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250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2503A
CN114512503A CN202111345744.3A CN202111345744A CN114512503A CN 114512503 A CN114512503 A CN 114512503A CN 202111345744 A CN202111345744 A CN 202111345744A CN 114512503 A CN114512503 A CN 114512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element
side edge
emiss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57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海柱
李民圣
金珍栗
南重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12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2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 H01L33/0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within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e.g. quantum confinement structure or tunnel barri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包括:基础衬底;外堤部,在基础衬底上并且包括限定发射区域的开口;发光元件,在发射区域中至少包括有源层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防混色构件,在外堤部上并且具有限定透射区域的开口;以及颜色控制层,在由防混色构件限定的开口中,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透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且其中,第一参考线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第一参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1月16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0-015250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目前正在使用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LCD)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图像并且包括诸如发光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在这些显示面板中,发光显示面板可包括发光元件。例如,发光元件可包括使用有机材料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发光元件和使用无机材料作为发光材料的无机发光元件。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面提供了具有提高的光发射效率的显示装置。
应当注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面和特征不限于上述方面和特征,并且从以下描述中,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提供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基础衬底;外堤部,在基础衬底上并且具有限定发射区域的开口;发光元件,在发射区域中至少包括有源层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防混色构件,在外堤部上并且具有限定透射区域的开口;以及颜色控制层,在由防混色构件限定的开口中,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透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穿过发光元件的有源层的中央的第一参考线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第一参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有源层定位成从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有源层定位成从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参考线与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透射区域的第二参考线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基础衬底;外堤部,在基础衬底上并且具有限定发射区域的开口;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各自在发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至少包括有源层;防混色构件,在外堤部上并且具有限定透射区域的开口;以及颜色控制层,在由防混色构件分隔(限定)的开口中,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透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其中,第一发光元件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相邻,且第二发光元件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相邻,其中,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穿过第一发光元件的有源层的中央,其中,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在第二方向上穿过第二发光元件的有源层的中央,且其中,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的有源层定位成相对于第一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其中,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在第二方向上穿过第二发光元件的有源层的中央,且其中,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第一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的有源层定位成相对于第一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其中,第二发光元件的有源层定位成相对于第二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其中,第一发光元件的有源层和第二发光元件的有源层面向相同的方向,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和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中的每个与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透射区域的第二参考线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基础衬底;外堤部,在基础衬底上并且具有限定发射区域的开口;发光元件,在发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有源层;防混色构件,在外堤部上并且具有限定透射区域的开口;以及颜色控制层,在由防混色构件分隔(限定)的开口中,其中,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有源层的中央的第一参考线与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透射区域的第二参考线重叠。
在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发光元件的第二端部与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发射区域的第三参考线与第二参考线重叠。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其中,发光元件的第一端部与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其中,发光元件的第二端部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发光元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发光元件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其中,发光元件的第一端部与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其中,发光元件的第二端部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发光元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等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发光元件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
在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透射区域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且其中,发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发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与透射区域的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所阐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有效地调整第一显示衬底的发光元件与第二显示衬底的颜色控制层的对准来提高显示装置的光发射效率。
应当注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面和特征不限于以上描述的那些,并且从以下描述中,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及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一显示衬底中的像素的布置的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二显示衬底中的像素的布置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在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中的发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
图6是沿着图5的线II-II'截取的图5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第一显示衬底的平面图。
图8是沿着图7的线IIIa-IIIa'、线IIIb-IIIb'和线IIIc-IIIc'截取的图6的第一显示衬底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8的区域B的示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从发光元件生成的光的路径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图8的区域B的另一示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射区域、发射区域和多个发光元件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16是根据图14和图15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子像素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多个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20是根据图19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22是根据图21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多个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
图24是根据图23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5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包括在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中的发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
图26是沿着图25的线IV-IV'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7是示出根据图25的实施方式的透射区域、发射区域和多个发光元件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
图28是根据图25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子像素的剖视图。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
图30是根据图29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1是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32是根据图31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多个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
还将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在另一层或衬底“上”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层或衬底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间的层。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组件。
将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所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如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参考线”指代不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设计或结构的任何部分的假想线。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以下”、“下方”、“下部”、“之下”、“上方”、“上部”等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在附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这种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下方”或“以下”或“之下”的元件将随之被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和“之下”可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定向。装置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并且应相应地解释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此外,还将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在两层“之间”时,它可以是两层之间唯一的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间的层。
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约”和类似术语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并且旨在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的固有偏差。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单数形式“一个”和“一种”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达在元件列表之前时,修饰整个元件列表,而非修饰列表中的单个元件。此外,当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时,“可以”的使用表示“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此外,术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说明。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使用(use)”、“使用(using)”和“使用(used)”可分别被认为与术语“使用(utilize)”、“使用(utilizing)”和“使用(utilized)”同义。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连接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与”另一元件或层“相邻”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与另一元件或层直接相邻,或者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与”另一元件或层“直接相邻”时,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
本文中所记载的任何数值范围旨在包括包含在所记载范围内的具有相同的数值精度的所有子范围。例如,“1.0至10.0”的范围旨在包括所记载的最小值1.0与所记载的最大值10.0之间(且包含本数)的所有子范围,即,具有等于或大于1.0的最小值和等于或小于10.0的最大值,诸如以2.4至7.6为例。本文中所记载的任何最大数值限制旨在包括包含在其中的所有更低的数值限制,并且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任何最小数值限制旨在包括包含在其中的所有更高的数值限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参考图1,显示装置1显示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显示装置1可以指代提供显示屏的任何电子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可包括电视机、膝上型计算机、监视器、电子广告牌、物联网(IoT)装置、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电子手表、智能手表、手表电话、头戴式显示装置、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笔记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游戏控制台和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像机等。
显示装置1包括用于提供显示屏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示例可包括无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等。在以下描述中,无机发光显示面板被用作显示面板10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任何其它显示面板,只要可以等同地应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即可。
在附图中,定义了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和第三方向DR3。在平面中,第一方向DR1可以垂直于第二方向DR2。第三方向DR3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所在的平面。第三方向DR3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中的每个。在以下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描述中,第三方向DR3指代显示装置1的厚度方向。
当从顶部观察时,显示装置1可以具有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的较长侧边和在第二方向DR2上的较短侧边的矩形形状。虽然显示装置1的较长侧边和较短侧边相遇的角可以形成直角,但是这仅仅是说明性的。显示装置1可以具有圆角。显示装置1的形状不限于所示的形状,而是可以以多种方式修改。例如,显示装置1可以具有其它形状,诸如正方形、具有圆角(顶点)的矩形、其它多边形和圆形。
显示装置1的显示表面可以在第三方向DR3(即,厚度方向)上位于显示装置1的一侧上。在以下描述中,除非另外特别地说明,否则显示装置1的上部分指代显示图像的第三方向DR3上的一侧,且显示装置1的上表面指代在面向第三方向DR3的一侧处的表面。此外,显示装置1的下部分指代在第三方向DR3上的相对侧,且同样地,显示装置1的下表面指代在第三方向DR3上与显示装置1的上表面相对的表面。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上”和“下”侧指代从顶部观察显示装置1时的相对位置。例如,右侧指代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左侧指代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与右侧相反的另一侧,上侧指代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且下侧指代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与上侧相反的另一侧。
显示装置1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沿着显示区域DA的边缘或外围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在显示区域DA中可以显示图像。在非显示区域NDA中不显示图像。显示区域DA可以被称为有效区域,而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被称为无效区域。
显示区域DA的形状可以遵循显示装置1的形状。例如,当从顶部观察时,显示区域DA的形状可以具有与显示装置1的形状大体上相似的矩形形状。显示区域DA可以大体上占据显示装置1的中央(或中央区域)。
显示区域DA可包括多个像素PX。多个像素PX可以以矩阵形式布置。当从顶部观察时,像素PX中的每个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正方形。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像素PX中的每个的形状可以具有具备相对于一个方向倾斜的侧边的菱形形状。像素PX在显示区域DA中可以以条纹或
Figure BDA0003354022880000101
布置结构布置,但本公开不限于此。该
Figure BDA0003354022880000102
布置结构可以被称为RGBG矩阵结构(例如,
Figure BDA0003354022880000103
矩阵结构或RGBG结构(例如,
Figure BDA0003354022880000104
结构))。
Figure BDA0003354022880000105
是韩国三星显示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然而,像素PX的布置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像素PX可以以各种合适的结构和/或方式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周围。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围绕显示区域DA。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且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设置成与显示区域DA的四个侧相邻。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形成显示装置1的边框。包括在显示装置1中的线、电路驱动器、或其上安装有外部装置的焊盘区域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剖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1可包括第一显示衬底10和面对第一显示衬底10的第二显示衬底20。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将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联接的密封构件70以及用于填充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的填充层50。换句话说,第一显示衬底10和第二显示衬底20在填充层50的相对侧处。
第一显示衬底10可以从显示区域DA中的多个发射区域输出光(例如,具有设定的或预定的峰值波长的光)。第一显示衬底10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元件和电路。例如,第一显示衬底10可包括诸如开关元件的像素电路以及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自发光元件。
例如,自发光元件可包括有机发光元件、量子点发光元件、无机基微米发光元件(例如,量子点微米LED)和无机基纳米发光元件(例如,量子点纳米LED)中的至少一种。在以下描述中,作为示例,自发光元件是基于无机材料的发光元件。
密封构件70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密封构件70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中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当从顶部观察时,密封构件70可以沿着第一显示衬底10的边缘和第二显示衬底20的边缘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以围绕显示区域DA。第一显示衬底10和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通过密封构件70彼此联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70可包括有机材料。例如,密封构件70可以由环氧树脂制成,但不限于此。
填充层50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的由密封构件70围绕的空间中。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的空间可用填充层50填充。填充层50可以由透射光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填充层50可以包含有机材料。例如,填充层50可以由硅基有机材料、环氧基有机材料等制成,但不限于此。
虽然在图2中所示的示例中,显示装置1包括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一显示衬底10面对(或相对)的第二显示衬底20、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和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的填充层50以及密封构件7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在显示装置1中堆叠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上,并且不使用填充层50和密封构件70。以下将参考其它附图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一显示衬底中的像素的布置的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第二显示衬底中的像素的布置的视图。
参考图3和图4,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域DA包括布置成行和列的多个像素PX。像素PX中的每个指代用于显示图像的重复的最小单元。为了显示全色,像素PX中的每个可包括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子像素SPX。子像素SPX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以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的顺序依次地且重复地布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像素PX中的每个可包括负责发射第一颜色的光的第一子像素SPX1、负责发射第二颜色的光的第二子像素SPX2以及负责发射第三颜色的光的第三子像素SPX3。例如,第一颜色可以是红色,第二颜色可以是绿色,且第三颜色可以是蓝色。
参考图3,第一显示衬底10的子像素SPX中的每个可包括发射区域EMA和在发射区域EMA周围的非发射区域NEM。
在发射区域EMA中,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中生成的光出射到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部。在非发射区域NEM中,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中生成的光不出射到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部。
子像素SPX的非发射区域NEM与相邻的子像素SPX的非发射区域NEM相遇(不管相邻的子像素SPX是否在同一像素PX中)。相邻子像素SPX的非发射区域NEM可以彼此连接为一个,并且进一步地,所有子像素SPX的非发射区域NEM可以彼此连接为一个。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相邻子像素SPX的发射区域EMA可以由非发射区域NEM划分。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发射区域EMA和非发射区域NEM可以由稍后将描述的通过设置在非发射区域NEM中的外堤部OBK(参见图6)分隔的开口来限定。
发射区域EMA可包括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可以分别是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的发射区域EMA。例如,第一发射区域EMA1可以是第一子像素SPX1的发射区域EMA,第二发射区域EMA2可以是第二子像素SPX2的发射区域EMA,且第三发射区域EMA3可以是第三子像素SPX3的发射区域EMA。
从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出射到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部的光可以具有合适的峰值波长(例如,设定的或预定的峰值波长)。例如,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可以发射蓝光。从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出射的光可以具有在440nm至48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从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出射到外部的光可以彼此不同。例如,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可以分别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
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可以在第一显示衬底10的显示区域DA中沿着第一方向DR1依次地且重复地布置。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的形状可以是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大于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的矩形,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发射区域EMA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第二发射区域EMA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以及第三发射区域EMA3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基本上全部相等。应当注意,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发射区域EMA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第二发射区域EMA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以及第三发射区域EMA3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彼此不同。
参考图4,第二显示衬底20的子像素SPX中的每个可包括透射区域TA和在透射区域TA周围的阻挡区域BA。
在透射区域TA中,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中生成的光可以透过第二显示衬底20以出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在阻挡区域BA中,从第一显示衬底10出射的光被阻挡(例如,光不透射到外部)。
子像素SPX的阻挡区域BA与相邻的子像素SPX的阻挡区域BA相遇(不管相邻的子像素SPX是否在同一像素PX中)。相邻子像素SPX的阻挡区域BA可以彼此连接为一个,并且进一步地,所有子像素SPX的阻挡区域BA可以彼此连接为一个。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相邻子像素SPX的透射区域TA可以由阻挡区域BA区分。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透射区域TA和阻挡区域BA可以由稍后将描述的通过设置在阻挡区域BA中的光吸收构件UAB(参见图6)分隔的开口来限定。
透射区域TA可包括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可以分别是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的透射区域TA。例如,第一透射区域TA1可以是第一子像素SPX1的透射区域TA,第二透射区域TA2可以是第二子像素SPX2的透射区域TA,且第三透射区域TA3可以是第三子像素SPX3的透射区域TA。
从第一显示衬底10出射的光可以穿过第二显示衬底20的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以出射到外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从第一显示衬底10出射的光可以是第三颜色的光,第一透射区域TA1可以输出第一颜色的光,第二透射区域TA2可以输出第二颜色的光,且第三透射区域TA3可以输出第三颜色的光。例如,第一颜色可以是红色,第二颜色可以是绿色,且第三颜色可以是蓝色。
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可以在第二显示衬底20的显示区域DA中沿着第一方向DR1依次地且重复地布置。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的形状可以是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大于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的矩形,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透射区域TA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第二透射区域TA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以及第三透射区域TA3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基本上全部相等。应当注意,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一透射区域TA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第二透射区域TA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以及第三透射区域TA3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彼此不同。
虽然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示例中,包括在每个像素PX中的多个子像素SPX以条纹类型布置,但多个子像素SPX的布置不限于此。例如,包括在像素PX中的多个子像素SPX可包括分别发射第一颜色至第四颜色的光的第一子像素至第四子像素,并且如
Figure BDA0003354022880000151
矩阵那样,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布置在第一列中,而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可以布置在第二列中。第一颜色可以是红色,第二颜色可以是蓝色,且第三颜色和第四颜色可以是绿色(RGBG矩阵)。此外,包括在像素PX中的多个子像素SPX可包括分别发射第一颜色至第八颜色的光的第一子像素至第八子像素。如
Figure BDA0003354022880000152
矩阵那样,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布置在第一列中,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可以布置在第二列中,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可以布置在第三列中,且第七子像素和第八子像素可以布置在第四列中。第一颜色和第六颜色可以是红色,第二颜色和第五颜色可以是蓝色,且第三颜色、第四颜色、第七颜色和第八颜色可以是绿色(RGBG/BGRG布置)。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在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中的发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
参考图3至图5,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透射区域TA可以分别对应于其发射区域EMA。例如,第一透射区域TA1可以对应于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透射区域TA2可以对应于第二发射区域EMA2,且第三透射区域TA3可以对应于第三发射区域EMA3。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透射区域TA1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一发射区域EMA1重叠,并且可以具有比第一发射区域EMA1大的面积。同样地,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透射区域TA2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发射区域EMA2重叠,并且可以具有比第二发射区域EMA2大的面积。此外,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三透射区域TA3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三发射区域EMA3重叠,并且可以具有比第三发射区域EMA3大的面积。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的面积可以分别等于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的面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显示衬底10的发射区域EMA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的中央(或中央区域)处。换句话说,当发射区域EMA小于透射区域TA时,发射区域EMA的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相应侧边之间的宽度在发射区域EMA和透射区域TA彼此重叠时沿着边界大体上均匀。例如,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之间的宽度W1可以等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之间的宽度W2。
图6是沿着图5的线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参考图5和图6,第一显示衬底10可包括第一基础衬底110、设置在第一基础衬底110上的电路层CCL以及设置在电路层CCL上的多个发光元件ED、外堤部OBK和电极层300。
将在附图中从底部到顶部(即,在第三方向DR3上)对第一显示衬底10的截面结构进行描述。第一基础衬底110可以是绝缘衬底。第一基础衬底110可包括透明材料。例如,第一基础衬底110可包括诸如玻璃和石英的透明绝缘材料。第一基础衬底110可以是刚性衬底。第一基础衬底110不限于以上列出的那些。第一基础衬底110可包括诸如聚酰亚胺(PI)的塑料,并且可以具有柔性特性,使得其可以屈曲、弯曲、折叠或卷曲。
用于驱动像素PX(或子像素SPX)的电路层CCL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础衬底110的表面上。电路层CCL可以设置在稍后将描述的多个发光元件ED与第一基础衬底110之间。稍后将参考图8更详细地描述电路层CCL。
外堤部OBK可以在电路层CCL的表面上沿着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边界设置。外堤部OBK可包括暴露内堤部IBK和多个发光元件ED的开口。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元件A被元件B暴露”的表达指代元件A设置在元件B已被移除的位置处,并且不排除在实际实现中元件A被另一元件覆盖。因此,“外堤部OBK包括暴露内堤部IBK和多个发光元件ED的开口”的表达指代内堤部IBK和多个发光元件ED设置在外堤部OBK已被移除的位置处。
发射区域EMA和非发射区域NEM可以由外堤部OBK及其开口区分。换句话说,外堤部OBK可以沿着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边界设置,以限定第一显示衬底10的发射区域EMA和非发射区域NEM。
在截面中,外堤部OBK可以具有在第三方向DR3上突出的形状。外堤部OBK可以具有倾斜的侧表面。第一显示衬底10的发射区域EMA和非发射区域NEM可以由通过外堤部OBK的倾斜的侧表面分隔的开口来限定。发射区域EMA和非发射区域NEM在截面上可以基于外堤部OBK的上侧边来限定,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外堤部OBK可以沿着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边界设置,以防止其中分散有多个发光元件ED的油墨在使用该油墨的喷墨印刷工艺期间溢出到相邻的子像素SPX。
内堤部IBK、电极层300和多个发光元件ED可以设置在由外堤部OBK分隔的开口中。
内堤部IBK可以设置在由外堤部OBK暴露的电路层CCL上。内堤部IBK可以设置在分别是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的发射区域EMA的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中的每个中。内堤部IBK可以设置在由外堤部OBK限定的开口中,并且可以与外堤部OBK间隔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内堤部IBK可包括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可以布置成使得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沿着第一方向DR1彼此间隔开。虽然在附图中包括在一个子像素SPX中的内堤部IBK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内堤部IBK1和IBK2,但是内堤部IBK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内堤部IBK。
电极层300可以设置在内堤部IBK上。电极层300可包括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
第一电极310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上以覆盖第一内堤部IBK1。第二电极320可以设置在第二内堤部IBK2上以覆盖第二内堤部IBK2。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可以彼此电绝缘。
发光元件ED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发光元件ED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使得发光元件ED的端部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上。多个发光元件ED可以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发射区域EMA中。
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可以电连接到第一电极310,并且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可以电连接到第二电极320。多个发光元件ED中的每个可包括有源层36(参见图9),并且可以在通过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施加电信号时发射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设置在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中的每个中的发光元件ED可包括具有相同材料的有源层36以发射相同颜色的光。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中的每个发射的光可以具有相同的颜色。例如,多个发光元件ED可以发射具有在440nm至480nm的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第三颜色的光或蓝光。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中的每个可以发射第三颜色的光或蓝光。
根据一些其它实施方式,设置在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中的每个中的发光元件ED可包括具有不同材料的有源层36以发射不同颜色的光。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发射区域EMA1、第二发射区域EMA2和第三发射区域EMA3中的每个发射的光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
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上方以面对第一显示衬底10(例如,可以相对于填充层50与第一显示衬底10相对)。第二显示衬底20可包括第二基础衬底210、设置在第二基础衬底210的与第一基础衬底110面对的表面上的滤色器层CF以及颜色控制层WCL和TPL。
将在附图中从顶部到底部(即,在第三方向DR3的相反方向上)对第二显示衬底20的截面结构进行描述。第二基础衬底210可以是透明衬底。第二基础衬底210可包括诸如玻璃和石英的透明绝缘材料。第二基础衬底210可以是刚性衬底。然而,第二基础衬底210不限于以上列出的那些。第二基础衬底210可包括诸如聚酰亚胺(PI)的塑料,并且可以具有柔性特性,使得其可以屈曲、弯曲、折叠或卷曲。
第二基础衬底210可以是与第一基础衬底110相同的类型,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厚度、透射率等。例如,第二基础衬底210可以具有比第一基础衬底110高的透射率。第二基础衬底210可以比第一基础衬底110厚或薄。
光吸收构件UAB可以在第二基础衬底210的与第一基础衬底110面对的表面上沿着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边界设置。光吸收构件UAB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堤部OBK重叠,并且可以设置在阻挡区域BA中。
光吸收构件UAB可包括经由其暴露第二基础衬底210的与发射区域EMA(或透射区域TA)重叠的表面的开口。透射区域TA以及阻挡区域BA可以由光吸收构件UAB及其开口来区分。也就是说,光吸收构件UAB可以沿着子像素SPX的边界设置,以限定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和阻挡区域BA。
光吸收构件UAB可以在第二基础衬底210的表面上设置成具有倾斜的侧表面。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和阻挡区域BA可以由通过光吸收构件UAB的倾斜的侧表面限定的开口来限定。在截面中,透射区域TA和阻挡区域BA可以基于光吸收构件UAB的上侧边来限定,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光吸收构件UAB不仅可以阻挡来自显示装置1的光的发射,而且可以抑制外部光的反射。光吸收构件UAB可包括有机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光吸收构件UAB可包括吸收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光吸收材料。例如,光吸收构件UAB可以是一种光阻挡构件。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光吸收构件UAB可以吸收来自可见光波长中的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并且可以透射其它波长范围内的光。例如,光吸收构件UAB可包括与稍后将描述的滤色器层CF相同的材料。例如,光吸收构件UAB可以由与第三滤色器CF3(参见图6)相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吸收构件UAB可以与第三滤色器CF3一体地形成。
滤色器层CF可以设置在第二基础衬底210的其上设置有光吸收构件UAB的表面上。滤色器层CF可以阻挡除了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期望颜色之外的其它颜色的光出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
滤色器层CF可以设置在第二基础衬底210的通过光吸收构件UAB的开口暴露的表面上。此外,滤色器层CF可以部分地设置在相邻的光吸收构件UAB上。
滤色器层CF可包括第一滤色器CF1、第二滤色器CF2和第三滤色器CF3。
第一滤色器CF1可以设置在第一子像素SPX1的第一透射区域TA1中,第二滤色器CF2可以设置在第二子像素SPX2的第二透射区域TA2中,且第三滤色器CF3可以设置在第三子像素SPX3的第三透射区域TA3中。
第一滤色器CF1、第二滤色器CF2和第三滤色器CF3可包括吸收除了给定颜色波长之外的波长的诸如染料和颜料的着色剂。第一滤色器CF1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一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并且可以阻挡和吸收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绿光)及第三颜色的光(例如,蓝光)。第二滤色器CF2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绿光),并且可以阻挡和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及第三颜色的光(例如,蓝光)。第三滤色器CF3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三颜色的光(例如,蓝光),并且可以阻挡和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及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绿光)。例如,第一滤色器CF1可以是红色滤色器,第二滤色器CF2可以是绿色滤色器,且第三滤色器CF3可以是蓝色滤色器。
虽然在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相邻的滤色器在光吸收构件UAB上彼此间隔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相邻的滤色器可以在光吸收构件UAB上彼此部分地重叠。
滤色器层CF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封盖层CPL1。第一封盖层CPL1可以覆盖滤色器层CF。第一封盖层CPL1可以防止滤色器层CF被诸如来自外部的湿气和空气的杂质的渗透而损坏或污染。此外,第一封盖层CPL1可以防止滤色器层CF的着色剂扩散到其它元件中。
第一封盖层CPL1可包括无机材料。例如,第一封盖层CPL1可包括硅氮化物、铝氮化物、锆氮化物、钛氮化物、铪氮化物、钽氮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钛氧化物、锡氧化物和硅氮氧化物的至少一种。
在第一封盖层CPL1上在阻挡区域BA中可以设置有防混色构件MBM。防混色构件MBM可以在第一封盖层CPL1上沿着子像素SPX的边界设置。防混色构件MBM可以与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堤部OBK和第二显示衬底20的光吸收构件UAB重叠。防混色构件MBM可以与光吸收构件UAB一起限定透射区域TA和阻挡区域BA。在截面中,透射区域TA和阻挡区域BA可以基于防混色构件MBM的上侧边来限定,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防混色构件MBM可以由能够阻挡光透射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防止当光侵入(或泄漏)到相邻的子像素SPX时可能发生的颜色混合。
防混色构件MBM可包括暴露分别设置在第一透射区域TA1、第二透射区域TA2和第三透射区域TA3中的第一滤色器CF1、第二滤色器CF2和第三滤色器CF3的开口。稍后将描述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可以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的开口暴露的空间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可以经由使用防混色构件MBM作为分隔壁的喷墨印刷工艺形成。防混色构件MBM可以引导用于在所需位置处稳定地形成颜色控制层WCL和TPL的油墨组合物。防混色构件MBM可包括光敏有机材料,但不限于此。
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可以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围绕的空间中。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可包括波长转换层WCL和透明图案TPL,波长转换层WCL转换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上的光的波长,透明图案TPL透射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上的光而不改变光的波长。波长转换层WCL或透明图案TPL可以分离地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波长转换层WCL或透明图案TPL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发射区域EMA和透射区域TA重叠。彼此相邻设置的波长转换层WCL和/或透明图案TPL可以通过设置在阻挡区域BA中的防混色构件MBM彼此间隔开。
波长转换层WCL和透明图案TPL可以设置在第一封盖层CPL1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波长转换层WCL和透明图案TPL可以通过喷墨印刷形成。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波长转换层WCL和透明图案TPL可以通过涂布光敏材料、将其暴露于光、并对其进行显影和图案化来形成。在以下描述中,假设波长转换层WCL和透明图案TPL通过喷墨印刷形成。
波长转换层WCL可以设置在具有与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光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子像素SPX中,以便改变波长。透明图案TPL可以设置在具有与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光的颜色对应的颜色的子像素SPX中。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第三颜色的光从第一显示衬底10的子像素SPX中的每个入射,并且波长转换层WCL设置在第一子像素SPX1和第二子像素SPX2中,而透明图案TPL设置在第三子像素SPX3中。作为另一示例,当具有与子像素SPX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光从第一显示衬底10的子像素SPX入射时,可以仅设置波长转换层WCL而没有透明图案TPL。作为另一示例,当具有与子像素SPX的颜色对应的颜色的光分别从第一显示衬底10的子像素SPX入射时,可以仅设置透明图案TPL而没有波长转换层WCL。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波长转换层WCL可包括设置在第一子像素SPX1中的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以及设置在第二子像素SPX2中的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可以在第一子像素SPX1中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第一透射区域TA1中。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可以与设置在第一透射区域TA1中的第一滤色器CF1重叠。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可以将具有第三颜色的波长并且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光转换为具有与第三颜色不同的第一颜色的波长的光,且然后将其输出。例如,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可以将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蓝光转换为红光,且然后将其输出。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可包括第一基础树脂BRS1和分散在第一基础树脂BRS1中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WCP1。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还可包括分散在第一基础树脂BRS1中的第一散射颗粒SCP1。
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可以在第二子像素SPX2中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第二透射区域TA2中。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可以与设置在第二透射区域TA2中的第二滤色器CF2重叠。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可以将具有第三颜色的波长并且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光转换为具有与第三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波长的光,且然后将其输出。例如,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可以将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蓝光转换为绿光,且然后将其输出。
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可包括第二基础树脂BRS2和分散在第二基础树脂BRS2中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WCP2。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还可包括分散在第二基础树脂BRS2中的第二散射颗粒SCP2。
透明图案TPL可以在第三子像素SPX3中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限定的第三透射区域TA3中。透明图案TPL可以与设置在第三透射区域TA3中的第三滤色器CF3重叠。透明图案TPL可以输出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第三颜色的光,而不改变光的波长。例如,透明图案TPL透射从第一显示衬底10入射的蓝光,同时维持波长。
透明图案TPL可包括第三基础树脂BRS3。透明图案TPL还可包括分散在第三基础树脂BRS3中的第三散射颗粒SCP3。
第一基础树脂BRS1、第二基础树脂BRS2和第三基础树脂BRS3可包括透明有机材料。例如,第一基础树脂BRS1、第二基础树脂BRS2和第三基础树脂BRS3可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卡多树脂、酰亚胺树脂等。第一基础树脂BRS1、第二基础树脂BRS2和第三基础树脂BRS3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一散射颗粒SCP1、第二散射颗粒SCP2和第三散射颗粒SCP3可以具有与第一基础树脂BRS1、第二基础树脂BRS2和第三基础树脂BRS3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第一散射颗粒SCP1、第二散射颗粒SCP2和第三散射颗粒SCP3可包括金属氧化物颗粒或有机颗粒。金属氧化物的示例可包括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锆(ZrO2)、铝氧化物(AlxOy)、氧化铟(In2O3)、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等。有机颗粒的材料的示例可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第一散射颗粒SCP1、第二散射颗粒SCP2和第三散射颗粒SCP3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一波长转换颗粒WCP1可以将第三颜色的光转换为第一颜色的光,且第二波长转换颗粒WCP2可以将第三颜色的光转换为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第一波长转换颗粒WCP1可以是将蓝光转换为红光的材料,且第二波长转换颗粒WCP2可以是将蓝光转换为绿光的材料。第一波长转换颗粒WCP1和第二波长转换颗粒WCP2可以是量子点、量子棒、磷光体等。量子点可包括第IV族纳米晶、第II族-第VI族化合物纳米晶、第III族-第V族化合物纳米晶、第IV族-第VI族化合物纳米晶或其组合。
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上设置有第二封盖层CPL2。第二封盖层CPL2可以由无机材料制成。第二封盖层CPL2可包括从以上作为第一封盖层CPL1的材料列出的材料中选择的材料。第二封盖层CPL2和第一封盖层CPL1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但不限于此。
第二封盖层CPL2可以覆盖波长转换图案WCL1和WCL2以及透明图案TPL。第二封盖层CPL2可以覆盖波长转换图案WCL1和WCL2以及透明图案TPL中的每个的一个表面以及它们的侧表面。第二封盖层CPL2可以在相邻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之间的空间中与防混色构件MBM接触。第二封盖层CPL2可以具有与由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形成的表面高度差一致的形状。
填充层50可以插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和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的空间可以用填充层50填充,并且第一显示衬底10和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通过填充层50彼此联接。填充层50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堤部OBK与第二显示衬底20的第二封盖层CPL2之间。填充层50可由Si基有机材料、环氧基有机材料等制成,但不限于此。
虽然在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显示装置1包括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一显示衬底10面对(或相对)的第二显示衬底20以及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的填充层5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在显示装置1中堆叠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上,并且填充层50和密封构件70可以被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在第二显示衬底20中的多个层(例如,第二封盖层CPL2、防混色构件MBM、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以及光吸收构件UAB)可以堆叠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上。以下将参考图31和图32给出其详细描述。
图7是图6的第一显示衬底的平面图。
参考图7,如上所述,发射区域EMA指代其中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中生成的光出射到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部的区域,并且可包括其中布置有多个发光元件ED的区域及其外围区域或外围。例如,发射区域EMA还可包括其中从发光元件ED发射的光被其它元件反射或折射以出射到第一显示衬底10的外部的区域。
子像素SPX中的每个还可包括设置在非发射区域NEM中的切割区域CBA。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切割区域CBA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设置在发射区域EMA的一侧上。
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的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中的每个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切割区域CBA中。设置于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的子像素SPX中的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可以在切割区域CBA处分离。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可以不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切割区域CBA处分离,而是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超过相邻的子像素SPX。在又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中的仅一个可以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切割区域CBA处分离。
图8是沿着图7的线IIIa-IIIa'、线IIIb-IIIb'和线IIIc-IIIc'截取的第一显示衬底的剖视图。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和图8详细描述第一显示衬底10的结构。
参考图8,第一显示衬底10可包括第一基础衬底110、设置在第一基础衬底110上的电路层CCL以及设置在电路层CCL上的发光元件层。
电路层CCL可包括多个晶体管TR、多个导电层、多个绝缘层和半导体层。
晶体管TR可以设置在第一基础衬底110上,并且可以形成相应的像素电路。例如,晶体管TR可以是像素电路的驱动晶体管或开关晶体管。在图8中,仅示出了驱动晶体管作为晶体管TR。
晶体管TR可包括有源材料层ACT、栅电极GE、第一源电极/漏电极SD1以及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
第一基础衬底110上可以设置有底部金属层BML。底部金属层BML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的晶体管TR的有源材料层ACT的沟道区下方,以在第三方向DR3上至少覆盖有源材料层ACT的沟道区或者与有源材料层ACT的沟道区重叠。底部金属层BML可以是保护半导体层的有源材料层ACT免受外部光的影响的光阻挡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部金属层BML可以被消除。
底部金属层BML之上可以设置有缓冲层120。缓冲层120可以设置成覆盖其上设置有底部金属层BML的第一基础衬底110的整个表面。缓冲层120可以保护晶体管TR免受渗透通过第一基础衬底110(其易受湿气渗透)的湿气的影响。缓冲层120可包括交替地彼此堆叠的多个无机层。例如,缓冲层120可以由其中包括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硅氮氧化物(SiOxNy)中的至少一种的无机层交替地彼此堆叠的多个层组成。
半导体层设置在缓冲层120上。半导体层可包括晶体管TR的有源材料层ACT。有源材料层ACT可以设置成在第三方向DR3上与底部金属层BML重叠。
半导体层可包括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当半导体层包括多晶硅时,半导体层可以通过使非晶硅结晶来形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层可包括氧化物半导体。例如,氧化物半导体可以是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镓氧化物(IGO)、铟锌锡氧化物(IZTO)、铟镓锌氧化物(IGZO)、铟镓锡氧化物(IGTO)、铟镓锌锡氧化物(IGZTO)等,但不限于此。
有源材料层ACT之上可以设置有栅极绝缘体130。栅极绝缘体130可以设置在其上设置有有源材料层ACT的缓冲层120上。栅极绝缘体130可以用作晶体管TR的栅极绝缘层。栅极绝缘体130可由包括诸如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硅氮氧化物(SiOxNy)的无机材料的无机层组成,或者可以形成为这些材料的堆叠。
栅极绝缘体130上可以设置有栅极导电层140。栅极导电层140可包括晶体管TR的栅电极GE和存储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器电极CSE。
栅电极GE可以设置成使得其在第一显示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与有源材料层ACT的沟道区重叠。第一电容器电极CSE可以设置成使得其在第一显示衬底10的厚度方向上与稍后描述的晶体管TR的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重叠。第一电容器电极CSE可以设置成使得其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重叠,并且第一电容器电极CSE和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之间可以形成存储电容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第一电容器电极CSE和栅电极GE可以形成为单层。单层的一部分可包括栅电极GE,并且其另一部分可包括第一电容器电极CSE。
栅极导电层140上设置有层间介电层150。层间介电层150可以设置在其上形成有栅极导电层140的栅极绝缘体130上。层间介电层150可包括诸如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硅氮氧化物(SiOxNy)的无机绝缘材料。
层间介电层150上设置有第一数据导电层160。第一数据导电层160可包括数据线DTL以及晶体管TR的第一源电极/漏电极SD1和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
第一源电极/漏电极SD1和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可以分别通过穿透层间介电层150和栅极绝缘体130的相应接触孔电连接到有源材料层ACT的两个端部区(例如,有源材料层ACT的掺杂区)。此外,晶体管TR的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可以通过穿过层间介电层150、栅极绝缘体130和缓冲层120的接触孔电连接到底部金属层BML。
数据线DTL可以将数据信号施加到包括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中的另一晶体管。虽然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数据线DTL可以连接到另一晶体管的源电极/漏电极。
第一数据导电层160上设置有钝化层170。钝化层170覆盖并保护第一数据导电层160。钝化层170可包括诸如硅氧化物(SiOx)、硅氮化物(SiNx)和硅氮氧化物(SiOxNy)的无机绝缘材料。
钝化层170上设置有第二数据导电层180。第二数据导电层180可包括第一电压线VL1、第二电压线VL2和第一导电图案CDP。
高电平电压(或第一电源电压)可以被施加到第一电压线VL1,且比第一电压线VL1的高电平电压(第一电源电压)低的低电平电压(或第二电源电压)可以被施加到第二电压线VL2。第一电压线VL1可以通过穿过钝化层170的接触孔连接到晶体管TR的第一源电极/漏电极SD1。第二电压线VL2可以通过第二接触孔CT2电连接到第二电极320,以将低电平电压(例如,第二电源电压)施加到第二电极320。
第一导电图案CDP可以通过穿过钝化层170的接触孔电连接到晶体管TR的第二源电极/漏电极SD2。第一导电图案CDP可以通过接触孔CT1电连接到第一电极310,以将从第一电压线VL1施加的第一电源电压传输到第一电极310。
第二数据导电层180之上设置有通孔层190。通孔层190可以设置在其上设置有第二数据导电层180的钝化层170上。通孔层190可以提供平坦的表面。通孔层190可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例如,诸如聚酰亚胺(PI)的有机材料。
发光元件层可以设置在通孔层190上,并且可包括外堤部OBK、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多个发光元件ED、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接触电极400以及多个绝缘层510、520、530和540。
参考图7和图8,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可以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发射区域EMA中。
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内堤部IBK1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左侧上。第一内堤部IBK1可以与限定发射区域EMA的外堤部OBK间隔开。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内堤部IBK1的形状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两个端部与外堤部OBK间隔开,使得第一内堤部IBK1不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到与其相邻的另一子像素SPX。
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内堤部IBK2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右侧上。第二内堤部IBK2可以与限定发射区域EMA的外堤部OBK间隔开。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内堤部IBK2的形状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两个端部与外堤部OBK间隔开,使得第二内堤部IBK2不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到与其相邻的另一子像素SPX。
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面对。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的空间中,可以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ED。如稍后描述的,设置在发射区域EMA中的多个发光元件ED的布置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的尺寸、形状和/或布置来调整。
内堤部IBK可以直接设置在通孔层190上。内堤部IBK可以具有至少部分地从通孔层190的上表面突出的结构。内堤部IBK中的每个的突出部分可以具有倾斜的侧表面。由于内堤部IBK包括倾斜的侧表面,所以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朝内堤部IBK的侧表面行进的光可以朝上侧(例如,显示侧)被引导。如上所述,内堤部IBK可以提供设置发光元件ED的空间,并且还可以用作改变从发光元件ED朝显示侧发射的光的行进方向的反射分隔壁。
虽然在附图中内堤部IBK的侧表面具有倾斜的线型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内堤部IBK的侧表面(或外表面)可以具有曲形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形状。
内堤部IBK可包括诸如聚酰亚胺(PI)的有机绝缘材料,但不限于此。
虽然在附图中两个内堤部IBK设置在一个子像素SPX中,但是包括在一个子像素SPX中的内堤部IBK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包括在一个子像素SPX中的内堤部IBK的数量可以根据包括在子像素SPX中的电极的数量而改变。
第一电极310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上。第一电极310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一内堤部IBK1重叠。
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电极310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第一电极310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内堤部IBK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以便完全地覆盖第一内堤部IBK1。第一电极310可以与第一内堤部IBK1重叠,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以与外堤部OBK的一部分重叠。
第二电极320可以设置在第二内堤部IBK2上。第二电极320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内堤部IBK2重叠。第二电极320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电极310间隔开。
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电极320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第二电极320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内堤部IBK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以便完全地覆盖第二内堤部IBK2。第二电极320可以与第二内堤部IBK2重叠,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以与外堤部OBK的一部分重叠。
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可以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它们可以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切割区域CBA处与在第二方向DR2上相邻的子像素SPX的其它电极310和320分离。可以在制造第一显示衬底10的工艺期间在设置发光元件ED的工艺之后,经由在切割区域CBA处使电极310和320断开连接的工艺来形成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
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中的每个可以电连接到发光元件ED。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之间可以被施加合适的电压(例如,设定的或预定的电压),使得发光元件ED发射光。例如,多个电极310和320可以通过稍后将描述接触电极400电连接到的发光元件ED,并且施加到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的电信号可以通过接触电极400传输到发光元件ED。
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可用于在子像素SPX中形成电场,以对准发光元件ED。发光元件ED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使得它们的端部通过形成在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之间的电场分别设置在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上。
电极层300(例如,包括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电极层300可包括诸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和铟锡锌氧化物(ITZO)的材料,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极层300可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导电材料。例如,电极层300可包括诸如银(Ag)、铜(Cu)和/或铝(Al)的金属作为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电极层300可以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朝显示侧反射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朝内堤部IBK1和IBK2中的每个的侧表面行进的光。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电极层300可以具有其中一层或多层透明导电材料层和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层堆叠的结构,或者可以由包括它们的单层构成。在实施方式中,电极层300可以具有ITO/银(Ag)/ITO、ITO/Ag/IZO或ITO/Ag/ITZO/IZO的堆叠结构,或者可以是包括铝(Al)、镍(Ni)、镧(La)等的合金。
第一绝缘层510可以设置在电极层300上。第一绝缘层510设置在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上,使得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中的每个的至少一部分被暴露。第一绝缘层510可以完全地形成在通孔层190以及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之间的区域上,使得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的分别与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重叠的至少部分被暴露。
第一绝缘层510可以保护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并且使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彼此绝缘。此外,第一绝缘层510可以防止设置在第一绝缘层510上的发光元件ED与其它元件接触和/或被损坏。
外堤部OBK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510上。外堤部OBK的高度可以大于内堤部IBK的高度。由于外堤部OBK的高度大于内堤部IBK的高度,因此,如上所述,可以防止在制造第一显示衬底10的工艺的喷墨印刷工艺期间油墨溢出到相邻的子像素SPX。外堤部OBK可包括聚酰亚胺(PI),但不限于此。
多个发光元件ED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的空间中。发射区域EMA中的多个发光元件ED的对准可以使用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的形状和布置来调整,使得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和/或滤色器层CF上的光的量增加。以下将参考其它附图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发光元件ED可以具有在一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形状。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光元件ED可以沿着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延伸的第二方向DR2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对准。多个发光元件ED之间的距离不受特别限制。
设置在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之间的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或者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延伸的方向。例如,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而设置在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之间的发光元件ED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此。发光元件ED可以相对于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延伸的方向倾斜地定向。
第二绝缘层520可以部分地设置在设置于第一电极310与第二电极320之间的发光元件ED上。第二绝缘层520可以设置成部分地围绕发光元件ED的外表面。第二绝缘层520设置在发光元件ED上,并且可以暴露发光元件ED中的每个的一个端部和相对端部。第二绝缘层520可以在制造第一显示衬底10的工艺期间保护发光元件ED并固定发光元件ED,使得发光元件ED不丢失。
接触电极400可包括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面对。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彼此电绝缘。
第一接触电极410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310上,并且可以与第一电极310的由第一绝缘层510暴露的部分接触。第一接触电极410可以与发光元件ED的由第二绝缘层520暴露的第一端部接触。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接触电极410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一接触电极410可以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和由第一绝缘层510暴露的第一电极310接触,以将第一电极310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连接。
第三绝缘层530设置在第一接触电极410上。第三绝缘层530可以设置成完全地覆盖第一接触电极410,并且可以设置成暴露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使得发光元件ED与第二接触电极420接触。第三绝缘层530可以将第一接触电极410与第二接触电极420电绝缘。
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320上,并且可以与第二电极320的由第一绝缘层510暴露的部分接触。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与发光元件ED的由第二绝缘层520和第三绝缘层530暴露的第二端部接触。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和由第一绝缘层510暴露的第二电极320接触,以将第二电极320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连接。
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包括导电材料。例如,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包括ITO、IZO、ITZO和铝(Al)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但不限于此。
第四绝缘层540可以完全地设置在第一基础衬底110上。第四绝缘层540可以保护设置在第一基础衬底110上的元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的立体剖视图。
参考图9,发光元件ED是颗粒元件,并且可以具有具备所期望的纵横比(例如,设定的或预定的纵横比)的棒状或圆柱形形状。发光元件ED可以具有在方向X上延伸的形状,并且发光元件ED的长度h4可以大于发光元件ED的直径。该纵横比可以在1.2:1至100:1的范围内,但不限于此。
发光元件ED可以具有纳米级(从1nm至1μm)至微米级(从1μm至1mm)的尺寸。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发光元件ED的直径和长度两者可以是纳米级或微米级。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ED的直径可以是纳米级,而发光元件ED的长度可以是微米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ED中的一些发光元件的直径和/或长度可以是纳米级,而发光元件ED中的其它一些发光元件的直径和/或长度可以是微米级。
发光元件ED可以是无机发光元件。无机发光元件可包括多个半导体层。例如,无机发光元件可包括第一导电型(例如,n型)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型(例如,p型)半导体层以及插置在它们之间的有源半导体层。有源半导体层可以分别从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接收电子和空穴,并且到达有源半导体层的空穴和电子可以结合以发射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述半导体层可以沿着作为发光元件ED的纵向方向的一个方向X依次地堆叠。如图9中所示,发光元件ED可包括在方向X上依次地堆叠的第一半导体层31、有源层36和第二半导体层32。第一半导体层31、有源层36和第二半导体层32可以分别是以上描述的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有源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
第一半导体层31可以掺杂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剂。第一导电型掺杂剂可以是Si、Ge、Sn、Se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半导体层31可以是掺杂有n型Si的n-GaN。第一半导体层31可占据发光元件ED的大部分体积。
第二半导体层32可以与第一半导体层31间隔开,并且有源层36在第一半导体层31和第二半导体层32之间。第二半导体层32可以掺杂有诸如Mg、Zn、Ca和Ba的第二导电型掺杂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二半导体层32可以是掺杂有p型Mg的p-GaN。
有源层36可包括具有单量子阱结构或多量子阱结构的材料。如上所述,有源层36可以响应于通过第一半导体层31和第二半导体层32施加的电信号而在电子-空穴对在其中结合时发射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有源层36包括AlGaInN作为量子层以及AlInN作为阱层,并且如上所述,有源层36可以发射具有450nm至495nm的中心波长范围的蓝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源层36可以具有其中具有大带隙能量的半导体材料和具有小带隙能量的半导体材料交替地彼此堆叠的结构,并且可以根据发射的光的波长范围而包括其它第III族至第V族半导体材料。
从有源层36发射的光不仅可以通过发光元件ED在纵向方向上的外表面(例如,外围表面)出射,而且还可以通过两个侧表面出射。也就是说,从有源层36发射的光传播的方向不限于一个方向。
发光元件ED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32上的元件电极层37。元件电极层37可以与第二半导体层32接触。元件电极层37可以是欧姆接触电极,但不限于此。元件电极层37可以是肖特基接触电极。
当发光元件ED的两个端部电连接到接触电极410和420以将电信号施加到第一半导体层31和第二半导体层32时,元件电极层37可以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32与接触电极410和/或420之间以减小它们之间的电阻。元件电极层37可包括铝(Al)、钛(Ti)、铟(In)、金(Au)、银(Ag)、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和铟锡锌氧化物(ITZO)中的至少一种。元件电极层37可包括掺杂有n型或p型杂质的半导体材料。
发光元件ED还可包括围绕第一半导体层31、第二半导体层32、有源层36和/或元件电极层37的外表面(例如,外围表面)的绝缘膜38。绝缘膜38可以设置成至少围绕有源层36的外表面(例如,外围表面),并且可以在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X上延伸。绝缘膜38可以保护上述元件(例如,发光元件ED的第一半导体层31、第二半导体层32、有源层36和/或元件电极层37)。绝缘膜38可以由具有绝缘性质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防止在有源层36与通过其将电信号传输到发光元件ED的电极接触时可能发生的电短路。此外,因为绝缘膜38覆盖有源层36的外围表面并且还覆盖并保护第一半导体层31和第二半导体层32的外围表面,所以可以防止或减少光发射效率的降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可以在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X上从发光元件ED的中央区域偏移,使得有源层36定位成更靠近方向X上的一侧。如上所述,第一半导体层31可以形成为占据发光元件ED的大部分。例如,第一半导体层31在方向X上的长度h1可以大于第二半导体层32在方向X上的长度h2和元件电极层37在方向X上的长度h3。此外,第一半导体层31在方向X上的长度h1可以大于第二半导体层32在方向X上的长度h2与元件电极层37在方向X上的长度h3之和。此外,第一半导体层31在方向X上的长度h1可以大于发光元件ED在方向X上的长度h4的1/2。因此,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31与第二半导体层32之间的有源层36可以在方向X上从发光元件ED的中央(或中央区域)偏移,使得有源层36定位成更靠近方向X上的一侧(例如,其上设置有第二半导体层32的一侧)。因为有源层36在发光元件ED的长度方向上定位成更靠近上述一侧,所以从有源层36通过两个端部发射的光的强度可以在有源层36更靠近的那一端部处比在相对端部处更大。换句话说,因为发射光的有源层36定位成更靠近一侧(例如,在X方向上的与第二半导体层32相邻的一侧),所以从顶部观察时,从发光元件ED发射的光的强度可以不对称。
图10是示出图8的区域B的示例的放大剖视图。
参考图10,发光元件ED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使得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一电极310上并且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设置在第二电极320上。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可以指代元件电极层37和/或第二半导体层32所在的端部,且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可以指代第一半导体层31所在的端部。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X和包括在发光元件ED中的半导体层彼此堆叠的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一基础衬底110的表面。
第一接触电极410可以与位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处的元件电极层37接触,以电连接到第二半导体层32。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与位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处的第一半导体层31接触,以电连接到第一半导体层31。也就是说,第一接触电极410可以将第一电极310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半导体层32电连接,且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将第二电极320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半导体层31电连接,以将电信号施加到发光元件ED。
图11是示出从发光元件生成的光的路径的放大剖视图。
参考图11,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发射的光L出射的方向不限于一个方向,而是不仅可以通过发光元件ED的两个端表面出射,而且还可以通过侧表面出射。
例如,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发射的光L可以通过发光元件ED的元件电极层37所在的端表面从发光元件ED出射。通过发光元件ED的一个端表面出射并朝第一内堤部IBK1、第一电极310或第一接触电极410行进的光L可以被多个元件反射,使得光L可以朝显示侧行进。此外,通过发光元件ED的相对端表面出射并朝第二内堤部IBK2、第二电极320或第二接触电极420行进的光L可以被多个元件反射,使得光L可以朝显示侧行进。此外,通过发光元件ED的侧表面出射的光可以穿过设置在发光元件ED上方的多个元件,以朝显示侧行进。
如上所述,发光元件ED的生成光的有源层36可以在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X上从发光元件ED的中央区域偏移,使得有源层36定位成更靠近设置第二半导体层32的一侧。由于有源层36定位成更靠近发光元件ED的两个端部之一,所以当从发光元件ED的顶部观察时,从发光元件ED出射并朝显示侧行进的光L的对于每个方位角的强度可以在设置第二半导体层32的一个端部处大于在设置第一半导体层31的相对端部处。因此,通过调整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的布置,可以有效地增加从有源层36发射并入射在设置于发光元件ED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上的光的量,从而提高光输出耦合效率。
图12是示出图8的区域B的另一示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绝缘层530被消除。
例如,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520上。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在第二绝缘层520上彼此间隔开,以暴露第二绝缘层520的一部分。第二绝缘层520的在第一接触电极410与第二接触电极420之间的暴露部分可以与第四绝缘层540接触。
根据此实施方式,虽然第三绝缘层530从第一显示衬底10被消除,但是第二绝缘层520可包括绝缘材料以固定发光元件ED。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可以经由单个掩模工艺图案化并一起形成。因此,不需要额外的掩模工艺来形成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并且因此可以提高制造显示装置1的工艺的效率。除了第三绝缘层530被消除之外,此实施方式与图10和图11的实施方式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图13是用于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
参考图6、图11和图13,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发射的光可以行进到设置在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如上所述,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可以经由喷墨印刷工艺形成在由沿着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边界设置的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开口中。也就是说,由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开口可以用颜色控制层WCL和/或TPL填充。由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开口可以限定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透射区域TA。
如上所述,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发射的光可以不在单个特定方向上行进。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发射并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被第一显示衬底10的发光元件层的元件反射和/或折射,以朝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行进。例如,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发射的光可以被以上描述的第一电极310和第二电极320、第一接触电极410和第二接触电极420、内堤部IBK以及设置在发光元件ED上方的多个绝缘层520、530和540反射和/或折射,以朝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行进。如上所述,由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定位成在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上更靠近一侧,所以当从顶部观察时,从有源层36发射并且被多个元件反射和/或折射并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的对于每个方位角的强度可以相对于发光元件ED的中央不对称地形成。对于发光元件ED,当从顶部观察时,光的对于每个方位角的强度可以向其上设置有有源层36的一侧偏移。因此,通过调整第一显示衬底10和第二显示衬底20中的每个的元件的相对布置以使从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发射并入射于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中央区域处,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的光发射效率。
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3中定义了第一参考线RLa和第二参考线RLb。第一参考线RLa可以被定义为在与发光元件ED延伸的第一方向DR1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的中央的假想线。第二参考线RLb可以被定义为在与发光元件ED延伸的第一方向DR1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与发光元件ED对应的透射区域TA的中央的假想线,其中透射区域TA可以由包括在防混色构件MBM中的开口限定。因为颜色控制层WCL或TPL设置在防混色构件MBM的限定透射区域TA的每个开口中,所以第二参考线RLb也可以被定义为在与发光元件ED平行的方向(即,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参考线。
图13的图(a)和图13的图(b)中的每个示出了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单列的示例。图13的图(a)示出了发光元件ED的第一参考线RLa在第三方向DR3上与透射区域TA的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或一致的示例。图13的图(b)示出了发光元件ED的第一参考线RLa在第三方向DR3上不与透射区域TA的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或一致的示例。
参考图13的图(a),当发光元件ED和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对准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或一致时,从发光元件ED输出并入射在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可以大体上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中央区域上。因此,通过调整发光元件ED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对准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一致,可以增加从发射区域EMA发射并入射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区域上的光LT的量。结果,可以提高通过第二显示衬底20出射到显示装置1的外部的光LO的发射效率。发光元件ED与透射区域TA的对准可以通过限定透射区域TA的防混色构件MBM来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附图中的左侧)上的边缘(图14中的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相对侧(附图中的右侧)上的边缘(图14中的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也就是说,通过调整发光元件ED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对准使得从透射区域TA的在与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到第一参考线RLa的距离d1和d2彼此相等,可以减小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朝上侧行进的光LT的泄漏。
另一方面,参考图13的图(b),当发光元件ED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对准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不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时,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可以向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偏移。例如,如果将发光元件ED对准成使得穿过发光元件ED的中央并且在与发光元件ED延伸的第一方向DR1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线与第二参考线RLb一致(即,透射区域TA的两个边缘相对于发光元件ED的中央对称),则第一参考线RLa可以从第二参考线RLb向左侧偏移。因此,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可以向有源层36所在的一侧偏移,并且甚至可以入射在阻挡区域BA上。因此,如果如图13的图(b)中所示那样第一参考线RLa不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则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中的一些可以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外围区域上。结果,显示装置1的发射效率可能降低。
因此,当多个发光元件ED在由外堤部OBK分隔的开口所限定的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单列时,如图13的图(a)中所示那样通过将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对准成使得发光元件ED的第一参考线RLa与透射区域TA的第二参考线RLb(或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第二参考线)一致,从第一显示衬底10发射的光可以大体上或基本上入射在第二显示衬底20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中央区域上。此外,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透射区域TA与发光元件ED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提高显示装置1的光发射效率。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射区域、发射区域和多个发光元件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图16是根据图14和图15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子像素的剖视图。
如以上参考图13所描述的,当多个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单列时,显示装置1的元件可以对准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以便增加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设置于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的中央区域上的光的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为了将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对准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对准成使得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透射区域TA和发射区域EMA的布置如图14中所示那样对称,并且当从顶部观察时,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向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偏移。
根据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为了将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对准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对准成使得发光元件ED的布置在发射区域EMA中是对称的,同时当从顶部观察时,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透射区域TA和发射区域EMA向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偏移。将参考图25至图28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4至图16,第一显示衬底10的发射区域EMA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的中央(或中央区域)处。因此,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之间的宽度W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之间的宽度W2。
当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单列时,如上所述,穿过发光元件ED中的每个的有源层36的中央的第一参考线RLa可以与在与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透射区域TA的第二参考线RLb重叠。当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时,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
由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开口所限定的透射区域TA中,所以当从顶部观察时,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左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右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
顺便提及,根据发射区域EMA设置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处的此实施方式,第一参考线RLa设置成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并且因此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可以设置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三参考线RLe重叠,第三参考线RLe在与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发射区域EMA。由于发光元件ED中的每个的有源层36定位成在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上更靠近一侧,所以发光元件ED可以对准成使得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向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偏移。例如,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不同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
因为发光元件ED设置在由外堤部OBK分隔的开口所限定的发射区域EMA中,所以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周围并且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可以面对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类似地,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因此,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与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不同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与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
在发射区域EMA分别设置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或中央区域)处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对准成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因此发光元件ED可以偏移成使得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更靠近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应当注意,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并且发光元件ED与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对准成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因此从发光元件ED发射的光可以对称地入射在其上方的透射区域TA上。因此,从发射区域EMA发射的光大体上入射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或中央区域)上,并且因此当从顶部观察时,具有最大光量的区域可以与透射区域TA的中央对准,使得可以减少光的泄漏。结果,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的发射效率。
参考图15和图16,通过调整设置在发射区域EMA中的内堤部IBK的布置,发光元件ED的第一参考线RLa与在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发射区域EMA的第三参考线RLe重叠。
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内堤部IBK1的形状可以与第二内堤部IBK2的形状相同。例如,第一内堤部IBK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3可以等于第二内堤部IBK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4。
当第一内堤部IBK1在第一方向DR1的宽度W3等于第二内堤部IBK2在第一方向DR1的宽度W4时,为了将发光元件ED设置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三参考线RLe重叠,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第一内堤部IBK1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面对的侧边之间的距离dI1可以不同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第二内堤部IBK2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面对的侧边之间的距离dI2。可替代地,在发射区域EMA的左侧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以分隔发射区域EMA的外堤部OBK和第一内堤部IBK1之间的距离dI1可以不同于在发射区域EMA的右侧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以分隔发射区域EMA的外堤部OBK和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的距离dI2。在实施方式中,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第一内堤部IBK1之间的距离dI1可以大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的距离dI2。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
参考图17,通过调整设置在发射区域EMA中的内堤部IBK_1的形状,发光元件ED的第一参考线RLa与在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发射区域EMA的第三参考线RLe重叠。
例如,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内堤部IBK1_1的形状可以与第二内堤部IBK2的形状不同。换句话说,第一内堤部IBK1_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3可以不同于第二内堤部IBK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4。例如,第一内堤部IBK1_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3可以大于第二内堤部IBK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4。
为了将发光元件ED设置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三参考线RLe重叠,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第一内堤部IBK1_1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面对的侧边之间的距离dI1可以等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第二内堤部IBK2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面对的侧边之间的距离dI2,而第一内堤部IBK1_1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3可以大于第二内堤部IBK2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宽度W4。在发射区域EMA的左侧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以分隔发射区域EMA的外堤部OBK和第一内堤部IBK1_1之间的距离dI1可以等于在发射区域EMA的右侧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以分隔发射区域EMA的外堤部OBK和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的距离dI2。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内堤部IBK1_1的宽度W3可以大于第二内堤部IBK2的宽度W4,并且内堤部IBK_1可以布置成使得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第一内堤部IBK1_1之间的距离dI1等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设置在发射区域EMA的右侧上的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的距离dI2,使得第一参考线RLa和第三参考线RLe彼此重叠。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或简要描述冗余的描述。将集中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描述。
图18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多个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
图18中所示的示意图与图13的示意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光元件ED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布置成多个列。
根据此实施方式,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的发光元件ED可包括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如附图中所示,第一发光元件ED1的有源层36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有源层36可以在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延伸的方向上向同一侧偏移。
根据此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中心线被定义为第四参考线RLc。当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或一致时,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发射并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可以大体上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中央区域上。
当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或一致时,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附图中的左侧)上的边缘(图18中的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相对侧(附图中的右侧)的边缘(图18中的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也就是说,通过调整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对准使得在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从透射区域TA的两个边缘到第一参考线RLa和RLa2的距离d1和d2彼此相等,可以减少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发射并朝上侧行进的光LT的泄漏。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图20是根据图19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如以上参考图18所描述的,当多个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多个列时,显示装置1的元件可以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其是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1和RLa2之间的中心线)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以便增加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设置于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的中央区域上的光的量。
参考图19至图20,根据此实施方式,第一显示衬底10的发射区域EMA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的中央处。因此,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之间的宽度W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之间的宽度W2。
发光元件ED可包括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发光元件ED1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左侧上,并且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发光元件ED1间隔开并且设置在发射区域EMA的右侧上。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与外堤部OBK间隔开。
当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两列时,如上所述,第四参考线RLc(其是穿过第一发光元件ED1的有源层36的中央的第一参考线RLa1与穿过第二发光元件ED2的有源层36的中央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中心线)可以与第二参考线RLb(其在与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透射区域TA)重叠。由于第四参考线RLc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所以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其设置成与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相邻)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其设置成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相邻)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
由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开口所限定的透射区域TA中,所以当从顶部观察时,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第二水平距离d2。
根据发射区域EMA位于透射区域TA的中央处的此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透射区域TA对准成使得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和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和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因此,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有源层36定位成在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延伸的方向上更靠近一侧,使得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在发射区域EMA中不对称地对准。例如,第一发光元件ED1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面对的第一端部和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之间的距离dE1可以不同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面对的第二端部和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dE2。
因为发光元件ED1和ED2设置在由外堤部OBK分隔的开口所限定的发射区域EMA中,所以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边界处且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可以与第一发光元件ED1(其设置成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相邻)的第一端部间隔开并且面对该第一端部。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面对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类似地,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可以与第二发光元件ED2(其设置成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相邻)的第二端部间隔开并且面对该第二端部。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面对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因此,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不同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
在发射区域EMA设置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或中央区域)处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在发射区域EMA中对准成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因此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偏移成使得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在发射区域EMA中更靠近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应当注意,第四参考线RLc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并且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以及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对准成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因此从发光元件ED1和ED2发射的光可以对称地入射在其上方的透射区域TA上。因此,从发射区域EMA发射的光大体上入射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或中央区域)上,并且因此当从顶部观察时,具有最大光量的区域可以与透射区域TA的中央对准,使得可以减少光的泄漏。结果,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的发射效率。
在发射区域EMA中的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对准可以通过如图20中所示的内堤部IBK的布置来调整。
例如,内堤部IBK可包括第一内堤部IBK1、第二内堤部IBK2和第三内堤部IBK3。第一内堤部IBK1、第二内堤部IBK2和第三内堤部IBK3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具有相同的宽度。第一内堤部IBK1可以设置成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上的外堤部OBK相邻,且第二内堤部IBK2可以设置成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上的外堤部OBK相邻。第三内堤部IBK3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二内堤部IBK2之间,并且可以与第一内堤部IBK1和第二内堤部IBK2中的每个间隔开。第一发光元件ED1可以设置在第一内堤部IBK1与第三内堤部IBK3之间的空间中,且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设置在第二内堤部IBK2与第三内堤部IBK3之间的空间中。
为了在发射区域EMA中对准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第一内堤部IBK1和与第一内堤部IBK1相邻的外堤部OBK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同于第二内堤部IBK2和与第二内堤部IBK2相邻的外堤部OBK之间的距离。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图22是根据图21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根据图21和图22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与图19和图20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发射区域EMA中的多个发光元件ED分别包括设置在第一列至第三列中的第一发光元件ED1、第二发光元件ED2和第三发光元件ED3。
即使当第一发光元件ED1、第二发光元件ED2和第三发光元件ED3在发射区域EMA中分别布置在第一列至第三列中时,为了增加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中央区域上的光的量,显示装置1的元件也可以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其是设置在最外位置处的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1和RLa2之间的中心线)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
例如,根据此实施方式,发光元件ED可包括第一发光元件ED1至第三发光元件ED3。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发光元件ED1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左侧上,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发光元件ED1间隔开并且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右侧上,且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三发光元件ED3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第一发光元件ED1与第二发光元件ED2之间并且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中的每个间隔开。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与外堤部OBK间隔开,并且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位于最外位置处。
根据此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元件ED1、第二发光元件ED2和第三发光元件ED3可以设置在多个内堤部IBK之间。例如,与图20的实施方式相比,内堤部IBK还可包括第四内堤部IBK4。第四内堤部IBK4可以设置在第二内堤部IBK2与第三内堤部IBK3之间。第三发光元件ED3可以设置在第三内堤部IBK3与第四内堤部IBK4之间。
无论第三发光元件ED3中的每个的有源层36在第一方向DR1上向哪一侧偏移,当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以及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其是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最外位置处的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1和RLa2之间的中心线)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时,从第一发光元件ED1、第二发光元件ED2和第三发光元件ED3发射并入射在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可以大体上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中央区域上。
图2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多个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图24是根据图23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根据图23和图24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与根据图18和图20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发射区域EMA中的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有源层36面向相反的方向。
例如,如附图中所示,第一发光元件ED1的有源层36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有源层36可以在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延伸的方向上向相对侧偏移。
根据此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中心线被定义为第四参考线RLc。当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或一致时,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发射并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的光LT可以大体上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中央区域上。
当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或一致时,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附图中的左侧)上的边缘(图24中的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相对侧(附图中的右侧)上的边缘(图24中的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
根据此实施方式,虽然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有源层36面向相反的方向,但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因此,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发射并行进到上侧的光LT可以相对于透射区域TA对称地入射。
图25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包括在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中的发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图26是沿着图25的线IV-IV'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27是示出根据图25的实施方式的透射区域、发射区域和多个发光元件的相对布置的平面图。图28是根据图25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子像素的剖视图。
如以上参考图13的图(a)所描述的,当多个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单列时,显示装置1的元件可以对准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以便增加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设置于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的中央区域上的光的量。
如上所述,为了将第一显示衬底10_1与第二显示衬底20对准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显示衬底10_1与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对准成使得发光元件ED的布置在发射区域EMA中是对称的,同时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透射区域TA和发射区域EMA在第一方向DR1上向一侧偏移。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5至图28描述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当从顶部观察时,通过将透射区域TA与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的向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偏移的发射区域EMA对准,同时将发光元件ED对称地布置在发射区域EMA中,第一参考线RLa和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
根据图25和图26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_1与根据图5和图6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像素PX中的第一显示衬底10_1的发射区域EMA分别从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的中央向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偏移。
例如,第一显示衬底10_1的发射区域EMA可以分别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重叠,并且可以偏移成使得第一显示衬底10_1的发射区域EMA定位成更靠近一侧。发射区域EMA在透射区域TA中偏移的第一方向DR1可以平行于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中的发光元件ED延伸的方向。当发射区域EMA小于透射区域TA时,在发射区域EMA与透射区域TA彼此重叠时,发射区域EMA的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相应侧边之间的距离可以沿着边界不均匀。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之间的宽度W1可以不同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之间的宽度W2。例如,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之间的宽度W1可以大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之间的宽度W2。
根据图26至图28的其中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单列使得它们对称的此实施方式,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发射区域EMA可以与相应的透射区域TA对准成使得发射区域EMA在第一方向DR1上向一侧偏移,使得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
根据此实施方式,发光元件ED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使得发光元件ED在第一方向DR1上对称,使得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发光元件ED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面对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等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发光元件ED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面对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
因为发光元件ED设置在由外堤部OBK分隔的开口所限定的发射区域EMA中,所以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周围并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可以面对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和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类似地,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和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因此,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和发光元件ED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等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和发光元件ED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
由于发光元件ED在第一方向DR1上对称地布置在发射区域EMA中,所以发光元件ED的第一参考线RLa可以从在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发射区域EMA的中心线向一侧(例如,发光元件ED的有源层36所在的端部)偏移。因此,为了将第一显示衬底10_1和第二显示衬底20设置成使得第一参考线RLa和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第一参考线RLa和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因此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发射区域EMA可以对准成使得发射区域EMA在第一方向DR1上从透射区域TA偏移。
在已描述的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在第一方向DR1上对称地布置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第一显示衬底10_1的发射区域EMA与第二显示衬底20的透射区域TA的对准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发射区域EMA可以在透射区域TA中向一侧偏移。应当注意,第一参考线RLa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并且发光元件ED与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对准成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一参考线RLa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因此,从发光元件ED发射的光可以对称地入射在其上方的透射区域TA上。因此,从发射区域EMA发射的光大体上入射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上,并且因此当从顶部观察时,具有最大光量的区域可以与透射区域TA的中央对准,使得可以减少光的泄漏。结果,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_1的发射效率。
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层的布局的平面图。图30是根据图29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如以上参考图18所描述的,当多个发光元件ED在发射区域EMA中布置成多个列时,显示装置1的元件可以对准成使得第四参考线RLc(其是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1和RLa2之间的中心线)与第二参考线RLb重叠,以便增加从发光元件ED发射并入射在设置于其上方的颜色控制层WCL和TPL的中央区域上的光的量。
参考图29和图30,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一发光元件ED1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左侧上,且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发光元件ED1间隔开并且在发射区域EMA中设置在右侧上。根据此实施方式,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可以在发射区域EMA中在第一方向DR1上对称地布置。例如,第一发光元件ED1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面对的第一端部和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之间的距离dE1可以等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面对的第二端部和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dE2。
因为发光元件ED1和ED2设置在由外堤部OBK分隔的开口所限定的发射区域EMA中,所以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的边界处并且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可以与第一发光元件ED1(其设置成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相邻)的第一端部间隔开并且面对该第一端部。如上所述,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面对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类似地,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可以与第二发光元件ED2(其设置成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相邻)的第二端部间隔开并且面对该第二端部。如上所述,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以及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面对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可以指代相同的距离。因此,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dE1可以等于形成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的外堤部OBK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dE2。
在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对称地布置在发射区域EMA中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透射区域TA与发射区域EMA的对准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发射区域EMA可以在透射区域TA中向一侧偏移。因此,第一显示衬底10_1和第二显示衬底20可以偏移并对准成使得发射区域EMA的左侧边和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之间的距离W1不同于发射区域EMA的右侧边和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之间的距离W2。
根据此实施方式,虽然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在发射区域EMA中在第一方向DR1上对称地布置,但是发射区域EMA与透射区域TA对准成使得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对地偏移,第四参考线RLc与第二参考线RLb彼此重叠,使得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和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等于透射区域TA的右侧边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并且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对准。因此,从多个发光元件ED1和ED2发射的光可以对称地入射在其上方的透射区域TA上。因此,从发射区域EMA发射的光大体上入射在透射区域TA的中央上,并且因此当从顶部观察时,具有最大光量的区域可以与透射区域TA的中央对准,使得可以减少光的泄漏。结果,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的发射效率。
图31是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图32是根据图31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根据图31和图32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_2与图6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显示衬底20_1堆叠(例如,依次地堆叠)在第一显示衬底10之上,并且如图2和图6中所示的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与第二显示衬底20之间的填充层50和密封构件70被消除,并且显示装置1_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显示衬底20_1上的封装层EMC。此外,根据此实施方式,第二基础衬底210可以从第二显示衬底20_1被消除。
例如,第一平坦化层OC1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上。第一平坦化层OC1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衬底10上,并且可以在由第一显示衬底10的元件形成的第一显示衬底10的表面高度差之上提供平坦的表面。第一平坦化层OC1的上表面可以是平坦的。第一平坦化层OC1可包括有机材料。例如,第一平坦化层OC1可以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封盖层CPL2可以设置在第一平坦化层OC1上。第二封盖层CPL2可以密封波长转换层WCL的下表面和透明图案TPL的下表面。
防混色构件MBM可以设置在第二封盖层CPL2上。颜色控制层WCL和TPL(即,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和透明图案TPL)可以设置在由防混色构件MBM分隔的区域中。第一封盖层CPL1可以设置在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上。第一封盖层CPL1可以设置在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以及防混色构件MBM之上,以覆盖颜色控制层WCL和TPL以及防混色构件MBM。
第二平坦化层OC2可以设置在第一封盖层CPL1上。第二平坦化层OC2可以设置在第一封盖层CPL1之上,并且可以在由第一波长转换图案WCL1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WCL2、透明图案TPL和防混色构件MBM产生的表面高度差之上提供平坦的表面。第二平坦化层OC2可包括有机材料。例如,第二平坦化层OC2可以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光吸收构件UAB可以设置在第二平坦化层OC2上。光吸收构件UAB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防混色构件MBM和外堤部OBK重叠。滤色器层CF可以设置在第二平坦化层OC2上。滤色器层CF可以设置在第二平坦化层OC2的其上设置有光吸收构件UAB的一个表面(例如,上表面)上。
第三封盖层CPL3可以覆盖滤色器层CF。第三封盖层CPL3可以设置在滤色器层CF和光吸收构件UAB之上,以保护滤色器层CF和光吸收构件UAB。
封装层EMC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衬底20_1上。封装层EMC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以及非显示区域NDA中。例如,封装层EMC可以设置在第二显示衬底20_1的第三封盖层CPL3上。例如,封装层EMC可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以防止氧气或湿气的渗透。此外,封装层EMC可包括至少一个有机膜,以保护显示装置1_2免受诸如灰尘的颗粒的影响。
图3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颜色控制层与多个发光元件的有源层之间的相对截面布置的概念示意图。
图33的实施方式与图18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子像素SPX中的每个中的发光元件ED可包括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并且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和第二参考线RLb在与发光元件ED平行的方向(即,第一方向DR1)上将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均等地划分成四个部分。
例如,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侧(附图中的左侧)上的边缘(图33中的透射区域TA的左侧边)与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之间的第一水平距离d1可以等于透射区域TA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相对侧(附图中的右侧)上的边缘(图33中的透射区域TA附图中的右侧边)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之间的第二水平距离d2。此外,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与第二参考线RLb(或第四参考线RLc)之间的第三水平距离d3可以等于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与第二参考线RLb之间的第四水平距离d4。此外,第一水平距离d1、第二水平距离d2、第三水平距离d3和第四水平距离d4可以全部相等。因此,如上所述,第一发光元件ED1的第一参考线RLa1、第二参考线RLb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均等地划分颜色控制层WCL或TPL。
在根据此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与颜色控制层WCL或TPL的对准可以调整成使得在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分别从透射区域TA的相应边缘到第一参考线RLa1和RLa2的距离d1和d2等于分别从第二参考线RLb到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的第一参考线RLa1和RLa2的距离d3和d4。通过这样做,从第一发光元件ED1和第二发光元件ED2发射并朝颜色控制层WCL或TPL向上行进的光LT可以均匀地入射在颜色控制层WCL或TPL上,使得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的显示质量。
在结束详细描述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领会,在基本上不背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方式做出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仅在概述性和描述性意义上使用,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

Claims (22)

1.显示装置,包括:
基础衬底;
外堤部,在所述基础衬底上并且具有限定至少一个发射区域的开口;
发光元件,在所述发射区域中至少包括有源层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防混色构件,在所述外堤部上并且具有限定透射区域的开口;以及
颜色控制层,在由所述防混色构件限定的所述开口中,
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所述透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的中央的第一参考线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参考线之间的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从所述顶部观察时,所述发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源层定位成从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从所述顶部观察时,所述发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源层定位成从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参考线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二参考线重叠。
8.显示装置,包括:
基础衬底;
外堤部,在所述基础衬底上并且具有限定发射区域的开口;
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各自在所述发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至少包括有源层;
防混色构件,在所述外堤部上并且具有限定透射区域的开口;以及
颜色控制层,在由所述防混色构件限定的所述开口中,
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所述透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相邻,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相邻,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彼此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的中央,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第一参考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的中央,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第二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从所述顶部观察时,所述发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面向相同的方向,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从所述顶部观察时,所述发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定位成相对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中央更靠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有源层面向相同的方向,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参考线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参考线中的每个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二参考线重叠。
17.显示装置,包括:
基础衬底;
外堤部,在所述基础衬底上并且具有限定发射区域的开口;
发光元件,在所述发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有源层;
防混色构件,在所述外堤部上并且具有限定透射区域的开口;以及
颜色控制层,在由所述防混色构件限定的所述开口中,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穿过所述有源层的中央的第一参考线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所述透射区域的第二参考线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均等地划分所述发射区域的第三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所述发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所述发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间隔开并且面对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从所述顶部观察时,所述透射区域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处的第一侧边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相对侧处的第二侧边,以及
其中,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发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
CN202111345744.3A 2020-11-16 2021-11-15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5125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52506A KR20220067555A (ko) 2020-11-16 2020-11-16 표시 장치
KR10-2020-0152506 2020-11-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2503A true CN114512503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5744.3A Pending CN114512503A (zh) 2020-11-16 2021-11-1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57904A1 (zh)
KR (1) KR20220067555A (zh)
CN (1) CN11451250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293A (zh) * 2021-02-05 2021-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色转换基板和显示面板
KR20240095548A (ko) * 2022-11-24 2024-06-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2645B1 (ko) * 2018-09-03 2024-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4342091A (zh) * 2019-10-01 2022-04-12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57904A1 (en) 2022-05-19
KR20220067555A (ko) 2022-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75197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4512503A (zh) 显示装置
CN114830343A (zh) 显示装置
CN112242423A (zh) 显示设备
CN116134622A (zh) 显示装置
KR20220062150A (ko) 표시 장치
EP419528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6569337A (zh) 显示装置
CN116097433A (zh) 显示设备
CN217719604U (zh) 显示设备
US2022014001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7999652A (zh) 显示装置
CN114551526A (zh) 显示装置
US12127437B2 (en) Display device
CN220402270U (zh) 显示设备
US20220199713A1 (en) Display device
EP4236657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34381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iled display
US2023031788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EP4451354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39297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220112316A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084358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7223104A (zh) 显示装置
CN117750839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