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2713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2713A
CN114502713A CN201980100800.1A CN201980100800A CN114502713A CN 114502713 A CN114502713 A CN 114502713A CN 201980100800 A CN201980100800 A CN 201980100800A CN 114502713 A CN114502713 A CN 114502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isplay image
control unit
observ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08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桃太郎
唯木俊秀
阿部雄之
林耕磨
根岸恭子
仙洞田良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02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2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3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 C12M41/36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biomass, e.g. colony counters or by turbidity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12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 G06T7/0014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using an image reference approach
    • G06T7/0016Biomedical image inspection using an image reference approach involving temporal comparis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48Automatic or computerized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62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relating to a temporal dimension, e.g. time-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Pattern 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06V10/945User interactive design; Environments; Toolbo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8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e.g. by rescanning the pattern or by human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patterns
    • G06V10/987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e.g. by rescanning the pattern or by human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patterns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an opera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60Type of objects
    • G06V20/69Microscopic objects, e.g. biological cells or cellular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04Bio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024Cell structures in vitro; Tissue sections in vitr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以简单的操作实现基于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的显示。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部,其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以及控制部,其在显示图像示出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控制部当接收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显示图像示出与所设定的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基于拍摄细胞集落得到的图像并根据集落的面积和计算出集落面积的集落中包含的细胞的数量来计算细胞密度的技术。例如,使用这一技术的解析结果由于日复一日的解析而变为庞大的量,因此,追求一种供用户能够容易视觉确认解析结果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93951号
发明内容
第1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获取部,其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以及控制部,其在显示图像示出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控制部当接收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显示图像显示与所设定的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
第2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包括: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在显示图像示出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以及当接收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显示图像显示与所设定的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
第3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在显示图像示出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以及当接收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显示图像显示与所设定的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
第4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通过云计算向用户终端输出显示图像,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具备服务器,服务器具备:获取部,其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包括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在内的显示图像;以及输出部,其经由网络将由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显示图像向用户终端输出,图像生成部当接收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显示图像显示与所设定的所述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包含信息处理装置的解析系统的整体构成例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培养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培养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4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培养系统的控制单元周围的连接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存储的信息例的图。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
图1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观察图像的显示切换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包含解析结果和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2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包含解析结果和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2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包含解析结果和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2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包含解析结果和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2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与区间的设定对应的倍增时间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27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解析结果的归一化的例子的图。
图28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实施解析结果的归一化的操作的例子的图。
图29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实施解析结果的归一化解除的操作的例子的图。
图3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为了说明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将一部分放大或突出表示等适当变更比例尺地来表现,有时大小、形状与实际产品不同。
[第1实施方式]
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包含信息处理装置的解析系统的整体构成例的图。如图1所示,解析系统1000包含培养系统BS、信息处理装置100和存储装置110。培养系统BS包含培养装置8和观察装置5。解析系统1000是培养对象物(例如细胞、样本、标本等)并观察(拍摄)培养的过程、对观察结果(例如拍摄图像)进行解析的系统。
培养系统BS、信息处理装置100及存储装置110经由互联网、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及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网络连接。另外,培养系统BS、信息处理装置100及存储装置110也可以经由将互联网、LAN及WAN等组合的网络连接。该网络不限于有线通信的网络,也可以包含无线通信的网络。另外,也可以采用信息处理装置100具备存储装置110的构成。另外,培养系统BS与存储装置110也可以经由网络连接。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培养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培养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图4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与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培养系统的控制单元周围的连接关系的例子的图。
培养系统BS大致具有设置于框体1的上部的培养室2、收容及保持多个培养容器10的储料器3、观察(拍摄)培养容器10内的对象物的观察装置5以及搬运培养容器10的搬运单元(搬运装置)4。而且,培养系统BS具有控制系统的动作的控制单元(控制装置)6和具备显示装置的操作盘7。此外,培养室2、储料器3及搬运单元4等与培养装置8相当。
培养室2是形成显微镜观察时的细胞等观察对象物的培养环境的腔室。在培养室2中设有温度调节装置21、加湿器22、气体供给装置23、循环风扇24及环境传感器25。温度调节装置21与环境传感器25协作,将培养室2内的温度调节为规定的设定温度。加湿器22与环境传感器25协作,将培养室2内的湿度调节为规定的设定湿度。气体供给装置23与环境传感器25协作,供给CO2气体、N2气体及O2气体等。循环风扇24是与环境传感器25协作使培养室2内的气体(空气)循环来进行温度调节的风扇。环境传感器25检测培养室2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浓度及氧浓度等。
储料器3形成为前后及上下被隔开的架子状。对各架子例如设定专有位置编号。培养容器10可根据待培养的对象物的种类、目的等而适当选择。培养容器10例如可以是孔板、烧瓶或盘型等的培养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孔板的情况为例。将对象物与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一并注入培养容器10并保持。各培养容器10例如被赋予编码号。培养容器10对应于所赋予的编码号以与储料器3的指定位置编号对应关联的方式被收容。搬运单元4具有设置在培养室2内部的能够上下移动的Z台部41、能够前后移动的Y台部42及能够左右移动的X台部43。支承臂45在X台部43的前端侧将培养容器10提起并支承。
观察装置5具有第1照明部51、第2照明部52、第3照明部53、宏观观察系统54、显微观察系统55及控制单元6。第1照明部51从样本台15的下侧照亮对象物。第2照明部52沿着显微观察系统55的光轴从样本台15的上方照亮对象物。第3照明部53沿着显微观察系统55的光轴从样本台15的下方照亮对象物。宏观观察系统54实施对象物的宏观观察。显微观察系统55实施对象物的微观观察。样本台15在显微观察系统55的观察区域设有玻璃等透明的窗部16。
宏观观察系统54具有观察光学系统54a和拍摄通过观察光学系统54a成像的对象物的像的CCD摄像头等摄像装置54c。宏观观察系统54获取从由第1照明部51背光照明的培养容器10的上方观察的整体观察图像。显微观察系统55具有包含物镜、中间可变倍率透镜及荧光滤光片等的观察光学系统55a和拍摄由观察光学系统55a成像的对象物的像的冷却CCD摄像头等的摄像装置55c。物镜及中间可变倍率透镜也可以分别设有多个。物镜及中间可变倍率透镜通过改变透镜的组合而构成为能够设定为任意的观察倍率。显微观察系统55获取由第2照明部52照明的对象物的透射像、由第3照明部53照明的对象物的反射像及由第3照明部53照明的对象物的荧光像。也就是说,显微观察系统55获取对培养容器10内的对象物进行显微镜观察而得到的显微观察图像。
控制单元6对从宏观观察系统54的摄像装置54c及显微观察系统55的摄像装置55c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整体观察图像及显微观察图像等图像。另外,控制单元6对整体观察图像及显微观察图像实施图像解析,生成延时摄影图像。控制单元6将所生成的图像向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并保存于存储装置110。
控制单元6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单元)(处理器)6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62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63。CPU61整合控制单元6,在控制单元6中执行各种处理。ROM62存储与培养系统BS相关的控制程序及控制数据等。RAM63包含硬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化通用光盘)等辅助存储装置,暂时存储观察条件、图像数据等。控制单元6与培养室2、搬运单元4、观察装置5及操作盘7等各构成设备连接(参照图3)。
RAM63例如存储与观察程序对应的培养室2的环境条件及观察日程、观察装置5中的观察种类、观察位置及观察倍率等。另外,RAM63包含存储由观察装置5拍摄到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将该图像数据与包含培养容器10的编码号、拍摄日期时间等在内的索引数据对应关联地进行存储。操作盘7具有操作面板(操作部、输入部)71和显示面板72。操作面板71包含键盘、鼠标及开关等输入输出设备(操作部、输入部)。用户对操作面板71进行操作,输入观察程序的设定、条件的选择及动作指令等。通信部65基于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标准而构成,在观察装置5、培养系统BS或与控制单元6连接的外部的设备(例如服务器、用户的客户终端等)之间收发数据。RAM63中存储的各种信息能够经由信息处理装置100适当保存于存储装置110。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5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具有通信部131、获取部132、显示控制部133、运算部134及登记部135。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有输入部121和显示部122。
输入部121受理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用户的各种操作,输出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入部121由例如鼠标及键盘等构成。显示部122显示输出与针对输入部121的用户操作对应的各种信息(包含图像的信息)。显示部122例如由显示器等构成。此外,输入部121与显示部122也可以一体地构成。即,输入部121与显示部122也可以由具有针对在显示部122显示的各种信息直接实施输入操作的触摸面板的便携式终端(例如平板电脑终端)等构成。
通信部131经由网络与培养系统BS及存储装置110通信并收发各种信息。通信部131例如经由网络从培养系统BS接收与观察条件及观察结果相关的信息。另外,通信部131例如经由网络在存储装置110之间收发与观察条件及观察结果相关的信息。
获取部132获取在规定的观察条件下拍摄在具有多个收容部的容器中收容的多个对象物得到的观察结果。例如,获取部132经由网络或通信部131从存储装置110适当获取与存储装置110所存储的培养系统BS中的多种观察结果相关的信息。另外,获取部132不仅能够从存储装置110获取与观察结果相关的信息,还能够适当获取与观察条件相关的信息。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存储装置存储的信息例的图。如图6所示,作为数据项目,存储装置110包含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实验责任人、实验负责人、观察开始日期时间、观察结束日期时间、显微镜名称、倍率、容器产品、容器种类、判定结果、状态、应用软件编号及应用软件名称。实验编号是表示针对每个实验唯一分配的识别编号的信息。实验编号中存储例如“Exp00001”等信息。实验名称是表示实验的名称的信息。实验名称中存储有例如“BS-T00001”等信息。实验责任人是表示实验责任人的姓名的信息。实验责任人中例如存储有“责任人A”等信息。实验负责人是表示实验负责人的姓名的信息。实验负责人中存储有例如“负责E”等信息。此外,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实验责任人及实验负责人的数据项目也可以仅分别设为编号、名称、责任人及负责人的数据项目。例如,不限于实验工序,在培养工序中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培养编号、培养名称、培养责任人及培养负责人的数据项目。
观察开始日期时间是表示开始观察的日期时间的信息。观察开始日期时间中存储有例如“2019/08/25 09:00:00”等信息。观察结束日期时间是表示观察结束的日期时间的信息。观察结束日期时间中存储有例如“2019/08/2615:15:25”等信息。显微镜名称是表示观察中使用的显微镜的名称的信息。显微镜名称中存储有例如“显微镜H”等信息。倍率是表示在观察时设定的显微镜的倍率的信息。倍率中存储有例如“8x”等信息。容器产品是表示具有多个收容对象物的收容部(例如孔、盘等)的容器(例如孔板等)的厂商名称的信息。容器产品中存储有例如“产品类型K”等信息。
容器种类是表示具有多个收容对象物的收容部(例如孔等)的容器(例如孔板等)的种类的信息。容器种类中存储有例如“6WP(Well Plate:孔板)”等信息。判定结果是表示用户对实验的判定的信息。判定结果中存储有例如“OK”或“NG”等信息。状态是表示观察结果的解析的进展的信息。在状态中存储有例如“完成”或“60%”等信息。应用软件编号是表示针对在观察结果的解析中使用的应用软件包唯一分配的识别编号的信息。应用软件编号中存储有例如“App.00001”等信息。应用软件名称是表示应用软件包的名称的信息。应用软件名称中存储有例如“AppX”等信息。此外,作为应用软件包,例如存在图像解析的应用软件、计算对象物面积的应用软件、计算对象物数量的应用软件等。
另外,存储装置110除了上述信息以外,还与实验编号及编码号等对应关联地存储分别收容对象物的多个收容部的观察图像。观察图像例如与上述整体观察图像、显微观察图像相当。因此,获取部132也能够从存储装置110适当获取观察图像。另外,存储装置110还存储后述的组信息。
返回图5的说明。显示控制部133生成在显示部122显示的显示图像,并将所生成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显示控制部133生成在显示部122显示的多种显示图像,并将所生成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生成与由后述登记部135执行的组的登记有关的显示图像。另外,关于显示图像的生成,显示控制部133从运算部134获取需要运算的信息。即,运算部134执行基于观察结果的运算。换言之,显示控制部133从存储装置110获取观察条件及观察结果等原始数据,从运算部134获取基于观察结果得到的运算处理结果的信息。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部133的处理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说明。
登记部135基于从观察条件或观察结果得到的分类基准和观察结果,将2个以上的收容部作为同一组进行登记。分类基准例如为包括投入收容部的培养液的种类及数量在内的观察条件的至少1个。分类基准例如为包括在投入收容部的培养液中包含的血清的种类、浓度及数量在内的观察条件的至少1个。分类基准例如为包括投入收容部的药剂的种类、浓度、暴露期间及暴露定时在内的观察条件的至少1个。分类基准例如为包括投入收容部的对象物的种类及数量在内的观察条件的至少1个。分类基准例如为包括显微镜名称、倍率、配置有容器的空间(例如培养室2)中的温度设定、湿度设定、环境气体的供给设定及光的输出设定在内的观察条件的至少1个。分类基准例如为包括对象物的数量、数量的经时变化、数量的倍增时间、移动量及形态变化在内的观察结果的至少1个。分类基准例如为包括对象物的占有面积及对象物的周长在内的观察结果的至少1个。分类基准也可以使用例如观察结果(图像)解析后的亮度值。例如,在使用图像解析后的亮度值的情况下,相对于集落的细胞密度(粗密)将亮度值的平均值设为“5”等,在以平均值为基准值的情况下,能够以基准值以上和低于基准值来进行分类。即,登记部135将上述分类基准之一或分类基准的组合与观察结果相同的(类似的、关联的)2个以上的收容部作为同一组进行登记。登记部135将组信息保存于存储装置110。另外,例如分类基准包含后述的组登记、组显示所使用的特征或指标。
在组登记所使用的信息中也可以包含作为观察结果之一的拍摄收容部得到的观察图像。即,登记部135在观察的任意过程(期间)中将观察图像相同的(类似的、关联的)2个以上的收容部作为同一组进行登记。另外,在组登记所使用的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信息。即,登记部135基于将观察结果曲线化的信息,将曲线化后的信息相同的(类似的、关联的)2个以上的收容部作为同一组进行登记。
此外,能够不使用观察结果地实施组登记。登记部135例如在任意定时不使用观察结果地执行组登记。任意定时例如为观察前、观察中和/或观察后。作为一例,不使用观察结果的组登记能够在观察前(在设定有与观察条件相关的分类基准的定时)进行。即,登记部135也可以基于与观察条件相关的分类基准而将2个以上的收容部作为同一组进行登记。与观察条件相关的分类基准只要由用户预先决定即可。
图7至图1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使用分类基准的组登记的画面例的图。另外,在图7至图16的说明中,适当说明显示控制部133、运算部134及登记部135中的处理。如图7所示,显示控制部133将示出观察结果的检索画面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观察结果的检索画面中包含进行关键词检索的文本输入部KSa、通过从预先确定的检索条件中选择来进行检索的条件检索部FSa、FSb、FSc、FSd及执行检索的检索按钮SB。条件检索部FSa例如是选择实验负责人的姓名的下拉菜单。条件检索部FSb例如是选择状态的下拉菜单。条件检索部FSc例如是选择观察开始日和观察结束日的下拉菜单。条件检索部FSd例如是选择应用软件名称的下拉菜单。此外,条件检索部FSa、FSb、FSc、FSd也可以通过文本输入来实现。另外,检索条件不限于上述条件。
用户操作输入部121而向文本输入部KSa进行文本输入,并使用条件检索部FSa、FSb、FSc、FSd进行选择,再按下检索按钮SB。或者,用户操作输入部121,不进行文本输入或选择条件检索地按下检索按钮SB。对应于检索按钮SB的按下,显示控制部133从存储装置110获取与检索条件相当的信息,将示出检索结果SR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33将示出基于检索条件的观察结果的一览或全部观察结果的一览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检索结果SR中包含例如实验名称、实验责任人、实验负责人、观察开始日期时间、观察结束日期时间、显微镜名称、倍率、容器产品、容器种类、应用软件名称、判定及状态的关于数据项目的信息。此外,检索结果SR的数据项目不限于上述项目。另外,检索结果SR能够基于数据项目的指示等进行排序。用户为了确认观察结果而进行从检索结果SR中选择(指定)的操作。
接下来,如图8所示,显示控制部133在显示图像示出从检索结果SR中选择的观察结果。在观察结果的显示图像中包含例如与观察相关的信息ExpI、与拍摄条件(观察条件)相关的信息ScI、包含观察图像在内的板图(plate map)PmI及与观察中的事件相关的信息EvI。其中的板图PmI中包含观察图像OI、组名GN、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及深度切换目录DP。在观察图像OI中显示例如所选择的观察结果中包含的观察图像。组名GN显示例如已登记的组名。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显示例如以时间序列切换观察图像的目录。深度切换目录DP中显示例如切换与收容部的深度对应的观察图像的目录。
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例如表现为每隔规定期间划分的多个矩形。用户能够操作输入部121来选择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的矩形。显示控制部133在选择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的矩形时,将与相应的期间对应的观察图像作为显示图像,切换板图PmI的显示。此时,显示控制部133也可以显示与所选择的矩形处的观察日期时间相关的信息。此外,使用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的观察图像的切换不限于矩形的选择,也可以利用使矩形的选择位置移动的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a来实现。
深度切换目录DP例如表现为每隔相对于收容部的规定的深度(厚度、Z方向)划分的矩形。用户能够操作输入部121来选择深度切换目录DP的矩形。显示控制部133在选择深度切换目录DP的矩形时,将与相应的收容部的深度对应的观察图像作为显示图像来切换板图PmI的显示。此外,使用深度切换目录DP的观察图像的切换不限于矩形的选择,也可以利用使矩形的选择位置移动的深度切换目录DPa来实现。
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33相对于与具有多个收容部的容器相关的显示图像示出由用户选择的组的观察结果,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另外,显示控制部133在未使用检索条件的情况下,相对于与具有多个收容部的容器相关的显示图像示出由用户从一览(全部一览)选择出的观察结果,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另外,显示控制部133在使用检索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与具有多个收容部的容器相关的显示图像示出由用户从基于检索条件的一览选择的观察结果,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然后,显示控制部133针对显示图像示出观察结果中包含的收容部的观察图像,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
接下来,用户操作输入部121,为了组登记而按下编辑按钮EB(参照图9)。在此,编辑包含通过登记新的组来编辑组信息的情况。如图9所示,显示控制部133接受表示编辑按钮EB被按下的内容的信号。然后,如图10所示,显示控制部133显示观察图像OI及包含用于追加新组的组追加按钮AG的显示图像。接下来,如图11所示,用户操作输入部121,选择与希望追加到新组的收容部对应的2个以上的观察图像OI,并按下组追加按钮AG。在此,显示控制部133对应于观察图像OI的选择而显示使观察图像OI以规定颜色反转的显示图像。由此,显示控制部133接收表示组追加按钮AG按下的信号,如图12所示,显示控制部133显示包含输入(或编辑)新组组名的文本输入部KSb和执行组登记的登记按钮RB的显示图像。而且,显示控制部133以颜色、图框、线条等强调信息标明作为组登记的对象的观察图像OI。此外,在文本输入部KSb的附近配置有将观察结果等按组以不同颜色表现的组颜色目录GC。
接下来,如图13所示,用户操作输入部121,进行组颜色目录GC的选择和文本输入部KSb的组名输入,并按下登记按钮RB。由此,显示控制部133接收表示登记按钮RB按下的信号,如图14所示,显示控制部133显示包含确认图像CI的显示图像,其中,该确认图像CI示出确认组登记的执行的图像。用户在执行使用了分类基准的组登记的情况下,操作输入部121并按下确认图像CI中包含的登记按钮。另一方面,用户在不执行组登记的情况下,操作输入部121并按下确认图像CI中包含的取消按钮。如图15所示,显示控制部133在登记按钮被按下时显示包含表示组登记完成的内容的完成图像CS的显示图像。此时,登记部135将与新组相关的组信息保存于存储装置110。之后,如图16所示,显示控制部133在板图PmI的组名GN中显示包含新登记的组名的显示图像。如上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00完成组的登记。
图1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101中,获取部132判定是否已执行设定了检索条件的检索。例如,获取部132判定是向文本输入部KSa输入文本并按下检索按钮SB的检索、从使用条件检索部FSa、FSb、FSc、FSd的检索条件选择并按下检索按钮SB的检索及仅将检索按钮SB按下的检索中的哪一种。此时,获取部132在向文本输入部KSa输入文本并按下检索按钮SB的检索或从使用条件检索部FSa、FSb、FSc、FSd的检索条件选择并按下检索按钮SB的检索的情况(步骤S101:是)下,执行步骤S102中的处理。另一方面,获取部132在仅按下检索按钮SB的检索的情况(步骤S101:否)下,执行步骤S103中的处理。
在步骤S102中,获取部132获取基于检索条件的观察结果。例如,获取部132经由通信部131从存储装置110获取与检索条件相当的观察结果。在步骤S103中,获取部132获取全部观察结果。例如,获取部132经由通信部131从存储装置110获取全部观察结果。在步骤S104中,显示控制部133显示观察结果的一览。例如,显示控制部133将获取部132所获取的观察结果的一览示于显示图像,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
在步骤S105中,显示控制部133接受相对于观察结果的选择。例如,显示控制部133在观察结果的一览的显示图像中,接受用户对观察结果的选择来作为信号。在步骤S106中,显示控制部133显示板图。例如,显示控制部133相对于与具有多个收容部的容器相关的显示图像示出由用户选择的观察结果,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此时,显示控制部133也可以基于由运算部134进行的运算的执行结果,将针对观察结果的曲线图等示于显示图像,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另外,显示控制部133也可以将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深度切换目录DP等示于显示图像,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
在步骤S107中,显示控制部133接受相对于观察图像的选择和与所选择的观察图像对应的收容部的组登记。例如,显示控制部133接受表示编辑按钮EB被按下的信号。然后,显示控制部133将包含观察图像OI及组追加按钮AG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接下来,显示控制部133接受表示观察图像OI的选择和组追加按钮AG的按下的信号。此时,显示控制部133也可以显示以规定颜色使所选择的观察图像OI反转的显示图像。之后,显示控制部133将包含输入组名的文本输入部KSb和执行组登记的登记按钮RB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此时,也可以用图框等明示作为组登记的对象的观察图像OI。然后,显示控制部133接受表示组颜色目录GC的选择、输入文本输入部KSb的组名及登记按钮RB被按下的信号。
在步骤S108中,登记部135执行组登记。例如,登记部135针对作为新组的对象的观察结果,基于由显示控制部133接收到的组颜色及组名,将组信息保存于存储装置110。此外,组登记不限于新组登记。例如,如图11所示,用户也可以在选择观察图像OI后选择现有的组(这里是“组A”)并按下登记按钮RB。由此,登记部135也可以关于所选择的收容部将追加于“组A”中的组信息保存于存储装置110。
图1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观察图像的显示切换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201中,显示控制部133判定是否显示有板图。此时,显示控制部133在正在显示板图的情况(步骤S201:是)下,执行步骤S202中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未显示板图的情况(步骤S201:否)下,显示控制部133可以不执行观察图像的显示切换,因此结束处理。
在步骤S202中,显示控制部133判定是否接受了时间序列的切换操作。例如,显示控制部133判定是否选择了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的矩形。此外,显示控制部133也可以判定是否针对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a进行了使矩形的选择位置移动的操作。并且,显示控制部133在接受到表示时间序列的切换操作的信号的情况(步骤S202:是)下,在步骤S203中显示与时间序列对应的观察图像。例如,显示控制部133将对应于与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的矩形的位置相应的期间的观察图像作为显示图像,切换板图PmI的显示。另一方面,显示控制部133在未接受到时间序列的切换操作的情况(步骤S202:否)下,执行步骤S204中的处理。
在步骤S204中,显示控制部133判定是否接受了深度的切换操作。例如,显示控制部133判定是否选择深度切换目录DP的矩形。此外,显示控制部133也可以判定是否针对深度切换目录DPa进行了使矩形的选择位置移动的操作。并且,显示控制部133在接受到表示深度的切换操作的信号的情况(步骤S204:是)下,在步骤S205中显示与深度对应的观察图像。例如,显示控制部133在选择深度切换目录DP的矩形时,将与相应的收容部的深度对应的观察图像作为显示图像来切换板图PmI的显示。另一方面,显示控制部133在未接受到深度的切换操作的情况(步骤S204:否)下,执行步骤S201中的处理。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33在显示板图的期间内接受到表示针对时间序列切换目录TS或深度切换目录DP的操作的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切换为相应的观察图像并进行显示的处理。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的情况。
图1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9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a具有通信部131、获取部132、显示控制部133a、运算部134a及登记部135。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a连接有输入部121及显示部122。显示控制部133a与“控制部”对应。运算部134a与“时间运算部”对应。
获取部132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如上所述是基于整体观察图像及显微观察图像的图像,例如是由控制单元6生成的图像。获取部132的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显示控制部133a在显示图像显示在视觉上表现了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基于观察结果计算出的时间,即,显示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另外,显示控制部133a在接收解析结果中的时间的区间设定(例如表示用户的输入的信号等)时,在显示图像显示与所设定的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区间例如包含某一时刻与另一时刻之间或者在由实数组成的点(在该情况下为时刻)的集合中包含该集合内的任意的至少2点之间。
增减时间例如是表示在某一时刻的对象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至规定值为止所需的时间的信息,包含倍增时间。规定值能够对应于观察对象的对象物的种类等由用户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增减时间,以倍增时间为例来说明。倍增时间例如通过“TDT=ln·[(t1-t2)/(y1-y2)]”求出。TDT表示倍增时间,ln表示自然对数(loge2)。t1表示区间的开始位置的时间,t2表示区间的结束位置的时间。y1表示区间的开始位置的对象物的数量,y2表示区间的结束位置的对象物的数量。
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33a以对象物的数量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将绘制成曲线图来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基于该曲线图中的时间的区间(例如从细胞培养后的时间T1到时间T20的期间、从时间T5时间到T10的期间等)的设定的对象物的倍增时间分别示于显示图像,并将该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曲线图的纵轴不限于对象物的数量。显示控制部133a例如也可以以对象物的面积为纵轴,在显示图像中示出将观察结果绘制成曲线图的解析结果。另外,显示控制部133a例如也可以以对象物的周长为纵轴,在显示图像中示出将观察结果绘制成曲线图的解析结果。并且,显示控制部133a在接收到表示在视觉上表现的信息的曲线图中的时间的区间的变更的信号的情况下,在显示图像显示对应于所接收到的区间计算出的倍增时间,并将包含区间变更了的曲线图和与该变更的区间对应的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曲线图中的时间的区间的设定(例如初始设定、变更等)由用户一边视觉确认作为显示图像的一部分显示的曲线图(参照图像)一边通过用户操作来实现。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33a在用户操作的定时接收到表示曲线图中的时间的区间的变更的信号的情况下,将与变更的该区间对应的倍增时间示于显示图像。此外,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与显示图像的显示相关的详细处理。
图20至图2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包含解析结果和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此外,在图20中,作为一例使用组登记后的画面来说明。用户操作输入部121,在板图PmI中从组名GN选择已登记的组。由此,如图20所示,显示控制部133a将包含解析结果AR和表示倍增时间的倍增时间DT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其中,该解析结果AR表示与由用户从作为观察结果的一览所显示的多个组名中选择的组对应的解析结果。显示控制部133a例如在显示解析结果AR及倍增时间DT时,从存储装置110获取预先运算的倍增时间并显示。即,倍增时间也可以在将观察结果保存于存储装置110的定时预先运算。像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倍增时间的计算既可以在将观察结果保存于存储装置110的定时事先运算,也可以在接收到表示上述区间的变更的信号的定时运算。
另外,显示控制部133a也可以从运算部134a接受运算处理结果并显示倍增时间。即,运算部134a也可以在显示解析结果AR时实时运算倍增时间。另外,在用户选择其他组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33a示出对应于用户的选择而切换为相应的组的解析结果的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此时,显示控制部133a关于倍增时间也切换进行显示。此外,优选显示控制部133a将曲线图和倍增时间以处于一个画面(例如浏览器的一个画面等)的方式示于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图20中示出的解析结果AR是将属于组B的收容部的对象物的数量平均值与误差条一并在视觉上表现的例子。
另外,也可以与图20不同,在视觉上表现属于1个组的各收容部中的对象物的数量。在该情况下,如图21所示,解析结果AR以数量与收容部的数量对应的曲线来进行显示。另外,倍增时间DT针对曲线的每一条进行显示。对于不在显示区域中的倍增时间DT,用户能够使用滚动条确认。
另外,也可以与图20及图21不同,分别在视觉上表现属于多个组的收容部的对象物的数量平均值。在该情况下,如图22所示,解析结果AR用各曲线显示分别属于所选择的多个组的收容部的对象物的数量平均值。另外,倍增时间DT针对每一条曲线进行显示。即,显示控制部133a将分别与多个组对应的作为解析结果的曲线图示于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其中的多个组由用户从作为观察结果的一览显示的多个组名中选择。
另外,解析结果中的时间的区间也可以使用区间设定目录(例如2根移动条的图标等)来设定。如图23所示,显示控制部133a将解析结果中的设定时间的区间的区间设定目录TA、TB示于显示图像的曲线图上等。区间设定目录TA是设定区间的开始位置的时间的目录。在图23中,区间设定目录TA以“T0”表示。另外,T0与在倍增时间的运算中使用的“t1”的时间对应。区间设定目录TB是设定区间的结束位置的时间的目录。在图23中,区间设定目录TB以“T1”表示。另外,T1与倍增时间的运算中使用的“t2”的时间对应。用户通过使区间设定目录TA、TB各自移动至时间轴的任意位置来设定区间。即,显示控制部133a将以能够沿着解析结果中的时间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定区间的区间设定目录示于显示图像,在通过用户操作使区间设定目录移动了的情况下,接收区间的变更,将与所接收到的区间对应的倍增时间示于显示图像。
另外,显示控制部133a将与区间的日期时间相关的信息示于显示图像。在图23中,举出在倍增时间DT的上方显示区间的开始位置的日期时间及结束位置的日期时间的例子。即,显示控制部133a在通过用户操作使区间设定目录TA、TB移动了的情况下,对应于移动切换与所设定的区间的日期时间相关的信息并示于显示图像,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另外,在由区间设定目录TA、TB设定的区间的内外,显示控制部133a在显示图像中显示不同的表现效果。在图23中,举出采用隐藏区间外的表现效果来使进行区间设定目录TA、TB的移动操作的用户能够明确识别区间的例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曲线图(例如显示解析结果AR的部位)中,作为一例,示出该曲线图的纵轴及横轴的数据。例如,也可以在横轴显示与从观察开始日期时间到观察结束日期时间为止的期间内的时间相关的信息。例如,也可以在纵轴显示针对使用板图PmI的下拉菜单选择的项目的信息。例如,在使用下拉菜单选择细胞的数量的情况下,纵轴以0至1.0的(×107)等表示。例如,在使用下拉菜单选择细胞的占有面积率的情况下,纵轴以0至100(或者0至1.0)等比例表示。因此,曲线图的纵轴及横轴对应于显示的内容而变化。
图2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301中,获取部132从存储装置110获取与各组的观察结果相关的信息。在步骤S302中,显示控制部133a将包含与获取部132所获取的各组的观察结果相关的信息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在此,用户操作输入部121来选择任意的组。用户既可以选择多个组也可以仅选择1个组。
在步骤S303中,获取部132从存储装置110获取属于由用户选择的组的观察结果。然后,显示控制部133a将获取部132所获取的观察结果曲线化。在步骤S304中,运算部134a运算曲线图的时间轴的区间中的倍增时间。此外,显示控制部133a也可以使用预先存储于存储装置110中的倍增时间。在步骤S305中,显示控制部133a将包含曲线图和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
图2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表示与区间的设定对应的倍增时间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401中,运算部134a判定曲线图中的区间的设定是否发生了变更。此时,运算部134a在区间的设定变更了的情况(步骤S401:是)下,在步骤S402中,运算所设定的区间中的倍增时间。此外,显示控制部133a也可以使用预先存储于存储装置110中的倍增时间(与区间设定的变更后对应的倍增时间)。另一方面,在区间设定未变更的情况(步骤S401:否)下,执行步骤S404中的处理。
在步骤S403中,显示控制部133a将包含由运算部134a运算出的倍增时间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在步骤S404中,显示控制部133a判定是否选择了其他组。此时,在选择了其他组的情况(步骤S404:是)下,显示控制部133a结束显示与所显示的解析结果对应的倍增时间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未选择其他组的情况(步骤S404:否)下,执行步骤S401中的处理。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第3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的情况。
图2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26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b具有通信部131、获取部132、显示控制部133b、运算部134b及登记部135。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b连接有输入部121和显示部122。显示控制部133b与“控制部”对应。运算部134b与“时间运算部”、“归一化运算部”对应。
显示控制部133b将基于区间归一化的解析结果示于显示图像。例如,显示控制部133b在显示基于使用区间设定目录TA、TB等的区间设定的解析结果的状况下,通过用户操作接受使解析结果归一化的指示。然后,显示控制部133b在接受到归一化的指示的情况下,从存储装置110获取基于所设定的区间的归一化的运算结果。接下来,显示控制部133b将作为基于所获取的运算结果归一化的解析结果的曲线图示于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此外,基于所设定的区间的归一化的运算结果也可以适当地由运算部134b运算。即,运算部134b在通过用户操作接受到使解析结果归一化的指示的情况下,执行与解析结果的归一化相关的运算执行。由此,显示控制部133b将基于运算部134b的运算结果归一化的作为解析结果的曲线图示于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此外,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与包含归一化的解析结果的显示图像的显示相关的详细处理。
图27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解析结果的归一化的例子的图。此外,在图27中,以与2个收容部中的对象物的数量对应的解析结果(曲线图)为例来说明。如图27的左方所示,在将观察结果中包含的各收容部中的对象物的数量绘制为曲线图的情况下,不易知晓在所设定的区间中收容部A和收容部B中的哪个更好地进行了培养(例如细胞的成熟度的优劣或分化状态的优劣)。例如,在区间的开始与结束的中间附近,收容部B的对象物的数量比收容部A的对象物的数量多,但在区间的结束附近,收容部A的对象物的数量比收容部B的对象物的数量多。因而,用户指示基于所设定的区间实施归一化。由此,如图27的右方所示,在归一化的解析结果中,无反转地表示出了收容部A和收容部B的对象物的数量。也就是说,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可知收容部A与收容部B相比更好地进行了培养。
作为一例,归一化能够以如下方式运算。例如,将区间开始T0的值设为“1.00”(基准),使曲线图整体归一化。将收容部A的T0处的值(对象物的数量)设为“30”,将下一个值设为“60”,进一步将T1处的值设为“65”。运算部134b针对收容部A的解析结果以“60÷30=2.00”、“65÷30=2.17”等的方式进行运算。另一方面,将收容部B的T0处的值(对象物的数量)设为“15”,将下一个值设为“50”,进一步将T1处的值设为“70”。运算部134b针对收容部B的解析结果以“50÷15=3.33”、“70÷15=4.67”等的方式进行运算。运算部134b针对全部值执行上述的运算。此外,在归一化后,纵轴的标度也变更。基于以上结果,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收容部A与收容部B相比更加好地进行了培养。
图28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实施解析结果的归一化的操作的例子的图。图29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实施解析结果的归一化解除的操作的例子的图。如图28所示,用户在显示有描绘出对象物数量的解析结果的状况下,在基于区间设定目录TA、TB设定的区间外的区域Op的某一位置进行例如左键点击等的第1操作。由此,显示控制部133b执行所显示的解析结果的归一化。如图29所示,用户在显示归一化后的解析结果的状况下,在基于区间设定目录TA、TB设定的区间外的区域Op的某一位置,进行例如右键点击等的第2操作。由此,显示控制部133b解除所显示的解析结果(归一化后的解析结果)的归一化。也就是说,显示控制部133b通过在区域Op的位置实施第1操作及第2操作,从而切换图28示出的解析结果和图29示出的解析结果并显示于显示部122。
图3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步骤S501中,显示控制部133b判定是否接受到归一化的指示。例如,显示控制部133b判定是否接受到通过用户操作在基于区间设定目录TA、TB设定的区间外的区域Op的位置执行了第1操作的内容。此时,显示控制部133b在接受到归一化的指示的情况(步骤S501:是)下,在步骤S502中,基于所设定的区间将曲线图归一化并示于显示图像,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例如,显示控制部133b在接受到在区域Op的位置执行了第1操作的内容的情况下,从存储装置110获取与归一化相关的运算结果,将基于运算结果归一化后的曲线图示于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此外,也可以使运算部134b执行与归一化相关的运算结果。另一方面,显示控制部133b在未接受到归一化的指示的情况(步骤S501:否)下,执行步骤S503中的处理。
在步骤S503中,显示控制部133b判定是否接受了解除归一化的指示。例如,显示控制部133b判定是否接受了通过用户操作在基于区间设定目录TA、TB设定的区间外的区域Op的位置执行了第2操作的内容。此时,显示控制部133b在接受了解除归一化的指示的情况(步骤S503:是)下,在步骤S504中,将解除归一化的曲线图示于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例如,显示控制部133b在接受了在区域Op的位置执行了第2操作的内容的情况下,解除归一化,将归一化前的曲线图示于显示图像,并将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22。另一方面,显示控制部133b在未接收到解除归一化的指示的情况(步骤S503:否)下,执行步骤S505中的处理。
在步骤S505中,显示控制部133b判定是否选择了其他组。此时,显示控制部133b在选择了其他组的情况(步骤S505:是)下,针对解析结果实施归一化或结束解除归一化的处理。另一方面,显示控制部133b在未选择其他组的情况(步骤S505:否)下,执行步骤S501中的处理。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第4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31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如图31所示,信息处理系统SYS具有第1终端30、第2终端40、终端装置80、信息处理装置100及培养系统BS。第1终端30、第2终端40、终端装置80及信息处理装置100经由网络N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网络N可以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及局域网中的某一个,也可以是上述多种网络组合而成的网络。
终端装置80由多个网关装置80a构成。网关装置80a通过有线或无线与培养系统BS连接。此外,在信息处理系统SYS中采用多个培养系统BS经由终端装置80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构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单个培养系统BS经由终端装置80与信息处理装置100连接的构成。另外,在信息处理系统SYS中,信息处理装置100可以设有多个也可以设有单个。另外,各信息处理装置100可以包含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全部功能,也可以包含部分功能。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0能够通过云计算实现。
在信息处理系统SYS中,能够从用户侧的终端(第1终端30、第2终端40等)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0,使用在相应的终端的显示部显示的浏览器阅览、操作观察结果。信息处理装置100作为服务器在获取部中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然后,信息处理装置100在图像生成部中生成包含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的显示图像。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当在图像生成部中接收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显示图像显示与所设定的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接下来,信息处理装置100在输出部中经由网络N向用户终端输出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显示图像。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100包含例如计算机系统。信息处理装置100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处理程序,按照所读取的信息处理程序执行各种处理。该信息处理程序例如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将在视觉上表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示于显示图像;当接收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显示图像显示与所设定的区间对应的增减时间。信息处理程序也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例如,non-transitory tangible media: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中来提供。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运算部134在以曲线显示在视觉上表现了解析结果的信息的情况下,从多个观察图像运算(例如相加、取平均)该曲线图上显示的1个数据(例如曲线图的横轴的数据等)来计算。
此外,技术范围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方式。存在省略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1个以上要件的情况。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要件能够适当组合。另外,按照法律规定,将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引用的全部文献的公开内容引用作为本说明书记载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00…信息处理装置、110…存储装置、121…输入部、122…显示部、131…通信部、132…获取部、133…显示控制部、134…运算部、135…登记部。

Claims (25)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部,其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以及
控制部,其在显示图像示出在视觉上表现所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所述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
所述控制部当接收到所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与所设定的所述区间对应的所述增减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接收所述解析结果中的时间的所述区间相对于所述显示图像的变更,并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与所接收到的所述区间对应的所述增减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象物包含细胞,
所述增减时间是所述细胞的倍增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运算所述增减时间的时间运算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存储装置获取所述增减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设定所述解析结果中的时间的所述区间的区间设定目录,并接收基于所述区间设定目录的所述区间的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
以能够沿着所述解析结果中的时间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定所述区间的所述区间设定目录。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基于所述区间而进行了归一化的所述解析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执行与所述解析结果的归一化相关的运算的归一化运算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基于所述归一化运算部的运算结果而进行了归一化的所述解析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存储装置获取所述解析结果中的基于所述区间的归一化的运算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第1操作而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进行了归一化的所述解析结果,根据与所述第1操作不同的第2操作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解除了归一化的所述解析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所述解析结果中的在所述区间的内外不同的表现效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与所述区间的日期时间相关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针对由用户选择出的所述观察结果的所述解析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针对由所述用户从所述观察结果的一览选择出的所述观察结果的所述解析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重叠示出针对由用户选择出的多个所述观察结果的多个所述解析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而示出切换了所述解析结果的所述显示图像。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解析结果和所述增减时间以处于一个画面的方式示于所述显示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将所述观察结果的信息绘制成曲线图的所述解析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对象物的数量作为与所述解析结果中的时间轴不同的所述曲线图的轴而示于所述显示图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对象物的面积作为与所述解析结果中的时间轴不同的所述曲线图的轴而示于所述显示图像。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对象物的周长作为与所述解析结果中的时间轴不同的所述曲线图的轴而示于所述显示图像。
2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
在显示图像示出在视觉上表现所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所述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与所设定的所述区间对应的所述增减时间。
24.一种信息处理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处理:
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
在显示图像示出在视觉上表现所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所述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以及
当接收到所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与所设定的所述区间对应的所述增减时间。
25.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通过云计算向用户终端输出显示图像,所述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具备:
获取部,其获取从对象物的延时摄影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以及
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包括在视觉上表现所述观察结果的解析结果、和表示与所述对象物相关的规定值的增减所需的时间的增减时间在内的所述显示图像;以及
输出部,其经由网络将由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显示图像向所述用户终端输出,
所述图像生成部当接收到所述解析结果中的区间的设定时,在所述显示图像示出与所设定的所述区间对应的所述增减时间。
CN201980100800.1A 2019-09-27 2019-09-27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Pending CN1145027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38164 WO2021059488A1 (ja) 2019-09-27 2019-09-27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2713A true CN114502713A (zh) 2022-05-13

Family

ID=75166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0800.1A Pending CN114502713A (zh) 2019-09-27 2019-09-27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98736A1 (zh)
EP (1) EP4043547A4 (zh)
JP (1) JPWO2021059488A1 (zh)
CN (1) CN114502713A (zh)
WO (1) WO202105948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0422A (ja) * 2005-07-12 2007-02-01 Olympus Corp 生体試料培養観察装置、生体試料培養観察方法、および生体試料培養観察用プログラム
WO2009031283A1 (ja) * 2007-09-03 2009-03-12 Nikon Corporation 培養装置、培養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903532A (zh) * 2008-03-24 2010-12-01 株式会社尼康 细胞观察的图像解析方法、图像处理程序和图像处理装置
EP2690168B1 (en) * 2011-03-24 2019-08-07 Nikon Corporation Culture apparatus, culture apparatus system, culture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EP3156477B1 (en) 2014-06-16 2023-04-19 Nik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maturity of a cell included in a target colony
JP2017023055A (ja) * 2015-07-22 2017-02-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細胞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細胞管理方法
CN110099995A (zh) * 2017-01-06 2019-08-0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细胞观察系统
JPWO2018142702A1 (ja) * 2017-01-31 2019-11-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培養支援装置、観察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9488A1 (ja) 2021-04-01
EP4043547A4 (en) 2023-07-12
US20220398736A1 (en) 2022-12-15
JPWO2021059488A1 (zh) 2021-04-01
EP4043547A1 (en) 2022-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6809B2 (en)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omputer, and culture state analyzing method
JPWO2009031283A1 (ja) 培養装置、培養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672700B2 (ja) 細胞観察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013319A1 (ja) 細胞塊の成熟判定手法、この手法を用いた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細胞塊の製造方法
EP2272971B1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image for cell observation,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5531378B2 (ja) インキュベータおよびインキュベータのスケジュール管理方法
JP5516108B2 (ja) 観察装置、観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55082B2 (ja) 病理診断支援装置及び病理診断支援方法
US10762327B2 (en) Image-processing device and cell observation system
CN11450271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程序及信息处理系统
KR101458555B1 (ko) 전자의무기록 시스템 기반 이미지 데이터 표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738069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2105948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1540443A (zh) 医学影像显示方法和通信终端
JP2009229276A (ja) 細胞観察の画像解析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6034073B2 (ja) 画像解析装置および画像解析方法
JP2022020559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133146B1 (en) Cell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ell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ell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recording unit provided in cell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evice provided in cell observ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JP694680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99614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93917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US11348350B2 (en) Observ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JP5917260B2 (ja) コロニー計数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16393A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CN114862748A (zh) 样本图像分析系统、样本图像展示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