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1347A - 丝线卷取机 - Google Patents

丝线卷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1347A
CN114481347A CN202111072743.6A CN202111072743A CN114481347A CN 114481347 A CN114481347 A CN 114481347A CN 202111072743 A CN202111072743 A CN 202111072743A CN 114481347 A CN114481347 A CN 114481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lcrum
yarn
guide
guides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27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仓踏青
田中竣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481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1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4Pulleys, rollers, or rotary ba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1/00Other features of manufacture
    • D01D11/04Fixed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03Arrangements for threading or unthreading the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6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formed to maintain a plurality of filaments in spaced re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3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 B65H2701/3132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extruded from spinner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丝线卷取机,能够可靠地降低支点导丝器的局部磨损,且不需要支点导丝器的轴承。多个支点导丝器(16)构成为,具有中心轴的辊状,在其外周面上钩挂丝线(Y),并且在丝线卷取时不围绕中心轴旋转。具备:移动机构,使多个支点导丝器(16)在丝线卷取时的卷取位置与挂丝作业时的挂丝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旋转机构(30),当通过移动机构使多个支点导丝器(16)在卷取位置与挂丝位置之间移动时,使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16)自动地围绕中心轴旋转。

Description

丝线卷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线卷取机,使多根丝线一边以在卷取轴的轴向上排列的多个支点导丝器为支点横动、一边卷取到安装于卷取轴的多个筒管上。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丝线卷取机,使从纺丝装置纺出的多根丝线,一边横动一边卷取到安装于卷取轴的多个筒管上。在这种丝线卷取机中,在卷取轴的轴向上排列设置有成为使丝线横动时的支点的多个支点导丝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设置有具有在与卷取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的辊状的支点导丝器(在专利文献2中为引导辊),在支点导丝器的外周面上钩挂丝线。在专利文献1中构成为,支点导丝器在丝线卷取时不围绕中心轴旋转。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支点导丝器成为能够围绕中心轴自由旋转的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7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31438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那样,当支点导丝器在丝线卷取时不旋转的情况下,由于高速行进的丝线与支点导丝器的外周面的相同部分持续接触,因此支点导丝器的局部磨损容易发展。作为其结果,丝线与支点导丝器的接触状态发生改变,有可能导致丝线的品质降低。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有使支点导丝器旋转的导丝器转动机构,通过使支点导丝器旋转,由此能够变更与丝线接触的接触位置。然而,当忘记使导丝器转动机构动作时,存在支点导丝器的局部磨损发展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支点导丝器构成为能够自由旋转,因此在丝线卷取时通过与丝线的摩擦而支点导丝器总是旋转,能够抑制局部的磨损。然而,当丝线高速行进时,支点导丝器也高速旋转,因此支点导丝器的轴承是必须的。然而,由于支点导丝器的高速旋转而轴承容易提前破损,而存在其维护需要成本、麻烦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线卷取机,能够可靠地降低支点导丝器的局部磨损,且不需要支点导丝器的轴承。
本发明为一种丝线卷取机,使多根丝线一边以在卷取轴的轴向上排列的多个支点导丝器为支点横动、一边卷取到安装于上述卷取轴的多个筒管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构成为,具有中心轴的辊状,在其外周面上钩挂上述丝线,并且在丝线卷取时不围绕上述中心轴旋转,该丝线卷取机具备:移动机构,使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在丝线卷取时的卷取位置与挂丝作业时的挂丝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旋转机构,当通过上述移动机构使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在上述卷取位置与上述挂丝位置之间移动时,使一个以上上述支点导丝器围绕上述中心轴自动旋转。
在本发明中,支点导丝器构成为,能够通过移动机构而在卷取位置与挂丝位置之间移动。而且,设置有旋转机构,当通过移动机构使支点导丝器移动时,该旋转机构使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自动旋转。由此,每当向支点导丝器进行挂丝作业时,就能够使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可靠地旋转,能够可靠地降低支点导丝器的局部磨损。此外,由于构成为在丝线卷取时支点导丝器不旋转,因此不会置身于由于丝线的行进而引起的高速旋转中,能够不需要支点导丝器的轴承。此外,不必使局部磨损不成为太大问题的支点导丝器旋转,因此旋转机构只要使局部磨损容易成为问题的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旋转即足够。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中包括上述轴向的两端的两个上述支点导丝器。
在一般的丝线卷取机中,在卷取轴的轴向上排列的多个支点导丝器中,越是接近端部的支点导丝器,丝线的卷挂角越大,因此从丝线承受的表面压力越大,磨损越容易成为问题。由此,如果通过旋转机构至少使两端的两个支点导丝器旋转,则能够大体消除支点导丝器的局部磨损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中包括全部上述支点导丝器。
如此,对于全部支点导丝器,能够可靠地降低局部磨损。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旋转机构具有:齿轮部,形成于上述支点导丝器或者保持上述支点导丝器的保持部件;以及动作部件,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的移动时,通过使上述齿轮部动作而使上述支点导丝器旋转。
根据这样的旋转机构,例如1次使支点导丝器旋转齿轮部的一个齿的量那样地使支点导丝器的旋转量的调整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移动机构具有:多个滑块,支承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导轨,上述多个滑块能够滑动地安装于该导轨;以及驱动部,使上述多个滑块沿着上述导轨移动。
根据这样的移动机构,只要使滑块沿着导轨移动,就能够使支点导丝器移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卷取位置向上述挂丝位置移动时,在上述导轨的长边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滑块彼此接近。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多个支点导丝器位于挂丝位置时,多个支点导丝器以接近的状态集合,因此挂丝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动作部件设置于上述滑块,上述动作部件具有:突出部,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位于上述卷取位置时,该突出部从上述滑块突出;以及动作部,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卷取位置向上述挂丝位置移动时,当上述突出部被相邻的上述滑块按压时,使上述齿轮部动作。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支点导丝器向挂丝位置移动时,能够通过动作部件可靠地使支点导丝器旋转规定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设置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上述动作部件向上述突出部从上述滑块突出的方向施力。
如果设置这样的施力部件,则在支点导丝器向卷取位置移动时,能够自动地返回到突出部从滑块突出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设置有卡止部件,该卡止部件在丝线卷取时使上述齿轮部不动作。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丝线卷取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齿轮部的旋转,在丝线卷取时能够避免支点导丝器非意图地旋转。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动作部件由能够变形的弹性材料形成,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卷取位置向上述挂丝位置移动时,当上述突出部被相邻的上述滑块按压时,通过上述动作部件变形,上述动作部使上述齿轮部运动,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挂丝位置向上述卷取位置移动时,通过上述动作部件的恢复力,上述突出部从上述滑块突出。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支点导丝器向卷取位置移动时,能够自动地返回到突出部从滑块突出的状态。此外,通过利用动作部件的恢复力而不需要施力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在丝线卷取时使上述齿轮部卡止的卡止部与上述动作部件一体形成。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丝线卷取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齿轮部的旋转,能够避免丝线卷取时支点导丝器非意图地旋转。此外,由于卡止部与动作部件一体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动作部件设置于上述导轨。
如果将动作部件设置于导轨,则与将动作部件设置于各滑块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动作部件的数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动作部件具有动作部,仅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向上述长边方向的一侧移动时,该动作部通过使上述齿轮部动作而使上述支点导丝器旋转。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支点导丝器向长边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动作部件不使支点导丝器旋转,容易进行支点导丝器的旋转量的调整。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动作部沿着上述长边方向延伸且能够弹性变形,上述动作部的上述一侧的端部具有越朝向上述一侧越从上述齿轮部分离的形状。
如果动作部为这样的形状,则在支点导丝器向长边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动作部通过与齿轮部接触而以从齿轮部远离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避免动作部使支点导丝器旋转。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滑块之间的摩擦力被调整为,在丝线卷取时上述支点导丝器不会由于上述丝线而旋转。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取消在丝线卷取时防止齿轮部旋转的卡止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引导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动作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的动作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丝线卷取机
13:筒管支架(卷取轴)
16:支点导丝器
20:移动机构
21:滑块
22:导轨
23:气缸(驱动部)
30、40、50:旋转机构
32、42、52:保持部件
32a、42a、52a:齿轮部
33、43、53:动作部件
33a、43d:突出部
33b、43e、53b:动作部
34:弹簧(施力部件)
35:卡止部件
43f:卡止部
B:筒管
Y: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所涉及的丝线卷取机应用于纺丝牵引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纺丝牵引装置)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丝牵引装置的侧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将图1所示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定义为纺丝牵引装置的前后左右上下。
纺丝牵引装置1是对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6根)丝线Y进行牵引的装置,具备导丝辊3、4以及丝线卷取机10。纺丝装置2配置在纺丝牵引装置1的上方,纺出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多根丝线Y。导丝辊3、4配置在纺丝装置2的下方,由未图示的马达旋转驱动。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根丝线Y经由导丝辊3、4而向丝线卷取机10输送。
丝线卷取机10配置在导丝辊3、4的下方。丝线卷取机10具有由内置于机体11的转台12悬臂支承的2个筒管支架13(相当于本发明的卷取轴)。筒管支架13沿着前后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轴向)延伸,其后端部由转台12支承。在筒管支架13上,能够沿着前后方向安装多个筒管B。筒管支架13由未图示的马达围绕轴旋转驱动。
转台12是具有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的圆板状的部件,在圆周方向上相差180度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上分别安装有筒管支架13。通过使转台12旋转,由此2根筒管支架13在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之间移动。在上方位置的筒管支架13中,将多根丝线Y卷取于多个筒管B而形成多个卷装P。另一方面,在下方位置的筒管支架13中,进行多个卷装P的回收、以及新的多个筒管B的安装。
丝线卷取机10具有悬臂支承于机体11的支承框架14。支承框架14的后端部由机体11支承。在支承框架14的上方配置有引导单元15。在引导单元15中,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与丝线Y的根数为相同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6个)的支点导丝器16。在支承框架14上,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与丝线Y的根数为相同数量的横动装置17。横动装置17以对应的支点导丝器16为支点而使丝线Y在前后方向上横动。
在支承框架14的下方,配置有由支承框架14能够旋转地支承的接触辊18。接触辊18与上方位置的筒管支架13所保持的多个卷装P的外周面接触。在丝线卷取时,接触辊18一边对卷装P施加规定的接触压力一边旋转,由此能够对卷装P的形状进行梳理。
(引导单元)
对引导单元15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引导单元15的侧视图。图2的(a)图表示多个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的状态,图2的(b)图表示多个支点导丝器16位于挂丝位置的状态。所谓卷取位置是向多个筒管B卷取多根丝线Y时的多个支点导丝器16的位置。所谓挂丝位置是向多个支点导丝器16钩挂多根丝线Y时的多个支点导丝器16的位置。多个支点导丝器16构成为,能够通过移动机构20而在卷取位置与挂丝位置之间移动。
引导单元15具有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以及移动机构20而构成。移动机构20具有多个滑块21、导轨22、以及气缸23(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部)。滑块21设置有与支点导丝器16相同的数量,将支点导丝器16支承为能够旋转。
支点导丝器16是从滑块21向右方突出(参照图5)、并具有在与筒管支架1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的辊状部件。丝线Y钩挂于支点导丝器16的外周面,在丝线卷取时,丝线Y以与支点导丝器16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行进。如之后说明的那样,支点导丝器16构成为,在丝线卷取时不会由于丝线Y的行进而围绕中心轴旋转。
导轨22是沿着前后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部件,经由未图示的托架而固定于支承框架14。在导轨22上,多个滑块21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能够滑动地安装。在前后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滑块21彼此,通过未图示的带而相互连结着。在最后侧的滑块21上连结有气缸23的杆23a。
如图2的(a)图所示那样,在气缸23的杆23a收缩时,多个滑块21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即,多个支点导丝器16也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此时的多个支点导丝器16的位置为卷取位置。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时,丝线Y与各支点导丝器16之间的接触点、即丝线Y的横动支点成为等间隔。
从导丝辊4向位于卷取位置的多个支点导丝器16分配的多根丝线Y的丝线通道,相对于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多个支点导丝器16的中心的铅垂面而对称。前半部分的8根丝线Y钩挂于支点导丝器16的前侧,而后半部分的8根丝线Y钩挂于支点导丝器16的后侧。此外,多个支点导丝器16中的越接近端部的支点导丝器16,丝线Y的卷挂角越大,作为其结果,丝线Y的表面压力越大,因此越容易产生磨损。
在向多个支点导丝器16进行挂丝作业时,使气缸23驱动而使杆23a伸长。于是,与杆23a连结的最后侧的滑块21向前方移动。接着,最后侧的滑块21与其前方相邻的滑块21抵接而向前方按压,同样,各滑块21重复与其前方相邻的滑块21抵接而向前方按压的动作。此外,此处的“抵接”这种表述,例如图3的(b)图所示那样,也包含经由其他部件(后述的动作部件33的突出部33a)而滑块21彼此间接地接触的方式。
当最前侧的滑块21与设置在导轨22的前端部的未图示的限位器抵接时,气缸23停止。作为其结果,全部滑块21以与导轨22的前端部相互接近的状态集合。此时的多个支点导丝器16的位置为挂丝位置。位于挂丝位置的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以相互接近了的状态集合于导轨22的前端部,因此容易向多个支点导丝器16进行挂丝作业。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代替上述那样的限位器而导轨22的前端部作为限位器起作用,也可以是气缸23的杆23a与限位器抵接而停止的构成。
在挂丝作业结束后,当使气缸23驱动而使杆23a收缩时,最后侧的滑块21向后方移动。将最后侧的滑块21与其前方相邻的滑块21连结的带完全伸开时,前方相邻的滑块21被向后方拉动。之后,各滑块21同样地被向后方拉动,由此多个支点导丝器16返回图2的(a)图所示的卷取位置。此外,使滑块21移动的驱动部不限定于气缸23,也可以是马达等其他促动器。
(旋转机构的第一实施例)
对旋转机构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旋转机构30的动作的图。图3的(a)图表示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的状态,图3的(b)图表示支点导丝器16位于挂丝位置的状态。图3所示的支点导丝器16表示最前侧的支点导丝器16。
在本实施例中,在各滑块21上设置有旋转装置31,设置于各滑块21的旋转装置31的集合体为旋转机构30。旋转装置31构成为,具有:形成于对支点导丝器16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32的齿轮部32a;以及使齿轮部32a动作的动作部件33。支点导丝器16固定于保持部件32,能够与保持部件32一体旋转。保持部件32以能够围绕支点导丝器16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块21(参照图5的保持部件52)。由此,支点导丝器16构成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在本实施例中,齿轮部32a、动作部件33以及后述的卡止部件35全部设置于滑块21的表面侧(右侧)。然而,这些也可以设置滑块21的背面侧(左侧)。
动作部件33是突出部33a、动作部33b以及连接部33c一体形成的部件。突出部33a是在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时、从滑块21向后方突出的部位。突出部33a朝向滑块21的后侧延伸,在支点导丝器16位于挂丝位置时,被后方相邻的滑块21向前方按压。动作部33b是使齿轮部32a动作的部位,通过其顶端部按压齿轮部32a的齿。连接部33c是将突出部33a与动作部33b连接的部位。动作部件33被弹簧34(相当于本发明的施力部件)向后方、即突出部33a从滑块21突出的方向施力。此外,突出部33a不是必须向后方突出,只要是被后方相邻的滑块21能按压的位置,则也可以向其他方向突出。
图3所示的支点导丝器16为,在丝线卷取时由于丝线Y的行进而沿着图3的逆时针方向被施加转矩。设置有使齿轮部32a卡止的卡止部件35,以便在丝线卷取时支点导丝器16不会由于该转矩而旋转。卡止部件35能够围绕支点35a而摆动,且被弹簧36朝向齿轮部32a施力。卡止部件35的顶端部位于齿轮部32a的齿与齿之间而卡止齿轮部32a,由此能够防止齿轮部32a逆时针旋转,进而防止支点导丝器16逆时针旋转。此外,卡止部件35以及齿轮部32a的齿成为在齿轮部32a顺时针旋转时、其旋转不会被卡止部件35妨碍的形状。
在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通过后方相邻的滑块21将动作部件33的突出部33a向前方按压。于是,动作部件33的动作部33b使齿轮部32a顺时针旋转,由此支点导丝器16也顺时针旋转。此时,由于被按压于顺时针旋转的齿轮部32a的齿,因此卡止部件35逆时针摆动,卡止部件35不会妨碍齿轮部32a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动作部件33使支点导丝器16即齿轮部32a旋转的角度,被调整为齿轮部32a的一个齿的量。在此,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中的最端部的支点导丝器16中,丝线Y的卷挂角成为最大,产生磨损的圆周方向范围也最大。由此,当将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的角度(齿轮部32a的一个齿的量),设为最端部的支点导丝器16上的丝线Y的卷挂角以上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端部的支点导丝器16中的磨损的发展。但是,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多少并不限于此,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当向支点导丝器16的挂丝作业结束,支点导丝器16从挂丝位置返回卷取位置时,后方相邻的滑块21远离。于是,利用弹簧34的施加力,动作部件33向后方移动,突出部33a从滑块21向后方突出。当支点导丝器16返回到卷取位置且开始丝线Y的卷取时,虽然由于丝线Y的行进而对支点导丝器16作用逆时针方向的转矩,但如上述那样,通过卡止部件35防止支点导丝器16的旋转。
此外,此处虽然对相对于最前侧的支点导丝器16而设置的旋转装置31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前侧钩挂丝线Y的前侧8个支点导丝器16为同样的构成。另一方面,在后侧8个支点导丝器16中,由于在后侧钩挂丝线Y,因此在丝线卷取时由于丝线Y的行进而施加转矩的方向成为与前侧8个支点导丝器16相反的顺时针方向。因此,相对于后侧8个支点导丝器16设置的齿轮部32a、动作部件33以及卡止部件35,与图3所示的情况前后对称地配置。此外,在此说明过的方式仅为一个例子,在前侧钩挂丝线Y的支点导丝器16的数量、以及在后侧钩挂丝线Y的支点导丝器16的数量,能够适当地变更,也不一定数目相同。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对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支点导丝器16构成为,能够通过移动机构20而在卷取位置与挂丝位置之间移动。然后,设置有旋转机构30,当通过移动机构20使支点导丝器16移动时,该旋转机构30使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16自动地旋转。由此,每当向支点导丝器16进行挂丝作业时,就能够使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16可靠地旋转,能够可靠地降低支点导丝器16的局部磨损。此外,由于构成为在丝线卷取时支点导丝器16不旋转,因此不会置身于由于丝线Y的行进而引起的高速旋转中,能够不需要支点导丝器16的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中包括轴向两端的两个支点导丝器16。在一般的丝线卷取机10中,在筒管支架13的轴向上排列的多个支点导丝器16中,越是接近端部的支点导丝器16,丝线Y的卷挂角越大,因此从丝线Y承受的表面压力越大,磨损越容易成为问题。由此,如果通过旋转机构30至少使两端的两个支点导丝器16旋转,则能够大体消除支点导丝器16的局部磨损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中包括全部支点导丝器16。如此,对于全部支点导丝器能够可靠地降低局部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30具有:齿轮部32a,形成于保持支点导丝器16的保持部件32;以及动作部件33,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的移动时,通过使齿轮部32a动作而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根据这样的旋转机构30,例如以1次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齿轮部32a的一个齿的量的方式,使支点导丝器16的旋转量的调整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0具有:多个滑块21,支承多个支点导丝器16;导轨22,多个滑块21能够滑动地安装于该导轨22;以及气缸23,使多个滑块21沿着导轨22移动。根据这样的移动机构20,只要使滑块21沿着导轨22移动,就能够使支点导丝器16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在导轨22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上相互相邻的滑块21彼此接近即可。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位于挂丝位置时,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以接近的状态集合,因此挂丝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动作部件33设置于滑块21,动作部件33具有:突出部33a,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时,该突出部33a从滑块21突出;以及动作部33b,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当突出部33a被相邻的滑块21按压时,使齿轮部32a动作。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支点导丝器16移动到挂丝位置时,能够通过动作部件33可靠地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规定量。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将动作部件33向突出部33a从滑块21突出的方向施力的弹簧34。通过设置这样的弹簧34,在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时,能够自动地返回到突出部33a从滑块21突出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在丝线卷取时不使齿轮部32a动作的卡止部件35。根据这样的构成,在丝线卷取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齿轮部32a的旋转,在丝线卷取时能够避免支点导丝器16非意图地旋转。
(旋转机构的第二实施例)
对旋转机构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例共通的构成适当地省略说明,主要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旋转机构40的动作的图。图4的(a)图表示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的状态,图4的(b)图表示支点导丝器16位于挂丝位置的状态。图4所示的支点导丝器16表示最前侧的支点导丝器16。在前侧钩挂丝线Y的前侧8个支点导丝器16为同样构成,但关于后侧8个支点导丝器16,齿轮部42a以及动作部件43与图4所示的情况前后对称地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各滑块21上设置有旋转装置41,设置于各滑块21的旋转装置41的集合体为旋转机构40。旋转装置41构成为,具有形成于保持支点导丝器16的保持部件42的齿轮部42a、以及使齿轮部42a动作的动作部件43。支点导丝器16固定于保持部件42,能够与保持部件42一体旋转。保持部件42以能够围绕支点导丝器16的中心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块21(参照图5的保持部件52)。由此,支点导丝器16构成为能够围绕中心轴旋转。在本实施例中,齿轮部42a以及动作部件43设置于滑块21的背面侧(左侧)。然而,它们也可以设置于滑块21的表面侧(右侧)。
动作部件43由能够变形的弹性材料、例如树脂构成。动作部件43是固定部43a、第一臂部43b、第二臂部43c、突出部43d、动作部43e以及卡止部43f被一体形成的部件。动作部件43被配置为,由第一臂部43b和第二臂部43c包围齿轮部42a。
固定部43a通过螺栓等固定于滑块21,并成为第一臂部43b以及第二臂部43c的基端部。第一臂部43b在从固定部43a向下方延伸之后弯曲而向后方延伸。第二臂部43c从固定部43a向后方延伸。突出部43d形成在第一臂部43b的顶端部。突出部43d是在支点导丝器16位于卷取位置时从滑块21向后方突出的部位。动作部43e从第一臂部43b的顶端部分支并朝向齿轮部42a延伸。动作部43e是使齿轮部32a动作的部位,通过其顶端部按压齿轮部42a的齿。卡止部43f形成于第二臂部43c的顶端部。卡止部43f是如下部位:使齿轮部42a卡止,以便在丝线卷取时支点导丝器16不会由于丝线Y的行进而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动作部件43的突出部43d被后方相邻的滑块21向前方按压。于是,固定部43a所固定着的动作部件43的第一臂部43b如图4的(b)图所示那样变形。作为其结果,动作部件43的动作部43e使齿轮部42a顺时针旋转,由此,支点导丝器16也顺时针旋转。此时,以通过顺时针旋转的齿轮部42a的齿将卡止部43f向后方按压的方式第二臂部43c变形,从而卡止部43f不会妨碍齿轮部42a的旋转。
当向支点导丝器16的挂丝作业结束、使支点导丝器16从挂丝位置向卷取位置返回时,随着后方相邻的滑块21远离,第一臂部43b通过动作部件43的恢复力而返回到原本的形状,突出部43d的一部分从滑块21向后方突出。当支点导丝器16返回到卷取位置并开始丝线Y的卷取时,由于丝线Y的行进而对支点导丝器16作用逆时针方向的转矩,但如上述那样,通过卡止部43f防止支点导丝器16的旋转。
(第二实施例的效果)
对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说明,但省略由与第一实施例共通的构成带来的效果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动作部件43由能够变形的弹性材料形成,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当突出部43d被相邻的滑块21按压时,动作部件43产生变形,由此动作部43e使齿轮部42a动作,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从挂丝位置向卷取位置移动时,通过动作部件43的恢复力而突出部43d从滑块21突出。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支点导丝器16移动到卷取位置时,能够自动地返回到突出部43d从滑块21突出的状态。此外,由于利用动作部件43的恢复力而不需要施力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丝线卷取时使齿轮部42a卡止的卡止部43f,与动作部件43一体形成。根据这样的构成,在丝线卷取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齿轮部42a的旋转,能够避免在丝线卷取时支点导丝器16非意图地旋转。此外,卡止部43f与动作部件43一体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
(旋转机构的第三实施例)
对旋转机构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例共通的构成适当地省略说明,主要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机构50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机构50的动作部件53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旋转机构50的动作的图。
图7的(a)图表示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图7的(b)图表示支点导丝器16从挂丝位置向卷取位置移动时。
本实施例的旋转机构50与第一实施例的旋转机构30以及第二实施例的旋转机构40大体上具有两个不同点。第1点在于,未设置在丝线卷取时使齿轮部52a卡止以便不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的卡止部件(或者卡止部)。第2点在于,动作部件53不设置于各滑块21而设置于导轨22。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旋转机构50构成为,具有形成于保持各支点导丝器16的保持部件52的齿轮部52a、以及使齿轮部52a动作的动作部件53。支点导丝器16固定于保持部件52,并能够与保持部件52一体旋转。如图5所示那样,保持部件52安装于在滑块21的表面(右表面)上形成的安装孔21a中。保持部件52与滑块21之间的摩擦力被调整为,在丝线卷取时即使丝线Y行进,支点导丝器16即保持部件52也不会由此而围绕中心轴旋转。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省略卡止部件。齿轮部52a设置于滑块21的背面侧(左侧),并通过固定于导轨22的动作部件53而动作。
动作部件53由能够变形的弹性材料、例如金属、树脂形成,并配置在齿轮部52a的下端部附近。如图6所示那样,动作部件53是固定部53a以及动作部53b一体形成的部件。固定部53a通过螺栓等固定于导轨22。动作部53b沿着导轨22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延伸。动作部53b的前部成为大致水平的面,在沿着前后方向观察时与齿轮部52a的下端部重叠(参照图5)。由此,能够通过动作部53b的前端部来按压齿轮部52a的齿。动作部53b的后端部成为越朝向后侧越从齿轮部52a分离的倾斜部。此外,动作部53b的后端部只要是越朝向后侧越从齿轮部52a分离的形状,则也可以不倾斜而弯曲。
如图7的(a)图所示那样,在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当齿轮部52a与动作部53b的倾斜部抵接时,动作部53b被齿轮部52a向下方按压。作为其结果,动作部53b以向下方挠曲的方式变形,不会使齿轮部52a旋转。另一方面,如图7的(b)图所示那样,在支点导丝器16从挂丝位置向卷取位置移动时,齿轮部52a的齿被动作部53b的前端部相对地按压,齿轮部52a顺时针旋转,由此,支点导丝器16也顺时针旋转。保持部件52与滑块21之间的摩擦力被调整为,齿轮部52a在被动作部53b的顶端部按压时能够旋转的程度。即,保持部件52与滑块2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丝线卷取时的丝线Y的张力、且小于动作部53b的前端部按压齿轮部52a的力。
根据本实施例,当支点导丝器16在卷取位置与挂丝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设置于导轨22的动作部件53,支点导丝器16围绕中心轴旋转。因此,只要将动作部件53设置于全部支点导丝器16(滑块21)通过的位置上,则动作部件53的数量为一个就足够。但是,动作部件53的个数不相对于一个,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成为在支点导丝器16从挂丝位置向卷取位置移动时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的构成,但也可以在支点导丝器16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或者,只要最终支点导丝器16从原本的位置旋转了,则可以在从卷取位置向挂丝位置移动时、以及从挂丝位置向卷取位置移动时的双方,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
(第三实施例的效果)
对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说明,但省略由与第一实施例共通的构成带来的效果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动作部件53设置于导轨22。通过将动作部件53设置于导轨22,与在各滑块21上设置动作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动作部件53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动作部件53具有动作部53b,仅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向导轨22的长边方向的一侧(后侧)移动时,该动作部53b通过使齿轮部52a动作来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根据这样的构成,在支点导丝器16向另一侧(前侧)移动时,动作部件53不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从而支点导丝器16的旋转量的调整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动作部53b沿着导轨22的长边方向(前后方向)延伸,且能够弹性变形,动作部53b的一侧的端部(后端部)具有越朝向一侧(后侧)越从齿轮部52a分离的形状。如果动作部53b为这样的形状,则在支点导丝器16向另一侧(前侧)移动时,动作部53b通过与齿轮部52a接触而以从齿轮部52a远离的方式变形,因此能够避免动作部53b使支点导丝器16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部件52与滑块21之间的摩擦力被调整为,在丝线卷取时支点导丝器16不会由于丝线Y而旋转。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取消在丝线卷取时用于防止齿轮部52a旋转的卡止部件。
(其他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而得到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支点导丝器16的保持部件32、42、5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齿轮部32a、42a、52a。然而,也可以在支点导丝器16的外周面上形成齿轮部。
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卡止部件35,在第二实施例中设置卡止部43f。然而,也可以代替设置卡止部件35以及卡止部43f,而如第三实施例那样增大保持部件32、42与滑块21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在丝线卷取时使支点导丝器16不旋转。相反,在第三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卡止部件。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机构30、40、50使全部支点导丝器16旋转。然而,旋转机构30、40、50也可以仅使局部磨损容易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支点导丝器16(例如两端的支点导丝器16)旋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位于挂丝位置时,多个支点导丝器16以相互接近了的状态集合在导轨22的顶端部。然而,在如第三实施例那样、动作部件53设置于导轨22的情况下,多个支点导丝器16在挂丝位置处不必相互接近。即,即使在多个支点导丝器16不改变相互的间隔而在卷取位置与挂丝位置之间一体地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Claims (15)

1.一种丝线卷取机,使多根丝线一边以在卷取轴的轴向上排列的多个支点导丝器为支点横动、一边卷取到安装于上述卷取轴的多个筒管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构成为,具有中心轴的辊状,在其外周面上钩挂上述丝线,并且在丝线卷取时不围绕上述中心轴旋转,
上述丝线卷取机具备:
移动机构,使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在丝线卷取时的卷取位置与挂丝作业时的挂丝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旋转机构,当通过上述移动机构使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在上述卷取位置与上述挂丝位置之间移动时,使一个以上上述支点导丝器围绕上述中心轴自动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中包括上述轴向两端的两个上述支点导丝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个以上支点导丝器中包括全部上述支点导丝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机构具有:
齿轮部,形成于上述支点导丝器或者保持上述支点导丝器的保持部件;以及
动作部件,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的移动时,通过使上述齿轮部动作而使上述支点导丝器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具有:
多个滑块,支承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
导轨,上述多个滑块能够滑动地安装于该导轨;以及
驱动部,使上述多个滑块沿着上述导轨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卷取位置向上述挂丝位置移动时,在上述导轨的长边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上述滑块彼此接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作部件设置于上述滑块,
上述动作部件具有:
突出部,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位于上述卷取位置时,该突出部从上述滑块突出;以及
动作部,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卷取位置向上述挂丝位置移动时,当上述突出部被相邻的上述滑块按压时,使上述齿轮部动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上述动作部件向上述突出部从上述滑块突出的方向施力。
9.如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卡止部件,该卡止部件在丝线卷取时使上述齿轮部不动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作部件由能够变形的弹性材料形成,
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卷取位置向上述挂丝位置移动时,当上述突出部被相邻的上述滑块按压时,通过上述动作部件变形而上述动作部使上述齿轮部运动,
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上述挂丝位置向上述卷取位置移动时,利用上述动作部件的恢复力,上述突出部从上述滑块突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在丝线卷取时使上述齿轮部卡止的卡止部与上述动作部件一体形成。
12.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作部件设置于上述导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作部件具有动作部,仅在上述多个支点导丝器向上述长边方向的一侧移动时,该动作部通过使上述齿轮部动作而使上述支点导丝器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动作部沿着上述长边方向延伸且能够弹性变形,
上述动作部的上述一侧的端部具有越朝向上述一侧越从上述齿轮部分离的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取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滑块之间的摩擦力被调整为,在丝线卷取时上述支点导丝器不会由于上述丝线而旋转。
CN202111072743.6A 2020-10-23 2021-09-14 丝线卷取机 Pending CN1144813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8038 2020-10-23
JP2020178038A JP2022069073A (ja) 2020-10-23 2020-10-23 糸巻取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1347A true CN114481347A (zh) 2022-05-13

Family

ID=7782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2743.6A Pending CN114481347A (zh) 2020-10-23 2021-09-14 丝线卷取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88488B1 (zh)
JP (1) JP2022069073A (zh)
CN (1) CN11448134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1062B2 (ja) * 2011-07-22 2015-04-3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機
DE102013001889A1 (de) * 2013-02-02 2014-08-0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ufspulmaschine
WO2016180679A1 (de) * 2015-05-12 2016-11-1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ufspul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88488A1 (en) 2022-04-27
EP3988488B1 (en) 2023-09-06
JP2022069073A (ja) 2022-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2113B (zh) 横动装置以及丝线卷绕装置
EP2792629B1 (en) Traverse device in a yarn winding apparatus
JP5398462B2 (ja) 糸搬送装置
US4244176A (en) Device for waxing a yarn
US4165603A (en) Apparatus for waxing yarn using solid wax on a textile machine
JP2014009404A (ja) ドラフト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JP6436751B2 (ja) 糸条巻取装置
CN114481347A (zh) 丝线卷取机
CN114476822A (zh) 丝线卷取机
JPH11193183A (ja) 弾性糸用紡糸巻取機及び弾性糸パッケージ
JP7130365B2 (ja) クロス捲きパッケージを生産する繊維機械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における綾振り三角形領域に配置された機械式糸貯留装置用糸ガイドプーリー
CN104891272A (zh) 纺织机的具有上蜡装置的工作站
JP3355727B2 (ja) 織機の耳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耳糸供給装置
JP5191911B2 (ja) トラバース装置
JP2023131992A (ja) 糸巻取機
JP2022085641A (ja) 糸巻取機
US5417045A (en) Traveller changer
JP2595033Y2 (ja) 組紐機
JP3963539B2 (ja) 糸条自動巻取り装置
CN114808168A (zh) 导丝体以及丝线卷取机
WO2013031607A1 (ja) 紡績機
JPS6316500B2 (zh)
JP2897751B2 (ja) パーンワインダ
US1295565A (en) Carrier for braiding-machines.
JP2020193402A (ja) 仮撚加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