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6057A -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6057A
CN114456057A CN202210144740.7A CN202210144740A CN114456057A CN 114456057 A CN114456057 A CN 114456057A CN 202210144740 A CN202210144740 A CN 202210144740A CN 114456057 A CN114456057 A CN 114456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caronic
synthesizing
caronic acid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47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56057B (zh
Inventor
李堃
柴金柱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aite Bioinnovatio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rui Pharmaceutical Jing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rui Pharmaceutical Jing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rui Pharmaceutical Jing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47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6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6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6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56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6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16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0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three-membered 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采用功夫酸为起始物料,以水作为溶剂,通过氧化条件反应得到卡龙酸。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安全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卡龙酸新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卡龙酸
Figure BDA0003507533620000011
是生产原料药帕罗韦德
Figure BDA0003507533620000012
的重要中间体卡龙酸酐
Figure BDA0003507533620000013
的原料,同时也广泛应用与农药和其他有机合成领域。
目前卡龙酸的通用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3507533620000014
该路线中同样以菊酸乙酯为起始物料合成卡龙酸,该原料生产厂家较少,价格偏高。在氧化反应中使用的高锰酸钾与溶剂丙酮同时使用,在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具有爆炸性的过氧丙酮,在放大生产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同时在氧化反应中丙酮的使用量非常大,而且回收后无法继续使用在本反应中,使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合成卡龙酸的新方法。用更经济,更安全,更环保的方法实现该产品的生产制备,提高收率和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能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将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507533620000021
的功夫酸与固体碱接触,加入溶剂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在10~20℃下,分批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升温至30~40℃氧化反应生成含有卡龙酸的化合物,进一步氧化反应完全后过滤分离出滤饼,滤饼用水淋洗两次后,收集的滤液加入还原剂在室温下搅拌淬灭,搅拌30~60分钟,优选为30~40分钟,获得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507533620000022
的卡龙酸。
其中,所述的固体碱为氢氧化钾,与功夫酸的摩尔比为3:1~10:1,优选为4:1。
其中,所述的溶剂为水,与功夫酸的重量比为5:1~20:1,优选为10:1。
其中,所述的功夫酸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3~1:8,优选为1:5。
其中,所述的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与功夫酸的摩尔比为1:1~5:1,优选为2:1。
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淬灭后的液体体系用HCl调节pH至1~2后,加入氯化钠固体,再加入第一有机溶剂萃取产物1~5次,优选为3次,萃取收集的有机层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得到卡龙酸粗品,再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在20℃~30℃下打浆3~4小时后,在10℃~40℃下,缓慢降温至0℃~10℃,优选为0℃~5℃,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固体纯品卡龙酸。所述盐酸选自12M HCl,6M HCl和3M HCl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6M HCl;所述6MHCl加入体系调节pH后,搅拌30~60分钟,优选为30~40分钟,搅拌温度20℃~40℃,优选为30℃~40℃。
其中,所述的氯化钠与功夫酸重量比为4:1~10:1,优选为1:5。
其中,所述的第一有机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乙酸乙酯。
其中,所述的第二有机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甲基叔丁基醚。
其中,所述的甲基叔丁基醚与功夫酸重量比为1:5~1:1,优选为2:1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安全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采用功夫酸为起始物料,以水作为溶剂,通过对双键的断键氧化反应得到卡龙酸。反应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3507533620000031
向反应瓶中加入原料功夫酸,固体碱氢氧化钾,溶剂水,搅拌溶清后,将体系降温至10℃~20℃下,分批加入高锰酸钾,然后升温至30℃~40℃搅拌反应3~4小时,GC监控原料小于1%,即为合格,反应合格后,将体系降温至20~30℃,通过过滤的方式分离出滤饼,滤饼用水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加入亚硫酸钠淬灭,再用6M HCl将体系调节pH至1~2后,加入氯化钠固体和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收集的有机层,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加入甲基叔丁基醚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即可得到产物卡龙酸。
将功夫酸,氢氧化钾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20℃~4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后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两至三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10℃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38.75g,3.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390.81g,3.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1.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20℃~3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7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2)萃取两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100.00g,收率:76.70%,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38.75g,3.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1.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20℃~3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7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2)萃取两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103.00g,收率:79.01%,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85.00g,4.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1.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20℃~3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7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2)萃取两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108.00g,收率:82.84%,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85.00g,4.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1.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20℃~3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10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2)萃取两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113.00g,收率:86.68%,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85.00g,4.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2.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20℃~3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10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2)萃取两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115.00g,收率:88.21%,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85.00g,4.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2.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30℃~4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10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2)萃取两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118.00g,收率:90.51%,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85.00g,4.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2.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30℃~4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10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3)萃取三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得到白色固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体125.00g,收率:95.88%,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85.00g,4.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2.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30℃~40℃搅拌20~3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10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3)萃取三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5℃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120.00g,收率:92.05%,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卡龙酸酐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夫酸(200.00g,1.00eq.),氢氧化钾(185.00g,4.00eq.)和水(2L,10.0V)加入3000mL反应瓶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将内温降至10℃~20℃。分批加入高锰酸钾(651.35g,5.00eq.),该高锰酸钾的加入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为,加完后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搅拌反应3小时以上。
b、将反应体系降温至20℃~30℃,过滤,滤饼用水(400mL*2)淋洗两次,收集滤液,滤液中加入固体亚硫酸钠(103.90g,2.00eq.)进行淬灭,控制淬灭温度在40℃以下,淬灭完后至20℃~30℃搅拌30min后,用6M盐酸调节pH至1~2,至30℃~40℃搅拌30~40分钟后加入氯化钠(1000.00g)后再加入乙酸乙酯(2L*3)萃取三次,收集有机层减压浓缩,得到白色固完,加入甲基叔丁基醚(400mL)至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10℃打浆3~4小时,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白色固体体119.00g,收率:91.28%,纯度:99%。HNMR(300MHz,D2O)1.23(s,3H),1.31(s,3H),2.08(s,2H)。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功夫酸与固体碱接触,加入溶剂中溶解,搅拌均匀后在10~20℃下,加入高锰酸钾,升温至 30~40℃氧化反应生成含有卡龙酸的化合物,进一步氧化反应完全后过滤,收集的滤液加入还原剂在室温下搅拌淬灭,获得卡龙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碱为氢氧化钾,与功夫酸的摩尔比为3: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水,与功夫酸的重量比为5:1~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夫酸与高锰酸钾的摩尔比为1:3~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与功夫酸的摩尔比为1:1~5:1;淬灭后的液体体系调节pH至1~2后,加入氯化钠,再加入第一有机溶剂萃取产物1~5次,萃取收集的有机层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得到卡龙酸粗品,再加入第二有机溶剂在20℃~30℃下打浆3~4小时后,缓慢降温至0℃~10℃抽滤收集滤饼,滤饼烘干得到固体纯品卡龙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钠与功夫酸重量比为4:1~1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有机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有机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和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基叔丁基醚与功夫酸重量比为1:5~1:1。
CN202210144740.7A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14456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4740.7A CN114456057B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4740.7A CN114456057B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6057A true CN114456057A (zh) 2022-05-10
CN114456057B CN114456057B (zh) 2024-02-13

Family

ID=8141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4740.7A Active CN114456057B (zh) 2022-02-16 2022-02-16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605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680A (zh) * 2006-05-17 2007-08-22 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 6.6-二甲基-3-氧杂双环[3.1.0]己烷-2.4-二酮的合成方法
CN102127040A (zh) * 2010-12-30 2011-07-20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6-二甲基-3-氧杂双环[3.1.0]己烷-2,4-二酮的制备方法
CN114031542A (zh) * 2021-12-10 2022-02-11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杂双环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680A (zh) * 2006-05-17 2007-08-22 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 6.6-二甲基-3-氧杂双环[3.1.0]己烷-2.4-二酮的合成方法
CN102127040A (zh) * 2010-12-30 2011-07-20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6-二甲基-3-氧杂双环[3.1.0]己烷-2,4-二酮的制备方法
CN114031542A (zh) * 2021-12-10 2022-02-11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杂双环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O-QIANG等: "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of enantiopure geminally dimethylated cyclopropane-based C2- and pseudo-C2-symmetric diamines", TETRAHEDRON: ASYMMETRY, vol. 17, no. 19, pages 2775 - 278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6057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3073B2 (en)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yricetin
CN114456057B (zh) 一种卡龙酸的合成方法
JPS6024781B2 (ja) シス−2−ヒドロキシ−2−フエニル−r−1−シクロヘキサン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法
CN105439837B (zh) 6-溴异香草醛的合成方法
CN111518861B (zh) 一种d-泛酸钙制备新工艺
CN109651234B (zh) 一种盐酸多奈哌齐的合成方法
CN102382041B (zh) 一种马来酸氨氯地平的制备方法
CN113773229A (zh) α,β-不饱和氨基酸衍生物及其DL-硒-甲基硒代氨基酸衍生物、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8610322B (zh) 一种r-甘油醛缩丙酮的制备方法
CN111100062A (zh) 一种盐酸多奈哌齐的合成方法
RU2227137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α, α-ДИМЕТИЛФЕНИЛУКСУСНОЙ КИСЛОТЫ ИЗ α, α-ДИМЕТИЛБЕНЗИЛЦИАНИДА БЕЗ ДАВЛЕНИЯ
CN109651244A (zh) 一种烟酸的制备方法
JP3244609B2 (ja) アントロンの製造方法
CN110183355B (zh) 一种高纯度邻氯扁桃腈的精制方法
KR102055702B1 (ko) 광학 활성을 가진 2-옥틸글리신 에스터를 제조하는 방법
US4751314A (en) Preparation of tetrachloro-3-iminoisoindolin-1-one
CN113024624A (zh) 一种去氧胆酸的合成方法
JP2590206B2 (ja) 8−ヒドロキシキノリン−7−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方法
CN118084740A (zh) 一种乙酰胍的制备方法
CN115417759A (zh) 一种利用芥酸氧化还原活性酯制备神经酸的方法
US4831168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2-hydroxydibenzofuran-3-carboxylic acid and alkali metal salts thereof
JPS58105938A (ja) β−ヒドロオキシ−β−メチルグルタ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16283525A (zh) 一种1,1,3-三氯丙酮的制备方法
CN116041409A (zh) 5α-孕烷-3β,17α-二羟基-20-酮及其制备方法
JPS61115067A (ja) 2‐ヒドロキシ‐カルバゾール‐1‐カルボン酸の製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C6324, C6522, C6523, C6524, Building C6, Optics Valley Biological City, No. 666, Gaoxi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200

Applicant after: Wuhan Haite Bioinnovatio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448000 No. 1, Xinghua Third Road, Duodao District,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rui Pharmaceutical (Jingme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