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0395A -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0395A
CN114520395A CN202011303064.0A CN202011303064A CN114520395A CN 114520395 A CN114520395 A CN 114520395A CN 202011303064 A CN202011303064 A CN 202011303064A CN 114520395 A CN114520395 A CN 114520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te
positioning
spacer ring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30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0395B (zh
Inventor
林俊颇
林俊仰
张三胜
张正
谭成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Tianmao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Tianma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Tianmao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Tianmao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30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0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0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0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0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包括水车式上料装置、电芯定位装置、电芯换向装置、电芯上料装置、极耳整形装置、隔圈上料装置、隔圈换向装置、套隔圈装置、贴一道定位较装置、贴二道定位较装置、极耳撸平装置、CCD检测和下料分选和工位转盘。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下列工作步骤:水车式上料、电芯定位、电芯换向、电芯上料、极耳整形、隔圈换向、套隔圈、贴定位胶、极耳撸平、CCD检测分选下料。本发明生产效率提高4倍以上,套隔圈的一致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绑胶波动精度高达0.5mm;完全解决了之前发生的隔膜翻折、绑胶松动、胶纸歪斜等系列的不良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原有技术的缺点:(1)原有套隔圈统一采用人工操作,每条拉线需配3人,人力投入较大;(2)采用人工套隔圈,无法保证套隔圈的一致性,容易出现隔圈套反,造成极片压伤;容易出现胶纸松动、歪斜,在折极耳时出现隔圈歪斜,导致合盖时夹隔圈,最终激光焊坏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包括水车式上料装置、电芯定位装置、电芯换向装置、电芯上料装置、极耳整形装置、隔圈上料装置、隔圈换向装置、套隔圈装置、贴一道定位较装置、贴二道定位较装置、极耳撸平装置、CCD检测和下料分选、工位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芯换向装置,包括:电芯换向归正组件和电芯换向翻转组件,电芯换向归正组件包括:电芯前侧归正部件、电芯左侧归正部件、电芯后侧归正部件、可调节工作台和右侧定位板,所述的可调节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和上工作台,上工作台上面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位,上工作台的四个角通过固定柱固定在下工作台的上方,上下工作台之间设有放置气缸的气缸位,下工作台的下部设有四个支撑脚和高低调节螺栓每个支撑脚为立柱,立柱上套接滑动轴承,当调节高低调节螺栓,可调节工作台上下高度;所述的电芯前侧归正部件设在上工作台的前方,包括前侧气缸、前侧推板、前侧限位杆一、前侧限位杆二、前侧导向轴和前侧气缸连接板,前侧气缸活塞端部连接前侧推板,前侧推板设置在电芯位的前方,导向轴的其中一端与前侧推板固定连接,导向轴通过滑动轴承与前侧气缸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前侧气缸动作的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两限位杆为螺杆,旋转螺杆可调节前侧推板动作的位置;所述的电芯左侧归正部件设在上工作台的左方,包括左侧气缸、左侧气缸连接板、左侧推板和左侧推板调节轴,左侧气缸设在气缸位上, 左侧气缸连接板设在上工作台的左侧,左侧气缸连接板通过左侧推板调节轴与左侧气缸的气缸活塞连接,当启动左侧气缸,左侧推板向右方推进;所述的电芯后侧归正部件设在上工作台的后方,包括后侧气缸、后侧推板,后侧气缸设在下工作台的下面,后侧气缸活塞与后侧推板连接,当启动后侧气缸,后侧推板向前方推进;所述的右侧定位板设在上工作台面的右侧,右侧定位板与上工作台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电芯换向翻转组件设在工作台面的后侧,包括:夹紧气缸、翻转轴、限位挡块、齿轮、齿条和翻转推进气缸,翻转推进气缸活塞与齿条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翻转轴与齿轮轴孔连接,夹紧气缸与翻转轴固定连接,夹紧气缸上设有用于夹持电芯的气缸夹板,当启动翻转推进气缸,夹紧气缸和气缸夹板沿翻转轴翻转90度,气缸夹板带动加持的电芯由水平位翻转为竖向位。
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包括整体升降组件、负极整形组件和正极整形组件,所述的整体升降组件,包括整体升降气缸、气缸固定板、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整体升降导轨和整体升降支架,整体升降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气缸固定板,整体升降气缸壳体与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整体升降气缸的活塞与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连接,整体升降气缸后面与导轨连接,气缸固定板上设有限制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上下滑动行程的可调限位杆,当启动整体升降气缸,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沿导轨上下滑动;所述的负极整形板组件,包括:负极整体升降气缸、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支架、整体升降导轨、凸轮随动器、负极整形板,负极整体升降气缸设在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支架的上端,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下端连接凸轮随动器,凸轮随动器的两个夹板上连接负极整形板,负极整体升降气缸工作时负极整形板随凸轮随动器的两个夹板做夹持或打开的动作;所述的正极整形组件,包括: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正极整形升降气缸、正极整形水平动作气缸和正极整形板,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的后端与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连接,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的面板上连接正极整形升降气缸,正极整形升降气缸通过水平动作气缸连接座连接整形水平动作气缸,整形水平动作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正极整形板,当启动正极整形升降气缸和正极整形水平动作气缸,正极整形板移动到电芯正极处对正极片进行水平向拨动成型。
所述的隔圈换向装置,包括:工件固定组件、感应组件和隔圈换向组件,所述的隔圈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推进气缸、换向齿条、换向齿轮、齿条导向槽、换向旋转轴、旋转限位杆,换向推进气缸与齿条连接,换向齿条与换向齿轮啮合,换向旋转轴的上端与工件定位组件的隔圈座固定连接,当换向推进气缸动作,换向旋转轴带动隔圈座和上面的隔圈转动;所述的感应组件,包括:U型传感器、传感器触发连杆、限位块和感应组件座,所述的感应组件座竖向设置,U型传感器设在感应组件座的下部,限位块横向设在感应组件座的上部,限位块的前端设有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限位螺丝,限位块的后部通过轴和滚动轴承连接感应组件座;所述的传感器触发连杆竖向设置,其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其下端设在U型传感器的感应豁口的一侧,在工作中当凸轮触碰到限位螺丝时,传感器触发连杆的下端摆动到U型传感器感应豁口内,触发感应器工作并启动换向推进气缸工作;所述的工件定位组件包括:旋转座、压块、隔圈座、压块启动气缸、凸轮、下拉弹簧;所述的旋转座的中部设有用于旋转轴穿过的轴孔,旋转座的两边设有滑动轴承,滑动轴上端与滑动上板固定连接,滑动轴的下端与滑动下板固定连接,滑动上板与旋转座之间设有下拉弹簧;隔圈座固定在换向旋转轴的上端,隔圈座上设有用于放置隔圈的隔圈位所述的压块设在隔圈位的上方,压块通过压块连接轴和压块连接片与滑动上板连接;滑动上板的右侧设有感应器触碰凸轮,压块启动气缸设置在滑动下板的下方,压块启动气缸上端连接压块气缸连接板,压块气缸连接板设在滑动下板下面并顶住滑动下板,工作时当压块气缸退回,压块和感应器触碰凸轮同步向下滑动,当压块压在隔圈位的隔圈低面的一端,感应器触碰凸轮触碰到限位螺丝,传感器触发连杆触发U型传感器,使换向推进气缸工作;当压块压在隔圈位的隔圈的高面的一端,感应器触碰凸轮触碰不到限位螺丝, U型传感器不工作。
所述的套隔圈装置,包括:电芯负极定位组件和套隔圈组件,所述的电芯负极定位组件包括:负极耳定位气缸一、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负极耳定位气缸二、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连接板和凸轮随动部件一,负极耳定位气缸一固定在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上,负极耳定位气缸一外壳与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固定连接,负极耳定位气缸一的活塞端与凸轮随动部件一连接,凸轮随动器一的前端连接两块水平设置的负极耳定位板,当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水平向启动,负极耳定位板做夹持的动作,当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活塞做退回动作,负极耳定位板做打开的动作;所述的负极耳定位气缸二垂直设在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的上板下面,负极耳定位气缸二的活塞下端与气缸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气缸二连接板下端与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上侧与气缸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的上板上设有气缸二动作的限位螺杆,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通过连接板与套隔圈支架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当启动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气缸二连接板做上或下的动作并带动连接两块负极耳定位板做开或合的动作;所述的套隔圈组件,包括:气缸三、气缸四、气缸五、气缸六、套隔圈支架板和水平滑动板,气缸三活塞端通过水平滑动板和水平向滑轨与套隔圈支架板滑动连接,气缸三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前后滑动动作;气缸四的活塞端向下,气缸五的活塞端向上,两活塞通过活塞连接座连接,气缸四的壳体固定在水平滑动板上,气缸五的壳体固定在气缸四连接板上,气缸四和气缸五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上下滑动调整位置;所述的气缸六壳体通过气缸六固定板与气缸四连接板连接,气缸六的活塞端通过凸轮随动部件二与两水平设置的隔圈夹板连接,气缸三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前后滑动动作,气缸四和气缸五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上下滑动调整位置,当启动气缸六,隔圈夹板做夹持电芯隔圈的动作;当气缸活塞退回,隔圈夹板做打开的动作。
所述的贴定位胶装置,包括:送胶纸部件、电池定位部件、隔圈压紧部件、切割部件和圆弧绑胶部件,所述的电池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气缸一、定位气缸二、定位气缸三、电芯夹板一、电芯夹板二、定位台电芯夹板座,所述的电芯夹板一和电芯夹板二设有滑轨,滑轨的下面与电芯夹板座连接,定位气缸三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二连接,定位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一连接,当同步启动定位气缸二和定位气缸三,电芯夹板一和电芯夹板二合拢并做夹持电池5的动作,电芯夹板座上设有用于限制电芯夹板一和电芯夹板二开合间距的限位杆;所述的定位气缸一设在定位台的下面,定位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座连接,电芯夹板座通过竖向设置的滑轨与定位台连接,当启动定位气缸一,连动电芯夹板一和电芯夹板二上下动作并上下调整电芯夹板一和电芯夹板二的高度位置;所述的隔圈压紧部件,包括:压紧气缸、压板、压板限位杆和压紧部件座,压板与压板连接板连接,压板前端设有压板压片,压板连接板通过竖向的滑轨与压紧部件座连接,压紧气缸固定在压紧部件座上,压紧气缸的活塞端与压板连接,当启动压紧气缸上行,压板向上抬起,当启动压紧气缸下行,压板向下复位,复位的位置为压板压片处在电池上端面的位置; 所述的圆弧绑胶部件,包括:捆胶气缸、捆胶气缸座、关节轴承、摇臂、摇臂座、抹胶杆、下行气缸和上行气缸,所述的上行气缸固定在上行气缸固定板上,上行气缸固定板的一侧面与机架板连接,下行气缸的活塞端向下,上行气缸的活塞端向上,两活塞通过捆胶活塞连接座连接,上行气缸的壳体固定在竖向设置的上行气缸连接板上,下行气缸和上行气缸工作时带动抹胶杆做上下滑动的动作;所述的捆胶气缸竖向设置,捆胶气缸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捆胶气缸座的下方,捆胶气缸下方的活塞端螺纹连接关节轴承,关节轴承通过摇臂和摇臂座与水平设置的抹胶杆连接,摇臂座内设有滚动轴承,抹胶杆设在电芯的上端并与电芯待贴合的胶带接触,当启动捆胶气缸向下动作,摇臂带动抹胶杆转动并将定位胶带贴抹在电芯上。
所述的随动器部件包括随动部件底座、两个滚轮轴承、两块随动板、随动板开合滑轨、滚轮推进滑轨、随动板拉簧和滚轮连接板,两块随动板上设有滚轮斜孔,两个滚轮轴承与滚轮连接板连接,两个滚轮轴承设在滚轮斜孔内,两块随动板通过随动板开合滑轨与随动部件底座连接,随动板拉簧弹性连接两块随动板,当推进滚轮连接板,两块随动板做关闭的动作,当后拉滚轮连接板,两块随动板做打开的动作。
所述的抹胶杆上设有一节抹胶棒,抹胶棒与抹胶杆连为一体,抹胶棒的宽度大于定位胶带的宽度,抹胶棒的棱角处设有圆角,工作时抹胶棒与电芯贴定位胶处活动接触。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下列工作步骤:
(1)水车式上料:首先将电芯放入水车式上料皮带装置上,点击启动按钮,电芯上料装置将水车式上料皮带上的电芯取起放入电芯定位装置上;
(2)电芯定位电池放在定位装置底板上,此时右侧归正气缸缩回将电芯进行归正,同时前侧推料气缸伸出,将电芯推至与后侧归正气缸固定板平齐;
(3)电芯换向:将电芯定位装置上的电芯夹紧并翻转至立起;
(4)电芯上料:电芯上料装置中前后气缸退回,将取料夹具移动到夹紧气缸夹板的顶部,此时,取料装置上下气缸伸出,取料装置将换向装置上电芯夹紧并送至主转盘上模具内,然后转盘转动下一工位;
(5)极耳整形:对电芯正、负极耳进行整形,然后转盘继续转动,此时,隔圈上料装置先将电芯进行定位,隔圈振动盘供料装置将隔圈取起,隔圈上料装置先将隔圈取起并放在隔圈换向装置上;
(6)隔圈换向:隔圈换向装置自动检测隔圈正反,反向则旋转;
(7)套隔圈:换向完成后,隔圈上料装置将隔圈放入电芯负极耳内,套完隔圈后,转盘继续转动,贴一道胶装置;
(8)贴定位胶:贴一道胶装置,对电芯上隔圈进行绑胶,绑胶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贴二道胶装置对电芯进行二次贴胶;
(9)极耳撸平:正极耳整形装置的前后气缸伸出,将撸平装置向前推进,此时上下气缸伸出,将撸平装置向上推起,将正极耳进行撸平;
(10)CCD检测分选下料:极耳正极整形完成后,整形装置上的CCD会对电芯顶部进行拍照判定,通过识别隔圈的外形特征,合格品,即有隔圈的,由OK下料装置将电芯取出放入OK品收料皮带上,转盘转动,NG品,即无隔圈,则直接下料至NG品收料皮带上。此过程则完成了套隔圈的整套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一款新型的电芯归正换向装置,可以实现电芯的快速换向;由于采用一款新型的极耳整形装置,可实现快速的极耳整形;由于采用一款新型的隔圈换向装置,可实现快速的识别隔圈上料的正反向;由于采用一款新型的套隔圈装置,可实现电芯极耳的定位及隔圈上料的同步性;由于采用一款新型的自动贴定位胶装置,可针对不同厚度电芯实现无损伤的贴胶。生产效率提高4倍以上,幅度提高,由于采用机械化作业,套隔圈的一致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绑胶波动精度高达0.5mm;完全解决了之前发生的隔膜翻折、绑胶松动、胶纸歪斜等系列的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芯换向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要部件分解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电芯左侧归正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处放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极耳整形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主要部件分解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隔圈换向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主要部件分解的示意图。
图11为图3后侧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套隔圈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主要部件分解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套隔圈组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贴定位胶装置的三维示意图。
图16为图15后侧的三维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的电池定位部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的隔圈压紧部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19为图15中的圆弧绑胶部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背面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21为发明的工艺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包括:水车式上料装置1、电芯定位装置2、电芯换向装置3、电芯上料装置4、极耳整形装置5、隔圈上料装置6、隔圈换向装置7、套隔圈装置8、贴一道定位较装置9、贴二道定位较装置10极耳撸平装置11、CCD检测和下料分选12和工位转盘13。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的电芯换向装置3,包括:电芯换向归正组件31和电芯换向翻转组件32,电芯换向归正组件包括:电芯前侧归正部件311、电芯左侧归正部件312、电芯后侧归正部件313、可调节工作台314和右侧定位板315,所述的可调节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3142和上工作台3141,上工作台上面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位31413,上工作台的四个角通过固定柱31411固定在下工作台的上方,上下工作台之间设有放置气缸的气缸位31412,下工作台的下部设有四个支撑脚和高低调节螺栓3143,每个支撑脚为立柱3144,立柱上套接滑动轴承3145,当调节高低调节螺栓,可调节工作台上下高度;所述的电芯前侧归正部件311设在上工作台的前方,包括前侧气缸3111、前侧推板3115、前侧限位杆一3112、前侧限位杆二3116、前侧导向轴3113和前侧气缸连接板3114,前侧气缸活塞端部连接前侧推板,前侧推板设置在电芯位的前方,导向轴的其中一端与前侧推板固定连接,导向轴通过滑动轴承与前侧气缸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前侧气缸动作的限位杆一3112和限位杆二3116,两限位杆为螺杆,旋转螺杆可调节前侧推板动作的位置;所述的电芯左侧归正部件312设在上工作台的左方,包括左侧气缸3121、左侧气缸连接板3124、左侧推板3122和左侧推板调节轴3123,左侧气缸设在气缸位31412上, 左侧气缸连接板设在上工作台的左侧,左侧气缸连接板通过左侧推板调节轴与左侧气缸3121的气缸活塞连接,当启动左侧气缸,左侧推板向右方推进;所述的电芯后侧归正部件313设在上工作台的后方,包括后侧气缸3131、后侧推板3132,后侧气缸设在下工作台的下面,后侧气缸活塞与后侧推板连接,当启动后侧气缸,后侧推板向前方推进;
所述的右侧定位板315设在上工作台面的右侧,右侧定位板与上工作台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电芯换向翻转组件32设在工作台面的后侧,包括:夹紧气缸321、翻转轴322、限位挡块323、齿轮324、齿条325和翻转推进气缸326,翻转推进气缸活塞与齿条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翻转轴与齿轮轴孔连接,夹紧气缸与翻转轴固定连接,夹紧气缸上设有用于夹持电芯的气缸夹板3211,当启动翻转推进气缸,夹紧气缸和气缸夹板沿翻转轴翻转90度,气缸夹板带动加持的电芯由水平位翻转为竖向位。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5,包括整体升降组件51、负极整形组件52和正极整形组件53,所述的整体升降组件51,包括整体升降气缸511、气缸固定板517、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513、整体升降导轨516和整体升降支架514,整体升降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气缸固定板,整体升降气缸壳体与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整体升降气缸的活塞与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连接,整体升降气缸后面与导轨连接,气缸固定板517上设有限制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上下滑动行程的可调限位杆512,当启动整体升降气缸511,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513沿导轨上下滑动;所述的负极整形板组件52,包括:负极整体升降气缸521、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支架525、整体升降导轨、凸轮随动器522、负极整形板523,负极整体升降气缸设在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支架的上端,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下端连接凸轮随动器,凸轮随动器的两个夹板上连接负极整形板,负极整体升降气缸工作时负极整形板随凸轮随动器的两个夹板做夹持或打开的动作;所述的正极整形组件53,包括: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537、正极整形升降气缸531、正极整形水平动作气缸533和正极整形板535,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的后端与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513连接,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的面板上连接正极整形升降气缸531,正极整形升降气缸通过水平动作气缸连接座536连接整形水平动作气缸533,整形水平动作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正极整形板535,当启动正极整形升降气缸531和正极整形水平动作气缸533,正极整形板移动到电芯正极处对正极片进行水平向拨动成型。
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的隔圈换向装置7,包括:工件固定组件71、感应组件72和隔圈换向组件73,所述的隔圈换向组件73,包括换向推进气缸731、换向齿条732、换向齿轮735、齿条导向槽733、换向旋转轴734、旋转限位杆736,换向推进气缸与齿条连接,换向齿条与换向齿轮啮合,换向旋转轴的上端与工件定位组件的隔圈座固定连接,当换向推进气缸动作,换向旋转轴带动隔圈座715和上面的隔圈转动;所述的感应组件,包括:U型传感器722、传感器触发连杆725、限位块724和感应组件座721,所述的感应组件座721竖向设置,U型传感器设在感应组件座的下部,限位块横向设在感应组件座的上部,限位块的前端设有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限位螺丝7241,限位块的后部通过轴723和滚动轴承连接感应组件座721;所述的传感器触发连杆725竖向设置,其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其下端设在U型传感器的感应豁口的一侧,在工作中当凸轮712触碰到限位螺丝7241时,传感器触发连杆725的下端摆动到U型传感器感应豁口内,触发感应器工作并启动换向推进气缸731工作;所述的工件定位组件包括:旋转座711、压块715、隔圈座717、压块启动气缸7112、凸轮714、下拉弹簧719;所述的旋转座711的中部设有用于旋转轴穿过的轴孔71131,旋转座的两边设有滑动轴承717,滑动轴上端与滑动上板713固定连接,滑动轴的下端与滑动下板7111固定连接,滑动上板与旋转座之间设有下拉弹簧719;隔圈座717固定在换向旋转轴734的上端,隔圈座上设有用于放置隔圈的隔圈位7171,所述的压块713设在隔圈位的上方,压块通过压块连接轴7151和压块连接片7152与滑动上板连接;滑动上板713的右侧设有感应器触碰凸轮714,压块启动气缸7112设置在滑动下板的下方,压块启动气缸上端连接压块气缸连接板71121,压块气缸连接板设在滑动下板下面并顶住滑动下板,工作时当压块气缸退回,压块713和感应器触碰凸轮714同步向下滑动,当压块压在隔圈位的隔圈低面的一端,感应器触碰凸轮触碰到限位螺丝7241,传感器触发连杆725触发U型传感器722,使换向推进气缸731工作;当压块压在隔圈位的隔圈的高面的一端,感应器触碰凸轮触碰不到限位螺丝7241, U型传感器22不工作。
如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的套隔圈装置8,包括:电芯负极定位组件81和套隔圈组件82,所述的电芯负极定位组件81包括:负极耳定位气缸一818、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负极耳定位气缸二811、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连接板812和凸轮随动部件一816,负极耳定位气缸一固定在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上,负极耳定位气缸一外壳与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固定连接,负极耳定位气缸一的活塞端与凸轮随动部件一816连接,凸轮随动器一的前端连接两块水平设置的负极耳定位板814,当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水平向启动,负极耳定位板做夹持的动作,当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活塞做退回动作,负极耳定位板做打开的动作;所述的负极耳定位气缸二811垂直设在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的上板下面,负极耳定位气缸二的活塞下端与气缸二连接板813固定连接,气缸二连接板下端与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的上端固定连接,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上侧与气缸二连接板813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8111,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的上板上设有气缸二动作的限位螺杆8112,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通过连接板812与套隔圈支架板829的后端固定连接,当启动负极耳定位气缸二811,气缸二连接板813做上或下的动作并带动连接两块负极耳定位板814做开或合的动作;所述的套隔圈组件82,包括:气缸三821、气缸四8214、气缸五8212、气缸六8211、套隔圈支架板829和水平滑动板824,气缸三821活塞端通过水平滑动板824和水平向滑轨823与套隔圈支架板829滑动连接,气缸三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前后滑动动作;气缸四8214的活塞端向下,气缸五8212的活塞端向上,两活塞通过活塞连接座8213连接,气缸四8214的壳体固定在水平滑动板824上,气缸五8212的壳体固定在气缸四连接板8216上,气缸四8214和气缸五8212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上下滑动调整位置;所述的气缸六8211壳体通过气缸六固定板826与气缸四连接板8216连接,气缸六的活塞端通过凸轮随动部件二828与两水平设置的隔圈夹板8281连接,气缸三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前后滑动动作,气缸四8214和气缸五8212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上下滑动调整位置,当启动气缸六8211,隔圈夹板做夹持电芯隔圈的动作;当气缸活塞退回,隔圈夹板做打开的动作。
如图15至图20所示,所述的贴定位胶装置9,包括:送胶纸部件91、电池定位部件92、隔圈压紧部件93、切割部件94和圆弧绑胶部件95,所述的电池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气缸一921、定位气缸二922、定位气缸三923、电芯夹板一924、电芯夹板二925、定位台929电芯夹板座927,所述的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设有滑轨9241,滑轨的下面与电芯夹板座927连接,定位气缸三923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二925连接,定位气缸二922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一924连接,当同步启动定位气缸二和定位气缸三,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合拢并做夹持电池5的动作,电芯夹板座上设有用于限制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开合间距的限位杆926;所述的定位气缸一921设在定位台的下面,定位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座927连接,电芯夹板座通过竖向设置的滑轨与定位台连接,当启动定位气缸一921,连动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上下动作并上下调整电芯夹板一和电芯夹板二的高度位置;所述的隔圈压紧部件93,包括:压紧气缸931、压板934、压板限位杆933和压紧部件座935,压板934与压板连接板936连接,压板前端设有压板压片9341,压板连接板通过竖向的滑轨与压紧部件座935连接,压紧气缸931固定在压紧部件座935上,压紧气缸的活塞端与压板934连接,当启动压紧气缸931上行,压板934向上抬起,当启动压紧气缸931下行,压板934向下复位,复位的位置为压板压片9341处在电池上端面的位置; 所述的圆弧绑胶部件94,包括:捆胶气缸942、捆胶气缸座941、关节轴承943、摇臂944、摇臂座945、抹胶杆946、下行气缸948和上行气缸949,所述的上行气缸固定在上行气缸固定板9411上,上行气缸固定板的一侧面94111与机架板连接,下行气缸948的活塞端向下,上行气缸949的活塞端向上,两活塞通过捆胶活塞连接座9412连接,上行气缸的壳体固定在竖向设置的上行气缸连接板9413上,下行气缸948和上行气缸949工作时带动抹胶杆做上下滑动的动作;所述的捆胶气缸942竖向设置,捆胶气缸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捆胶气缸座941的下方,捆胶气缸942下方的活塞端螺纹连接关节轴承943,关节轴承通过摇臂944和摇臂座与水平设置的抹胶杆946连接,摇臂座内设有滚动轴承,抹胶杆设在电芯的上端并与电芯待贴合的胶带接触,当启动捆胶气缸942向下动作,摇臂带动抹胶杆转动并将定位胶带贴抹在电芯上。
本发明的随动器部件包括随动部件底座8165、两个滚轮轴承8161、两块随动板8162、随动板开合滑轨8163、滚轮推进滑轨8164、随动板拉簧8167和滚轮连接板8166,两块随动板8162上设有滚轮斜孔81621,两个滚轮轴承8161与滚轮连接板8166连接,两个滚轮轴承设在滚轮斜孔内,两块随动板8162通过随动板开合滑轨8163与随动部件底座8165连接,随动板拉簧弹性连接两块随动板,当推进滚轮连接板,两块随动板做关闭的动作,当后拉滚轮连接板,两块随动板做打开的动作。
所述的抹胶杆946上设有一节抹胶棒947,抹胶棒与抹胶杆连为一体,抹胶棒的宽度大于定位胶带的宽度,抹胶棒的棱角处设有圆角,工作时抹胶棒与电芯贴定位胶处活动接触。
贴一道定位较装置9与贴二道定位较装置10结构相同,相邻排列在工位转盘13的一侧,工作时贴一道定位较装置9贴胶完毕,再由贴二道定位较装置10继续贴胶。
如图图1、图2和图21所示,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作步骤:
(1)水车式上料:首先将电芯放入水车式上料皮带装置1上,点击启动按钮,电芯上料装置4将水车式上料皮带上的电芯取起放入电芯定位装置2上;
(2)电芯定位:电池放在定位装置底板上,此时右侧归正气缸312缩回将电芯进行归正,同时前侧推料气缸3111伸出,将电芯推至与后侧归正气缸固定板3132平齐;
(3)电芯换向:将电芯定位装置上的电芯夹紧并翻转至立起;
(4)电芯上料:电芯上料装置4中前后气缸退回,将取料夹具移动到夹紧气缸夹板的顶部,此时,取料装置上下气缸伸出,取料装置将换向装置上3电芯夹紧并送至主转盘上模具内,然后转盘转动下一工位;
(5)极耳整形:对电芯正、负极耳进行整形,然后转盘继续转动,此时,隔圈上料装置先将电芯进行定位,隔圈振动盘供料装置6将隔圈取起,隔圈上料装置先将隔圈取起并放在隔圈换向装置7上;
(6)隔圈换向:隔圈换向装置自动检测隔圈正反,反向则旋转;
(7)套隔圈:换向完成后,隔圈上料装置7将隔圈放入电芯负极耳内,套完隔圈后,转盘继续转动,贴一道胶装置10;
(8)贴定位胶:贴一道胶装置,对电芯上隔圈进行绑胶,绑胶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贴二道胶装置10对电芯进行二次贴胶;
(9)极耳撸平:正极耳整形装置的前后气缸伸出,将撸平装置11向前推进,此时上下气缸伸出,将撸平装置向上推起,将正极耳进行撸平;
(10)CCD检测分选下料:极耳正极整形完成后,整形装置上的CCD会对电芯顶部进行拍照判定,通过识别隔圈的外形特征,合格品,即有隔圈的,由OK下料装置12-1将电芯取出放入OK品收料皮带上12-2,转盘转动,NG品,即无隔圈,则直接下料至NG品收料皮带12-3上。此过程则完成了套隔圈的整套动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包括水车式上料装置(1)、电芯定位装置(2)、电芯换向装置(3)、电芯上料装置(4)、极耳整形装置(5)、隔圈上料装置(6、隔圈换向装置(7)、套隔圈装置(8)、贴一道定位较装置(9)、贴二道定位较装置(10)、极耳撸平装置(11)、CCD检测和下料分选(12)、工位转盘(13),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芯换向装置(3),包括:电芯换向归正组件(31)和电芯换向翻转组件(32),电芯换向归正组件包括:电芯前侧归正部件(311)、电芯左侧归正部件(312)、电芯后侧归正部件(313)、可调节工作台(314)和右侧定位板(315),所述的可调节工作台包括下工作台(3142)和上工作台(3141),上工作台上面设有用于放置电芯的电芯位(31413),上工作台的四个角通过固定柱(31411)固定在下工作台的上方,上下工作台之间设有放置气缸的气缸位(31412),下工作台的下部设有四个支撑脚和高低调节螺栓(3143),每个支撑脚为立柱(3144),立柱上套接滑动轴承(3145),当调节高低调节螺栓,可调节工作台上下高度;
所述的电芯前侧归正部件(311)设在上工作台的前方,包括前侧气缸(3111)、前侧推板(3115)、前侧限位杆一(3112)、前侧限位杆二(3116)、前侧导向轴(3113)和前侧气缸连接板(3114),前侧气缸活塞端部连接前侧推板,前侧推板设置在电芯位的前方,导向轴的其中一端与前侧推板固定连接,导向轴通过滑动轴承与前侧气缸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调节前侧气缸动作的限位杆一(3112)和限位杆二(3116),两限位杆为螺杆,旋转螺杆可调节前侧推板动作的位置;
所述的电芯左侧归正部件(312)设在上工作台的左方,包括左侧气缸(3121)、左侧气缸连接板(3124)、左侧推板(3122)和左侧推板调节轴(3123),左侧气缸设在气缸位(31412)上, 左侧气缸连接板设在上工作台的左侧,左侧气缸连接板通过左侧推板调节轴与左侧气缸(3121)的气缸活塞连接,当启动左侧气缸,左侧推板向右方推进;
所述的电芯后侧归正部件(313)设在上工作台的后方,包括后侧气缸(3131)、后侧推板(3132),后侧气缸设在下工作台的下面,后侧气缸活塞与后侧推板连接,当启动后侧气缸,后侧推板向前方推进;
所述的右侧定位板(315)设在上工作台面的右侧,右侧定位板与上工作台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电芯换向翻转组件(32)设在工作台面的后侧,包括:夹紧气缸(321)、翻转轴(322)、限位挡块(323)、齿轮(324)、齿条(325)和翻转推进气缸(326),翻转推进气缸活塞与齿条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翻转轴与齿轮轴孔连接,夹紧气缸与翻转轴固定连接,夹紧气缸上设有用于夹持电芯的气缸夹板(3211),当启动翻转推进气缸,夹紧气缸和气缸夹板沿翻转轴翻转90度,气缸夹板带动加持的电芯由水平位翻转为竖向位;
所述的极耳整形装置(5),包括整体升降组件(51)、负极整形组件(52)和正极整形组件(53),所述的整体升降组件(51),包括整体升降气缸(511)、气缸固定板(517)、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513)、整体升降导轨(516)和整体升降支架(514),整体升降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气缸固定板,整体升降气缸壳体与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整体升降气缸的活塞与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连接,整体升降气缸后面与导轨连接,气缸固定板(517)上设有限制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上下滑动行程的可调限位杆(512),当启动整体升降气缸(511),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513)沿导轨上下滑动;
所述的负极整形板组件(52),包括:负极整体升降气缸(521)、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支架(525)、整体升降导轨、凸轮随动器(522)、负极整形板(523),负极整体升降气缸设在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支架的上端,负极整体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下端连接凸轮随动器,凸轮随动器的两个夹板上连接负极整形板,负极整体升降气缸工作时负极整形板随凸轮随动器的两个夹板做夹持或打开的动作;
所述的正极整形组件(53),包括: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537)、正极整形升降气缸(531)、正极整形水平动作气缸(533)和正极整形板(535),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的后端与整体升降气缸连接板(513)连接,正极整形气缸连接座的面板上连接正极整形升降气缸(531),正极整形升降气缸通过水平动作气缸连接座(536)连接整形水平动作气缸(533),整形水平动作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正极整形板(535),当启动正极整形升降气缸(531)和正极整形水平动作气缸(533),正极整形板移动到电芯正极处对正极片进行水平向拨动成型;
所述的隔圈换向装置(7),包括:工件固定组件(71)、感应组件(72)和隔圈换向组件(73),所述的隔圈换向组件(73),包括换向推进气缸(731)、换向齿条(732)、换向齿轮(735)、齿条导向槽(733)、换向旋转轴(734)、旋转限位杆(736),换向推进气缸与齿条连接,换向齿条与换向齿轮啮合,换向旋转轴的上端与工件定位组件的隔圈座固定连接,当换向推进气缸动作,换向旋转轴带动隔圈座(715)和上面的隔圈转动;
所述的感应组件,包括:U型传感器(722)、传感器触发连杆(725)、限位块(724)和感应组件座(721),所述的感应组件座(721)竖向设置,U型传感器设在感应组件座的下部,限位块横向设在感应组件座的上部,限位块的前端设有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限位螺丝(7241),限位块的后部通过轴(723)和滚动轴承连接感应组件座(721);所述的传感器触发连杆(725)竖向设置,其上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其下端设在U型传感器的感应豁口的一侧,在工作中当凸轮(712)触碰到限位螺丝(7241)时,传感器触发连杆(725)的下端摆动到U型传感器感应豁口内,触发感应器工作并启动换向推进气缸(731)工作;
所述的工件定位组件包括:旋转座(711)、压块(715)、隔圈座(717)、压块启动气缸(7112)、凸轮(714)、下拉弹簧(719);所述的旋转座(711)的中部设有用于旋转轴穿过的轴孔(71131),旋转座的两边设有滑动轴承(717),滑动轴上端与滑动上板(713)固定连接,滑动轴的下端与滑动下板(7111)固定连接,滑动上板与旋转座之间设有下拉弹簧(719);隔圈座(717)固定在换向旋转轴(734)的上端,隔圈座上设有用于放置隔圈的隔圈位(7171),所述的压块(713)设在隔圈位的上方,压块通过压块连接轴(7151)和压块连接片(7152)与滑动上板连接;滑动上板(713)的右侧设有感应器触碰凸轮(714),压块启动气缸(7112)设置在滑动下板的下方,压块启动气缸上端连接压块气缸连接板(71121),压块气缸连接板设在滑动下板下面并顶住滑动下板,工作时当压块气缸退回,压块(713)和感应器触碰凸轮(714)同步向下滑动,当压块压在隔圈位的隔圈低面的一端,感应器触碰凸轮触碰到限位螺丝(7241),传感器触发连杆(725)触发U型传感器(722),使换向推进气缸(731)工作;当压块压在隔圈位的隔圈的高面的一端,感应器触碰凸轮触碰不到限位螺丝(7241), U型传感器(22)不工作;
所述的套隔圈装置(8),包括:电芯负极定位组件(81)和套隔圈组件(82),所述的电芯负极定位组件(81)包括:负极耳定位气缸一(818)、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负极耳定位气缸二(811)、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连接板(812)和凸轮随动部件一(816),负极耳定位气缸一固定在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上,负极耳定位气缸一外壳与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固定连接,负极耳定位气缸一的活塞端与凸轮随动部件一(816)连接,凸轮随动器一的前端连接两块水平设置的负极耳定位板(814),当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水平向启动,负极耳定位板做夹持的动作,当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活塞做退回动作,负极耳定位板做打开的动作;
所述的负极耳定位气缸二(811)垂直设在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的上板下面,负极耳定位气缸二的活塞下端与气缸二连接板(813)固定连接,气缸二连接板下端与负极耳定位气缸一支架(819)的上端固定连接,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上侧与气缸二连接板(813)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8111),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的上板上设有气缸二动作的限位螺杆(8112),负极耳定位气缸二支架(8110)通过连接板(812)与套隔圈支架板(829)的后端固定连接,当启动负极耳定位气缸二(811),气缸二连接板(813)做上或下的动作并带动连接两块负极耳定位板(814)做开或合的动作;
所述的套隔圈组件(82),包括:气缸三(821)、气缸四(8214)、气缸五(8212)、气缸六(8211)、套隔圈支架板(829)和水平滑动板(824),气缸三(821)活塞端通过水平滑动板(824)和水平向滑轨(823)与套隔圈支架板(829)滑动连接,气缸三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前后滑动动作;气缸四(8214)的活塞端向下,气缸五(8212)的活塞端向上,两活塞通过活塞连接座(8213)连接,气缸四(8214)的壳体固定在水平滑动板(824)上,气缸五(8212)的壳体固定在气缸四连接板(8216)上,气缸四(8214)和气缸五(8212)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上下滑动调整位置;所述的气缸六(8211)壳体通过气缸六固定板(826)与气缸四连接板(8216)连接,气缸六的活塞端通过凸轮随动部件二(828)与两水平设置的隔圈夹板(8281)连接,气缸三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前后滑动动作,气缸四(8214)和气缸五(8212)工作时带动隔圈夹板做上下滑动调整位置,当启动气缸六(8211),隔圈夹板做夹持电芯隔圈的动作;当气缸活塞退回,隔圈夹板做打开的动作;
所述的贴定位胶装置(9),包括:送胶纸部件(91)、电池定位部件(92)、隔圈压紧部件(93)、切割部件(94)和圆弧绑胶部件(9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气缸一(921)、定位气缸二(922)、定位气缸三(923)、电芯夹板一(924)、电芯夹板二(925)、定位台(929)电芯夹板座(927),所述的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设有滑轨(9241),滑轨的下面与电芯夹板座(927)连接,定位气缸三(923)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二(925)连接,定位气缸二(922)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一(924)连接,当同步启动定位气缸二和定位气缸三,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合拢并做夹持电池5的动作,电芯夹板座上设有用于限制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开合间距的限位杆(926);所述的定位气缸一(921)设在定位台的下面,定位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与电芯夹板座(927)连接,电芯夹板座通过竖向设置的滑轨与定位台连接,当启动定位气缸一(921),连动电芯夹板一(924)和电芯夹板二(925)上下动作并上下调整电芯夹板一和电芯夹板二的高度位置;
所述的隔圈压紧部件(93),包括:压紧气缸(931)、压板(934)、压板限位杆(933)和压紧部件座(935),压板(934)与压板连接板(936)连接,压板前端设有压板压片(9341),压板连接板通过竖向的滑轨与压紧部件座(935)连接,压紧气缸(931)固定在压紧部件座(935)上,压紧气缸的活塞端与压板(934)连接,当启动压紧气缸(931)上行,压板(934)向上抬起,当启动压紧气缸(931)下行,压板(934)向下复位,复位的位置为压板压片(9341)处在电池上端面的位置;
所述的圆弧绑胶部件(94),包括:捆胶气缸(942)、捆胶气缸座(941)、关节轴承(943)、摇臂(944)、摇臂座(945)、抹胶杆(946)、下行气缸(948)和上行气缸(949),所述的上行气缸固定在上行气缸固定板(9411)上,上行气缸固定板的一侧面(94111)与机架板连接,下行气缸(948)的活塞端向下,上行气缸(949)的活塞端向上,两活塞通过捆胶活塞连接座(9412)连接,上行气缸的壳体固定在竖向设置的上行气缸连接板(9413)上,下行气缸(948)和上行气缸(949)工作时带动抹胶杆做上下滑动的动作;所述的捆胶气缸(942)竖向设置,捆胶气缸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捆胶气缸座(941)的下方,捆胶气缸(942)下方的活塞端螺纹连接关节轴承(943),关节轴承通过摇臂(944)和摇臂座与水平设置的抹胶杆(946)连接,摇臂座内设有滚动轴承,抹胶杆设在电芯的上端并与电芯待贴合的胶带接触,当启动捆胶气缸(942)向下动作,摇臂带动抹胶杆转动并将定位胶带贴抹在电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套隔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动器部件包括随动部件底座(8165)、两个滚轮轴承(8161)、两块随动板(8162)、随动板开合滑轨(8163)、滚轮推进滑轨(8164)、随动板拉簧(8167)和滚轮连接板(8166),两块随动板(8162)上设有滚轮斜孔(81621),两个滚轮轴承(8161)与滚轮连接板(8166)连接,两个滚轮轴承设在滚轮斜孔内,两块随动板(8162)通过随动板开合滑轨(8163)与随动部件底座(8165)连接,随动板拉簧弹性连接两块随动板,当推进滚轮连接板,两块随动板做关闭的动作,当后拉滚轮连接板,两块随动板做打开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贴定位胶装置,所述的抹胶杆(946)上设有一节抹胶棒(947),抹胶棒与抹胶杆连为一体,抹胶棒的宽度大于定位胶带的宽度,抹胶棒的棱角处设有圆角,工作时抹胶棒与电芯贴定位胶处活动接触。
4.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作步骤:
(1)水车式上料:首先将电芯放入水车式上料皮带装置上,点击启动按钮,电芯上料装置将水车式上料皮带上的电芯取起放入电芯定位装置上;
(2)电芯定位:电池放在定位装置底板上,此时右侧归正气缸缩回将电芯进行归正,同时前侧推料气缸伸出,将电芯推至与后侧归正气缸固定板平齐;
(3)电芯换向:将电芯定位装置上的电芯夹紧并翻转至立起;
(4)电芯上料:电芯上料装置中前后气缸退回,将取料夹具移动到夹紧气缸夹板的顶部,此时,取料装置上下气缸伸出,取料装置将换向装置上电芯夹紧并送至主转盘上模具内,然后转盘转动下一工位;
(5)极耳整形:对电芯正、负极耳进行整形,然后转盘继续转动,此时,隔圈上料装置先将电芯进行定位,隔圈振动盘供料装置将隔圈取起,隔圈上料装置先将隔圈取起并放在隔圈换向装置上;
(6)隔圈换向:隔圈换向装置自动检测隔圈正反,反向则旋转;
(7)套隔圈:换向完成后,隔圈上料装置将隔圈放入电芯负极耳内,套完隔圈后,转盘继续转动,贴一道胶装置;
(8)贴定位胶:贴一道胶装置,对电芯上隔圈进行绑胶,绑胶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贴二道胶装置对电芯进行二次贴胶;
(9)极耳撸平:正极耳整形装置的前后气缸伸出,将撸平装置向前推进,此时上下气缸伸出,将撸平装置向上推起,将正极耳进行撸平;
(10)CCD检测分选下料:极耳正极整形完成后,整形装置上的CCD会对电芯顶部进行拍照判定,通过识别隔圈的外形特征,合格品,即有隔圈的,由OK下料装置将电芯取出放入OK品收料皮带上,转盘转动,NG品,即无隔圈,则直接下料至NG品收料皮带上,此过程则完成了套隔圈的整套动作。
CN202011303064.0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Active CN114520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3064.0A CN114520395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3064.0A CN114520395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395A true CN114520395A (zh) 2022-05-20
CN114520395B CN114520395B (zh) 2023-12-15

Family

ID=8159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3064.0A Active CN114520395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03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3666A (zh) * 2022-07-13 2022-08-09 山东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柱状电芯批量化高效整形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56036U (zh) * 2014-09-30 2015-02-11 左德林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电芯贴胶、上隔圈的组装机
WO2015032112A1 (zh) * 2013-09-03 2015-03-12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备极耳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芯卷绕设备
CN106735838A (zh) * 2017-04-13 2017-05-31 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芯盖帽极耳焊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7900506A (zh) * 2017-12-28 2018-04-13 安徽智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扣式锂电池自动碰焊机构
CN209434305U (zh) * 2018-12-11 2019-09-24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锂锰一次电池直线式焊接贴胶线
CN111272767A (zh) * 2020-02-27 2020-06-12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及外观检测设备
WO2020173142A1 (zh) * 2019-02-28 2020-09-03 苏州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模组入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2112A1 (zh) * 2013-09-03 2015-03-12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备极耳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芯卷绕设备
CN204156036U (zh) * 2014-09-30 2015-02-11 左德林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电芯贴胶、上隔圈的组装机
CN106735838A (zh) * 2017-04-13 2017-05-31 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芯盖帽极耳焊接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7900506A (zh) * 2017-12-28 2018-04-13 安徽智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扣式锂电池自动碰焊机构
CN209434305U (zh) * 2018-12-11 2019-09-24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锂锰一次电池直线式焊接贴胶线
WO2020173142A1 (zh) * 2019-02-28 2020-09-03 苏州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模组入壳装置
CN111272767A (zh) * 2020-02-27 2020-06-12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及外观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3666A (zh) * 2022-07-13 2022-08-09 山东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柱状电芯批量化高效整形机
CN114883666B (zh) * 2022-07-13 2022-09-20 山东希格斯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柱状电芯批量化整形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0395B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4747B (zh) 一种贴胶设备
CN207840416U (zh) 一种动力电池双端面盖板的激光焊接系统
CN111531238A (zh) 一种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CN212823240U (zh) 一种纽扣电池点焊机
CN114520395A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套隔圈设备及工作方法
CN111168188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焊接机
CN114799652A (zh) 一种锂电池串并联焊接加工生产装置
CN112652781A (zh) 一种全自动铝壳电池电芯合拢包膜机
CN113681193A (zh) 一种软连接导电铜带焊接装置
CN112247424A (zh) 一种双工位焊接机
CN107160092B (zh) 纽扣形太阳能电池片双面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117039097A (zh) 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及电芯包膜方法
CN117226402A (zh) 电池托盘框架焊接工装及其工作方法
CN112467259A (zh) 一种全自动方形铝壳电池电芯入壳机
CN202622163U (zh) 一种接线盒自动点焊设备
CN206322795U (zh) 动力电池自动整形扣盖板机构
CN215070077U (zh) 一种电芯堆叠装置
CN209947974U (zh) 一种锂电池顶侧封一体机
CN214411283U (zh) 一种锂电池贴定位胶装置
CN221435471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激光焊接的压装装置
CN220474687U (zh) 一种电芯自动包膜生产线
CN206271828U (zh) 锂电池组自动串接机
CN221641126U (zh) 一种方便转运的汽车顶棚用堆叠收料设备
CN213878183U (zh) 一种集电池烧焊装盒送料为一体的结构
CN221064062U (zh) 一种具有连续冲压功能的电池盖板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