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9658B -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9658B
CN114409658B CN202210343750.3A CN202210343750A CN114409658B CN 114409658 B CN114409658 B CN 114409658B CN 202210343750 A CN202210343750 A CN 202210343750A CN 114409658 B CN114409658 B CN 114409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btk
acceptable salt
ikzf3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37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9658A (zh
Inventor
张丰盈
孙秀云
周罡
赵刚
郭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mu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imu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imu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imu Futur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37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9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9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9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9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965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280 priority patent/WO202318489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nc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及其调节BTK和/或IKZF3蛋白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节BTK和/或IKZF3蛋白表达的双功能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靶向药物治疗以“治疗精准,有效率高,且副反应少”的巨大优势促进了肿瘤治疗的发展,很快出现的肿瘤靶向药物耐药性是肿瘤研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传统小分子激酶抑制剂通过占据靶点酶活口袋抑制酶活功能产生作用,由于高浓度、长时间的占据活性位点,很容易引起靶点对传统小分子抑制剂的耐药,进而造成疾病复发。
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和去除受损、错误折叠或过量的蛋白质。UPP是调节几乎所有细胞过程的核心,包括抗原加工、细胞凋亡、细胞器的生物发生、细胞周期、DNA转录和修复、分化和发育、免疫反应和炎症、神经和肌肉退化、神经网络的形态发生、细胞表面受体、离子通道和分泌途径的调节、对压力和细胞外调节剂的反应、核糖体生物发生和病毒感染。通过E3泛素连接酶将多个泛素分子共价连接到末端赖氨酸残基上,标志着蛋白质被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被消化成小肽,并最终转化为其组成氨基酸,作为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蛋白酶体降解缺陷与多种临床疾病有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肌营养不良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是一种位于胞质内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该激酶主要表达于B细胞,是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B细胞受体(BCR,B cell receptor)、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等可以活化BTK。BCR与抗原结合后,诱导下游Lyn、Fyn等Src家族激酶活化,导致BTK迁移到质膜及酪氨酸223位点的自身磷酸化(BTK活化)。活化的BTK随后和B细胞衔接蛋白(BLNK)结合,导致PLC-磷酸化,引起钙离子释放和内流,从而激活NFAT转录因子。BTK在B细胞发育和功能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进入细胞周期和的正常激活至关重要。BTK在许多B细胞恶性肿瘤中转导BCR下游信号,因此BTK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这些疾病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临床批准的BTK共价抑制剂ibrutinib已被批准用于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和边缘区淋巴瘤的患者。虽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共价抑制剂伊布替尼对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非常有效,但C481S-BTK突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BTK抑制剂的疗效。 [1,2,3]
小分子诱导BTK降解可以克服传统酶抑制剂的一些局限性,有效抑制癌细胞的信号转导和增殖,同时有效降解C481S突变的BTK蛋白,克服依鲁替尼的耐药性问题。Dobrovolsky, Dennis等人发现,伊布替尼与来那度胺协同抑制mino细胞增殖,因此开发了BTK、IKFZ1和IKFZ3三靶降解剂DD-03-171 (ED50 = 12nM),其活性比BTK的单靶点降解剂DD-04-118 (ED50 = 69 nM)、CGI1746(BTK抑制剂)以及临床批准药物来那度胺和伊布替尼在体外对套细胞淋巴瘤(MCL)细胞显示出更加有效的增强的抗增殖作用,证明IKZF1/3的降解与BTK的降解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同时,DD-03-171在体内对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MCLPDX模型)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3]
Ikaros(“IKZF”)家族是一系列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对某些生理过程,尤其是淋巴细胞发育很重要,Ikaros(“IKZF1”)于1992年首次发现,在随后的二十年中,已经确定了另外四个同源物:Helios(“IKZF2”)、Aiolos(“IKZF3”)、Eos(“IKZF4”)和Pegasus(“IKZF5”),每个同源基因可以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几种蛋白质同种型,理论上允许通过各种同源物的不同组合产生大量蛋白质复合物。Ikaros蛋白家族的不同成员在体内的分布差异很大。Ikaros、Helios和Aiolos主要存在于淋巴样细胞及其相应的祖细胞中,另外在大脑中也检测到了Ikaros,并且在红细胞中也检测到了Ikaros和Helios。Eos和Pegasus分布更广泛,发现于骨骼肌、肝脏、大脑和心脏。Ikaros对淋巴细胞的正常发育很重要。删除编码前三个N末端锌指的外显子会导致小鼠缺乏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及其祖细胞。Ikaros的基因改变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的不良结果相关,Ikaros和Aiolos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表明在恶性肿瘤中的潜在作用。
携带IKZF3突变或IKZF3高表达的人CLL与BCR/NF-kB通路成员过表达相关,主要包括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以及核因子kB (NF-kB)靶基因的过表达,这将导致BCR信号通路对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敏感性降低 [4],进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为了克服IKZF3引起的BCR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人们努力开发同时针对IKZF3和BTK新的小分子抑制剂(或降解剂),并且在MCL的治疗中有了积极实验结果。 [3,4]
综上所述,BTK/IKZF双重降解剂疗法可能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从而解决了血液肿瘤治疗中未得到满足的临床需求。
引用文献:
[1] Aw A, Brown JR. Current statu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inhibitor development and use in B-Cell malignancies. Drugs Aging. 2017; 34(7):509-527.
[2] Wang ML, Rule S, Martin P, et al. Targeting BTK with ibrutinib inrelapsed or refractory mantle-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2013; 369(6):507-516.
[3] Dobrovolsky, Dennis, et al. "Bruton tyrosine kinase degradation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cancer." Blood,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Society of Hematology 133.9 (2019): 952-961.
[4]Lazarian, Gregory, et al. "A hotspot mutation in transcriptionfactor IKZF3 drives B cell neoplasia via transcriptional dysregulation."Cancer cell 39.3 (2021): 380-39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节BTK和/或IKZF3蛋白表达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特别是一种能够同时调节BTK和IKZF3蛋白表达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治疗由BTK和/或IKZF3蛋白介导的疾病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特别是一种能够治疗同时由BTK和/或IKZF3蛋白介导的疾病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下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
Figure 378639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n 1、n 2、n 3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或4;
R 1、R 2、R 3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或卤素;
M选自-(CR xR y)n 4-的结构,其中,n 4选自1、2或3;R x和R y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C1-3烷基;所述C1-3烷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氘或卤素取代。
优选地,所述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其中,
n 1选自0、1、2、3或4;
n 2选自0或1;
n 3选自0、1或2。
优选地,所述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其中,R 1、R 2、R 3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或氟。
优选地,所述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其中,M选自-(CR xR y)n 4-的结构,其中,n 4为1;R x和R y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甲基。
优选地,所述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其中,M选自-(CR xR y)n 4-的结构为-CH 2-或-CH(CH 3)-。
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具体化合物或其异构、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
Figure 158376DEST_PATH_IMAGE002
优选地,选自以下具体化合物:
Figure 553585DEST_PATH_IMAGE00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剂量的前述任一种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还提供前述任一种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或前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由BTK和/或IKZF3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前述任一种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前药、代谢产物、氘代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或前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由BTK和IKZF3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药物调节BTK、IKZF3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药物同时调节BTK和IKZF3蛋白表达。
优选地,所述药物抑制和/或降解BTK、IKZF3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药物同时抑制和/或降解BTK和IKZF3蛋白。
优选地,所述疾病为癌症。
优选地,所述癌症选自套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边缘区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胰腺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CNS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胃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中的一种或多种。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示出不同浓度的本发明化合物1、2处理DOHH2细胞24h后对BTK、IKZF3蛋白的降解。
图2示出本发明化合物1分别处理THP-1、HBL1 C481S、Ramos细胞24小时后,对BTK和IKZF3蛋白的降解。
图3示出本发明化合物2、对照2化合物分别处理THP-1、DOHH2细胞24小时后,对BTK和IKZF3蛋白的降解。
图4示出本发明化合物2、对照2化合物分别处理HBL1 C481S、Ramos细胞24小时后,对BTK和IKZF3蛋白的降解。
图5示出本发明化合物3分别处理DOHH2、THP-1细胞24小时后,对BTK和IKZF3蛋白的降解。
图6示出本发明化合物4、5、6分别处理THP-1细胞24小时后,对BTK和IKZF3蛋白的降解。
图7示出本发明化合物4、5、6分别处理DOHH2细胞24小时后,对BTK和IKZF3蛋白的降解。
具体实施方式
I.定义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化合物、基团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化合物、基团或其它组成部分。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是不对称的,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立体异构体。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立体异构体都包括,如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本发明的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可以以光学活性纯的形式或外消旋形式被分离出来。光学活性纯的形式可以从外消旋混合物拆分,或通过使用手性原料或手性试剂合成。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中,数字范围是指给定范围中的各个整数。例如,“C1-6”是指该基团可具有1个碳原子、2个碳原子、3个碳原子、4个碳原子、5个碳原子或6个碳原子。
术语“任选”或“任选地”是指随后描述的事件或情况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该描述包括发生所述事件或情况和不发生所述事件或情况。
术语“被取代的”或“取代”是指特定原子或基团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取代基取代,只要特定原子或基团的价态是正常的并且取代后的化合物是稳定的。当取代基为酮基(即=O)时,意味着两个氢原子被取代。除非另有规定,取代基的种类和数目在化学上可以实现的基础上可以是任意的。取代基可以选自以下的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氘、卤素基团、氰基、硝基、-C(=O)R、-C(=O)OR’、-OC(=O)R”、酰亚胺基、酰胺基、羟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卤代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烯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炔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杂芳基等,但不限于此。
当任何变量(例如R n)在化合物的组成或结构中出现一次以上时,其在每一种情况下的定义都是独立的。因此,例如,如果一个基团被一个至三个R所取代,则所述基团可以任选地至多被三个R所取代,并且每种情况下的R都有独立的选项。此外,取代基和/或其变体的组合只有在这样的组合会产生稳定的化合物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许的。
术语“烷基”指饱和的脂族烃基团,包括直链的或支链的饱和烃基,所述烃基具有所示出的碳原子数。如术语“C 1-6烷基”包括C 1烷基、C 2烷基、C 3烷基、C 4烷基、C 5烷基、C6烷基,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2-戊基、3-戊基、正己基、2-己基、3-己基等。其可以是二价的,例如亚甲基、亚乙基。
在本发明中,术语“氘代”是指化合物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氘原子取代,氘代可以是一取代、二取代、多取代或全取代;术语“氘代化合物”是指含有氘原子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卤素基团的实例可以包括氟、氯、溴或碘。
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在合理的医学判断的范围内适合用于与人类和动物的组织接触而没有,与合理利益/风险比相称的,过度毒性、刺激、过敏反应或其它问题或并发症的那些化合物、材料、组合物和/或剂型。
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保留了特定化合物的游离酸和碱的生物学效力而没有生物学不良作用的盐。例如酸(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加成盐或碱加成盐(包括有机碱和无机碱)。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由含有酸根或碱基的母体化合物通过常规化学方法合成。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盐的制备方法是:在水或有机溶剂或两者的混合物中,经由游离酸或碱形式的这些化合物与化学计量的适当的碱或酸反应来制备。
本发明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可以经口地、局部地、肠胃外地或粘膜地(例如,含服地、通过吸入或直肠地)以包含常规的非-毒性药学可接受的载体的剂量单位配制剂施用。
对于以片剂或胶囊形式的口服给药,活性药物组分可以与非-毒性的、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如粘结剂(例如,预胶化的玉米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填料(例如,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糖醇、山梨糖醇和其它还原性和非-还原性糖类、微晶纤维素、硫酸钙或磷酸氢钙);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滑石粉或硅土、硬脂酸、硬脂基富马酸酯钠、甘油二十二烷酸酯、硬脂酸钙等);崩解剂(例如,马铃薯淀粉或羟乙酸淀粉钠);或润湿剂(例如,月桂基硫酸钠)、着色剂和调味剂、明胶、甜味剂、天然和合成的胶(如阿拉伯胶、黄蓍胶或藻朊酸盐)、缓冲盐、羧甲纤维素、聚乙二醇、蜡、等。对于以液体形式的口服给药,所述药物组分可以与非-毒性、药学可接受的惰性载体(例如,乙醇、甘油、水)、防沉降剂(例如,山梨糖醇糖浆、纤维素衍生物或氢化的可食用脂肪)、乳化剂(例如,卵磷脂或阿拉伯胶)、非-水性载体(例如,扁桃油、油酯类、乙醇或经分馏的植物油)、保藏剂(例如,p-羟基苯甲酸甲酯或p-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等组合。还可以加入稳定剂如抗氧化剂(BHA、BHT、桔酸丙酯、抗坏血酸钠、柠檬酸)以稳定所述剂型。
包含作为活性化合物的片剂可以通过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包衣。包含作为活性化合物的式I化合物的本发明的所述组合物还可以引入小珠、微球或微胶囊,例如由聚乙醇酸/乳酸(PGLA)构建的。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的制剂可以采取例如溶液,糖浆剂,乳液或混悬液的形式或者它们可以呈现为在使用前用水或其它适宜的辅料重构的干产品。用于口服给药的制剂可以适宜地配制以使活性化合物受控或延迟地释放。
本发明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可以经肠胃外递送,即,通过静脉内(i.v.)、脑室内(i.c.v.)、皮下(s.c.)、腹膜内(i.p.)、肌内(i.m.)、皮下(s.d.)或皮内(i.d.)施用,通过直接注射,经例如快速浓注或连续输液。用于注射的配制剂可以单位剂型呈现,例如在具有添加的保藏剂的安瓿瓶或多-剂量容器中。所述组合物可以采用赋形剂(excipient)的形状,在油或水性载体中的混悬液、溶液或乳液的形式,并可以包含配制试剂如防沉降剂、稳定剂和/或分散剂。备选地,所述活性成分可以以粉末形式在使用前用适宜的载体(例如无菌无热原水)重构。
本发明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还可以配制用于直肠给药,例如呈栓剂或保留灌肠(例如,包含常规栓剂基质如可可油或其它甘油酯)。
术语“调节”或“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促进”、“提升”、“上调”、“抑制”、“降解”、“拮抗”、“下调”作用等,特别适用于本发明化合物的是指能够对蛋白表达发挥“抑制”、“降解”、“拮抗”或“下调”作用。
术语“治疗”包括抑制、缓解、预防或消除与所治疗的疾病、病症或失调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或副作用。
术语“减少”、“抑制”、“降解”、“拮抗”、“下调”、“减轻”或“减小”的使用是相对于对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确定用于每个实验的适当对照。例如,将用化合物处理的受试者或细胞中的降低了的反应与未用化合物处理的受试者或细胞中的反应进行比较。
术语“有效量”或“治疗有效量”是指足以治疗、抑制或减轻被治疗的疾病状态的一种或多种症状或以其它方式提供期望的药理学和/或生理学作用的剂量。精确的剂量将根据多种因素而变化,如受试者依赖的变量(例如,年龄、免疫系统健康等)、疾病或病,以及所施用的治疗。有效量的效果可以相对于对照。这些对照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在本文中讨论,并且可以是例如在药物或药物组合施用之前或没有施用时的受试者的状况,或在药物组合的情况下,可以将组合效果与仅施用一种药物的效果进行比较。
术语“赋形剂”在本文中用于包括可以包含在微粒中或其上的不是治疗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任何其它化合物。因此,赋形剂应当是药学上或生物学上可接受的或相关的,例如赋形剂通常对受试者无毒性。“赋形剂”包括单一的这种化合物,并且还旨在包括多种化合物。
术语“药物组合物”意指包含本发明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依施用方式和剂型的性质而定的至少一种选自以下药学上可接受的成分的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载体、稀释剂、佐剂、赋形剂、防腐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湿剂、乳化剂、悬浮剂、甜味剂、矫味剂、香味剂、抗菌剂、抗真菌剂、润滑剂、分散剂、温敏材料、温度调节剂、黏附剂、稳定剂、助悬剂等。
用途和治疗方法
术语“患者”、“对象”、“个体”等等在本文中可交换使用,并指的是服从本文描述方法的任何动物或其细胞,不论是体外或原位。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患者、对象或个体为人。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可有效治疗与BTK和/或IKZF3蛋白累积相关的疾病或减轻其严重程度的任何量和任何施用途径施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生物样品中的BTK和/或IKZF3蛋白的方法,其包含使所述生物样品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包含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接触的步骤。
术语“生物样品”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培养物或其提取物;从哺乳动物获得的活检材料或其提取物;以及血液、唾液、尿液、粪便、精液、泪液或其它体液或其提取物。生物样品中的酶的抑制可用于达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多种目的。此类目的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分析、基因表达研究和生物目标鉴别。
本发明的抑制患者中的相关蛋白的方法,例如BTK和/或IKZF3,其包含向所述患者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包含所述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步骤。
所提供的化合物为BTK和/或IKZF3蛋白降解剂,因此可用于治疗一种或多种与BTK和/或IKZF3蛋白活性相关的病症。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BTK和/或IKZF3蛋白介导的病症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的患者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合物的步骤。
如本文所用,术语“BTK和/或IKZF3蛋白介导”的病症、疾病和/或病状如本文所用意指已知BTK和/或IKZF3蛋白或其突变体起作用的任何疾病或其它有害病状。
II.实施例
下面参照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本申请说明书的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制备例1:中间体1和中间体7的合成
Figure 774482DEST_PATH_IMAGE004
步骤一:中间体1-1的合成
将1-((苄氧基)羰基)哌啶-4-羧酸(4800 mg,18.2mmol),二碳酸二叔丁酯(7944mg,36.4mmol)溶于叔丁醇溶液(50 mL)中,向混合液中缓慢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464.2mg,3.80mmol),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16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水,用乙酸乙酯溶液萃取,得到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利用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分离纯化,最终得到无色透明油状中间体1-1(5640mg,收率为93%)。
步骤二:中间体1-2的合成
将中间体1-1(5320mg,16.7mmol),钯碳(2094mg,33.4mmol)的甲醇(150mL)混合物在氢气氛围下常温搅拌16 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过滤,将滤液旋干,最终得到无色透明油状中间体1-2(3160mg,粗品)。LC-MS(Waters CORTECS C18, 4.6*30 mm, 2.7μm,ACN(0.05% FA)/Water(0.05% FA), 5%-95%),t R= 0.68 min, [M+H] +=186.1。
步骤三:中间体1-3的合成
将中间体1-2(370mg,2.00mmol),N-苄氧羰基-3-溴乙胺(514mg,2.00mmol),碳酸钾(830mg,6.00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5 mL)中,将混合液在室温下反应16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适量水溶液,用乙酸乙酯溶液萃取,得到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利用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20:1)分离纯化,最终得到无色透明油状中间体1-3(550mg,收率为75%)。LC-MS(Waters CORTECS C18, 4.6*30 mm, 2.7μm, ACN(0.05% FA)/Water(0.05% FA), 5%-95%),t R = 1.11 min, [M+H] += 363.1。
步骤四:中间体1-4的合成
将中间体1-3(470mg,1.30mmol),钯碳(150mg,2.60mmol)的乙醇(30mL)混合物在氢气氛围下常温搅拌16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过滤,将滤液旋干,最终得到无色透明油状中间体1-4(242mg,粗品)。LC-MS(Waters CORTECS C18, 4.6*30 mm, 2.7μm, ACN(0.05% FA)/Water(0.05% FA), 5%-95%),t R = 0.89 min, [M+H] += 229.2。
步骤五:中间体1-5的合成
将中间体1-4(210mg,0.92 mmol),2-(2,6-二羰基哌啶-3-基)-5-氟异二氢吲哚-1,3-二酮(127mg,0.46 mmol),N,N-二异丙基乙胺(297mg,2.30 mmol)溶于二甲基亚砜溶液(6mL)中,将混合液在130℃下反应2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旋干,利用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10:1)分离纯化,最终得到无色透明油状中间体1-5(180 mg,收率为59%)。LC-MS(Waters CORTECS C18, 4.6*30 mm, 2.7μm, ACN(0.05% FA)/Water(0.05% FA), 5%-95%),t R = 1.07 min, [M+H] += 485.1。
步骤六:中间体1的合成
将中间体1-5(150 mg,0.31mmol)的三氟乙酸(1 mL)和二氯甲烷溶液(5 mL)在室温下反应16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过滤旋干,残余物用制备液相色谱分离 (色谱柱型号:Gemini-C18 150 x 21.2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0.1% FA,梯度:20%-50%),得到35.4 mg黄色固体状中间体1,收率22.2%。LC-MS(Waters CORTECS C18, 4.6*30 mm, 2.7μm, ACN(0.05% FA)/Water(0.05% FA), 5%-95%),t R = 0.95 min, [M+H] += 429.0。 1HNMR (400 MHz, DMSO-d 6) δ 12.26 (s, 1H), 11.07 (s, 1H), 7.58 (d, J = 8.2Hz,1H), 7.05-7.02 (m, 2H), 6.90 (d, J = 8.2Hz, 1H), 5.04 (m, 1H), 3.48-3.33 (m,2H), 3.09 (m, 1H), 2.97-2.81 (m, 2H), 2.61-2.51 (m, 3H), 2.38-2.18 (m, 2H),2.03-1.96 (m, 1H), 1.92-1.80 (m, 2H), 1.73-1.56 (m, 2H), 1.28-1.07 (m, 2H)。
中间体7合成步骤与中间体相同,收率为31%,LC-MS(Waters CORTECS C18, 4.6*30 mm, 2.7μm, ACN(0.05% FA)/Water(0.05% FA), 5%-95%), t R = 0.97 min, [M+H] +=443.1, 1H NMR (400 MHz, DMSO-d 6) δ 12.27 (s, 1H), 11.09 (s, 1H), 7.58 (d, J =8.2 Hz, 1H), 7.10-7.04 (m, 2H), 6.93 (d, J = 8.2 Hz, 1H), 5.03 (m, 1H), 3.30-3.22 (m, 1H), 3.09-2.96 (m, 2H), 2.96-2.79 (m, 1H), 2.61-2.51 (m, 3H), 2.38-2.18 (m, 2H), 2.02-1.95 (m, 1H), 1.92-1.80 (m, 2H), 1.73-1.56 (m, 2H), 1.28-1.07 (m, 2H), 0.82(d, J = 6.6Hz, 3H)。
制备例2:中间体2的合成
Figure 128103DEST_PATH_IMAGE005
将3-(4-苯氧基苯基)-4-氨基-1H-吡唑并[3,4-D]嘧啶 (500 mg) 加入3 mL四氢呋喃中,然后加入三苯基膦(2.0 equiv.)、DEAD (2.0 equiv.)和N-Boc-4-羟基哌啶(2.0equiv.),反应液室温搅拌12小时后,猝灭反应,后处理后得到中间体2-1,然后加入三氟乙酸/二氯甲烷(2:1),室温搅拌4小时,猝灭反应,后处理经硅胶柱纯化后得到中间体2(340mg, 收率为53%), 1HNMR (400 MHz, CD 3OD, ppm) δ 8.22 (s), 7.66 (d, J = 8.84 Hz,2H), 7.46-7.42 (m, 2H), 7.21-7.12 (m, 5H), 4.76-4.71 (m, 1H), 3.09-3.06 (m,2H), 2.67-2.61 (m, 2H), 2.09-2.02 (m, 2H), 1.99-1.82 (m, 2H)。
制备例3:中间体3的合成
Figure 395136DEST_PATH_IMAGE006
步骤一:中间体3-1的合成
在氧气保护下,将4-溴-3-氟苯酚(4 g,20.9 mmol)溶于无水二氯甲烷(40 mL)中,在室温下加入苯硼酸(5.10 g, 41.8 mol),乙酸铜(4.17 g,20.9mmol),三乙胺(6.35 g,62.7 mo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8h。TLC监测反应。往反应液加水,过滤,用二氯甲烷(50 mlx 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粗品。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纯化(洗脱剂:石油醚=100%)得到无色液体中间体3-1(5.5 g,49%)。
步骤二:中间体3-2的合成
将中间体3-1(5.5 g,20.6 mol)溶于1,4-二氧六环(100 mL)中,加入[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二氯甲烷络合物(1.51g,2.06mol)、乙酸钾(6.06 g,6.18mol),联硼酸频那醇酯(7.84 g, 30.9 mmol)。反应在80℃下搅拌16 h。TLC监测反应。过滤,浓缩得到粗品中间体3-2(5.5 g, 100%),不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步骤三:中间体3-3的合成
在N 2保护下,将中间体3-2(5.5 g,17.5 mol)、叔-丁基4-(4-氨基-3-碘-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羧酸酯(1.60 g,3.59 mmol),碳酸铯(2.33g,7.18 mol),醋酸钯(804 mg,3.59 mol),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0.397 g,7.18 mol)溶于1,4-二氧六环/水(120 mL, 5:1)中,反应加热至60℃,搅拌16 h,LCMS监测反应。把水加入反应液(50mL x 2),并用乙酸乙酯(50 mL x 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粗品。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纯化(洗脱剂:二氯甲烷:甲醇= 20:1)得到棕色固体中间体3-3(500 mg, 45%)。
步骤四:中间体3的合成
在常温下,将盐酸/1,4-二氧六环(5 mL,4 M)加入中间体3-3(500 mg,0.99 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中,反应在室温下搅拌0.5h。LCMS监测反应,浓缩得到粗品。3-(2-氟-4-苯氧基苯粗品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色谱柱型号:SunFire® Prep C18 19 x 250mm column, 10μm,流动相:乙腈/水/0.1% FA,梯度5-15%),得到中间体3(201 mg,45%)LCMS(WatersSunfire C18 50*4.6mm 5μm, ACN(0.03% FA)/Water(0.03% FA), 5%-95%), Rt=1.60min, [M+H] +=405.1, 1H NMR (400MHz, DMSO-d 6) δ 8.39(brs,1H), 8.24(s, 1H),7.52-7.56(t,J = 8.8Hz, 1H), 7.45-7.49(m, 2H), 7.22-7.26(m, 1H), 7.18-7.260(m,2H), 7.01-7.04(dd, J = 8.0, 2.4Hz), 6.94-6.97(dd, J = 8.0, 2.4Hz), 4.92-4.98(m,1H),3.294-3.324(m, 2H), 2.96-3.02(m, 2H), 2.20-2.28(m, 2H), 2.02-2.05(m,2H)。
制备例4:中间体4的合成
Figure 859616DEST_PATH_IMAGE007
步骤一:中间体4-1的合成
3-碘-1H-吡唑并[3,4-d]嘧啶-4-胺(2.61g,10.0 mmol),叔-丁基7-氧杂-3-氮杂二环[4.1.0]庚烷-3-羧酸酯(2.19 g,11mmol) 和碳酸铯(6.50 g,20.0 mmol)得二甲亚砜(30 mL)的悬浊液在80℃下搅拌16h,LCMS监测反应。将反应液加入乙酸乙酯和水中,分液。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粗品。粗品用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4-1(3.0g, 65%).
步骤二:中间体4-2的合成
在0 oC,将戴斯马丁氧化剂加入中间体4-1(2.5 g, 5.43 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40mL)中,反应在室温下反应3h, LCMS监测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淬灭反应,再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到粗品。粗品用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4-2(1.5g, 60%)。
步骤三:中间体4-3的合成
在0 oC,二乙氨基三氟化硫(1.47g,9.19 mmol)的无水二氯甲烷(10mL)溶液慢慢滴加到中间体4-2(1.4g, 3.06 mmol)的二氯甲烷(40mL)中,反应在室温下搅拌4h。反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淬灭,分层,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到粗品。粗品用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4-3(400mg,27.2%)。
步骤四:中间体4-4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中间体4-3(400 mg,0.833mmol),4-苯氧基苯硼酸(267 mg, 1.25mmol), 碳酸铯(541mg,1.66 mmol)和四三苯基膦钯(96.2mg, 0.0833 mmol)的甲苯(10mL),乙醇(4 mL),水(2 mL)的溶液,在100 oC下反应3h。LCMS监测反应。浓缩得到粗品,粗品用反相柱纯化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4-4(260mg,59.8%)。
步骤五:中间体4的合成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4-4(250 mg, 0.479 mmol)溶于二氯甲烷(10mL)中,然后滴加盐酸的二氧六环溶液(3 ml),搅拌1小时,LCMS监测反应。浓缩,粗品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色谱柱型号:Shim-pack Scepter C18-120 5um 20.0 *250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0.1%FA,梯度:30%-42%),得到中间体4(90 mg, 40.1%)。LCMS(Waters Sunfire C18 50*4.6mm 5μm, ACN(0.03% FA)/Water(0.03% FA), 5%-95%), Rt=2.369min, [M+H] +=423.1, 1H NMR (400MHz, DMSO-d6)δ 8.275(s, 1H), 7.680-7.701(d, J = 8.4Hz, 2H),7.386-7.425(m, 2H), 7.146-7.194(m, 3H), 7.086-7.106(d, J = 8.0Hz, 2H), 5.33-5.407(m , 1H), 3.471-3.605(m, 2H), 3.259-3.346(m, 1H), 3.051-3.106(m , 1H),2.757-2.783(m, 1H), 2.244-2.279(m,1H)。
制备例5:中间体5的合成
Figure 930426DEST_PATH_IMAGE008
步骤一:中间体5-1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3,5-二氟苯基)硼酸(5.00 g, 12.3 mmol)滴加到4-溴-3-氟苯酚(3.60 g, 13.9 mmol)的二氯甲烷(40 mL)溶液中,然后滴加三乙胺(1.68 g, 15.4mmol)和醋酸铜(190 mg, 0.650 mmol),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24小时,LCMS监测反应。反应液加水40mL,并用乙酸乙酯(60 mL x 2)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纯化(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得到中间体5-1(3.2 g,81.2%)。
步骤二:中间体5-2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中间体5-1(3.3 g, 8.51 mmol)、醋酸钾(1.46 g, 14.95mmol)、[1,1'-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钯(II)(730 mg,0.997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3.04g,11.96mmol)溶于二氧六环(30.0 mL)中,慢慢加热至80℃,并搅拌16小时,TLC监测反应。反应液浓缩,过滤得中间体5-2;直接投下一步。
步骤三:中间体5-3的合成
在室温下,将中间体5-2(4.18 g, 11.96 mmol),叔-丁基 4-(4-氨基-3-碘-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羧酸酯(1 g, 2.392 mmol),醋酸钯(160 mg,0.239mmol),1,1'-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265 mg,0.478)和碳酸铯(1.13 g,4.78)溶于二氧六环(20.0mL)和水(4.0 mL),搅拌16h,LCMS监测反应。反应液过滤,得到黄色固体中间体5-3(530 mg,68.4%)。
步骤四:中间体5的合成
在0℃下,中间体5-3(530 mg,1.32 mmol),然后滴加盐酸的二氧六环溶液(10mL),搅拌3小时,LCMS监测反应。浓缩,粗品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色谱柱型号:Shim-packScepter C18-120 5um 20.0 *250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0.1%FA,梯度:21%-32%),得到白色固体中间体5(250 mg, 63.4%)。LCMS(Waters Sunfire C18 50*4.6mm 5μm, ACN(0.03% FA)/Water(0.03% FA), 5%-95%), Rt=1.16 min, [M+H] += 441.3, 1H NMR(400MHz, DMSO-d6) δ 8.26-8.24(m, 2H), 7.60-7.56(m, 1H), 7.26-7.22(m, 1H),7.12-7.05(m, 1H), 6.99-6.96(m, 2H), 4.94-4.80(m, 1H), 2.96-2.81(m ,4H), 2.22-2.06(m, 2H), 2.01-1.90(m, 2H)。
制备例6:中间体6的合成
Figure 189369DEST_PATH_IMAGE009
步骤一:中间体6-1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五氟苯(2.11 g, 12.5 mmol)滴加到4-溴-3-氟苯酚(2.00 g,10.5 mmol)的N,N-甲酰胺(25 mL)中,然后加入碳酸钾(2.89 g, 21.0 mmol),反应液在100oC下搅拌12小时,LCMS监测反应。反应液加水70 mL,并用乙酸乙酯(60 mL x 2)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粗品用层析柱分离纯化(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得到中间体6-1(3g,84.2%)。
步骤二:中间体6-2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中间体6-1(2.00 g,5.93 mmol)、醋酸钾(874 mg, 8.90 mmol)、[1,1'-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钯(II)(434 mg,0.593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1.81g,7.12mmol )溶于二氧六环(25.0 mL)中,慢慢加热至80℃,并搅拌16小时,LCMS监测反应。反应液浓缩,过滤得中间体6-2;直接投下一步。
步骤三:中间体6-3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中间体6-2(530mg, 1.18 mmol)和叔-丁基 4-(4-氨基-3-碘-1H-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羧酸酯(1 g, 2.392 mmol),醋酸钯(160 mg,0.239mmol),1,1'-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265 mg,0.478mmol )和碳酸铯(1.13 g,4.78mmol)溶于二氧六环(20.0 mL)和水(4.0 mL),搅拌16h,LCMS监测反应。反应液过滤,得到黄色固体中间体6-3(340 mg,58.4%)(crude)。
步骤四:中间体6的合成
在0 oC下,将盐酸的二氧六环溶液(10 mL)滴加到中间体6-3(340 mg, 0.58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10 mL)中,搅拌3小时,LCMS监测反应。浓缩,粗品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色谱柱型号:Shim-pack Scepter C18-120 5um 20.0 *250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0.1% FA,梯度:21%-32%),得到中间体6(42 mg, 13%)。LCMS(Waters Sunfire C18 50*4.6mm 5μm, ACN(0.03% FA)/Water(0.03% FA), 5%-95%), Rt=1.140 min; MS m/z(ESI): [M+H] +=477.1, 1H NMR (400MHz, DMSO-d6) δ 8.36-8.35(m, 1H), 8.23(m,1H),7.97-7.92(m,1H), 7.58-7.54(m,1H), 7.29-7.26(m, 1H), 7.14-7.11(m,1H), 4.87-4.85(m,1H), 3.240-3.22(m, 2H), 2.97-2.89(m, 2H), 2.23-2.14(m,2H), 1.86-1.84(m, 2H).
实施例1:化合物1的合成
Figure 209278DEST_PATH_IMAGE010
将中间体1(1 equiv.),中间体2 (1.05 equiv.),DIPEA(5 equiv.),HATU(1.3equiv.)溶于DMF中,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后体系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DCM: MeOH = 20: 1)进一步纯化得到以上化合物1。m/z (ESI), [M+H] +=797.3, 1H NMR (400 MHz, Methanol-d4) δ 8.27 (s, 1H), 7.64-7.58 (m, 3H), 7.38 (t, J = 7.9Hz, 2H), 7.18-7.11 (m, 3H), 7.11-7.04 (m, 2H),6.99 (d, J = 2.2Hz, 1H), 6.86 (dd, J = 8.4, 2.2Hz, 1H), 5.04-4.89 (m, 2H),4.71 (d, J = 13.8Hz, 1H), 4.16 (d, J = 13.8Hz, 1H), 3.55-3.47 (m, 2H), 3.07(m, 2H), 2.99-2.66 (m, 8H), 2.35-2.05 (m, 6H), 2.03-1.90 (m, 5H).
实施例2:化合物2的合成
Figure 211869DEST_PATH_IMAGE011
将中间体1(1 equiv.),中间体3 (1.05 equiv.),DIPEA(5 equiv.),HATU(1.3equiv.)溶于DMF中,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后体系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DCM: MeOH = 20: 1)进一步纯化得到以上化合物2。m/z (ESI), [M+H] +=815.3, 1H NMR (400 MHz, Methanol-d4) δ 8.30 (s, 1H), 7.63(d, J = 8.4Hz, 1H), 7.54-7.41 (m, 4H), 7.27-7.22 (m, 1H), 7.12 (d, J = 6.2Hz,1H), 7.03 (d, J = 2.1Hz, 1H), 6.96-6.85 (m, 3H), 5.08-4.93 (m, 2H), 4.72 (d,J = 13.8Hz, 1H), 4.19 (d, J = 13.8Hz, 1H), 3.64-3.58 (m, 2H), 3.20 (m, 2H),3.07-2.75 (m, 8H), 2.35-1.93 (m, 11H).
实施例3:化合物3的合成
Figure 735254DEST_PATH_IMAGE012
将中间体1(1 equiv.),中间体4 (1.05 equiv.),DIPEA(5 equiv.),HATU(1.3equiv.)溶于DMF中,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后体系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DCM: MeOH = 20: 1)进一步纯化得到以上化合物3。m/z (ESI), [M+H]+=833.3, 1H NMR (400 MHz, Methanol-d4) δ 8.33 (s, 1H), 7.68-7.63 (m, 3H), 7.44-7.38 (m, 2H), 7.22-7.14 (m, 3H), 7.12-7.07 (m, 2H), 7.04(d, J = 2.1Hz, 1H), 6.92 (d, J = 8.4Hz, 1H), 4.99-4.93 (m, 1H), 4.73-4.57 (m,1H), 4.02-3.75(m, 1H), 3.68-3.58 (m, 3H), 3.53-3.44 (m, 2H), 3.28-2.82 (m,5H), 2.84-2.73 (m, 3H), 2.30-2.08 (m, 4H), 2.08-1.96 (m, 5H).
实施例4:化合物4的合成
Figure 306044DEST_PATH_IMAGE013
将中间体1(1 equiv.),中间体5(1.05 equiv.),DIPEA(5 equiv.),HATU(1.3equiv.)溶于DMF中,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后体系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DCM: MeOH = 20: 1)进一步纯化得到以上化合物4。m/z (ESI), [M+H] +=851.3, 1H NMR (400 MHz, Methanol-d4) δ8.28 (s, 1H), 7.60-7.54 (m, 2H),7.03-6.95 (m, 3H), 6.76 (dd, J = 8.4, 2.0Hz, 1H), 6.69-6.63 (m,3H), 5.05-4.99 (m, 1H), 4.94-4.89 (m, 1H), 4.73 (d, J = 13.6Hz, 1H), 4.15 (d,J = 13.6Hz, 1H), 3.55-3.47 (m, 2H), 3.07 (m, 2H), 2.98-2.64 (m, 8H), 2.35-1.98 (m, 11H).
实施例5:化合物5的合成
Figure 547669DEST_PATH_IMAGE014
将中间体1(1 equiv.),中间体6 (1.05 equiv.),DIPEA(5 equiv.),HATU(1.3equiv.)溶于DMF中,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后体系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DCM: MeOH = 20: 1)进一步纯化得到以上化合物5。m/z (ESI), [M+H] +=887.3, 1H NMR (400 MHz, Methanol-d4) δ 8.27 (s, 1H), 7.57-7.53 (m, 2H), 7.22-7.12 (m, 1H), 6.96-6.92(m, 3H),6.76(dd, J = 8.4, 2.4Hz,1H), 5.03-4.98 (m, 1H), 4.94-4.90 (m, 1H), 4.72 (d, J = 13.6Hz, 1H), 4.14 (d,J = 13.6Hz, 1H), 3.55-3.47 (m, 2H), 3.07 (m, 2H), 3.02-2.69 (m, 8H), 2.40-1.98 (m, 11H).
实施例6:化合物6的合成
Figure 88372DEST_PATH_IMAGE015
将中间体7(1 equiv.),中间体2(1.05 equiv.),DIPEA(5 equiv.),HATU(1.3equiv.)溶于DMF中,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条件下搅拌4小时。向反应后体系中加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DCM: MeOH = 20: 1)进一步纯化得到以上化合物6。m/z (ESI), [M+H] +=811.4, 1H NMR (400 MHz, Methanol-d4) δ 8.26 (s, 1H), 7.63-7.59 (m, 3H), 7.37 (m, 2H), 7.16-7.10 (m, 3H), 7.10-7.04 (m, 2H), 6.98 (d, J= 2.2Hz, 1H), 6.84 (dd, J= 8.3, 2.2Hz, 1H), 5.04-4.89 (m, 2H), 4.68 (d, J =13.6Hz, 1H), 4.20 (d, J = 13.6Hz, 1H), 3.55-3.47 (m, 3H), 3.17 (m, 1H), 2.99-2.66 (m, 7H), 2.35-2.05 (m, 6H), 2.01-1.88 (m, 5H), 0.88 (d, J = 6.6Hz, 3H).
效果例1:本发明化合物对于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
本发明中的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效果。
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中,将DOHH2, THP1, HBL1 C481S, OCI-Ly7, U2932, TMD8细胞悬浮于50μL培养液中,置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5000个细胞/孔)。将本发明具体化合物1-6和对照化合物2(简称“对照2”,一种已知的PROTAC BTK抑制剂,参见CN112010858A中化合物7“5-[4-[[1-[6-[4-[4-氨基-3-(4-苯氧基苯基)吡唑并[3,4-d]嘧啶-1-基]哌啶-1-羰基]哒嗪-3-基]-4-哌啶基]甲基]哌嗪-1-基]-2-(2,6-二氧代-3-哌啶基)异吲哚啉-1,3-二酮”)、对照化合物3(简称“对照3”,依鲁替尼Ibrutinib,一种已知的小分子BTK抑制剂)的DMSO储液用50μL培养基稀释后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细胞在37℃、5% CO 2培养箱中培养。72h后,向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10μL CCK-8试剂。孵育1-4小时后,使用多功能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读取吸光值。用DMSO处理后的细胞为100%的存活率,用GraphPad Prism8软件,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IC 50。细胞存活率计算公式为:
存活率=[(剂量-空白)/(对照-空白)]×100%。
表1:测定各实施例化合物的IC 50
Figure 997422DEST_PATH_IMAGE016
在本发明中,nd表示未测试。
效果例2:对于BTK和IKZF3靶点的降解(Westernblot法)
将细胞(DOHH2、THP1、HBL1 C481S、Ramos细胞)悬浮于1.5mL培养基中,置于12孔细胞培养板(5x10 5 ~1x10 6个/孔)中,用不同浓度的本申请化合物或对照化合物处理,其中对照1为L18I(一种已知BTK蛋白降解剂,Leukemia, 2019, 33, 2105–2110)和泊马度胺(一种已知的诱导IKZF1和IKZF3降解的小分子,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14, 164(6), 811-821)的物理混合物。
孵育指定时间后,收集细胞,离心去除上层培养基,然后用PBS洗两遍。细胞样品于冰上经RIPA裂解20分钟,加入2x蛋白上样缓冲液(50mM Tris-HCl(pH 6.8),2%(W/V)十二烷基硫酸钠,0.1%(W/V)溴酚蓝,10%(V/V)丙三醇,10%(V/V)β-巯基乙醇的超纯水溶液),于100℃金属浴加热20分钟后冷却即得蛋白样品。然后取10μL蛋白样品,用10% 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蛋白样品。电泳结束后,在4℃下,湿转至PVDF膜上(100V电压,1.5h)。转膜结束后,5%牛奶封闭一小时。封闭结束后,用PBST洗三次,每次5分钟,然后与一抗4℃孵育过夜。孵育完毕后,回收抗体,再用PBST洗三次,每次5分钟。之后室温孵育相应的兔/小鼠二抗1小时。回收二抗,PBST洗膜三次,每次10分钟。
利用化学发光液在天能显影仪器显影,如图1所示,显影结果用Image J进行灰度分析,通过归一化得到降解比率,如图1-7、表2所示。
表2:本发明化合物对于BTK和IKZF3的降解作用
Figure 332589DEST_PATH_IMAGE017
效果例3:本发明化合物在肝微粒中的代谢稳定性实验
实验材料和仪器:
肝微粒体来源:人肝微粒体(Corning 452117),CD-1小鼠肝微粒体(XENOTECHM1000);Na 2HPO 4、KH 2PO 4、MgCl 2(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NADPH(Solarbio);ABSciex Triple Quad 4000液质联用仪。
实验步骤:
(1)配制100nM磷酸缓冲液;
(2)配制反应体系,下表4所示:
表3:反应体系配制信息
Figure 327090DEST_PATH_IMAGE018
(3)将反应体系置于37℃的水浴中预孵育10分钟,向反应体系中加入40μL 10mMNADPH溶液(NADPH溶液由100 mM磷酸缓冲液溶解),NADPH溶液的最终浓度为1mM,用40μL磷酸缓冲液代替NADPH溶液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的作用是排除化合物自身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4μL 100μM的本发明化合物和阳性对照化合物氯氮平(Clozapine)启动反应,化合物的最终浓度为1μM。
(5)在0.5、15、30、45和60分钟,涡旋振荡器充分混匀后,分别取出50μL孵育样品,用4倍的含有内标的冰乙腈终止反应,样品在3220g转速下离心45min,离心结束后转移90μL上清液到进样板,加入90μL超纯水混匀,用于LC-MS/MS分析。
所有的数据均通过EXCEL软件进行计算,通过提取离子图谱检测峰面积,通过对母药消除百分比的自然对数与时间进行线性拟合,检测母药的体外半衰期(t 1/2)。
体外半衰期(t 1/2)通过斜率计算;
t 1/2=0.693/k,得到的t 1/2见表4;
表4:化合物1和2在肝微粒中的代谢稳定性数据
Figure 405904DEST_PATH_IMAGE019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4)

1.由以下化学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n1、n2、n3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或4;
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或卤素;
M选自-(CRxRy)n4-的结构,其中,n4选自1、2或3;Rx和Ry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C1-3烷基;所述C1-3烷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氘或卤素取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n1选自0、1、2、3或4;
n2选自0或1;
n3选自0、1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或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M选自-(CRxRy)n4-的结构,其中,n4为1;Rx和Ry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甲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M选自-(CRxRy)n4-的结构为-CH2-或-CH(CH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以下化合物: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以下化合物: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治疗有效剂量的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9.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由BTK和/或IKZF3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由BTK和IKZF3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调节BTK、IKZF3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同时调节BTK和IKZF3蛋白表达。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疾病为癌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癌症选自套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边缘区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胰腺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CNS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胃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0343750.3A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Active CN114409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3750.3A CN114409658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PCT/CN2022/120280 WO2023184898A1 (zh) 2022-04-02 2022-09-21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3750.3A CN114409658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9658A CN114409658A (zh) 2022-04-29
CN114409658B true CN114409658B (zh) 2022-06-07

Family

ID=8126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3750.3A Active CN114409658B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9658B (zh)
WO (1) WO20231848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9658B (zh) * 2022-04-02 2022-06-07 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WO2024037527A1 (en) * 2022-08-16 2024-02-22 Beijing Neox Biotech Limited Btk degrading compounds
CN115429804A (zh) * 2022-10-12 2022-12-06 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Ikzf1、ikzf3和btk多靶点调节剂的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6498A (zh) * 2018-03-26 2020-11-13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N-(3-(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CN111936501A (zh) * 2018-03-26 2020-11-13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3-羟基-N-(3-(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基)吡咯烷-1-甲酰胺衍生物
CN112010858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btk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2390785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bet家族溴域抑制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3292536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解Bcr-Abl或PARP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3387931A (zh) * 2020-03-13 2021-09-14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或降解蛋白激酶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4181196A (zh) * 2020-09-14 2022-03-15 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并降解parp酶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2752B (zh) * 2017-09-03 2023-04-07 上海美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抑制并降解布鲁顿酪氨酸蛋白激酶Btk活性的化合物
CN111662294A (zh) * 2019-03-05 2020-09-15 上海美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降解Btk活性的化合物
CN113490669B (zh) * 2019-03-02 2022-12-30 上海美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降解Btk活性的化合物
WO2022007824A1 (zh) * 2020-07-07 2022-01-13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解btk激酶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4409658B (zh) * 2022-04-02 2022-06-07 水木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6498A (zh) * 2018-03-26 2020-11-13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N-(3-(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基)苯甲酰胺衍生物
CN111936501A (zh) * 2018-03-26 2020-11-13 诺华股份有限公司 3-羟基-N-(3-(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基)吡咯烷-1-甲酰胺衍生物
CN112010858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btk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2390785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bet家族溴域抑制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3292536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解Bcr-Abl或PARP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3387931A (zh) * 2020-03-13 2021-09-14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或降解蛋白激酶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CN114181196A (zh) * 2020-09-14 2022-03-15 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并降解parp酶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学上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9658A (zh) 2022-04-29
WO2023184898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09658B (zh) 一种同时调节btk和ikzf3的双功能化合物
JP7026196B2 (ja) Retの阻害剤
JP7394074B2 (ja) 治療用化合物
KR102181365B1 (ko) 단백질 키나아제 억제제로서 새로운 피롤로피리미딘 화합물
JP6986086B2 (ja) Jak1選択的阻害剤
CN106749267B (zh) 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及其应用
JP7128345B2 (ja) ジアリール大員環化合物、医薬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US20180127420A1 (en) Condensed-ring pyrimidylamino derivativ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intermediat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11171049B (zh)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其用途
KR20190098266A (ko) 치환된 축합 헤테로아릴기 화합물인 키나제 억제제 및 이의 응용
JP2022533740A (ja) メチル基及び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基を含む二置換スルファミド系選択的bcl-2阻害剤
CA3182541A1 (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s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 agonists and methods of use
CN110746396B (zh) 含硒异唑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478520A (zh) Bcl-2蛋白凋亡诱导剂及应用
EP3057421B1 (en) Alkyl linked quinolinyl modulators of ror(gamma)t
WO2020156319A1 (zh) N-甲酰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用途
CN111566102B (zh) 作为激活素受体样激酶抑制剂的取代的吡咯并吡啶
JPWO2019189766A1 (ja) 新規ビアリールアミド誘導体
WO2022184111A1 (zh) 与tau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CN116874465B (zh) 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24067744A1 (zh) 杂环取代喹唑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35938B (zh) 取代的大环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其用途
EP4140985A1 (en) 2-heteroarylaminoquinazolinone derivative
US20210387967A1 (en) 2-heteroaryl aminoquinazolinone derivative
CN116283928A (zh) 一种哒嗪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6521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