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2372A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2372A
CN114442372A CN202210143290.XA CN202210143290A CN114442372A CN 114442372 A CN114442372 A CN 114442372A CN 202210143290 A CN202210143290 A CN 202210143290A CN 114442372 A CN114442372 A CN 114442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cklight module
top wall
diaphragm group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32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2372B (zh
Inventor
宋丹旺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Mianya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32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2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2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2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2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2372B/zh
Priority to US18/091,069 priority patent/US1176832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支撑板、胶框、卡合件和膜片组。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连接于底板的周缘,侧板和底板合围形成容置空间。支撑板连接侧板,支撑板相对侧板弯折且位于容置空间。胶框包括侧壁和顶壁,侧壁连接于顶壁的周缘,侧壁固定连接侧板,顶壁位于支撑板背向底板的一侧。卡合件位于支撑板与顶壁之间,且连接支撑板或顶壁。膜片组安装于容置空间,膜片组包括膜片组主体和挂耳,挂耳连接于膜片组主体的周侧面,挂耳至少部分位于支撑板与顶壁之间,挂耳卡接卡合件,顶壁覆盖挂耳和膜片组主体的周缘。支撑板、卡合件及胶框的配合结构可实现对膜片组的全方位限位,以确保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多场所多功能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产品信赖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温湿度变化较大及大角度倾斜悬挂等应用环境中,液晶显示装置内部的光学膜片组容易因限位不合理,发生跳脱、位移、拱起等现象,造成产品功能失效,引发品质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的背板与胶框的配合结构,能够对膜片组进行全方位的限位,使得膜片组不易发生跳脱、位移和拱起,从而确保了产品品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支撑板、胶框、卡合件和膜片组。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连接于底板的周缘,侧板和底板合围形成容置空间;支撑板连接侧板,支撑板相对侧板弯折且位于容置空间;胶框包括侧壁和顶壁,侧壁连接于顶壁的周缘,侧壁固定连接侧板,顶壁位于支撑板背向底板的一侧;卡合件位于支撑板与顶壁之间,且连接支撑板或顶壁;膜片组安装于容置空间,膜片组包括膜片组主体和挂耳,挂耳连接于膜片组主体的周侧面,膜片组主体位于卡合件朝向容置空间的一侧,挂耳至少部分位于支撑板与顶壁之间,挂耳卡接卡合件,顶壁覆盖挂耳和膜片组主体的周缘。
其中,顶壁与膜片组之间形成间隙。
其中,卡合件与膜片组主体之间形成间隙,卡合件与挂耳之间形成间隙。
其中,侧壁朝向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避让空间,避让空间与挂耳相对设置。
其中,卡合件包括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间隔设置,挂耳位于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之间。
其中,顶壁朝向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侧板部分卡入第二限位槽。
其中,当卡合件连接支撑板时,顶壁朝向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卡合件部分卡入第一限位槽。
其中,卡合件的高度大于膜片组的厚度与第一限位槽的深度的和。
其中,挂耳至少排布于膜片组主体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为膜片组主体的相邻边或相对边。
第二方面,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前述任一项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膜片组背向底板的一侧,且固定连接胶框。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支撑板和卡合件,实现对膜片组在第三方向上的支撑、和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限位,支撑板与胶框配合,能够进一步实现对膜片组在第三方向上的限位,因此支撑板、卡合件及胶框的配合结构,能够对膜片组进行全方位的限位,使得膜片组不易发生跳脱、位移和拱起,从而确保了产品品质,并且背光模组的工艺可行性高、安装简单,有助于提高产品良率和产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背板在另一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背板沿A-A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背光模组沿B-B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背光模组在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沿C-C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沿D-D处剖开的截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沿E-E处剖开的截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在另一实施例中沿C-C处剖开的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背光模组的背板通过弯折形成限位件,用于实现对膜片组在第三方向上的支撑、和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限位,同时通过胶框局部开槽卡接背板,进一步实现对膜片组在第三方向上的限位。此外,在膜片组与限位件之间预留一定的设计间隙,来满足材料特性需求,确保显示装置的品质稳定。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背光模组10、液晶显示面板20和外框30。液晶显示面板20固定于背光模组10的出光侧。外框30固定于背光模组10的周缘,且至少部分覆盖液晶显示面板20周缘的出光侧。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包括部分和全部两种情况。外框30与背光模组10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外框30可以扣合连接背光模组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为相对方向的描述,其中,背光模组10可以大致为矩形平板,背光模组10矩形平板包括近似相互垂直的两边,以平行于背光模组10矩形平板的其中一边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平行于背光模组10矩形平板的另一边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以平行于背光模组10矩形平板的厚度的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垂直于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
请参阅图3,图3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可以包括背板1、膜片组2、胶框3、导光板4、灯条5和反射板6。背板1可作为背光模组10的底座,膜片组2、导光板4、灯条5和反射板6等部件可以安装在背板1的内部,胶框3固定于背板1的周缘,胶框3与背板1共同实现对膜片组2、导光板4、灯条5和反射板6的限位。胶框3与背板1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胶框3可以扣合或卡合连接背板1。其中,灯条5可以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导光板4用于将由灯条5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转换成面光源并发出。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图4是图3所示背板1在另一角度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背板1沿A-A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可以包括底板11、侧板12和限位件13,侧板12连接于底板11的周缘,并相对底板11向底板11的第三方向z向弯折,侧板12和底板11合围形成容置空间14,容置空间14用于容纳灯条5、导光板4等部件(可参考图3)。限位件13连接侧板12,固定于侧板12背向底板11的一侧,并位于侧板12内侧的容置空间14。限位件13可以包括支撑板131和卡合件132,支撑板131连接侧板12,并相对侧板12向侧板12的第二方向y向弯折,支撑板131位于容置空间14。卡合件132连接支撑板131,且相对支撑板131向支撑板131的第三方向z向弯折,卡合件132位于支撑板131背向底板11的一侧。
卡合件132设有安装空间1321,安装空间1321将卡合件132分为沿第一方向x向排布的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也即,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间隔设置。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均连接支撑板131。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x向为第一方向,y向为第二方向,z向为第三方向。在后文的相关描述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相对方位做相似理解,后文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卡合件132可以为板体结构,对应地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也为板体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卡合件13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可以为柱体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侧板12、底板11、支撑板131以及卡合件132可以为一体结构。示例性的,背板1可以通过板件冲压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为完整的包围结构,因此可以预防背光模组10漏光。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背板1也可以是由侧板12、底板11、支撑板131以及卡合件132通过焊接形成一体结构,在背板1加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冲压等工艺形成包含侧板12和限位件13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体件,然后再与底板11进行焊接,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可以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一方面金属材质便于冲压成型,且设计工艺可行性高,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小。另一方面金属材质的支撑强度高,由金属材质制成的背板1的可靠性高,使得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可以在受到冲击时尽量保护内部的部件不受到损伤。此外,由于金属材质的加工工艺精度和支撑强度高,背板1的厚度可以设计的较薄,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因此,可由金属背板1局部弯折成型加工而成的限位件13,结构稳定,受环境影响极小,且工艺简单。
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第二部分112连接第一部分111且环绕第一部分111设置,第一部分111相对第二部分112向第二部分112的一侧凸起。其中,第一部分111向容置空间14凸起。第一部分111用于支撑导光板4(可参考图3)。侧板12、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共同形成沉槽15,沉槽15用于为灯条5(可参考图3)的安装预留空间。灯条5所在一侧为导光板4的入光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底板11远离支撑板131的一侧需要安装螺钉(图中未示出),在第一部分111与第二部分112之间设计一定的高度差,可以避免螺钉抵触到内部的导光板。
请结合参阅图6至图8,图6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背光模组10沿B-B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背光模组10在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膜片组2包括挂耳21和膜片组主体22,膜片组2安装于容置空间14中。挂耳21连接于膜片组主体22的周侧面,膜片组主体22位于卡合件132朝向容置空间14的一侧。膜片组2可以包括多个重叠设置的光学膜片,各光学膜片的周侧设有凸起,各光学膜片层叠之后,各光学膜片的凸起形成膜片组2的挂耳21。挂耳21至少部分位于背板1的支撑板131背向底板11的一侧,并且挂耳21卡接卡合件132,例如,挂耳21可以位于安装空间1321内,也即,挂耳21位于卡合件132的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之间,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用于共同对挂耳21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背板1设置支撑板131,实现了对膜片组2的挂耳21在第三方向z向上支撑,相对于仅依赖侧板厚度方向的平面支撑挂耳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31的搭载面积大,可以有效预防膜片组2下沉和跳脱,并且膜片组2不易由于受重力而发生变形。
此外,通过卡合件132的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对膜片组2在第一方向x向和第二方向y向上进行限位,可以防止膜片组2相对背板1发生位移而影响显示,从而保证膜片组2固定可靠,显示装置的光学稳定性高,品质稳定。
一些实施例中,卡合件132的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靠近容置空间14的一侧,与膜片组主体22在第二方向y向上形成间隙16,卡合件132的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靠近安装空间1321的一侧,与挂耳21在第一方向x向上形成间隙17,并且侧板12背向容置空间14的一侧,与挂耳21在第二方向y向上形成间隙1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与膜片组主体22之间设置间隙16,在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与挂耳21之间设置间隙17,在侧板12与挂耳21之间设置间隙18,可以防止膜片组2因其材料本身的涨缩特性或安装误差,造成膜片组2与背板1之间发生挤压变形和干涉拱起。背板1与膜片组2之间的三个间隙设计,不仅实现了对膜片组2进行限位,而且使得显示装置可以满足单体振动、整箱振动、跌落测试、高温高湿存储测试等多种信赖性验证需求,产品质量稳定,因此显示装置可应用于温湿度变化较大或大角度倾斜悬挂等环境中。
一些实施例中,膜片组2的挂耳21至少排布于膜片组主体22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可以为膜片组主体22的相邻边或相对边。背板1的限位件13的数量与挂耳21的数量相同,且当膜片组2安装于背板1时,限位件13与挂耳21处于同一位置。示例性的,挂耳21和限位件13设置的位置,需要避开灯条所在的入光侧,也即挂耳21和限位件13可以设置在与灯条所在入光侧相邻的两边,或设置与灯条所在入光侧相对的一边以及相邻的一边,以免造成干涉。
一些实施例中,组成膜片组2的几张膜片的材料不同,但尺寸相同,因此不同的膜片可以设置安装标识23,以避免膜片在组装时出现错误。其中,安装标识23可以是图案、凸起、凹槽等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9至图11,图9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10沿C-C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沿D-D处剖开的截面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沿E-E处剖开的截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反射板6、导光板4及膜片组2安装在背板1的容置空间14中,并且从底板11沿第三方向z向依次安装,即反射板6固定在底板11上,导光板4固定在反射板6上,膜片组2固定在导光板4上,胶框3固定于背板1和膜片组2的周缘,也即底板11与胶框3共同在第三方向z向上对反射板6、导光板4及膜片组2进行限位。
一些实施例中,胶框3包括侧壁31和顶壁32,侧壁31连接于顶壁32的周缘,侧壁31固定连接侧板12,侧壁31与侧板12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侧壁31可以卡合连接侧板12。胶框3的顶壁32位于支撑板131背向底板11的一侧,卡合件132位于支撑板131与顶壁32之间,挂耳21至少部分位于支撑板131与顶壁32之间,顶壁32覆盖挂耳21和膜片组主体22的周缘,顶壁32与膜片组2之间形成间隙33。本实施例中,在顶壁32与膜片组2之间在第三方向z向上设计一定的间隙33,使得膜片组2不易抵触到顶壁32,以免造成挤压变形和干涉。
一些实施列中,当卡合件132连接支撑板131时,胶框3顶壁32朝向容置空间14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321,卡合件132的第一凸耳1322和第二凸耳1323(请参阅图7)部分卡入第一限位槽321,卡合件132的高度大于膜片组2的厚度与第一限位槽321的深度的和。此外,胶框3的顶壁32朝向容置空间14的一侧还设有第二限位槽322,第二限位槽322与第一限位槽321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限位槽321与侧壁31之间,并且第二限位槽322与背板1的侧板12相对设置,侧板12部分卡入第二限位槽322。
在本实施例中,胶框3固定于背板1和膜片组2的周缘,膜片组的挂耳21平置于背板1的支撑板131上,由于受胶框3与背板1嵌套形成的封闭空间,膜片组2无法跳脱,从而实现了膜片组2在第三方向z向上的限位,结合背板1的限位件13对膜片组2在第一方向x向和第二方向y向上的限位,本实施例中的背板1和胶框3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了对膜片组2在三维方向上的定位和有效承载面支撑,以避免膜片组2相对导光板4发生位移,提升了产品可靠性。此外,通过胶框3的第一限位槽321卡合背板1的卡合件132,第二限位槽322卡合背板1的侧板12,实现了胶框3与背板1之间的双重限位和固定,使得背光模组10结构稳定,易于安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卡合件132也可以设置在顶壁32朝向底板11的一侧,此时顶壁32不设置第一限位槽321,卡合件132固定连接顶壁32,卡合件132仍可以对挂耳21进行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限位。其中,当卡合件132固定连接顶壁32时,卡合件132可以与胶框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卡合件132可以接触支撑板131,也可以不接触支撑板131。对于卡合件132的具体设置方式本申请不作严格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受到导光板4厚度的影响,膜片组2放置在导光板4上时,膜片组2与顶壁32之间的间隙33的高度可能很小,或者膜片组2与顶壁32之间可能无间隙,这两种情况均在背光模组10的安装误差允许范围内,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胶框3的侧壁31与背板1的侧板12之间除卡合连接外,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粘接层(图中未示出),以使胶框3与背板1之间形成更稳定的固定,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胶框3可以通过塑料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如可以通过塑模工艺加工。弹性的胶框3可以在背光模组10受到挤压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保护内部的部件。
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10在另一实施例中沿C-C处剖开的截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侧壁31朝向容置空间14的一侧可以设有避让空间311,避让空间311与挂耳21相对设置。当挂耳21相对侧板12凸出的尺寸较大时,避让空间311可以设置为开孔,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挂耳21相对侧板12凸出的尺寸较小或无凸出时,避让空间311可以设置为槽,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在侧壁31设置避让空间311,当挂耳21发生膨胀抵触侧壁31时,挂耳21可以伸入避让空间311,以防止膜片组2发生挤压变形和拱起干涉,引发光学不良。
请再次参阅图9和图11,一些实施例中,胶框3的顶壁32还用于在第三方向z向上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0,液晶显示面板20位于膜片组2背向底板11的一侧,且固定连接胶框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顶壁32设置在膜片组2与液晶显示面板20之间,膜片组2与液晶显示面板20之间在第三方向z向上有约1mm的间隙35,因此,当液晶显示面板20受到冲击时,间隙35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以尽可能地保护内部的膜片组2不受到损伤。
一些实施例中,胶框3顶壁32背向底板11的一侧还设有凹槽323,凹槽323用于安装胶条34。示例性的,胶条34可以为单面胶条,此时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有外框产品,胶条34仅用于承载液晶显示面板20,以防止漏光。此外,胶条34还可以为双面胶条,此时显示装置100可以为窄外框和无外框产品,胶条34用于将背光模组10和液晶显示面板20两者粘合,起到固定和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0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通过背板1的在第三方向z向上的承载和在第一方向x向和第二方向y向限位,结合胶框3在第三方向z向上的限位,共同实现了对膜片组2三维方向上的限位,避免了使用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耗材较多的胶带来贴附固定膜片组。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在进行产品验证或运输时,不易由于晃动而脱离背板1,背光模组10可以提供分布均匀的光源,避免了显示装置100在外观上的各种显示缺陷。并且,在膜片组2与限位件13之间设计间隙,在膜片组2因温湿度影响发生膨胀或大角度倾斜悬挂时,均能稳定固定膜片组2,防止膜片组2发生跳脱,位移和拱起等问题。其次,通过在胶框3设计限位槽,与背板1卡合连接,使得背光模组10安装工艺简单方便,易于定位。此外,背板1的限位件13多次折弯成型和胶框3的局部开槽设计,工艺可行性高,对总成本影响较小,不易造成成本上升,但有助于提高产品良率和产线的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详细的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对其原理看过后就会了解,所以本申请不受上述结构案例的限制,上述结构案例和具体实施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其它的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要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周缘,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合围形成容置空间;
支撑板,连接所述侧板,所述支撑板相对所述侧板弯折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
胶框,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的周缘,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板,所述顶壁位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卡合件,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壁之间,且连接所述支撑板或所述顶壁;
膜片组,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膜片组包括膜片组主体和挂耳,所述挂耳连接于所述膜片组主体的周侧面,所述膜片组主体位于所述卡合件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所述挂耳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壁之间,所述挂耳卡接所述卡合件,所述顶壁覆盖所述挂耳和所述膜片组主体的周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与所述膜片组之间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与所述膜片组主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卡合件与挂耳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挂耳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间隔设置,所述挂耳位于所述第一凸耳和所述第二凸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侧板部分卡入所述第二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卡合件连接所述支撑板时,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卡合件部分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的高度大于所述膜片组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的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至少排布于所述膜片组主体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为所述膜片组主体的相邻边或相对边。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膜片组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所述胶框。
CN202210143290.XA 2022-02-16 2022-02-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442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3290.XA CN114442372B (zh) 2022-02-16 2022-02-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8/091,069 US11768326B2 (en) 2022-02-16 2022-12-29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3290.XA CN114442372B (zh) 2022-02-16 2022-02-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2372A true CN114442372A (zh) 2022-05-06
CN114442372B CN114442372B (zh) 2022-12-09

Family

ID=8137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3290.XA Active CN114442372B (zh) 2022-02-16 2022-02-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8326B2 (zh)
CN (1) CN11444237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482A1 (zh) * 2012-07-24 2014-0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框架
CN105204227A (zh) * 2015-09-08 2015-12-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5157936U (zh) * 2015-12-03 2016-04-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20160259120A1 (en) * 2014-10-22 2016-09-0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208621885U (zh) * 2018-09-10 2019-03-1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0428033U (zh) * 2019-10-31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904011U (zh) * 2020-12-02 2021-08-06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4669696U (zh) * 2020-12-02 2021-11-09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482A1 (zh) * 2012-07-24 2014-0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框架
US20160259120A1 (en) * 2014-10-22 2016-09-0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105204227A (zh) * 2015-09-08 2015-12-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5157936U (zh) * 2015-12-03 2016-04-1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8621885U (zh) * 2018-09-10 2019-03-1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10428033U (zh) * 2019-10-31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904011U (zh) * 2020-12-02 2021-08-06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4669696U (zh) * 2020-12-02 2021-11-09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58859A1 (en) 2023-08-17
US11768326B2 (en) 2023-09-26
CN114442372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90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1256729A (zh) 显示设备
US2012003336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223253A1 (en) Ligh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is
CN21466969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120123B2 (en) Container cas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CN113168047A (zh)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N114578603A (zh) 显示装置
CN11482226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44237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8174644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2007011569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secured using micro-adhesive units
CN110703483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270250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WO202015309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4942545B (zh) 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2083863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N110297360B (zh) 集成安装结构、抽屉式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0720949U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
CN112698531A (zh) 一种无中框的车载背光模组
CN210270249U (zh) 限位装置、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4024762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19811295U (zh) 一种侧光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21081718U (zh) 显示设备
US117404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n elastic component that engages with a side wall of a c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