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9599B -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 Google Patents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9599B
CN114379599B CN202111308956.4A CN202111308956A CN114379599B CN 114379599 B CN114379599 B CN 114379599B CN 202111308956 A CN202111308956 A CN 202111308956A CN 114379599 B CN114379599 B CN 114379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of
floor
panel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89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9599A (zh
Inventor
金晓平
何远新
景传峰
赵迎九
李进
蔡青
舒麟
罗桂琼
张敏
孙纯旭
高建华
谢斌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89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9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9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59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075 priority patent/WO202307826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9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9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43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00Wagons or vans
    • B61D3/16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其中所述冷藏车厢,包括:车顶;车底;与所述车顶和所述车底分别邻接的侧墙;以及,与所述车顶、所述车底以及所述侧墙分别邻接的端墙;所述车顶、所述车底、所述侧墙以及所述端墙的相互邻接处设有隔热材料。本申请的冷藏车厢在车顶、车底、侧墙以及端墙的相互邻接处设有隔热材料,隔热材料的填充使车顶、车底、侧墙以及端墙的相互邻接处的密封性以及隔热性更加稳定,提高冷藏车厢的保温性能,能够避免由于这些邻接处直接拼接时,容易随着使用产生贯穿的缝隙形成热桥降低冷藏车厢的综合隔热性能,使冷藏车厢的保温效果更好、能耗更低,并确保货物的安全,更有利于中长途的冷链运输。

Description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冷链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背景技术
铁路冷藏车与其它铁路运输装备最主要的区别是车体采用隔热保温结构,并设置有制 冷机组对货间进行温度调节。然而现有的铁路冷藏车的冷藏车厢的车顶隔热层采用聚苯乙 烯硬泡填充结构、底架隔热层采用聚氨酯硬泡拼接结构。该种铁路冷藏车运行一段时间后, 拼接结构的拼接缝收缩出现贯通缝,形成热桥,降低冷藏车厢的综合隔热性能,导致冷藏 车厢的保温效果差,不仅使制冷机组的能耗增高,而且导致冷藏车厢内局部温度过高,容 易造成货物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冷藏车厢的保温效果差,容易使制冷机 组的能耗增高,导致冷藏车厢内局部温度过高,容易造成货物损坏的技术问题。为此,本 申请提供了一种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藏车厢,所述冷藏车厢包括:
车顶;
车底;
与所述车顶和所述车底分别邻接的侧墙;以及,
与所述车顶、所述车底以及所述侧墙分别邻接的端墙;
所述车顶、所述车底、所述侧墙以及所述端墙的相互邻接处设有隔热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顶包括外顶板、内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 板之间的车顶隔热层;
所述车底包括底架、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架与所述地板之间的车底隔热层;
所述侧墙包括外侧板、内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的侧墙隔热层;
所述端墙包括外端板、内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端板和所述内端板之间的端墙隔热层;
所述外顶板、所述底架、所述外侧板以及所述外端板相互之间通过外封闭连接板连接;
所述内顶板、所述地板、所述内侧板以及所述内端板相互之间通过内封闭连接板连接;
所述外顶板、所述底架、所述外侧板、所述外端板以及所述外封闭连接板与所述内顶 板、所述地板、所述内侧板、所述内端板以及所述内封闭连接板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 填充有隔热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所述内顶板与所述内侧板的内封闭连接板为第一内封闭连接 板,所述第一内封闭连接板包括内侧板连接端,所述内侧板连接端设有“Y”形分叉板,所述内侧板连接端的“Y”形分叉板卡接在所述内侧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封闭连接板还包括内顶板连接端和位于所述内侧板连 接端与所述内顶板连接端之间的线缆安装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缆安装凹槽上盖设有装饰盖板,所述线缆安装凹槽与所述 装饰盖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地板、所述内端板与所述地板的内封闭连 接板为第二内封闭连接板,所述第二内封闭连接板为“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内侧板/内端板和所述地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板上表面、所述地板与所述内侧板的邻接处、所述地板与 所述内端板的邻接处设有防水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板上或所述防水层上设有可翻转的离水格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板以及所述内端板由闭口型压筋板制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铁路冷藏车,所述铁路冷藏车包括上述的冷藏车厢。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冷藏车厢在车顶、车底、侧墙以及端墙的相互邻接处设有隔热材料,隔热材 料的填充使车顶、车底、侧墙以及端墙的相互邻接处的密封性以及隔热性更加稳定,提高 冷藏车厢的保温性能,能够避免由于这些邻接处直接拼接时,容易随着使用产生贯穿的缝 隙形成热桥降低冷藏车厢的综合隔热性能,使冷藏车厢的保温效果更好、能耗更低,并确 保货物的安全,更有利于中长途的冷链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铁路冷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铁路冷藏车的A-A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剖视图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4示出了图2剖视图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D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
10、铁路冷藏车;100、冷藏车厢;110、车顶;111、内顶板;112外顶板;113、车 顶隔热层;120、车底;121、底架;122、地板;1221、倒“T”型结构;123、车底隔热 层;124、防水层;125、离水格子;1251、翻转连接部;1252、翻转固定件;130、侧墙; 131、内侧板;132、外侧板;133、侧墙隔热层;140、端墙;141、内端板;142、外端板; 143、端墙隔热层;150、外封闭连接板;161、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1、内侧板连接端; 1612、内顶板连接端;1613、线缆安装凹槽;1614、装饰盖板;162、第二内封闭连接板; 170、隔热材料;180、车门;190、送风道;200、制冷机组;300、远程监控系统;310、 线缆;400、燃油系统;500、转向架;600、车钩缓冲装置;700、制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 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如图1至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冷藏车厢100和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10,其中冷藏车厢100包括车顶110、车底120、两个侧墙130以及两个端墙140,车顶110、 车底120分别与两个侧墙130和两个端墙140形成冷藏车厢100,在车顶110、车底120、 侧墙130、端墙140的相互邻接处设有隔热材料17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及端墙140的相互邻接处设有隔热材料170,隔热材料170的填充使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及端墙140的相 互邻接处的密封性以及隔热性更加稳定,提高冷藏车厢100的保温性能,能够避免由于这 些邻接处直接拼接时,容易随着使用产生贯穿的缝隙形成热桥降低冷藏车厢100的综合隔 热性能,使冷藏车厢100的保温效果更好、能耗更低,并确保货物的安全,更有利于中长 途的冷链运输。
在该实施例中,冷藏车厢100还设有车门180,车门180由门体和闭锁结构组成,优选的可采用滑移嵌入式结构与冷藏车厢100相连。
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每年达10亿吨,适合铁路中远距离冷链运输量达3亿吨以上。我国2019年实际铁路冷链运输量为206万吨,铁路冷链运输量在我国冷链运输市场占比极低,铁路冷链运输未能发挥其载重量大、运输里程长、全天候、节能环保等技术优势。
随着冷链运输市场需求的增大,铁路冷链运输成为了铁路货运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急 需开展铁路冷链运输装备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制,提升技术经济性,并为快速提高铁路 冷链运输能力提供装备支撑。
根据国内外冷链运输发展经验,铁路机械冷藏车是中远距离冷藏货物运输的主力车型, 其具有全程温度调控能力,不受货物承运温度和运距限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我国目 前尚未形成以铁路网络为主导的冷链综合运输体系和固定的货源及流向格局的情况下,积 极发展新型铁路机械冷藏车是保障快速提升铁路冷链运输能力的有效手段。
铁路机械冷藏车与其它铁路运输装备最主要的区别是车体采用隔热保温结构,并设置 有制冷机组200对货间进行温度调节。一般地,设置隔热保温结构的车体各部分通过拼接 组成车体,然而在车体运行一段时间后,拼接处的缝隙往往会出现贯穿缝形成热桥,降低 车体综合隔热性能,使制冷机组200的能耗增加,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并可能导致货物损 坏。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冷藏车厢100各部分的邻接处填充隔热材料170,优 选地,在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端墙140的相互组装后再通过二次发泡能技术 将隔热材料170填充到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及端墙140的邻接处,隔热材料 170的二次填充使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端墙140的相互邻接处的密封性以及隔 热性更加稳定,提高冷藏车厢100的保温性能,使冷藏车厢100的保温效果更好、能耗更 低,有效降低冷链运输成本,并确保货物的安全,更有利于中长途的冷链运输。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车顶110包括外顶板112、内顶板111以及设置于外顶板112与内顶板111之间的车顶隔热层113;车底120包括底架121、地板 122以及设置于底架121与地板122之间的车底隔热层123;侧墙130包括外侧板132、内 侧板131以及设置于外侧板132与内侧板131之间的侧墙隔热层133;端墙140包括外端 板142、内端板141以及设置于外端板142和内端板141之间的端墙隔热层143;外顶板 112、底架121、外侧板132以及外端板142相互之间通过外封闭连接板150连接;内顶板 111、地板122、内侧板131以及内端板141相互之间通过内封闭连接板连接;外顶板112、 底架121、外侧板132、外端板142以及外封闭连接板150与内顶板111、地板122、内侧 板131、内端板141以及内封闭连接板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填充有隔热材料170。
在该实施例中,冷藏车厢100的组成部件主要有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及端墙140。其中,车顶110由外顶板112、车顶隔热层113、内顶板111组成,车顶110为 圆弧形车顶110结构,车顶隔热层113为整体发泡结构,优选为通过聚氨酯发泡制备车顶 隔热层113;内顶板111优选采用整体热塑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制成。车底120由底架 121、车底隔热层123、地板122组成,车底隔热层123为整体发泡结构,优选为通过聚氨 酯发泡制备车底隔热层123。侧墙130由外侧板132、侧墙隔热层133、内侧板131组成, 侧墙130为整体发泡结构,优选为通过聚氨酯发泡制备车侧墙隔热层133;内侧板131优 选采用不锈钢压筋板拼接而成。端墙140的构成与侧墙130相同,由外端板142、端墙隔 热层143、内端板141组成,端墙140为整体发泡结构,优选为通过聚氨酯发泡制备车端 墙隔热层143;内端板141优选采用不锈钢压筋板拼接而成。此外,车门180的门体也为 三层结构,即由外门体、内门体和设置于外门体和内门体之间的门体隔热层组成,该内体 同样优选为整体发泡结构,通过聚氨酯发泡制备门体隔热层。
其中,整体发泡技术为本申请人独立研发的并已公开的一种发泡技术,能够对大、超 大装置进行整体发泡填充保温材料,制备的隔热层隔热性能更好,能够降低冷藏车厢100 的运输能耗。
在该实施例中,冷藏车厢100的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及端墙140为预制 的通过整体聚氨酯发泡制备成的大部件,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端墙140各 大部件的外顶板112、底架121、外侧板132以及外端板142这类外板分别连接,例如通 过焊接方式固定拼接在一起。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端墙14各大部件的内顶 板111、地板122、内侧板131、内端板141这类内板分别连接,例如,分别通过内封板连 接板连接,例如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将内顶板111、地板122、内侧板131、内端板141与内 封闭连接板固定拼接。
在连接处的内外板之间通过注入发泡材料进行二次发泡,即在连接的缝隙处填充隔热 材料170,填充隔热材料170后使车顶110、车底120、侧墙130以及端墙140的隔热层连接为一个整体,隔热保温效果将大大提升。优选地,各大部件的外板分别通过外封闭连接板150相互连接组装,内板分别通过内封闭连接板相互连接组装,通过设置外封闭连接板150、内封闭连接板将外板之间、内板之间的连接缝遮挡,能够使外板之间、内板之间的 连接更为紧密,各大部件拼接后形成的间隙空间密闭性更好,能够有效避免冷藏车厢100 使用一段时间后各大部件的邻接处出现贯穿孔形成热桥。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选地,外封闭连接板150与外顶板112、底架121、外侧板132、外端板142这类外板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外封闭连接板150与外顶板112、底架121、外侧板132、外端板142固定在一起。 内封闭连接板与内顶板111、地板122、内侧板131、内端板141这类内板的连接方式同样 可以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或焊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封闭连接板150和内封闭连接 板为一体式随着使用位置的不同结构有相应的改变。更优选地,外封闭连接和内封闭连接 板为一体式结构,能够简化冷藏车厢100的制造工艺和减少配件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连接内顶板111与内侧板131的内封闭连接板为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包括内侧板连接端1611,内侧板连接端1611设有“Y”形分叉板,内侧板连接端1611的“Y”形分叉板卡接在内侧板131上。
该结构的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使“Y”形分叉板卡接在内侧板131上,即方便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与内侧板131的连接,而且通过隔热材料170的填充,能够通过“Y” 形分叉板消除内顶板111与内侧板131之间的一定的应力。即,当将隔热材料170填充至 内顶板111、内侧板131以及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后的间隙空间后,隔热材料170发泡 后能够充满间隙空间并对内顶板111和与之相连的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有一定的支撑力, 将“Y”形分叉板的分叉处稍微顶离内侧板131;随着冷藏车厢100的使用,内顶板111与 内侧板131之间的邻接处如果出现松动产生缝隙时,内顶板111和与之相连的第一内封闭 连接板161将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压,能够依旧使内顶板111和内侧板131之间的邻接处密 闭良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内封闭连接板161还包括内顶板连接端1612和位于内侧板连接端1611与内顶板连接端1612之间的线缆安装凹槽1613。其中, 内顶板连接端1612用于与内顶板111连接,线缆安装凹槽1613用于安装冷藏车厢100中 的线缆310,使线缆310隐藏于线缆安装凹槽1613能够避免线缆310裸露被刮坏、刮断的 风险。进一步优选地,线缆安装凹槽1613上盖设有装饰盖板1614,线缆安装凹槽1613与 装饰盖板1614之间通过卡扣连接。通过设置装饰盖板1614,不仅能够使第一内封闭连接 板161的外观更加美观,并且防潮防水,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线缆310的保护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连接内侧板131与地板122、内端板141与地板122的内封闭连接板为第二内封闭连接板162,第二内封闭连接板162为“L”形板,“L” 形板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内侧板131/内端板141和地板122。通过在地板122与内侧板 131、内端板141的邻接处设置第二内封闭连接板162,即能起到上述避免出现贯穿缝隙形 成热桥的作用,此外,在冷藏车厢100内一般湿度较高,地板122上有时也会积存一定的 水等,同第二内封闭连接板162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水汽进入隔热材料170中,避免降 低隔热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3所示,地板122上表面、地板122与内侧板131的连接处、地 板122与内端板141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层124。通过设置防水层124,能够提高对冷藏车 厢100的地板122以及与地板122邻接的内侧板131和内端板141,避免水腐蚀相应的板 材,或浸入车底120、侧墙130或端墙140内部,降低隔热保温效果。优选地,通过现场 浇注聚氨酯弹性体制备防水层124,以提高冷藏车厢100的气密性和防水性能,使综合隔 热保温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冷藏车厢100用于冷链运输,在冷藏车厢100内部设有送风道190用于对冷 藏车厢100内部送冷风进行降温。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送风道190设置在内顶板111上,送风道190可采用整体非金属风道。优选的,送风道190一端为进风口与冷源连通, 送风道190的另一端为送风口设置在货间远端,送风口冷藏车厢100内远离冷源的一端。 传统的采用侧送风的模式,送风时货间远端容易出现送风死角啊,导致货间温度均匀性差; 此外,侧送风的风道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占用货间空间大,存在降低车辆载重和容 积、经济效益差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侧送风模式,本申请的风道设置采用端送风的模式, 另外巧妙设置不占空间回风道,能够在冷藏车厢100内形成流向一致的冷风循环,使货间 的温度均匀性好,保证货物的运输品质。进一步优选的,在送风道190上开设若干出风补 偿口,优选在送风道190上的车门180与送风口之间开设有出风补偿口,尤其是邻近车门180处设有出风补偿口,以兼顾端送风和侧送风的优点,进一步提高货间温度均匀性。更 进一步优选的,出风补偿口可开关和/或可调节,以能够送风需求及温度监控数据对送风 位置以及送风量进行调节。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地板122上或防水层124上设有可翻转的离水格子125。在地板122上或防水层124上铺满离水格子125,离水格子125可以采用铝合 金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为格栅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格栅结构的离水格子125作为与送风道190配合的回风道使用,既能 够在货间形成稳定的冷风循环。同时,同时离水格子125还能在集载装卸时均载货物对地 板122的压力。
在该实施例中,离水格子125可翻转地设置在地板122或防水层124上。例如,如图2和图4所示,离水格子125呈两排铺设在防水层124上,在离水格子125邻近内侧板 131的一侧设有翻转连接部1251,在对应位置的内侧板131或地板122上设有翻转固定件 1252,将离水格子125的翻转连接部1251与对应位置的翻转固定件1252通过轴销结构连 接以使离水格子125能够翻转靠在/挂在内侧板131上,从而使地板122或防水层124裸 露出来以便进行清洁打扫。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内侧板131以及内端板141由闭口型压筋板制备。在该实施例中,内侧板131、内端板141采用口型压筋板焊接拼接而成为一个整体, 并且使压筋板的闭口型筋条凸向货间内部,能够避免货物紧贴内侧板131或内端板141, 从而进一步在内侧板131、内端板141表面形成回风通道,从而增强冷风循环的回风面积, 提高货间的换热效率。
在本申请中,通过送风道190与离水格子125和/或闭口型筋条组成冷风循环系统,利用现有装置形成回风道,不仅减少装置数量,降低设备成本,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 占用空间少,能够提高冷藏车厢100的载重和容积。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地板122邻近车底120保温层的一侧设有倒“T”型结构1221支架,该倒“T”型结构1221支架能够将地板122支撑在车底120 保温层上,均衡地板122的受力。其中,地板122可以是铝合金地板122,实现全车无木 结构,能够延长地板122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底架121设有中梁。
在该实施例中,相比于传统的铁路机械冷藏车采用无中梁和无铁地板122底架121结 构,集载能力差,不能满足叉车机械化作业要求,装卸作业采用人工装卸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装卸成本高。本申请的底架121通过设置中梁,能够与设有倒 “T”型结构1221支架铝合金地板122配合提高车底120的集载能力,并可通过进一步采 用铝合金离水格子125,以提高对叉车的承载力,满足机械化装卸的要求,提高货物装卸 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装卸费用。
本申请提出的上述实施例的冷藏车厢100,即可应用于公路冷链运输设备中,又可应 用于铁路冷链运输设备中,该实施例的冷藏车厢100保温效果好、能耗低,尤其适用于主要用于中长途冷链运输的铁路冷链运输设备中。
本申请的第二大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铁路冷藏车10,该铁路冷藏车10包括上述冷藏车 厢100。因本申请提供的铁路冷藏车10包括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冷藏车厢100,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铁路冷藏车10具备上述冷藏车厢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传统的铁路机械冷藏车主要分为机械冷藏车组和单节机械冷藏车。铁路机械冷藏车组 一般由一辆发电乘务车和四辆货物车组成,发电乘务车编挂于车组的中部,两端各挂两辆 货物车,发电车乘务车主要为押运人员提供生活设施和为货物车制冷机组200提供动力, 货物车两端均设有制冷机组200,可以任意换位及掉头连挂。但铁路机械冷藏车组只能成 组运输,载重182t,一次运量大,适用大批量货物的调拨运输,不适用冷藏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需求。单节机械冷藏车一端设置押运人员生活间,一端设置制冷机组200,可单节运行,也可成组运行。单节机械冷藏车载重38t,容积100m3,运输鲜 货时容积小,亏吨严重,运输冻货时载重量小,单车运输经济性差。
即传统的铁路机械冷藏车不仅载重和容积与冷链市场不匹配,适应性差。而且均采用 有人押运,车辆制造、运用和维护成本高;此外,押运人员生活设施增加制造成本和维修 成本,押运室占用车辆空间,进一步影响载重和容积,导致车辆运输经济性差。例如,目前押运人员薪酬和生活能耗是我国铁路机械冷藏车运输亏损的主要原因。
而传统的铁路机械冷藏车采用有人押运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制冷机组200控温自动性 差,需要人工进行温度调控和记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导致制冷机组200可靠性差,故 障率高,直接影响车辆制冷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申请的铁路冷藏车10为可在标准轨距铁路使用的单节机 械冷藏车,可降低货物运量的要求,主要用于鲜活易腐货物的运输,符合我国鲜活易腐货 物小批量、多品种、时效性高的市场需求。
优选的,该铁路冷藏车10包括上述冷藏车厢100、制冷机组200、燃油系统400、车钩缓冲装置600、制动装置700以及转向架500。其中,冷藏车厢100的车架向一侧端墙 140方向延伸出一段用于承载制冷机组200和燃油系统400,车架的下部设置转向架500, 车钩缓冲装置600以及制动装置700按照常规设置方式进行设置即可。其中,制冷机组200通过在与其邻接的端墙140上开孔与送风道190连通,用于为送风道190提供冷风。 燃油系统400为制冷机组200提供动力燃油,由燃油箱、油位表、油位传感器、进回油管、 加油管和溢气管等组成,燃油箱放置在封闭隔间内。车钩缓冲装置600、制动装置700以 及转向架500采用通用货车配置,满足我国大铁路运维体制的运营要求即可,适应通用货 车检修体制,降低运维费用。
在该实施例中,相比于传统的铁路冷藏车10采用带中央悬挂和油压减振技术的专用 转向架500,为客车系列转向架500,与我国既有铁路货车检修体制不匹配,需要派押运人员专门列检,运用费用高。本申请采用货车通用转向架500,便于检修,降低运用费用。
优选地,该实施例中的铁路冷藏车10包括远程监控系统300,而不设置押运人员工作 间。即通过设置远程监控系统300替代人员监控,能够提高该铁路冷藏车10的载重和容积。
本申请的铁路冷藏车10通过综合调整送风道190的结构,利用离水格子125、内侧板 131以及内端板141形成回风通道,并且避免设置押运人员工作间,以尽可能地减少载重和容积的浪费,能够使铁路冷藏车10的载重达60t,容积达140m3以上,与我国既有单节 机械冷藏车载重提高58%,容积提高40%,单车运输经济性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远程监控系统300包括车载控制器、若干传感器以及供电装置,并 与远程监控系统300平台信号连接,远程监控系统300平台通过远程监控系统300对铁路冷藏车10进行远程监控,实现无人押运。
其中,车载控制器主要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以及控 制模块;数据采集处理模块通过不同传感器检测相应装置或位置的实时状态并通过无线传 输模块向控制模块和/或远程监控系统300平台反馈,可远程监测制冷机组200的开关机 状态、工作模式、送风温度、回风温度、设定温度、启动电池电压、新风门状态、报警个 数和报警故障码等,以及车辆位置、货间温度、货间湿度、车门180开闭状态、监控电池 电压和油箱油位等;控制模块可根据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和/或远程监控系统300平台的控 制信号远程控制制冷机组200开机、停机、温度设置、运行模式设置、除霜、新风设置和 清除报警等。同时,卫星定位模块还能够对铁路冷藏车10进行实时定位。
其中,供电装置包括监控蓄电池,优选还包括太阳能装置,监控蓄电池由制冷机组200或太阳能装置充电。
相比于传统的铁路冷藏车10,不具备远程监控、智能化操作、定位追踪等信息化功能, 用户无法掌握货物温度和位置等信息,无法更好保障运输质量和货物安全,整体服务效果差, 不符合国家对冷链运输工具信息化发展的政策要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铁路冷藏车10, 通过上述远程监控系统300,即可以实现无人押运,降低铁路冷藏车10的制造、运用和维 修的成本,并可以提升铁路冷藏车10的载重和容积;此外还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时装载 货物的运输状态,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 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 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 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 “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 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 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 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 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 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 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车厢包括:
车顶;
车底;
与所述车顶和所述车底分别邻接的侧墙;以及,
与所述车顶、所述车底以及所述侧墙分别邻接的端墙;
所述车顶、所述车底、所述侧墙以及所述端墙的相互邻接处设有隔热材料;
所述车顶包括外顶板、内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内顶板之间的车顶隔热层;
所述车底包括底架、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架与所述地板之间的车底隔热层;
所述侧墙包括外侧板、内侧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的侧墙隔热层;
所述端墙包括外端板、内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端板和所述内端板之间的端墙隔热层;
所述外顶板、所述底架、所述外侧板以及所述外端板相互之间通过外封闭连接板连接;
所述内顶板、所述地板、所述内侧板以及所述内端板相互之间通过内封闭连接板连接;
所述外顶板、所述底架、所述外侧板、所述外端板以及所述外封闭连接板与所述内顶板、所述地板、所述内侧板、所述内端板以及所述内封闭连接板相互之间形成的间隙空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连接所述内顶板与所述内侧板的内封闭连接板为第一内封闭连接板,所述第一内封闭连接板包括内侧板连接端,所述内侧板连接端设有“Y”形分叉板,所述内侧板连接端的“Y”形分叉板卡接在所述内侧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封闭连接板还包括内顶板连接端和位于所述内侧板连接端与所述内顶板连接端之间的线缆安装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安装凹槽上盖设有装饰盖板,所述线缆安装凹槽与所述装饰盖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地板、所述内端板与所述地板的内封闭连接板为第二内封闭连接板,所述第二内封闭连接板为“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内侧板/内端板和所述地板。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上表面、所述地板与所述内侧板的邻接处、所述地板与所述内端板的邻接处设有防水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上或所述防水层上设有可翻转的离水格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以及所述内端板由闭口型压筋板制备。
8.一种铁路冷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冷藏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冷藏车厢。
CN202111308956.4A 2021-11-05 2021-11-05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Active CN114379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8956.4A CN114379599B (zh) 2021-11-05 2021-11-05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PCT/CN2022/129075 WO2023078266A1 (zh) 2021-11-05 2022-11-01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8956.4A CN114379599B (zh) 2021-11-05 2021-11-05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599A CN114379599A (zh) 2022-04-22
CN114379599B true CN114379599B (zh) 2023-06-13

Family

ID=8119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8956.4A Active CN114379599B (zh) 2021-11-05 2021-11-05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9599B (zh)
WO (1) WO20230782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599B (zh) * 2021-11-05 2023-06-13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CN114715211A (zh) * 2022-04-29 2022-07-08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运输大型货物的铁路特种棚车
CN114771583B (zh) * 2022-04-29 2024-02-23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密封运输长大货物的整体翻转式车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08531C2 (ru) * 2000-03-23 2003-07-2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ткрытого типа "Завод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Камея" Изотермический кузо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7743715B2 (en) * 2004-05-13 2010-06-29 Gunderson Llc Air flow direction in a temperature controlled railroad freight car
US20090126600A1 (en) * 2006-03-15 2009-05-21 Zupancich Ronald J Insulated cargo container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ing vacuum insulated panels and foam insulated liners
CN201923137U (zh) * 2011-01-26 2011-08-10 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运输用货物冷藏车及其连挂的旅客列车
CN204979553U (zh) * 2015-09-06 2016-01-20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冷藏车中离水格子的固定装置
CN206394636U (zh) * 2017-01-12 2017-08-11 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 轨道车车顶边梁型材
CN207523707U (zh) * 2017-11-28 2018-06-22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铁路冷藏车的侧墙结构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CN109050555B (zh) * 2018-08-07 2019-08-20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厢结构以及冷藏车
CN109204110A (zh) * 2018-09-03 2019-01-15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冷藏车车顶结构、发泡方法以及冷藏车
CN212173248U (zh) * 2020-03-03 2020-12-18 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腔顶角封装置和冷藏集装箱
CN213262639U (zh) * 2020-10-13 2021-05-25 苏州开垣航空碰撞测试有限公司 一种防热桥冷藏车厢
CN114379599B (zh) * 2021-11-05 2023-06-13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9599A (zh) 2022-04-22
WO2023078266A1 (zh)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79599B (zh)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US7478600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railway car
US7305923B2 (en) Universal boxcar with exterior metal surfaces
US6575102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railway car
CA2508361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railway car
US7543367B2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temperature controlled railway car
CN103640583A (zh) 铁路冷藏货车车厢
US20020148382A1 (en) Pultruded panel
CN110435684A (zh) 铁路冷藏车
CN212100278U (zh) 一种风力自发电的铁路运输冷藏集装箱
CN112109618A (zh) 一种多式联运车及多式联运复合轨道运输系统
CN113602184B (zh) 冷藏车
CN201923137U (zh) 铁路运输用货物冷藏车及其连挂的旅客列车
CN2253336Y (zh) 机械冷板式冷藏集装箱
CN201619577U (zh) 一种开闭式车顶防雨结构
CN111532345A (zh) 温区可切换的移动式冷藏厢
CN110949231A (zh) 一种风冷环保冷藏保温车厢
CN220524429U (zh) 一款新型轻量化冷藏厢
CN215754295U (zh) 冷藏集装箱前墙隔热结构
RU224662U1 (ru) Рефрижераторный вагон
CN220924888U (zh) 一种适配于车厢式可卸式运输车的移动式冷链交换箱
CN218289017U (zh) 一种集装箱底架的加强结构
CN220447985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CN221092162U (zh) 一种蓄冷式冷藏集装箱
CN109835360B (zh) 冷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