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8575A -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8575A
CN114378575A CN202210133225.9A CN202210133225A CN114378575A CN 114378575 A CN114378575 A CN 114378575A CN 202210133225 A CN202210133225 A CN 202210133225A CN 114378575 A CN114378575 A CN 114378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odule
desiccant
pick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32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8575B (zh
Inventor
黄建平
衡恒
肖志强
王鲁宾
陆敏
马世彤
张文魁
曹葵康
黄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32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8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8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8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8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8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模组用于拾取干燥剂并将其压入热交换器的流道板内;拾取模组用于拾取气分盖与阻挡件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流道板的管口处;压机模组用于将所述气分盖与阻挡件下压至所述管口,以使得所述气分盖密封所述干燥剂以及使得所述阻挡件阻挡所述气分盖发生移动;该装置及方法利用安装模组拾取干燥剂并压入流道板内,利用拾取模组不仅拾取气分盖且拾取阻挡件,且利用同一个压机模组分别将气分盖与阻挡件进行下压,以完成对干燥剂、气分盖和阻挡件的组装,该组装装置避免了使用多个拾取模组进行拾取减少了该组装拾取传送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提高该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组装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组装领域,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零部件进行组装越来越普及,比如:机动车内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以流道板为基板,将各种阀门等零件安装于流道板上。流道板内分开流动着两种介质,其中一种介质的热量传递给另一种介质,以实现热交换。
在热交换器的组装过程中除了将各种类型的阀门安装于流道板上,还包括将干燥剂安装于流道板内并利用气分盖将其密封,以及基于安全性考虑还需要在气分盖外安装有阻挡件,以阻挡气分盖脱离流道板。如何自动化且高效的完成干燥剂、气分盖以及阻挡件的组装是亟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利用拾取模组拾取气分盖与阻挡件并利用同一个压机模组分别对其进行下压,以提高该装置的组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包括:
安装模组,其用于拾取干燥剂并将其压入热交换器的流道板内;
拾取模组,其用于拾取密封件与阻挡件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流道板的管口处;
压机模组,其用于将所述密封件与阻挡件下压至所述管口,以使得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干燥剂以及使得所述阻挡件阻挡所述密封件发生移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模组包括:
第一相机组件,其用于获取所述管口的位置信息;
第一拾取头组件,其用于夹持或松脱所述干燥剂;
第一传送组件,其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夹持的所述干燥剂移至所述管口处;
第一下压组件,其与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和第一相机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所述第一下压组件用于将位于所述管口处的所述干燥剂下压至所述流道板内。
优选地,所述拾取模组包括:
第二相机组件,其用于获取已安装所述干燥剂的所述管口的位置信息;
第二拾取头组件,其用于拾取所述阻挡件;
第三拾取头组件,其用于拾取所述密封件;
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相机组件、第二拾取组件和第三拾取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用于将所述密封件与阻挡件分别传送至所述管口处。
优选地,所述压机模组包括:
第三相机组件,其用于获取所述管口的位置信息;
第二下压组件,其用于对所述管口处的所述密封件与阻挡件分别进行下压;
固定支架,所述第三相机组件与第二下压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第三传送组件,其基于所述位置信息驱动所述固定支架沿一方向做往复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匹配所述管口。
优选地,所述压机模组还包括形变组件与第四传送组件,所述形变组件用于使得具有弹性的阻挡件发生形变,所述形变组件与第四传送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下压组件的下方,所述第四传送组件用于将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阻挡件传送至所述第二下压组件的正下方;
所述形变组件包括第一载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台上,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相对运动以使得所述阻挡件发生形变或相向运功,形变后的所述阻挡件在所述第四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二下压组件的作用下压入所述管口内。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检测模组,所述第一检测模组用于在所述第一下压组件下压所述干燥剂之前对其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模组包括:
称重组件,其用于测量所述干燥剂的质量,所述称重组件包括称重台与第一限位套筒,所述第一限位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称重台上,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将拾取的所述干燥剂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套筒内,以使得所述称重台对所述干燥剂进行称重。
优选地,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组,其用于对所述密封件进行检测;
第一旋转模组,其用于驱动所述密封件进行旋转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检测模组对所述密封件进行全方位检测;
润油模组,其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二检测模组检测后的所述第一旋转模组上的所述密封件进行润油;
第五传送组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模组在所述第二检测模组与润油模组之间进行传送,以使得所述第二检测模组在所述密封件润油后再次对其进行检测。
优选地,滑台;
第二旋转模组,其安装于所述滑台上;
第六传送组件,其用于传送所述第二旋转模组;
移载模组,其用于将所述流道板及固定所述流道板的第三载台移至所述第二旋转模组上,所述流道板上的所述管口在所述第二旋转模组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得所述管口对应所述第二下压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包括第一压头、弹性件和第一气缸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与第一压头之间,所述第一压头在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以及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下压于所述干燥棒的顶端,以将所述干燥棒压入所述流道板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拾取头组件包括第二气缸驱动组件与若干撑杆,若干所述撑杆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向外扩展或向外聚拢,以拾取或脱离所述阻挡件。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该装置利用安装模组拾取干燥剂并压入流道板内,利用拾取模组不仅拾取气分盖且拾取阻挡件,且利用同一个压机模组分别将气分盖与阻挡件进行下压,以完成对干燥剂、气分盖和阻挡件的组装,该组装装置避免了使用多个拾取模组进行拾取减少了该组装拾取传送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提高该组装装置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中的安装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中的第一检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中的拾取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中的第二检测模组、润油模组、第一旋转模组和第五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中的压机模组、移栽模组、第二旋转模组和第六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中的形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a、压机模组;1a1、第二下压组件;1a2、第三相机组件;1a3、固定支架;1a4、第三传送组件;1a5、形变组件;1a51、第一驱动组件;1a52、第一限位件;1a53、第二限位件;1a6、第一载台;
1b、拾取模组;1b1、第二传送组件;1b2、第二相机组件;1b3、第三拾取头组件;1b4、第二拾取头组件;1b41、撑杆;1b42、第二气缸驱动组件;
1c、安装模组;1c1、第一拾取头组件;1c2、第一下压组件;1c3、第一相机组件;1c4、第一传送组件;
1d、第一检测模组;1d1、称重台;1d2、第一限位套筒;1d3、第三旋转组件;1d4、第一检测件;
1e、第二检测模组;1f、第一旋转模组;1g、润油模组;1h、第五传送组件;1j、第二旋转模组;1k、移载模组;1m、第六传送组件;1n、滑台;
2、主传输线;3、第三载台;301、管口;40、干燥棒;50、卡簧;60、气分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干燥剂的组装过程中,基于提高机动车中热交换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将干燥剂装入流道板之后还需要利用气分盖60对安装干燥剂的管口301进行密封,再利用阻挡件对气分盖60进行阻挡,干燥剂的安装流程复杂且组装质量无法保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该装置利用安装模组1c将干燥剂拾取并进行下压,以使得干燥剂装入流道板内,利用拾取模组1b分别将密封件与阻挡件拾取并同时进行传送,利用同一压机模组1a分别对密封件与阻挡件进行下压,以使得密封件与阻挡件组装于流道板上,该装置利用安装模组1c完成对干燥剂的组装,利用拾取模组1b与压机模组1a的配合完成对密封件与阻挡件的组装,简化干燥剂的组装流程;另外在密封件与阻挡件的组装过程中利用压机模组1a进行安装,确保了压装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组装效率与装置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干燥剂可以为圆柱形结构、圆球形结构、长方体结构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以棒状结构的干燥棒40为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密封件优选为气分盖60,当然并不仅限于此,气分盖60上安装有密封圈以保证其安装于流道板上具有密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阻挡件为具有弹性的紧固件,比如:卡簧50、扣环、挡圈等等。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以如图5中所示的C型结构的卡簧50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卡簧50的形状根据管口301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比如:E或U型结构的卡簧50等。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模组1c、拾取模组1b和压机模组1a,安装模组1c用于拾取干燥剂并将其压入热交换器的流道板内;拾取模组1b用于拾取气分盖60与阻挡件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流道板的管口301处;压机模组1a用于将所述气分盖60与阻挡件下压至所述管口301,以使得所述气分盖60密封所述干燥剂以及使得所述阻挡件阻挡所述气分盖60发生移动。
也就是说,利用安装模组1c即可将干燥剂装入流道板内,再利用拾取模组1b与压机模组1a的配合来完成气分盖60与阻挡件的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将干燥剂装入流道板内的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只需要将干燥剂按预定姿态装入流道板内即可。而对于气分盖60与阻挡件的安装要求则相对较高,气分盖60与阻挡件需要安装到流道板上的预设位置,故利用压机模组1a以保证压装的稳定性,以提高该装置的组装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模组1c包括第一相机组件1c3用于获取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第一拾取头组件1c1用于夹持或松脱所述干燥剂;第一传送组件1c4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以使得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夹持的所述干燥剂移至所述管口301处;第一下压组件1c2与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以及第一相机组件1c3均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c4上,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c2用于将位于所述管口301处的所述干燥剂下压至所述流道板内。安装模组1c优选为多轴机械手,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也就是说,利用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夹持干燥剂,以及利用第一传送组件1c4将干燥剂传送至管口301处,基于第一相机组件1c3获取的管口301信息,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将干燥剂放置于管口301上,再利用第一下压组件1c2将干燥剂压入管口301内部。
进一步的,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包括气缸夹爪,当然并不仅限于气缸夹爪。本实施例中的气缸夹爪夹持干燥棒40的外壁并使其呈现竖直状态,以便于将干燥棒40放置于管口301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c2包括第一压头、弹性件和第一气缸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与第一压头之间,所述第一压头在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以及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下压于所述干燥棒40的顶端,以将干燥棒40压入流道板内部。弹性件使得第一压头在接触干燥棒40的时候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第一压头对干燥棒40造成损伤。
在利用安装模组1c将干燥棒40移至管口301之前,还需要对干燥棒40进行检测,以提高热交换器的组装质量与组装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利用第一检测模组1d对干燥棒40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模组1d用于在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c2下压所述干燥剂之前对其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模组1d包括称重组件,称重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干燥剂的质量,所述称重组件包括称重台1d1与第一限位套筒1d2,所述第一限位套筒1d2固定安装于所述称重台1d1上,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将拾取的所述干燥剂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套筒1d2内,以使得所述称重台1d1对所述干燥剂进行称重。
通过称重组件对干燥棒40的质量进行测量,可知晓干燥棒40是否存在缺损,当干燥棒40的质量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则判定该干燥棒40为不合格品。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模组1d还包括第三旋转组件1d3与第一检测件1d4,第一检测件1d4优选为线扫相机,当然并不仅限于线扫相机。第三旋转组件1d3包括旋转电机与旋转载台,旋转载台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运动,旋转载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套筒,第二限位套筒与第一限位套筒1d2结构相同均用于放置干燥棒40。也就是说,在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将干燥棒40放置于第二限位套筒后,干燥棒40做旋转运动并使得线扫相机对其外壁进行全方位检测。干燥棒40在安装于管口301之前利用第一检测模组1d对其进行称重与外观检测,保证干燥棒40在组装之前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该组装装置的组装稳定性与组装高效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拾取模组1b包括第二相机组件1b2、第二拾取头组件1b4、第三拾取头组件1b3和第二传送组件1b1;其中第二相机组件1b2用于获取已安装所述干燥剂的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第二拾取头组件1b4用于拾取所述阻挡件;第三拾取头组件1b3用于拾取所述气分盖60;所述第二相机组件1b2、第二拾取组件和第三拾取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1b1上,所述第二传送组件1b1用于将所述气分盖60与阻挡件分别传送至所述管口301处。拾取模组1b优选为多轴机械手,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也就是说,在多轴机械手上同时安装两个拾取头组件即第二拾取头组件1b4与第三拾取头组件1b3。基于第二相机组件1b2获取的管口301的位置信息,第二传送组件1b1配合第二拾取头组件1b4与第三拾取头组件1b3分别将阻挡件与气分盖60拾取并进行传送至管口301处。
进一步的,第二拾取头组件1b4包括第二气缸驱动组件1b42与若干撑杆1b41,若干撑杆1b41在第二气缸驱动组件1b42的驱动力下向外扩展或向外聚拢,也就是说,若干撑杆1b41向外扩展抵接于卡簧50的内壁上以将其拾取,当卡簧50放置于预设位置时,若干撑杆1b41向内聚拢并脱离卡簧50。若干撑杆1b41均匀分布且撑杆1b41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撑杆1b41抵接于卡簧50的内壁,避免撑杆1b41对卡簧50造成损伤,均匀分布的若干撑杆1b41使得卡簧50受力均匀,提高卡簧50的稳定性。第三拾取头组件1b3与第二拾取头组件1b4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详述,当然第三拾取头组件1b3的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夹取的方式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气分盖60与阻挡件组装于流道板上之前也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提高组装质量。还包括第二检测模组1e用于对所述气分盖60进行检测;第一旋转模组1f用于驱动所述气分盖60进行旋转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对所述气分盖60进行全方位检测;润油模组1g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检测后的所述第一旋转模组1f上的所述气分盖60进行润油;第五传送组件1h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模组1f在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与润油模组1g之间进行传送,以使得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在所述气分盖60润油后再次对其进行检测。
也就是说,第三拾取头组件1b3将气分盖60拾取并移至第一旋转模组1f上,气分盖60在第一旋转模组1f的作用下做旋转运动,气分盖60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二检测模组1e对气分盖60进行外观检测,特别是检测气分盖60上安装到密封圈是否存在破损。第二检测模组1e优选为线扫相机,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润油模组1g用于将润滑剂喷涂于气分盖60上的螺纹与密封圈上,以降低气分盖60在组装的过程中的产生的摩擦力,提高组装效率与组装质量。
第五传送组件1h用于传送第一旋转模组1f,第五传送组件1h优选为直线模组,当然并不仅限于此。润油模组1g与第二检测模组1e位于直线模组的两端,也就是说,第一旋转模组1f在第五传送组件1h的驱动下在润油模组1g与第二检测模组1e之间做直线运动。气分盖60在涂油之前利用第二检测模组1e对其进行外观检测,外观检测完成后气分盖60在第五传送组件1h的传送下移至润油模组1g处,润油模组1g对其进行喷涂操作,喷涂结束之后气分盖60在第五传送组件1h的传送下再次移至第二检测组件处,第二检测组件对气分盖60再次进行检测。
应当理解为:第二检测模组1e对气分盖60上的螺纹与密封圈是否存在破损进行第一次检测,当第一次检测气分盖60不合格时则该气分盖60标记为不合格品且无需进行涂油操作;当气分盖60第一次检测为合格品是将对其进行涂油操作,并对其进行第二次检测以判断是否已完成涂油,该装置保证热交换器的组装质量且避免重复操作,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组装效率。
在干燥棒40从管口301处装入流道板内之后,将图5中显示的气分盖60压入图8中的管口301内,图8中为气分盖60压入管口301后的状态图,气分盖60的外壁上设有与管口301内壁相匹配的螺纹且气分盖60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气分盖60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紧固于管口301上,本发明实施例通下压的方式将气分盖60紧固于管口301上,以进一步提高气分盖60与管口301之间的紧固性与密封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压机模组1a包括第三相机组件1a2、第二下压组件1a1、固定支架1a3和第三传送组件1a4;其中,第三相机组件1a2用于获取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第二下压组件1a1用于对所述管口301处的所述气分盖60与阻挡件分别进行下压;所述第三相机组件1a2与第二下压组件1a1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a3上;第三传送组件1a4基于所述位置信息驱动所述固定支架1a3沿一方向做往复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匹配所述管口301。
也就是说,基于第三相机组件1a2获取的管口301的位置信息,在第三传送组件1a4的作用下使得第二下压组件1a1的下压位置匹配管口301。
进一步的,第二下压组件1a1包括压机组件与第二压头,第二压头在压机组件的驱动力下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第二压头匹配管口301,第二压头在压机组件的驱动力下将气分盖60或卡簧50压入管口301内。
卡簧50用于阻挡气分盖60在管口301内发生移动,在将卡簧50安装于管口301内的过程中需要将卡簧50形变并使得卡簧50移至管口301内的预设位置,管口301的预设位置处设有凹槽(图中未显示),卡簧50在移至凹槽处,卡簧50在自身形变的作用下抵接于凹槽的内壁上,且卡簧50匹配凹槽,以使得卡簧50紧固于管口301内壁上,避免卡簧50在管口301上发生移动,进一步使得卡簧50阻挡气分盖60在管口301内发生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所述压机模组1a还包括形变组件1a5与第四传送组件,所述形变组件1a5用于使得具有弹性的阻挡件发生形变,所述形变组件1a5与第四传送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a3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的下方,所述第四传送组件用于将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阻挡件传送至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的正下方;
所述形变组件1a5包括第一载台1a6、第一限位件1a52、第二限位件1a53和第一驱动组件1a5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a5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台1a6上,所述第一限位件1a52与第二限位件1a53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a51的驱动力下相对运动以使得所述阻挡件发生形变或相向运功,形变后的所述阻挡件在所述第四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的作用下压入所述管口301内。第一驱动组件1a51优选为气缸驱动组件,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第一限位件1a52与第二限位件1a53在第一驱动组件1a51的驱动力下使得卡簧50向内聚拢发生形变,卡簧50在自然状态时其外径大于管口301的内径,形变后的卡簧50在第四传送组件的作用下移至第二压头的正下方,同时管口301位于形变后卡簧50的正下方,卡簧50在第二下压组件1a1的作用下移至管口301内壁上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卡簧50压至管口301内后,利用第三相机组件1a2获取卡簧50的图像信息,卡簧50的两个末端设有两个通孔,利用第三相机组件1a2获取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以判断卡簧50是否抵接于管口301的凹槽内。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卡簧50是否抵接于管口301的凹槽内,比如获取卡簧50到管口301的距离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相机组件1c3、第二相机组件1b2和第三相机组件1a2优选通过相机获取管口301的位置信息,第一相机组件1c3、第二相机组件1b2或第三相机组件1a2包括相机与光源,相机在光源的作用下获取质量较高的图像信息。
如图1所示,在热交换器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若干零部件依次组装于流道板上,在组装的过程中包括一主传输线2,主传输线2用于传送已组装的零部件,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利用第三载台3作为零部件的载体。基于流道板上用于安装干燥棒40的管口301位于侧边,为了便于安装干燥棒40需要将流道板旋转90度使得用于安装干燥棒40的管口301位于水平面上,进一步使得将干燥棒40从管口301的上方放入其内腔。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台1n、第六传送组件1m、第二旋转模组1j和移栽模组,第六传送组件1m用于传送所述滑台1n,第二旋转模组1j,其安装于所述滑台1n上;移载模组1k用于将所述流道板及固定所述流道板的第三载台3移至所述第二旋转模组1j上,所述流道板上的所述管口301在所述第二旋转模组1j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得所述管口301对应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显示的流道板只是其部分结构,流道板还包括若干其他设置,比如各种型号的管口301等。
也就是说,利用移栽模组将主传输线2上的已组装的零部件及第三载台3同时搬移至第二旋转模组1j上,再利用第二旋转模组1j将第三载台3及已组装的零部件旋转90度,利用第六传送组件1m将其传送至压机模组1a处,以使得管口301匹配第二压头。当然,第二旋转模组1j上安装有固定组件,在第三载台3从主传输线2上移至第二旋转模组1j上后,利用固定组件将第三载台3固定于第二旋转模组1j上,固定组件优选为气缸夹,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进一步的,压机模组1a还包括第七传送组件,第七传送组件安装于固定支架1a3上,形变组件1a5与第四传送组件在第七传送组件的传送下沿如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方向做往复运动,固定支架1a3在第三传送组件1a4的传送下沿如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的Y轴方向做往复运动,以及流道板在第六传送组件1m的传送下沿如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做往复运动。也就是说,第三传送组件1a4、第六传送组件1m和第七传送组件基于第三相机组件1a2获取的管口301信息对第二压头、管口301以及气分盖60或卡簧50进行位置调节,以使得第二压头、管口301、气分盖60或者卡簧50位置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以提高压机模组1a的压装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方法,包括:
利用安装模组1c拾取干燥剂并将其压入热交换器的流道板内。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安装模组1c中的第一相机组件1c3获取的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利用所述安装模组1c中的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夹持所述干燥剂,并在所述安装模组1c中的第一传送组件1c4的作用下将所述干燥剂传送至所述管口301处。
利用所述安装模组1c中的第一下压组件1c2将位于所述管口301处的所述干燥剂下压至所述流道板内。
利用拾取模组1b分别拾取气分盖60与阻挡件并依次将其传送至所述流道板的管口301处。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拾取模组1b中的第二相机组件1b2获取的已安装所述干燥剂的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利用所述拾取模组1b中的第二拾取头组件1b4拾取所述阻挡件;利用所述拾取模组1b中的第三拾取头组件1b3拾取所述气分盖60。
利用第二传送组件1b1将所述第二拾取头组件1b4拾取的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三拾取头组件1b3拾取的气分盖60传送至所述管口301处。
进一步的,第三拾取头组件1b3将气分盖60放置于与其匹配管口301上,利用压机模组1a中的第二压头将气分盖60下压至管口301内,以使得气分盖60密封所述干燥剂。
利用第二拾取头组件1b4将阻挡件放置于形变组件1a5上,并在第四传送组件的传送下使得处于形变状态的阻挡件移至第二压头的正下方,阻挡件在第二下压组件1a1的作用下移至与其匹配的管口301的凹槽内,以使得所述阻挡件紧固于管口301内壁上并阻挡所述气分盖60在管口301内发生移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模组(1c),其用于拾取干燥剂并将其压入热交换器的流道板内;
拾取模组(1b),其用于拾取密封件与阻挡件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流道板的管口(301)处;
压机模组(1a),其用于将所述密封件与阻挡件下压至所述管口(301),以使得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干燥剂以及使得所述阻挡件阻挡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管口内发生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模组(1c)包括:
第一相机组件(1c3),其用于获取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
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其用于夹持或松脱所述干燥剂;
第一传送组件(1c4),其用于传送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以使得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夹持的所述干燥剂移至所述管口(301)处;
第一下压组件(1c2),其与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和第一相机组件(1c3)均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c4)上,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c2)用于将位于所述管口(301)处的所述干燥剂下压至所述流道板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模组(1b)包括:
第二相机组件(1b2),其用于获取已安装所述干燥剂的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
第二拾取头组件(1b4),其用于拾取所述阻挡件;
第三拾取头组件(1b3),其用于拾取所述密封件;
第二传送组件(1b1),所述第二相机组件(1b2)、第二拾取组件和第三拾取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1b1)上,所述第二传送组件(1b1)用于将所述密封件与阻挡件分别传送至所述管口(301)处。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机模组(1a)包括:
第三相机组件(1a2),其用于获取所述管口(301)的位置信息;
第二下压组件(1a1),其用于对所述管口(301)处的所述密封件与阻挡件分别进行下压;
固定支架(1a3),所述第三相机组件(1a2)与第二下压组件(1a1)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a3)上;
第三传送组件(1a4),其基于所述位置信息驱动所述固定支架(1a3)沿一方向做往复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匹配所述管口(3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机模组(1a)还包括形变组件(1a5)与第四传送组件,所述形变组件(1a5)用于使得具有弹性的阻挡件发生形变,所述形变组件(1a5)与第四传送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1a3)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的下方,所述第四传送组件用于将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阻挡件传送至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的正下方;
所述形变组件(1a5)包括第一载台(1a6)、第一限位件(1a52)、第二限位件(1a53)和第一驱动组件(1a5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a5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载台(1a6)上,所述第一限位件(1a52)与第二限位件(1a53)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a51)的驱动力下相对运动以使得所述阻挡件发生形变或相向运功,形变后的所述阻挡件在所述第四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的作用下压入所述管口(301)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模组(1d),所述第一检测模组(1d)用于在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c2)下压所述干燥剂之前对其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模组(1d)包括:
称重组件(1d1),其用于测量所述干燥剂的质量,所述称重组件(1d1)包括称重台(1d1)与第一限位套筒(1d2),所述第一限位套筒(1d2)固定安装于所述称重台(1d1)上,所述第一拾取头组件(1c1)将拾取的所述干燥剂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套筒(1d2)内,以使得所述称重台(1d1)对所述干燥剂进行称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组(1e),其用于对所述密封件进行检测;
第一旋转模组(1f),其用于驱动所述密封件进行旋转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对所述密封件进行全方位检测;
润油模组(1g),其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检测后的所述第一旋转模组(1f)上的所述密封件进行润油;
第五传送组件(1h),其用于将所述第一旋转模组(1f)在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与润油模组(1g)之间进行传送,以使得所述第二检测模组(1e)在所述密封件润油后再次对其进行检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台(1n);
第二旋转模组(1j),其安装于所述滑台(1n)上;
第六传送组件(1m),其用于传送所述第二旋转模组(1j);
移载模组(1k),其用于将所述流道板及固定所述流道板的第三载台(3)移至所述第二旋转模组(1j)上,所述流道板上的所述管口(301)在所述第二旋转模组(1j)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得所述管口(301)对应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a1)。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c2)包括第一压头、弹性件和第一气缸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与第一压头之间,所述第一压头在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以及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下压于所述干燥棒(40)的顶端,以将所述干燥棒(40)压入所述流道板内部。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拾取头组件(1b4)包括第二气缸驱动组件(1b42)与若干撑杆(1b41),若干所述撑杆(1b41)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组件(1b42)的驱动力下向外扩展或向外聚拢,以拾取或脱离所述阻挡件。
CN202210133225.9A 2022-02-09 2022-02-09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Active CN114378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3225.9A CN114378575B (zh) 2022-02-09 2022-02-09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3225.9A CN114378575B (zh) 2022-02-09 2022-02-09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8575A true CN114378575A (zh) 2022-04-22
CN114378575B CN114378575B (zh) 2022-10-28

Family

ID=81205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3225.9A Active CN114378575B (zh) 2022-02-09 2022-02-09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857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1659B1 (ko) * 2016-10-20 2018-04-24 이윤근 차량용 냉매 리시버드라이어 탱크와 캡 조립구조 및 조립방법
CN107962374A (zh) * 2017-12-28 2018-04-27 安徽宏实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燃气体监测仪装配线及装配方法
CN108656105A (zh) * 2017-03-30 2018-10-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自动取料设备
CN109366130A (zh) * 2018-12-05 2019-02-22 深圳市炎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自动组装装置
CN210024360U (zh) * 2019-06-10 2020-02-07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凝器分子筛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1659B1 (ko) * 2016-10-20 2018-04-24 이윤근 차량용 냉매 리시버드라이어 탱크와 캡 조립구조 및 조립방법
CN108656105A (zh) * 2017-03-30 2018-10-1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自动取料设备
CN107962374A (zh) * 2017-12-28 2018-04-27 安徽宏实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燃气体监测仪装配线及装配方法
CN109366130A (zh) * 2018-12-05 2019-02-22 深圳市炎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自动组装装置
CN210024360U (zh) * 2019-06-10 2020-02-07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凝器分子筛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8575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8251B (zh) 扬声器振膜旋转式点胶质量检测设备
CN103386608B (zh) 一种快速插接头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CN109290768B (zh) 一种刹车助力器密封圈装配设备
CN106101976B (zh) 扬声器振膜直线式点胶质量检测设备
CN103786008B (zh) 置钉机、用于置钉机的吸嘴及置钉方法
KR20100110835A (ko) 부품들을 정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31148A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自动装配设备
CN110434583B (zh) 一种自动压线夹设备及压线夹方法
CN114378575B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装置
CN111069073A (zh) 胶圈分拣设备
CN104384902A (zh) 一种机器视觉定位压合系统
CN112571054B (zh) 一种行星排高效装配工艺及组装设备
CN111701890B (zh) 一种色差仪移动测试机构
CN111879792A (zh) 一种芯片检测设备
CN114227223B (zh) 用于机动车带盖零部件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4211247B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的组装设备
CN114406669B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干燥剂的组装方法
CN113523798B (zh) 一种自动化活塞杆装配机和方法
CN114523273B (zh) 用于机动车零部件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213580731U (zh) 模印检测装置
CN209648089U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自动装配设备
CN112621154A (zh) 装配设备
CN114434137B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密封圈的组装装置
CN114414477B (zh) 用于机动车零部件的多角度检测装置及组装装置
CN114572685A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中冷却器的搬运装置及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