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730B -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9730B
CN114379730B CN202111511942.2A CN202111511942A CN114379730B CN 114379730 B CN114379730 B CN 114379730B CN 202111511942 A CN202111511942 A CN 202111511942A CN 114379730 B CN114379730 B CN 114379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aminated wood
support
tank
cargo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19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9730A (zh
Inventor
张汇平
楼丹平
耿元伟
毕静
姚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19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9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9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9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3/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vessels or marine structures, e.g. hulls or offshore platforms
    • B63B73/20Building or assembling prefabricated vessel modules or parts other than hull blocks, e.g. engine rooms, rudders, propellers, superstructures, berths, holds or t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将上、下层层压木分别嵌装在其各自对应的基座内,并将下基座与下支座进行可拆卸连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垂向支撑支座中的层压木损坏时必须局部切割拆除然后再焊接从而会对液货舱和船体支座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甚至引起火灾。当上、下层压木中有任意一个层压木发生损坏时,只需利用顶撑机构将下基座、下层层压木和下层滑动板的组合体水平移出即可快速更换损坏的层压木,避免进行切割和焊接工作,不会对液货舱和船体支座结构造成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船舶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独立型液货舱是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经常采用的一种液货舱型式。根据《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IGC Code)的定义,独立型液货舱系指自身支撑的液货舱,它不构成船体结构的一部分,对船体强度不是必需的。独立型液货舱可分为A型、B型、C型三类。
对于液货舱,应由船体予以支持。液货舱受到静、动载荷作用时,其支持方式应能防止液货舱本体的移动,同时允许液货舱在温度变化和船体变形时产生收缩和膨胀。
因此对于主要由平面构成的棱形A型或B型液货舱,通常设计不同功能的支座来支撑液货舱。其中垂向支撑支座一般由与罐体连接的支座、中间层压木以及与船体连接的支座组成,垂向支撑支座不仅能够承受液货舱载荷,中间层压木还可以阻止液货的低温传递到船体结构,从而保证船舶的安全,但长时间使用后,若中间层压木出现损坏,垂向支撑支座需局部拆卸,拆卸过程中需要将连接基座边沿部分进行切割,会对液货舱和船体支座结构造成损坏,甚至引起火灾,影响船舶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包括下支座、下基座、下层层压木、上层层压木、上基座和上支座;
所述下支座焊接固定在船体结构上;
所述下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下支座上,下基座上形成有用以使下层层压木嵌装在其内部的凹槽,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相连;
所述上层层压木设置在下层层压木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置有上、下两层滑动板;
所述上基座的结构与下基座的结构相同,上层层压木的上部嵌装在上基座的凹槽内且其与上基座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相连,上基座与固定在液货舱底部的上支座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下层滑动板的厚度+下层层压木的厚度+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之间的环氧树脂的厚度+下基座的基座底板的厚度>=上层层压木伸入上基座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下支座和上支座均包括支座面板、垂直固定在支座面板上的横纵交错的肘板。
优选地,所述下支座的支座面板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支座面板上还开设有用以浇注环氧树脂的第一浇注孔。
优选地,下基座和上基座均包括基座底板、垂直固定在基座底板上的多个座板,多个座板共同围成一个矩形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下基座凹槽内的基座底板上开设有用以浇注环氧树脂的第二浇注孔,凹槽外侧的基座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座板与基座底板的连接处还等距设置有多个加强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浇注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浇注孔的孔径。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液货舱和船体结构之间安装所述可更换液罐支座;
船舶航运过程中,当层压木发生损坏时,船舶到港卸货且货舱升温后,将多个顶撑机构设置在液货舱的加强结构的下方,利用顶撑机构将液货舱顶起直至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上、下两层滑动板脱离接触;然后,拆卸掉下基座与下支座之间的紧固件,水平移出下基座、下层层压木和下层滑动板的组合体;然后更换损坏的层压木。
优选地,在液货舱和船体结构之间安装所述可更换液罐支座的具体步骤为:
液货舱分段建造阶段,将上基座与上支座进行焊接固定,再将上支座焊接固定在液货舱的底部;
液货舱分段总组阶段,将上层层压木嵌装在上基座的凹槽内,然后向上层层压木与上基座之间的缝隙内浇注环氧树脂以将上层层压木与上基座进行固定;
船台或船坞阶段船体分段搭载完成后,将下支座焊接固定在船体内底板或平台上,再通过紧固件将下基座与下支座进行固定;
将液货舱吊入货舱内,并利用顶撑机构对其进行临时支撑,然后,将下层层压木嵌装在下基座的凹槽内,将上层滑动板扣在上层层压木的底部,将下层滑动板扣在下层层压木的顶部,上顶下层层压木使两层滑动板紧密接触,然后并向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之间的缝隙内浇注环氧树脂以将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进行固定;最后,拆卸掉顶撑机构,安装完成。
优选地,利用顶撑机构将液货舱顶起直至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上、下两层滑动板脱离接触时,上、下两层滑动板之间需保持不超过3毫米的间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上、下层层压木分别嵌装在其各自对应的基座内,并将上、下基座与对应的支座进行可拆卸连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垂向支撑支座中的层压木损坏时必须局部切割拆除从而会对液货舱和船体支座结构造成损坏,甚至引起火灾。当上、下层压木中有任意一个层压木发生损坏时,只需利用顶撑机构将下基座、下层层压木和下层滑动板的组合体水平移出即可快速更换损坏的层压木,避免进行切割和焊接工作,不会对液货舱和船体支座结构造成损坏,有效地保证了船舶安全。
2、本发明通过在上、下层层压木之间设置两片滑动板,能够有效释放液货舱液罐由于热胀冷缩和船体变形引起的滑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可更换液罐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支座或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基座或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下层层压木与上、下两个滑动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为下支座,2为下基座,3为下层层压木,4为上层层压木,5为上基座,6为上支座,7为支座面板,8为肘板,9为第一固定孔,10为第一浇注孔,11为基座底板,12为座板,13为凹槽,14为第二浇注孔,15为第二固定孔,16为加强支撑板,17为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给出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包括下支座1、下基座2、下层层压木3、上层层压木4、上基座5和上支座6。
所述下支座1焊接固定在船体结构上,所述上支座6焊接固定在液货舱的底部。
下支座1和上支座6包括支座面板7、垂直固定在支座面板7上的横纵交错的肘板8。
所述下支座1的支座面板7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用以将下支座与其对应的下基座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孔9,支座面板7上还开设有用以浇注环氧树脂的第一浇注孔10。上支座6的支座面板上不设置固定孔和浇注孔。本实施例中,上支座6的材质与液货舱罐体的材质相同(9镍钢或铝合金或不锈钢),下支座1的材质为高强度船用钢材,如DH、EH或FH级高强度船用钢板。
优选地,下支座1的支座面板7上还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下基座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下支座1的顶部,上基座5直接焊接固定在上支座6的底部。
下基座2与上基座5均包括基座底板11、垂直固定在基座底板11上的多个座板12,多个座板12共同围成一个矩形的凹槽13。
所述下基座2的凹槽13内的基座底板11上开设有用以浇注环氧树脂的第二浇注孔14,凹槽13外侧的基座底板1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5,第一浇注孔10的孔径略大于第二浇注孔14的孔径。上基座5的基座底板11上不设置固定孔和浇注孔。
优选地,所述座板12与基座底板11的连接处还等距设置有多个加强支撑板16。
优选地,下基座2的基座底板11上还开设有多个用以定位层压木的定位孔,下基座2上的定位孔与下支座1上的定位孔相对应。
当下基座2与下支座1相固定时,使基座面板11与支座面板7相贴合,同时应保证第一固定孔9与第二固定孔15相对准、第一浇注孔10与第二浇注孔14相对准,然后,在通过旋拧在第一固定孔9与第二固定孔15内的螺栓等紧固件将下基座2与下支座1固定为一体。
由于上基座5通过上支座6与液货舱罐体间接接触,而液货舱罐体内存储的是-163℃的低温液态LNG,因此,为了避免液货舱罐体内的液货的低温传导到上基座5从而对上基座5的结构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上基座5需采用9镍钢板或铝合金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而下基座2采用船用DH、EH或FH级高强度船用钢板制作而成。
所述下层层压木3的下部嵌装在下基座2的凹槽内,下层层压木3与下基座2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相连。
所述上层层压木4设置在下层层压木3的上方,且上层层压木4的上部嵌装在上基座5的凹槽内且其与上基座5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相连。
本实施例中,上层层压木4和下层层压木3均通过高温高压压制成型,下层层压木3的面积比上层层压木4的面积稍大,但下层层压木3的厚度比上层层压木4的厚度略小。
上层层压木4与下层层压木3之间设置有上、下两层滑动板17。本实施例中,上、下两层滑动板17均为不锈钢板,上、下两层滑动板的形状相同,均为矩形沟槽形状,这样在安装滑动板时,可防止滑动板出现脱落。
所述下层滑动板的厚度+下层层压木的厚度+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之间的环氧树脂的厚度+下基座的基座底板的厚度>=上层层压木伸入上基座的厚度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液货舱和船体结构之间安装所述可更换液罐支座。
具体地,在液货舱和船体结构之间安装所述可更换液罐支座的具体步骤为:
液货舱分段建造阶段,将上支座6焊接固定在液货舱的底部,再将上基座5与上支座6进行焊接固定;
液货舱分段总组阶段,将上层层压木4嵌装在上基座5的凹槽内,然后向上层层压木4与上基座5之间的缝隙内浇注环氧树脂以将上层层压木4与上基座5进行固定;
船台或船坞阶段船体分段搭载完成后,将下支座1焊接固定在船体内底板或平台上,再通过紧固件将下基座2与下支座1进行固定;
将液货舱吊入货舱内,并利用油泵或液压缸等顶撑机构对其进行临时支撑,然后,将下层层压木3嵌装在下基座2的凹槽内,将上层滑动板扣在上层层压木4的底部,将下层滑动板扣在下层层压木3的顶部,上顶下层层压木使两层滑动板紧密接触,然后并向下层层压木3与下基座2之间的缝隙内浇注环氧树脂以将下层层压木3与下基座2进行固定;最后,拆卸掉顶撑机构,完成安装。
船舶航运过程中,当层压木发生损坏时,船舶到港卸货且货舱升温后,将多个顶撑机构设置在液货舱的加强结构的下方,利用顶撑机构将液货舱顶起直至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上、下两层滑动板脱离接触;然后,拆卸掉下基座2与下支座1之间的紧固件,水平移出下基座2、下层层压木3和下层滑动板的组合体;然后更换损坏的层压木。
层压木更换好后,再将可更换液罐支座组装好。
优选地,利用顶撑机构将液货舱顶起直至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上、下两层滑动板脱离接触时,上、下两层滑动板之间需保持不超过3毫米的间隙。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液罐支座,包括下支座、下基座、下层层压木、上层层压木、上基座和上支座;
所述下支座焊接固定在船体结构上;
所述下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下支座上,下基座上形成有用以使下层层压木嵌装在其内部的凹槽,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相连;
所述上层层压木设置在下层层压木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置有上、下两层滑动板;
所述上基座的结构与下基座的结构相同,上层层压木的上部嵌装在上基座的凹槽内且其与上基座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相连,上基座与固定在液货舱底部的上支座焊接固定;
其中,下层滑动板的厚度+下层层压木的厚度+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之间的环氧树脂的厚度+下基座的基座底板的厚度>=上层层压木伸入上基座的厚度;
所述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液货舱和船体结构之间安装所述可更换液罐支座;
在液货舱和船体结构之间安装所述可更换液罐支座的具体步骤为:
液货舱分段建造阶段,将上基座与上支座进行焊接固定,再将上支座焊接固定在液货舱的底部;
液货舱分段总组阶段,将上层层压木嵌装在上基座的凹槽内,然后向上层层压木与上基座之间的缝隙内浇注环氧树脂以将上层层压木与上基座进行固定;
船台或船坞阶段船体分段搭载完成后,将下支座焊接固定在船体内底板或平台上,再通过紧固件将下基座与下支座进行固定;
将液货舱吊入货舱内,并利用顶撑机构对其进行临时支撑,然后,将下层层压木嵌装在下基座的凹槽内,将上层滑动板扣在上层层压木的底部,将下层滑动板扣在下层层压木的顶部,上顶下层层压木使两层滑动板紧密接触,进而并向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之间的缝隙内浇注环氧树脂以将下层层压木与下基座进行固定;最后,拆卸掉顶撑机构,完成安装;
船舶航运过程中,当层压木发生损坏时,船舶到港卸货且货舱升温后,将多个顶撑机构设置在液货舱的加强结构的下方,利用顶撑机构将液货舱顶起直至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上、下两层滑动板脱离接触;然后,拆卸掉下基座与下支座之间的紧固件,水平移出下基座、下层层压木和下层滑动板的组合体;然后更换损坏的层压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顶撑机构将液货舱顶起直至可更换液罐支座的上、下两层滑动板脱离接触时,上、下两层滑动板之间需保持不超过3mm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和上支座均包括支座面板、垂直固定在支座面板上的横纵交错的肘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的支座面板的四周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支座面板上还开设有用以浇注环氧树脂的第一浇注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下基座和上基座均包括基座底板、垂直固定在基座底板上的多个座板,多个座板共同围成一个矩形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座凹槽内的基座底板上开设有用以浇注环氧树脂的第二浇注孔,凹槽外侧的基座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与基座底板的连接处还等距设置有多个加强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浇注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浇注孔的孔径。
CN202111511942.2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379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1942.2A CN11437973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1942.2A CN11437973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730A CN114379730A (zh) 2022-04-22
CN114379730B true CN114379730B (zh) 2024-01-02

Family

ID=81195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1942.2A Active CN114379730B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97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3336A (ko) * 2011-03-10 2012-09-19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체화물 선박의 자립형 저장 탱크 목재지지부 수리방법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목재지지장치
JP2017014853A (ja) * 2015-07-06 2017-01-19 前田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免震装置の交換方法
CN109606546A (zh) * 2018-10-31 2019-04-12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船台阶处的b型燃料舱的垂向支撑方法
CN112878386A (zh) * 2021-03-11 2021-06-01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的lng储罐隔震支座及更换方法
CN113401284A (zh) * 2020-03-17 2021-09-1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独立液舱的泄漏液体储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03336A (ko) * 2011-03-10 2012-09-19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체화물 선박의 자립형 저장 탱크 목재지지부 수리방법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목재지지장치
JP2017014853A (ja) * 2015-07-06 2017-01-19 前田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免震装置の交換方法
CN109606546A (zh) * 2018-10-31 2019-04-12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装箱船台阶处的b型燃料舱的垂向支撑方法
CN113401284A (zh) * 2020-03-17 2021-09-1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独立液舱的泄漏液体储存装置
CN112878386A (zh) * 2021-03-11 2021-06-01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更换的lng储罐隔震支座及更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730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617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 carrier
US20150197953A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ylindrical tank
KR20070048174A (ko) 유체, 바람직하게 저온 유체 저장용 탱크
WO2013002125A1 (ja) 低温タンクの建設方法及び低温タンク
KR101812621B1 (ko) 액화가스 탱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수상구조물
CA2915584C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ylindrical tank
KR20120077983A (ko) 부유식 해양 구조물의 상부구조물 지지장치
CN114379730B (zh) 一种可更换液罐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KR101465621B1 (ko) 유조선의 액화 가스연료 탱크용 플랫폼
KR101281644B1 (ko) 선체블록의 해상운송용 고박 방법 및 장치
CN113501087A (zh) 一种可拆卸式船舶甲板液货舱及其安装方法
US20150377415A1 (en) Low temperature liquid tank
KR20130063573A (ko) 부유식 해양구조물의 상부구조의 지지구조
KR200482095Y1 (ko) 탑사이드 모듈 구조물 및 이를 구비한 해양 구조물
CN113071599B (zh) 一种大型模块化快速可拆卸甲板
KR20150001436U (ko) 독립형 탱크의 지지 구조물
RU2801408C1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башни для загрузки/разгрузки резервуара,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го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ил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сжиженного газа
KR20190105919A (ko) 족장장치
WO2017043622A1 (ja) 円筒型タンクの構築方法
KR20140084826A (ko) 탑사이드 모듈 탑재용 패드아이
TWI620861B (zh) 圓筒型槽之建構方法
CN116620514B (zh) 批量组装及运输漂浮式海上风电设备支撑结构的方法
KR102354839B1 (ko) 내부압력을 이용한 강재­콘크리트 합성형 탱크, 부유체 및 그 제작방법
CN207241954U (zh) 一种船舶燃油加热模块起吊及运输用工装
KR101346168B1 (ko) 부유식 해양 구조물의 상부갑판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