、Y2、Y3和Y4分别独立地选自N-R11、CR12R13、O、S、SiR14R15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11至R1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中,R1至R10中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至少一个环结构。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括式(3)至式(12)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31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选自如下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41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蓝光发光材料;
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式通式包括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51
其中,R1至R10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X1为B或P=O;
Y1、Y2、Y3和Y4分别独立地选自N-R11、CR12R13、O、S、SiR14R15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11至R1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中,R1至R10中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至少一个环结构。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含下述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61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选自如下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62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71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包括空穴功能层。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包括电子功能层。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穴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所述电子功能层包括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传输层。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蓝光发光材料,或包括如上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光材料,或包括如上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蓝光发光材料的分子骨架中具有给电子特性相对更强的杂环,可增强该蓝光发光材料的电荷转移特性,进而提升材料的发光性能。采用本申请的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良好的器件寿命。本申请的发光材料用在显示设备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显示设备的发光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并没有强加数字要求或建立顺序。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型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型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属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硼氮类蓝光荧光材料目前在商业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它能维持传统荧光材料的寿命优势,同时在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提升。但目前使用的硼氮类发光材料,其效率仍然较低,限制了蓝光器件性能的提升,材料特性亟待改进。目前使用的硼氮类荧光材料,通常因分子电子内给体和电子受体的电子相互作用较弱,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较弱,发光效率未达到最优水平。
本申请的蓝光发光材料的分子骨架内通过引入给电子特性相对更强的杂环,增强了发光材料的电荷转移特性,提升材料的发光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包括如式(1)或式(2)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091
进一步地,R1至R10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X1为B或P=O。
例如,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结构通式: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01
进一步地,Y1、Y2、Y3和Y4分别独立地选自N-R11、CR12R13、O、S、SiR14R15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含下述式(3)至式(12)所述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02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11
进一步地,R11至R1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例如,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括如下所示的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12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2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中,R1至R10中相邻的取代基可以彼此连接形成至少一个环结构。
例如,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2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可以为混合物。例如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括多种符合式(1)、式(2)所示的化合物。例如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括如式(3)至式(12)中的多种化合物。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蓝光发光材料。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式通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31
进一步地,R1至R10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X1为B或P=O。例如,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结构通式: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32
进一步地,Y1、Y2、Y3和Y4分别独立地选自N-R11、CR12R13、O、S、SiR14R15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可以包含下述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33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41
进一步地,R11至R1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选自如下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42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5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中,R1至R10中相邻的取代基可以彼此连接形成至少一个环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包括空穴功能层。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包括电子功能层。
请参阅图1,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0包括:依次设置在玻璃基板101上的阳极110、空穴功能层130、发光层150、电子功能层170和阴极190。所述发光层150包括前述的蓝光发光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层的材料还包括主体材料。在所述发光层中,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掺杂量为1~4wt%;例如,可以为1wt%、2wt%、3wt%或4wt%。
进一步地,所述空穴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功能层包括电子注入层和/或电子传输层。
例如,请参阅图2,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包括:依次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的阴极、电子功能层、发光层、空穴功能层和阳极。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可按本领域常规方法制作。例如,按参考文献(Adv.Mater.2003,15,277.)公开的方法制作,具体方法为:在高真空条件下,在经过清洗的导电玻璃衬底上依次蒸镀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蓝光发光材料,或包括如上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光材料,或包括如上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申请先后进行过多次试验,现举一部分试验结果作为参考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化合物Compound 1),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61
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步骤1-1,中间体1-a的合成: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71
向250mL反应瓶中加入4,6-二溴-5-氯苯并噻吩(16.3g,50mmol)、二苯胺(17.80g,105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920mg,1mmol)、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1.1g,2mmol)和叔丁醇钠(10.1g,105mmol),抽通三次,在氩气氛围下打入100mL无水甲苯,然后在80℃反应24小时。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倒入200mL饱和食盐水中,抽滤、再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中间体1-a(16.3g,产率65%);
2)合成步骤1-2,化合物Compound 1的合成: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72
向500mL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体1-a(16.3g,32.5mmol)、叔丁基苯200mL,在-78℃滴加正丁基锂(60.3mL,96.5mmol)后在60℃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点溶剂。在-78℃滴加三溴化硼(24.2g,96.5mmol)后搅拌1小时,再在0℃滴加N,N二异丙基乙胺(12.7g,96.5mmol)后在12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加入醋酸钠水溶液并搅拌,乙酸乙酯萃取有基层,浓缩后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Compound 1(1.7g,产率11%)。MS(EI)m/z:[M]+476.2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化合物Compound 2),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81
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步骤2-1,中间体2-a的合成: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82
用4,6-二溴-5-氯苯并呋喃代替合成例1-1中的4,6-二溴-5-氯苯并噻吩,以同样的方法得到中间体2-a(17.8g,产率73%);
2)合成步骤2-2,化合物Compound 2的合成: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83
用中间体2-a代替合成例1-2中的中间体1-a,以同样的方法得到Compound 2(2.7g,产率16%)。MS(EI)m/z:[M]+460.2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化合物Compound 3),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91
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步骤3-1,中间体3-a的合成: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92
用1,3-二溴-2-氯二苯并呋喃代替合成例1-1中的4,6-二溴-5-氯苯并噻吩,以同样的方法得到中间体3-a(16.9g,产率63%);
2)合成步骤3-2,化合物Compound 3的合成: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193
用中间体3-a代替合成例1-2中的中间体1-a,以同样的方法得到Compound 3(2.1g,产率13%)。MS(EI)m/z:[M]+510.22。
器件实施例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玻璃基板及其上的阳极导电层(ITO);空穴注入层HATCN 10nm;空穴传输层NPB 100nm;发光层20nm(采用掺杂剂Compound B与Host A以4:196比例蒸镀);电子传输层30nm,采用TPBI与LiQ以1:1比例蒸镀;电子注入层1nm,LiQ;阴极100nm,Al。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发光器件可按下列方法制作:在高真空条件下,在经过清洗的导电玻璃衬底(即具有阳极的玻璃基板)上依次蒸镀上述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本器件实施例中部分材料结构: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201
器件实施例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玻璃基板及其上的阳极导电层(ITO);空穴注入层HATCN 10nm;空穴传输层NPB 100nm;发光层20nm(发光层材料包括掺杂剂Compound 1(即实施例1中的蓝光发光材料)与Host A,并以4:196比例蒸镀);电子传输层30nm,采用TPBI与LiQ以1:1比例蒸镀;电子注入层1nm,LiQ;阴极100nm,Al。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发光器件可按下列方法制作:在高真空条件下,在经过清洗的导电玻璃衬底(即具有阳极的玻璃基板)上依次蒸镀上述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器件实施例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玻璃基板及其上的阳极导电层(ITO);空穴注入层HATCN 10nm;空穴传输层NPB 100nm;发光层20nm,发光层材料包括掺杂剂Compound 2(即实施例2中的蓝光发光材料)与Host A,且掺杂剂Compound 2与Host A以4:196比例蒸镀;电子传输层30nm,采用TPBI与LiQ以1:1比例蒸镀;电子注入层1nm,LiQ;阴极100nm,Al。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发光器件可按下列方法制作:在高真空条件下,在经过清洗的导电玻璃衬底(即具有阳极的玻璃基板)上依次蒸镀上述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器件实施例4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如图2所示,包括:玻璃基板及其上的阳极导电层(ITO);空穴注入层HATCN 10nm;空穴传输层NPB 100nm;发光层20nm,发光层材料包括掺杂剂Compound 3(即实施例3中的蓝光发光材料)与Host A,Compound 3与Host A以4:196比例蒸镀;电子传输层30nm,采用TPBI与LiQ以1:1比例蒸镀;电子注入层1nm,LiQ;阴极100nm,Al。
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发光器件可按下列方法制作:在高真空条件下,在经过清洗的导电玻璃衬底(即具有阳极的玻璃基板)上依次蒸镀上述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
试验例1
在电流密度10mA/cm2条件下记录器件实施例1~4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特性,性能数据详见表1所示。表1示出了不同发光材料的器件的性能情况。
表1
Figure BDA0003510685550000211
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材料可以提高器件的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综上,本申请的蓝光发光材料具有给电子杂环,可有效地增强材料的发光性能,进而可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发光性能。
本申请的蓝光发光材料具有高效率、长寿命的特点,可应用于Mobile、车载、AR/VR、notebook、Moniter、电视等显示器;亦可应用于Mobile、车载、AR/VR、notebook、Moniter、电视等显示器的高性能元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蓝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式(1)或式(2)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11
其中,R1至R10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X1为B或P=O;
Y1、Y2、Y3和Y4分别独立地选自N-R11、CR12R13、O、S、SiR14R15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11至R1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中,R1至R10中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至少一个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括式(3)至式(12)所示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选自如下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31
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蓝光发光材料;
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式通式包括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41
和/或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42
其中,R1至R10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X1为B或P=O;
Y1、Y2、Y3和Y4分别独立地选自N-R11、CR12R13、O、S、SiR14R15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11至R1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重氢、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个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3至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2至5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1至30的烷基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碳原子数为6至50的芳基硅烷基、氰基、硝基、卤素基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蓝光发光材料的结构通式中,R1至R10中相邻的取代基彼此连接形成至少一个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光材料包含下述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5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光材料选自如下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52
Figure FDA000351068554000006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包括空穴功能层;和/或
所述阴极与所述发光层之间包括电子功能层。
10.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蓝光发光材料,或包括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202210151543.8A 2022-02-18 2022-02-18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14524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543.8A CN114524832B (zh) 2022-02-18 2022-02-18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1543.8A CN114524832B (zh) 2022-02-18 2022-02-18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4832A true CN114524832A (zh) 2022-05-24
CN114524832B CN114524832B (zh) 2024-02-20

Family

ID=8162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1543.8A Active CN114524832B (zh) 2022-02-18 2022-02-18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48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7605A (zh) * 2023-05-10 2023-06-06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多环化合物及其发光器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6934A (ja) * 2004-09-30 2006-04-13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076817A (ja) * 2007-09-25 2009-04-09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20147563A (ja) * 2019-03-07 2020-09-17 学校法人関西学院 多環芳香族化合物およびその多量体
CN112778343A (zh) * 2020-12-31 2021-05-11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硼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01823A (zh) * 2021-04-01 2021-10-15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材料组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
CN113511996A (zh) * 2021-07-20 2021-10-19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CN113651824A (zh) * 2020-05-12 2021-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杂环化合物和包括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6934A (ja) * 2004-09-30 2006-04-13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用材料、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076817A (ja) * 2007-09-25 2009-04-09 Sony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20147563A (ja) * 2019-03-07 2020-09-17 学校法人関西学院 多環芳香族化合物およびその多量体
CN113651824A (zh) * 2020-05-12 2021-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杂环化合物和包括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12778343A (zh) * 2020-12-31 2021-05-11 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硼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01823A (zh) * 2021-04-01 2021-10-15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材料组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装置
CN113511996A (zh) * 2021-07-20 2021-10-19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7605A (zh) * 2023-05-10 2023-06-06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多环化合物及其发光器件
CN116217605B (zh) * 2023-05-10 2023-11-10 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多环化合物及其发光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4832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1926B (zh) 一种含有氮杂螺芴和含氮六元杂环的化合物及其在oled上的应用
JP5774267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ト化合物及びこれを使用する発光ダイオード
KR101529878B1 (ko) 유기 전기 발광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
KR20130018551A (ko) 인광 oled용 호스트 물질
CN103249722A (zh) 用于有机电子材料的新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933531A (zh) 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KR102191023B1 (ko) 유기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08137594B (zh) 有机电致器件用化合物、利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器件及其电子装置
KR20120038056A (ko) 신규한 유기 전자재료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11777633B (zh) 一种含硼化合物及含有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9053696B (zh) 一种联吡嗪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CN112375071B (zh)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ang et al. 4, 5-Diaza-9, 9′-spirobifluorene functionalized europium complex with efficient photo-and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ies
Lv et al. Regulation of excited-state properties of dibenzothiophene-based fluorophores for realizing efficient deep-blue and HLCT-sensitized OLEDs
CN114524832B (zh) 蓝光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设备
KR20120112257A (ko)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14524833B (zh) 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设备及照明设备
CN116332933A (zh) 一种稠环有机化合物、发光组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KR20110107680A (ko) 스피로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14716467B (zh) 含硼氮的杂环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CN113603696B (zh) 一种蓝光荧光掺杂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7840841A (zh) 一种咔唑吡啶衍生物及其用途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4524834A (zh) 发光材料、发光器件、显示设备及照明设备
CN114621193B (zh) 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oled器件
CN114507224B (zh) 一种含酮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