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5877A -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5877A
CN114475877A CN202011164571.0A CN202011164571A CN114475877A CN 114475877 A CN114475877 A CN 114475877A CN 202011164571 A CN202011164571 A CN 202011164571A CN 114475877 A CN114475877 A CN 114475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mode
motorcycle
lock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45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至斌
简永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45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58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5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3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characterised by locking arrangements, e.g. top case locks integrated in a vehicle central lockin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目前只能在特定操作模式下开启置物箱以致不便的问题。包括:一个锁具本体;一个旋转控制模块,具有一个旋钮可旋转地设于该锁具本体上方,以供旋转切换操作模式;一个按压控制模块,具有一个按钮位于该旋钮内;及一个电控模块,具有一个控制器耦接一个触动开关及一个置物箱锁栓,在任一个操作模式下,该按钮皆可受按压以触发该触动开关,使该触动开关发出一个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控制该置物箱锁栓解锁。

Description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摩托车的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搭配主开关锁使用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论是消耗燃油或电力的摩托车,都已发展出使用免钥匙启动系统(keyless)取代传统实体钥匙控制的主开关锁。但是,以免钥匙启动系统控制的现有主开关锁大多具有一个转钮,该转钮是于一个主盘上设有一个凸出的片体,供使用者可捏持该片体以带动该主盘旋转,实现切换操作模式的效果。
然而,上述现有的主开关锁,由于受到其转钮外型的限制,使得控制置物箱或能源箱盖开启的按钮需与该转钮分开设置,而大部分的业者会选择将控制置物箱或能源箱盖开启的按钮设于摩托车把手附近。如此,使用者在操作时,需要先将该转钮转到对应的操作模式(例如转到“置物箱开启模式”、“能源箱盖开启模式”或两者通用的“开启模式”等),再将视线转移到把手处并按下对应的按钮,才能通过电控方式或机械式的连动机构来开启置物箱或能源箱盖,故操作便利性不甚理想。
再且,该现有的主开关锁需将该转钮转到对应的操作模式,方可控制置物箱或能源箱盖的开启。然而,用户在各种操作模式下都经常会有需要开启置物箱的需求,故该现有的主开关锁会造成使用者在欲开启置物箱时,都要转动该转钮以离开当下的操作模式,并转到特定的操作模式才能控制置物箱开启,使用上十分不便。
有鉴于此,现有的主开关锁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主开关锁可以将控制置物箱开启的按钮整合在旋钮内,使整体控制更集中、操作更方便。
本发明的次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在任何操作模式下都可借助按压位于旋钮中的按钮,以控制置物箱锁栓解锁。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可确保能源箱盖只能在车辆熄火的状态下被开启,以提升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可提升组装及操作便利性。
本发明依锁栓的轴向定义为Y方向,且Y方向为前、后向,X方向为左、右向,Z方向为上(顶)、下(底)向;另外,本发明全文所述如“内”、“外”、“侧面”等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主要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全文所记载的组件及构件使用“一”或“一个”的量词,仅是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发明范围的通常意义;于本发明中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一的概念也包括多个的情况,除非其明显意指其他意思。
本发明全文所述“结合”、“组合”或“组装”等近似用语,主要包括连接后仍可不破坏构件地分离,或是连接后使构件不可分离等型态,是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欲相连的构件材质或组装需求予以选择的。
本发明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包括:一个锁具本体;一个旋转控制模块,具有一个旋钮可旋转地设于该锁具本体上方,以供旋转切换操作模式;一个按压控制模块,具有一个按钮位于该旋钮内;及一个电控模块,具有一个控制器耦接一个触动开关及一个置物箱锁栓,在任一个操作模式下,该按钮皆可受按压以触发该触动开关,使该触动开关发出一个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控制该置物箱锁栓解锁。
据此,本发明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主开关锁可以将控制置物箱开启的按钮整合在旋钮内,使整体控制更集中、操作更方便,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此外,该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是可供用户在任何操作模式下都能借助按压位于旋钮中的按钮,以控制置物箱锁栓解锁,实现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钮指向一个第一模式时,不下压且转动该旋钮可以连动一个转轴旋转,并可以由该转轴上的一个上凸块连动一个旋转片在该锁具本体内转动以连动一个拉索。如此,可以由简易的结构控制与该拉索相对应的对象被解锁而开启,具有提升组装及操作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锁具本体可以具有一个转动槽连通一个中心孔与一个滑槽,一个滑动件可位移地设于该滑槽中并可以连接该拉索,该转轴可以贯穿该中心孔及该旋转片,该转轴的上凸块可以穿入该旋转片的一个卡槽,该旋转片位于该转动槽并可以具有一个拨动臂伸入该滑槽中抵接该滑动件。如此,可以由简易的结构,确保该拉索只会在该转轴往预定方向转动时才会被连动,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操作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锁具本体可以具有一个滑槽,一个滑动件可位移地设于该滑槽中并连接该拉索,该旋转片可以具有一个拨动臂伸入该滑槽中抵接该滑动件,该旋转片转动时可以由该拨动臂带动该滑动件在该滑槽中位移并压缩该滑槽中的一个弹性件。如此,放开该旋钮时,该弹性件可以推抵该滑动件回复到位移前的位置,同时造成该旋转片、该转轴及该旋钮都能自动转回到旋转前的位置,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按压控制模块可以具有一个座体位于该旋钮内并结合该锁具本体,该触动开关可以定位设置于该座体,该按钮可以位于该座体上方,一个弹性件可以抵接该按钮与该座体。如此,该弹性件可以推抵该按钮自动回复到受按压前的位置,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钮可以具有一个旋动环及一个底盘,该旋动环内部与该底盘上方可以共同形成容置该按钮和该触动开关的空间,一个转轴可以由顶端结合该底盘。如此,该旋转控制模块的构件简易且便于容置该按钮和该触动开关,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转控制模块具有与该旋钮同动的一个转轴,该转轴可以穿入一个锁定盘的一个带动孔,该旋钮旋转时可以由该转轴带动该锁定盘同步旋转。如此,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旋转控制模块可以具有一个卡珠可伸缩地设于该锁定盘的环周面,该锁具本体的内壁可以具有多个模式卡槽,当该锁定盘旋转到对位于其中一个模式卡槽时,该卡珠可以伸入该模式卡槽。如此,该卡珠可以在伸入该模式卡槽时回馈操作手感,让抓持该旋钮的使用者能感受到,以便确认已成功切换操作模式,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钮可以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锁定盘同动,一个锁定阀组装于该锁具本体并耦接该控制器,该旋钮指向一个第一模式时,该控制器可以控制该锁定阀的一个销件伸出而穿入该锁定盘的一个锁孔,使该锁定盘无法转动以限制该旋钮无法转动;该电控模块可以在检测到一个感应钥匙以确认身份辨识正确后,由该控制器自动控制该锁定阀的销件缩回。如此,使用者能马上操控旋转该旋钮以切换使用模式,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操作模式可以包括一个断开模式、一个接通模式及一个开启模式,该旋钮指向该断开模式的位置可以位于该开启模式与该接通模式的位置之间。如此,即使是在接通模式下,欲开启能源箱盖前,该旋钮都必须旋转通过该断开模式而熄火,才能被转到指向该开启模式而开启能源箱盖,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功效。
其中,该旋钮指向一个第一模式时,可以先下压该旋钮,使与该旋钮同动的一个转轴可以由一个推臂伸入一个位移板的一个槽孔中,再转动该旋钮,由该推臂推动该位移板产生位移,以连动结合该位移板的一个锁栓伸出。如此,可以由简易的结构与操作方式区隔不同的操作模式,具有提升组装及操作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推臂可以凸出于该转轴的环周面,该转轴的环周面可以凹陷有一个避让槽,该避让槽可以与该推臂径向相对。如此,可以由该转轴提供多项操控功能,具有提升简化零件及提升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配置于摩托车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主开关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旋钮与操作模式关系图;
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主开关锁的组合剖面图;
图5:沿图4的A-A线剖面图;
图6:沿图5的C-C线剖面图;
图7:如图6拉动拉索的动作图;
图8:沿图5的D-D线剖面图;
图9:如图8切换操作模式的动作图;
图10: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主开关锁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11:如图10下压并转动转轴的动作图;
图12:沿图4的B-B线剖面图;
图13:如图12由转轴推动位移板以伸出锁栓的动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锁具本体
11:中心孔
111:限位块
12:转动槽
13:滑槽
14:滑动件
15:位移板
151:槽孔
16:锁栓
17:栓孔
18:底盖
19:模式卡槽
2:旋转控制模块
21:旋钮
21a:旋动环
21b:底盘
22:转轴
221:上凸块
222:下凸块
223:推臂
224:避让槽
23:旋转片
231:拨动臂
232:卡槽
24:锁定盘
241:带动孔
242:凸部
243:锁定孔
25:卡珠
3:按压控制模块
31:按钮
32:座体
4:电控模块
41:控制器
42:触动开关
43:接触开关
44:锁定阀
441:销件
5:置物箱锁栓
K:感应钥匙
L:主开关锁
S:弹性件
T:箱盖
T1:扣环
W: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是本发明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个主开关锁L、一个电控模块4及一个置物箱锁栓5,该电控模块4的部分构件设于该主开关锁L,且该电控模块4耦接该置物箱锁栓5,故可借助操控该主开关锁L而使该电控模块4启动,以控制该置物箱锁栓5切换锁固状态。
详细地说,请参照图1、图5所示,该主开关锁L具有一个锁具本体1、一个旋转控制模块2及一个按压控制模块3,该旋转控制模块2具有一个旋钮21可旋转地设于该锁具本体1上方,以供旋转切换操作模式;该按压控制模块3则具有一个按钮31位于该旋钮21内。该电控模块4具有一个控制器41耦接一个触动开关42及该置物箱锁栓5,该触动开关42可例如位于该按钮31下方,该置物箱锁栓5则可以是控制摩托车置物箱上锁与否的锁具。
如此,该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可以在任一个操作模式下,借助按压该按钮31以触发该触动开关42,使该触动开关42发出一个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41,从而由该控制器41控制该置物箱锁栓5从上锁状态切换成解锁状态。也就是说,该控制器41控制该置物箱锁栓5解锁时,该置物箱锁栓5可以对该摩托车置物箱的一个箱盖T上的一个扣环T1解栓,使该箱盖T能够被翻掀以便使用者置物或取物。其中,本实施例是以开启座垫下方的摩托车置物箱为例进行说明,即该箱盖T可以为摩托车的座垫;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置物箱锁栓5也可以是用于其他部位的摩托车置物箱的锁具,故不以摩托车置物箱的型态来限制本发明的应用。另外,本发明也不限制该控制器41的设置位置,其是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以依据车型或配线考虑等因素予以变更,故不以附图所示的设置位置为限。
此外,本发明以下提供上述主开关锁L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使具有该主开关锁L的摩托车能够实施上述控制方式,并具有其他实用功能。
请参照图2、图4所示,该锁具本体1可以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一个中心孔11,该中心孔11内可以凸出有一个限位块111(如图10所示)。该中心孔11可以连通一个转动槽12,该转动槽12另外可以连通一个滑槽13,一个滑动件14可位移地设于该滑槽13中,该滑动件14可以连接一个拉索W,以于该滑动件14产生位移时连动该拉索W,从而由该拉索W控制相对应的对象(例如能源箱盖)可以被解锁而开启,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予赘述。该锁具本体1还可以具有一个位移板15,该位移板15位于该中心孔11下方,该位移板15具有一个槽孔151,一个锁栓16由一端卡接该位移板15,使该位移板15受推移时可带动该锁栓16由该锁具本体1的一个栓孔17伸出或缩入;一个底盖18可以结合于该锁具本体1的底端。
请参照图2、图5所示,该旋转控制模块2可以具有一个转轴22穿设于该锁具本体1的中心孔11,该转轴22可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该旋钮21,以与该旋钮21同步旋转,且下压该旋钮21还可以连动该转轴22在该中心孔11中轴向位移。
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旋钮21可以具有一个旋动环21a及一个底盘21b,该旋动环21a是可供使用者抓持旋转的构件,该底盘21b可以结合于该旋动环21a的底端,以于该旋动环21a内部与该底盘21b上方共同形成可供容置该按钮31和该触动开关42的空间,并供使用者可以从该旋动环21a的中间按压该按钮31,该底盘21b则可以供该转轴22的顶端结合。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可通过设置多个弹性件S,以辅助移动的构件能在外力消失后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例如,可以由其中一个弹性件S抵接该旋钮21的底端与该锁具本体1,以及由另一个弹性件S抵接该转轴22的底端与该底盖18,使该两个弹性件S可共同辅助该旋钮21及该转轴22在受下压后能自动回复到受按压前的初始位置。
请参照图2、图5、图6所示,该转轴22的环周面可以具有一个上凸块221。该旋转控制模块2可以具有一个旋转片23位于该转动槽12并由该转轴22贯穿,该旋转片23具有一个拨动臂231伸入该滑槽13中并抵接该滑动件14,该旋转片23的内周面则可以具有一个卡槽232,该旋钮21及该转轴22未被下压时,该转轴22的上凸块221可以穿入该卡槽232。
请参照图2、图10所示,该转轴22的环周面另外可以具有一个下凸块222、一个推臂223及一个避让槽224,该下凸块222与该上凸块221相间隔,且该上凸块221较该下凸块222邻近该旋钮21。该旋钮21及该转轴22未被下压时,该转轴22的下凸块222可以位于该中心孔11的限位块111的一侧,该推臂223则可以位于该位移板15的槽孔151之上而未伸入该槽孔151。该避让槽224可以从该转轴22的环周面凹陷,并与该推臂223径向相对。
请参照图2、图8所示,该旋转控制模块2还可以具有一个锁定盘24,该转轴22的截面可以呈非圆形,该转轴22可以穿入该锁定盘24的一个带动孔241,以于该旋钮21旋转时,由该转轴22带动该锁定盘24同步旋转。其中,该锁定盘24的上表面可以具有一个凸部242。该锁定盘24另外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锁定孔243,该锁定孔243约邻近于该锁定盘24的外周缘,本实施例的锁定孔243是以两个来做说明。一个卡珠25可伸缩地设于该锁定盘24的环周面,该锁具本体1的内壁则可以具有多个模式卡槽19,当该锁定盘24旋转到对位于其中一个模式卡槽19时,该卡珠25可伸入该模式卡槽19并回馈操作手感,让抓持该旋钮21的使用者能感受到,以便确认已成功切换操作模式;当该旋钮21再被转动时,该卡珠25则可随该锁定盘24旋转而离开该模式卡槽19,改抵接该锁具本体1的内壁直到对位于另一个模式卡槽19。
请参照图2、图5所示,该按压控制模块3可以具有一个座体32,该座体32位于该旋钮21内以供该触动开关42定位设置,该座体32另外结合该锁具本体1而不会随该旋钮21相对于该锁具本体1旋转。该按钮31概位于该座体32上方,另外由一个弹性件S抵接该按钮31与该座体32,使该按钮31受按压时可压缩该弹性件S及触发该触动开关42,并于按压力道消失后由该弹性件S推抵该按钮31回复到受按压前的位置。
请参照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控模块4,除了前述可被该按钮31触发的触动开关42外,还可以具有一个接触开关43及一个锁定阀44。该旋钮21转到指向一个第一模式时,该锁定盘24的凸部242是如图8所示与该接触开关43形成错位而不相抵接;该旋钮21转到指向一个第二模式时,该锁定盘24的凸部242则可以如图9所示抵接该接触开关43,进而触发该接触开关43,使该接触开关43可以发出一个触发讯号至该电控模块4的控制器41。该锁定阀44则组装于该锁具本体1并耦接该控制器41,该锁定阀44具有可伸缩的一个销件441;该旋钮21转到指向图8所示的模式位置时,该销件441可以对位在该锁定盘24的其中一个锁定孔243上方,使该销件441伸出时可以穿入该锁定孔243,实现锁定而致使该锁定盘24无法旋转的效果;而该旋钮21转到指向图9所示的模式位置时,该销件441则与该锁定盘24的两个锁定孔243均形成错位。
请参照图1、图3、图5所示,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下将前述的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分别设定为断开模式(在图3中标示为“OFF”)与接通模式(在图3中标示为“ON”)。此外,该电控模块4的控制器41还可与一个感应钥匙K相耦接,以于该旋钮21转到指向该断开模式(车辆熄火)时,通过检测到该感应钥匙K以确认身份辨识正确后,该控制器41才会在接收到该按钮31受按压致使该触动开关42所发出的触发讯号后,控制该置物箱锁栓5从上锁状态切换成解锁状态,以便正确的用户能在断开模式下借助按压该按钮31而开启置物箱。相对地,该旋钮21转到指向该接通模式时,由于在该接通模式下该控制器41本来就需要反复确认身份辨识正确,故于该接通模式下按压该按钮31以触发该触动开关42时,该控制器41也可不另外重新进行身份辨识的确认就实时地控制该置物箱锁栓5解锁。
此外,请参照图2、图3、图6所示,该旋钮21在指向该断开模式的位置时,该旋钮21于未受下压的状态下往预定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切换操作模式的过程中,该转轴22会随该旋钮21同步旋转,且该上凸块221可在该卡槽232中位移而不会连动该旋转片23转动。相对地,请配合参照图7所示,该旋钮21往相反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以切换操作模式的过程中,该转轴22会随该旋钮21同步旋转,且可以由该上凸块221连动该旋转片23转动,从而带动该滑动件14在该滑槽13中产生位移,以连动该拉索W并压缩一个弹性件S;而放开该旋钮21时,则可以借助该弹性件S推抵该滑动件14回复到位移前的位置,同时造成该旋转片23、该转轴22及该旋钮21逆向转回旋转前的位置(如图6所示状态),使该旋钮21能自动回到指向该断开模式的位置。
另一方面,请参照图2、图10所示,由于该旋钮21指向该断开模式,且该旋钮21及该转轴22未被下压时,该转轴22的下凸块222可以位于该中心孔11的限位块111的一侧,故该转轴22只能逆时针旋转至该下凸块222接触该限位块111为止。且该转轴22的推臂223则可以因为位于该位移板15的槽孔151之上而未伸入该槽孔151,使该转轴22逆时针旋转以连动该旋转片23拉动该拉索W的过程中,该推臂223都不会接触到该位移板15而造成该位移板15的位移,故不会带动该锁栓16伸出。
请参照图2、图3所示,承上述,本实施例可以另外具有一个第三模式,该第三模式可以被设定为开启模式(在图3中标示为“OPEN”),即该旋钮21转到指向该开启模式时,可连动该拉索W以开启某对象,例如能源箱盖,以便加油或更换电池。较佳地,该断开模式的位置可以位于该开启模式与该接通模式的位置之间。如此,即使是在接通模式下,欲开启能源箱盖前,该旋钮21都必须旋转通过该断开模式而熄火,才能被转到指向该开启模式而开启能源箱盖,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请参照图4、图8所示,该旋钮21指向该断开模式时,用户可在欲离开车辆时控制(例如遥控)该锁定阀44的销件441伸出并穿入对应的该锁定孔243,使该锁定盘24被该销件441锁定而无法旋转,进而限制与该锁定盘24同动的该转轴22与该旋钮21也都无法旋转,故在该断开模式下,只要该锁定盘24被上锁,即可在使用者离开车辆的期间,避免任意人操控该旋钮21而具有防盗效果。相对地,请配合参照图1所示,当使用者带着该感应钥匙K回到车辆附近时,该电控模块4可以在检测到该感应钥匙K以确认身份辨识正确后,由该控制器41自动控制该锁定阀44的销件441缩回,让使用者马上就能操控旋转该旋钮21以切换使用模式。
请参照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可以另具有一个第四模式,该第四模式可以被设定为上锁模式(在图3中标示为“LOCK”),即该旋钮21转到指向该上锁模式时,可连动该锁具本体1的锁栓16伸出,以将车辆龙头上锁。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启模式与该上锁模式同样可以位于该断开模式的同一侧,为能区别此两个操作模式,本实施例设定从该断开模式直接逆时针旋转可以切换至该开启模式,而从该断开模式先下压再逆时针旋转则可以切换至该上锁模式。
详细地说,欲将车辆龙头上锁时,可在该旋钮21指向该断开模式的位置下压该旋钮21,致使该转轴22的推臂223从位于该位移板15的槽孔151上方的位置(如图10所示),改变成对位且伸入该槽孔151的位置(如图11、图12所示);同时,该转轴22的下凸块222顶端则可以下移至低于该中心孔11的限位块111底端,使该转轴22旋转时,该下凸块222不会受到该限位块111的挡止。
如此,请参照图4、图12、图13所示,在下压状态下逆时针转动该旋钮21的过程中,该转轴22的推臂223可推动该位移板15位移,从而连动该锁栓16伸出以锁定车辆龙头。又,在转动该转轴22的过程中,该转轴22的避让槽224可以供该槽孔151的局部周缘通过,使该位移板15可顺畅地位移而不会与该转轴22发生干涉。
另一方面,请参照图5、图11所示,当该旋钮21转到指向该上锁模式并回复到未受下压的位置时,该下凸块222可以抵接在该限位块111的另一侧。又,请再参照图8、图13所示,该旋钮21指向该上锁模式时,使该锁定盘24可以由另一个锁孔243(在图8中位于右侧的锁孔243)与该锁定阀44的销件441相对,故于该上锁模式下,该锁定阀44也可以由其销件441锁定该锁定盘24,进而在使用者离开车辆的期间,使该旋钮21无法被转动以达到防盗效果。
请参照图1、图3、图5所示,值得一提的是,该旋钮21转到指向该上锁模式时,可与指向该断开模式时相同,通过检测到该感应钥匙K以确认身份辨识正确后,该控制器41才会在接收到该按钮31受按压致使该触动开关42所发出的触发讯号后,控制该置物箱锁栓5从上锁状态切换成解锁状态,以便正确的用户能在上锁模式下借助按压该按钮31而开启置物箱。此外,本实施例虽使该旋钮21被转到指向该开启模式以连动该拉索W后,可在转动该旋钮21的外力消失后,自动转回指向该断开模式的位置,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该旋钮21可以维持停留在指向该开启模式的位置时,将也可在该开启模式下借助按压该按钮31而开启置物箱。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主开关锁是可以将控制置物箱开启的按钮整合在旋钮内,使整体控制更集中、操作更方便,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功效。此外,该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是可供用户在任何操作模式下都能借助按压位于旋钮中的按钮,以控制置物箱锁栓解锁,实现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再者,该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还可确保能源箱盖只能在车辆熄火的状态下被开启,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锁具本体;
一个旋转控制模块,具有一个旋钮可旋转地设于该锁具本体上方,以供旋转切换操作模式;
一个按压控制模块,具有一个按钮位于该旋钮内;及
一个电控模块,具有一个控制器耦接一个触动开关及一个置物箱锁栓,在任一个操作模式下,该按钮都可受按压以触发该触动开关,使该触动开关发出一个触发讯号至该控制器,由该控制器控制该置物箱锁栓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旋钮指向一个第一模式时,不下压且转动该旋钮以连动一个转轴旋转,并由该转轴上的一个上凸块连动一个旋转片在该锁具本体内转动以连动一个拉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具本体具有一个转动槽连通一个中心孔与一个滑槽,一个滑动件可位移地设于该滑槽中并连接该拉索,该转轴贯穿该中心孔及该旋转片,该转轴的上凸块穿入该旋转片的一个卡槽,该旋转片位于该转动槽并具有一个拨动臂伸入该滑槽中抵接该滑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具本体具有一个滑槽,一个滑动件可位移地设于该滑槽中并连接该拉索,该旋转片具有一个拨动臂伸入该滑槽中抵接该滑动件,该旋转片转动时由该拨动臂带动该滑动件在该滑槽中位移并压缩该滑槽中的一个弹性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按压控制模块具有一个座体位于该旋钮内并结合该锁具本体,该触动开关定位设置于该座体,该按钮位于该座体上方,一个弹性件抵接该按钮与该座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旋钮具有一个旋动环及一个底盘,该旋动环内部与该底盘上方共同形成容置该按钮和该触动开关的空间,一个转轴由顶端结合该底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控制模块具有与该旋钮同动的一个转轴,该转轴穿入一个锁定盘的一个带动孔,该旋钮旋转时由该转轴带动该锁定盘同步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控制模块具有一个卡珠可伸缩地设于该锁定盘的环周面,该锁具本体的内壁具有多个模式卡槽,当该锁定盘旋转到对位于其中一个模式卡槽时,该卡珠伸入该模式卡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旋钮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锁定盘同动,一个锁定阀组装于该锁具本体并耦接该控制器,该旋钮指向一个第一模式时,该控制器可控制该锁定阀的一个销件伸出而穿入该锁定盘的一个锁孔,使该锁定盘无法转动以限制该旋钮无法转动;该电控模块在检测到一个感应钥匙以确认身份辨识正确后,由该控制器自动控制该锁定阀的销件缩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模式包括一个断开模式、一个接通模式及一个开启模式,该旋钮指向该断开模式的位置位于该开启模式与该接通模式的位置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旋钮指向一个第一模式时,先下压该旋钮,使与该旋钮同动的一个转轴由一个推臂伸入一个位移板的一个槽孔中,再转动该旋钮,由该推臂推动该位移板产生位移,以连动结合该位移板的一个锁栓伸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推臂凸出于该转轴的环周面,该转轴的环周面凹陷有一个避让槽,该避让槽与该推臂径向相对。
CN202011164571.0A 2020-10-27 2020-10-27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44758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571.0A CN114475877A (zh) 2020-10-27 2020-10-27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4571.0A CN114475877A (zh) 2020-10-27 2020-10-27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877A true CN114475877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71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4571.0A Pending CN114475877A (zh) 2020-10-27 2020-10-27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587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2860Y (zh) * 1996-10-28 1998-01-21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主开关锁控制座垫及油箱锁的装置
US20060238295A1 (en) * 2005-04-26 2006-10-26 Honda Motor Co., Ltd. Theft deterr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TWM301825U (en) * 2006-06-21 2006-12-01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Wireless control lock used for motorcycle
US20070247280A1 (en) * 2006-04-06 2007-10-25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
TWI698366B (zh) * 2019-07-01 2020-07-11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式鎖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2860Y (zh) * 1996-10-28 1998-01-21 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主开关锁控制座垫及油箱锁的装置
US20060238295A1 (en) * 2005-04-26 2006-10-26 Honda Motor Co., Ltd. Theft deterr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US20070247280A1 (en) * 2006-04-06 2007-10-25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
TWM301825U (en) * 2006-06-21 2006-12-01 Toyo Jiann Tsang Electric Co Wireless control lock used for motorcycle
TWI698366B (zh) * 2019-07-01 2020-07-11 東洋建蒼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式鎖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783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ssembly
JP6777679B2 (ja)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JPH0557391B2 (zh)
JP2784950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H04265381A (ja) 電気機械式ドア錠
WO1995002104A1 (en) Magnetic card-operated door closure
TWI698366B (zh) 旋轉式鎖具
KR20200107082A (ko) 차량용 전동식 도어 래치
JP3788968B2 (ja) 電気錠
CN113236044B (zh) 一种门锁
KR20120094382A (ko) 차량용 도어 잠금장치
TW500676B (en) Protective device of cylinder lock
CN112177437B (zh) 旋转式锁具
CN114475877A (zh) 摩托车解锁控制系统
TWM541496U (zh) 可上鎖的鎖蓋總成
TWI740687B (zh) 機車解鎖控制系統
KR101168417B1 (ko) 차량용 도어 잠금장치
CN114753722B (zh) 锁具及其连动模块与锁定模块
KR101212590B1 (ko) 차량용 도어 잠금장치
CN212271839U (zh) 解锁钥匙
TWI752788B (zh) 鎖具及其連動模組與鎖定模組
TWI740742B (zh) 通用型機車主開關鎖
CN218949364U (zh) 一种密码点火开关
TWI730873B (zh) 旋轉式主開關鎖
US20230228132A1 (en) Electric Door Latch Apparatus f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